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崖洞葬资料的整理与研究

崖洞葬资料的整理与研究

时间:2022-02-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崖洞葬历年收集的资料没有正规移交和保存。把从敏阳崖洞葬取回的两副木棺存放在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随后进行了测量、绘图和照相。3月16日到天等考察,天等县文物管理所保存了该县所有的崖洞葬资料,在所长张志牛的协助下核实了加华崖洞葬资料,将该所采集的崖洞葬遗物进行登记、拍照。弄清了金猴山崖洞葬实际上就是弄湾山崖洞葬,1991年调查时弄错了地名。
崖洞葬资料的整理与研究_广西古代崖洞葬

1986年底,张世铨从广西博物馆调往广西金融研究所,离开崖洞葬调查研究课题组;1988年建立广西自然博物馆,周石保调往广西自然博物馆,也离开崖洞葬调查研究课题组;1992年周继勇、丘龙、李庆斌相继调走;2000年彭书琳、罗坤馨相继退休,崖洞葬调查研究课题组已名存实亡。

崖洞葬历年收集的资料没有正规移交和保存。在工作过程中陆续整理过《广西南丹县里湖岩洞葬调查报告》、《广西岩洞葬调查报告》、《广西左右江流域崖洞葬调查研究》等阶段性的成果,没有进行全面整理研究。2006年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成立后,所长谢日万,副所长林强、韦江认为,不能让这批珍贵的资料散失,于是将彭书琳返聘回所,并请蒋廷瑜协助,争取完成这一未竟之业。

这次整理只能凭借已经发表过的资料、课题组成员部分现场调查的笔记和一些相关论文。 自2006年起,在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的支持和安排下,彭书琳、蒋廷瑜先后于2007年2月考察大新县,3月考察靖西县、天等县、龙州县、崇左县,4月考察全州县,9月考察宜州、金城江,2008年3月考察隆安县,7月考察大化等县、市、区,补充走访一些参与其事的老人,并重新到现场核实资料。幸好有些县、市保存着原始记录,给我们提供了方便。

2007年2月,蒋廷瑜、彭书琳到大新县考察,在大新县博物馆馆长何农林的陪同下考察了宝贤洞,洞分3节,外洞进深10米,较明亮;中洞长12米,很狭窄,仅能容一人匍匐爬进;内洞又较宽,摆放着一些棺材,但已翻得很凌乱,人骨肢体不全。我们一边看一边检测,一直没找到一块上颔骨,无法证实是否有拔牙之俗。在洞内工作约一个半小时。(图1-8)

图1-8 重新考察宝贤洞

2007年3月,蒋廷瑜、彭书琳到靖西考察,听说通灵大峡谷淰巴峡有一新发现的崖洞葬,可望而不可即,遂前往考察,后证实只是旅游局为吸引游客而布置的新景。因为湖润下的屯崖洞葬太高,无法攀登,所以我们没有到实地调查。把从敏阳崖洞葬取回的两副木棺存放在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随后进行了测量、绘图和照相。3月16日到天等考察,天等县文物管理所保存了该县所有的崖洞葬资料,在所长张志牛的协助下核实了加华崖洞葬资料,将该所采集的崖洞葬遗物进行登记、拍照。因下雨,未能到实地调查。

2007年3月26日,前往龙州考察,在红八军纪念馆保存有岩雷、孔逐更、雷山3处崖洞葬1986年文物普查的登记表,有的还有相关照片。在黄志光馆长的陪同下我们到响水图强舍坝岩雷洞考察,并考察了三叉村谷埂崖洞葬,对龙州文物管理所采集的崖洞葬标本(包括棺木)进行登记、照相。(图1-9)

2007年3月29日,到崇左考察,在崇左市文物局韦寿福的陪同下前往江州区新和镇郡造屯考察沿山崖洞葬,到那隆镇上峙村考察岜王仙岩崖洞葬。

2007年4月5日,前往全州县考察屏山渡崖洞葬。当时正在修建桂林至全州的高速公路,一座跨江大桥从屏山渡口附近经过,正在施工,我们无法雇船接近洞口,只在对岸用望远镜观察,在现场访问了屏山渡村民,又获得一些新的资料。

2007年9月,前往河池考察,18日到宜州,在宜州市文物管理所所长李楚荣的陪同下,先后考察了六桥八滩山崖洞葬、凤凰山崖洞葬。9月19日上午到文物管理所拍八滩山崖洞葬采集的两副棺材和鹞鹰岩的随葬品,下午到古龙地梁屯山前观察鹞鹰岩。

2007年9月20日,我们得到金城江区旧河池、金城江文物管理所保存的自1986年文物普查以来的原始材料,崖洞葬材料齐全,给我们许多新的补充。在所长韦彩伦的陪同下,9月21日考察了拔贡镇大莫村岜腊崖洞葬,9月22日溯打狗河而上,到六甲镇的高功村一带考察。(图1-10)

图1-9 在龙州岩雷考察

图1-10 在金城江收集人骨资料

2008年3月,考察隆安。在隆安县文物管理所查到相关资料,看到从崖洞葬采回的棺材和瓷碗、瓷杯、铜镯、玻璃珠、海贝,在卢杰英所长和民间文学家何崇光的陪同下,前往南圩镇万朗村考察弄湾山崖洞葬、布泉乡兴隆村考察弄埋山崖洞葬和龙别崖洞葬、布泉街上准屯那康崖洞葬和下准屯巴南山崖洞葬。弄清了金猴山崖洞葬实际上就是弄湾山崖洞葬,1991年调查时弄错了地名。(图1-11)

2008年7月,考察大化。大化瑶族自治县文物管理所是新成立的,没有任何文物档案。我们在县文体局找到覃建华副局长,他在北景乡当过乡长,对北景的村村寨寨了如指掌,对大化北景乡崖洞葬所在地地名一一作了修正。我们在县文化馆韦玮的陪同下考察了岩滩镇相关崖洞葬,因为水淹,有的崖洞我们已不能到达现场。

图1-11 在隆安弄埋山考察

在此实地考察和核实资料期间,从2007年3月开始,我们还对在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文物简易库翻找崖洞葬调查时采回的棺材进行拼合、核对、测量、照相,请绘图员绘制成棺材墨线图。这些棺材采回来后,没有认真编号,存放的地方经过多次搬迁,已经散乱,我们只能凭借原有草图和依稀模糊的记忆,核实后重新标注。有的找到了棺盖但找不到棺身,有的找到了棺身但找不到棺盖,在拍成照片以后拿着照片比对,或绘成线图以后拿着线图比对,才将它们重新合好。尤其是多块木板拼合的方棺和多条木杠组成的棺架,组合起来更费神,有时接连好几天才弄清一副棺材的本来面目。但是也时也有意外发现,如在一副从大化采回的棺材淤土中找到好几枚贝币,并有玻璃珠。

核实文献资料也花费不少时间。一些资料中引用的古代文献是经辗转传抄的,已走了样,必须找到原书逐一校对。除了利用广西博物馆的藏书外,我们还到广西图书馆和桂林图书馆去查对,得到这两家图书馆的许多帮助。

对广西崖洞葬的研究,我们还停留在资料的描述上,如各个崖洞的地理位置、环境的记录。对各个崖洞葬现状的描述、棺材结构的描述做得比较多,但有前后叙述矛盾的地方,需要校正;对分散、从不同角度的描述还要重新整合。更重要的是,以前对广西崖洞葬分布规律、历史演变、地区差异及族属分析都不够深入,有待于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参考文献

[1]黄钰,李维信.南丹县大瑶寨瑶族社会历史调查[M]//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瑶族社会历史调查(第三册).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5.

[2]张一民,何英德,玉时阶.广西南丹县里湖瑶族公社岩洞葬调查及初步探讨[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 (3).

[3]彭书琳.南丹里湖南宋到清末岩洞墓[M]//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1985.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4]张世铨,彭书琳,周石保,吴伟峰.广西南丹县里湖岩洞葬调查报告[J].文物,1986 (11).

[5]邱钟仑.也谈“花山壁画与岩洞葬”[J].广西文物,1986 (2).

[6]张一民.广西左、右江地区崖洞葬初步调查[M]//中国民族学研究会.民族学研究(第四辑).北京:民族出版社,1982.

[7]潘世雄,陈明芳.广西平果县、大新县岩葬调查及探讨[J].广西民族研究,1986 (3).

[8]潘世雄.对岩葬几个问题的探讨[M]//中国民族学研究会. 民族学研究(第四辑).北京:民族出版社,1982.

[9]郑超雄.广西平果、凌云两县岩葬的调查研究[J].广西文物,1985 (2).

[10]马光琳.全州“石棺”真相[N].广西日报,1962-12-18.

[11]张世铨.广西崖洞葬和几个有关问题的商讨[M]//中国民族学研究会.民族学研究(第四辑).北京:民族出版社,1982.

[12]周继勇,彭书琳.平果县隋唐至明末清初崖洞墓[M]//中国考古学会. 中国考古学年鉴1987.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

[13]陆义学,许汝参.隆安发现一处保存完好的岩洞葬[N].南宁晚报,1991-05-30.

[14]周继勇,田丰.广西左右江流域崖洞葬调查研究[J].江汉考古,1991 (3).

[15]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崖洞葬调查研究课题组.红水河流域崖洞葬初步调查[M]//唐正柱.红水河文化研究.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

广西古代崖洞葬统计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