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其他流域的崖洞葬

其他流域的崖洞葬

时间:2022-02-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992年1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派考古人员进行实地调查,该崖洞葬的东边约1千米处是屏山渡渡口,洞口距地面约20米,方向朝南,呈梯形。此处崖洞葬属于岩龛葬。此在《广西先秦岩洞葬》中已有叙述。
其他流域的崖洞葬_广西古代崖洞葬

除了上面左江流域、右江流域、红水河流域、柳江流域的崖洞葬按水系分区介绍以外,在这几处河流之外的除了南丹里湖白裤瑶地区外,在湘江流域、漓江流域、郁江流域、贺江流域也有一些零星的发现。

一、湘江流域崖洞葬

湘江发源于都庞岭的支脉兴安县白石乡的近峰岭,主源是白石河(上桂河),支流有西河(海阳河),北流至兴安县碑底附近,汇漠川,称湘江。向东北流,过全州凤凰乡,右纳建江,左纳绍水;经全州县城,左纳万乡河,右纳灌江;至庙头镇叉江村入湖南,于湘阴县注入洞庭湖。湘江在广西境内干流长174千米。两岸遍布原始文化遗址。先秦时期已从这里沟通五岭南北,在海阳河和灌江沿岸先后出土过商代晚期和西周时期的铜器。战国时期,楚国已在全州洮阳(今永岁)设立关戍,楚国商船溯湘江已越过全州,深入越城岭腹地;秦代在湘江和漓江之间修灵渠,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成为岭南通往中原内地的交通枢纽,史称“湘桂走廊”。相继设洮阳、观阳、零陵等县;西汉伏波将军路博德平南越,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平交趾,都曾沿此路线进军;沿江分布一大批汉晋墓群,这些古墓连绵不断,是中原文化向岭南逐步推进的历史记录。唐宋时期不少中原人士,由此扬帆进入岭南。全州县永岁的江凹里有大型宋代瓷窑,所产瓷器通过湘江和灵渠行销各地。

(一)水牯山崖洞葬位于灵川县的东北面,海阳乡水头村西北约500米处。1991年9月发现。洞所在的山为一孤山,当地村民叫水牯山,其北面有一条小河。洞口高出山脚约30米,北偏西,方向330°。洞口高约6米,为一裂隙,高出洞底1.5米左右。洞后壁有一小洞,高出洞底约8米,小洞口原为砾石垒砌,已被岩浆胶结,后被人撬开。洞口略呈圆形,直径约0.6米,高出其洞底约40厘米,洞底平坦,洞内呈葫芦状,长5~6厘米,宽1.5~2米,洞内较黑。据挖宝者说,在小洞内挖出文物约40件,其中有4件红色方柱形砺石和1件黑色素面陶杯,其余为青铜兵器,计有剑、矛、戈、钺、斧、镞等。这些文物现藏在桂林博物馆及私人家中。在《广西先秦岩洞葬》有记载。

(二)屏山渡崖洞葬

位于全州县枧塘乡屏山渡村板凳潭北,湘江北岸峭壁上。明代已有多种文献记载。郎瑛《七修类稿》记载:“广西全州山上有武侯兵书木匣,岁或一换新板于外,余旧曾闻之,未信。今大中丞顾东桥云亲见也。”朱国桢《涌幢小品》记载:“全州临江一峭壁,凡数十级,半壁有木柜,岁久不腐,人称兵书匣。嘉靖中,遣南昌姜御史敬访异书入全,张云梯,募健卒探取,乃一棺,中函头颅甚巨,二钜牙垂口外,如虎豹然。持其骨下,卒暴死。姜仍以原所瘗之。”清代诗人袁枚两过全州,都从江上对其作过详细观察。袁枚在《随园诗话》中写道:他于乾隆元年(1736年)第一次过全州时,“见江上山凹有匣,非石非木,颇类棺状”;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第二次过全州,“再过观之,其匣如故,丝毫无损。相传武侯藏兵书处。或用千里镜睨之,的系木匣,非石也”。为此还写下一首诗:“万叠惊涛百尺崖,山凹石匣有谁开?此中毕竟藏何物,枉费行人万古猜。”他在此6年之后读到《涌幢小品》的记载,才认清这件事。

1992年1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派考古人员进行实地调查,该崖洞葬的东边约1千米处是屏山渡渡口,洞口距地面约20米,方向朝南,呈梯形。(图2-69)洞室较窄,洞深1.7米,宽1.1米,高0.7~0.95米。洞口及三面均有人工修凿的痕迹,估计此洞是利用原来的小洞,再加人工开凿修整成一个长方形的洞龛,四周洞壁修凿整齐,洞口高于洞内。洞口西壁下边凿一个长21厘米,宽9.8厘米,深13厘米的小槽。洞内原置木棺1副,为长方形,伸出洞外。后遭破坏,将棺砍碎作药材。调查时在洞口四壁及底部尚存有混凝土的痕迹,洞内东北角存有一段长20厘米的混凝土粘结的碎瓦块,3块瓦相叠,地表上有较厚的夹砂灰陶片和少量兽骨、棺木残片。此处崖洞葬属于岩龛葬。[31]

图2-69 屏山渡岩洞

屏山渡是一个古老的渡口,在渡口老码头还留有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立的“屏山渡口柱石”。2007年4月我们再去调查,据79岁的村民秦远坤说,岩洞所在的山叫板仔山。当地传说,洞里埋葬的是一个从北边来的贪官,名叫马得表。棺材原放在全槽山,忽然一阵大风把它吹到这里来。当地俚语说:“马得表,做贪官,尸身落在板仔山。”指的就是这处崖棺。秦远坤小时候知道棺材是由4块板拼成的,大约1941年他与3个放牛的小孩搭人梯上去过,取下其中2块,4人瓜分,拿回家做药。1945年8月从全州桥渡来一人上山又取下一块木板拿走。

二、漓江流域崖洞葬

漓江古称离水,宋代后始称漓水、漓江。主源称六峒河,又名华江,发源于桂东北猫儿山,流至兴安县司门前,东纳黄柏江,西汇川江,称大溶江,至溶江镇与灵河(灵渠)汇合后称漓江,经灵川、桂林、阳朔至平乐,纳荔江、茶江,始称桂江。支流有甘棠江、相思江、金宝河。上游深入越城岭腹心,是通往岭北的孔道。灵渠沟通湘江,是北进中原内地的要冲。沿岸奇峰林立,山清水秀。历史传说曾有崖洞葬,但由于经济发达较早,加上旅游业的开发,许多岩洞的原始遗迹已被破坏殆尽,只在其支流潮田河上游还保留一处,即后龙山崖洞葬。

后龙山崖洞葬位于灵川县潮田乡南面的富足村后龙山半腰上。1998年1月被一位农民发现。洞口为北偏西,方向290゜,高出山脚40米,洞口径0.8米,洞垂直下到1. 2米处,然后倾斜向下。洞内宽0.85~1米,高约2米,深约40米。洞底是地下河,近洞底处发现大熊猫头骨、肋骨、椎骨、肢骨、肩胛骨等化石。在近洞10~12米处的泥土中挖出铜器、玉玦和砺石等,其中铜器有矛、戈、钺、斧、凿、刮刀、镞、剑等。器物分布较分散,无规律。估计遗物原放置在近洞口的平台上,后掉落下去所致。据发现者说此洞原被一大石封堵,洞内比较干燥,故铜器保存较好,器表有黑漆古。1998年当地农民为找宝,将封口石头撬下挡在洞中,每当大雨,雨水夹着泥沙、石头流入洞中,故现在的洞内比较潮湿,浮石较多。此在《广西先秦岩洞葬》中已有叙述。

三、贺江流域崖洞葬

贺江是西江一级支流,其上游富川发源于富川县麦岭乡,南流经富川、钟山,至贺州贺街与大宁江汇合称贺江。在贺州市八步区沙田镇龙中村约50米的红朱岩西南麓半山腰发现一处古代崖洞葬,即龙中崖洞葬。

龙中崖洞葬于1991年7月被发现,洞口向南,高出附近地面约30米。洞深18米,洞口高0.85米、宽1.8米,用大石封堵。洞口高于洞底约2米。洞室呈辣椒形,前大后尖,棺位于洞正中。随葬品绝大多数均置于此洞的东西两侧。出土器物33件,其中青铜器18件,陶瓷器3件,贝币12枚。铜器计有铜鼓、牺尊、兽首盉、罍、箕形器、风字形铜钺、环形器、鼎、龙形器耳、兽头形耳、勾形器、叉形器。陶瓷器有席纹陶罍、青瓷擂钵。铜鼓属石寨山型早期,年代在战国时期。相关资料已在《广西先秦岩洞葬》中有所记载。

四、郁江流域崖洞葬

郁江是指西江上游邕宁与横县交界处至桂平市的河段,上承邕江,下接浔江。流经发育于石灰岩古剥蚀面上的溶蚀平原, 自古以来是桂东南的富庶之区。沿岸分布众多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先秦时期是百越族群中西瓯部族的聚居地。秦代在此设桂林郡,此地蕴藏着丰富的文化遗产。

仙女纺纱山崖洞葬位于贵港市覃塘区大岭乡龙马村西3千米仙女纺纱山悬崖峭壁上。洞口方向朝北,距地面高约60米,洞深约6米,宽1.5米,高约2米。棺材悬吊于洞内,棺盖不加钉,20世纪40年代尚见此棺材。墓主韦奋保,壮族,葬时距今已有150多年,年代为清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