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馆藏高丽青瓷的时间

馆藏高丽青瓷的时间

时间:2023-03-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馆藏和出土高丽青瓷的器形、胎体、釉色和烧制工艺来判断分析,应该是12世纪至13世纪。从以上的两节中得知,杭州馆藏、出土和流传的高丽青瓷中,还没有出现过环底和玉璧底碗类似的器底。根据以上高丽青瓷的发展脉络以及器物特征,我们认为这批馆藏和出土高丽青瓷的圈足、造型和纹饰特点与12世纪至13世纪鼎盛期的高丽青瓷多有相似。由此,我们认为,杭州出土高丽青瓷的时间是12至13世纪以及之后。
馆藏高丽青瓷的时间_韩国研究丛书53:韩国研究(第12辑)

杭州出土的高丽青瓷,地点一般在杭州城南的云居山、南山路、凤凰山、吴山和南星桥一带。这一带在南宋时期为皇宫周围或皇室成员的宅院。从馆藏和出土高丽青瓷的器形、胎体、釉色和烧制工艺来判断分析,应该是12世纪至13世纪。

据韩国学者郑良谟先生的《高丽青瓷•高丽陶瓷史年表》载:“公元9世纪,统一新罗。出土玉璧底青瓷的下层出土了窄圈足青瓷碗。在雁鸭池一带出土玉璧底碗”。韩国在进行京畿道龙仁西里窑发掘中,发现“最下层主要出土的是青瓷。青瓷的釉色有青黄色和橄榄色,施釉均匀,玉环底”等等的考古记录说明,高丽青瓷玉璧底碗的序列与越窑完全相反。约公元898—960年期间,最先烧造的是玉环底碗,逐步向玉璧底碗发展。约10世纪后期至11世纪玉环底逐渐变窄,向圈足发展。11世纪后半至12世纪中期,进入它的鼎盛时期。运用裹足支烧的工艺特点。在釉色和装饰上都有新的突破。高丽青瓷最先烧造环底碗,然后才是玉璧底碗,再后是环底逐渐变窄,向圈足发展。从以上的两节中得知,杭州馆藏、出土和流传的高丽青瓷中,还没有出现过环底和玉璧底碗类似的器底。(图12,北宋高丽青瓷环底碗与唐越窑玉璧底碗)所有的碗、盘、盏等几乎都是清一色的裹足支烧,底部有三个白色支烧点。大部分产品胎体精炼,釉色青中透绿,也有天青色。造型纤巧,纹饰精美,生动而丰富。通过这些特点,我们有理由认为:杭州的这批馆藏、出土和流传的高丽青瓷,应该是高丽鼎盛时期的作品。也就是所谓的翡色青瓷。翡色青瓷的釉面,有南宋中后期龙泉窑的韵味,也有越窑纹饰的特点。但是,在装烧工艺上采用的是支钉支烧,与越窑不同。很可能是受到了南宋官窑、北方汝窑和耀州窑等影响。

根据以上高丽青瓷的发展脉络以及器物特征,我们认为这批馆藏和出土高丽青瓷的圈足、造型和纹饰特点与12世纪至13世纪鼎盛期的高丽青瓷多有相似。其中以12世纪为多。而还有一部分产品,胎质略粗,胎体厚的镶嵌瓷,纹饰风格与前期有明显的区别,支烧痕交待显得有些含糊,笔者考虑是否应为李朝时期,接近中国南宋末至元代时期。因为掌握的器物较少,还需要进一步探讨。由此,我们认为,杭州出土高丽青瓷的时间是12至13世纪以及之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