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高等学校作为培养高级人才的基地,必须加强创新教育,为国家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创新人才,这是时代的呼唤。无论在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专业人才方面,还是在提高创新能力和提供知识、技术创新成果以及增强民族凝聚力方面,教育都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

实施创新教育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

谢清明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要在这种竞争中稳操胜券,就必须不断的创新。创新即生存,创新就是发展。可以说,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中华民族要想在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达到全面振兴的理想目标,关键就在于能不能创新。教育肩负着提高全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令人注目的巨大成就,但是,长期以来,由于主观和客观等方面的原因,我国的教育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突出的薄弱环节。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高等学校作为培养高级人才的基地,必须加强创新教育,为国家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创新人才,这是时代的呼唤。

一、实施创新教育是时代的呼唤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目标,将创造学的原理和方法,创造性人才成长的规模和经验贯穿于各个教育阶段的教育。创新教育注重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教育,注重智能,特别是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着力于教育对象的个性塑造,是培养开拓性,创造性人才的现代教育。

创新教育首先在富于创新精神的美国诞生。美国的创新教育,培养了一大批勇于开拓,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创造性人才,他们的出色工作大大地提高了综合国力,这为世界各国所公认。20世纪80年代,日本政府面对高科技的突飞猛进和人才竞争的国际化,认识到日本危机的致命点是创造性人才的贫乏,若不再大力培养独创型人才,开拓国民智慧,日本将面临衰败的境地。因此,政府提出“立足国内,开发创造力,创造新技术,发展新产业,确保竞争优势”,“创造力开发是通向21世纪的保证”,要培养“全球性,进攻性,创造性人才。”20多年来,日本政府积极系统地开展创新教育,开发国民的创造力,终于使他们在人才竞争上占了优势,在国际竞争中屡屡取胜,现在,日本已成为主导世界高科技的力量之一。

中国是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大国,为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过历史性的贡献。由于种种原因,我国近现代科技、经济相对落后,我们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政策。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们从国外引进了大量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到现在已经20多年了,从许多国家发展规律来看,引进的20年前后,在引进先进技术并加以消化吸收的同时,必须大力推动自主创新。而创新依赖于人的素质及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无论在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专业人才方面,还是在提高创新能力和提供知识、技术创新成果以及增强民族凝聚力方面,教育都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但是,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培养是一个突出的薄弱环节。教育体制封闭,教师为教而教,学生为学而学,教学活动形成“读书-考试-升学-文凭-好工作”的僵死结构;教学观念落后,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动性的发挥;教学模式单一,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拔尖人才的脱颖而出;教学方法过死、满堂灌、注入式的现象基本上没有改变;考试内容和考试方法引导学生死读书本;对学生的评价主要以课程考试分数定优劣等等。还有人把我国现在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教育的弊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人文陶冶过弱,重理工教育,轻人文教育;专业教育过窄,重专业,轻基础,忽视知识、技能和素质的整体性;功利导向过强,忽视思想道德素质和技能素质的提高;共性制约过重,不注意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重智力因素轻非智力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所有这些都影响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严重地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发展。一位留德归来的学者说,如果老师提出一个问题,10个中国学生答案往往都差不多,而在国外学生中,一个人或许能讲出20种答案。从最能展现学生自我表现能力的课堂发言中,我们也能发现一些问题。有这样一种现象:在学前班和小学,教师提问后,孩子们举起森林般的小手,有的怕老师看不见,手举得很高很高,有的怕老师听不到而抢先回答,有的甚至没有听清楚问题就举起了小手;到了中学,“森林”不见啦,只有几棵孤零零的“树”;而到了大学,则常常是老师一人的声音回荡在“空旷”的教室里。由此可以看出,学生的创造力会是怎样的。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要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实施素质教育,阐明了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总方向,实施创新教育并把它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正是我国教育迎接21世纪挑战的对策之一。

二、实施创新教育的内容

实施创新教育是一项革命性的系统工程,从内容上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

首先,是探索精神的培养。学习科学并不是为了记忆和背诵真理,而是为了认识和不断更新真理。教学中要强调发现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获取结果;要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任何科学知识都是人类艰苦努力不断探索的结晶,以此弘扬科学人文精神,培养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方法。

其次,是综合能力的培养。从某种意义上讲,综合能力就是将现有知识重新组合成新知识的能力。独特而新颖的重新组合就是创新。新组合可以是某学科课程所有知识的重新组合,也可以是不同学科课程知识的重新组合。这就要求学生跨学科选修课程或自学,融会贯通并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

再次,是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创造意识是驱使个体进行创造行为的心理动机,没有创造意识的人不可能进行创新实践和创造发明。创造意识是创新素质培养的前提,它包括强烈的创造激情、探索欲、求知欲、进取心、自信心等心理品质,也包括具有远大理想、不畏艰险的勇气、锲而不舍的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创造能力也绝不仅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是一种综合素质。

三、如何实施创新教育

众所周知,不同年龄的人在生理、心理、知识、智力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发展程度不同,因而,各级学校教育的任务和特点也就不同。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重要时期。那么,在目前情况下,如何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呢?

(一)要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传统的教育,人们习惯于理解为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培养人、塑造人、训练人的一种活动,是知识的灌输、品德的培养、技能的训练和体质的增强。实事求是地讲,这种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是在人类社会长期的发展中形成的,它凝聚着许多教育思想家和广大教育者的心血,并为人类社会的延续、发展和进步起过巨大作用。但是,它也和世界上的其他事物一样,具有两重性。例如,其教育对象——学习者,学生的独立人格,个性发展,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往往被忽视,被抹杀,被当作教育机器的加工对象。特别是“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尤为明显,教师为教而教,学生为学而学,学生和学校把学习的目的放在追求高分,追求文凭上,使其完全成为一种传授知识的活动,从而使“高分低能”的怪现象大量出现,没有或很少出大师级人才。应试教育不但抑制了学生的思维活动、个性发展,而且扼杀了学生的创造精神,严重背离了教育的初衷,违背了教育的规律。因此,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首先要转变观念,即把我们的思想观念从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模式转变到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创造上来。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对开展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曾提出了六大解放:“解放眼睛,敲碎有色眼镜,教大家看事实;解放头脑,撕掉精神的裹头布,使大家想得通;解放双手,剪去指甲,摔掉无形的手套,使大家可以执行头脑的命令,动手向前开辟;解放嘴,使大家可以享受言论自由,摆龙门阵,谈天、谈心、谈出真理来;解放空间,把人民和小孩从文化鸟笼里解放出来,飞进大自然大社会去寻觅丰富的食粮;解放时间,把人民和小孩从忙碌中解放出来,使大家有点空闲,想想问题,谈谈国事,看看书,干点与老百姓有益的事情,还要有空玩玩,才算是有点做人的味道。有了这六大解放,创造力才可以尽量发挥出来。”显而易见,在这日益逼近知识经济的时代,陶行知先生所强调的六大解放和毛泽东同志曾提出的“个性的解放和个性的发展”对我们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有着重要意义。

(二)进行教学改革

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创新教育也要通过各门课程来进行。但是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高等教育存在着专业设置过多,专业面过窄,课程体系和教育内容滞后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问题,当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教学改革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我们的工作刚刚开始,尤其是在创新教育上,我们才刚刚起步,一些高校的作法值得我们学习,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力,许多院校逐步开设了创造学课程,开展了各种创造活动。有的学校将创造学定为全校性公共选修课,例如,浙江大学开设了《科技发明与新产品开发》、《创造心理学与人才开发》、《创造技法》等选修课。有的学校把创造学正式列入大学公共基础必修课。有的学校把创新教育与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相结合。有的学校积极组织大学生和研究生开展科技发明活动。可以说,随着大学素质教育的兴起,创新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得到了很大发展,但是,我们的工作才刚刚起步,今后的任务还很艰巨,还需要加倍努力,在探索中不断前进。

(三)改革教学方法

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在教育界流传已久,其实质是没有把学生当作教育活动中具有能动性的主体,而只是将其视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忽视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实际上,广大学生对于“满堂灌”、“一刀切”、“记笔记、背笔记、考笔记”的教学方法早就有意见了。用这种方法培养的人才,以“读书型”居多,能独立思考的“开拓型”人才则很少。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在谈到自己成功的秘诀时说:“我到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学到一种与中国完全不同的学习方法,老师要你注意的不是最高原则,而是一些新的现象,抓住这些现象进行探索、研究、归纳、总结。”目前,一些发达国家的高等学校,都很重视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他们从课程安排,学科的开设入手,如重视开设跨学科的边缘交叉科目,重视文理渗透,理工结合,还十分重视学习方法,如大力倡导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和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等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当然,我们在改革教学方法时,还要注意吸取中国传统教育中的精华,如“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礼记·学习》)“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叶圣陶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等等。

另外,随着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现代化教学手段必然要进入教学领域,并将带来一系列问题,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关系,教师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关系,学生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关系,现代教育技术普及下的师生关系等。对此,我们不仅要有充分地认识,而且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研究、探索和创新,以便跟上时代的步伐。也就是《学习的革命》的作者之一戈登·德莱顿(新西兰)所说:“课堂教学流行的模式其实才300年的历史,教师在课堂上讲课,就像拥有所有知识向全世界传播。而看看现在,每天都有10万篇新的科学论文发表,让每位老师掌握所有的10万篇论文是不可能的。所以,学校的角色改变了,教师的角色也改变了。如果学生能够在任意地方接受知识的话,那么,学校和教师的角色就应当是教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如何处理信息,学习大脑是如何工作的。我相信这就是学校体制正在改变的方式。”

(四)要营造有利于创造性人才成长的环境

创造心理学研究认为,创造性是每个人都具备的,但受着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而加强或消失。也就是说,营造良好的文化和教育环境对于培养创造性人才是至关重要的。先进的社会文化至少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基本内涵:民主,进取,开放。民主是创新的社会文化氛围和健康的个体心态存在的社会基础,只有民主才能有个性,只有民主才能有平等,才能有利于创新活动的文化机制,当然这种民主是建立在法制基础上的;进取是创新的文化动力,这种进取的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延续和发展的基础,是先进社会文化的必然要求;开放的文化是创新活动的必要条件,封闭必然僵化,必然窒息创新的灵魂,只有开放才能扩大视野,才能吸取全人类的文化营养,获得不断创新的活力。马克思曾经指出:“自由是创造的前提”。也就是说,创新特别需要宽松、自由的环境。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也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要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思想观念,形成自由、民主的学术氛围。美国哈佛大学伯顿先生提出的教师进行创新性教学的要点值得我们借鉴、学习。他提出:创造一种气氛,使每个学生被作为一个人来看待,使他受尊重,并作为小组的一员受重视;使每个学生懂得自信并学会提出自己的思想和看法;使每个学生获得自己去创造成就的勇气和信心,并允许可他进行长久的尝试;给学生提供发挥其能力的自由环境,以便激起更充分的探求;对学生的新奇念头、想象力和别出心裁进行称赞和鼓励;鼓励学生提问,我们说好奇产生问题,创新始于问题;对学生做到能够倾听、观察和沉默;鼓励学生广泛涉猎,开阔视野,敢于认知从而敢于探索;大力鼓励学生去探索、选择新途径处理问题,不停留在已经明白的事物上;放弃权威态度,并避免在评价学生中迷信权威的做法。

二要改革以往那种灌输式教育,高强度训练和大计量课程的教育模式,在时间上给学生宽松的余地,让他们能向自己的兴趣方向发展,让他们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具有高度分化和高度融合的能力,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以及对科技领域所有事物的敏感性,能够洞察世界科技发展的动向。

三要在空间上要宽松,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验条件,扩大实验室开放范围,让学生尽快接触科研课题和生产实际,进入到科技领域的前沿阵地去发现科技新问题,提出新方法。

总之,大学阶段是一个人成才的关键时期,通过创新教育,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将会使他们终身受益。英国哲学家洛克曾经告诫人们:“教育上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犯。教育上的错误正如配错了药一样,绝不能靠第二次、第三次去补救。”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只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已远远不够了,要在教育上避免错误,创新教育才是明智之举。

“人皆可以为尧舜。”创新教育的提出为创造力的培养提供了一块适宜的土壤。也只有通过实施创新教育,才能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 邹富汉.大学生学习生活导论.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

[2] 陈光军.开采人生:当代大学生新视野.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

[3] 吴肇庆等.德育新论.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