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好莱坞电影的特技之谜

好莱坞电影的特技之谜

时间:2022-08-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特技是电影创作中的一种重要艺术表现形式,动用大量的特技手法是好莱坞影片的显著特点。今天,作为电影创作者追求完美的努力,好莱坞的电脑特技已经成为烘托故事情节,深化影片主题的重要手段。事实上,早在电脑特技技术还未诞生之前,好莱坞的电影特技就已经被广泛用于以提高影片的真实性,达成观众与影片故事情节浑然一体的效果。

二、特技:实现好莱坞文化霸权的双刃剑

电影是工业文明的产物,工业文明发达、社会进步被认为是天然合理的,早已进入人的潜意识,因此好莱坞电影因实行工业化生产而长期名利双收。在高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好莱坞照方抓药,在电影宣传中强调电影制作中的科技水平,使人产生科技先进社会就必然进步的联想。特技是电影创作中的一种重要艺术表现形式,动用大量的特技手法是好莱坞影片的显著特点。特别是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电脑特技的应用和在电影中的普及,使电影的可视性大大增加。影片中的特技场面,会为观众们营造一种在日常生活中不可能体验到的现场感,以此来充分表达影片的内容,使观众融入故事情节。用特殊的表现形式来强化影片所要表现的主题,最终实现审美体验和精神震撼,是运用电影特技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许多观众之所以喜欢看美国“大片”,就是因为在其中可以找到别处无法替代的视觉震撼效果。

法国电影理论家让-路易·博德里认为:“电影技术要素与观众的深层心理相互结合,共同构成了电影机制。”[2]观众的幻想必须依赖庞大的经济体系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制造电影奇观来满足,如果不具备这种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就难免产生自卑感。崇拜电影奇观中的形象,就是崇拜经济实力和科技力量。这种崇拜伴随着电影奇观的不断推出而不断巩固。这种敬畏进入到人的潜意识之中,长此以往难免产生这样的印象:谁能够制造这样的视听效果,谁就有操纵和驾驭高科技的能力,谁就具有令人畏惧的力量,由此转喻为他就理所应当具有控制世界的霸权。显然,这是一种突显霸权的权力话语。但是,特技尤其是复杂的高科技电脑制作手段,也是一把双刃剑。恰到好处的特技运用,无疑会收到画龙点睛的效果;滥用特技,严重破坏影片的思想性和艺术价值的例子同样也不胜枚举。可见,电影特技本身就是一种依附于影片所要表现的主题而产生的创造性工作。它的效果显然不但与技术手段有关,而且与影片的思想深度密切相关。即使是形式相近的特技场面,也会由于影片在思想深度上先天的差异而表现出迥然不同的艺术效果。这就要求电影工作者不是根据电影特技水平来选择剧本,而是根据剧本和剧情表现的需要来选择特技。

1.剑锋的一端——电影魔术的杀伤力

电脑特技手法在近年来好莱坞的电影创作中是极为普遍的,从《星球大战》、《侏罗纪公园》、《黑客帝国》式的科幻题材影片到《空军一号》、《夺宝奇兵》、《真实的谎言》式的惊险题材影片,从《泰坦尼克号》、《龙卷风》、《深度碰撞》式的灾难题材片到《盗墓迷城》、《惊情四百年》、《魔鬼辩护士》式的神怪题材片,从奥斯卡青睐的《角斗士》、《勇敢的心》、《爱国者》式的历史题材影片到《拯救大兵瑞恩》、《追击红十月》、《U-571》式的战争题材影片,从《恐龙》、《小鸡快跑》、《谁陷害了兔子罗杰》式的动画片到最近风靡全球的《指环王》、《哈里·波特》式的魔幻题材片,甚至诸如莎士比亚的名著《仲夏夜之梦》、描写普通中产阶级美国人生活的《美国丽人》之类的影片也加入了大量的电脑特技处理。电脑特技已经成为了80年代以来好莱坞影片的重要表现形式。

这些被称为电影魔术的特技对于影片本身的贡献,已经远远超出了单纯意义上的减少拍摄的危险性、复杂性,增强影片的娱乐性、观赏性和刺激性的范畴。今天,作为电影创作者追求美的努力,好莱坞的电脑特技已经成为烘托故事情节,深化影片主题的重要手段。例如在影片《阿甘正传》中,一片雪白的羽毛,在经过耗资巨大的复杂电脑处理后,在影片的开始和结尾处的长时间随风飘舞的镜头,在观众的眼中就和阿甘这名心地善良但头脑迟钝的故事主人公一生富于戏剧性的命运有机的联系在了一起。这样一来,观众的思绪就被这片随风飘荡的羽毛由具体的影片情节带进了关于人生命运和生活意义的深邃思索。这种利用细腻的意境追求思想性和艺术性的表现手法,使一部故事情节充满机遇、巧合、茫然甚至是荒诞和矛盾的影片,达到了艺术性和思想性的高度统一与和谐。

《辛德勒的名单》尽管是一部带有纪实色彩的历史影片,但是也适当采用了必要的电影特技场面。运用色调的突然改变和强烈对比传递信息是《辛德勒的名单》对电脑特技的创造性运用。一个身穿红色外套的小女孩两次出现在了这部“黑色”影片中:一次是在1943年3月13日纳粹对克拉科夫犹太人居住区的大屠杀中,一个仅仅三四岁还不懂事的犹太小女孩在躲避杀戮。移动的红色外套在单调的背景中,将辛德勒的视线和全体观众的注意力,从这场大规模的灭种恐怖中,集中到一个孤立无助的小生命上,将观众情绪中的恐惧转化为一种类似于怜悯和母爱的感情,从而将浩劫中犹太人悲惨的命运通过这个穿着红外套的小女孩与观众的情绪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另一次是在一年后,那件红色外套醒目而又令人心碎地出现在了埋葬大屠杀遇难者的泥土中,在辛德勒和全体观众的目光中随着运送尸体的传送带缓缓投入到纳粹焚尸灭迹的大火中。这个处理足以在观众中引起悲愤的情感反应。在影片的结尾,当纳粹投降、犹太人走出集中营时,暗淡的银幕上突然大放光明,出现灿烂的彩色,使观众有从黑暗中走到阳光下的感受。这种从历史到现实的转变,足以令人体验到剧中人解除死亡威胁的开朗心情。这些极富暗示性的色彩处理,通过电脑特技的运用,有机的和情节结合在了一起,使一部影片对于观众情绪的调动如行云流水一般和谐自然。

事实上,早在电脑特技技术还未诞生之前,好莱坞的电影特技就已经被广泛用于以提高影片的真实性,达成观众与影片故事情节浑然一体的效果。1958年拍摄,并在1959年荣获11项奥斯卡金像奖的好莱坞影片《宾虚》,就是这种做法的典型代表。在该片中,有一段被作为好莱坞特技典范的在耶路撒冷圆形竞技场赛车的镜头。影片的主人公,历尽磨难返回故乡的犹大王子驾驶着有四匹骏马的青铜战车风驰电掣的在竞技场里飞奔,而出于个人野心将其陷害得家破人亡的童年好友安东尼却用尽各种卑鄙恶毒的手段暗算犹大。这场被誉为电影史上有史以来最惊险的画面,足以使任何一名观众紧张的难以呼吸。然而在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殊死搏斗之后,死里逃生的犹大王子对于咎由自取的仇人却放弃了复仇,在战胜了人生最大的挑战——仇恨之后,一段血海深仇被宽容融化了。这种大起大落的情节转折如果没有一场扣人心弦的场景作为铺垫是难以实现的。影片正是利用特技产生的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刺激所营造的逼真的现场效果,使电影院里的观众消除与故事将近两千年的时间和空间距离,利用现场感使观众与主人公犹大王子同呼吸共命运。这种浑然忘我的境界显然有助于观众主动去把握主人公内心世界的变化,使得一种原本带有强烈戏剧性的转变,因为共同的精神体验而获得心理上的合理性。而这种合理性即在于由于强烈的震撼之后产生的精神和道德的升华。

《宾虚》的艺术魅力来源于强烈的精神震撼,这种精神力量的源泉恰是通过艺术化的人生体验向观众传递的。可见,正是由于以特技为核心的表现形式对于影片内容主题的深化,因此《宾虚》才得以作为电影史上艺术性与思想性完美结合的典范而载入史册。

2.剑锋的另一端——以辞害意的副作用

和《宾虚》相比,42年后拍摄的,获得第73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好莱坞影片《角斗士》虽然同属于历史题材,但因为创作者对影片所表现的思想主题发掘有限,导致其精神内容的单调和思想性的贫乏,而丧失了对观众进一步的感染力。它充其量只能作为一部气势恢宏的惊险“复仇”影片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既无法出《宾虚》之右,甚至在艺术价值、对人物的刻画、对时代的把握上,也无法与数十年前表现同一历史事件的经典好莱坞影片《罗马帝国的衰亡》相提并论。在这点上,《角斗士》与另一部早于《宾虚》但同样运用了大量特技场面来制造现场效果的巨片《埃及艳后》极其类似。

乱世佳人,美国

同是历史题材的好莱坞影片《埃及艳后》,利用电影特技所形成的壮观的场面尽管排场宏大,但是与有着深刻思想内涵的和文化底蕴的名著改编的影片,例如好莱坞1938年拍摄的《乱世佳人》或者前苏联摄制的《战争与和平》比起来,仍然显得苍白浮华,流于平庸,毫无史诗般的艺术效果。伊丽莎白·泰勒在该片中被冠以“票房毒药”的美名,这部影片也成为好莱坞历史上票房惨败的典范。在运用特技深化主题烘托气氛方面,《埃及艳后》中的埃及女王克丽奥帕特拉进入罗马城的入城式的场面,毫无庄严和历史的厚重感可言,与其说是对埃及艳后虚荣刻画的重头戏,不如说是一场做作无聊的狂欢节式的马戏团杂耍大游行,根本无法与《乱世佳人》中展现的战火中的亚特兰大,或是《纯真年代》中当大风起时,人们在拥挤的纽约街道上逆风前行、万头攒动的画面对观众的精神上的震撼以及在观众头脑中留下的深刻印象相提并论。

这类《埃及艳后》式的滥用特技场面,在《星球大战前传——幽灵的威胁》中得到了再现。在这部美国观众期待了多年的影片中,电脑特技完全成为被用于填补电子游戏式的影片情节空洞的“调味剂”。未来的达思·维德勋爵——年幼的航天人阿纳金的赛车场面,显然来自于对《宾虚》笨拙的模仿,影片结尾处盛大的异类游行则让人想起《埃及艳后》中的杂耍表演。而无论是杰迪骑士之间的决斗,还是正义的盟军与罪恶的黑暗势力之间的地面或太空战斗都没有脱离前三部《星球大战》系列片的特技模式。

一部成功的影片不是要让人们记住特技场面本身,而是要让人们能够对借助特技深化的影片主题产生深刻的印象,能够进入借助特技刻画出的人物的心理世界,能够在精神的层面与影片实现交流和互动。不难看出,成功的电影特技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问题,而是一个思想深度问题。观赏性、刺激性、娱乐性特技在好莱坞电影中的作用是初级的。特技像其他电影表现形式一样,它的威力和效果与电影所要表现的思想性是相辅相成的。

在斯皮尔伯格较早期的以豪华阵容的技术支持闻名的一部作品《侏罗纪公园》中,人们所看到的是利用偶然事件为导火索的所谓对科技异化与人类命运关注的题材。然而这部影片与《恐怖地带》、《深海狂鲨》、《黑客帝国》之类的作品异曲同工之处也恰恰在于影片所要展现的严肃主题被扣人心弦的情节进展和令人眼花缭乱的电脑特技所淹没了。强烈的感官刺激和令人叹为观止的特技镜头,使观众们在令人几乎窒息的环境中,紧张得根本不可能去进行任何严肃而冷静的思考,更谈不上对科技大爆炸时代的人类命运进行反思和关怀。在这里,我们不难看出,本来应该成为表现对象的思想性却与其赖以实现的手段成为对立面。在这里,好莱坞文化传统中的娱乐价值借助其艺术手段战胜了思想性。这种典型的喧宾夺主式的以辞害意,在类似的科幻影片中屡见不鲜。当有人评价《侏罗纪公园》是一部由电脑特技工作者和他们的“创造的”各式各样稀奇古怪的恐龙所主演的影片的时候,斯皮尔伯格的人本主义和他的男女主人公显然就被置于了次要的地位。人们关心的已不再是故事情节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和主人公,而是特技本身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