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印度的历史变迁

印度的历史变迁

时间:2022-07-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北印度再次陷入分裂状态。印度古老的身份等级制度和宗教信仰此时发生了重大变化。戒日王病故后的五百多年间,印度次大陆一直处于分裂状态,北部频频遭受外族入侵。1186年,阿富汗境内兴起的另一个伊斯兰政权廓尔王朝灭掉伽色尼王朝,随后征服北印度。面对占压倒性多数的印度教臣民,突厥贵族在垄断高官显职后,允许印度教的地方王公拥有对所在地区的控制权。

  4世纪初,恒河下游摩揭陀的笈多家族崛起,320年旃陀罗笈多一世(320—330年在位)以华氏城为都,建立笈多王朝,然后四处扩张。旃陀罗笈多二世统治时期(380—413年),笈多王朝达到鼎盛,统治着整个北印度,且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5世纪中期以后,笈多王朝由盛转衰,且遭到北来的游牧部族嚈哒人(即白匈奴)不断侵扰。6世纪初,嚈哒人以旁遮普的奢羯罗城为首都,建立嚈哒帝国,北印度成为它的一省,笈多王朝偏安于恒河下游一隅。567年,嚈哒帝国被突厥和伊朗联合攻灭。570年,笈多王朝的统治亦告终结。北印度再次陷入分裂状态。这一时期,出生于恒河上游的毗乞罗摩迭多崛起,建立伐弹那王朝。606 年,曷利沙·伐弹那(即戒日王,606—647年在位)继位,依靠强大武装,数年内重新统一北印度,版图与笈多王朝鼎盛时期相当,都曲女城,史称戒日王帝国。戒日王统治时期,奖励学术文艺,崇尚佛教,但亦尊重婆罗门教,一时间诗人、学者、高僧云集于王都,其中便有中国僧人玄奘。但是,所谓的“帝国”不过是一个松散的政治联盟,戒日王647年病逝,帝国随之全面解体。

据《大唐西域记》记载,戒日王时期,在土地国有即归国王所有的形式下,食邑制在戒日帝国得到广泛实行,在官僚阶层中已成为普遍制度。食邑是终身占有的禄田,但逐渐转化为世袭领地。在农村,公社组织仍然存在,由于铁制农具逐步普及,家长制大家族已分化为父权制的个体家庭;每个家庭有一块世袭份地,向政府缴纳1/6的地租并负担各种劳役捐税。这一时期的印度经济也得到了发展,香料、果树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快速增加,以棉纺织业为代表的手工业发达;随着7世纪阿拉伯商人的到来,印度的海外贸易也日趋活跃,对外输出粮、油、象牙、香料等物品。

印度古老的身份等级制度和宗教信仰此时发生了重大变化。

种姓制度在社会变革中得到了发展。首先,四大种姓的具体构成发生重大变化。婆罗门和刹帝利仍为统治者,身份由奴隶主转变为封建主。吠舍原由雅利安人中的普通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组成,大多数普通农民和手工业者渐趋依附封建主,沦落为首陀罗。其次是阇提的出现。随着种姓制度的日趋严密,在吠舍和首陀罗中按照行业的不同形成了各种名目的阇提。阇提内部职业世袭,设有专门的管理机关来监督成员遵守规章制度和风俗习惯。阇提之间相互隔绝,拒绝通婚和交流技艺。阇提都依附各级封建主,以连环保的形式缴纳捐税。最后,旃荼罗等级大量存在,在四个传统种姓之下,还存在着社会上最受压迫的被认为是从事低级或不清洁职业的各个种姓,数目很多,他们被称为旃荼罗,即贱民,被视为不可接触者。这些人与人别居,“若入都市,则击木以自异,人则识而避之,不相唐突”。种姓制度的延续和发展阻碍着印度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阻碍着社会凝聚力的提升和民族的强盛。

受奴隶制帝王尊崇的佛教在新的历史形势下渐趋衰落,而婆罗门教则以新的形式复兴,形成印度教。印度教崇敬三大主神:梵天、毗湿奴、湿婆,分别主管创造世界、维持世界和破坏世界。它的产生是婆罗门教、佛教和其他民间信仰长期融合的结果。印度教既宣扬婆罗门教的种姓制度,严格等级区别,又鼓吹佛教的禁欲、轮回、业报思想,此外还吸收了强调“梵我合一”的吠檀多派哲学理论。它一方面鼓吹苦行主义,要求下层民众逆来顺受,接受现实苦难;另一方面宣扬纵欲主义,为统治阶级的感官享受、醉生梦死寻找理论依据。湿婆神既是苦行之神,又是舞蹈之神,形象地折射出印度教的双重性。8、9世纪之交,商羯罗(788—820年)发动宗教改革运动,阐发“不二论”的思想体系,致力于僧团组织建设,使印度教趋于定型,并逐渐取代佛教,成为印度社会的主导宗教。

戒日王病故后的五百多年间,印度次大陆一直处于分裂状态,北部频频遭受外族入侵。阿拉伯人在7世纪末大举侵犯,8世纪初攻占印度河下游的信德地区。11世纪初信仰伊斯兰教的阿富汗—突厥人伽色尼王朝频繁侵扰印度,一度占领旁遮普。

1186年,阿富汗境内兴起的另一个伊斯兰政权廓尔王朝灭掉伽色尼王朝,随后征服北印度。1206年,廓尔王朝分裂,奴隶出身的突厥人库尔布·乌丁·伊巴克自立为苏丹,统治以德里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印度进入德里苏丹国家时期(1206—1526年)。随着劫掠改变为统治,征服者改行宽容政策,允许拒绝皈依的印度人存在,但向他们征收沉重的人头税。面对占压倒性多数的印度教臣民,突厥贵族在垄断高官显职后,允许印度教的地方王公拥有对所在地区的控制权。这种妥协有利于伊斯兰教和印度教的和谐相处,促成了倡导两教融合的巴克提运动的兴起。

德里苏丹国先后出现过五个王朝,最后在1526年被阿富汗的帖木儿后裔巴布尔攻灭,印度进入莫卧儿帝国时期(1526—1857年)。“莫卧儿”为波斯语的“蒙古”。巴布尔(1482—1530年)自称是成吉思汗的后人,他能征善战,且深受波斯文化熏陶,为北印度带来了新的文化滋养。其孙阿克巴(1542—1605年)颇有才干,致力于文化融合,建立稳固的中央集权,设置两个首都德里和阿格拉,对整个帝国实现有效统治,并一度将版图扩张至德干高原北部。他在位期间,印度的农业和商业也再度繁荣,使莫卧儿王朝进入鼎盛时期。但阿克巴的后继者并不热衷于励精图治,而沉迷于感官享受或穷兵黩武。孙子沙贾汗(1627—1657年在位)仅嫔妃便有五千人之多,为了纪念亡妻竟然动用两万名劳力费时二十年修建了泰姬陵,使它成为莫卧儿王朝艺术的最高典范。其后的奥朗则布(1658—1707年在位),面对亏空的国库,一边增加赋税,一边采用禁欲主义手段治理国家;并且他还积极迫害印度教徒,连年征讨信仰印度教的德干高原地区。奥朗则布的暴行激起旁遮普的锡克人、拉贾斯坦的拉杰普特人和马哈拉施特拉的马拉塔人的激烈反抗,在他死后,莫卧儿王朝陷入混乱,英国人则趁机逐渐向印度渗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