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新常态下高职营销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发展前景

新常态下高职营销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发展前景

时间:2022-12-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笔者将参考相关学者研究的数据以浙江和福州为例,探讨高职营销人才质量评价需与当地区域经济相结合的重要性。相关学者研究了浙江转型升级下的高职营销人才质量评价的特点。总的来说,以浙江省为例,看新常态下的高职人才培养可以发现,人才培养是要适应当地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据我国营销专业的独特性和长久的发展历史,以及教育行政部门对高职人才培养的需求的总体概括,笔者总结出高职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应具备的几点标准。

一、高职营销人才质量评价标准的发展要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相结合

2015年我国教育部发布文件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中明确提出了对高职人才的质量评价需要与区域相结合的要求。文中提出:1.高职院校在进行人才质量评价的过程中要加强区域联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构建全国职业教育教学资源信息化网络。各地、各职业院校要组织开发一批优质的专业教学资源库、网络课程、模拟仿真实训软件和生产实际教学案例等。广泛开展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组织和支持教师和教研人员开展对教育教学信息化的研究。继续办好信息化教学大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要积极推动信息技术环境中教师角色、教育理念、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变革。2.要加强督查落实。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本意见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抓紧制订具体实施方案,细化政策措施,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要对落实本意见和本地实施方案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跟踪分析,对典型做法和有效经验,要及时总结,积极推广。笔者将参考相关学者研究的数据以浙江和福州为例,探讨高职营销人才质量评价需与当地区域经济相结合的重要性。

(一)首先以浙江为例

相关学者研究了浙江转型升级下的高职营销人才质量评价的特点。文中指出,面对产业转型的冲击,市场对高职营销人才的需求呈现两大特点。

1.市场实际对高职营销人才的需求量大

这在上文中已经提及,随着产业不断的优化升级,对产品的加工制作要求更加精致,因为企业间的合作不断增多,消费者的需求日益追求品质。因而为了满足消费者的要求,产品在包装、广告宣传以及售后等环节也更加复杂。这些工作就需要一批专业理论知识学得扎实的高职营销人才。[6]因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多。而浙江是属于东部沿海的发达城市,各个城市的发展都具有其鲜明的特色,政府支持、分工合作的相似,也在全国打出了名气。在全国新常态的影响下,浙江省在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上,第三产业的比重将持续扩大,因而对人才的需求量也在扩大。

2.企业对高职营销人才的质量要求高

虽然企业需要人才,但绝不是饥不择食。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人才的职业实操技能和通用技能上,如英语等级水平、语言交际沟通协调能力、心理素质专业素质、计算机操作能力等。因为浙江经济发展的区域特殊性,企业对高职人才的要求也日益提高。要求高职营销人才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前提下,也要具有与时俱进的思想,跟随社会进步的脚步,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具备较强的岗位迁移能力。与此同时,因为高职营销人才与全日制本科营销人才,在培养方案,教学课程设计等方面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对高职营销人才的营销实践经验有一定的要求。专业知识的学习程度,归根究底还是要看实际操作。有能力的高素质的营销人才是企业求之不得的。总的来说,以浙江省为例,看新常态下的高职人才培养可以发现,人才培养是要适应当地区域经济发展的。只有真正具备完整的专业知识理论和知识技能,创新型、高素质、综合应用型人才才是企业所需要的优质人才。

(二)以福州为例

福州是福建省的省会城市,是南方经济发展较快,但相对低调的一个城市。近年来,随着产业转型和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服务于一线位置的高职营销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而营销专业职位较多、适应性较强,一直是相关企业急需的专业。但是因为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的方式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对于不同营销专业的培养标准比较统一,没有进行特殊的设计,使得培养出来的营销人才不同专业反向的特征不明显。且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不严谨,没有对企业的用人需求进行调查和分析,使得培养出来的营销人才与企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相去甚远。就业出现了和浙江省一样的问题,学生就业问题难和企业找人问题难的困境。立足于福州市经济发展的特点之下,对高职营销人才的培养和质量评价进行准确定位,实现校企结合,与企业共同讨论学生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案、实习要求等,就显得尤为重要。[7]在定位的前提下,也要注意整合相关可以运用到的资源。在企业、学生家长、社会大众的帮助和支持下,不断完善营销人才的质量培养方案。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与福州当地的经济发展相结合,区域不同,其发展的领域也不同,相对应的所需的营销人才也是有区别的,因而,要针对福州市经济发展的要求来培育高职营销人才。

总的来说,就如哲学中所讲到的事物的发展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高职营销人才的质量培养也需要做到这一点,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情况相结合,落后的地方和发达的地方应该根据其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制定不同的人才质量评价标准。从而缩小区域经济的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做到科学地培育高职营销人才。

二、高职营销人才培养质量评价要与营销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根据我国营销专业的独特性和长久的发展历史,以及教育行政部门对高职人才培养的需求的总体概括,笔者总结出高职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应具备的几点标准。

1.在校期间能很好地学习本专业的相关知识,系统地学习好营销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各种其他大学生必备的职业技能,并在考试过程中能取得较好的成绩。

2.定期锻炼身体,保持一个强健的体魄,能有更多的精力进行学习。在课余时间,可以看一些课外书籍,陶冶情操,不断提升和完善自己,也可以适当地学习一些心理学知识,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

3.具备较强的实操能力,在专业实践过程中,能很好地将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综合起来考虑,提高自身解决各种实际业务的能力。

4.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乐于奉献、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团结合作,能很好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具有责任感。

从以上标准可以看出来,对于高职营销人才的培养比较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将所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过程中来,解决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不断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提高技术应用的能力。此外,在新常态下,还应特别注重培养营销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推陈出新,从而更好地与企业的发展融合,提升社会适应能力。

现阶段,我国高职营销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岗位设置有以下几种,现将其岗位选择和岗位职责列表如下。

从上述表格可以看出,营销专业人才的专业对口方面的岗位是非常多的。一般来说,具备的知识和技能越多就能获得更好的就业岗位。高职营销人才的质量评价也要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更具针对性。例如,有的学生可能对网络营销策划员比较感兴趣,他平常所着重学习的也是这方面的知识。如果他在其他专业知识方面有缺陷,也不以此来评论全部。因此,高职营销人才的质量评价要注重学生的自主择业选择和爱好。其次,学生对老师的上课评价体系也应该更加完善,以此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以后的就业选择做好准备。

总的来说,笔者认为高职营销人才的培养质量评价,要清楚其对象的特殊性,与全日制本科培养的营销人才相区分开来,因为高职营销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较强的人才。因而,我国对于高职院校的营销人才的培养要明确学生的就业选择和就业方向。市场营销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的要求,因而培养营销人才必须要充分体现“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将未来的企业单位的需求作为评价指标体系的一个重要参考力量。以市场营销人才为例,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时,一定要将其实习期间的表现,以及用人单位对其的评价作为重要的参考指标,为下一届的营销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借鉴,不断完善,培养适应于社会主义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转型需要,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从事管理、营销、策划等实际工作能力的,具有实用性营销知识与综合素质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业人才。

三、新常态下高职营销人才培养质量评价需要增加行业企业的广泛参与

就我国的经济发展特征来说,高职营销人才培养质量评价需要增加行业企业的广泛参与,其中最主要的途径就是进行校企合作,实现双赢的局面。在教育部下发的《2015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中可以发现,在产教融合方面,高职院校创新“政行企校”合作机制,不断在提升校企合作的有效性。高职院校合作企业近16万家,院校超过120家。服务企业“走出去”战略,积极培养企业发展所需的属地化员工成为高职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举措。因而可以看出,我国加强校企合作的措施取得了很大的成效。笔者主要从校企合作的意义、推动校企合作措施两个方面来探讨行业企业参与高职营销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重要意义。

(一)新常态下开展校企结合的意义

校企结合是职业院校和企业的双向合作。因而对于开展校企合作的意义也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谈,一个是对职业院校的意义,另一个是对企业发展的意义。

1.新常态下开展校企合作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意义

(1)有利于高职院校的优化课程设置,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传统的院校内部的人才质量评价关注的是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综合素质等方面,同时包括了学生自评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两个部分。但这样单一的评价主体具有很多缺陷,比如,不利于发挥学生上课的积极性、禁锢了学生的思维等等。而开展校企合作,让企业的理念以及需求渗透进学生的教学过程中,有利于促进高职院校不断地优化课程设置,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将无用的课程进行删减,添加更多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课程。同时,在课程教学方面,可以请企业的优秀营销人才来学校给学生进行讲座,提高学生进行专业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减少学生对就业的恐惧感,增强对本专业的认同感,促使高职院校以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为主要教学目的培养出满足企业需求的高质量营销人才。[8]

(2)有利于提高高职营销学生的就业率,促进学校的发展

开展校企合作,意味着学校和企业共同应对产业结构转型和经济发展挑战的强强联合,这种合作不是短暂的,而是一种长期性的合作。在合作前期,高职院校会对合作的企业有一个充分的了解的前提下才签订相应的合作条约。教育行政部门对高职院校的就业率有一定的施压,学校也面临着来自政府、社会、学生家长等各个方面的压力,与企业进行合作,让企业也参与进高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来,自己挑选自己参与培养的学生,是解决院校压力的重要方法,有利于保证高职营销人才的就业率,从而更好地促进学校的教学发展和以后的招生工作。

2.新常态下开展校企合作对企业的价值和意义

(1)降低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人才储备的成本

首先,就企业的发展方式来说,企业对与高新技术创新的改革主要是依靠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来促进企业的长期发展,很多企业自身内部并没有设置相关的创新研发机构。因而企业自身的研发能力比较弱,与国际水平相比,其研发水平比较落后。但是大多数企业对于产品研发并不看重,也不太关注相关产品的最新科学研究成果,且企业与高校的联系也非常少,合作也一般局限在资金投入等比较表面的地方,还没有进行更深入的合作和了解。其次,在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格局之下,劳动力资源非常充足,企业的人力资源供给已经饱和,且成本相对较低,是企业并不担心人力资本的问题,企业内部没有比较完整的与企业发展相配套的人力资源的战略计划,习惯了从市场上直接招聘人才的模式。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新常态的出现,企业的传统的寻找人力资源的模式受到冲击,在市场上根本难以找到符合企业发展创新的高质量人才,即便找到,也需要付出更高的人工成本。这会缩减企业发展的利润,对企业来说是得不偿失的。开展校企合作,让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直接过渡到各个职业院校,将本企业的发展理念和人才需求与院校的培养标准将结合,同时让院校为企业量身定做,有针对性地培养出高质量的营销人才。这样有利于降低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成本,也满足了企业对人才发展的质量的需求。同时,企业还可以在高职院校进行相关投资,利用学校的优势,与院校一起合作开发科研项目。这样也能够降低企业的研发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促使企业朝着创新的路上不断发展。

(2)促进企业经营模式的创新

我国现存的经济发展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企业虽然慢慢地得到解放,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受到政府的相关规章制度的制约,在经营模式上还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开展校企合作,是政府提倡的对于院校和企业来说都是双赢的一项措施。部分企业还没有意识到在政府的指导下开展校企合作的意义,而在经济新常态下,这样的经营模式的创新已经迫在眉睫。这可以让企业更好地迎合市场的需求,不至于被日益发展、竞争激烈的市场所淘汰,关键是可以让企业走出一条不同的路。开展校企合作是企业经营模式的重要创新,对企业发展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机遇。

(3)促进企业营销模式的创新

在现今的新常态下,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日益激烈,这对企业的内涵建设和管理以及企业的营销方式和营销业绩都提出了要求,发展迟缓的、营销模式遵循守旧的企业都面临着被淘汰的风险。21世纪以来,经济高速发展,老百姓的物质生活日益丰富。首先,消费者对产品的质量以及企业的服务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其次,受数字化、信息化的影响,企业传统营销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因此开展校企合作,能够让院校按照当前的人才需求来调整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这可以为企业培养更多的富有创造性的高素质人才,为企业的营销模式的创新奠定重要的基础。同时,这也是一个企业区别于其他为进行校企合作的企业的一个重要标准。开展校企合作能进行最前沿的营销创新的实践和研究,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发展出新的潜在的客户,这也将成为企业取得营销优势的关键所在。

(4)促进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

新常态下要求产业结构转型,冲击了企业旧的管理模式,使企业的发展面临瓶颈,各个方面的压力对企业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理的创新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企业通过管理创新,在不断优化内部人才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使企业发展获得更大的利润。因此,企业的管理模式的创新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校企合作的开展能够为企业管理模式创新提供一定的人才支持,即是作为改革的原动力,保证企业在竞争中占据优势,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推进校企合作的主要措施

1.充分利用经济新常态的机遇推进校企合作

经济新常态的来临,在整体上提出了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这是一种在追求速度的前提下也要求质量的经济发展模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点已经从盲目注重规模效益转化为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和注重科技创新。目前,存在着高职教育的科研发展和教学方式落后于社会发展的情况。一些在行业企业内部已经普及的相关的知识和技术,高校还没有涉及,还没有与企业的发展接轨。[9]因而,在目前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高职院校应该切实关注企业行业发展的前沿的技术和知识,不断推进校企合作的顺利进行。

2.改革专业课程,以满足企业发展需求

首先,对于营销专业的学生,要做好职业能力培养定位,院校与企业进行合作沟通,重新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这一重新设计要主要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信息。课程设计的专业内容要与企业的要求紧密结合。坚持以企业工作为导向,以完成实践为前提条件。进一步来衡量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出以企业的工作内容来设计营销专业学生的课程内容,既让学生学习到了专业知识,同时满足了企业的要求,为企业的发展降低了成本。而且按照企业实际工作过程来设计教学情境和教学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的综合性技能,能更好地实现高职院校所学和企业工作内容的统一。其次,在对营销专业学生进行教学过程中要明确教学目标。定期给学生布置作业,完成一定的工作任务和目标。而在完成工作的过程中也是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再度学习和巩固。对于专业可设置的改革方向可以着眼于营销专业课上实施以工作过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这样的课程设置能体现“教学合一”的思想。在学习每一个章节的时候,老师都布置一些工作任务。当然这些任务可以是与学校合作的企业现阶段正面临的一些问题。在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中,要求学生熟悉企业的工作流程。这样,营销专业课程就不仅仅只是一个传播知识的过程。还是一个“边学边做”的过程,学生在课程上就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工作的乐趣。在以后进入实习单位,或者正式工作以后,就不会感到不知所措,因为在之前的课程中就已经涉及了。再者,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要注重地方企业的重要性。因为地方性企业在当地扎根已久,其所具备的实践工作经验也比较多,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最后,要加深校企合作,以合作为基础。将企业带进课堂。可以邀请营销专家来学校讲课,专家可以与学生一起探讨和解决企业项目。在课程改革中,院校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企业和营销课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得学院、企业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更加顺畅,无障碍。在教学方法上也需要不断进行革新。老师可综合使用理论知识讲授、项目讲授、企业实践体验、模拟实操等方案来使教学课堂更加活泼生动,并且在不断地实践和应用当中建立一套全新的针对高职营销专业人才的教学方案。

3.共建学生实训基地

之所以院校与企业之间要建立起合作机制,一切都是为了学生能得到更好的实践和发展,能在未来实现与企业之间的互兼互聘。营销专业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学习理论知识,但是在真正的实践运用过程中往往对于学生来说还处在适应期。校企合作的意义在于企业提供资金为学生建立一个设备完善的实训基地,让学生有进行实践操作的场所,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一个过渡。这样一来,学生可以经常在实训场所进行一整套的工作模拟,这一实训基地由企业出资,企业冠名资助,对于学习能力比较强、实践操作能力也很强的营销专业学生,在毕业后就可以直接进入企业实习和工作。因为在实训过程中已经对企业的文化,企业制度、管理经验等等有了初步的学习,所以学生在进入企业之后就能尽快地适应企业的竞争机制,并能在企业内部得到良好的发展。其次,企业为学院大部分营销专业提供实习单位,或推荐实习单位,并进一步制定实习的标准。这对于营销专业学生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实践机会。优秀的学生实习期结束后也可以选择留在企业继续为往后的校企合作的发展做贡献。

4.制订营销人才培养方案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需要多营销专业学生知识理论学习得很好,但是缺乏实践能力,且学习到的知识不能融会贯通,缺乏创新意识。与企业所需的具备现代营销理论知识与实践的应用型人才方向背道而驰,因此造成了学校的人才供给和企业人才需求之间的供给不平衡的现象。开展校企合作。学校必须与企业一起制定一整套符合现代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高职营销人才培养方案。在制定方案之前首先要做几个工作:第一是要在现行经济新常态下,国家和企业对营销人才的需求和要求的一个调查和分析;其次,在校企结合的前提下,与合作的企业在了解总体标准以后,再细化,制订一套科学的营销人才培养方案;再者,将这一方案试行到营销专业课程当中去,评估其有效性。最后在综合考虑之下制订一套营销人才培养方案。且只有校企合作不断加深,从中所得到的信息就越具有有效性和准确性。在此基础上的培养方案也一定能满足企业发展的要求。总的来说,学校要结合市场、企业、社会的的需求取向,多与企业进行沟通,共同改善校企合作的方式,是企业也乐意给学校传递营销领域的最新信息,从而加快营销方案的完成进度。

5.推进学校一企业的利益共同体建设,使校企合作关系更加稳定

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文化传播以及科学研究的机构,与企业的发展在利益追求方面有一定的矛盾。在本质上,高职院校的存在,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同时高职院校对于推动社会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从长远的发展角度来看,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发展目标有很多重合,总的来说都是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就高职院校本身来说,如果无法培养出适应企业发展的高质量人才,那么就很可能被社会所淘汰。在企业方面来看,如果在发展的过程中,找不到促进企业创新和发展的人才,也必定在市场竞争中无法占据优势。因此企业与院校进行合作是必要的,这样可以促使企业站在科技和人才竞争的前沿,保持自身发展的不竭动力。其次,高职院校内的师生一方面可作为企业的潜在的人力资源,另一方面也可作为企业的潜在顾客。因此校企合作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平衡学校和企业双方的利益,不断地发挥各自的优势,从而建立一个利益关系共同体,推动双方的发展。

6.将科研与创业、就业、创新相结合,推进校企合作的开展

在新常态下,院校对于推动与企业的校企结合可以做到积极的推进,科研能力与学生创业、创新、就业三者的相互结合。以科研能力的发展来促进学生的创新和就业的不断发展,对于教师来说,教师本身就是专业知识非常扎实的高素质人才,应该就新常态下的各个企业对于营销人才的需求进行市场调研和企业调研。同时围绕各个企业对营销人才的社会需求,来不断地调整自身研究和发展的重点,并将这些科学的研究成果应用到课堂当中,为学生所用。这种根据企业的需求来调整课程和专业建设的方法,有利于高校培养出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营销人才,从而在企业的实际发展过程中提供更多切实有效的服务,推动校企合作的正常发展。

四、高职营销人才质量评价需要适应产业结构转型的发展

新常态下将面临着产业转型,第三产业服务业的发展将逐步取代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发展,而产业转型对高职营销人才的培养也会产生深厚的影响。首先,对于高职营销人才的发展目标和职业定位产生重大影响,为了适应产业转型的发展,政府对于高职营销人才的发展以及未来的职业定位要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其次,会导致市场对高职营销专业人才的需求规模和结构规模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市场不再需要那种传统的按部就班的营销人才,而更需要具有创新意识,能获得更多的创造利润的人才;最后,产业结构转型对高职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以及教学方式也将产生影响。

那么在新常态下,产业转型的不断影响和冲击下,高职院校必须要重新理清发展思路,适应产业转型升级新常态,进一步满足日益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对高职营销人才的一些新需求。在各个方面进行改革,提升对高职人才的培养质量评价,主要要做到以下几点。

1.高职院校营销人才评估要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常态,不断调整和完善产业结构,高职人才的输出与社会人才发展需求相一致,要鼓励学校增强具有创新意识的高职营销人才的输出。在新常态下,企业对于高质量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但是高职院校营销人才就业难的现象却越来越严重,甚至堆积变成中国一个新的高职专业人才就业难问题。这是一种高职人才供需的结构性矛盾,人才输出和企业需要难以达到一个平衡。对于此类矛盾的解决需要深化校企结合的方式,按照企业产业结构升级的要求来发展人才质量评价的标准。比如,根据各个企业对营销人才的需求类型,来对相关营销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进行同步的优化和升级。这有利于真正做到市场对营销人才需求的供应平衡,从而缓解矛盾,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发展。

2.上文中提到,产业转型会对高职营销人才的发展目标和职业定位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而对于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定位,在新的发展形式下,应该重新审视人才培养的方向。而且在新常态下,高职营销专业服务的领域也日渐升级,要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掌握新的技能,发展人才的创新意识以及协调合作的能力。笔者认为,要做真正的高职营销人才,必须是能够对自己的专业有强烈的认同感,并且动手实践能力比较强,能够富有创造力、洞察力,灵活地运用各种专业方法解决企业问题的高素质人才。

3.适应产业转型升级新常态,改进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式,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在培养体制和机制方面,要切实建立完善与新兴产业、新技术推广运用中心等较高级别的行业组织进行动态合作。特别是在教师队伍、课程开发、实训室共建、学生工学交替等方面进行深度融合。在教学方式方面,要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对高职人才“创新性”的内在要求,着力培育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开拓性等时代素质元素,灵活运用微电子技术,设计学生既独立又合作的学习主体空间,将知识的把握与技术的运用融于一体来展开教与学,使课堂教学具有有效性、趣味性,从而达到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最终目的。经济的发展速度加快必然会对教育的发展模式产生一定的影响,学校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要适应产业结构转变发展的需要。因而,学校对于高职营销人才的培育方式将更加注重实践和创新,争取为国家培养优秀的高质量人才,因而新常态下更进一步地影响高职营销人才的质量评价体系的发展。

五、高职营销人才质量评价需要满足当前的就业形势

2015年7月27日教育部发布了《2015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报告显示为了适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要求,高职毕业生自主创业群体不断增加。自2014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自主创业的比例达到3.8%,比2011届增长了1.6个百分点,增幅达72.7%。高职毕业生创业多具有劳动密集型的特点,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据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与麦可思联合调查,2013届高职毕业生自主创业共创造了92.3万个就业岗位,比本科高143%。由此可以看出,当前国家给高职营销专业创造了许多岗位,市场对营销专业的需求日益增多。但是这些需求都与企业的发展需求有着密切联系。院校只要根据当前的就业形势,把高职营销人才的质量评价标准和企业的用人单位相结合,就一定能使营销人才在市场就业竞争中取得一定的优势。

高职营销人才的质量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学校的就业率,让学生能在毕业后找到一个好的工作。在这一方面来说,校企合作对于高职营销学生就业问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当前的就业市场上,虽然社会对营销人才的需求很大,但是很多营销专业毕业生却被企业拒绝,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和高职营销人才培养方式落后与企业发展速度加快对人才需求的质量不断增大之间的差距越来越明显的情况分不开。企业越来越注重人才对企业的认识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以及能促进企业发展革新的开拓创新能力,高校在尝试与企业进行共同设计专业课程,培养高职营销人才方案的进行努力。校企合作就意味着企业更多地进入高校,为学生提供许多专业课上无法学到的就业指导,在学生毕业后,还可以进入相关企业进行实习,表现良好的由企业聘为正式员工,安排正式工作。这对于解决营销毕业学生的就业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政府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根据企业的要求来推动教学改革,提高高职营销人才的就业率,实现毕业生零距离上岗。

【注释】

[1]百度百科,经济新常态http://baike.baidu.com/link?url=_77TKaLjGIzpdTjI xdtVXQ4_KzUr5EdI3W5T_Iu29MLXNOGsGIribWIM3Q1L_ghXCOTIDqs64BsM5401tfC6vr 7OLRS5F_IazDtJ4XyEXQueOFOQ7ul-5dZmKtICgrkb.

[2]常晓铭,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建设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4年14期.

[3]刘艺涛.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第三方评价体系的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14年11期.

[4]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http://www.cqcvc.com.cn/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370&id=64.

[5]刘霞,伍静.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J].企业导报,2013年13期.

[6]沈侃.浙江经济转型背景下高职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北方经济,2011年04期.

[7]陆芳.福州区域经济发展下的高职营销人才培养定位[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3期.

[8]梅鹏,马岩.刍议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动力机制构建[J],商业经济.2012年01期.

[9]田晓鸿.基于新常态下的校企合作模式的探讨[J].知识经济,2015年12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