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审美能力是人所独具的一种特殊的能力

审美能力是人所独具的一种特殊的能力

时间:2022-05-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审美活动是人类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它的特殊在于它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的精神交流与融合。同时这个成语还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审美能力是人所独具的一种特殊的能力。审美能力就是人识别美、欣赏美、评价美、创造美的能力。任何审美活动都是在有限中的超越。布洛提出,审美主体与客体之间保持适当的距离,是审美活动的一项基本原则。

学会审美

第三节 学会审美

美是能够使人们感到愉悦的一切事物,审美就是对美的审察和欣赏。

人之所以需要审美,是因为世界上存在着许多的东西,需要我们去取舍,找到适合我们需要的那部分,即美的事物。人的智慧从客观上决定了我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动物只是本能地适应这个世界,而人们则可以通过自己的智慧发现世界上存在的美的东西,来丰富自己的物质生活和精神家园,以达到愉悦自己的目的。同时通过审美,形成更为完善的对事物的看法,剔出人性中一些丑陋的东西,发扬真、善、美。通过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尤其是对人性中存在的友情、亲情、爱情的审美,不断为生活在钢筋水泥的城市森林中的人们提供心灵的慰藉,满足他们因为物质丰富而带来的心灵空虚的需要。

审美活动是人类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它的特殊在于它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的精神交流与融合。

审美主体是指能够在一定社会实践活动中欣赏美和创造美的人。审美主体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文化素养、审美观点、审美趣味,在对审美客体有所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感知,通过情感、联想、想象等形象思维活动,引起愉悦情感的感受。如审美主体在欣赏民族管弦乐《春江花月夜》时,有的人感受到优美的旋律、行进的节奏以及典雅秀丽的音乐风格;有的人随着委婉流畅的曲调,在想象中领略到江南月夜春江秀媚的姿色,立刻会产生强烈的热爱祖国山河、追求向往和平生活的情感。

审美客体即审美对象,是指被审美主体感官所感知的具有生动形象、具有审美属性的客观对象。审美客体的种类是多样的,有动态的美,有静态的美;有自然形态的美,也有人类创造的社会美、艺术美;有专供欣赏而生产的艺术品,也有既实用又美观的物质产品等。

审美主体通过把自己的本质力量投射到审美对象,使审美对象呈现出与审美主体的美感形态、心理结构和精神特征相适应的形式特征,也就是它的美质。审美对象只有在审美主体的眼中才成为对象,同样,离开了审美对象也就没有审美主体。审美活动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相互作用、相互开放、相互生成的动态过程。

古时候,有个叫公明仪的音乐家,弹得一手好琴。有一天,公明仪见一头牛在草地上吃草,他忽然想给牛弹上几曲让牛听听。于是,他就“轻拢慢捻抹复挑”地弹了起来,尽管他是那样的动情,可再看那头牛依然是低头吃草,无动于衷。公明仪很是失望,心想,这支曲子太高深了,牛听不懂吧?于是他就换了一支曲子,一会儿用琴模仿蚊子的叫声,一会儿模仿小牛唤母的叫声。这回牛的反应不同了。抬起头来,竖起耳朵听起来,摇摇尾巴,走来走去,好像听懂了的样子。这就是“对牛弹琴”的出处。我们常用这句成语批评人们不看对象而发表议论。同时这个成语还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审美能力是人所独具的一种特殊的能力。审美能力就是人识别美、欣赏美、评价美、创造美的能力。

在人的各种感官中,视觉和听觉是最重要的审美感官。人的眼睛不如鹰的眼睛犀利,然而鹰不能观赏造型艺术,人的眼睛却能够感受形式美。人的耳朵不如狗的耳朵敏锐,然而狗不能欣赏音乐,人的耳朵却能够感受音乐的美。人的感官和动物的感官的根本区别在于,人的感官不仅是生理性的,而且是社会性的。

在审美活动中,作为审美主体的人与作为审美对象的世界,各自向对方裸露,呈现本真状态,从而进入一种主客交融一体的境界。用中国古人的话是“物我两忘”、“神与物游”。

一、审美的特征

基于人类自我本质力量的审美活动,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征:

1.审美活动实现主体与对象之间的和谐统一

审美活动与其他人类活动相比,最突出的就是它的非物质功利性。审美主体对待审美对象并不是要把它当成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当成满足自己生理快感的材料。相反,他是用自己的自由精神去与它交流,他所注重的是对象的形式或形式下面潜藏的空灵意蕴,而不是对象的实际功用。大千世界,物种繁复,万紫千红,然而使我们心情荡漾、神思飘摇的总是那些鲜艳夺目的色彩、流畅妍美的线条、妙趣横生的形状以及节奏明快的声响。这些物象用它们的形象来愉悦我们的耳目,激活我们的情感,引发无穷的审美意趣,使我们灵机绽放,获得美好的人生体验。在这样的交互渗透中,审美对象在主体的观照下与后者和谐合一。陶渊明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就很生动地体现了审美活动的主客交融的特点。秋日黄昏,山色苍茫,飞鸟归巢,这情境是多么的宁静安恬和悠远闲放,它一下子唤起了倦于人世烦忧的诗人的兴致,使之陶然忘情,沉浸于奇妙的审美意境,在这种美的观照流连中,体验到难以言传的人生趣味。

2.审美活动能使主体获得自由感

审美活动的目的就是使心灵从有限的功利人生中解脱出来,进入想象的空灵的诗意世界。在审美活动中,精神四处畅游,超越各种障碍,乘着想象的翅膀,由情感引领着翱翔在无限的自由王国。但丁的《神曲》从地狱、炼狱到天堂,迷离恍惚,令人目眩神迷;屈原的《离骚》打破了天上人间的藩篱,一任诗情四溢。任何审美活动都是在有限中的超越。这种超越性,使得审美主体能够暂时从各种社会关系的网络中抽离出来,完全以一己的性灵去直面美的本真面目。

3.审美活动的创造性

审美活动的另一个特质就是它的创造性。任何形式的审美活动都是一种自我创造,且不说艺术家通过自己的劳作创造出生动形象的艺术作品是独创,就是一般的审美主体在欣赏音乐、绘画和影视等具体的艺术作品时,也需要投注情感,开拓想象,根据自己独特的人生体验和审美经验来把握作品。因此,面对同一个作品,每个人总会有或多或少的独特领悟。这种独特领悟,就包孕了某种创造性。而它的程度,则与审美主体的整个心智结构、文化修养、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息息相关。

二、审美距离

20世纪初,瑞士心理学家、美学家布洛在他的《心理距离》一书中,提出了美学中的著名的“审美距离”说。布洛提出,审美主体与客体之间保持适当的距离,是审美活动的一项基本原则。

审美距离包括时间距离、空间距离、心理距离三个方面。

1.时间距离

审美活动要保持一定的时间距离。我们都有过这种经历:由于某种原因离家多日,一日返回,家中的一切都有一种温暖亲切之感:桌上的台灯燃亮一个亲切的微笑;窗台上的那盆四季海棠绽开温暖的问候;你一会儿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翻上几页,一会儿又放一首听惯了的乐曲……你处于一种微微的激动之中,心头洋溢一种淡淡的美的感受。其实这周围的一切都是那么平常,也许有的东西曾招人烦恼。可是在你外出多日,忽然返家的那一时刻,这一切都罩上一层美的色彩。是什么使得它出现这种效果呢?即审美的时间距离。

2.空间距离

审美活动也要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听音乐、看电影都要有一个适中的空间距离,太远了听不清、看不真,太近了震耳晃眼、压抑难受,都会影响审美效果。看油画太近了,只能看到一块块的色块,太远了,也同样看不清细节,只有适中才能领略作品的美的魅力。

当代中国著名美学家宗白华先生在《美学散步》中讲过这样一个例子:女子郭六芳家住湖畔,长期生活在家中,并未感到家乡怎样美,忽然一日乘船江上,远眺家乡,看到家乡竹篱茅舍,碧波帆影,薄雾落霞……顿觉家乡如画,十分秀美。心有所感,诗兴盎然。因而写诗赞美道:“依家住在两湖东,十二珠帘夕照红。今日忽从江上望,始知家在图画中。”郭六芳突然发现家乡之美,是因为她是第一次从远处的江上乘船眺望的缘故。这种“距离”体现在空间的广度上,以一种审美的态度观照了家乡的山水,因此内心的诗情画意被开发出来,得到“始知家在图画中”的审美感受。

3.心理距离

什么叫做“心理距离”?举例来说,动物园里的狮子、老虎,我们可以慢慢地欣赏它们。但如果狮子、老虎突然从笼中逃了,我们还能悠闲地欣赏它们?肯定不能。同样的现象,传达给人两种截然不同的心理感受,何以如此?审美的心理距离在这里起着重要的作用。

演员有真情实感,这当然是十分必要的,但是也要注意感情投入的“度”;投入不够,则会影响表演的感染力,达不到艺术表现效果;但如投入太深,把艺术表演当成生活真实,也会冲淡戏剧效果。试想如果演员在表现秦香莲的人生怨苦时情感不能自持,在舞台上哭得泪流满面,昏死过去,这又怎能去进行艺术表现呢?所以有的高超的戏剧表演家在谈到戏剧表演时,意味深长地认为,高明的演员在情感表现时,应该使观众哭而你不哭。这种“不哭”即是一种“虚”的要求,要克制自己、提醒自己这是在表演。

演员是这样,观众在艺术欣赏时也同样要处理好这种虚与实的关系。必须把审美或艺术中的事件、情节和情感与现实生活中的事件、情节和情感区分开来。审美主体在欣赏艺术时,尽管可以被审美对象感动得痛哭流涕或义愤填膺,但不会忘记审美的心理距离。1909年,美国演员威廉·巴文在纽约大剧院演莎士比亚名剧《奥赛罗》,扮演坏蛋瑞高,因演技高超、栩栩如生,当苔丝狄蒙娜被丈夫奥赛罗杀死时,观众席上一位年轻军官开枪打死了挑拨他们夫妻关系的“瑞高”。当年轻人清醒过来,发现自己干的傻事,也开枪自杀了。几天后人们把他们合葬在一起,碑文上写着“理想的演员和理想的观众”。实际上,理想的是演员,观众并不理想,他没有懂得审美的心理距离。

审美距离是审美活动中不可忽视的心理现象,掌握运用好审美距离,能够提高审美感受效果,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更好地享受美和陶冶性情,使自己成为一个拥有高度审美感受力的人。

如何调整好最佳的审美距离呢?布洛为此提出了“距离极限说”,即欣赏者必须始终在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保持一种必要的张力,这种最佳距离就是那种最近距离而又没有丧失距离的那种状态,存在于最近距离和最远距离这两种极限之间的任何一个地方。

我们务必记住“距离产生美”这句名言。

三、审美趣味

审美趣味是指个人在审美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某些审美对象审美风格和审美情调的喜爱和偏好。审美趣味是审美意识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人的审美情感、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审美态度、审美能力的外在表现及其结果。

客观存在的审美对象千姿百态,审美个体的个性特点又千差万别,所以,表现出来的审美情调异常丰富多样。在对美的欣赏和判断中,主体会对某些对象以及对象的某些方面表现出特别的喜好和偏爱,这种喜好和偏爱就是个人的审美趣味。

审美趣味是通过个人主观爱好表现出来的,由此决定人在多种美的形态中选择的自由。审美趣味看来是属于个性所规定的偏好,其实它也由人的精神境界所制约的,于是就有所谓高尚的审美趣味和低级的审美趣味。

就个人而言,审美趣味就存在着差异性。比如,有人喜欢听严肃音乐,有人则喜欢听流行歌曲;有人喜爱芭蕾,有人喜爱中国民间舞蹈;有人偏爱壮阔宏伟、大气磅礴的作品,有人则偏爱浅吟低唱、优美婉约的作品,有人对莎士比亚的悲剧爱不释手,有人则对莫里哀的喜剧深深入迷。孔子高度赞扬《韶》,而对《武》略有微词,表现出他的审美理想,同时也折射出他的审美趣味。

审美趣味决定于人的生活条件、所处环境、世界观、道德修养、气质、性格等方面的状况,因而在程度上有广狭之分、深浅之分、高下之分,性质上有健康、积极和病态、消极之分。那些狭隘、低级的审美趣味,会使人的审美视野和审美对象具有褊狭性,使人美丑颠倒,而那些良好、高尚的审美趣味的形成,则可以使人捕捉到美,深入地理解美,进而去创造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