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柳江流域的崖洞葬

柳江流域的崖洞葬

时间:2022-0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柳江是西江第二大支流。柳江全长773千米,流域面积57173平方千米。柳江流域已在7县(市、区)发现55处崖洞葬。周围山岭重叠,境内河道纵横,金城江发源于贵州省荔坡县,流经拔贡、六甲、六圩、金城江等乡镇,沿江两岸孤峰林立,是古代崖洞葬比较密集的地区之一,已发现古代崖洞葬7处。当地村民称此洞为“白棺”,与附近果寨山崖洞葬“红棺”相对。
柳江流域的崖洞葬_广西古代崖洞葬

柳江是西江第二大支流。上游称都柳江,发源于贵州省独山县上里腊;向东流经贵州省三都、榕江、从江,进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梅林乡, 自西向东流至老堡,与古宜河汇合称融江,然后拐向南流,经融水、融安、罗城,至柳城县凤山镇与龙江汇合称柳江;再经柳州市、柳江县,至象州县石龙三江口,与红水河相会,以下则称黔江。柳江全长773千米,流域面积57173平方千米。流量以柳州站为代表,多年平均径流量410亿立方米。主要支流有古宜河、贝江、龙江和洛清江等。流经地区岩溶发育,数万年前的古人类就在这里劳动生息,著名的柳江人化石就发现于柳江县新兴的溶洞内,同一时期的人类化石还有柳州市的都乐岩人化石、白莲洞人化石、柳江县甘前人化石。新石器时代有柳州大龙潭鲤鱼嘴遗址,柳江岸边的蓝家村遗址、响水遗址,象州南沙湾、娘娘庙等贝丘遗址;龙江沿岸宜州六桥矮山和白龙鹞鹰山有商周时期崖洞葬;龙江上游打狗河沿岸有金城江区拔贡岜腊崖洞葬、六甲高功崖洞葬等;唐宋时期,佛教沿江散布到融水、融安、宜州等地,到处建有寺庙,在宜州市白龙洞留下宋代佛造像和五百罗汉名号碑,在融水苗族自治县老君洞留下大量宋至明代石刻;柳城县大埔有宋元时期瓷窑。融江江心丹洲于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建怀远县城,今东城门尚存“怀远县总图”和“怀远县城图”石刻,北城门洞内有一处砖刻,记载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融江洪水的水位线,是重要的水文资料。

柳江流域已在7县(市、区)发现55处崖洞葬。

一、河池市金城江区崖洞葬

河池市位于广西西北部,处桂北山区与桂中盆地交接地带,西北高,东南低,有部分喀斯特地貌,金城江、刁江斜贯境内,是广西通往贵州的门户。先秦是越人住地,秦属桂林郡,汉属郁林郡定周县地,晋属桂林郡龙岗县地,隋属始安郡地,唐贞观四年(630年)在此设羁縻智州。宋初置河池县,又置羁縻金城州,羁縻智州仍存;大观元年(1107年)改河池县为怀德县,大观四年(1110年)复称河池县。元代仍为河池县。明洪武初撤金城州,并入河池县;弘治十七年(1504年)升河池县为河池州。清因之。民国元年(1912年)又降为河池县。1983年改为河池市,2000年河池地区撤消改市,原县级河池市则改为金城江区。周围山岭重叠,境内河道纵横,金城江发源于贵州省荔坡县,流经拔贡、六甲、六圩、金城江等乡镇,沿江两岸孤峰林立,是古代崖洞葬比较密集的地区之一,已发现古代崖洞葬7处。

(一)拉堆山崖洞葬

位于河池市金城江区六圩镇板坡屯南背拉堆山悬崖峭壁上。洞口高出山脚地面约70米,方向朝北,北面山脚为板坡屯,西面约100米处有龙江河自南向北流去。此洞口处在非常陡峭的崖壁上,无法攀登。(图2-60) 1958年该屯村民韦寿耀曾进过洞,据他说,洞内有3副棺材,顺洞进深方向摆放,棺材内有人骨,已被扰乱。棺材为圆棺,是由整段圆木中剖为二刳空而成,头大尾小,头尾平直,棺上下两头无头尾角饰。后来被人丢下2副,现在洞内还存1副,站在远处仍可看得见洞口处那副棺材。当地村民称此洞为“白棺”,与附近果寨山崖洞葬“红棺”相对。

图2-60 拉堆山(洞在半山腰)

(二)果寨山崖洞葬

位于河池市金城江区六圩镇板坡屯东北约1千米的果寨山西面悬崖峭壁上。洞口高出地面约80米,方向朝南。(图2-61)洞口山脚为水泥厂房,东面山脚下有龙江河由北向南流。据当地村民说,洞内原存棺材1副,棺材形制为一段圆木剖开两半,挖成棺盖与棺身。棺身口部四沿有子口,棺盖口部四沿有母口,子母口相扣,棺身、棺盖就牢固结合在一起。此棺上下无头尾角饰。当地村民称该崖洞葬为“红棺”,与拉堆山“白棺”相对应。1986年10月,周继勇、邱明、韦云生进行文物普查时前去调查,发现棺已无存。

图2-61 果寨山

(三)高功崖洞葬

位于河池市金城江区六甲镇高功村高功屯东南约800米的一座独山上。(图2-62)洞口高出地面约100米,方向朝西南,洞口高约1米,宽约2米。山前是河池氮肥厂的铁路专用线,山下是龙江,山崖太陡,无法攀登。高功村青年教师莫正光说,1970年他18岁,听本村上过该洞的老人莫天宝说,洞内有一棺材,还有几本古书。莫正光好奇,看书心切,便冒险攀登此洞。据他下来以后对人说,进洞1米多深处放有1副圆筒棺材,棺材是用一根圆木剖开两半挖空而成的,棺头、棺尾无任何装饰。据他估计,棺长约200厘米、直径约40厘米,棺盖已有移动过的痕迹,棺内除有一具人骨架外,无其他东西,更无古书。骨架完整,高大,呈白色。于此洞西北向1米多的地方另有一洞,两洞在3米多处相通,洞内也有1副木棺,但已严重朽坏,形状无法辨认,只见棺周围散布着一些零散碎骨,也无其他物。1988年6月文物复查时,河池市考古人员进洞,发现棺木、碎骨已荡然无存。

图2-62 高功独山

(四)拉达山崖洞葬

位于河池市金城江区五圩镇龙马村下奋屯东约300米的拉达山半山腰上。该山海拔800米,山下是下奋水库盘绕半个山脚,从水库水面往山上约500米高的半山腰有一崖洞,洞口向南,高约1.5米、宽3米,深2米处又有一小洞,小洞内置木棺1副。下奋屯村民说清代以前洞内就有棺,早就无主。1976年龙马村下奋生产队青年余桂朋等人曾攀登至洞内,撬开棺木只见有一具人骨架,其头骨已移动到胸部,尸骨经鉴定属于一个年龄约40岁的男性。具有拔牙习俗,拔掉上颌左右侧门齿,下颌门齿未拔。棺内别无他物。崖洞四周山崖陡峭,无路可走。1986年11月河池地区文物普查时,普查组人员站在山脚往上看去,望而生畏,想请人带路,无人应承,包括余桂朋也不敢去,只好用望远镜观察。从望远镜观察到确有一棺置于小洞内,棺木直贯洞中,由于光线不佳,只看见棺木的一半,插入洞内深处的另一半看不清。据余桂朋说,此棺木质坚硬,唯底部有些虫蛀,其余均完好。

(五)敢央岩崖洞葬

位于河池市金城江区九圩镇(原属三旺乡)拉平村龙甲屯东侧敢央山南面东端的敢央岩(即岩厦)。敢央岩前的平台高出山坡约4米,距山麓约7米,岩口向南,岩前30米为南北长2~3千米,东西宽约500米的平坦稻田,一条小河自北流来,逶迤流经田垌向南流去,岩厦平台自西向东倾斜,长7米,高约3米,内高0.6~1米,进深3.5米。1986年11月河池地区文物普查时,韦仁义、潘国俊、赵理、韦彩伦曾来调查,见木棺置入岩厦正中,一头插入里面一洞龛中,插入深约25厘米,棺木大部分露出在外,置于平台石板上。(图2-63)棺用6块厚板合成,方形,长约230厘米,高、宽均约50厘米,板厚5.5厘米。当地人称“飞来棺”。龙甲屯50余岁的陆邦宪说,他曾见棺盖板与壁板之间用蚂蟥钉钉铆。后来有人用石块叠起,将棺盖覆盖。从露出部分观察,棺木尚好。民国八年(1919年)版《河池县志》记载:“坡花岩距三旺乡五里许,山下一洞约宽数尺,中贮一棺,一端搁于岩石,一端砌鹅卵石支之,咸同间有启视者,内一老翁尸,乃大包头,厚缠脚装束,黠者或故推倒之。次日往观完好如故……相传自他处飞来。”当地群众传说,此棺尸系一陆姓道师,乾隆间为乾隆皇帝做道场惊恐而死,乾隆皇感其道场能使其再次见其母之恩,赐以棺殓之。第二天乾隆起来不见陆道师及棺,原来陆道师已乘其断尾龙回了此岩,这就是现今所见的这副木棺。记载与传说虽不可全信,但至少能说明此棺在咸丰同治时代已置于此,年代下限不会晚于咸丰年间。

图2-63 敢央岩

(六)马鞍山崖洞葬

位于河池市金城江区东江镇百旺村西南面的马鞍山上,金城江至宜州公路的南侧,山如马鞍而得名。(图2-64)山西北多悬崖峭壁且有多处洞穴,其中一处扁口岩洞,离地面高约80米,内有棺材。洞宽约10米,高约2米,进深约3米,洞口朝北,上下左右均是悬崖。百旺村韦先东于1964年曾攀上此洞,发现洞内有12副圆木棺材,纵向平列放置,棺均用整段圆杉木一剖为二挖凿而成,长约120厘米,直径约35厘米。棺上下、头尾有对称的木柄。12副棺材中有4副棺材无人骨,被他扔到崖下当柴烧了,其余8副有人骨,腿骨较短,颅骨朝向洞内,有二三副木棺朝洞外,一端凸出一小方头,上插一木制人形插销。1979年同村人蓝金额攀上此洞发现洞中还有5副棺材。蓝金额说这些棺材是用两半圆木凿槽后用扁形铁蚂蟥钉钉扣而成。韦先东则坚持说没有铁钉,也无陪葬品。1986年11月河池地区文物普查时农广田、罗坤馨做过调查,1988年6月河池市文物普查小组进洞复查,棺材全部被毁,遗物无存。

图2-64 马鞍山

(七)岜腊崖洞葬

图2-65 岜腊洞

位于河池市金城江区拔贡镇大莫村岜腊屯东北1千米处,打狗河的东侧。又名莫一大王洞,分通天洞、通行洞和消水洞三个部分。(图2-65)通天洞中地面斜坡堆满乱石,空间高约65米,宽约90米,长约120米。通行洞高约20米,宽约10米,长约400米,地面高低不平,其中约有100米是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洞,要用手电筒、火把照明才能行走。黑洞有一段人砌石墙,石墙尽头不远处崖壁上雕刻有莫一大王像。莫一大王像已残缺不全,要在晴朗天气日落西山时,借助于对面石壁反射出来的晚霞才可清楚看到莫一大王像和石钟乳组成的石林。消水洞从通天洞和通行洞底层穿过。人在上面行走,只听见水流声,看不到水面。 自古以来有一条北香河由东(通天洞)向西(通行洞)穿过洞口的小道。小道砌有石级,崎岖不平,弯弯曲曲,是大莫村与山背后的拉垫村群众往来的捷径。北香河是龙江上游打狗河的支流,在洞前环绕,形成一个宽广的沙洲,水小时露出水面,为青草和灌木覆盖。1990年大莫村一位贵州籍女婿乘坐火车来走亲,晚上火车经过洞前,远远看到洞内有亮光,以为藏有金银财宝,后来进洞观察,发现在几十米高的崖坎上有木箱多个,就出资请人用木头搭架上去探寻。搭了一个星期,每天围观的人很多。有人将此情况向河池市公安局反映,河池市公安局与金城江区文物管理所一起派员前往处理,发现这里是一处重要的崖洞葬,立即制止搭架,并令其拆除将近完工的脚手架。199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崖洞葬调查研究课题组调查时,请金城江区文物管理所所长韦彩伦协助重新搭架,韦彩伦与民工在洞里同吃同住一个星期,架搭到48米,课题组成员周继勇赶到,上架探取。崖棺置于通天洞内进深30米处,高离地面48~50米处的崖壁上小洞和崖坎中。方向朝西,向南面稍斜, 口高约3米,宽约2米。小洞低于崖坎,洞口位置不陡峭,人可攀登,洞内置木棺2副,崖坎中沿坎方向放置木棺14副,呈一字形排列。(图2-66)发现有完好的人颅骨、铁矛、瓷碗、木俑等遗物,并取回2副棺材,内装3个颅骨和1个下颌骨。当时取下一大一小2副棺材,崖坎中的1副是箱式棺(编为1号棺),将其和1个颅骨拿回南宁,存广西博物馆;洞中的1副棺(编为2号棺)和2个颅骨及2个木俑存放在河池市金城江区文物管理所。人头骨经鉴定为35~40岁的男性2例,30~35岁的女性1例。有拔牙习俗,3个颅骨均被拔掉上颌左右侧门齿,女性下牙未拔,而单下颌骨的中年男性,拔去下左右中门齿。先天缺失下颌左右侧门齿。

图2-66 崖坎上的木棺

二、宜州市崖洞葬

宜州处广西中部偏西,黔桂要冲。龙江自西向东横贯中部,地形由南北两面向中部龙江沿岸倾斜,地势西高东低,以喀斯特地貌为主。龙江从西往东横穿市境中部,水系发达。秦属桂林郡地。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定周县,为宜州建县之始。唐贞观六年(632年)改名龙水县,又置东玺县,并置粤州;贞观九年(635年)又增置崖山县;建中改粤州为宜州;元和十三年(818年)又增置洛曹县。五代南汉裁东玺县入龙水县。宋景祐三年(1036年)撤崖山县,嘉祐七年(1062年)撤洛曹县,都并入龙水县;宣和元年(1119年)改龙水县为宜山县。元、明、清都是宜山县。1993年改为宜州市。境内已发现古代崖洞葬4处。

(一)六桥崖洞葬

位于宜州市同德乡六桥村坪上屯东北约400米的凤凰山山麓。该山为一孤山,洞在东南部山顶稍下方,高出地面约100米,下为悬崖峭壁,但可攀缘而上。洞口朝南,呈上大下小的近长方形,宽4米、高6米、进深6米。洞内被严重破坏,曾多次被后人作为葬所,堆积较为复杂,厚30~40厘米,无墓圹和葬具发现。出土较多的人骨,从牙齿观察得知,起码有2个以上的不同个体。随葬品有石器、玉器、陶片和算珠形的纺轮。年代为西周中晚期,见《广西先秦岩洞葬》。

(二)鹞鹰山崖洞葬

位于宜州市祥贝乡古龙村下地梁屯西南约800米的鹞鹰山上。在一面呈90゜的悬崖绝壁下部,紧临古龙河。相对高约60米,可由岩缝攀爬而上。该洞属一岩厦,呈南北向的长条形,长约23米,进深3.5~7.5米,宽约10米,高约6米,可分为左、右二室。左室较为狭窄,进深仅1~2米,地面高低不平,在其内发现大量的陶器残片、烧过的兽骨、石块及石器等。右室有厚约50厘米的淡黄土层,出有十几个不同个体的人骨骸。由于被严重扰乱,原貌不清。从该洞的遗物分布看,左室曾作为炊煮烧烤场所,右室作居住休息场所,后从洞内迁出,而将其用作埋葬死者的墓葬区,是一个曾为遗址、后为墓葬的岩洞,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崖洞葬。出土遗物有石器、玉器、骨器、陶器和海贝等。年代为西周中晚期,见《广西先秦岩洞葬》。

2007年3月,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李珍请宜州市文物管理所叫人上鹞鹰山崖采集了一大纸箱的人体骨骸运回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所有骨骸混在一起,骨骼比较破碎,有的颅骨被火烧过,由于人力、精力欠缺,一时无法清洗处理,进行一一拼对、修补,只能选取其中的上、下颌骨和完好的1条尺骨、1条桡骨做鉴定。上、下颌骨也无一完整者。鉴定的最好资料是颅骨,但颅骨只有47块碎片,最大的约10厘米,小的只有几厘米,缺失严重。经鉴定有18个不同个体,其中1~2岁的婴儿 2个,男性6个,女性7个,不明性别的3个。

在鉴定中发现鹞鹰山古居民有拔牙的风俗,这是迄今为止在广西境内发现年代最早有拔牙习俗的一群古代居民。在可供观察的16例成年标本中,明确施行过拔牙的有8例。拔牙个体中除2例不明性别外,其余6例均为女性。拔牙最年轻的一例是20岁左右。估计拔牙施行年龄仍和个体发育进入成年或性成熟期有关。鹞鹰山古居民拔牙的特点,不像其他地区(如广东)严格限制于上牙,而是上、下都有拔除双侧或单侧的第二门齿习俗,至于在同一个体是否都要拔除左右上、下一对第二门齿,或只能拔除上或下左右一对第二门齿习俗,或者只限制女性拔牙,等等,因没有完整的人骨标本,尚不清楚。

(三)八滩山崖洞葬

图2-67 八滩山崖洞葬

位于宜州市庆远镇(原怀远镇)东的八滩山南面悬崖峭壁上,属一处岩厦。洞距山脚约50米,下临龙江,上有石岩遮雨,崖洞处在悬崖上,难以攀登,故一直无人知晓。(图2-67) 1996年6月当地一村民上山采药发现,并掀下2副棺木。宜州市文物管理所人员闻讯,立即赶到现场,收集掀下的2副棺木和随葬的1件织锦袋残片。据目击者说,洞中有5副木棺,棺内有尸骨。[29]收集的2副木棺均残,缺盖,棺的一侧和棺头均残失或朽坏。二棺形制相同,均为方形,头大足小,平头,两头无角饰,棺内外四壁垂直,好似一只木箱;棺口四周凿有子口,子口两侧沿各有2个1厘米×(0.6~1.2)厘米的小孔,分布在近棺身两头,以插销钉,将棺盖、棺身拴固。棺身较高,是用一整段香椿木刳制而成,棺底平坦。整棺做工粗糙,棺槽内斧痕斑斑。

(四)会仙岩崖洞葬

位于宜州市庆远镇(原怀远镇)坪上村古坡屯西约50米的寨山会仙岩崖壁上。又称画马山崖洞葬。1999年8月31日《河池日报》第一版刊载允文的一篇文章《宜州也有崖壁画》,提到坪上村古坡屯会仙岩有悬棺葬。同年9月2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崖洞葬调查研究课题组前往实地考察。此处葬所不是利用天然洞穴或岩厦,而是在峭壁上钉有木桩,将灵柩平放在二木桩上,将棺悬起,即为悬棺葬。(图2-68)崖壁上的平行二桩,距地面高约70米,方向朝南,置棺1副。同时还有崖画83个图像,主要以画马为主,也有人头像、狗等图像。画面东西长17.5米、高2.8~3.8米。最大的一匹马位于崖画东侧上头,高52厘米,长62厘米;中等马高19厘米,长23厘米;最小的马高7厘米,长7厘米。人头像有的戴有明代的官帽,最大的一个头像,长24厘米,宽23厘米,但已被破坏,有的画被涂得乱七八糟。在会仙岩中部崖画之上,靠东头距地面高约20米处的悬崖峭壁上,有人工开凿在同一平面上的3个方形小洞,其中东侧二洞内还残留10~15厘米长的木桩,很像四川珙县置悬棺葬的木桩,在会仙岩山脚处找到宋代茶盏半个残片等,盏内外施酱釉,不到底。据此推测,此处可能是一处悬棺葬之地。崖画画面向南,高出地面约17米,画面东高西低,东西长20米,高3~4米。崖画可分为三组,东头画面大,图像多,比较集中,有人、马等,马画得比较逼真,四只脚作奔跑状,其上有“嘉靖口口”落款;中部一组有人、马、太阳、 日、月等图像,但画面小,图像简单、抽象,马是画两只脚,人脚叉开,脚掌向两侧,年代可能较早;西头以字为主,有“万历拾五年三月二日”落款;另在一活动的大石南面硃有“万历拾壹年九月”,其右侧有一菩萨像,身上有日、月、星等字样。西头崖画的风格与前二者不同。此处崖画大约有4个不同的年代。

图2-68 会仙岩悬棺葬

三、柳江县崖洞葬

柳江县地处柳江中游,秦属桂林郡,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潭中县,隋开皇十一年(591年)改置马平县,民国二十年(1931年)改称柳州县,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改称柳江县。

罗村崖洞葬

位于柳江县进德镇罗村孤山。此洞下不临河,距地面高50米。原置木棺1副。1980年棺材被丢到洞前的泥堆上。棺呈土红色,与现代棺材相同,棺材中除尸骨外,别无遗物。

四、永福县崖洞葬

永福县位于广西东北部,距桂林40千米。秦属桂林郡,汉属始安县、潭中县,晋置常安县,唐武德四年(621年)设永福县、纯化县。纯化县在唐永贞初更名慕化县,乾宁三年(896年)析慕化增置古县,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更名古田县,隆庆五年(1571年)改为永宁州。清属桂林府,民国二年(1913年)永宁州改为永宁县,次年改为古化县,民国二十年(1931年)改名百寿县。1952年将百寿县与永福县合并,仍用永福县名。在永福县境发现嘉会岩崖洞葬1处。

嘉会岩崖洞葬

位于永福县百寿镇山南村南500米庵子山悬崖凹里,俗称“仙姑岩”、“道姑岩”。山南村地处西河支流,西河流到永福县城汇入洛清江,洛清江南下鹿寨,至江口入柳江。庵子山临河,崖壁如斧削,仙姑岩距地面高约60米。《永宁州志·山川》记载:“嘉会岩在州治东南二十里古满山中……后人以妙智妙真之故,呼为道姑岩。旧有小木棺一具,居民疾痛,削取其屑煮汁,咽之辄愈,后忽自绂中峭壁之上,病者犹扪藤萝上取之,然鲜效矣。”这里所说“州治”乃永宁州治,即今百寿镇。清雍正元年(1723年)永宁州举人刘新翰有《题嘉会岩》诗:“……达祖归西只履在,玉乔羽化一棺传,可怜荒服人稀到,仙迹沉霾六百年。” 自雍正上溯六百年则是南宋晚期,可以说刘新翰认为仙姑坟的棺木存在于宋代之前。[30]1981年文物部门进行调查,通过一条仅能容一人行走的险道,从庵子山脚攀登到洞口,洞口向东,高25米,宽约6米,进深2~4米,正中有一副梓木类制作的棺材放在乱石堆中,棺材由四块整板组合,四面平直,长约180厘米,宽50厘米,高60多厘米,棺内有散乱的女性骨骸一具、一些明清钱币和青花瓷瓶碎片。

五、象州县崖洞葬

象州县地处柳江下游,秦属桂林郡,汉属郁林郡,三国吴时在境内置武安县,晋改为武熙县,南朝分为武熙、阳寿二县,隋唐合为阳寿县,明改为象州,民国改为象县,1962年改为象州县。

青岩山崖洞葬

位于象州县大乐镇龙女村西南约1千米的青岩山上。距地面高1.4米处,有一个方向朝南山洞,内残存木棺1副。

六、武宣县崖洞葬

武宣县跨黔江两岸,秦属桂林郡,汉晋为郁林郡,南朝时为桂林郡治所在地,唐武德四年(621年)称武仙县,明宣德六年(1431年)改称武宣县。黔江自西北向东南斜穿县境,丘陵密布,地势两边向中间倾斜。境内发现古代崖洞葬2处。

(一)田辽崖洞葬

位于武宣县桐岭镇东北1.5千米的田辽村猫豆山上。山的周围是一片开阔肥沃的土地,有壮族村寨。山的西面约400米处是桐岭旧圩村,武来小河自南向北流过。山由3座风景秀丽的石灰岩山组成,南北排列,跨度约300米,东面山脚便是田辽村。山下一股泉水从石缝潺潺流出,清澈沁凉。其中一座叫猫豆山,海拔240米,高出地面150米,因其山形似猫豆而得名。崖洞葬就在猫豆山东面半山腰中。洞口高出地面约65米,方向朝东。洞分上、中、下三层。上层洞宽2.5米,高1.5米,向下1米是一个洞厅,最高约2米,可容10人左右,干燥、通风、光亮,洞内没发现任何遗物。从洞厅的右下方通过一个高0.8米、宽1米的通道,向下5米进入中洞,此洞厅比较宽,可容15人左右,高7米,通风,但潮湿、黑暗,也没发现任何遗物。在中洞右侧有一洞径为0.4米的向下通道,通道长10米,狭窄而陡峭,只能容一人借助绳索慢慢吊下,进入下洞。下洞较宽,黑暗、潮湿、空气闭塞,分上、下两级,二者高差3米余,洞向下倾斜,在斜坡1米处横卧1具老年女性尸骨,头东脚西,尸骨破碎,比较零乱,肢骨、脊椎骨不全,有的骨骼埋入土中,有的掉入斜坡上。在尸骨的左上方有一高约0.5米,长、宽均为0.15米的洞龛,龛中有酱釉印花瓷碗1件,在斜坡中段上有瓷碟、瓷钵、瓷罐各1件。在这尸骨颅头东端,又有一个呈三角形的小洞,宽0.5米,高1.5米,进深4米。在洞内后尾有一具年轻的女性尸骨,头北脚南,尸骨残缺不全,且较零乱,上肢骨在头骨处,下肢骨、趾骨合在脚处,部分骨骸埋入淤泥中,为仰卧屈肢葬。亦未发现任何文化遗物。1986年12月,经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和武宣县博物馆的考古人员进洞清理,未发现葬具,尸骨周围有烧祭物的痕迹及宋代瓷器。尸骨及随葬品皆未掩埋。田辽山周围皆是壮族村寨,无其他民族杂居,墓主应是壮族先民。年代为宋代。

(二)岩尾山崖洞葬

位于武宣县金鸡乡岩尾山东南面的悬崖上。洞口高出地面约25米,方向东南向,面临柳江。洞口高约3米,宽约2米,进深11米。在洞内发现一完整的人下颌骨及2个酱釉色印花残瓷碗、罐、木器、猪牙和“大泉五十”铜钱。原有人的四肢骨,已遭毁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