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右江流域的崖洞葬

右江流域的崖洞葬

时间:2022-0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右江是广西主要河流。右江流域是广西崖洞葬的主要分布区域,已在5个县(区)共发现27处,其中武鸣河流域发现多处早期崖洞葬,唐代以后及明清崖洞葬多发现于百色右江区、田东县、平果县和隆安县,其中又以平果县和隆安县发现最多。目前在右江区发现古代崖洞葬3处,其中2处在阳圩感达山。
右江流域的崖洞葬_广西古代崖洞葬

右江是广西主要河流。主源驮娘江发源于云南省广南县五龙山,流经广西西林县城,至田林县与西洋江汇合称剥隘河,往南流至云南省的剥隘圩,然后拐向东,流入广西百色市右江区,与澄碧河汇合称右江。右江流经田阳、田东、平果、隆安,至邕宁县同江村附近与左江相会,以下称邕江。右江全长724千米,流域面积40840平方千米。主要支流,右岸有西洋江、龙须河、龙床河,左岸有乐里河、澄碧河、百东河、武鸣河。滩多水急,暴涨暴落,枯水期长,是桂西的一条水上运输干线。 自田林、百色,至田阳、田东、平果,沿右江两岸的阶地,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址100多处,出土打制石器5000余件,被确定是距今80万年的人类文化遗迹,是岭南人类活动最早的地区。河谷两岸开发较早,距今5000年前已出现聚落,沿江两岸散布着大量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江中经常打捞出商周青铜器斧、钺、矛、一字格剑、人面弓形格剑,并发现早期铜鼓,是滇、越文化交流最频繁的地区。田东发现多处战国时期墓葬,是岭南骆越的重要活动地盘。汉代句町国以此为活动中心,西林驮娘江畔曾发现过句町首领的铜棺墓和铜鼓墓。沿岸壮族歌圩发达,是壮剧的发源地。

右江流域是广西崖洞葬的主要分布区域,已在5个县(区)共发现27处,其中武鸣河流域发现多处早期崖洞葬,唐代以后及明清崖洞葬多发现于百色右江区、田东县、平果县和隆安县,其中又以平果县和隆安县发现最多。

一、右江区崖洞葬

右江区即原来的百色县,位于广西西部,处于云贵高原东南边缘,右江上游右江盆地北端,是云贵高原与岭南丘陵的过渡地带。地势西北、西南高,东南低,境内高山连绵,河谷纵横,历来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古为百越之地。秦始皇在岭南置三郡(桂林郡、南海郡、象郡)后,百色属象郡。汉属句町国(县),汉武帝平定南越国后,属桂林郡增食县地。唐置羁縻添州(州治在城南之那毕乡大和村)、羁縻归乐州(今永乐乡境内)和武隆县地(今百兰乡及巴马县部分地区),属邕州都督府管辖。元朝,百色称天州。清雍正七年(1729年)分田州土州地设厅制,置百色直隶厅,雍正八年(1730年)建城。民国元年(1912年)改厅为府,民国二年(1913年)改府为县,1983年百色县改为百色市,2000年成立地级百色市,原县级百色市改为右江区。百色是桂西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滇、桂、黔交界地区的主要物资集散地,华南连接大西南的重要交通枢纽。 目前在右江区发现古代崖洞葬3处,其中2处在阳圩感达山。

(一)感达山崖洞葬

位于百色市右江区阳圩镇华村特大桥西面,即右江南岸的感达山悬崖峭壁上。在百色水利枢纽蓄水前,洞口高出右江水面五六十米,方向朝南。因山崖异常陡峭,从来无人攀登,就连当地村民也不知道崖洞里放有棺材。2006年6月百色水利枢纽工程蓄水之后,水位抬升,逐步接近崖洞,人们坐船经过洞外,直接看见洞内木棺。6月10日两位修桥的施工工人发现洞内有木棺,在一旁议论,被阳圩镇市场物业管理所所长韦建伟听见,韦建伟马上跑到实地察看,核实确有此事,11日就将崖洞葬的情况报告给法制办,法制办又转告百色市文化局。百色市文化局于6月12日派右江民族博物馆的严建国、黄明扬和右江区文物管理所的黄鑫奔赴实地勘查。由于汛期到来,右江河水快速上涨,感达山上的两个崖洞很快将被水淹没,下面一洞只距水位1.3米,上面一洞距水位也只有2.2米,情况已十分紧急,必须马上进行抢救发掘清理。3人连夜赶回百色市里,向文化局领导汇报。请示自治区文化厅文物局,同意马上组织发掘清理。14日严建国、黄鑫、何永强赶回华村,即进洞进行抢救性发掘。一直忙到天黑,才将两个崖洞的3副木棺材及棺内的骨骸安全取出,运回百色民族博物馆。[12]

感达山悬崖上的两处崖洞葬,水平距离约10米,清理时进行了编号,下面的一洞编为1号洞,上面的一洞编为2号洞,洞口均朝南,二者高差近1米。

1号洞进深1.7米,高1.1米,宽1.5米,洞的形状不规则,洞底稍平整,没有泥土堆积,也未经人工修整。洞内放置木棺1副,头大尾小,形状好似一艘船,故称其为船形棺。(图2-28)棺内有男性尸骨1具,年龄在45~50岁之间,身高为1.60~1.65米,保存完好。

2号洞高于1号洞约1米,洞宽2.3米,深2.5米,高2.2米。底部形状不规则,由北向南倾斜,坡度较大,东壁上有一个东西向的小龛。洞内置棺材两副,一副置于东壁下,其一端用棺枕托垫,插入岩缝,另一端搁在东壁下一块突出的岩石上,中部悬空,编为1号棺。棺盖、棺底残缺霉烂,无任何陪葬品。(图2-29)另一副置于东壁小龛内,保存较好,编为2号棺。棺内有一男一女2具尸骨,两颅骨放置在棺头端,男性年龄约35岁,身高1.65米左右;女性年龄50岁左右,身高约1.55米,也无任何随葬品。

图2-28 感达山1号洞

图2-29 感达山2号洞

(二)鹰崖山崖洞葬

位于百色市右江区阳圩镇华村特大桥东面约3千米处的鹰崖山上。以前没有发现,2006年6月百色水利枢纽工程蓄水之后,水位抬升,有人乘船路过才被发现。据说洞内有人骨,但已来不及调查清理就被淹没了。

二、田东县崖洞葬

田东县位于桂西中部,东临平果县,西接田阳县,南邻德保县、天等县,北靠巴马县,右江自西向东横贯其中,沿江的祥周、平马、林逢、思林地势开阔,沃土连片,是右江盆地的组成部分。田东是距今80万年前百色旧石器时代人类活动的中心地区,著名的高岭坡遗址就在这里。先秦时期属百越地,是骆越活动中心之一。秦时分属桂林郡及象郡。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属郁林郡增食县地。东晋建武二年(318年)属晋兴郡增翊县地。隋时大部分属晋兴县、宣化县地。唐武德五年(622年),宣化县析为武缘、横山、晋兴、朗宁4县,田东是横山县治所。唐开元年间(713~741年)设置田州,横山县属之;天宝元年(742年)改田州为横山郡,肃宗乾元元年(758年)横山郡复改名田州,并撤销横山县。宋绍兴三年(1133年)在横山县地置横山寨。元废横山寨,改为田州路,治所设于今田东县祥周乡祥周村旧州屯。明嘉靖七年(1528年)改为田州府,清光绪元年(1875年)田州改土归流,在今田东地置恩隆县,隶百色直隶厅。民国元年(1912年),百色直隶厅改为百色府,今田东县地大部分属恩隆县,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恩隆县更名为田东县。 目前仅发现一处古代崖洞葬,即白山崖洞葬。

白山崖洞葬

白山,有的书误为“向山”。[13]位于田东县印茶圩西南至百城村路旁,属印茶乡百城村白山屯,距印茶圩约4千米。 白山属石灰岩山,大致为南北走向,高百余米,北与大山相接,西为白山村。南端东面崖壁陡峭多洞穴,且难以攀登。崖洞葬位于山之南端东壁崖壁上的一个小洞里,洞上岩檐伸出,下为陡壁,有小溪自北流来绕经山的南端向东南方向流去。洞口距地面高约15米,方向东南,深度不明。洞内有一圆木棺,张世铨误为合板棺,说“此棺为合板的方匣形,同当地解放前的棺材相同”。[14]据此,陈明芳甚至说是“拼板棺”。[15]实是圆木棺,头大尾小,顺洞进深方向置放,内存骨骼一具,早年曾遭破坏。1979年5月王克荣、蒋廷瑜前往考察时,看到木棺横陈洞口,听说1958年大炼钢铁时,有一复员军人上去取下,棺长五尺余(约1.5米),可放入一尸体,开棺看到棺内尸骨尚存,已经干燥,呈黄褐色。因有部分群众迷信,怕因此招灾,要求取棺人又把棺木放回原处。1982年5月,百色地区文物普查时,考古人员对该洞进行考察,发现洞内的木棺已不存在。据当地村民说,1981年,有人到山脚观察,十余日后,棺木再次被取走,拿到距白山约5千米的立新村后遗弃在山沟里。1986年5月8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崖洞葬调查研究课题组由田东县文化局副局长李乃耀和百色起义纪念馆赵江二人陪同,前往白山考察。村民说,洞内的棺材,前几年被立新村三合屯人农朝品要走,现洞里只有骸骨。调查组当即赶往三合屯,找到农朝品家中,见到这副棺材。征得农朝品同意,将棺材收回。原以为这副棺材的用料是檀香,后经田东县药材公司鉴定是香樟。

三、平果县崖洞葬

平果县位于百色东部,东接马山县和武鸣县,东南与隆安县相邻,西南与天等县接壤,西连田东县,北界巴马县、都安县。右江自西而东穿过本县南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北部为都阳山余脉,中部为石山区,右江沿岸是河谷平原,东南部是丘陵谷地。古为百越地,秦属象郡,汉属郁林郡增食县,隋属郁林郡宣化县,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年)置都救县,乾元元年(758年)置羁縻思恩州。宋属都救县、羁縻思恩州、羁縻恩城州及上林县。元朝废都救县,属思恩州、恩城州及上林县。明弘治五年(1492年)废恩城州,正德四年(1509年)改思恩州为府,正德六年(1511年)升为思恩军民府,嘉靖七年(1528年)置旧城、下旺等九土巡检司。清朝沿袭明制,各属百色直隶厅、思恩府和南宁府。民国改土归流,民国四年(1915年)并果化、归德二土州和旧城土司置果德县,民国七年(1918年)并上林土县、下旺土司为思林县,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将思林、思隆、都安、果德合并成平治县。1951年将平治、果德合并为平果县。

平果县岩溶地形发育良好,溶洞较多,是古代居民安葬死者的好葬所,也是广西崖洞葬主要分布区之一。该县崖洞葬主要分布在太平、坡造、凤梧、海城、耶墟、黎明等乡的山区, 目前已发现10处。1986年4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崖洞葬调查研究课题组成员顶烈日、冒风雨,在缺乏登山设备的情况下,不畏山高崖险,攀附绝壁,深入崖洞葬地点,进行了全面的调查清理工作。

崖洞葬葬具均为圆木棺,头大尾小,形同圆柱。棺材用整段圆木中剖为二,将两半刳空而成。下半为棺身, 口部四沿凿出子口;上半为棺盖, 口部四沿凿出母口。又于棺身、棺盖的两头凿出形制相同的棺角、棺尾,棺角、棺尾的根部各凿出一个方形或长方形的榫眼,眼中插以木销,将上下棺拴固。各棺大小不一,总的来说,棺身短小,棺身长(不包括头、尾角饰长)约100厘米,头宽27厘米,尾宽约22厘米,头高约32厘米,尾高约27厘米,其中最短小的棺,身长仅为46厘米。根据棺的角、尾形制特点,可将棺分为牛角型、燕尾型、羊角型三种类型。三种类型除棺角与棺尾的形式稍有区别外,其棺身结构基本相同,说明平果县崖洞葬应是属于同一民族。

各处崖洞葬在洞中置棺的位置,基本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直接置棺于洞穴中宽大的洞厅处;二是置棺于洞穴中各壁的小洞龛中。置棺方式有四种情况:一是平列相间式;二是层层叠压式;三是叠瓦式;四是平列陈放式。各棺皆有意识地陈放,并无乱放乱堆现象。其葬制基本为二次捡骨葬,骨骼放置基本为,头骨置于棺材前部,胸椎、肋骨、盆骨合置于棺中部,四肢骨合放于棺尾部。有单人葬和双人合葬,以单人葬为主。清理采集的随葬品有铜铃、玻璃珠、海贝、“五铢”钱、宋代瓷器残片、“洪武通宝”铜钱、明末青花瓷杯、清代青花瓷器残片等。从上述情况推断,该县崖洞葬的时代可能从隋唐时期起,延续到明末清初。

由于种种原因,各崖洞葬均遭不同程度的破坏和扰乱,有的甚至被破坏得仅存棺木、残骨。

(一)念山崖洞葬位于平果县黎明乡黎明街东面100米的念山半腰。西南有溪沟,从西北向东南流去,西、南二面为开阔平坦的田峒。洞口向西,在悬崖上,距山脚150米,洞口高3.5米,宽2.1米;洞内高1.1米,宽0.9米,进深2.9米。(图2-30)据传,民国初年,有人搭桥进洞,见洞内有牛角圆筒形棺数副。20世纪40年代,该村韦正恩替地主挖岩硝也进过该洞,看到洞内有9副带牛角形柄的棺材。1956年,村民黄有安、黄世威等人也进过该洞,打开了3副棺材,见每副棺材内都有颅骨一个和一些长短骨,没有发现随葬品。1986年4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崖洞葬调查研究课题组到念山,村民说山洞很险,外地人是上不去的。我们只好雇请村民李生斌、黄华芳进洞,他们下来说,洞内地面上有颅骨5个及一些棺材、人骨碎片,采集了人头骨、股骨、桡骨各一块,棺材残片一块、牛角饰一件。

图2-30 念山崖洞葬

(二)红岩山崖洞葬

红岩山亦称背王山,位于平果县凤梧乡东南约3千米的香美村下里沙屯红岩山的山腰上。该山为一石灰岩孤山,山脚是下里沙屯,山前开阔、平坦,为一田峒,周围属于峰林平原地带。距村庄约200米处有达红江自西北向东南流入红水河。(图2-31)

该洞有前后两个洞口,放置岩棺的是前洞,洞口方向为南偏东20°,洞口在悬崖峭壁上,距山脚约60米,无法攀登。该洞进深约12米,宽7.6米,高约15米。近洞口东壁另有一个低于此洞2.3米,宽8.2米,高2.3米,深6.5米的侧洞。为叙述方便,将这二洞合称前洞。前洞宽阔、干燥、明亮,沿着洞口有一堵宽0.6米、高1.7米的片石围墙,在侧洞的围墙上开有一扇小门。民国时期此洞曾驻扎军队,石围墙是驻兵砌筑的。要进入前洞,必须从后山洞口进。后洞口为东南向,比较狭小,形状如∩,最宽处0.6米,高1.25米,人需弯腰而入。洞口距山脚约30米,洞内黑暗、曲折、狭窄、低矮,地面高低不平,全长约50米,宽1.5~2.5米,高0.8~1.5米,个别地段必须匍匐爬行。

图2-31 红岩山崖洞葬(黄武治摄)

该洞曾多次遭人翻扰,尤其是被找宝的人扰乱,使其原貌不详。1982年5月,百色地区文物普查时对该洞进行过调查;1986年4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崖洞葬调查研究课题组也做过详细的调查。

图2-32 红岩山洞中棺材的摆置

棺材主要放置在前洞各壁龛中,计有6处,根据龛的大小,放置棺数不同,小龛置1副棺,如1号龛、 2号龛、 6号龛;大龛置6~8副棺,如4号龛、 5号龛,共存17副棺。棺材互相叠压,多顺洞龛的纵深方向放置,大头朝龛口。(图2-32)该洞的棺材大多保存完好,个别已朽烂、残缺,多用楠木,少数用樟木或红椿木为木料。棺内多盛有尸骨。棺的形制为圆木棺,头大足小,形如圆柱,由一段圆木中剖为二,刳空而成,上半为盖,下半为底(或称棺身),底与盖用子母口衔接。为便于搬动,使棺底与棺盖拴固,在棺头上下凿有短角燕尾和燕尾式的把手,棺尾把手形状相同,上下凿成木叉如燕尾形(或称钳柄形)的尾角饰。在把手与棺的连接处凿有方形小口(2厘米×2厘米~2.6厘米×3厘米),安置栓钉;有的还在棺身两侧子母口处,等距离灼出3个小孔,孔径0.6~1.0厘米,安钉使盖与底闭合严密、整齐。根据棺头把手的不同,将这些棺分为短角燕尾棺和燕尾棺两种。燕尾式棺上下棺头、棺尾均凿成木叉燕尾形头、尾角饰,但棺头角饰较棺尾角饰长,两叉外撇,棺尾角饰两叉呈直柄状,叉背平直。头、尾角饰根部与棺口齐。短角燕尾式棺上下棺头均凿成短角形角饰,角背面平直,或与角根部平直,或略低于根部,角两侧平直,角根部与棺口齐。短角燕尾棺主要置于1号龛、 4号龛、 6号龛。该洞棺木及其棺内尸骨大多保存完好,个别棺已朽、残缺,尸骨散在龛地。有部分棺的盖与底是倒置的。棺内无随葬品。洞内棺材均较短小,而且大小不一,一般棺身长88~138厘米、头高25~34厘米、尾高19~27厘米。棺内多有尸骨,一般为一具,但也有2个、3个甚至有4个不同个体的尸骨,不过类似这种情况,尸骨是极端残缺不全的。

1号龛位于洞的东壁,离洞地1.6米,呈圆筒形,龛口东西向,龛高0.8米、宽1.05米、长1.1米,置短角燕尾棺1副,有4个个体人骨。(图2-33)在棺材之北,放置箩筐一个,内盛骨骼,根据骨龄、颜色和骨的形态特征,筐内的尸骨应分别属于1号龛棺中不同个体的骨骼。

2号龛在西壁的南端,高出洞底8米,龛口为南偏西40゜,宽3.6米,高2.4米,深3.7米,内高1.8米。存残棺1副,呈南北向,棺的形制为燕尾式,棺身两侧近子母口各有3个小孔,孔径0.8厘米。该棺曾被人打开过,上下棺头尾颠倒,棺内有完整女性头骨(缺下颌骨)1个、尺骨1条、残肩胛骨1块,年龄约25岁。

3号龛位于西壁2号龛北边,高出洞地7.6米,龛口南偏东30°,龛长3.5米,高2.45米,宽2米。该龛棺木被火烧毁,只见西壁有一堆灰烬,其旁余有未烧完的人体下颌骨、髋骨及长、短骨几段和一些棺木碎片,原置棺数目不明。

4号龛位于正洞北壁,高出地面约11米,龛口向南,龛长2米,高1.8米,宽1.24米;龛内高1.2米,宽0.98米。龛内棺材保存稍好,置短角燕尾棺和牛角燕尾棺共8副,分三层,其中上下两层置棺各3副,中层2副。(图2-34、图2-35)棺大小不一,棺木大多保存完好,个别残缺,有部分尸骨散乱在龛地。为叙述方便,将龛内棺材自上而下编为1~8号。

图2-33 洞龛中的棺材

图2-34 红岩山4号龛棺材放置平面示意图

图2-35 红岩山4号龛棺材堆放图

1号棺,盖与底上、下倒置,棺尾角饰残缺,棺两侧子母口处各灼出3个小孔,孔径0.6厘米。棺头置颅骨2个,均带下颌骨及附着牙齿,面向龛外。2号棺,棺底与盖倒置,是一次葬。棺内有一个缺两侧下肢长骨的小孩干尸,面向龛内。尸骨胸部还存有麻纺织品残片,经线为淡褐色,纬线为淡黑色,经纬密度每平方厘米12根×(10~12)根,经线、纬线直径均为0.8毫米。3号棺,内有1尸骨,颅骨完好,在棺尾,面向龛口。4号棺,为牛角燕尾式棺,牛角腹侧中段突起一横块,棺内有1副较全的男性尸骨,颅骨在棺头,面向龛内。5号棺,盖与底倒置,内有2副不全的尸骨,2个较完好的颅骨带下颌、骨置于棺头,面向龛口。6号棺,燕尾式棺,棺内有1副较全的女性尸骨,颅骨在棺尾,面向龛内。7号棺,为牛角燕尾式棺,牛角腹侧中段有横凸,棺尾已朽,棺内只有1副缺失下颌骨的男性颅骨,面向龛口。8号棺,内有1副较全的女性尸骨,颅骨在棺头,面向龛内。

5号龛位于北壁,与4号龛并排,只有一墙之隔,龛口为南偏西40゜。 龛高1.45米,长3.3米,宽0.9米。顺龛纵置6棺,分三层叠压;上、中、下层各置2棺,龛中棺木均为燕尾式,大多保存完好,只1副棺朽烂,存盖大半。棺头朝龛口,棺身长92~138厘米,头高26~31厘米,头角饰长20~30厘米,尾角饰长13~16厘米。棺内无随葬品。棺的编号为1~6号。

1号棺,内有一不带下颌骨的男性尸骨,颅骨在棺中部,面向龛内。2号棺,棺头放置2个颅骨,面向龛内。3号棺,内有1副齐全的男性尸骨,颅骨在棺头,面向龛口。4号棺,内有2副不全的尸骨,颅骨在棺头,面向龛内。5号棺,内有男、女尸骨各1副,颅骨均在棺两头,面向龛口。(图2-36) 6号棺,已残,两头角饰残失,盖只余大半,内无尸骨,全散在龛内地面上。

6号龛位于侧洞北壁上,龛口横向洞口,呈东西向。龛高0.8米,宽0.9米,深1.8米。顺龛口置短角燕尾式棺1具。棺身、棺盖头部均有短头角饰,角背面平直,或与根部平直,或略低于根部,两侧平直,根部与棺口齐。棺身、棺盖尾部有燕尾形角饰。头、尾角饰根部均凿有方形榫眼,以插木销拴固。棺通长139厘米,棺身长94厘米,头宽28厘米,尾宽26厘米。内有1副较全的女性尸骨,颅骨在棺头,面向东。

后洞有半边残棺,内无尸骨,估计是从前洞移入。

从上述得知,1986年与1982年两次对红岩山崖洞葬调查的情况不尽相同。

(1)洞存棺数不同,1982年调查洞内存棺20副,1986年调查时只有16副半,说明期间有人进去扰动过。(图2-37)

(2)北壁上4号、5号龛内或层内置棺数不同,如4号龛置棺8副,分三层叠压,但各层的棺数有异,1982年调查时下层置棺4副,中层3副,上层1副;1986年调查时就变成上、下二层各为3副,中层2副。5号龛, 1982年调查置棺7副,分三层叠压,下层3副,上、中层各2副;1986年调查只有6棺,仍分三层,每层均置2副。

(3) 1982年调查岩口上有5棺,平置地上,北壁下的小石台上有2个箩筐葬,西壁下有3个泥箕葬,后来调查不见上述地方摆有棺,只见1号龛棺旁有一箩筐,盛有尸骨。

此外,6龛中共存棺16副,其中有5副棺盖与棺底上下倒置,有的甚至棺盖与棺底头尾错位倒置,如2号龛。 3号龛的棺材被烧毁,尸骨狼藉。该洞所有棺内均无陪葬品,也没有一具真正完整无缺的尸骨,而且摆放凌乱,无规律,有的棺的一些尸骨放在另一棺中,如5号龛的2号棺内的小孩一侧的髋骨和胫骨放在4号棺中;1号龛棺内的男性两侧顶骨连枕骨、下颌骨以及大部分的肢骨、肋骨,小孩的肱骨和股骨放在该棺旁的箩筐内。

图2-36 红岩山5号龛5号棺内人骨

图2-37 红岩山棺头

以上说明该洞所有的棺材已经被多次扰乱过,原貌已遭到破坏。

箩筐内的尸骨是下里沙屯老人黄卜定在20世纪30年代捡拾的。1986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崖洞葬调查研究课题组访问他时,已90余岁,他说他当年进洞,见洞内部分棺材被破坏,尸骨散在地下,于心不忍,便将这些尸骨捡到就近的棺内,装不下的一些尸骨就用箩筐、泥箕装起来。有人进洞看到用箩筐、泥箕装尸骨,以为是一种新发现的特殊葬俗,称之为箩筐葬或泥箕葬,实际上是一种误会。另从1号龛棺内4个个体的尸骨情况也可证实老人说的情况属实,4个个体的尸骨,唯有女性尸骨较完整、齐全,摆放的位置也较规范。其余3个个体的尸骨只有不多的几块,所缺的部分尸骨均在箩筐内可以找到。这说明1号龛现存的棺材应是那个20岁左右的女性死者的葬具。放在后洞的半副棺,形制、大小与1号龛的相同,可能就是那些尸骨被散在地下的死者的葬具之一。

(三)旁岜崖洞葬

位于平果县海城乡那海村岜厉屯的东南面旁岜山上。洞分上、下两层,二者为一板之隔,洞口向西,距山脚约90米,在山的悬崖峭壁上,地势陡险,人、畜难登,海城乡只有几个人上去过。洞前为开阔、平坦的田峒,其间有那海河自南向北流。下洞长约15米,宽0.7~0.8米,高0.7~0.8米。1956年岜厉屯23岁的余已孟背着祖宗的金坛,在瑶族兄弟的帮助下到过下洞,见洞内有2副保存完好的棺材。棺材沿洞纵深方向放置,2副棺材都呈圆筒形,并排纵向放着,头大足小,大头有牛角形把柄,小头也有一对木柄,棺内有人骨一具,头在棺的大头,朝向洞口。据他说,瑶族人潘桂宝在1958年去过上洞,说上洞也有2副并排放着的棺材,纵向洞口,棺材和下洞的一样。1986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崖洞葬调查研究课题组前去调查时,因地势太险要,未能进洞。

(四)金奶山崖洞葬

位于平果县海城乡那海村龙奶屯金奶山腰。洞口西北向,高出山脚地面约50米,洞口形状像青蛙嘴,宽1.6米,高0.8米,进深5米,洞内干燥、明亮,高2.5米,宽4.2米,洞顶凹凸不平,钟乳石发育。洞内有一副平放的棺材,棺材是用一段圆木对半剖开刳制而成的,头大足小,头端饰有长牛角形柄,足端饰燕尾形柄,棺头朝西,棺内无骨架,有骨灰。20世纪70年代,海城公社农机厂瑶族工人蒙正华进洞取下,扛去农机厂,劈作柴烧了。

(五)岜央崖洞葬

位于平果县太平镇古案村供屯西南约250米的岜央山顶的山桠右侧凹窝里,其北面有一孤山。“岜央”是壮语,译成汉语就是“白山”。洞口距山脚高约30米,西北向,呈扁菱形,高4.1米,底宽3.6米,腰宽0.65米,进深65米。(图2-38)向内呈斜坡延伸,从洞口向洞内有2个台阶,第一台阶高1.67米、宽1.5米,第二台阶高2.25米、宽1.6米,洞内高6~15米,宽4~9米,进洞25~39米,形成一个空腹大肚洞室,圆形洞厅宽阔、干燥,但较黑暗,地面凹凸不平,北、南、东三壁有4个洞龛,第一洞龛在南壁,呈直径约2米的圆形,高出洞地面7.8米,本身高1.7米。1979年当地村民韦国庆等人进洞挖岩硝时发现有15副棺材,呈南北方向,分3排犬牙交错与洞口横向放着(图2-39),棺材一般长80~90厘米,宽35厘米左右,测量其中一副棺材身长107厘米,内槽长94厘米。韦国庆打开棺材,见头部盖有一块绣花的白布,每一副棺材里都有一具完整的人骨。第二洞龛在北壁,呈脚掌形,高出洞底10米,本身高1.6米, 口宽1.6米,进深3.5米,有6副棺材成列对着洞口纵向交错放置(图2-40),棺材也是头大足小,南北排列,死者头上也盖着绣花白布。东壁的洞龛高出洞底56米,本身高2.56米,宽15~35米,进深44米,韦国庆进洞时未见棺材,但见有残朽的棺材碎片、动物骨头,据推测,似此洞龛可放棺材20~30副。大肚洞室的正中顶部也有一龛,高18米,宽25米,进深约35米,无棺材,但有一把铜剑摆在石头上。棺木为一段圆木剖开刳空而成,棺身像风箱,头大足小,两头各有一对木柄,好似牛角。但这些棺木,后被挖岩硝的人推下洞。1986年4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崖洞葬调查研究课题组又做了详细调查,洞内各龛棺木已无存,只见洞地面有一牛角式的棺头饰及残棺、人骨碎片,没有发现任何随葬品。人骨有肱骨、桡骨、尺骨、股骨、胫骨、腓骨、肋骨、尾椎骨、髋骨、下颌骨及头骨碎片,绝大部分残缺不全,有的已腐烂,属于二次捡骨葬。

图2-38 岜央崖洞葬(黄武治摄)

图2-39 第一洞龛的棺材摆置

图2-40 第二洞龛的棺材摆置

(六)岑逊山崖洞葬

位于平果县太平镇太平村龙纳屯北面岑逊山西北侧近顶处。此洞在20世纪50年代就有学者做过调查,梁岵庐《广西壮族的岩墓》一文指出:“该洞有棺七八十副,由内向外分两行排列,各棺互相半叠压作阶梯形。棺用当地杭木制成,为一段圆木挖凿成槽形,其上加盖,盖上用火灼孔,以木钉固定到棺身上,棺内储乱骨,显系捡骨葬。”[16] 1973年,当地村民甘世学与平果县文化局副局长黄兆真上崖洞考察,见上、中、下洞都有棺,原有棺七八十副,由内向外分两行排列,呈南北向叠压放置。此后,岩内部分棺材被当地村民推下山烧掉。1986年4月23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崖洞葬调查研究课题组对岑逊洞再次考察。山为孤山,四周被山包围,两山之间为山间平地,种植玉米。洞在山西北面悬崖峭壁上,距山脚约90米,洞口坐东朝西,洞分上、中、下三层,彼此相通,各有洞口,当地村民称下洞为嘴巴,中洞为鼻子,上洞为眼睛。(图2-41)我们考察的洞是中洞,但必须从嘴巴(下洞)进去,再从嘴巴出到鼻子(中洞)。上、中、下三洞的正面都是悬崖峭壁,极险峻,无法攀登,我们一行7人只攀登到距离下洞口还有3米的地方,由于落脚的地方不到30厘米宽,其下又是悬崖,无法架梯,只好无功而返。下山后,寻访1973年带黄兆真上去过的甘世学,他向我们描述了洞内的情况,并答应设法搭架让我们进洞调查。两天之后,太平村文化站的人通知我们,进洞的架搭好了,于是我们再去考察。跟着甘世学、甘元鲜上山,沿着简易的二根竹架爬上了洞。下洞口宽0.8米、高1.1米、深7.4米,内宽0.6~1.35米;中洞深6.0米;上洞为前窄后宽,高1.5~2.0米、后宽3.4米、深5.4米。(图2-42)进洞,见棺材不多,无一完整,且集中在上洞,中、下洞只有残棺碎片。从扰乱堆积中找到“五铢”钱和“洪武通宝”钱各1枚及铜铃、铜镯、铜剑、玛瑙、海贝等装饰品,并采集了棺材和颅骨标本。洞内棺木均为圆柱形,上下棺头、棺尾均凿成弯如牛角的角饰,棺盖头、尾角弯向下,棺身头、尾角弯向上,相合其状如一对牛角。棺尾上下凿成形如燕尾的木叉形角饰。其中2副小孩棺,头大足小,保存不好,棺两头都为燕尾式的木柄角饰,根部凿有方形榫眼。1号棺只有棺身,无盖,足部残朽,尾角饰只余下一点根部,头角饰为燕尾式,两头角根与棺口平齐,棺口四周平直,无子母口,棺槽内斧痕斑斑,棺材轻,木纹粗,用泡桐木制成。棺身长46厘米,头宽15.5厘米,高8厘米,棺槽长39厘米,头槽宽11厘米,深5.5厘米;头角饰长15厘米,宽4厘米,榫眼方形2厘米×2.5厘米。2号棺也只有棺身,足部朽坏,头角饰残余根部,两头角根低于棺口,根部凿有榫眼;子母口扣合,子口两侧边上灼有直径为0.7厘米的小孔,其上还插有木钉;棺身残长44厘米,头宽18.5厘米,高11厘米,尾宽14厘米;棺槽长41厘米,头宽12厘米,深7厘米,尾槽宽10厘米;子口高2厘米,宽1.5厘米。棺内有一具儿童尸骨。

图2-41 岑逊山崖洞葬(黄武治摄)

颅骨标本3个,从颅骨标本观察,该洞古代居民具有拔牙习俗。

图2-42 岑逊山洞口

(七)更会山崖洞葬

位于平果县太平镇仰良村乐下屯东面约700米的更会山半腰。更会山是一座石灰岩山,四周被其他石山包围,但山与山之间有平地,种植玉米。洞口向东,距山脚约40米,地势较平缓,人畜可上。(图2-43)洞口有3个,并排着,均矮小,需爬行才能进洞。洞内潮湿、黑暗,极不平整,洞龛长2.2米、宽1米、高1.7米,龛底平坦。据乐下屯小学教师黄锦光说,他在1949年跟随大人上坟时,曾进过此洞,见洞内落水洞北壁上呈南北向放有2副残朽的木棺,棺材为圆筒形,两头各有木柄,棺盖和棺底为子母口扣合,棺身长约130厘米。这两副棺材后来被村民扔出洞口烧掉了。1986年4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崖洞葬调查研究课题组进洞调查,在高出落水洞2米的北壁龛上见有人的指骨和趾骨各1条及残朽的棺材、人骨碎片,估计此龛就是原来置棺材的地方。

图2-43 更会山崖洞葬(黄武治摄)

(八)牺牲岩崖洞葬

位于平果县旧城镇龙望山牺牲岩。据20世纪50年代广西博物馆方一中调查,洞内还有许多棺材。第一个棺材平放在地上,第二个棺材的头部搁上第一个棺材的尾端,其余也按顺序搁放,如叠瓦式。第一个棺材的左侧摆放一把铁剑,右侧摆放几枚铜钱,钱币的年号为“洪武通宝”。[17]

(九)感央岩崖洞葬

图2-44 感央岩崖洞葬

位于平果县坡造镇敬村停豆屯停豆山悬崖峭壁上。洞分上、中、下三层,上洞口西南向,距山脚约80米。洞口宽6米、深9米,洞内宽8米,高2.5~3米。(图2-44)原棺置于上洞,已遭破坏。据当地村民说,此洞原置棺100多副,各棺互相半叠,作阶梯叠瓦式陈放。棺也是圆木棺,头大足小,棺两头各有一对称的牛角式或牛角燕尾式木柄,棺内尸骨一具。20世纪50年代广西博物馆历史组方一中调查,还有30多副棺材,捡得铜手镯、耳环、明代铜钱。1958年有许多棺材被人推下山,拿去当柴烧。20世纪60年代“文化大革命”期间,又有一批棺材被人扔出洞外,大部分当场粉碎,部分略为完整者被村民捡回家作猪槽。1974年春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派人进行了实地考察,棺已不存,仅在岩坑里发现玛瑙珠、玻璃珠、手镯状铁环各1件,明代铜钱2枚。1982年百色地区文物普查时又做了调查,山下有不少霉烂的棺材残片,可以辨认出有牛角式和直柄式两种棺材,在洞内底部葬有金坛,在洞口东、西崖壁上有两处硃书,西壁是“雍正十二年三月初六日卯时正葬,墓主韦顺梁正嵬”,东壁是“雍正十二年三月初六日卯时正葬,墓主陆氏宋正嵬之墓”。 1986年4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崖洞葬调查研究课题组再次做了详细调查,发现宋代数种陶瓷片,在第三层洞西部朽棺、残骨和残灰堆积中挖得铁环首长刀1件,海贝串饰、木笄等。洞内东、西壁上两处硃书仍清淅可见,两处硃书的时间、颜料、书写格式、体例均相同,应出自一人之手。据说是陆姓人安葬金坛时所书,在课题组进洞调查时仍有人前往祭奠,山下也有陆姓墓及清代墓碑。该洞内的牛角式角饰有多样,有的角内侧挖一道凹槽,凹槽中又突起一道脊,脊棱呈圆弧形;有的角内中段起一圆柱形横凸;有的角内侧只凿一道凹槽;有的角饰弯度较小,内凹较平直,角内侧无凹槽,也无脊棱;有的弯如月亮,内窄、外宽,角内呈一线,剖面为三角形;根部与棺口平,根部有榫眼,棺底和顶均与角饰平齐,牛角尖从根部榫眼处向外(底或顶)倾斜,角内侧有一凹槽,槽中有脊棱,脊棱上窄下宽,剖面呈三角形。

(十)庙岩崖洞葬

位于平果县坡造镇伏琴村昌一屯东北约500米的扁山悬崖峭壁上。扁山为一孤山,四周被其他石山包围,两山之间为耕地。洞口北向,有2个并排洞口,距山脚150米,洞口北为悬崖峭壁,无法攀登,只能从南部缓坡攀缘。(图2-45)洞内宽4.2米、深5米,干燥、明亮,但地面不平,里高外低。据传,很久以前,一天夜里,正当村民熟睡之时,忽闻空中有锣鼓声,第二天清晨就发现洞里有49副棺材,这些棺材作南北向层层叠压堆放。村民迷信,认为扁山是神山,庙岩是神灵居所,不能随便冒犯,绝不允许任何人上山进洞。20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破除迷信,个别胆大的人爬进洞去找宝,将棺材打开,把尸骨倒出,其中6副棺材被推下山来,破坏了它的原貌。1982年5月百色地区文物普查时,考古工作者爬进山洞,见有44副棺材,呈一字形列于洞中,棺前有7只供祭用的青花瓷杯。棺材用楠木制成,棺身呈圆柱形,最大的一副长180厘米,直径110厘米,高30厘米,内置尸骨一具,可见头骨、肋骨、手骨、腿骨,是二次捡骨葬。有一副棺通长140厘米,棺身长95厘米,直径14.5厘米,凿成槽形,底部呈弧形,周边留出子母口相套。两端各有一对称的牛角形把柄,长4.5厘米。把柄与棺身两端衔接,衔接处各有一块突出的长方形厚板,厚板厚3厘米,长5厘米,宽4厘米。其上各用火灼出3个直径约为1厘米的铆孔,用硬木作铆栓,将棺身、棺盖铆固。棺内盛放人骨,每棺一人。[18]

图2-45 庙岩崖洞葬(黄武治摄)

1986年4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崖洞葬调查研究课题组再次对此洞进行考察,开始受到群众阻拦。经过乡村干部出来做思想工作,才勉强搭架上洞。进洞后见棺木被翻得乱七八糟,骸骨到处可见。据向导苏元华说,原有棺材49副,是叠压式分三处摆放的(图2-46),我们进洞后经仔细清点,还有棺材43副,有大人、小孩的,但无一具完全合盖者。先后发现青花瓷杯2只、铁剑、玛瑙、玻璃珠50粒、海贝串饰11枚等随葬品。棺木均为圆棺,即为一整段圆木从中剖开刳空而成,头大足小,形似圆柱。大棺上下棺头均凿成弯曲的角饰,棺盖头角弯向下,棺身头角弯向上,相合其状如一对牛角。上下棺尾凿成形如燕尾的木叉形角饰。(图2-47)小棺的上下头、尾角饰均凿成相同的形如燕尾式的。尾角饰略呈圆棒,头、尾角饰根部与棺口齐。并于根部各凿出方形榫眼,插木销固之。洞内棺材除大小和角饰不完全相同外,棺身的形状是相同的。棺头牛角饰,角外侧宽平,形样有四种,有的角腹部挖一道凹槽;有的槽中凸起一道脊;还有的角腹部中段起一横凸,高与牛尖齐;也有的除腹侧中段有一圆柱形横凸外,角外两侧还有横凸如双耳,具有装饰性。如1号棺,为牛角燕尾形,保存完好,子母口扣合,两侧子母口沿上各灼出2个小孔。

从该洞取回颅骨标本4个,均为男性,年龄最大者约35岁,其余3例年龄在20~25岁之间。从颅骨观察,扁山庙岩的居民具有拔牙习俗,均拔去上颌左右两侧门齿。下牙未拔。

近年又不断有人进洞,到2009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棺材只剩25副,而且残缺不全,只有5副较完整。

图2-46 庙岩棺材叠放一角

图2-47 庙岩棺盖

四、隆安县崖洞葬

隆安县位于广西西南部,属右江下游。秦属象郡地,汉为增食县地,唐乾元元年(758年)置思龙县,宋初撤思龙县,并入宣化县。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划宣化县思龙乡置隆安县,是为隆安县得名之始。1958年曾与武鸣县合并称为武隆县,1959年恢复隆安县建制。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大明山耸峙西南,海拔1071米。东部和东北部是砂页岩丘陵,中部是右江河谷,丘陵起伏。右江自北入境,斜贯东南。岩溶地貌集中在西半部,分布较广。在布泉、杨湾、南圩、都结等乡镇山区已发现古代崖洞葬7处。

(一)岜岭崖洞葬

位于隆安县都结乡龙民村布翁屯南约100米的岜岭半山腰上。该洞又叫星猴洞,洞口高出地面约40米,方向东北向。深2米,宽2米,高3米。据布翁屯74岁老人马德清说,他的叔公马恩义在民国初年曾攀着榕树根爬上洞,看到洞内有棺材好几副。传说洞中有神仙居住,每当村里有人去世,出殡之前,神仙就到埋葬死者的坟地埋伏,等到埋葬后就劫棺回洞。洞内的棺材就是神仙劫去的。为了免遭劫持,村人在出殡前,必先派人持刀在坟地周围呐喊,把神仙赶跑。后来这些棺材被好事者丢下山,现已不存。

(二)岜达崖洞葬

位于隆安县南圩镇联伍村都润屯西北1.5千米龙垌地的岜达岭上。洞口向西北,高出地面约60米。洞本身呈半月形,高1.5米,宽5米,进深2米。(图2-48)据都润屯农民赵加泉说,民国十二年(1923年)该屯赵盛最曾进此洞,从洞中丢出一副木棺,一直搁在山脚。1956年赵加泉自己上山打柴,又进了这个山洞,发现洞内有木棺4副,呈一字形排列。棺材都用一段圆木剖开成两半,分别挖出长方槽,然后合盖而成。棺两侧边沿有木钉,两端有提柄。他估算棺高约30厘米,长约80厘米,宽约30厘米。所用材料是珍贵的櫶木。赵加泉见棺材内是空的,就把它们推下山。他和同村人黄广癸、赵义国各拿回一副,交给集体养猪场作猪槽。

图2-48 岜达崖洞葬

(三)弄湾山崖洞葬

位于隆安县南圩镇万朗村福兴片弄湾山的悬崖陡壁上。洞呈半圆形,方向北偏西,距山脚地面高约75米,一般人无法攀登,只有一个采药人曾经攀缘上去过。1991年5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崖洞葬调查研究课题组一行6人,在这位药农的带领和协助下,借助现代攀缘工具,首次进入此洞考察。(图2-49)洞内保存完好,还有棺材5副,呈四前一后放置。棺内有人骨和随葬品。进行清理,棺材都用圆木凿成,将整段圆木从中剖开,中心挖空,留出子母口,相扣合而成,多数有棺角。大小不等,长短不一,形状各异,做工较为精致。都是二次葬,所葬个体有成年人和小孩。其中有一中年男子拔去一对上颌侧门齿,表明当时已有拔牙习俗。随葬品有瓷碗、铜刀、铜矛、五铢钱、贝壳等,棺内有织物残片。[19]1992年报道以为是金猴山崖洞葬[20] , 2007年4月我们再到现场核实,确定是弄湾山崖洞葬,随葬品还有唐“开元通宝”铜钱、铜镯、玻璃珠、骨簪和铜铃。

图2-49 课题组成员攀缘弄湾山

(四)岜南崖洞葬位于隆安县布泉乡布泉街南2千米的岜南山上。洞距山脚高约70米。洞口西北向,洞深约5米,宽约10米,高约6米。洞西北约2千米有布泉河。(图2-50) 1958年龙会村下准屯农民隆启发上山积肥,在洞内发现8副圆木棺,全有柄,棺身、棺盖为子母口套合,头大足小。棺内有人骨,当时全部毁掉。1987年下准屯农民梁启华进洞挖肥,拾到半边棺材底部,由櫶木制成,长48厘米,内槽长42厘米,大头外径22厘米,槽内径15厘米;小头外径19厘米,槽内径14厘米,两端有木柄,木柄长13厘米,宽6厘米。

图2-50 岜南崖洞葬

(五)那康山崖洞葬

图2-51 那康山崖洞葬

位于隆安县布泉乡布泉街东南1千米的下准屯那康山悬崖峭壁上。那康山有时写成那矿山。洞口呈圆形,山下为布泉河,距地表约70米,崖壁峻峭,无小路可走上洞口,非搭架不可攀登。(图2-51)洞口方向朝东南,深约10米,宽约6米,高约3米。1958年布泉下准屯有3位农民进洞积肥,发现洞内放置木棺18副,呈人字形相互叠放。1962年11月,当地农民任毓安给《广西日报》写信反映此事,信转到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12月底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黄增庆前往实地调查,发现棺材和人骨已全部被推出洞外的山脚下。棺材为独木制成,棺身像半边圆木,两端平整,但棺身和棺盖前端突出13~14厘米微弯像牛角形的木柄,棺身的木柄向上弯,棺盖的木柄向下弯。每副棺内有尸骨1具,也有2具的。棺的大小以人的骨架高矮而定,一般长67厘米、宽34厘米、高18厘米,槽长55厘米、宽25厘米,盖高15厘米左右。其中有一副棺比较大,棺内有2具尸骨及6枚唐代“乾元重宝”铜钱和1块直径5厘米、厚2厘米的圆形松脂块;棺材外放有几个瓷碗。别的棺都没有随葬品。“乾元重宝”铜钱当时交给区公所李书记,1959年搬家时丢失。黄增庆将松脂带回,同时带回一具青年女性颅骨。此颅骨于当年由来广西调查山洞化石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室的专家带往北京,后来下落不明。据当地七八十岁的老人说,他们以及他们的父辈从未听说此洞有棺,此地方自明、清时期以来死人都是埋入土里,二次捡骨葬时放入陶坛。从所出的唐代“乾元重宝”铜钱看,崖洞葬的年代应为唐代晚期或宋初。

(六)龙别崖洞葬

位于隆安县布泉乡兴隆村龙别屯1千米处。洞口高出地面约55米,方向东北向,洞深2.3米,宽1.8米,高1米。(图2-52) 1973年龙别屯教师黄忠善上山打柴时发现,当时进洞见有棺材数副,棺内有人骨,棺外有木碗,棺材后被村民丢下山。1991年调查时,洞内还有少许人骨碎片及盛饭用的方形木槽。木槽长13厘米,宽10厘米。

(七)弄埋山崖洞葬

位于隆安县布泉乡兴隆村龙别屯西南2千米的弄埋山悬崖峭壁上。1984年村民黄忠亮上山打柴时发现。四周都是高山,山脚下是玉米地。洞口距地表高约50米,方向西北。洞分上、下二洞,外宽内窄,洞底平坦。(图2-53)上洞纵深2米,宽1米,高1.5米,有3副棺材;下洞纵深2.5米,宽2米,高2米,有6副棺材。棺材大小不一,棺内有人骨、陶器和4枚“开元通宝”铜钱。

图2-52 龙别岩崖洞葬

图2-53 弄埋洞崖洞葬

五、武鸣县崖洞葬

武鸣县位于广西中部,南部紧邻南宁,西与隆安县、平果县为界,北靠马山县,东邻上林县和宾阳县。四面为高丘陵和山地,中部盆地、低山、丘陵、阶地、平原间相错列。武鸣河从北向南,折向西,过隆安境注入右江。秦属象郡,汉属增食、领方二县地。三国为临浦、怀安二县地。隋开皇元年(581年)置武缘县,后并入岭山郡。唐初恢复武缘县,宋、元、明、清因之。民国元年(1912年)改称武鸣县。 目前在武鸣县境已发现6处崖洞葬,都是先秦时期的。

(一)岜马崖洞葬

位于武鸣县陆斡镇覃内村马山屯北面的岜马山。洞口朝西,呈不规则圆形,高约2米,宽约1.7米。洞分内外洞,外洞长3.5米、宽2米,洞口高于洞内地面1.8米。从外洞往内走,通过一个内高外低的倾斜狭窄隧道,到达与洞内相连的隧道口。隧道口原有人工用石块封堵,1985年被当地村民撬开。隧洞口以上有一个垂直向上的扁长竖洞,竖洞上下大、中间小。在竖洞的南北两侧石壁上,分布有6个自然洞龛,墓葬就在这6个洞龛中。其中北壁4个,均在上部,分上下两排(分别编为1号、2号、4号、5号);南壁上部和下部各有1个(分别编为3号、6号)。洞龛内一般都有从洞外搬进的泥土,泥土厚20~30厘米。1986年3月进行清理,除1号洞龛未发现遗物外,其余5个洞龛均有遗物出土。陪葬品有陶釜、竖耳陶杯、陶壶、陶纺轮等夹砂陶器,磨光石锛、石凿、石刻刀、石戈、砺石、小石子等石器。另外还发现人头盖骨1件、锁骨1件、偶蹄类动物(鹿、羊)肢骨4节。位于南壁上部,与2号洞龛位置相对的3号洞龛,洞口呈半圆形,宽1.3米,高0.9米。洞室平面呈半圆形,宽1.9米,进深1.25米。洞室堆积保存较完好,厚25~30厘米。出有陶壶4件,陶纺轮和石刻刀各1件。[21]《广西先秦岩洞葬》将它定在商代中晚期至西周早期。

(二)岜旺崖洞葬

位于武鸣县两江镇英俊村岜旺屯东约20米的岜旺山山脚的一个天然岩洞内。2000年10月被发现。洞口位于山的东南侧,高出地面约6米,呈圆形,直径0.8米。洞口原用一块大石封堵,后被村民移开。从洞口垂直往下约6米便可到达洞室。洞室略呈不规则长方形,长约20米,宽约10米。洞的西南有一支洞,进去不远即为与地下河相通的水潭,长、宽不明。洞室空间低矮,大多需蹲伏行走,只有西北部较为宽敞,最高约3.5米。洞内地面较平,地势自洞口向里逐渐倾斜。2001年2~3月发掘清理,在洞室的东北部和中部布了5个大小不一的探方,从发掘情况来看,在洞的西北、东北和西南的水口处发现较多的人骨和陶器、石器等遗物,以东北部的T1最为集中。出有6男5女1小孩等12个个体的人骨,人骨以壮中年为主。陶器有釜、杯、钵和三足器等,玉石器有长条形的双肩石锛和装饰品的穿孔玉玦和玉坠。陶器以夹细砂红陶、灰褐陶为主,少量泥质陶;纹饰以交错细绳纹为主,部分在绳纹上再施多线刻划曲线纹,少量器表绘有褐色或蓝色直条彩绘。陶釜口沿有敞口、大敞口和微敞口;折肩,鼓腹,最大径在腹下部。[22]《广西先秦岩洞葬》将它定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末段。

(三)独山崖洞葬

位于武鸣县两江镇政府东面(对面)的一座孤立石山上。崖洞葬在山腰与峭壁连接处。洞口朝北,洞高出当地地面约100米。该洞有3个呈一字形排列的洞口,均被人用大石封堵。洞高4米,宽1.7~3.75米,进深10米。1986年11月被村民发现,同年5月,考古工作者进洞清理。死者和随葬品被放置在洞最里面的长方形岩龛中。内有人骨1具,头向正北,部分已腐朽,散乱不全,经鉴定,为一中年男性个体。随葬品多置于人骨架南端和两侧,尸体与随葬品其上覆盖一层从洞外搬来的泥土。出土铜器12件,有剑、斧、钺、戈、镞、刮刀等,另有陶钵、玉钏、砺石各1件。[23]

(四)弄山崖洞葬

位于武鸣县仙湖镇邓吉村雷蓝屯东约300米的弄山西南山脚,北距镇政府所在地约3千米。崖洞大致为南北向,内略呈十字形,由洞厅和4个支洞组成,面积约200平方米,地势北高南低。其中洞厅和第一支洞地面较平,洞厅长约13米、宽3~7米,最高约9米。现今洞口为开山炸石所致,原来的自然洞口在洞的西北即第一支洞所在地,高出地面约9米的山腰上,洞口宽约1米,原用石块封堵,从洞口到洞底有长约5米的斜坡形通道,高差约4米。洞内地面堆着许多炸石时留下的石块,为方便工作,只好采取分块发掘法,除第二支洞以外的地方全部清理了。经清理,洞厅和第一支洞的遗物相对较为集中,且出较多石器。随葬品有陶器、石器、玉器和蚌器,以陶器为主。另有4个成人个体的椎骨、肋骨、肢骨和牙齿等零星尸骨和猩猩、剑齿象、犀牛、猪、鹿、豪猪、牛、熊等动物化石。陶器以夹砂陶为主,占90%以上,少量泥质陶;陶色驳杂,以红褐陶为主,部分黑陶,少量灰黑陶,陶器器表颜色不匀,同一件器物上有两种以上的颜色,胎内多呈红色,胎较薄。大部分器物底部或腹部有烟熏的痕迹。器表除个别素面外,绝大部分饰绳纹,以细绳纹为主,占95%以上,极少量为中绳纹,绳纹大部分较浅且多交错。有的在绳纹之上再施多线“S”刻划纹,另有少量的彩绘、镂空及附加堆纹。陶器器型有圜底、三足和圈足的罐、釜、壶、钵、碗、杯等,以圜底的罐、釜为主。石器大部分磨制光滑,制作精致。器型有石碾、大石铲、单肩石锛、双肩石锛、刀等。玉器均为饰品,有玦、坠子。蚌器均为蚌饰。[24] 《广西先秦岩洞葬》将它定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末段。

(五)敢猪崖洞葬

位于武鸣县马头镇那堤村东约1千米的敢猪山。敢猪山处大明山脉腹地边缘,周围是连绵不断的高山和林立的山峰,东部山脚有一小块山间洼地,北部有一条坝荷小河从东往西流过。敢猪岩是一处天然洞穴,接近山顶,高出山脚约60米,此处山势陡峭,难以攀登,洞口小而隐蔽,不易发现。洞口椭圆形,东南向,长约2米、宽12~15米。1974年武鸣县马头乡政府在洞内挖取岩泥做肥料,发现铜戈1件,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闻讯后派人到现场调查,采集到绳纹陶片,认定为一处古文化遗址。2008年8月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进行复查,发现较多的陶片,证实是一处岩洞葬,随即进行了发掘。洞室前部较小,其西北、西南又各有一个洞室,西南有一条长约4米、宽仅容一人爬行通过的过道,进入南侧室,西北有一个洞口与北侧室相连。岩洞葬主要在前洞室。在长约24米、宽21米、深0.5米处有较多的人骨、陶片和玉器。大量的人骨、陶片、玉石器、陶器主要集中在洞室中部。采集的人骨经鉴定,有16个个体,其中男性6个,女性7个,未成年3个。随葬品计有石器、玉器、骨器、陶器、海贝等100余件。石器全为磨制,绝大部分顶端不加工,全身其他处打磨光洁,但没有使用痕迹,器类有锛、凿、钺、刀,器体小巧精美,其中有凹刃石锛2件、凹刃石凿1件。此外还有小石子597颗。玉器较多,属以透闪石为主的软玉类,器型有锛、凿等生产工具,玦、环、镯、璜、管饰和穿孔玉片等装饰品。有2件凹刃玉凿,2件外缘有4个等距离牙饰的玉环。骨器有锥、镞。海贝2枚、贝壳6枚。陶器均为夹砂陶,以夹细砂为主,粗砂陶极少。陶色有红、红褐、灰黄、橙黄、灰、黑,以红褐、橙黄、黑色为主,器表颜色不均匀,多素面,小数饰细绳纹。以圜底器和圈足器为主,三足器极少。圈足与器身分制,然后粘接。器型有壶、釜、罐、钵、杯、豆、盘、簋形器、纺轮等,以壶、罐最多。随葬品组合、形制上与武鸣岜马山岩洞葬基本相似,年代也应相当,大致为商代晚期到西周早期。[25]

(六)马鞍山崖洞葬

位于武鸣县灵武镇伏塘村马鞍山。洞口离地面很低,有石块堵塞,洞顶很低,弓着腰走一段才能直起来。此洞曾出土双肩石器、玉珠、蚌器、夹砂陶片,可惜已经翻得很乱。2009年12月22日我们前往调查,仍采到双肩石器、夹砂细绳纹陶片、残蚌器。石器弧顶,斜肩,平刃,通长8.35厘米,身宽6.82厘米,厚0.8厘米,柄宽3.1厘米,厚1.1厘米;陶片火候较高,器表褐色,薄的0.32厘米,夹石英、蚌壳粉末;厚的0.65厘米,夹石英和炭末,胎呈黑色。蚌器,弧背,有切割口,残长10.75厘米,厚0.92厘米。其年代当属新石器时代晚期末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