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古典武士道的文化内涵

古典武士道的文化内涵

时间:2022-07-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明治维新之后,武士等级制度在法律上已被明确废除,但武士道文化并没有废除,官方提倡的不仅仅是武士道精神,还有武士道的行为规范。一是作为社会阶层,武士道规定了武士阶层的社会制度。所以,古典武士道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是家族规则在起作用,其后是泛家族规则及其文化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于“武士道”,日本《大辞林》的解释是:“武士道是在日本武士之间形成的一种道德。它始于镰仓时代,到了江户时代,受儒教特别是朱子学的影响发展起来,被视为明治维新之后的国民道德。它重视对主君的绝对忠诚,要求有牺牲、礼仪、俭朴、俭约、尚武等品质。”[1]而另一本在日本影响广大的辞书《广辞苑》第五版对此的解释是:“武士道是我国武士阶层发达的道德。从镰仓时代发展起来,江户时代受儒家思想影响并集其大成,成为封建统治体制观念的支柱。武士道重视:忠诚,牺牲,信义,廉耻,礼仪,纯洁,俭朴,俭约,尚武,名誉,情感。”[2]中国的《辞海》解释说:“武士道是日本武士遵守的封建道德准则。始于镰仓时代。要求武士有忠勇、节义、廉耻、守信、坚忍等品质。目的在于培养封建统治者的忠实仆从。明治维新后,武士等级在法律上废除,但在教育中仍长期宣传和灌输‘武士道精神’。”[3]

中国《辞海》关于日本武士道的表述至少不够完全准确。明治维新之后,武士等级制度在法律上已被明确废除,但武士道文化并没有废除,官方提倡的不仅仅是武士道精神,还有武士道的行为规范。这种行为规范也并不仅仅局限在军方或行武之人,而是深入日本教育、社会活动之中,相当大的一部分成为全民族精神上共同遵守的约定俗成的东西,在行为上甚至依然是国民自觉的规范。日本的辞书对武士道的解释就更成问题,什么“明治维新之后的国民道德”,什么“发达的道德”,如果没有经历过或了解武士道精神熏陶下的日本军卒在亚洲各国犯下的残忍、血腥侵略,仅看这些词条,还真以为武士道作为一种民族精神、一种历史文化确实是“发达的道德”。其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对人性的扭曲和自由的剥夺,在解释中完全消失了,日本人引以为自豪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无论日本的辞书还是中国的辞书,都没有对武士道做出历史的区分,而事实上,以明治维新为维度,可以清晰地看出日本存在着古典武士道与近代武士道的巨大分野。

一、古典武士道的起源

古典武士道是指日本明治维新之前的武士道。起源于何时,目前学术界说法不一,但无可争议的是,日本武士道成为一种“道”,成为一种行为规范,是在武士阶层夺取了政权之后。公元1192年,武士源赖朝建立了日本历史上第一个幕府政权,标志着日本武士从一个奴仆阶层正式走上社会政治舞台。这个阶层所信奉的条律也正式成为全社会效仿的规范。这种规范逐步发展并完善,到日本战国时期(公元16世纪中叶—17世纪初叶)已经成为武士阶层在思想和行为上都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

日本从中国学去了在贵族之下的“农工商”四个阶层的社会划分法,但在实际执行中名不符实。中国的科举制度产生的“士大夫”排在四个阶层之首,而日本没有学会科举制度,也没有真正实施,因而没有“士大夫”这一阶层。再加上天皇“万世一系”,不能被推翻也无可取代,所以日本历代没有像中国那样严防武人篡位。文士的作用和地位甚至还不如武士,引进来的“士”的概念就逐渐演变成了对武士阶层的专有称呼。在武家执掌政权之后,武士亦成为贵族,日本社会事实上只剩下农工商三个阶层。只不过人们依然习惯地称“士农工商”,大约是把没落武士或最低级的武士算在“士”这一层级之中,毕竟他们的境况与身为王公贵族的武士有着天渊之别。

日本武士阶层的出道也不同于中国的武举选拔,表面上看是落实了“猛士必拔于步伍”的学说,事实上也确有不少武士是从战争中一步步走上高级武士地位的,但其真正产生的基础,却是日本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家族依附关系。当家族需要保卫时,家族的男丁自然就是冲锋的武士,家长便是武士统领。当家族出现依附关系时,家长便成了大宅的武士,大宅的家长便是众武士的统领。当大宅成为更大的大宅家族武士时,大名及其统率的武士团体便形成了。当大名们服从于将军、组成幕府制国家时,便出现了武士阶层。武士阶层,从国家层面上来说,是典型的家族规则泛社会化后的产物。

二、古典武士道的双重规范

镰仓幕府建立后,古典武士道作为一种个人的技艺和规范开始向全国推广,其实用的功效也同时得到逐步扩大和完善。主要包括了两大内容。

一是作为社会阶层,武士道规定了武士阶层的社会制度。当时,作为贵族的最末一层,古典武士道规定了武士可以享受的社会地位,包括武士世袭的传统、侍奉主公的职责、享有的食邑或俸禄、自我训练和参战、在社区里应得到的尊重、犯罪的豁免等。这些制度性规范,确立了武士在社会层面上的地位,也确立了武士在日常生活中的功能。丰臣秀吉刚侍奉主公时,职责是为织田信长提草鞋,但作为最低层级的武士,他已是公家人,享有稳定的年薪,可以佩刀、衣锦,与农工商发生争执时有免罪等特权。更有记录显示,因为武士特权成为社会制度,所以有时仅仅是为了试试新刀的锋利程度,武士便可以在桥头随意斩杀过往庶民。武士肩负保家卫国的重任,很显然,武士首要的任务,是保家。当武士成为一个社会阶层之后,才又增加了护国的内容。这里的“国”,实际就是指领主的公国,是一个放大了的“家”。所以,古典武士道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是家族规则在起作用,其后是泛家族规则及其文化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是作为特殊贵族,武士道形成了一整套规范。这里所说的特殊,是指武士随时听取“公家”的召唤,无条件以生命为代价替主公排忧解难,也就是俗话所说的“玩命的人”。这样的特殊人群,必须要有一些特殊的行为规范来约束,来训练,来豢养。这些规范大体上包括:

第一,武士必须独立,有独立姓氏和身份。

第二,武士必须拥有忠诚的品格。

第三,独立又忠诚,必然遵循信义,遵守对主人、家族和朋友的承诺。

第四,忠诚又讲信义,就必然要求武士勇于牺牲自我。

第五,为了不轻易地牺牲自我,武士就必须坚持训练以掌握高超的武艺。

第六,要学会高超的武艺,武士就必须专心致志,学会坚忍,所谓宁静如秋水。

第七,要坚忍,便不能承认失败,名誉大于生命。即所谓追求樱花片刻之绚丽。

第八,要达到上述掌控自我的精神境界,武士必须有文化,各种高雅技艺如歌、舞、诗、茶、书等均有助于武士内心的修炼,达到掌控自我的精神境界,才能练成上乘武功。

武士必备的看家技艺当然还是练武。当一种技艺与文化紧密结合起来,成为有理论且有实践的一种行为规范,才能称为“道”。所以,并不是所有的练武者都可以成为武士。不独立、不识字的日本忍者尽管武功可能更高强,却不能入武士堂,而只能成为高级武士利用的工具。著名的伊贺和甲贺的忍者家族,世代相传,历史上除极少数因战功被主公破格提拔为家臣外,绝大多数终其一身不能成为武士。这个时期的武士道基本上完成了武士道的全部内容,包括成长为一名武士的全部理论和程序,因而武士道也就成为一种“道”了。

三、古典武士道的文化内涵

仔细考察这一时期武士共同遵循的思想和行为规则,其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五个字:忠、勇、信、达、雅。这五个字蕴含了武士修炼的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忠”“勇”“信”,这是武士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忠诚、勇敢、讲信义,三方面内容缺一皆不能称为武士。

图5-1 伊达宗政的雕塑(图片来源为百度)

第二层次为“达”,这是对武士较高的要求。武士不仅要做到“忠”“勇”“信”,还要通晓武士道的全部理论和规则,不仅自觉信奉之,而且在“忠”“勇”“信”三方面都能达到较高的境界。

第三层次为“雅”,这是对武士最高的要求。武士不仅要做好“忠”“勇”“信”“达”,而且要能够通过各种方式来增强自身修养,比如书画、茶道、参禅、歌舞等,以提高坚韧卓绝、深藏不露、静若处子、动如雷霆的品格,达到静如秋水、灿若樱花的化境。

日本家喻户晓的武士伊达政宗(1567—1636)出身武士家族,可是他先天缺陷(生下来就是独眼),又碰上后天失调(遭母亲嫌弃)(图5-1)。这些苦难的经历培养了他的“忠”“勇”“信”,13岁第一次统军作战便大获全胜,其后统率著名的3杰24大将屡获大胜,勇冠天下。他可以屠城,可以斩杀下毒的弟弟,但他在放逐母亲后闻知母亲无处可依,便又接了回来。手下大将可以叛他,也可以回来重新归依他,皆是被他的信义所折服。然而他最终成为日本最著名的武士,还是因为他善于忍耐和坚忍不拔的精神。当他清楚不可与丰臣秀吉、德川家康争天下后,便一忍再忍,最大限度地保存了自己的领土,以至于丰臣秀吉对他“又爱又恨又无可奈何”,德川家康则夸奖他“不愧是一个多智的大将啊”。这种坚忍,得益于伊达政宗能诗能歌、能书能茶的“雅”,所以他成为日本后世武士推崇的典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