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化消费的内涵

文化消费的内涵

时间:2022-04-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四、文化消费的内涵人们对文化消费的依赖可以说是无处不在。上文提到的“住、食、衣、行”,实际上它们同文化因素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通过上文对文化消费的分析,可以得出文化消费客观上的必然性、经常性和普遍性。刚性消费质与量和范围的变动,主要由社会物质资料丰富程度所决定。(柔性消费是精神性消费,是文化性消费,它同刚性消费性质截然不同。

四、文化消费的内涵

人们对文化消费的依赖可以说是无处不在。上文提到的“住、食、衣、行”,实际上它们同文化因素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首先看“住”。房屋的造型、设计,房屋内部艺术化装修,住宅小区布局,城市内部布局,美化城市、道路,楼房灯光设计等,这些都同文化消费有关。

其次看“食”。“美食文化”,人们对这个词是再熟悉不过了。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在全国各地都有各自地方特色,其花样种类之多,很难在其他国家找到,它们是构成中国文化产业的亮点之一,是文化消费的组成部分。

再次看“衣”。各种各样设计、各种风格、各个季节、各种颜色,装饰品、化妆品、香水,金器装饰、银器装饰、珠宝装饰,等等,都同文化消费有关。

最后看“行”。结婚礼车、游行彩车、山地自行车,游船、浦江夏游、漂流,休闲骑马、城市观光,汽车内部装修、装潢等,都同文化消费有关。文化是思维、意识的直接产物,而人的基本存在形态是思维、意识;人的行为仅是思维、意识的反映,所以人的一切行为几乎都同文化有关,文化性消费就极具普遍意义。

这里,将上文“文化消费的属性”、“文化消费的种类”和“文化消费的内涵”,这三个对文化消费的分析结合起来综合考虑,逻辑上可以得出一个有关文化消费重要而有价值的概念和结论,这一概念和结论将为下文在宏观上“扩大我国文化消费对策建议”奠定理论依据。

通过上文对文化消费的分析,可以得出文化消费客观上的必然性、经常性和普遍性。若剔除住、食、衣、行的文化因素,那么住、食、衣、行就纯粹是一种维持生存的“刚性消费”;而经济上刚性消费数量相对有限。除刚性消费以外的一切消费,都属于文化消费,即柔性消费;而经济上柔性消费数量可缩可张,并且消费数量相对无限(后者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是:社会柔性消费量越大,消费面越广,人们生活质量就越高,越丰富多彩)。更由于文化消费客观上的必然性、经常性和普遍性与消费数量相对无限性,文化消费就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占据社会综合消费(整个社会消费)的绝大部分空间,从而成为拉动社会消费总量增长的主力军,成为提升社会整体经济效益的重要缔造者。进而,又可以得出:若是文化消费得不到充分拓展,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地区层面,综合经济发展速度就必将会受到来自某些方面、某种程度的相应制约。

这里需要对刚性消费做进一步说明。原理上,刚性消费是人们维持生存的基本、必要消费(住、食、衣、行)。但维持生存基本、必要消费标准和水平,即刚性消费的质与量和范围,在各个时代、各个国家都有差异(甚至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也有差异。比如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城市,刚性消费范围除了住、食、衣、行外,还包括医疗卫生、对子女的教育费用;但是在经济条件十分有限的农村、边缘地区和一些小城市,刚性消费范围就纯粹是最基本的住、食、衣、行。与之类似、同性质的现象在一些发达国家也不同程度存在。如加拿大属“第二世界”发达国家,加拿大爱斯基摩人同普通加拿大人的基本生活标准就有不少差别)。刚性消费质与量和范围的变动,主要由社会物质资料丰富程度所决定。若社会物质资料丰富,刚性消费质与量的标准、水平就会相应高一些,刚性消费范围也将大一些;反之亦然。但无论刚性消费的质与量和范围变动如何,它始终是一个相对定值。比如,在我国自行车年代,作为个人刚性消费,每个人买一辆自行车以用做上、下班交通工具;但很难想象,界定在理性消费条件下,作为刚性消费,一个人同时买七八辆自行车以用做上、下班交通工具。现在我国开始步入汽车时代,但是这个道理是一样的:即由于时代发展,刚性消费的绝对值增大了,但刚性消费量始终是一个相对不变的定值的性质没有变,一个人不会同时买七八辆汽车用于上、下班。

另一方面,当刚性消费标准、水平出现变化时,柔性消费标准、水平也会产生相应变化,而柔性消费量不是个相对定值,而是个既可以相对无限缩小,又可以相对无限扩大的变量,柔性消费量缩小或增大主要取决于柔性消费所处的整体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柔性消费是精神性消费,是文化性消费,它同刚性消费性质截然不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