首页 理论教育 辽宁省“十一五”期间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

辽宁省“十一五”期间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

时间:2022-03-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前,辽宁老工业基地正处在加快振兴进程中,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环境承载能力低,经济快速增长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不断加大,面临的矛盾比其他地区更加突出。辽宁的水资源绝不可能敞开了用,传统的用水方式必须要改变。
辽宁省“十一五”期间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_辽宁省“十一五”发展战略研究

一、研究资源环境问题的基本背景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左右,必然要遭遇资源和环境的“硬约束”。既要实现经济高质量、高水平的发展,又要突破资源“瓶颈”,这不仅是我们将长期面临的特殊问题,也是全球化的问题。辽阔的黑土地,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一五”时期,辽宁儿女以自然资源为基础,为中国的经济建设作出了令全国崇敬的卓越贡献。丰富的自然资源并没有完全解决辽宁人民的富裕问题,长时期低水平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对我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因此,重视自然资源的科学开发利用,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研究资源环境问题,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既有现实意义,又具长远意义。国内外的实践已经证明,在工业化进程中,人类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规模不断扩大,手段不断进步,既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利益,也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和污染,最终又会影响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当前,辽宁老工业基地正处在加快振兴进程中,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环境承载能力低,经济快速增长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不断加大,面临的矛盾比其他地区更加突出。

(一)资源和环境的约束日益严重

从能源方面看,既有近期能源支撑不足问题,也有中长期的能源结构、能源安全问题。这两年尤其是今年以来我们遭遇煤电油运的紧张,绝不是突如其来的,这是我们过去传统的发展模式所必然导致的一个结果。同时,也说明我们对经济发展深层次规律的认识还不足,没有看到人均GDP1000美元—3000美元,是一个经济加速发展期,同时也是一个资源、能源的高消耗期。我们只看到市场需求大,要加快发展这一面;而没有看到支撑保障能力和通过什么方式来实现快速发展这一面。以2003年为例,我省GDP增幅为11.5%,能源生产总量6288.3万吨标煤,消费总量11079.4万吨标煤,缺口达到4791万吨。今后十年我省生产总值将以10%左右的平均速度增长,能源和矿产资源需求将迅速扩大,需从省外调入大量的金属矿、能源产品,资源的对外依存度逐步提高。

一是从水资源方面看,区域性缺水矛盾日益凸显。全省水资源量多年平均在363亿立方米左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860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值的1/3。水资源分布极不均衡,64%的地下水资源集中在下辽河平原区,其他地区相对贫乏,中部辽河流域人口、耕地均超过全省总量的50%,经济总量占全省70%以上,但水资源仅占全省的38%。目前,全省供水能力严重不足,年缺水14.52亿立方米,其中城市缺水7.88亿立方米。辽宁的水资源绝不可能敞开了用,传统的用水方式必须要改变。

二是从土地方面看,我省的土地资源非常短缺,不提高土地利用率,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势头就难以持续。全省人均土地面积0.34公顷,人均耕地面积0.1公顷,人均林地面积0.13公顷,人均草地面积0.04公顷,人均占有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水土流失严重,目前全省水土流失面积达到5.12万平方千米,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35%,荒漠化面积0.9万平方千米,占土地面积的6%。资源开采后的生态破坏恢复较慢,复垦率仅为11.3%。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中,必须对各地的建设用地产出率进行考核,不仅要看GDP等指标的增长,还要看土地产出率每年增加多少,达到多少。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做的工作。

三是生态环境治理任务繁重。污染物排放量大,结构性污染状况没能根本改变,工业废水中COD(化学需氧量)、工业粉尘、废气及二氧化硫和烟尘排放量仍然较大,造纸、石油化工冶金、建材和电力等产业污染排放较为严重。总之,像我们现在这种增长方式,发展所付出的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将是大量的,今天是“电荒”,明天就可能是“水荒”。我们究竟有没有那么大的本钱来支付这样的成本,这是我们着眼于今后辽宁长远发展所必须考虑的一个大问题,因此,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

(二)产业结构加速转型对环境承载的压力增大

辽宁是以重化工业结构为主的老工业基地,传统工业比重大,工业技术和装备水平总体比较落后,造成资源利用率低,能源消耗大,原材料、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多。2003年,全省万元GDP能耗为2.01吨标准煤,是工业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2.4倍。吨钢综合能耗为1.15吨标准煤,高出全国先进水平62%,能源利用效率为30%,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仅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的效率水平,主要工业产品能耗比发达国家高30%—100%,主要耗能设备效率低10%—20%。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率仅为39%,低于全国52%的水平。粉煤灰和煤矸石综合利用率仅为36%和38%,低于全国58%和43%的水平。全省每年产生生活垃圾900万吨,处理率仅为17%,垃圾围城现象严重,废塑料废电池、废家电、废电脑、玻璃、纸等废旧物资日趋增多,亟待回收处置,城市生活污水年排放量高达10亿吨,处理率仅为23%,大部分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流和海域。我省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重化工业还有一个大发展,新的工业布局项目的能耗、水耗等均较大,结构性污染问题将加剧,对环境承载将产生更大压力。

(三)各类社会矛盾不断增多

在结构转换、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各种矛盾和利益冲突必然会增加,如何稳妥地处置,这是一个大课题。从现在起到21世纪中叶,15亿人口的大国要实现现代化,这个速度在世界上是罕见的。要实现这个发展速度,除了生产力水平要大幅度提高,还必须积极稳妥地处置好社会转型带来的各种矛盾。现在的社会矛盾,不但种类增多,而且发生的频率很高,有些表现方式也很激烈。为什么现在有那么多的信访,那么多的矛盾?这也不是突如其来的,是各种矛盾长期积累的结果。其中一个问题要特别关注,那就是尽管我省经济发展很快,居民收入增加也很快,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这是最大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分配差距的过大、社会的不公平、社会不满情绪的增长,比起犯罪现象来,对社会稳定的影响要大得多。

二、辽宁省水和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

承载力原为物理力学中的一个物理量,指物体在不产生任何破坏时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可以通过力学试验得到具体数据,在某些情况下也可通过力学理论或经验公式计算。最初借用承载力一词的其他学科是群落生态学,其含义是“某一特定条件下,某种生物个体存在数量的最高极限”。随着工业化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环境污染与资源短缺问题日渐明显。到20世纪60年代,即使普通公众也意识到了工业化引起的环境退化问题。对全球资源的重新评估,提出我们的环境到底可承受多少污染,全球不可再生资源和可再生资源到底能承载多少人口,由此,环境承载力、资源承载力、生态承载力等承载力的概念相继应运而生。

(一)辽宁省水资源现状分析

从当前和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看,我省水资源形势不容乐观。辽宁省是我国北方严重缺水省份之一,辽宁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860立方米/年,低于联合国1000立方米的贫水线。是全国平均值的39.5%,水资源供求十分紧张。人均、亩均水资源量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3左右。造成工农业争水、地区间争水、生活生产生态争水等。辽宁省水资源较贫乏,并且水资源的天然配置又非常不均衡。从地表水资源来看,辽东地区属于地表水丰富区,辽西为贫水区。而从地下水的角度分析,辽东地区主要为地下水径流区,集中供水的意义不大,辽宁中部地区主要是下辽河平原区,地下水资源极为丰富,辽西地区地下水资源分布不均。辽宁省年均降水量在450毫米—1150毫米之间,其分布趋势是东部大于700毫米,西部低于500毫米。西部属于半干旱地区。雨季多集中在7—8月。辽宁省在春夏之交大部分地区为干旱和半干旱状态。引起大面积干旱,对中部城市群、西部城市的供水造成威胁。

降水:我省的降水量区域变化是自东南向西北减,鸭绿江下游山区为我省的暴雨集中区,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1006毫米,丹东宽甸、凤城一带出现暴雨,最大年降水量1659毫米。沿海地区临近海洋,平均年降水量为600毫米—800毫米;浑太水系位于东部山区,平均年降水量为750毫米—900毫米;辽河干流由于离海较远,加上高山阻隔,大量水汽难以到达地势平坦的内地,平均年降水量为500毫米—700毫米,降水量较少;西北部风沙干旱,雨量稀少,是全省降水量最少的地区,平均年降水量为380毫米—400毫米。

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也较大,最大年降水量与最小年降水量之比为:东部多雨地区2—3.2:1;辽东半岛和辽西沿海地区为2.5—4.1:1。我省多年平均的降水量为688毫米。

2003年全省平均降水量629.5毫米,折合水量916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少8.5%,比上年多21%。时空分布差异较大,春冬季少雨雪,降水主要分布在6月—10月。年初到5月末,全省平均降水量91.1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14%,比多年平均值少15.6%。6月初到10月末,全省平均降水量为513.3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81.5%,比多年平均值少7.9%。从流域分布看,除了辉发河比多年平均值增加22.3%外,大部分流域降水量均比多年平均值少。各流域依次为辽东沿海地区651.5毫米,比多年平均值少17.2%;辽西沿海457.6毫米,比多年平均值少16.4%;青龙河495.3毫米,比多年平均值少15.3%;鸭绿江流域905.6毫米,比多年平均值少9.9%,其他流域少不到10%。

表332003年辽宁省主要城市年降水量

水系与径流特性:全省大小河流共392条,流域面积在5000平方千米以上的有17条,大于1000平方千米的有48条,主要水系为辽河、鸭绿江及黄渤海沿海诸河。我省径流深的分布趋势与降水量的分布基本相似,但不均匀性比降水量更为严重,东部径流深大,往中部、北部递减。鸭绿江下游丹东、宽甸一带年径流深达600毫米—700毫米,到浑河、太子河上游年径流深在250毫米—500毫米之间。中部辽河下游年径流深减少至100毫米左右。辽东半岛沿海地区由东向西递减至75毫米。辽北地区及辽河上游老哈河的辽宁部分,年径流深仅25毫米—75毫米,与内蒙古接壤处,年径流深不足25毫米。

径流的年际变化较降水量更为剧烈,这种变化辽东半岛及辽西沿海地区大于东部及辽、浑、太河的大部分地区。历年最大与最小径流量对比辽宁东部地区及辽、浑、太河大部分地区一般在3—6倍,辽东半岛及辽西沿海地区一般在7—20倍。

地下水资源:辽宁省1980年核算地下水资源量为147.68亿立方米/年,其中辽东地区70.69亿立方米/年,辽西为25.98亿立方米/年,辽北地区为14.39亿立方米/年,下辽河平原为48.53亿立方米/年,地下水可采资源量为75.87亿立方米/年。近年来地下水动态全省多年平均浅层地下水综合补给量111亿立方米/年,可开采量为60.2亿立方米/年(1999年)。在2002年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表明,辽宁省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为91.7613亿立方米/年,现状开采量为54.309亿立方米/年。因而,辽宁省地下水资源现状不容乐观。

由于平原区降水量少,地下水补给不足,全省年末地下水位比年初平均下降0.52米。在沈阳、大连、鞍山、锦州、辽阳、营口、葫芦岛等市出现地下水超采区,全省地下水超采区面积达1495.9平方千米。地下水超采引起的水文地质环境的变化。我省在沈阳城区和辽阳首山形成地下水漏斗。2000年沈阳城区漏斗枯水期面积83.8平方千米,辽阳首山漏斗枯水期面积300平方千米。地下水漏斗随着降水减少,地下水开采量加大将有扩展趋势。地下水超采导致沿海地区海水入侵加强,海侵面积增大。全省海侵总面积为790.5平方千米,海水入侵造成的危害已经突出显现出来:井水变咸、地下水氯离子含量增加、设备腐蚀、土地盐碱化等,造成沿海地区50余万人饮用水困难。地下水水质也存在污染问题,尤其在大中城市河段及其下游,废污水对地下水污染严重,整体上影响地下水水质,对水资源保障已经构成了严重威胁。

(二)辽宁省用水量变化

1980年辽宁省用水量为114亿立方米。到1997年用水量达到147亿立方米,各类用水比例变化不大,但城市用水量增长较大,从1980年到1999年城市用水递增率大于6%。

应当指出的是,1999—2001年用水量减少,不是用水需求减少,而是水资源量减少,显现出水资源的紧缺程度。

表34辽宁省用水变化情况

从目前辽宁省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看,全省整体上已达到生态环境保护极限42%。其中辽河流域连续几年达到或超过76%,而这一地区是辽宁省经济发达、城市密集的区域,水资源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辽西沿海和辽东沿海诸河流域开发程度超过45%,并且多数河流属于源断流急的独流入海河流,不易开发,使有限的水资源难以合理配置,造成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

(三)五大工业行业用水分析

辽宁省是以冶金、机械电子、石油化工、电力、采掘业为主的工业体系。“九五”期间钢铁等五个重点行业取水、排水均占所有工业行业的90%左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平均在50%。因此,“十五”期间的水污染防治和节水仍要以这五大行业为主,特别是以钢铁、石油化工为重点。机械电子行业虽然取水较少,但其产值所占比例较大,这也符合发达国家普遍规律,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品耗新水要大大低于以原材料加工等为主的重工业耗水强度。

我省工业用水特点是:各行业用水不均衡,用水效率差别大;电力钢铁用水效率较高,造纸、采掘等用水效率低。工业水重复利用量逐年增加,重复利用率逐年提高。尤其是用水大户钢铁冶金、电力。工业产值增加,万元产值区用水量降低,处于全国先进水平;正在向节水型工业发展。工业用水效率各市水平有差距,大连、沈阳、鞍山水平高,其他地区还有提高的空间:工业水重复利用主要在冷却循环水,还需要在污水回用和工业用水零增长方面加大力度。

(四)辽宁省供水能力与城镇需求分析

2000—2005年,根据全省水利建设“十五”计划,共安排25项供水工程,水利工程总供水能力将达到165亿立方米。2010年可供水量达到188亿立方米。2010—2015年全省总可供水量为200亿立方米。

在人口预测的基础上,用生态系统的耐性定律对辽宁省城市用水量进行预测,得到辽宁省城市用水在2000年的最适用水量为37亿吨,2010年为63亿吨,2020年为79亿吨。

表35

根据预测结果,我们认为未来20年内,辽宁省城市的需水量是呈现上升趋势,尤其是中部城市群和滨海城市,需水量增加幅度更大,水资源问题更为突出。

(五)辽宁省水资源基本问题

辽宁省属于资源型缺水的省份,社会进步和经济持续发展将面临着水资源问题。与水有关的突出问题是:

水土资源过度开发。山区毁林开荒,草原过牧滥垦,破坏了当地生态和生产条件,增加了水土流失。湖泊湿地被围垦,江河滩地被侵占,破坏了生态环境。

地下水超采。地面沉陷,海水入侵。地下水超采造成城市规划区地下水位下降。有的城市降深达54米。在一些大城市出现水漏斗。如沈阳的水漏斗达150平方千米。大连、营口、盘锦、锦州、葫芦岛海水倒灌面积为728平方千米。

水污染灾害化问题严重。污染型缺水进一步加剧水资源短缺问题,水质污染持续扩展,城市和工农业用水大量增加,排污量也增加,污水回用问题基本上未解决。从地下水中检测出了污染物。要寻找一种手段去评价含水层对污染的脆弱度,评价含水层最终使污染物减轻毒性能力。水污染严重,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紧缺,威胁人民健康,影响工农业生产,其灾害不亚于洪灾旱灾,不采取防治对策,将造成严重后果。

海水入侵。在沿海城市存在海水入侵现象。沿海城市海水入侵面积增大,大连、营口、盘锦、锦州、葫芦岛海水倒灌面积达728平方千米。造成城市地下含氯离子增高,导致地下水咸化、卤化,并带来地下含水层的清洁作用被破坏或滤出新的污染金属离子,影响城市用水质量与数量。

大河断流。断流后影响流域和河口生态环境。

荒漠化加剧。干旱推动荒漠化,荒漠化加剧干旱化,导致荒漠化南下东进。如果不注意地下水的涵养与补充,随着辽河流域地下水位下降和地面水枯竭,在未来不长的时期内,荒漠化将扩大到东北地区。狂沙紧逼沈阳城就不是耸人听闻的。“辉煌”的不再是落日余晖,而是黄沙尘土蔽日而来。

(六)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定量计算方法

土地资源承载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土地资源在一定生产力水平及与此相适应的物质生活水准上,以土地利用不引起土地退化为前提,土地的生产能力所能养活的人口数量。承载力研究涉及三方面,即土地资源的数量、土地资源生产潜力及人均消费水平。一定区域范围的土地究竟能承载多少人口,主要取决于能生产可供人类食用的物质有多少,即土地的生产潜力和土地资源数量问题,同时还取决于人均消费水平。

在土地资源承载力问题的研究中,土地资源生产总量的计算,是指在一定的潜力水平下,耕地资源所能生产的物质总量。2003年,辽宁省土地总面积14.8万平方千米。其中,山地8.8万平方千米,平地4.8万平方千米,其他1.2万平方千米。

图25辽宁省土地资源情况图

(七)土地生产潜力预测结果

耕地面积预测:

近年来,全省耕地面积急剧减少。1992年,曾达到历史最低值345万公顷。1996年以来,国家逐步强化了对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的力度。1997年、1998年,国家通过连续下达通知、加强立法等手段加强土地管理,明确提出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要求,要求各省、直辖市、自治区耕地面积总量只能增加,不能减少。

根据辽宁省土地资源规划,辽宁省未来耕地面积可望保持在2003年407.4万公顷的水平。

土地粮食生产潜力预测结果:

预测的基期为2000—2003年。因为2000年为低产年,2001—2003年为丰收年,所以产量数采用四年产量的平均值做基数。

预测时段为2010、2020年。

(1)2010年的粮食生产潜力

2010年粮食作物平均单产5580千克/公顷,比目前提高25.6%。耕地面积407.4万公顷。粮食作物总产量188.7亿千克,比目前提高24.1%。

(2)远景(2020年)粮食生产潜力

根据生态地区法并加上水分、土壤订正系数分别计算各种粮食作物单产的理论上限值,作为远景(2030年)单产潜力。

远景预测耕地稳定在407.4万公顷,复种指数达到1.15,种植结构趋于合理,土壤状况和水分保证率保持在目前水平。粮食作物总产量达到215.7亿千克,比目前提高37.1%。粮食平均单产6154千克/公顷,比目前提高42.0%。

需要说明的是,这个预测方法并未考虑农业投入和自然灾害的影响。历史证明,自然灾害是影响粮食产量最主要的因素。特别是它具有不可预见性的特点。未来的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虽然能有所增强,但也不能完全消除灾害的发生。因此,这一理论潜力值可能偏大。但是,作为远景预测应该考虑到农业、生物等技术的进步和投入水平的大幅度提高,比如培育出高光效、低呼吸的作物品种,一些目前尖端技术应用于生产、推广节水灌溉技术以改善水分状况,开发云水资源等。技术进步和生产投入的大幅度增加可以使生产潜力大幅度提高。因此,远景生产潜力仍采用此方法计算。

(八)土地人口承载力预测

2003年的土地人口承载力

2003年全省人口4161.6万人,粮食产量149.83亿千克,人均占有粮食360.03千克,人均耕地0.098公顷。接近人均400千克粮食的“小康”标准。肉类总需求25.48亿千克,实际产量29.19亿千克,还有剩余。按人均400千克粮食的消费标准辽宁的耕地可承载3745.8万人口,超载415.8万人。按理想的生理医学标准计算消费水平,粮食产量只能满足需要的70%左右。

2010年的土地人口承载力预测

2010年全省人口4548万人,粮食总产量188.7亿千克,人均414.9千克,人均耕地0.092公顷。肉类产品可以满足供应,还有剩余。粮食人均占有量超过小康标准。

按理想的生产医学标准计算消费量,只能满足需要的73.4%,全省超载人口1208万。

2020年土地人口承载力预测

2020年全省人口4680万,粮食总产量215.7亿千克,人均占有粮食460.9千克,人均耕地0.089公顷。肉类产品总需求29.1亿千克,可以满足供应。

按理想生理医学标准计算消费水平,粮食产量占需求量的85.3%,缺粮32.8亿千克,可以承载人口3994万,实际超载686万人,但畜产品和水果有较多剩余,可以通过改变食物结构、调整农产品品种结构以及与外省调剂弥补粮食的不足。因此,到2020年,辽宁的农产品总量可以接近满足。按理想的生理医学标准计算的社会需求,人民生活将走向富裕。

三、辽宁省环境承载力研究

(一)环境承载力的相关概念和计量方法

对环境承载能力的定义、研究方法、指标体系各式各样,至今没有一个统一、公认的定义、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环境承载力(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是指在维持区域环境系统结构不发生质的改变,区域环境功能不朝恶性方向转变的条件下,区域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即区域环境系统结构与区域社会经济活动的适宜程度(用ECC表示)。环境承载力是描述环境状态的重要参数之一,它反映了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特征,是研究环境与经济是否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判断依据。

环境承载量是某一时刻环境系统实际承受的人类系统的作用量值(用ECQ表示)。这一作用的极限值即为环境承载力。

环境承载力饱和度是指在某一时期区域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所代表的在该状态下的取值与各项指标理想状态下取上限值的比值(用P表示)。

若P>1,则表明环境承载量超出环境承载力阈值,即超载,将可能引发相应的环境问题。

为了从区域环境的整体性来分析区域环境承载力的情况,本报告对辽宁省环境承载力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环境承载力饱和度。它反映了区域社会经济活动不是一种没有制约因素的永无止境的过程。

(二)水环境状况分析

辽宁省水资源匮乏,供求矛盾突出;过度的开发利用,加剧了污染,使水环境功能下降,生态严重失衡;饮用水不安全因素增加。水环境安全形势十分严峻。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结构调整和减污技术的相对滞后,辽宁省污水和COD排放量增势明显。预计到2010年,城市年污水排放量和污水COD排放量将分别达到31.95亿立方米和94.8万吨。

近几年,辽宁省近岸海域局部污染加重,水质达标率不高。营养盐、有机污染普遍存在,局部海域重金属污染突出,人工合成的有毒有机物在近岸海水、沉积物和海洋生物体内普遍检出。局部海域底质沉积物中,还检测出人工合成的难降解的有机物PCI、DDR、酞酸酯、多环芳烃等有害有毒污染物,对海域沉积环境造成严重危害。近岸海洋生物受到污染,赤潮频繁发生,海洋生态受到破坏。

(三)大气环境状况分析

大气污染物排放:

2003年全省工业废气排放总量为12774亿标立方米。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82.3万吨,烟尘排放总量为58.8万吨。与去年相比,工业废气排放总量增长22.1%,工业二氧化硫和工业粉尘热电厂放量分别增加11.2%、2.4%,工业烟尘排放量下降4.5%。

表36大气污染排放量及趋势分析

城市空气质量:

全省14个直辖市,按照污染物年均值评价,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的占50%,三级标准的占42.9%,超过三级标准的占7.1%。

表37辽宁省城市环境空气主要指标

由于煤炭消费大幅度增长、燃煤方式不合理、机动车污染及城市建设等原因,未来十至二十年,废气排放量将会进一步增加,如不得到及时治理,环境空气将会恶化。

(四)固体废物污染状况分析

城市生活垃圾:

2003年,全省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为791万吨。据测算,每堆存一万吨城市生活垃圾,要占地一亩,现在堆存垃圾的地方几乎饱和,很多地方在城乡结合部形成垃圾围城。据调查,沈阳市周围有526堆无组织堆放的垃圾堆,占地约3000万平方米。

未来十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的逐年增长,城市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排放量将比现在明显增加。

工业固体废物:

辽宁省是我国重工业基地,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较大。由于产业结构的原因,辽宁省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持续增长,2000年7562万吨,2003年8250万吨,2010年预计9092万吨,2020年预计11083万吨。按照国家环境统计分类,辽宁省工业固体废物中冶炼废渣、粉煤灰、炉渣、煤矸石、尾矿、其他废物所占比例分别为141%、118%、6.4%、9.1%、44.4%和142%。

危险废物:

辽宁省危险废物产生量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由1996年的38.5万吨增加到2003年的367.1万吨,增长了8.54倍。辽宁省产生的危险废物中,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47种几乎全有涉及。其中八个类别的危险废物产生量较大,分别为:含锌废渣、无机氧化物、含铜废渣、含铅废渣、废矿物油、精(蒸)馏残渣、废酸和废碱。

(五)生态环境状况分析

辽宁省生态环境虽经多年来的治理和保护,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有所遏制,但由于历史欠账较多,治理措施相对滞后,人口和经济快速增长对环境的压力较大,结构性的环境问题近期内不可能彻底解决,生态环境的形势仍将十分严峻。

水土流失情况:

水土流失规模有所控制,但侵蚀强度加重。1986年前水土流失面积为增势,之后为降势。流失面积虽然减少,但侵蚀强度加重。全省耕地流失面积1813万公顷,占耕地面积的32%,占全省流失面积的39%。其中3°—5°坡的平原坡耕地流失面积为130.1万公顷,丘陵区坡耕地流失面积为20.1万公顷,山区坡耕地流失面积为2.6万公顷。

表38辽宁省水土流失情况表

天然林面积减少:

2000年,辽宁省天然林面积为196.5万公顷,人工造林面积为267.6万公顷,二者占有林地面积比例分别为42.34%和57.66%。天然林在全省森林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多年来采补失调,以及乱砍滥伐,使天然林面积减少,原始森林几乎绝迹。1990年,全省天然林面积为232.5万公顷,2000年比1990年减少15.5%。

湿地面积:

近年来,辽宁省天然湿地大幅度减少,生态功能下降。

调蓄功能降低。随着湿地面积的减少,能纳洪蓄水的湿地面积也不断减少,其蓄水调洪能力也不断下降。将对该区大生态环境产生严重的影响,导致抗洪减灾能力降低。

生物多样性降低。随着自然湿地面积的缩小,景观斑块的破碎化,使生态环境的多样性降低,依赖于湿地生存的生物种类、数量减少。湿地被开发稻田后,残留的化学肥料、农药及石油污染通过灌溉水流入河口湾,导致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同时靠湿地提供丰富饵料来源的海洋生物受到严重影响。辽河三角洲修建拦海堤和河闸,阻断了生物洄游路线,野生中华绒鳌蟹产量约下降70%。

人类活动导致湿地水禽栖息地面积急剧缩小。辽河三角自然保护区核心区,1977年受人类活动影响的面积占滩涂和陆地面积的20%,到1986年受影响面积扩大到90%,鸟类营巢和栖息地只剩下2000余公顷,主要鸟类的数量减少一半以上。珍稀鸟类黑嘴鸥和丹顶鹤也受到严重威胁。如今后继续进行农业和油田开发,湿地水禽栖息地面积将更加缩小。

(六)土壤环境状况分析

土地沙化情况:

全省现有沙化土地8756万公顷,占土地面积的5.9%。流动沙丘0.27万公顷,半固定沙丘2.7万公顷,固定沙丘29.6万公顷。沙质耕地51.6万公顷,占沙化土地面积的59%,耕地沙化比较严重。沙化土地主要分布在辽宁西北部地区。其中科尔沁沙地南缘地区占近2/3。阜新市的彰武、阜新县约占37.5%,沈阳市的康平、法库县占26.2%。朝阳市的北票等县(市)沙化面积约占16.3%。其他市县约占20%。

地力质量和土地污染:

土壤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一是污水灌溉;二是固体废弃物的农业利用,包括工业废渣、污泥和城市垃圾等;三是空气污染;四是农田生产过程中不适当使用化肥、农药、地膜等,使土壤产生过量的营养物质积累,重金属积累,造成有机污染物污染。以沈阳市为例,全市土壤严重污染的面积至少在40万亩以上,沈抚、张士、细河和浑南灌区最为严重。

通过对辽宁省环境指标体系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

(1)辽宁省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较好,并逐年得到改善,城市环境空气尚未达到饱和程度;

(2)辽宁省水环境严重超载,河流水质污染严重,水环境问题将是影响辽宁省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

(3)固体废物排放历史问题较严重,但近几年已逐步得到改善,现已达到承载范围以内;

(4)辽宁省废气排量超量较大,对环境污染严重,特别是SO2排放,超过环境承载力的三倍以上,是辽宁省最大的空气污染源;

(5)辽宁省水土流失和沙化严重,生态环境退化的状况不容忽视。

四、“十一五”期间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基本思路

加快老工业基地振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充分考虑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不能为了经济一时的发展而过度开发和消耗自然资源,为了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牺牲子孙后代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正确处理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把经济增长的着力点更多地放在提高运行质量和效益上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第一,以逐步建立健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和环境支撑保障体系,来解决好资源和环境的“瓶颈”制约问题。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实现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就是要通过加快发展实现资源的保护,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实现更快更好地发展。在发展规划、计划的制定和工作安排上,要充分考虑资源环境这个硬约束,切实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追求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上。要坚持增加资源供给和集约利用两手抓,在切实抓好项目建设、增加有效供给的同时,着力在提高资源利用率上下工夫。一是扎扎实实抓好电力、水、土地、生态等资源支撑保障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二是研究制定节约土地、能源、水等资源的强有力的有效政策措施。节约资源不能停留在号召上,要有具体的措施,要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的手段。根据我省土地资源状况提高“双控”标准,研究提出有关配套措施,使之成为“硬约束”。

第二,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来破解资源难题。循环经济是追求更大经济效益、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和更多劳动就业的先进经济模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要求我们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增强资源意识、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用循环经济理念和模式优化经济增长方式。一是全面开展减量化活动,提高资源生产率。二是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资源意识、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三是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充分开发利用再生资源。四是推动资源节约科技研究和开发,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第三,以推进生态农业工程建设来切实保护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土地资源,切实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是农业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解决农村生态破坏的关键之举。

第四,以制定和完善政策来保护生态环境。制定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财税政策、产业政策、技术政策,完善排污收费制度,完善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价格体系,建立有利于资源更新的经济机制,理顺环境保护产业和发展,培育环境保护产业市场。政府行为在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应科学规范政府的行政界限与职责等关系,理顺地方与全局的短、中、长期利益关系,环境与发展的可持续政策等,通过法律保障,保证政府行为规范的制约力和规则实施的延续性。

第五,以新的观念来发展健康型经济。一是制定经济与环境协调的产业政策,通过财政、金融、税收等政策手段,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二是逐步建立生态核算制度,倡导绿色GDP。三是强化企业生产标准,生产更多绿色产品。四是强化经济手段,带动全局经济协调发展。五是发展高新技术,实现资源与信息增值。

第六,以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手段来促进资源的有序、高效开发和利用。要在资源开采、加工、运输、消费等环节建立全过程和全面节约的管理制度,健全和完善《节能法》,尽快制定《可再生能源法》,建立能源、资源审计制度,推动能源、资源产业的市场化改革,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第七,以严格的资源管理制度来推进资源节约工作。在土地利用管理方面,建立健全建设用地定额指标和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促进土地建设集约利用。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用途等情况,推选单位土地面积的投资强度、土地利用强度、投入产出率等指标控制制度;细化各产业用地标准,严格按标准供地等。在矿产资源管理方面,要严格审查矿产资源开采方案,落实总量调控、分区管理和最低开采规模的要求,促进矿产资源集约利用等。

第八,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来提高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要进一步培育规范土地、矿权等市场,建立资源节约的约束和激励机制。要从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资源产权制度入手,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明确市场规则,加强市场监管,构建资源节约的利益机制,促进各类资源开发利用主体更加自觉地节约资源等。

第九,以发展可再生能源来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我省有着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目前,水电和太阳能热水器已发展成为比较成熟的产业,风力发电发展的条件已经具备,太阳能发电、生物能利用等技术领域也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可以预计未来二三十年内,可再生能源将成为我省发展最快的新型产业之一,我们要把利用生物能源作为能源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予以发展。

(二)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经济增长方式是指推动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及其组合的方式,其实质是依赖什么要素,借助什么手段,通过什么途径,怎样实现经济增长。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振兴,除了政治社会稳定外,还必须解决好“三位一体”问题:即内部体制、增长方式和外部环境,三者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共同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前途和命运。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举全省之力,从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进行不懈的艰苦努力。

第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摒弃传统观念。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没有经济增长谈不上经济发展,但增长并不必然带来相应的发展。国际经验表明,事实上存在着“没有发展的增长”甚至“负增长”。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经济增长方式,是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的增长方式。

第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调整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途径和重要内容。要切实把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为发展经济的主线,继续按照“十五”规划确定的结构调整方向,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改组改造传统产业,积极发展高技术产业,振兴装备制造业,全面发展服务业。要促进城乡、地区协调发展。各地区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形成合理的地区结构,避免每个地区都形成以工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形成独立的工业体系。加强区域协作,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第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推进科技进步。转变增长方式本质上要求提高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和知识含量,使经济的快速增长建立在科技不断进步的基础上。要加强基础学科和基础理论的研究,加强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自主开发,推进具有战略意义的高技术研究,培育一批技术推广机构,给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技术援助。采取有效措施,推进高技术产业化。特别注重突破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技术“瓶颈”,开发针对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等的综合整治技术,开发资源高效勘查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

第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加快体制创新。经济增长方式难以实现根本性转变,关键在于导致增长方式不合理的体制和机制还没有实现根本性转变。要把重点放在注重规划、注重政策、注重协调、注重环境建设上来。完善自然资源有偿使用机制和价格形成机制,建立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的经济补偿机制,提高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使用价格,全面征收污水处理费和垃圾处理费,通过试点逐步建立水权、排污权交易制度。

第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强化企业管理。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体,也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微观基础。要强化企业管理,加强企业成本管理和企业信息化建设,高度重视基础管理工作。引导企业树立经济与资源环境和谐发展的意识,在商业目标和环境目标之间寻求最佳平衡点。引导企业确立突出核心竞争力、突出主业、突出整体优势的发展战略,扭转企业盲目扩张、盲目实行多元化发展的倾向。全面加强企业科学管理,持之以恒地搞好全面质量管理,严格成本核算,降低物耗和能耗,要在原料、生产、产品、消费、废弃物处置的各个环节实行严格的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控制指标。

(三)按照科学规律来谋划发展大计

在推动老工业基地振兴过程中,既要尊重经济规律,也要尊重自然规律,形成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美好的文明发展格局。

第一,建立一整套新的绩效考核体系。了解经济发展、资源环境、生活质量的真实水平,就要把代表平均生活质量的恩格尔系数、代表社会公平程度的基尼系数、代表经济社会协调持续的人文发展指数、代表城乡差异程度的二元结构指数、代表资源能源利用水平的集约化指数加在一起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得出比较准确的结论。当前,加快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是战略性的一步。现行的GDP中只能看出经济指标,却看不出其背后的环境生态破坏。绿色GDP则扣减了环境和生态成本,其数据反映了国家的真实发展水平,能够为决策提供判断依据。但由于技术、观念的障碍,绿色GDP不可能短期出台。我们急需一套能够修正地方官员决策的考核标准,这就是官员环保考核。环保考核应包括公众环境质量评价、空气环境质量变化、饮用水质量变化、森林覆盖增长率、环保投资增长率、群众性环境诉求事件发生数量等指标;还应包括当地政府对中央各项环保法律法规的落实情况。新的绩效考核体系,将以新的发展观与政绩观来调整单纯关注经济增长与过度消费的观念,为全社会的协调发展,为弱势群体的公共利益,为执政党的长治久安提供重要支撑。这有利于促使政府职能从单纯抓经济转为主抓公共事务。今后官员的政绩应该是:创造每单位GDP所耗资源与所释放的污染越低越好;本地区每个劳动者的全负荷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国土面积所承载的经济总量越高越好。

第二,加快实施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是为了用计划、立法、市场等手段来解决下游地区对上游地区、开发地区对保护地区、受益地区对受损地区的利益补偿。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应该把区域生态补偿作为重点,还可考虑对生态脆弱地区实行特殊税收政策。政府还应运用市场手段让社会各阶层之间进行生态补偿。富裕人群消费的环境多,应当做出更多的补偿。如城市生活污水收费,用水多的应该加倍付费,特困户在生存用水范围内应该给予补贴;占用空间大的高档住宅、排气量大的汽车也应该向环境付费。对高价值商品还应开征高消费税,并在其中包含一定比例的环境补偿费。此外,必须让污染大户向污染受害者进行生态补偿。现在的收费标准仍然远低于企业的污染治理成本,于是这些企业交了排污费就可以光明正大地“合法排污”。我们应提高排污收费标准,迫使企业为节约成本选择治污。总之,用完善的环境付费和环境税收政策,可让高收入阶层拿出更多的钱改善环境,让低收入者享受到更多的环境权益;让生产者自觉追求环保的生产方式,让消费者自觉选择环保的消费方式。

第三,建立国家产业补偿制度。这是要解决末端产业对于源头产业的利益补偿,解决第二、三产业对于第一产业的利益补偿,解决成品产业对于资源产业的利益补偿。补偿手段应依照资源价格和机会价格,对整个产业体系实施合理的利益分配。我们还应建立有地区差别的环境政策。东、中、西部地区在资源分布、自然气候、潜在环境容量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为公平发展,可在排污收费标准的制订、排污总量的分配、环境税起征点的设计上推行不同标准的环境政策。

(四)走出资源“困局”的路径创新

“十五”以来,辽宁经济发展已进入新一轮上升周期,石化、钢铁、水泥、汽车、建筑等资源高消耗产业快速增长,导致了电力、煤炭、石油的供求缺口剧增,能源供应出现了历史少有的全面紧绷局面。能源资源是否适应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最终决定于能源的生产与消费、国内与国际等方面“多层综合替代”的路径是否能够形成,是否运行顺畅。我省处于经济快速发展与体制转型、社会变革的重合期,所以,建立起科学有效的“综合替代”路径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基础替代。金融资源与能源资源之间的替代关系是其他一切替代的基础,因此可称为基础替代。能源产品的开发与贸易是有成本的,实际上就是金融资源。这一成本在能源资源探采或开发中表现为投资,在能源贸易中表现为资金,而在国际能源贸易中则是外汇资金的支付能力。基础替代提醒我们,一方面,能源“困局”因经济增长而生,而解决这一“困局”却离不开经济发展所提供的资金保障;另一方面,要提高宏观调控的质量,做好能源开源节流及其基础设施建设,尤其要全力避免“能源危机”与“金融危机”同时发生的“困局”出现。

第二,供给替代。能源资源表现为煤、油、气、水电、核电、各种新能源等资源形态,并可开发为多种多样的能源产品。供给替代是不同能源产品之间的相互替代,是能源开发与产品升级最常见的方式,其基本规律是经济高效的新产品替代没有竞争力的传统产品。人类历史上最具革命性的供给替代有煤炭替代薪柴、石油替代煤炭等等。供给替代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直接替代与间接替代:超越传统能源的制约,寻找可行的新能源,是直接替代;在没有找到新能源之前,通过深化开发、调整结构、循环利用等提高传统能源利用效率,则是间接替代。

第三,需求替代。能源需求表现在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需求的变化会引起能源供给的变化。例如,汽车的出现使石油成为战略性能源,人类因此由煤炭时代进入石油时代。需求替代也可分为直接替代与间接替代两种:通过能源需求的管理,用低能耗产品替代高能耗产品,可以实现直接替代,如用公共交通替代小汽车、用电风扇替代空调等等;同样,通过节约能源或者提高能源的消费效率,如夏天将室内空调温度由26℃提高到28℃,或者更多地使用低能耗空调器,同样可以减轻能源需求的压力,实现间接替代。

第四,空间替代。空间替代是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分为国际替代与国内区域替代两种。我省上一次能源缺口产生于1992年。1993年以后石油净进口不仅成为常态,而且规模越来越大。这是国际替代的表现。欧美及日本等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都经历了能源国际化即利用国外能源资源的过程。我省石油对外依存度的快速提高,是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过程中利用国际资源的必然结果,尽管存在一定的风险,但总体上看对开辟资源渠道、调整能源结构、提升综合国力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此外,对国内的区域替代也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例如,将能耗高的产业尽可能地布局在能源相对充裕的地区,尽可能地促进能源向利用效率高的地区流动等等。

(五)把辽宁建设成资源节约型社会

辽宁是一个老工业基地。从经济发展的轨迹来说,作为老工业基地,建立了大量的消耗资源的工业,特别是重工业,这里又需要大量的原材料运进来、大量的产品运出去,这种产业结构决定了一定时间内需要消耗大量资源。

第一,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必须解决好体制和机制问题。资源问题还有机制和体制上的深层原因。体制上有一个明晰产权的问题,从资源来说是稀缺的,首先要确定资源是谁的,谁在使用资源,谁对资源负责任。现在我们体制上的主要问题是产权不明晰,最典型的是土地资源问题,这个土地到底是谁的,是国家所有的,谁来管,谁来利用这个土地的稀缺资源,这在体制上没有解决,分配土地的部门可能土地利益不是和他们直接挂钩,使用土地的部门可能不是按照资源的真实价格来得到,所以没有节约使用资源的动力,造成了土地资源大量浪费。机制上的问题从根本来说,要解决资源的价格问题,稀缺资源价格肯定高,价格一高人们利用就少;丰裕的资源价格肯定就低,价格低人们利用就会增加,这是根本问题。现在我们的机制还不完善,资源的价格不能通过市场机制正确反映出来,往往稀缺资源价格很低,丰裕资源的价格有时反而很高。

第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必须提高公众对节约资源的社会意识和行为规范。从价值观的高度来加强对节约资源的自觉意识和行为,如何在辽宁创建这样一种高度文明的人文环境,这对实现节约型城市有很重要的意义和现实作用。“十一五”期间,一是要由有关部门请专家对从幼儿园开始至高中的教育体系中,设计贯穿始终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观念意识的教育培养课程,让每个人从小就养成鲜明的是非观和价值观。二是把节约资源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评选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和个人都要衡量这一条,设计衡量标准。三是舆论、媒体要以各种形式长期不懈地宣传、普及节约资源的观念意识,定期地开办专栏、专题节目,宣传、褒奖群众中的典型事例。四是在公共部门、机关学校、国有企业等坚持提倡和开展节约资源运动,如节约用电、用水、用纸张等。五是由政府相关部门、社会团体、行业协会等联合提倡合理消费,抵制过度包装、过度消费等陈规陋习。商家要讲究商业道德。

第三,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涉及的方面很多,节能是其中关键所在。这要从政策、法律和观念上入手,进行近期、中期和远期的规划。首先,当务之急是政府要考虑把一些能耗大、污染严重的非国民经济命脉的企业关停并转。这里一部分是我们辽宁本土的老企业,另外一部分是国外转移过来的外资企业。政府要采取一些行政干预政策,或者使用价格杠杆等手段合理处理。其次,在未来的三至五年里,省人大要出台一批相应的法规,严格限制此类企业注册生产。同时在我们高层建筑设计方面,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倡导和奖励使用节能技术和手段。但从长远来看,节能问题是个长期的国民教育问题,是民众素质问题,必须要从现在开始进行全民的宣传教育,通过几代人的努力来形成全民节能观念。

第四,从根本上来说,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一个牵涉到经济发展的阶段,产业结构的调整,市场机制的建立等问题。我们建议:一是对我省经济增长及相应消耗的各种资源指标,每年进行统计和比较,并向全省公布,接受监督。二是对各市政府的目标考核,应将经济增长与相应的资源消耗指标捆绑在一起进行评价。三是组织部门对干部政绩的考核,也应有对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贡献内容。

(六)统筹省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辽宁人多地少,现有的宝贵耕地要发展农业,要招商引资,要承载城市化进程,资源的压力是显见的。我省的工业总量增长很快,但工业原料很多依靠省外、国外。如果没有稳定的资源供应基地,对经济的稳定增长将形成根本性的制约。必须像重视资本引进一样重视资源引进,像重视外部市场一样重视外部资源,这是摆在各地面前的新课题。利用好境外的资源,可以化解当前矛盾,实现辽宁经济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第一,辽宁要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但制造业基地不应以消耗省内紧缺的资源为代价。石油、煤炭、钢铁、粮食等,对经济的支撑十分重要,一旦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就有可能拖累一个产业。应该在进口资源的同时,鼓励出口量大、消耗资源多且具备比较优势的企业到境外投资。过去我们重视的是出口,将它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而忽视了进口。其实作为一个省份来讲,完全可以不考虑贸易的平衡问题。按照经济学观点,有效进口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是一般出口的2.5倍或3倍。一百条远洋大轮的初级产品出口,恐怕也抵不上一架飞机所带来的关键设备进口对经济的贡献。另外一个方面,要积极支持企业到境外上市,利用资本这种特殊资源。现在国内银根收紧,企业的资金难题更为突出。近期以来,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地券商和金融机构来我省作上市推介,向我省企业发出邀请,这种机遇很难得。完全可以“借船出海”,利用境外资本资源制造国外市场。

第二,在利用境外资源的同时,我们更要合理利用省内资源。一是立足自身,通过拓展招商引资的内涵,集约利用有限的资源。在引资项目上选优选强,引进高投入、高产出的大项目,提高附加值。二是开发区的“腾笼换鸟”,永续开发利用。像通过现有企业的增资扩股,实现“无地招商”;以现有的生产要素为载体,实现产业的升级转型,都是可以采取的途径,要打破固有的观念,认为一提到招商引资就要占用新地。三是资源的优化配置。用市场经济的法则有效利用资源,改变少数地方无序招商而带来的浪费资源的状况。当然,广义的资源利用还应该包括智力资源利用,不光是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更要有效利用。长久以来,我们强调“用市场换技术”,现在市场上国外的产品随处可见,可技术的消化吸收仍然处于低水平。事实上,全球范围的技术开发跨国公司超过90%,而这些技术的转让又有90%在跨国集团内部进行。不管是合资还是合作,打破技术为外方所有的局面,做到技术属地化,才能真正利用人家的智力资源。另一方面,更多地引进研发中心,减少资源性初级产品的出口,提高附加值,培育自己的出口品牌,也是提升资源利用水平的现实选择。

第三,政府的角色定位要与时俱进地进行调整。要认识到,在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政府不可能包办能源领域的一切事务,但所承担的任务更重、责任更大。为此,要形成目标明确、长期持续的能源综合战略;立足现实、着眼未来,立足国内、面向全球,做好能源及其相关领域的制度安排;建立能源领域风险的防范和控制的应变体系,保障能源安全;改变偏重于能源供给方面的直接管理,加强对能源需求(包括中间需求、终端需求即消费需求)的引导和调控,使能源供求双方基本相互适应;保持政府对能源生产和供应中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四,进一步完善能源基础设施。当前及今后的重点:建立以石油为主体的能源储备体系;加强运输线的建设,如跨区输配电网、运煤专用铁路、专用油码头、沿海公路、跨区输油或输气管线、国际运油船只等。能源加工能力要同步配套,提升能源体系的信息化水平,提高能源产业运行效率,增强能源领域突变性事件的风险防范与控制能力。

第五,建立多元、稳定、可靠的境外资源供应基地。通过合资、合作和并购等多种形式,更多更好地开发利用境外石油和天然气、金属和非金属矿产、林木、经济作物和远洋渔业等资源;加强境外资源勘探、境外基础设施建设、技术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合作,不断拓宽境外资源开发的渠道和领域;在区域布局上,应把发展中国家和周边国家作为我国开发利用境外资源的重点地区。能源安全的核心是石油安全。目前,全球资源争夺日趋激烈。世界上已探明优质石油储量的81%掌握在世界排名前20位的跨国公司手中。我国石油进口主要集中在沙特、伊朗、安哥拉、也门等高风险国家,运输线路经过阿拉伯海、马六甲海峡和台湾海峡等敏感地区。我国是能源进口大国,却不能控制国际市场价格。国际油价每桶变动1美元,进口将多耗费46亿元,直接影响我国GDP约0.043个百分点。当前,必须重视多元化的石油安全战略,充分借鉴国外的经验,采取综合措施,保障石油安全。一是要通过合资、合作和并购等多种形式,更多更好地开发利用境外石油资源,寻找长期稳定的石油供应国,建立多元、稳定、可靠的境外资源供应基地。二是要加快国内、省内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加快石油科技发展,研发替代产品和新能源。要争取大庆油田、辽河油田稳定供应计划和增量供应。三是积极参与国际市场上石油期货和现货交易,从市场和竞争中获得更多的石油产品。要把石油进口机制搞活,价格走低时,我们要积极进口;价格走高时,我们就多利用国内石油。

(七)“十一五”期间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任务

环境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体。辽宁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环境保护的任务很重。“十五”期间,全省加大了环境保护工作力度,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作为重工业基地,与许多沿海省份相比,本身就先天不足,加之后天欠账太多,许多城市走出了“黑名单”,却并未远离“黑名单”,全省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十一五”时期,应当充分认识环境治理和恢复的长期性、艰巨性、社会性,坚持不懈地防治污染、保护生态、造福人民。

到2010年,全省基本实现小康社会的环境保护主要目标,沈阳、大连等市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环境保护目标: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在2000年基础上削减30%;煤炭和水资源消耗实现零增长,主要行业的能耗、水耗、资源消耗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六条主要河流干流水质达到功能区划要求;全省集中式饮用水的水源地水质基本优于Ⅱ类;近岸海域实现按功能区达标;全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70%城市基本达到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标准;固体废物处置率达到70%;辐射污染控制在2000年水平;城市噪声达到功能区标准;全省范围内基本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森林覆盖率达到38%,沙化面积不再扩大,湿地基本恢复功能;公众普遍采用绿色消费模式,基本形成资源节约型生活体系。“十一五”期间,要以下列九个方面为重点带动辽宁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整体展开。

第一,以环境容量为依据,优化辽宁的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实行城乡一体化规划,优化城乡空间结构,调整用地结构,适当减少农作物种植面积,增加林地面积,维护土地系统良好的生态平衡。在加快推进新一轮旧区改造的同时,进一步调整中心城区建筑容量,控制高层建筑、疏解建筑密度,增强中心城区生态功能配置,减少“热岛效应”、“峡谷效应”。把产业结构调整与生态环境建设结合起来,加快工业布局和产品结构调整,着重发展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三废污染少、资源消耗少的产业,外迁企业主要向郊区工业区集中,部分向外省市转移,严格控制乡镇工业分散布点,结合小城镇建设,引导乡镇工业向集镇和市级、区县级工业区集中。

第二,以辽河流域综合整治为重点,全面改善水环境质量。我省河流属季节性、受控性河流,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质量,恢复水生态功能,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要以“三河两库”(辽河、鸭绿江、大凌河,参窝水库、白石水库)为突破口,以实施辽河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为载体,全面推进各流域的污染防治,并以此带动中小河道整治。一是实行工业污染源全面控制,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2010年,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比2005年削减20%。二是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实现污水处理产业化。2007年全省新增污水处理能力349万吨/日,处理率达到70%。2010年全省县以上城市,饮用水源水库两万人口以上城镇都要建立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率达到80%。三是调整郊区禽畜牧场的布点。根据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统筹规划、规模经营的要求,全面调整郊区大中型禽畜基地牧场的布点。定点屠宰厂和规模化养殖厂废水全部达标排放,农村粪便实现资源化。

第三,以实施“碧海行动”计划为重点,恢复近岸海域功能。到2010年,海域环境质量和生态系统得到改善,近岸海域实现功能区达标,建成一批保护海洋环境的生态示范区和自然保护区。一是削减陆源污染物入海总量。确保2010年由陆域入海的氮、磷、COD、石油类总量较2000年分别削减25%以上。二是加强直排海水污染防治。在海岸带范围内,要严格控制入海河口、混排口、市政下水口、直排口、海岸带非点源和滩涂养殖排放的污染物。结合海岸绿色工程、海岸带海水种植工程,减少入海的氮磷总量。到2010年,全省沿海六市基本建成总长度906千米的沿海防护林带。四是严格控制近岸海域污染。要控制船舶等流动污染源、石油平台等带来的污染。提高船舶、港口防污设备的配备率。

第四,以优化能源结构为抓手,显著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到2010年,全省14个市大气质量中的所有污染物85%以上的日均值全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沿海6个城市30%的日均值达到一级标准。所有汽车排气达到欧盟二级标准。一是以二氧化硫、烟尘、机动车尾气治理为重点,切实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结合工业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对高能耗、重污染企业实行综合治理,重点控制和防治火电厂、化工、冶金、有色、建材等行业的二氧化硫排放量。二是加快能源结构的调整,提高清洁能源利用水平,扩大天然气来源和使用,建设、改造天然气管网和现有燃气管网,天然气在一次能源中的使用比重有较大程度提高。

第五,加强固体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一是按照城市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置原则,着重解决市区生活垃圾的源头减量和分类回收利用。在产品的设计、制造和消费过程中尽可能避免产生垃圾,无法避免而产生的生活垃圾,尽可能回收再利用或转化为二次资源。二是中心城区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基本实现生活垃圾处置无害化,初步形成回收利用、填埋、焚烧和综合处理等多种处置方式合理配置的固体废弃物处置系统,力争实现固体废弃物产出数量与处置能力的动态平衡。完成老港废弃物处置场三期扩建工程。三是加强工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控制管理。推行清洁生产和废物减量化,在工业结构调整中,优先调整物耗高、运量高和三废高的产品,削减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全省危险废物基本实现安全处置。四是建立符合农村特点的、以区域化布局设置处置厂为主、辅之以其他综合利用和处置技术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系统。

第六,继续推进绿化建设,形成城乡一体化的绿地系统。一是构筑以城市公园绿地、大型环城绿带、楔形绿地、各类沿路沿河绿色走廊为主体;以中心城区大型绿地和郊区森林为基础;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为支柱;各种防护林网为骨架;结构合理、布局均衡、形式和内容多样、城乡结构紧密的统一完整的绿地系统。二是在中心城区建设环(环城绿带)、楔(楔型绿地)、廊(河道、道路两侧绿化)、园(大型公共绿地)等各种形式的绿地,初步建成环城绿带、干道河岸绿化、大块绿地与郊区森林相配套、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相结合的具有沈阳特色的都市绿化系统,逐步做到点上绿化成景、线上绿化成荫、面上绿化成林、环上绿化成带。三是在郊区大规模营造郊区森林。

第七,以湿地保护为重点,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湿地是生物生产力最高的区域,天然湿地被围垦开发后,自然调控能力降低,生态功能下降,有效保护已经刻不容缓。进一步建设、完善已经确定的自然保护区。

第八,建设生态示范区,促进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生态化。以生态化为指导,建设体现交通方便、环境洁净、景观优美、居住舒适、配套齐全的生态型居住园区,引入ISO14000环境标准加快现代化的生态居住园区建设。要在现有的科技园区、工业园区和大型企业推进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可以选择沈阳高新区、鞍钢、抚顺石化等进行试点。

(八)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政策和措施

不断完善和改进生态环境建设的政策和措施,是我省“十一五”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得到全面实施的重要保证,建议要采取以下主要政策措施。

第一,加强领导,建立目标责任制。生态环境建设涉及面广,是一项跨区域、跨部门的系统工程,要纳入各地区、各部门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各有关部门要明确责任、分工协作、各司其职、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明确目标,精心组织好各项重点任务的实施,从资金、技术、人力等方面积极支持。

第二,运用价格、收费和税收等手段,发挥市场调节作用。要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及时出台有关价格、收费和税收等政策,引导各类要素资源按市场规律配置。统筹考虑,逐步提高资源产品的价格,逐步取消不合理的价格补贴,提高污染型产品进入市场的门槛。积极创造条件,全面推行污水和垃圾处理收费政策,合理确定收费标准。对环境有害型消费品征收环境附加费,逐步提高二氧化硫排放收费标准,调动企业治理大气污染的积极性。按照“污染者付费”和“资源有偿使用”的原则,逐步建立和完善排污权交易制度。要改革现行的排污费使用制度,建立上海市环境保护专用资金,探索运用资本市场环境筹集环保资金的路子,提高环境保护资金的使用效益。

第三,深化生态环境投融资体制改革,多方筹措资金投入。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筹集生态建设资金,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逐步在绿化、水务、环卫等领域实行政企分开,事企分开,管理与建设、运行分开,按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的要求,引导和鼓励各种所有制性质的企事业单位参与生态环境建设,形成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第四,完善法规,加大政府监管力度。进一步补充完善地方法规,依照法定程序,修订部分地方法规和标准,并加快立法进程,初步形成符合辽宁实际需要的、比较系统、比较完整的地方法规体系。要以建立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法规体系为重点,加快地方立法,填补国家立法空白。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尽快制定《辽宁省发展循环经济促进条例》。确立循环经济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明确定义和范围,规定好政府、企业和公众的权利与义务。

第五,扶持培育环保科技与产业。加强环保科技创新和科研体系创新,争取在我省重大环境领域的关键技术上取得新的突破,部分关键技术的开发研究走在全国前列。加快环保科技体制改革步伐,扶持培育环保科技与产业,形成市场导向与技术创新相结合、产学研相结合的环保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展机制;规范环保产业市场,形成公平、公正和公开的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实施环保科技产业的资源优化配置。争取建立国家级发展环保产业基地,在水处理技术与装备、脱硫除尘设备、环境在线监测设备、危险废物及工业有毒有害废物处置设备等方面成为国家重要技术与装备基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