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红水河流域的崖洞葬

红水河流域的崖洞葬

时间:2022-0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红水河是西江的干流,斜贯桂西北丘陵山区中部。红水河流域也是崖洞葬集中地区,在修水电站之前有的崖洞葬在悬崖绝壁之上,在人的视线之外。到目前为止,已在红水河沿岸的凌云、东兰、大化、忻城、兴宾5县(区)发现崖洞葬23处,其年代上自西周,下至明清,随葬品有各个时期的石器、铜器、陶器和瓷器。在大同、金谷、武篆等乡镇沿红水河两岸已发现古代崖洞葬4处。
红水河流域的崖洞葬_广西古代崖洞葬

红水河是西江的干流,斜贯桂西北丘陵山区中部。上游南盘江,发源于云南省东部沾益县马雄山,沿滇桂、黔桂边界,至贵州望谟县蔗香村双江口与北盘江汇合后称红水河。干流长659千米,落差254米,平均坡降0.38‰,河宽150~200米。左岸支流有北盘江、刁江,右岸支流有布柳河等。流域总面积526000平方千米。流经红黄壤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随水入河,河水呈红褐色,红水河由此而得名。含沙量0.67千克/米3,为广西含沙量最大河流。天峨县以上河段平均坡降0. 55‰,两岸高山峡谷,滩多水急,人烟稀少;天峨至来宾凤凰峡河段,平均坡降0. 36‰,河道穿插于喀斯特山区,河谷狭窄、深切,谷坡陡峭,两岸耕地分散;凤凰峡谷至三江口河段,平均坡降0.26‰,两岸为丘陵平原,地势较为平坦,耕地相对集中。多年平均径流量696亿立方米,平均径流深542毫米。水急落差大, 自天生桥至武宣,总落差达600多米。水能蕴藏量为690万千瓦,规划建10个梯级电站,总装机容量1232万千瓦,占广西水力资源的70%。已建成大化、岩滩、天生桥(一级)、龙滩4个电站,在建有龙滩、恶滩等电站。上段蔗香至天峨可行2~10吨级船,天峨至忻城渡口段可行20吨级船,忻城渡口至三江段可行120~250吨级轮船。红水河是壮民族的母亲河,河床那么深切,传说是壮族始祖布洛陀犁地时把它犁出来的。远古时代人类已在这里劳动生息,著名的麒麟山人化石就发现在来宾县桥巩圩一个岩洞内,在都安县干淹岩、九楞山岩也发现过旧石器时代人类化石,在隆林、天峨、凤山、东兰、巴马、大化、都安、上林、忻城、来宾都发现过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青铜文化也有零星发现。历史上曾称牂牁江,是云贵高原通往岭南的交通要道,汉代巴蜀物资通过此河运往南越汉武帝平定南越时,曾利用此河派兵顺流东下。两岸壮族、瑶族至今使用铜鼓,民间保存铜鼓1000多面,是世界现存铜鼓最集中的地区,也是铜鼓文化传统最浓厚的地区。

红水河流域也是崖洞葬集中地区,在修水电站之前有的崖洞葬在悬崖绝壁之上,在人的视线之外。待水电站蓄水后,水位抬升,有些崖洞葬才暴露出来。到目前为止,已在红水河沿岸的凌云、东兰、大化、忻城、兴宾5县(区)发现崖洞葬23处,其年代上自西周,下至明清,随葬品有各个时期的石器、铜器、陶器和瓷器。

一、东兰县崖洞葬

东兰县地处广西西部,地形北高南低, 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山岭连绵,沟壑纵横,红水河自北向南贯穿全境,地势险峻,交通闭塞。秦朝属桂林郡和象郡,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称文兰峒(土名木兰峒),宋崇宁五年(1106年),纳土归朝,置兰州、文州。元代兰州改称东兰州。清雍正八年(1730年)改土归流,民国元年(1912年)改东兰州为东兰县。在大同、金谷、武篆等乡镇沿红水河两岸已发现古代崖洞葬4处。

(一)苏仙岩1号洞

位于东兰县大同乡坡豪村苏仙屯北红水河南岸苏仙山悬崖峭壁上,共有2处崖洞葬。洞口离红水河河面近100米,上下左右都难攀爬,只有搭架系绳才能进洞。该崖洞葬刘锡蕃在《岭表纪蛮》“编后余墨”中作了记载:“东兰县属都彝区波毫乡,有名苏仙村者,在红河之右岸。村畔一山高耸,山半悬岩间,离地约五丈,有岩洞一穴,人迹所不能至,而有两棺平置洞口,望之俨然。”[26]

据1994年出版的《东兰县志》记载,20世纪50年代初,洞内有100多副大小不等的棺材,有的堆置在地面,有的插入石缝中,有的搁在石壁上,棺内有尸骨,棺木多为松柏,常被附近木匠取下来加工成木桶、木盆出售。1974年苏托村砖瓦厂将棺材推下山,作烧砖瓦的燃料。1981年进行岩滩水库水淹区文物调查时,考古工作者进洞看到还有较多的棺材,但没有详细登记。1986年河池地区文物普查又进洞调查,发现洞中棺材已横七竖八,残缺不全,当即取下两副较完整的棺材。[27](图2-54)

苏仙岩1号洞,有上、中、下3个洞口,洞口下为红水河。3洞相通,洞口方向均朝西,3个洞口距河面分别为70米、60米、50米。上洞口宽8.8米、高12米,中洞口宽7.7米、高约9米,下洞口宽3.8米、高约8米,上洞有一宽大的洞厅,洞厅宽11米、进深18米、高约15米,全洞长约83米。访问当地村民,上过洞的人都说,上、中、下三洞中,除中洞没见过棺材以外,上、下二洞都摆满棺材,以上洞洞厅最多,棺材纵横堆放,互相叠压,有的顺洞壁纵置,棺头向洞外(西),有的横向摆放,棺头向北。许多棺材直接插入洞厅内各洞龛中,棺头向外。1986年调查时发现洞内棺材已遭严重破坏,到处堆满残棺及碎骨,经清理,仍存残棺40余副。当时采回一副小孩棺材,无棺盖,只有棺身,且严重朽坏,棺头底板角端延出一方板形角饰。1990年9月考古工作者在附近发掘望达坡新石器时代遗址时再次进洞做考察,只看到洞口有些棺材残片和人骨残段,已找不到一副完整的棺材和稍微像样的人头骨。洞内地面高低不平,堆积物已被严重扰乱,碎泥团覆盖了大半,进深10米左右,向右转,登上约1米的台阶,也有残棺残骨;再往右拐,仍向上斜,转出原崖面,与进洞口上下垂直,此处开朗,是原来棺材最集中的地方,地面翻得更乱,残棺残骨一片狼藉,无处可以插足。

图2-54 苏仙岩的长棺

棺材有整木圆棺和整木方棺两个类型,但以方棺为多。棺头、棺尾有角饰,有的两头均凿成形制相同的板状头、尾角饰;有的棺上下棺头凿成弯如牛角的角饰,棺尾凿成木叉形如燕尾的角饰;有的棺身底板延伸出一方形板或半圆形板角饰。葬制有一次葬和二次葬。揭开大棺时,看见棺内的人骨架为仰身直肢,骨骼各个部位整齐不乱,棺底垫有纱纸、白布,胸部盖有红布,尚见盘头长发,应为一次葬。其他小棺内骨骼有些错乱,应为二次葬。

(二)苏仙岩 2号洞

位于苏仙岩1号洞北约30米处,同属一座山上,洞口方向亦向西,洞口距山脚高约50米,洞呈长圆形,深4米,宽2.1米,高3米。于洞深底部有一洞龛,据当地村民杨秀昌老人说,1945年他进入此洞时见一圆木棺顺着洞龛方向插在洞龛内,棺头向外。现棺材已毁,仅存残棺木及人的下颌骨、肢骨等。

(三)牛塘崖洞葬

位于东兰县金谷乡陆隆村牛塘屯红水河北岸的绝壁上。洞口朝南,高出水面约60米,略呈椭圆形。洞口高约4米,宽约2米。1980年南丹县独田村一村民进洞,见有棺材和人骨架,未发现其他遗物。1981年9月岩滩水电站淹没区文物调查时作过访问,因受地形限制,未能进洞考察。

(四)西峨山崖洞葬

位于东兰县武篆镇旧州村拉丘屯背西峨山东面的悬崖峭壁上。洞口高出地面约50米,方向朝东。洞呈圆筒形,深4米,宽21米,高3米,洞底部有一个龛。棺材原顺洞龛方向插入洞龛,棺头向外。据旧州村村民杨秀昌老人说,1945年他进洞时看到这副棺材。不知什么时候棺材被毁,在洞口下发现残棺木及一具骨骸的下颌骨、四肢骨等,没发现随葬品。

二、大化瑶族自治县崖洞葬

大化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中部偏西,处于红水河中游,是国内外罕见的喀斯特高峰丛、深洼地发育的典型地区。红水河从西北向东南横贯全境,是其主要水上航线。河水至此很深,河岸壁立,十分险峻。千姿百态、绚丽夺目的大化彩玉石就产在这个河段,因此大化被授予“中国观赏石之乡”称号。

以前不知大化有古代崖洞葬, 自大化电站和岩滩电站相继建成,水位升高,红水河两岸的崖洞葬才陆续进入人们的视野。199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崖洞葬调查研究课题组在岩滩水库区调查时,在坝首、北景、巴龙、三角(百隘)板达发现10余处崖洞葬,其中北景乡腊岜山、甘汉山分别有4处和3处,巴龙有数处,岩滩镇常吉村琴常屯、百隘乡板达屯各1处。

(一)弄岭崖洞葬

位于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弄勇村弄岭屯红水河北岸崖壁上。高出河面约50米,洞口朝西南。有洞3个,一洞置棺材5副,一洞置棺材1副,一洞置棺材3副。使用的棺材为整木圆棺。上下棺头凿成一对弯木如牛角形的角饰或木叉燕尾形角饰,上下棺尾凿成一对燕尾形尾角饰。于头、尾角饰根部各凿出方形榫眼,插木栓将棺身、棺盖牢固扣合在一起。

(二)板达崖洞葬

位于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弄勇村板达屯板达山。板达山有2个洞,洞内均置有崖棺,因遭破坏,原貌不清,原置棺材多少不详。1992年5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崖洞葬调查研究课题组进洞考察,从洞中取回4副圆木棺和2个下颌骨。棺材也是用一段圆木剖开两半制成。棺材头大足小,棺口四周平直,无子母口;也有在棺身、棺盖四周分别凿出子口和母口的。(图2-55)有的上下棺头、棺尾均凿成弯木如牛角形的角饰,于棺角中段凸起一横块,如1号洞2号棺;有的上下棺身、棺盖头部均凿成牛角形的角饰,腹内中段有一横凸;棺尾凿成形如燕尾的木柄或凿成把手式角饰。

图2-55 板达1号洞3号棺

(三)腊岜崖洞葬

位于大化瑶族自治县北景乡百达村腊岜屯红水河两岸,如1号、2号洞分布在河的左岸,二者高差约10米。3号、4号洞分布在河的右岸。均是利用山崖天然的洞穴、裂隙、岩厦作葬所,洞口相对高度30~50米。1991~1992年考古工作者进行考察时,在1号、2号洞中采集了一批人骨、陶器残片、石器、骨器及棺木等。棺木为整木圆棺,子母口扣合,棺头、棺尾有牛角燕尾式或燕尾式角饰。(图2-56)这种棺材的形制与其他地区晚期崖洞葬所使用的整木圆棺相似,棺木可能是后来葬入的,因与洞中所出的石器、陶器年代相差甚远。说明1号、2号洞曾作过早、晚两个时期的葬所。

图2-56 腊岜洞的棺材

1号洞存棺4副,完好头骨3个。棺材有不同程度的残损,均为整木圆棺,牛角燕尾式。棺比较瘦长,为扁圆形,即宽大于高,头大足小,盖与身均用子母口相扣合,两侧子母口沿无灼出小孔。主要出土陶器,均为细砂灰陶,胎薄,火候高,饰细绳纹,附加堆纹,多线曲线纹,器型有圜底釜、三足器、罐。

2号洞出石器,器体较大,加工精细,通体磨光,器型有斧、锛、凿。

3号、4号洞使用棺材为整木圆棺,上下棺头、棺尾饰有对称的牛角燕尾式或燕尾式角饰,与左右江流域的晚期崖洞葬的棺木相似。

(四)巴龙崖洞葬

位于大化瑶族自治县北景乡巴龙村红水河右岸甘汉山崖壁上。其中一洞,高出山脚约65米,洞口方向朝东,洞室较少,洞内并排放置10余副圆木棺,有完好颅骨4个。棺是用一整段圆木纵剖两半挖空而成,棺口平直,无子母口。(图2-57)上、下棺头均凿出弯木如牛角形的角饰,棺盖头角弯向下,棺身头角向上,相合其状如一对牛角。角的两外侧平直,腹侧也较平,无凹槽,也无一道纵脊,但在腹中段凸起一椭圆形木块,高与角尖齐,在凸块的背侧为最凸点,以这点为界,角饰从两端向下倾斜,或者向上翘,侧视呈一三角形,角尾段背部较平,根部位于棺身中部,凿有榫眼;角饰前段背中有一纵脊,横剖面呈一倒三角形。上下棺尾凿有对称的木柄,形如燕尾的角饰,根部有榫眼。

图2-57 甘汉山崖洞葬的木棺

(五)无名山崖洞葬

位于大化瑶族自治县北景乡无名山峭壁上。洞内存残棺4副,均为整木方棺,头大尾小,棺底平,棺身和棺槽横剖面均呈梯形,上大下小,棺身最大宽位置在棺头肩部处,像人体状。(图2-58)棺口四周有平直的,也有子母口的。棺头、棺尾均凿出板状角饰,棺身与棺盖扣合后,角饰形如燕尾,其根部有的与棺口平齐,有的低于棺口,但在根部处均凿有方形榫眼。199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崖洞葬调查研究课题组进洞考察时取回4副棺材标本,但无一副是完整的,有的有棺盖无棺身,有的有棺身无棺盖。

图2-58 无名山的木棺

(六)琴常崖洞葬

位于大化瑶族自治县岩滩镇常吉村琴常屯,东临红水河的一个山崖裂缝中。洞口高出地面约50米,方向朝东,洞不大,高约1米,洞内并排放置10余副棺材,多为短角燕尾式把柄,有的还保留木销插入把柄的原貌。(图2-59)棺内有人骨和织物,保存基本完好。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崖洞葬调查研究课题组考察时取回7副棺材、6具人头骨、1幅织锦和一些织锦残片。

图2-59 琴常洞的木棺

三、忻城县崖洞葬

忻城县位于广西中部,红水河下游。红水河自西北向东南穿境而过。全境为喀斯特峰丛区,多溶洞和地下河。古属桂林郡地,唐贞观初置芝州,下置忻城县。境内还有羁縻归思州和羁縻纡州。宋初,芝州、归思州、纡州皆为羁縻州。庆历三年(1043年)俱撤,并入忻城县。明弘治九年(1496年)降为忻城土县,由土官世袭统治。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废土司,仍称土县。民国十七年(1928年)升为正县。境内已发现崖洞葬5处。

(一)矮山(刁眉山)崖洞葬

位于忻城县城关镇(原红渡镇)西北约500米的矮山村东,红水河左岸的悬崖峭壁上。洞无名,所在的山叫刁眉山,洞口位于刁眉山的东面。在一块呈90゜的天然石壁中间,石壁长30米、高20米。洞口向东南,略呈圆形,宽1.4米、高1.6米,高出红水河面约50米。洞内底部为平整的石灰岩石板,洞内东西宽2.4米、南北长3.3米。尸骨置于洞内自然形成的凹槽中,骨架为一老妇和一小孩两个个体。没有发现葬具和墓圹。 1989年12月当地村民进洞寻宝,将大部分随葬品搬回家存放。1990年12月考古工作者进洞清理时,在洞内发现石锛2件、贝币2件、骨针2枚、项链饰片125片。同时又从村民手中收回石斧、石锛、石凿、陶釜、陶罐、陶纺轮、瓷钵、铜铃、蚌刀、贝币、玉玦等遗物共40余件。出土的青瓷钵上腹部有褐色斑点一圈,具有典型的西晋时期特点。此洞部分属西周中晚期,已归在先秦岩洞葬叙述。

(二)鬼岩崖洞葬

位于忻城县红渡镇垒亭村北约600米的悬崖山洞中。隔红水河与该屯相望,当地人称该洞为鬼岩。洞口高出水面约100米,方向朝南,洞口呈倒置葫芦形,洞分二层,上层大,下层小。入洞左壁上有一大龛为上层,形状为不规则的椭圆形,距洞口底部高约2.05米。据当地村民说,洞中原有多副棺材,为圆木棺材。棺材用整段圆木剖开刳空而成,有子母口,20世纪60~70年代有人取棺材下来作柴烧,已遭严重破坏。1992年9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崖洞葬调查研究课题组调查时,洞上下层皆有棺材残片及人体骨骸。从骨骸看,个体较多,多为成人个体,也有小孩个体。在清理时还发现有磨制骨器残片、残骨笄、铁棺钉等。年代为南北朝至宋代。

(三)翠屏山崖洞葬

位于忻城县城南面,忻城县土司博物馆的后面翠屏山的南侧偏西。洞口南偏西,形状如花生壳。高出地面约30米,高4米,最宽2米。洞内分前、中、后三室,该崖洞葬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被挖硝泥时破坏了。199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崖洞葬调查研究课题组调查时,看到从洞口至洞的尽头均有遗物,清理时,遗物皆混杂在浮土内,无固定位置,出有陶釜残件、贝币2枚、核桃、兽骨等,尸骨有上颌骨1块,下颌骨4块,牙齿若干枚,经鉴定,共有4个不同个体,即二男一女一婴儿。此洞属先秦岩洞葬。

(四)三步屯崖洞葬

位于忻城县城关镇尚宁村三步屯东南。洞名“合山”。高出地面约50米,洞口有2个,极靠近,洞口朝东南,内分上、中、下三层,面积约16平方米。洞内早年被破坏严重,墓葬数量及分布不详。清理时出土的遗物有陶器、瓷器、铜铃、螺壳、人骨及烧过的动物骨头等,其中一残瓷碗为红渡宋窑的产品。

(五)下洞崖洞葬

位于忻城县城关镇尚宁村下洞屯西北角的悬崖峭壁上。该处崖棺不是直接放入天然洞穴中,而是先将死者的尸骨置于木棺中,然后在崖壁上钉上木桩,将棺材置于木桩上,属于一次葬的悬棺葬。调查时已不见棺材,只见悬崖上插有不少长60~70厘米的木桩。

四、来宾市兴宾区崖洞葬

来宾地处广西中部,居红水河下游南北两岸,位于桂中盆地南沿,广西“山”字形构造前弧,属岩溶地貌。秦属桂林郡,汉属郁林郡,隋属象州。唐武德四年(621年)在县境设阳德、归化、文安三县;乾封二年(667年)在县境置严州;天宝二年(743年),将怀义县改名为来宾县。2002年12月成立来宾市,原来宾县改为兴宾区。在兴宾区内发现崖洞葬3处。

(一)古旺山崖洞葬

位于来宾市兴宾区平阳镇古旺村西北约500米的古旺山上。山的北、东、南三面被红水河环绕。山东西长约400米、南北宽150米、高约50米,是一座孤山,山势平缓,顶部较为平坦,崖洞葬位于山的南部山麓上。洞口高出附近地面约8米,有缓坡可上。洞口南偏东15゜,前有一小平台。洞口高、宽均7米。内有上、下二洞,上洞上大下小,呈棒槌形,高9米、宽1.5~4米、进深19米,无封堵痕迹。下洞紧靠上洞口,圆形,直径约3米。要进上洞必须沿着下洞石壁小心攀缘才能到达。在上洞进深3~4米的转弯处,出有人骨、铜钺 2件、铜匕首1件、铜镦1件、有肩石器2件、灰黑色夹砂绳纹陶片4片。其中一片陶片饰有零星乳丁纹。其年代属春秋战国时期,在《广西先秦岩洞葬》已叙述。

(二)白面山崖洞葬

位于来宾市兴宾区良江镇白面村东南约300米的白面山西北崖壁上。葬地为岩厦, 口向西,高出地面约10米,山的西、西北、西南为一片开阔地带,周围被土岭和石山包围,山东西长约500米、南北宽约200米。1986年,村民在洞厦内挖出3具人骨骸,仰卧葬,骨骸旁有一小堆炭化稻谷和置于小腿骨外侧的一件曲刃青铜矛。至20世纪90年代,崖洞遭到严重破坏,骨骸、稻谷等遗物已毁,仅留下青铜矛。其年代属春秋战国时期,在《广西先秦岩洞葬》已叙述。

(三)黄安大山崖洞葬

位于来宾市兴宾区凤凰镇牛角村黄安屯东北约2千米的大山崖壁上。该山海拔269米,为一孤山,呈南北走向。东西宽900米,南北长2000米,山的西面约2500米处有凤凰河, 自北向南流。当地村民称山的南段为草帽山,北段为大山。崖洞葬位于大山北段西面一个天然洞内。洞口高出附近地面约15米,朝向西南,有缓坡可上。洞前开阔,比较平坦。由于村民长期采石烧石灰,洞口及周围岩石尽被炸毁。洞内呈狭长形倾斜通道,仅容一人侧身过,最宽约50厘米,进深4米。据发现者回忆,在洞深2米处,高2.3米的洞壁上有一条宽15~30厘米的呈倾斜状的石龛,在龛内放置有盏、碗、钵、罐等35件器物,呈一字形排列。该发现者进洞将部分的随葬器物砸烂,在洞内外遍是陶瓷残片。1991年5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与来宾县文物管理所的考古工作者进洞调查,见洞内外遍地都是陶瓷碎片,未发现葬具和其他随葬品。这个崖洞葬随葬的器物全是陶瓷器。根据对陶瓷残片的观察,可辨出碗、盏、钵、罐四类,其中陶罐5件、陶碗1件、黑酱釉瓷罐17件、瓷碗6件、瓷盏6件。在碗类中,除灰胎和青灰胎青釉碗外,还有红胎玳瑁釉碗和红胎陶碗;在盏类中,除一件灰白胎白釉盏外,还有灰胎黑酱釉盏和灰胎玳瑁釉盏。据发现者说,他们选了14件质量好的、工艺较精细的、形制较小的碗、盏、钵拿回家中,但由于迷信而遭到家人的反对和训斥,又只好拿到野外抛弃和砸烂,现仅存3件较完好的器物。这些随葬品都是陶瓷器,且都是生活实用器,从这些陶瓷器的烧制工艺、釉色和施釉方法等综合分析,具有明显的宋代特征。而崖洞葬的年代也当为宋代。[28]

五、凌云县崖洞葬

凌云县地处广西西北部,靠云贵高原,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澄碧河和布柳河南北背向流。澄碧河南流,经百色入右江,布柳河北流,经乐业、天峨入红水河。古属牂牁郡,唐属黔中道,设双城州,宋皇祐五年(1053年)置泗城土州,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称泗城军民府,雍正五年(1727年)改土归流,称泗城府。乾隆五年(1740年)置凌云县。凌云县仅在县城和沙里瑶族乡各发现一处崖洞葬,我们把它们归在红水河流域。

(一)陇麻崖洞葬

位于凌云县沙里瑶族乡陇丁村陇麻屯。山崖东南壁间有两条铁桩并排插入石缝内,铁桩长60厘米左右,两桩间距约50厘米,距地表高50米。据城厢小学教师韦永宽说,20世纪40年代尚见有棺材横架在铁桩上,后不知何时掉落。由此可见,此处应属悬棺葬。

(二)笑天笼崖墓

位于凌云县城西北约2千米处。岩口朝东北,距地表高约50米。前有水源洞河流过,墓前石雕生象均置于山下,现存华表一个、石狮一个、石人一对。刘锡蕃《岭表纪蛮》记载:“凌云岑氏祖墓在半山石岩间,每逢清明,其子孙必祭于塔下。”据《凌云县志》记载,此墓是明代崇祯时期泗城知州岑云汉及其妻许淑珍的合葬墓。197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进行了清理发掘,清理结果确是夫妇合葬墓,其上有馒头形封土堆,封土堆下铺一层厚10~15厘米的石板,把墓口全部盖住,石板以下为填土,填土分两层,上层是灰黄色土及碎石片掺和填充,厚100厘米;下层是三合土,分8次夯成,夯得很坚实,厚60厘米,三合土下是棺椁,椁有两具,随葬品有白玛瑙扣、玉石器、金项链、银饰片、铜锁头、铁剪刀等。墓前有石碑,铭文为:“大明中宪大夫授奉国将军泗城显考黄公府君妣正中室许大夫人之墓”,明白无误地表明了墓主人的身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