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波司登的“软实力”

波司登的“软实力”

时间:2022-12-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品牌营销的高手,波司登历来在行业内以“头雁”的身份“领飞”,这一次再度“站得高看得远”。正是因为这种“永远争第一”的心气儿,让波司登多年蝉联全国销量冠军宝座;而从具体执行的细节上看,一个广告气球的高度、一个广告位置的优劣,波司登都要争第一。正是这些无数个“第一”,换来了波司登今天在羽绒服界不可撼动的地位。波司登后来的分支机构延伸到全国、全世界,员工发展到上千人、几万人,这种精神却依然还在。

经济学家于光远说过:“关于发展,三流企业靠生产,二流企业靠营销,一流企业靠文化。”一流的企业,不仅有着非凡的实力,而且有着鲜明的性格,它们不仅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也运用其独特的价值观和理念为社会创造精神财富,并为世人所铭记和传诵。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在中国日益融入世界经济大舞台的背景下,“硬环境”的差异已经不再显著,人才和文化等“软实力”方是决胜因素。这不仅是国与国之间竞争的关键,也是中国经济的排头兵——中国企业想要跻身世界一流必须面对的课题。

文化,从广义的角度讲,是人类生活方式的总和,它包括诸如一般行为、信仰、价值观、语言和社会成员的生活方式等要素,也是某区域内人们的价值观、特征或行为等表现。

一个公司的企业文化,一般指企业中长期形成的共同理想、基本价值观、作风、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总称。一个拥有优秀文化的企业,并不需要每天着意鼓吹文化的内涵,而是“润物细无声”,企业文化已经内化至每位员工的思维方式,并成为他们在工作中的行动指南,这才是精神的力量。

随着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很多企业认识到:市场竞争已不可避免地转化为品牌竞争,“创出牌子”已经不再是早期所谓的“锦上添花”之举,而几乎成了企业的“生命线”。没有品牌,就没有信誉,消费者就不会认可,连安身立命都难以为继,更何谈发展壮大?

作为品牌营销的高手,波司登历来在行业内以“头雁”的身份“领飞”,这一次再度“站得高看得远”。多年的商海搏击生涯练就了高德康敏锐的触觉和判断力,他早已发现这一趋势,所以波司登的品牌推广走得早,也走得好。时至今日,当众多企业开始重视品牌竞争时,他又走到了更远的地方——在他看来,品牌竞争看似是市场角逐,其实最终决定胜负的是素质之争,是企业整体素质和企业家素质的竞争,这种素质的核心,一是企业家本人具有的人格魅力;另一部分是企业的文化内涵。高德康认为,竞争到高级阶段必然是“虚实结合”的,不再是冷兵器时代的“硬碰硬”和“刺刀见红”,而更可能转变为信息战科技战、心理战——要打赢这场战役,在创造名牌后发展名牌,直至成为国际名牌,一半靠物质基础,另一半靠精神力量。

高德康想要做中国服装行业的“百年老店”。作为行业老大,作为第一批走出去看世界的中国企业,高德康对中国服装行业有切肤之痛:中国服装痛在低端竞争,痛在缺乏品牌个性,痛在市场反应迟钝!他也因此一直有一个情结,试图改变这种被动、内耗、低水平的局面,带领行业内的兄弟企业一起进步,让中国服装抬头做人、走向世界。

在公司里或公开场合,高德康时常会提及“民族责任”,这绝不是“唱高调”,而是他的心声。高德康一贯认为,对企业来说打造自主品牌不仅是一种经营战略,更是一种责任。一个企业创立品牌的过程是实现梦想、承担责任的过程。随着企业从小到大的发展,品牌从打造到维护再到提升,企业的责任也由小变大。负责任的企业家,目光不能只放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同时要做民族精神的代言人。就中国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来讲,整个社会和民众都需要心理上的支撑和鼓舞,而民族自主品牌无疑是有利于树立这种自信心的。故此,企业实现品牌梦想之后,实际上更多的是一种责任——用品牌为国争光。“我是不能容忍把我们中国的品牌放在地摊上销售的”,高德康的话掷地有声,“在波司登走出国门的第一天,绝不可能把波司登放在地摊上,我们进就进他们的高档店或者自己开专卖店,不能让别人看低我们的品牌!”

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前夕,高德康向全世界证明:波司登做到了。

文化真的是潜移默化,看不见摸不着,却时时刻刻能感受到。高德康有几句名言在公司内广为流传,他说:“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所以波司登总是看准了就主动出击,攻城略地;他还说“下棋偏要找高手,弄斧必到班门”,所以波司登勇敢地走出国门“与狼共舞”;“在国际市场,我们要对物美价廉说不”,所以波司登把店铺开在了伦敦最贵的地段。有些策略,在很多人看来甚至有些“不知死活”——比如班门弄斧,比如金融危机时期逆势而动走向国际,但高德康却总是别出心裁、另辟蹊径,在无路之处踏出一条新路,“敢为天下先”,为波司登打开思路,也打出了一片又一片“蓝海”。

这种劲头在波司登内部屡见不鲜,和波司登打过交道的人都有这种感觉:波司登人上上下下都有一种“霸气”——要么不干,要干就要当第一!正是因为这种“永远争第一”的心气儿,让波司登多年蝉联全国销量冠军宝座;而从具体执行的细节上看,一个广告气球的高度、一个广告位置的优劣,波司登都要争第一。正是这些无数个“第一”,换来了波司登今天在羽绒服界不可撼动的地位。

有人说,企业文化是“一把手”文化,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优秀的、有人格魅力的创始人才能聚拢一个志同道合的创业团队,才能吸引来德才兼备的将才,由他们再去招兵买马,自然造就一支精锐之师。

与高德康共同创业的“元老”自不待言,跟着他风里来雨里去加上受人白眼,生理心理上都吃足了苦头;跟着他在没有路的地方“拓荒”,披荆斩棘,伤痕累累,却始终对他报以最大的信任和支持。这份情谊高德康从未忘怀,也构成了波司登企业文化的底色——坚忍、勤奋,永不放弃。波司登后来的分支机构延伸到全国、全世界,员工发展到上千人、几万人,这种精神却依然还在。

波司登刚刚准备在全国拓展市场和品牌时,曾成立了多个办事处,那也是为今日波司登奠定基础的关键一年,每一个办事处的成立和发展都可以写成一本精彩的书,限于篇幅,我们只讲一讲济南分公司的小故事。

1995年,波司登进驻山东市场,成立了济南办事处。办事处成立之初条件很简陋,面积一共130平方米,要包括日常生活、办公、仓库等所有用途。但对于本就四海为家的销售人员来说,这也算不了什么,更艰苦的是他们的本来的日常生活,也就是路上的奔波。那时的交通工具远不可与今天相提并论,比如说从济南到临沂,现在坐豪华大巴走京沪高速,两个多小时即可到达;那时却要翻山越岭,穿行在沂蒙山区的荒郊野岭,道路崎岖不平,要颠簸六七个小时才能到达。由于路途遥远,跑一趟临沂就是一次“远征”,而且是苦行僧——路上也没有现在的高速服务站,渴了喝一点冰凉的矿泉水,饿了啃一口硬邦邦的面包,饥渴就这样打发了。就是这样的“苦差”,没人躲没人推,只要是工作需要,谁接到二话不说,带上干粮就匆匆上路了。

在狭小的办事处,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也为了自身的形象,特意没有置办床而代之以一张沙发床——白天用来接待客户,到晚上就展开作为大伙儿睡觉的床铺。为了节省开支,伙食都是去菜市场买原料回来自己烧,但经常一忙起来就没有正点,等忙完了,不仅没力气做饭,连吃饭的力气都没有了。最为紧张的是接货和发货,由于办事处在市区,白天货车不让进,只好在晚上送货;但为了不耽误客户第二天的需要,必须连夜将货物及时送到客户手上。平时还好,一到旺季员工们根本没有休息的时间,经常一个通宵连着一个通宵,几天几夜不睡觉是常有的事,能把棒小伙子累得双腿发软,走路发飘,最后住院挂吊针。

“我们再累,也比不上高总他们创业时的辛苦,高总他们能把波司登从一个乡镇小厂做到今天,我们这些年轻人有什么理由叫苦叫累?熬一熬、挺一挺总能过去的。”就是在这样的心气儿支撑下,在办事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波司登不仅迅速在山东市场站稳脚跟,而且山东市场当年就实现销售额3680万元。此后销售额逐年上升,人员逐渐增加,济南办事处成为诸多办事处里的“业绩明星”。

类似的故事还发生在全国很多地方,就是这样的辛勤和努力,才换来波司登今天的成就。

历经多年的耕耘,波司登崛起了,波司登“发达”了,高德康成了“有钱人”。

从赚钱的角度看,高德康登峰造极;而从用钱的角度,高德康则让我们看到了他的另一面。有人说:赚钱是一门技术,用钱则是一门艺术。对于钱的态度,高德康则常引用老话:“成由勤俭破由奢,节勤犹如针挑土,浪费好比水推沙。”

在外人看来,高德康很富有。

他的确很富有。他是一位领导着上万名员工、市值上百亿的大型企业集团的总裁。但无论公司的资产如何增长,他在“富豪排行榜”上的名次如何上升,他的生活习惯仍是俭朴如初,绝无奢华。得益于良好的家教,高德康没有任何不良嗜好,从来烟酒不沾,对赌博等恶习更是深恶痛绝,而吃喝穿戴也都是家常即可,几乎与平常概念中“富人的享受”绝缘。

很多接近过高德康的员工说,他在生活上对待自己近乎“苛刻”——出差在外,吃快餐是常事,对于山珍海味的应酬能躲则躲;每天能回家吃家人烧的饭菜就是他最大的享受。同他一样,公司高管办公时,也没有任何特殊化,都是员工食堂的工作餐。大家都赞同高总的风格:尽管简单,没有任何客套,心里却是很舒坦,节省下时间来可以更好地工作。

有一件事很能反映高德康的风格。1998年某次记者来访,因为时至中午,高德康便留记者一起吃了工作餐。饭后余暇,高德康半开玩笑地让一位记者猜他扎的皮带值多少钱。记者看那皮带做工十分考究,样式也挺别致,脱口而出:“值个几百元。”话音刚落,高德康神秘一笑,说道:“这条皮带只有10元钱,是人造革的。因为是我系上了,所以你肯定猜不出。”这让我们想到世界文学名著《项链》,谁若不辨真假,借了这条皮带给弄丢了,还有可能闹出类似为还项链而辛苦赚钱的事。

“群众看党员,党员看书记”“群众看干部,干部看‘班长’”,这些曾经很流行的话,现在不大听人说了,然而在社会生活中仍是如此。一个地方、一个企业,带头人的素质、作风,往往就是这个地方、这个企业的时尚和风气。

高德康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并不亚于对企业技术设备的革新。为了保证企业在未来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高德康将波司登多年来形成的独特企业文化凝练为波司登的24字方针——不怕困难、不怕委屈、自强不息、敢于创新、追求卓越、永争第一。

2000年前后,时任常熟市委书记的江浩收到辽宁一位消费者的来信,信是有关波司登的:

江浩书记:您好!

我是辽宁省葫芦岛八家子铅锌矿的一名干部,作为一名科级干部,我深知你的工作很忙,请你在百忙之中,抽挤点时间,看完这封来自辽宁的感谢信。

事情是这样的,春节期间,我爱人在葫芦岛友谊大厦购买了一件康博集团公司生产的“波司登”牌羽绒服,因不慎将羽绒服掉到了炉火上,羽绒服的袖子被烧坏了大约半尺见方的一块面积。我爱人到处奔波,想购买一块与此布料颜色、质地相同的布料,但一直没有买到。

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我们抱着一种“试试看”的心理,拨通了康博售后服务部的电话,将事情经过与康博售后服务部的徐爱红小姐叙说了一遍。没几天,我们突然收到了康博售后服务部寄来的一块布料。真没想到,一个电话,与我们相隔千里之外的康博售后服务部,特别是徐爱红小姐的热情服务,给我们解决了一个大难题。这不仅仅是一块布料,而是你领导下的康博集团、康博售后服务部一颗诚挚的心。一块布料寄深情,文明建设结硕果。说实在话,此事虽小,但它却充分反映出精神文明建设在常熟市,在康博集团公司、康博售后服务部的体现。我和我爱人对康博集团、康博售后服务部及徐爱红小姐的竭诚服务表示衷心的感谢。我将把康博为我们消费者真诚服务的事迹告诉我的亲朋好友和我认识的所有人!

我相信,该公司有徐爱红小姐这样的职员,有过硬的“波司登”名牌产品,有“顾客至上,信誉第一”的宗旨,康博集团公司生产的“波司登”系列产品将会大展宏图,更加赢得广大顾客的信赖。

高德康一直说:名牌的实质是民牌。这封消费者来信非常生动地印证了这句话。波司登确实在用自己的爱心,换取顾客的信任。而这有赖于“面对客户,我就是波司登”的思想深深植入了每一位员工的心中,正是因为有这样企业文化,员工才能“不怕多做一点”,“宁可多做一点”,急客户之所急,想客户之所想,主动、认真、贴心地为顾客解决问题,给客户带来意外之喜。这种口碑传播的含金量是不可忽视的。

对波司登来说,对员工的关怀,不是偶尔为之,也不是“逢场作戏”,而是真正作为企业战略来实施的。高德康说:“职工的心,企业的根。”要把员工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人力资源部门工作的重要指标,也是员工关怀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高德康认为,把员工摆在第一的位置,对自己的员工负责,是一个企业家首先必须做到的。只有对员工负责,才会使员工以忠诚和热情投入工作,这样才能把一流的产品、一流的服务提供给顾客,从而赢得顾客的忠诚。

为什么在波司登每个员工都能全心全意、一丝不苟地为公司工作呢?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高德康坦言自己并没有什么高深的理论造诣,波司登如今的凝聚力来自公司对员工的责任心,来自高德康“以人为本”的人才理念,把员工作为企业的第一资本,强调员工的主体地位。波司登的企业文化核心之一就是让员工“爱厂如家”。

➢“以人为本”不是空话,波司登的员工宿舍让员工们安居乐业

波司登两万余名员工大多数是外来务工者。为了给这支队伍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居住环境,形成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公司在各大生产基地都建造了相同规格的员工宿舍。为了让员工住得安心、愉快,真正有家的感觉、家的温馨,公司为每个宿舍配备了有线电视、电话、电扇、卫生间和阳台,同时还设有专职保卫人员、邮局、超市以及自动取款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波司登在蓬勃发展的同时,大力营造企业文化,每月为员工举办集体生日晚宴,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文娱活动,活跃员工生活,努力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凝聚力,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对于企业的“新鲜血液”,高德康也有自己的独到看法:虽然企业也会从外面挖人才,但是公司自信能够培养我们自己所需要的人才。多年来,针对多数生产一线员工文化水平低的现状,公司通过有计划的技能培训和文化实习等逐步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培育了一批重质量、有才干的一线“兵才”。公司坚持新工人进厂“三级教育制”,对所有新职工都按规定签订劳动用工合同,并集中进行企业规章纪律、安全生产和一般专业技能等方面的教育培训,从源头上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为确保培训工作的落实,公司每年拨出专项经费责成人事部门组织实施培训计划,定期、不定期地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工人参加技术质量知识更新培训,介绍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不断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这样的人才培养机制,反映出企业在充分尊重员工以及对员工的责任的前提上,为员工提供了一个不断成长与企业共同发展的环境。今天,无论是企业领导、中层干部,还是普通职工,都把波司登当作温暖的大家庭。

➢丰富多彩的员工活动:2009年首届波司登“企业文化月”活动之一——虞山环保

高德康说,其实这是一个很浅显的道理,你对员工负责,员工才会对企业负责,保护员工的就业稳定、给予合理的薪酬和福利、提供增长才干的机会,帮助和促进员工个人发展是企业不可推卸的责任,当员工内心深深感受到企业对他的工作、生活及未来真诚负责时,他就会与企业实现心理上的交换,将心比心,自觉自愿地忠诚于企业、奉献于企业。

有这么通情达理的老板,有这么贴心暖心的服务,员工怎能不爱厂如家呢?

人们常说:身教重于言教。高德康平日的态度颇为平和——遇到麻烦不急不躁,人们都说天大的事在他那里也波澜不惊,有“泰山崩于前而不色变”的气度;听到好消息一般也不会喜形于色——波司登在香港上市,公司上下都欢天喜地,他也不过是淡淡一笑。在大家看来,高德康是很有风度的,从未见他公开场合疾言厉色地批评人,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对员工没有要求。一些已是波司登“一方大员”的高管,都对刚进波司登时与高德康的接触记忆犹新。

➢丰富多彩的员工活动:波司登团委组织团员游览乌镇

已经不记得那是多少年前的事情了,那时我还是一个毛头小子,有一次非常有幸被高总点名陪他去北京参加一个重要会议。也不知道是没有经验还是有点紧张,出差前我没有检查好出席会议的服装就匆匆提着箱子上飞机了。晚上,我兴高采烈地穿上西装来到高总的房间,等着一起前往会议现场。

当高总微笑着打开房门的时候,我突然发现刚才下飞机时高总有点疲惫的状态已经荡然无存,站在我面前的高总打点好了一切,神采奕奕地准备出发了,甚至让我觉得有点“神奇”——看他一身合体的西装搭配浅蓝色细条纹的衬衫,打了一条提花格子的深蓝色领带,感觉整个人精神了不少,也同时显示了高总身处时尚行业的专业度。下飞机时,我注意到他的头发是有点凌乱的,现在应该是吹了一下,显得一丝不苟,顿时年轻了几岁;脚上一双系带的皮鞋透出优雅的哑光,擦得一尘不染。我在心中暗暗佩服,高总穿衣打扮的水平真的一流。

心里这么想着,我进门后随口拍了个马屁:“高总裁年轻了不少哦。”这一方面是有点开玩笑,另一方面也是真心话。

高总笑了笑,退后一步说:“小张,来,我看看。”说完拍拍我的肩膀围着我转了一圈。看完了,他的笑容却收敛了,他指着我的西装扣子严肃地说:“这扣子怎么回事?”

我的脸顿时红了,不好意思地说:“出门忘记检查了,扣子线有点脱落了。刚才想会议是坐着的,不会被人看见,就没管它了。”

似乎是为了让我放松心情,高总这时又和蔼地笑了,他再拍拍我的肩膀说:“我们是做服装的,要比一般人更注重衣服上的每一个细节。如果你能真正地钉好一枚纽扣,这比你缝出一件粗制的衣服更有价值。”说完,他转身翻开酒店的抽屉找出针线开始帮我缝纽扣。

看着高总熟练的手法,我真的是无地自容。一转眼,高总就把扣子缝好了:“来试试正好不?”看我惭愧地穿上西装,高总微笑着说:“没事,小张,以后要注意。”

➢丰富多彩的员工活动:拔河比赛

随后,我们一起走进会场。会议期间,不停地有闪光灯对着我们猛拍,还要和许多的企业家和政府官员近距离接触。我又惭愧又庆幸地想:多亏了高总的细心,否则我真的可能给波司登丢脸了,一颗小小的扣子真的是非常重要啊。

会后,我特地找到高总承认了我的错误。高总严肃地勉励我:“一个不注意小事情的人,永远不会成就大事业。小张,我希望你能在波司登成就一番大事业呢。”

在波司登工作那么多年,我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也领悟了不少做人做事的道理。但这件多年前的小事却让我终生难忘。可以说,我是从这件事开始真正认识高总、认识波司登的。高总对我说的那句“小事做不好,也成不了大事”的话从那天起就一直深深地刻在我心里,也让我养成了做任何事情都追求“注意细节,精益求精”的习惯。

我能在波司登走到今天,对这句话体会得比当年还深:身边的每个细节才是大事业的开始,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个职场人士责任感的高低,就体现在这些小事上,能否认识到这一点,就意味着你能否做成一项大事业。

➢丰富多彩的员工活动:邀请明星与员工联欢

可以说,能够如此近距离地被高德康“调教”的员工都是幸运的,“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虽然话语不多,却是高德康商海驰骋多年的经验总结,有些甚至是血泪换来的,学得好的确可以受益终身。

但随着公司规模越来越大,这样的机会也越来越少,日理万机的高德康接触一线员工的机会比以前少了,也不可能再采取创业期时“我做你看”的办法带徒弟了,但高德康并不因此而放松对员工思想的关注,而是在企业文化建设上投入了更多的精力,以达到纲举目张、以点带面的效果。但在做法上,他也斟酌了很久,如果只是抽象地讲道理,大家会因为枯燥而不易接受,一线员工的理论水平也千差万别,很难保证效果;思虑良久,他想出了“典型案例”这个办法,用讲故事的办法为大家“摆事实讲道理”,容易理解也容易传播。

1999年发生的“褪色羽绒服”事件就让高德康事后在公司多次引用,让全体员工引以为戒。

这件事事发突然。1999年11月5日,北京晚报突然出现了一则报道——《年前买件波司登,穿了咋就脖子红》:一位消费者投诉说买了一件波司登羽绒服,可穿上后居然把脖子蹭红了,由此质疑“波司登”这个名牌的含金量。

对此,公司宣传部门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但还是按惯例将此事报知了高总——高总规定,每天的媒体动态,尤其是负面消息一定要知会到他。也许是很久没有负面消息了,宣传部门只是把它例行公事地提交了。高总当时正在青岛出差,一得到消息就急坏了,电令宣传部要立刻派人赴北京协调处理此事。多年的商海征战让他始终警钟长鸣:培育一个品牌需要几十年,但毁掉一个品牌可能只要几天时间,如果竞争对手伺机炒作,发动媒体恶意转载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看到高德康的焦虑,当时的宣传负责人提出了一个“应急”的招儿:干脆说这件衣服是假冒的,不是波司登生产的!结果遭到了高德康的极力反对和严肃批评:这是损招,是饮鸩止渴的办法!且不说这样并非真相;而且,我们一旦这样声称,势必对经销商——西单商场非常不利。西单商场是波司登的重要客户,从创业之初,高德康就立下“天条”:客户利益至上。在这件事上,一定不能把责任推给客户,要用波司登自己的力量寻求解决办法。

高德康定下调子:这次事件一定要以实事求是的方式处理。他指示派去北京的协调人高妙琴副总在第一时间去和消费者“负荆请罪”,并说明情况:面料的色牢度虽然达到了国家标准,但可能和国际标准还有差距,所以造成了褪色。另外,这批货正在做特卖处理,估计这是一件漏网之鱼。

那天的雪下得好大,高妙琴副总接到高总的指令时已是傍晚,但她还是冒着大雪飞往北京并连夜找到了这个消费者。对方是朝阳区宣传部的宣传干事,高妙琴一边在电话里安抚他的情绪,一边匆匆往他办公室赶。晚上8点,当高妙琴终于赶到对方办公室的时候,双方都饿着肚子,对方还有一肚子怨气。

按照高总的指示,高妙琴先让对方宣泄了自己的不满,毫不推脱地承认了这件衣服存在质量问题,并诚恳地道了歉。等对方情绪平静下来,高妙琴又立即提出解决方案:免费为他更换一件合乎标准的羽绒服,同时借机讲清了事情的缘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波司登羽绒服确实是严格按标准生产的,但百密一疏,这件“漏网之鱼”为他带来了不便,这将鞭策波司登以后更加努力和认真。高妙琴还讲了高总的创业历程和建立一个品牌的坎坷不易,希望这位消费者能够给波司登一个机会,不要让一个有志向的民族品牌因为疏忽毁于一旦。

高妙琴顶风冒雪的诚意和波司登的创业故事打动了这位消费者,他似乎也觉得自己有些过激。消费者的态度从最初的投诉和抵触到现在的渐渐软化,尤其是得知波司登创业路上经历的那些坎坷后,他似乎还为自己的“得理不饶人”显得有点不好意思。通过友好的沟通和对话,这位消费者当晚又写了一篇文章《千里更换波司登,老史穿了脖子不再红》,以他的名义刊登在第二天《北京晚报》的同一版面。同一人写的两则对比鲜明的新闻,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波司登“不推脱、负责任”的形象因此深入人心。就这样,一件可能损伤波司登品牌的负面事件,通过积极行动和行动中表现出的诚意,转变为宣传波司登品牌的好事,这都是高德康一贯对消费者的责任感和对品牌的使命感使然。

高德康说,波司登提出的“四我”思想:质量——我的生命,名牌——我的灵魂,服务——我的承诺,市场——我的落脚点,绝不是只挂在墙上的口号,而是每位员工的行动准则。

高德康不仅这么要求员工,更这么严格要求自己。

2008年冬天的某日,高德康原定要去山东德州生产基地参加一个会议。临行前一天,上海突然下起鹅毛大雪,很多航班宣布停飞。按常规想,只需一个电话告诉德州方面,因天气原因飞机不能起飞,对无法赶到致歉即可。毕竟这属于不可抗力,理由足够充分。

但高德康不这么想,他想到的是领导们已经准备好了开会,书记、市长、各个局的局长都要出席,如果自己不去,他们会怎么想——德州又没有下雪,和他们说不去可能会造成误会,以为他是有意推脱。虽然办公室的人十分担心,但高德康几乎是不假思索地赶往虹桥机场,他一定要尽全力试一试,如果到了机场实在没有航班,在机场再打电话给德州的领导,这样他心里才比较踏实。

到了机场,果然所有航班停飞。但高德康还是不肯放弃,依然在机场服务台打听有没有其他可能。真是皇天不负苦心人,恰好凌晨有一班日本到北京的航班经停上海,高德康当机立断,立马搭上这班飞机到了北京,又从北京坐了3个多小时的长途车赶到德州。

就这样,折腾了一个晚上没睡觉,高德康终于在早上7点多抵达德州,到房间简单梳洗一下,草草吃了点儿早饭,他于8点准时出现在会场。德州生产基地的负责人本来已从集团办公室得知高德康可能因天气原因无法赶到,此时当风尘仆仆的高总出现在会场时,生产基地负责人便将他辗转一夜的情况跟在座领导做了说明。大家不约而同地报以最热烈的掌声,一是对高德康的莅临表示感谢,二来更是对他的诚信致以敬意。

类似的小故事还有很多,波司登的员工们几乎都能说出一二,可见波司登企业文化之深入人心。高德康本人更是以身作则,将企业文化牢记心中。在采访中也深有体会,高德康多次提及波司登的“二十四字方针”:不怕困难、不怕委屈、自强不息、敢于创新、追求卓越、勇争第一。这是波司登企业文化的精髓,也是全体波司登人心中的信条。正是这些原则,塑造了不一样的“波司登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