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印度文明的发展历史

印度文明的发展历史

时间:2022-03-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印度”一词来自南亚河流印度河。在古代,“印度”不是国名,而是代表南亚次大陆的一个地理名词,大体指喜马拉雅山以南、伊洛瓦底江以西、伊朗高原以东的广大地区。(一)石器时代印度境内最早的居民生活在“旧石器”时代。此后在印度河流域的其他一些地方又发现了类似的遗迹,人们便将它们统称为印度河流域文明。
古代印度_当代印度

一、史前时期(远古时期~公元前15世纪)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印度”一词来自南亚河流印度河。在古代,“印度”不是国名,而是代表南亚次大陆的一个地理名词,大体指喜马拉雅山以南、伊洛瓦底江以西、伊朗高原以东的广大地区。

(一)石器时代

印度境内最早的居民生活在“旧石器”时代。他们所使用的石制工具主要靠敲打而成,较为粗糙。这种旧石器在印度各地均有发现,尤以东部沿海地区为多。人们以狩猎和采集为生,尚不会取火、种地和营建墓穴。经过一段时间的演化后,出现了使用“新石器”的居民。这种新石器大多经过研磨,较为规范,多带有凹槽和孔洞,以便同其他物品组合使用。此时人们学会了种植各种坚果和谷物,学会了驯养牛、羊等牲畜,懂得取火、制陶、造船、纺织等,并养成了营造墓穴埋葬死者的习惯。

印度次大陆上石器时代的起止时间目前尚无确切定论,不过到了公元前3000年左右便进入了铜器时代,随之产生了高度发达的远古城市文明。

(二)印度河流域文明

1922年,在信德地区的莫亨朱达罗和西旁遮普的哈拉巴(均在今巴基斯坦境内)发掘出两座远古城市遗址,其存在时间大约为公元前2350年~前1750年间。此后在印度河流域的其他一些地方又发现了类似的遗迹,人们便将它们统称为印度河流域文明(或称哈拉巴文化)。

莫亨朱达罗由卫城和市区两部分组成三卫城筑有城墙,战时御敌,平时作为宗教、行政中心。市区布局整齐,街道宽窄相间、错落有致。主街长0.8公里、宽1米。街道两侧建有下水道。房屋多由烧制的砖石砌成。有的高达两层以上,并装有地板、窗户和建有庭院。大多数房屋中均备有水井、下水道和浴室。在一大型建筑物中建有一个24平方米的大厅。市区中有一个长12米、宽7米、深2.4米的浴池,配有进出水道,四周建有更衣室及走廊。此外,城中也有一些低矮狭小的房屋,内部设施简陋,表明已存在明显的贫富分化。莫亨朱达罗的社会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作物有大麦小麦、棉花等。牲畜有牛、羊、猪、骆驼、大象等。手工业较为发达,陶工、织工、木匠、首饰匠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该地出土了许多长度、重量较统一的尺子和砝码,反映出贸易活动既频繁又规范。还发现了很多印章,其图案和文字在两河流域出土的一些货物上出现过,说明在远古时两地便有了贸易交往。此时人们使用的工具、武器多为青铜制成,铁器尚未出现。莫亨朱达罗的居民普遍信奉“母神”,对河流、山川、闪电等自然现象也广为崇拜。

印度河流域文明究竟由谁所创目前尚难以确定。但多数学者认为其创造者是南亚土著居民达罗毗荼人。约到公元前1750年,印度河流域文明便消亡了。消亡的原因目前还不清楚。莫亨朱达罗存在的数百年间曾因水灾被毁和重建不下7次,但该城最终是否毁于水灾尚不能肯定。

二、早期吠陀时代(约公元前15~前10世纪)

印度河流域文明消亡数百年后,一个新的种族于公元前15世纪左右出现在印度西北部,并由西向东不断扩张。该种族自称“雅利安人”(意为出身高贵者),其身躯高大、肤白鼻长,所讲语言属印欧语系中的古梵语。进入南亚后,稚利安人编纂了四部《吠陀》(意为知识、学问),是包含广博知识的宗教性典籍。最早一部是《梨俱吠陀》,共10册1028首圣歌,其内容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约公元前15~公元前10世纪时雅利安人及其他印度河流域居民的社会生活状况,是研究此时印度社会最重要的文献,因而人们将《梨俱吠陀》所反映的时代称为“早期吠陀时代”。雅利安人与古波斯及小亚细亚的某一种族同出一源,但目前还不知道他们最早是发源于何地。

早期吠陀时代,雅利安人内部争斗不已。经过一段时间后,在印度形成了两大稚利安部落集团,公元前14世纪,它们之间爆发了一次大战,史称“十王之战”。结果,以婆罗多为首的部落集团在首领苏达萨的率领下取得了胜利,在各部落中建立起了绝对的权威。《梨俱吠陀》将当地土著居民称为“达萨”(意为敌人),说他们没有鼻子、皮肤发黑、语言不清,不祭神灵。这些当地人在许多强大的酋长统治下组成很多部落。酋长住在城堡中,拥有巨大的财富。稚利安人不断攻打他们以掠夺其财富和土地。

“十王之战”后,稚利安人的部落制开始向领域王国制过渡。王国的社会组织分为村、氏族及部落三级。最高首领称为“罗阁”(意为大王),其职位多为世袭。罗阉之下有两个常设机构,一为“萨巴”,成员由有威望的长者组成,负责辅佐罗阁,并对其言行进行监督;二为“萨米蒂”,成员由民众推举产生,拥有行政和部分立法权,罗阁赖以统治的官员中,最重要的是军队指挥官“森纳尼”。此外。罗阁还依靠一个称为“婆罗马纳”的祭司集团进行统治,后者有着很高的社会地位。

到达印度河流域后,雅利安人逐步放弃了游牧生活,开始从事农业生产。耕地归家庭所有,牧场、森林、池塘等为村社所有。所饲养的牲畜中,母牛显得十分重要。同项链一样被用作交换媒介。人们虽常食牛肉,但宰杀母牛的现象日渐减少,到后来母牛被称作“阿格尼亚”,意为不可杀。当时尚无人以经商为业,人们通常是以物易物。家庭生活实行父系制,一夫一妻制较为普遍。妇女仍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她们主持家政,可参加宗教祭祀和庆典活动,不少妇女受过教育,有的还创作出一些宗教诗歌。稚利安人主要信奉天神、火神、雨神等自然神癨,稍后出现了创世之神和命运之神。

在早期吠陀的很长一段时期内,雅利安人内部的职业和社会地位并未严格划分。稚利安人与非稚利安人之间存在着相互通婚现象。到了早期吠陀末期,随着阶级分化的加剧,作为征服者的稚利安人内部形成了三个等级,即祭司,称为婆罗门;武士或王族,称为刹帝利;平民,称为吠舍。被征服的非雅利安人沦为奴隶,称为首陀罗。在《梨俱吠陀》晚期的一首圣歌中,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被说成分别来自造物主的口、臂、腿和脚。这样,上述四个等级的划分被视为是神的意志而被严格固定下来,成为日后印度社会等级制度演化的基础。

三、后期吠陀时代(约公元前10~前6世纪)

在雅利安人编纂的四部《吠陀》中,《沙摩吠陀》《耶柔吠陀》和《阿闼婆吠陀》形成较晚,反映了公元前10—前6世纪左右的印度社会状况,因而人们通常将这一时期称为“后期吠陀时代。”

后期吠陀时代开始时,雅利安人已东达恒河中上游和萨达尼拉河地区,之后向南扩展到文迪亚山脉及德干高原一带,进而深入到孟加拉地区。在扩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些较强大的王国。主要有俱卢人以阿桑迪瓦为中心建立的王国;潘查拉人以坎皮拉为中心建立的王国;毗提诃人以北比哈尔为中心建立的王国。由于征战频繁,国王的权力有所增强。有的国王集行政、军事、司法大权于一身,甚至可以随意罢免婆罗门。不过在一般情况下,国王大多依靠婆罗门的宗教势力来进行统治。此时王国的组织机构更加完善。除萨巴和萨米蒂两种机构外,还出现了监察官、司库、税收官、侍从官等。国王、祭司和贵族的头衔为世袭。中央之下约每一百个村落组成一个行政单位,由国王委派将军主持政务,每村设一村长,一些重要村落的村长由国王任命。

后期吠陀时代,一些地方出现了城市,但社会经济重心仍在农村,大多数人以农业为生。此时出现了土地转让现象,但尚不普遍。很多地方开始使用铁器,农作物品种有所增加,社会分工更为细致,手工业行业达数十种,商业贸易有了较大发展,某些贵金属取代母牛成为交换媒介,百进位制开始使用,一些手工业和商业较发达的地方出现了同业工会和商会。

此时社会等级的划分更为严格。每个等级均被冠以“瓦尔那”一词,意为“颜色”“特征”。每个瓦尔那有着较为明确的权限和分工,形成了等级分明的瓦尔那制度(我国译为种姓制度)。在这一制度中,第一等级为婆罗门瓦尔那,有权学习和传授《吠陀》,负责主持祭祀和祈祷,可施舍或接受布施;第二等级为刹帝利瓦尔那,可学习《吠陀》,但无权讲授《吠陀》及为他人祭神,不得接受布施,有权征收赋税和获取战利品。婆罗门和刹帝利均不从事生产和交纳赋税;第三等级为吠舍瓦尔那,只能从事生产、商业活动,可学习《吠陀》,但无权传授《吠陀》和为他人祭神,不得接受施舍,无权获取战利品,有交纳赋税的义务;第四等级为首陀罗瓦尔那,无任何政治权利,不得参与宗教典礼,无权学习《吠陀》,只能从事低下卑贱的职业。在瓦尔那制度形成之初,尚具有一定的伸缩性,种姓间的通婚还未绝对禁止,职业的更换也时有发生。到了后期吠陀中晚期,“灵魂不洁”观念开始盛行,认为人们的灵魂有贵贱之分。从事某些卑贱职业及低等种姓的人被认为灵魂不洁,同他们接触将受沾污而在来生转世为低等种姓。这一观念使各种姓和职业相互排斥,致使人们的社会地位和职业日趋世袭化,婚姻也随之发展为严格的集团内婚制。此外,妇女的社会地位大大降低,不得享有或继承财产,寡妇不得再嫁。

后期吠陀时代,婆罗门祭司们以《吠陀》为依据,编纂了一些解释性的经书,并在此基础上订立了十分详尽和完备的教义和仪式,从而创立了一种以婆罗门祭司集团为核心的宗教,即“婆罗门教”。婆罗门教认为“梵天”是唯一永恒的真实,是宇宙的灵魂,世界万物不过是梵天的化身,人们的灵魂也来自梵天,人们只有遵循严格的法规,来生才能转世为较高等级的瓦尔那,并最终归于梵。婆罗门教宣称,婆罗门、刹帝利和吠舍前世行善,有权参加宗教上的“再生礼”,属“再生族”。首陀罗前世行恶,无权参加“再生礼”,属“一生族”。按教规,“再生族”一生必须经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梵行期”,从事祭祀和学习;第二阶段为“家居期”,成家立业,尽一家之主的责任和义务;第三阶段为“林栖期”,到山林中进行宗教修行;第四阶段为“苦行期”,在肉体上作苦行磨炼,使精神专注于真理的实现。

四、摩揭陀国家的兴衰和佛教的兴起(公元前6世纪~前324年)

长期的征战和国家政权的不断完善,使刹帝利的军政权利日益扩大。他们不满于婆罗门的宗教特权和对国家政务的干预,力图取代其至高无上的社会地位。而处于社会中下层、饱受歧视压榨之苦的吠舍和首陀罗对维护种姓制的婆罗门教更是深恶痛绝。在此形势下便产生了佛教。

佛教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约公元前566—前486年),为兰毗尼(今尼泊尔境内)释迦部落的王子,属刹帝利种姓,29岁出家修行,7年后自称得道,后游方传教40余载,80岁入“涅?”,被称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部落的圣人,又被尊称为“佛陀”,即大彻大悟之人。他所创立的宗教称为“佛教”。佛教的主要教义是“四谛”(即四条真理):一为“苦谛”,认为人生一切皆苦;二为“集谛”,认为人生皆苦源于欲望,有欲望便有言行,就会造“业”(言行之后果),从而免不了受轮回之苦;三为“灭谛”,认为只有根除欲望方可达到不生不灭、断绝一切苦果的最高境界,即“涅?”;四为“道谛”,认为要根除欲望进入“涅?”就必须修道。修道的途径在于坚持“八正道”,即正信仰、正思维、正言语、正作业、正生活、正努力、正思念和正禅定

佛教继承和发展了婆罗门教的轮回观念,却否认婆罗门教的经典和祭司的特权,主张众生平等,认为不需要婆罗门祭司的引导,个人通过自我修行便可摆脱轮回之苦。这种众生平等、人人自救的观念一产生便得到社会中下层民众及刹帝利的广泛支持。不久佛教便自北向南迅速传播开来。

五、孔雀王朝(公元前324~前187年)

亚历山大离开印度后,一个名为旃陀罗笈多的人开始起兵反抗希腊人的统治。旃陀罗笈多出生于北方邦一饲养孔雀的家族,属刹帝利种姓,同难陀王朝王族有血缘关系。他在咀叉始罗城一个名叫底利耶的婆罗门辅佐下建立起自己的军队,并于公元前324年推翻难陀王朝自立为王,建立起孔雀王朝,定都华氏城(今巴特那)。接着旃陀罗笈多结束了马其顿帝国对旁遮普地区的统治,开向东、西部扩张。公元前305年,通过谈判,亚力山大的继任者塞琉古一世将今阿富汗和俾路支一带割让给孔雀王朝。至此,旃陀罗笈多统一了北印度大部分地区。

旃陀罗笈多在位24年,公元前300年左右,因宗教信仰放弃王位,外出修行。其子宾头沙罗继位后用武力吞并了德干高原大部分地区。宾头沙罗死后其子阿育王于公元前261年率大军夷平了南印度的羯陵伽,当地10万人被杀,15万人被俘。到此,孔雀王朝统一了除印度半岛南端外的整个印度。

孔雀王朝时期,国王是全国行政、军事、司法的最高统治者,其左右的重要官员有首席大臣、国师、王储和军队总司令。王朝中央设有大臣会议负责向国王提供咨询意见。中央之下设有若干邦,下又分设区、乡、村,并派有官员负责治理。国王名义上是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者,但实际上由国王和贵族私人占有的土地很少。全国大部分土地为农村公社所有。国家对村社农民征收租税,税率为收成的1/6~1/4。此外,村社农民还须无偿提供劳役并交纳各种杂税。社会上存在着一定数量的家务奴隶,且在往后长期存在,但这些奴隶在整个社会生产中所占比重始终很小,这是印度历史的一个显著特点。此时社会分工有了进一步发展,集团内婚制更加严格,结果在中下层种姓中又产生了许多亚种姓。

农业生产在国家经济中十分重要,主要农作物有稻米、麦、黍、豆、棉花、胡麻等。铁制农具的使用非常普遍。国家对农田灌溉十分重视,各地建有一些水利设施。除食盐等少数物品外,各地农村与城市间较少进行商品交换,其日常生活生产用具大多自给自足。在人口集中、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出现了某些商品的专营城市,如羯陵伽、迦尸等就以产销棉织品为主。很多城市中存在有各种同业公会和商会,以进行生产协调或组织工作。某些重要物品如矿产品、食盐等由王室专营。全国使用统一货币,由国家专门机构负责发行。孔雀王朝同西亚国家贸易往来较为密切,国家设有专门机构管理外来商人的经营活动。

征服羯陵伽造成数十万人的伤亡,阿育王对此深感悔恨,宣布从此停止征战,并于第二年皈依佛教。此后阿育王派人四处传播佛教。约公元前253年,阿育王在首都华氏城举行了佛教僧侣的第三次“结集”(第一、二次结集相传分别在释迦牟尼死后和逝世100周年举行),整理和编纂了佛教的经、律、论三藏经典,以消除佛教内部各派的分歧和矛盾。此外,阿育王下令修建了大量的佛教寺院,为佛教活动提供各种物质帮助,并多次派遣包括有自己亲兄弟在内的佛教使团到锡兰、下缅甸、苏门答腊等地传教,使佛教得以在印度以外的地方传播。而对其他宗教阿育王则采取宽大温和的政策,对它们给予物质帮助和扶持。他本人宣称国王应尊重所有的教派。这样,在阿育王时代,印度出现了少有的各教派和睦共处、自由发展的景象。

统一强盛的孔雀王朝存在时间较短。公元前232年阿育王死后,其子嗣将国家分为数块各自称王而治。到公元前187'年,孔雀王朝最后一个国王为其将军普什亚密多罗所杀,孔雀王朝就此终结。

六、贵霜王朝(公元1~5世纪)

孔雀王朝的将军普什亚密多罗·巽伽杀死国王后,以摩揭陀为中心建立起了巽伽王朝,统治恒河中、下游地区。巽伽王朝时,王权衰弱,国王逐步受制于婆罗门重臣。公元前73年,一个名为甘华的大臣夺取了王位,建立起甘华王朝,巽伽王朝的傀儡国王被赶到原有领地的一隅作有名无实的统治。公元前30年左右,甘华王朝和巽伽王朝被南方的安陀罗人所灭,此后。印度陷入小国林立的混乱境地,并不时遭到希腊人、塞种人和安息人的入侵。

公元前2世纪初,居住于中国西部敦煌和祁连山一带的大月氏人被匈奴人击败,西迁至阿姆河及锡尔河一带。1世纪中叶,大月氏人中的一支在贵霜翊侯(首领)丘就却的带领下消灭了其他翎侯,建立起了贵霜王朝,并南下攻占了喀布尔及以西的花剌子模。丘就却的儿子闫膏珍继位后南下攻占了贝拿勒斯,控制了恒河流域。到迦腻色伽统治时(78—108年);贵霜王朝占据了克什米尔地区,并击败安息人占领了喀什噶尔、和阗及莎车等地。到此,贵霜王朝版图西至咸海、东达葱岭、南抵恒河,成为中亚一个大帝国,首都在今白沙瓦。

贵霜王朝对所控制地区的统治较松散,从未形成一个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国家,绝大多数地区交由归顺贵霜王朝的原有国王统治。迦腻色迦死后,贵霜王朝迅速衰落。到3世纪时,一些小王国纷纷自立,而波斯萨珊王朝则占据了阿富汗和西北印度的一些地区。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5世纪哒入侵时,贵霜王朝的残余势力才彻底消亡。

贵霜王朝地处丝绸之路的中心地段,来自中国、波斯、印度、埃及等地的商品在此汇集,各种文化相互交融吸收。贵霜王朝对学术、宗教活动持宽容鼓励态度,宫廷四处笼络各类学者,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和传播。

贵霜王朝时期,佛教有了重大发展。以往佛教不拜偶像,注重伦理教诲,认为通过修行可以“涅?”,但不是人人皆可成佛。1世纪时,受婆罗门教的影响,佛教内部产生了一个新的派别,认为佛有许多化身,因而创设了许多菩萨,开始进行偶像崇拜,且认为只要对佛有虔诚的信仰,潜心于“至彼岸”的修行,便人人皆可成佛。该教派自称为“大乘”,意为大道,并将原来的佛教贬称为“小乘”。迦腻色伽本人信奉大乘佛教,对其给予了很大扶持,并于2世纪初主持召集了佛教史上的第四次(也是最后一次)“结集”,各地佛教高僧汇集一堂修订和编纂了统一的佛教教规注解。此后大乘佛教得到了迅速发展,逐渐成为印度的主要佛教流派,而南传上座部佛教教则仅在东南亚一带流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