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印度太阳学派的历史

印度太阳学派的历史

时间:2022-01-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15世纪的南部印度它是雅利安学派的主要竞争对手,而在印度北部和西北部它是权威的天文著作。表4.8 太阳学派《太阳历数书》中各天体周期关系太阳学派的历元跟夜半学派一样取夜半时刻。此后属于太阳学派的历数书也代有所作。此后太阳学派在南部印度应该有所延续,但此后所见的太阳学派文献和天文表都编撰于北部印度。贝那勒斯的玛卡兰达撰写的《玛卡兰达》是第一份印度北部太阳学派的天文表,历元为1478年。
太阳学派_天文学史一部人

与夜半学派拉陀提婆的《太阳历数书》具有密切关系的另一个版本的《太阳历数书》大约在8世纪晚期到9世纪早期被编撰出来,成为太阳学派的基本经典。它很可能成书于印度南部,在12世纪下半叶至少出现了两个针对这部《太阳历数书》的评注本。在15世纪的南部印度它是雅利安学派的主要竞争对手,而在印度北部和西北部它是权威的天文著作。现代学者熟悉的《太阳历数书》是贝那勒斯(Benares)的楞迦纳陀(Raganātha)于1602年修订的。

太阳学派的《太阳历数书》中对1劫和1个大时的划分与婆罗门学派的完全相同,1个大时中各天体的周期关系列如下表4.8,一个大时中的天数太阳学派取为1 577 917 828,可求得年长为365.2 587 565天,这个年长数值使得太阳学派各天体的年平均运动与别派的数值有所不同。

表4.8 太阳学派《太阳历数书》中各天体周期关系

太阳学派的历元跟夜半学派一样取夜半时刻。该学派的其他天文常数与夜半学派、雅利安学派和婆罗门学派之间也互有异同,譬如地球直径取1 600由旬,与夜半学派同;日月直径数值和星宿距度系统采自《毗昙摩诃历数书》;行星运动模型为当时常见的双本轮模型;交食计算法基本上来自《婆罗门笈多修正历数书》,并且也采用极黄道坐标。

迄今知道的最早的一部属于太阳学派的小历是贝那勒斯的毗迦耶那陀(Vijayananda)编撰的《卡拉那提拉喀》(Karanatilaka),它的历元是966年3月23日和24日之交的夜半。这部小历并无梵文本传世,现今所见是的1030年为阿尔比鲁尼翻译的阿拉伯文译本。此后属于太阳学派的历数书也代有所作。一部佚名的《苏摩历数书》(Somasiddhānta),其天文常数属于太阳学派,撰写年代也已不可考定,1400年左右在南印度出现一部该历数书的注释本。另外还有两部归名于古代圣贤婆室斯塔的太阳学派历数书(Laghuvasisthasiddhānta和Vrddhavasisthasiddhānta)成书年代也难以确定,但估计不会早于十世纪。

1431年在印度南部喀拉拉,帕拉麦斯婆拉(Parame'svara)以他的Drgganita一书建立了与该书同名的学派,成为夜半学派的主要竞争对手,但它的主要天文常数跟太阳学派的相同,所以本质上就是太阳学派。此后太阳学派在南部印度应该有所延续,但此后所见的太阳学派文献和天文表都编撰于北部印度。贝那勒斯的玛卡兰达(Makaranda)撰写的《玛卡兰达》(Makaranda)是第一份印度北部太阳学派的天文表,历元为1478年。此后直到18世纪,在贝那勒斯还有太阳学派的历数书被编撰出来。其中大约在16世纪或17世纪的某个时候,太阳学派的行星平均运动参数有过一次微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