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化翻译的内涵

文化翻译的内涵

时间:2022-04-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关于文化与翻译密不可分的关系,几乎没有任何异议,但是对“文化翻译”这个术语的内涵还有争议。本书试图在对有关文化翻译的阐述中厘清文化翻译的内涵和实质。这里把文化翻译作为一门学科来看,扩大了文化翻译的研究视角。

关于文化与翻译密不可分的关系,几乎没有任何异议,但是对“文化翻译”这个术语的内涵还有争议。尤其是由于汉语本身的概括性和模糊性,导致对“文化翻译”术语理解的多样性。蔡平(2005)在《“文化翻译”的困惑》一文中,探讨了“文化翻译”的三个困惑。困惑之一:文化翻译是文化转换,还是文化保留?困惑之二:文化翻译是指一种以内容划分的翻译类型,还是指一种翻译方法?困惑之三:文化翻译的方法是以源语文化为标准,还是以译语文化为标准?文章分析了奈达的文化翻译定义,奈达认为“文化翻译”是在某种程度上符合译语文化的标准而改变信息内容,或者在译文中引入了原文语言表达中所并未隐含的信息,文化翻译与语言翻译相对。试图通过反对奈达的文化翻译定义的分析,澄清以上三个困惑,但是论文中并未对以上三个困惑做出明确的解答,因此文化翻译的内涵依然是个困惑。文化翻译成为常用的学术用语,但是对文化翻译含义没有系统明确的界定,不同的研究者从各自的出发点给出了不同的解释,在英语的表述中有人说成是“translating culture”,也有说成是“cultural translation”。本书选择了“cultural translation”,因为后者的表述比前者意义更为宽泛。本书试图在对有关文化翻译的阐述中厘清文化翻译的内涵和实质。

《中国译学大辞典》对“文化翻译”的解释是:“文化翻译(cultural translation)着力于对文化内涵的准确转达,甚至基于本土文化的重新解释。即用一种语言表达的文化内容转换成为另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其忠实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者对所涉及的两种语言的掌握程度以及这两种语言在内容表达上产生的细微差别。”(方梦之,2011:305)这一论述表明了文化翻译的内容是对文化内涵的准确表达,关注的是微观的翻译技巧,并对提出了影响文化翻译的因素是译者的素质和工作语言之间的差异,不强调一一对应的忠实,提出对文化的解释也是一种文化翻译的方法。这一论述对文化翻译的理解与上文中奈达提出的文化翻译概念基本一致,认为文化翻译就是对文化内容的转换。

同时在该词典中还出现了文化翻译学的术语“文化翻译学(cultranslatology):文化学、文化语言学与翻译学相交叉而产生的一门新学科。翻译学是研究不同民族之间沟通思想,交流文化的科学。它的任务和目的决定了它必然列入交叉研究范围。翻译学和文化学一样,也是一个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的多维模式。文化翻译学属于基础翻译学,它的研究对象既是语言文化,又是翻译,是语言文化中的翻译问题和翻译中的文化问题的统一;它以语言文化为兑现,但立足于翻译,探索文化的全方位,即从复杂而又处于动态多变过程中的整个文化场中考察语言翻译,发掘翻译中的一切文化因素,并从翻译中反观文化”。(同上:305)这里把文化翻译作为一门学科来看,扩大了文化翻译的研究视角。把翻译和文化置于一个互动的研究框架中,相对于狭义的文化翻译,文化翻译学考察的不仅是文化信息的翻译,同时在文化场中考察语言翻译,也就是关注影响语言翻译的文化因素,包括政治、社会、意识形态、诗学等所有外围的因素。

刘宓庆认为“文化翻译是一个次范畴,是翻译理论中的一个维度或一个专题”,他指出“翻译理论研究将面对很多新问题、新任务,最大问题(也是人们最广泛关注和兴趣)将集中于文化翻译。以全球多元经济形态和多元社会形态发展为导向的多元文化形态之间的交流将向翻译学提出更新文化翻译观念和方法论的一系列难题,其中包括语言与文化日益密切的关系、文化翻译变得日益复杂的任务和重要性、文化与意义的关系问题、语义的文化诠释、高难度文本的文化解读、文化可译性的新视角问题、文化的表现论和价值观论。这些问题将成为全世界翻译理论家关注的课题。”(刘宓庆,2007:16)

翻译学中的文化,必须涵盖翻译研究中涉及的若干范畴、维度和运作机制,并表现出鲜明的学科本位特征,具体显现为:①将语言视为文化主体性的基本表现手段,这为文化翻译的实际文本操作层面指明了方向,即把握了语言就大体上掌握住了其中蕴含的文化。语言世界的实质是一个“语言文化世界”(Humboldt,1909)。②以意义的对应转换为价值观核心和基本取向。“翻译的实质是双语意义的对应转化,徒具形式没有意义的语言,只可以说是一串没有语义或语义不明的文化符号”(同上:6)。③以文化心理为“求索”的鹄的;④以审美判断为跨文化表现的杠杆。文化与语言密不可分,语言与意义密不可分,意义与意向密不可分,意向与审美密不可分,审美与表现形式密不可分。

“翻译中的语内文化解码,及语际跨文化审美调节是一种多维的反复式运动,贯穿翻译全过程”(同上:135),此外坚持整体性文化战略考量以及文化翻译的政治观。每一个国家的翻译事业都将翻译与文化战略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将翻译定位为文化战略手段使之服务于国家或者民族的核心利益。刘宓庆既从微观的操作视角又从宏观的外围因素对文化翻译进行了一系列的阐述,相对而言对文化翻译的理解较为全面。

“文化转向”之后的翻译研究中尤其关注文化翻译,但重点考察的是文化差异和权力关系的不平衡。孙艺风在谈到文化翻译的特征时认为,文化翻译不仅仅是文化传真——其实严格意义上的文化传真是做不到的,也不是简单地传递文化信息,或重建文化形式,文化翻译关注翻译过程中的文化变迁和对相关文化现象进行比较,构成文化翻译的主要特征(2008:12)。文化翻译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关注文化差异的同时又要注重跨文化之间的交流。

根据以上的考察与分析,我们认为文化翻译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第一,文化翻译是一种视角,从宏观的文化视角下考察翻译行为、翻译过程以及翻译作用。文化翻译是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和交流,通过这种对话和交流促使不同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不管是强势文化,还是弱势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都能获益,文化翻译是一种双赢。第二,文化翻译是一种态度,是一种对待翻译的正确态度。在文化全球化的影响之下,文化普遍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的认识论经历了大幅度的调整和修改。对文化差异的正确认识,有助于推动多元文化的发展,并通过文化参与,促进多元互补,形成有机互动,有利于克服文化民族主义,通过文化翻译促成世界多元文化格局。第三,文化翻译是具体的策略和方法,关注翻译文本中文化信息的传递,这是文化翻译参与文化建构的基石。先勾画宏伟的文化建构蓝图,再通过具体的文化翻译策略逐步建构文化交流的桥梁。因此,文化翻译既是认识论,也是方法论和目的论。在认识论的层面,关注文化和翻译的互动关系;在方法论层面,关注具体文化信息的表达;在目的论层面,文化翻译最终的目标是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发展以及各民族文化和谐共存的文化生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