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宁波与长三角城市软实力的动态分析

宁波与长三角城市软实力的动态分析

时间:2022-03-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而后三名则原封不动,分别为宁波、无锡、常州。“文化生活”、“城市形象”两项专项软实力排名均为第7,“教育发展”软实力排名第5,“公共服务”软实力排名第3。常州则在“公共服务”软实力上以黑马姿态挤进前三强。“公共服务”软实力反映了公共部门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这也是常州近年来发展迅猛的主要原因之一。
宁波与长三角城市软实力的动态分析_宁波在长三角发展中的地位演进及提升研究

(一)长三角城市软实力排名及分析

1.长三角城市软实力综合排名

2005年、2010年长三角城市软实力综合排名如表6-2所示。

表6-2 长三角城市软实力综合排名表

比较7个城市2005年、2010年综合排名变化发现,只有南京、杭州有小幅度变化(分别退1名和进1名),其他城市均保持不变。7个城市在2010年的综合得分中,得分在90分以上的有上海和苏州两个城市,57%的城市综合得分在80~90分之间。前三强城市中,上海稳居榜首,江苏省和浙江省各有1个城市进入。其中,苏州排名第2,杭州排名第3。2010年前三强城市较2005年稍有变化,上海、苏州持续领先,保持前二甲,表现出强者恒强的态势。杭州异军突起,迈进前三强。南京则跌至第4名。而后三名则原封不动,分别为宁波、无锡、常州。

7个城市的排名分别为:上海、苏州、杭州、南京、宁波、无锡、常州。

上海综合排名第1。除“教育发展”软实力排名第2外,“文化生活”、“公共服务”、“城市形象”三项专项软实力的排名均为第1。总体来看,上海城市软实力最强,稳居榜首,地位无可撼动,“绝对竞争优势”指标达10个,占分项指标总数的一半。“十一五”末(2010年)与“十五”末(2005年)相比,综合排名没有变化,为第1名。“文化生活”软实力排名没有变化,为第1名;“教育发展”软实力排名没有变化,为第2名;“公共服务”软实力排名进1名,为第1名;“城市形象”软实力排名没有变化,为第1名。

苏州综合排名第2。除“教育发展”软实力排名第4外,“文化生活”、“公共服务”、“城市形象”三项专项软实力的排名均为第2。苏州城市软实力快追上海,但在“教育发展”软实力上表现欠佳,排名处于中等以下(第4名)。“绝对竞争优势”和“相对竞争优势”指标有14个,而且没有“绝对竞争劣势”指标。“十一五”末(2010年)与“十五”末(2005年)相比,综合排名没有变化,为第2名。“文化生活”软实力排名没有变化,为第2名;“教育发展”软实力排名没有变化,为第4名;“公共服务”软实力排名进5名,为第2名;“城市形象”软实力排名没有变化,为第2名。

杭州综合排名第3。除“公共服务”软实力排名第5外,“文化生活”、“教育发展”、“城市形象”三项专项软实力的排名均为第3名。杭州各方面表现平稳,只在“公共服务”方面表现不佳,居于第5名。“绝对竞争优势”和“绝对竞争劣势”指标旗鼓相当,均有2个。“十一五”末(2010年)与“十五”末(2005年)相比,综合排名进1名,为第3名。“文化生活”软实力排名进1名,为第3名;“教育发展”软实力排名没有变化,为第3名;“公共服务”软实力排名退4名,为第5名;“城市形象”软实力排名没有变化,为第3名。

南京综合排名第4。“文化生活”软实力排名第4,“教育发展”软实力排名第1,“公共服务”软实力排名第7,“城市形象”软实力排名第6。南京在“公共服务”和“城市形象”两项软实力上表现较差,分别居于第7名和第6名。而且“相对竞争劣势”和“绝对竞争劣势”指标多达9个,几乎占分项指标总数的50%。“十一五”末(2010年)与“十五”末(2005年)相比,综合排名退1名,为第4名。“文化生活”软实力排名退1名,为第4名;“教育发展”软实力排名没有变化,为第1名;“公共服务”软实力排名退2名,为第7名;“城市形象”软实力排名退1名,为第6名。

宁波综合排名第5。“文化生活”软实力排名第5,“教育发展”软实力排名第7,“公共服务”软实力排名第6,“城市形象”软实力排名第4。宁波致命点在“教育发展”软实力上,排名倒数。“公共服务”软实力也有待改善和提高。劣势指标远多于优势指标。“十一五”末(2010年)与“十五”末(2005年)相比,综合排名没有变化,为第5名。“文化生活”软实力排名进1名,为第5名;“教育发展”软实力排名没有变化,为第7名;“公共服务”软实力排名没有变化,为第6名;“城市形象”软实力排名没有变化,为第4名。

无锡综合排名第6。“文化生活”、“教育发展”两项专项软实力排名均为第6,“公共服务”软实力排名第4,“城市形象”软实力排名第5。无锡表现平平,既无“绝对竞争优势”指标,“相对竞争劣势”和“绝对竞争劣势”指标也多达9个。“十一五”末(2010年)与“十五”末(2005年)相比,综合排名没有变化,为第6名。“文化生活”软实力排名进1名,为第6名;“教育发展”软实力排名退1名,为第6名;“公共服务”软实力排名没有变化,为第4名;“城市形象”软实力排名进1名,为第5名。

常州综合排名第7。“文化生活”、“城市形象”两项专项软实力排名均为第7,“教育发展”软实力排名第5,“公共服务”软实力排名第3。常州“公共服务”软实力表现突出,“教育发展”软实力上也表现不错。“绝对竞争优势”指标有2个。“十一五”末(2010年)与“十五”末(2005年)相比,综合排名没有变化,为第7名。虽然综合排名并无变化,但综合得分提高显著,后发优势明显,尤其表现为“公共服务”软实力跻身前三强。“文化生活”软实力排名退2名,为第7名;“教育发展”软实力排名进1名,为第5名;“公共服务”软实力排名没有变化,为第3名;“城市形象”软实力排名没有变化,为第7名。

2.长三角城市专项软实力排名变化及分析

长三角城市专项软实力排名见表6-3所示。

表6-3 长三角城市专项软实力得分与排名表

由上表可以看出,五年来,各城市专项软实力变化明显。其中,进步最大的是苏州的“公共服务”软实力,进5名;退步最大的是杭州的“公共服务”软实力,退4名。上海在各专项软实力排名中,始终高居第一,只有“教育发展”软实力稍显劣势。苏州也是在“教育发展”软实力上表现不佳,其他专项软实力均位列第2。杭州则是在“公共服务”软实力上表现不佳,其他专项软实力均位列第3。南京教育发达奠根基,在“教育发展”软实力上表现突出,跻身榜首。常州则在“公共服务”软实力上以黑马姿态挤进前三强。“公共服务”软实力反映了公共部门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这也是常州近年来发展迅猛的主要原因之一。

通过对专项指标的分析可以发现城市软实力的长处和短板。

(1)“文化生活”软实力

排名前三的城市依次是上海、苏州、杭州。上海优势明显,既体现出海派文化的影响力,又体现出经济中心对社会文化的助推力。最高城市与最低城市相差70.76分,发展很不均衡。排名第1的上海和排名第2的苏州就相差11.44分。构成“文化生活”软实力的五个维度,上海的“绝对竞争优势”突出表现在每万人拥有公共图书馆藏书量、剧场和影剧院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等方面。其中每万人拥有公共图书馆藏书量达到47.1千册/件,剧场、影剧院数达到105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达到50项,均远高于其他城市。苏州的“绝对竞争优势”突出表现在每万人拥有艺术演出场次方面,达到20.7场次。

(2)“教育发展”软实力

排名前三的城市依次是南京、上海、杭州。南京异军突起,实乃该城市近年来重视科技教育发展使然。最高城市与最低城市相差37.34分,发展也较不均衡。排名第1的南京和排名第2的上海就相差14.28分。构成“教育发展”软实力的五个维度,南京的“绝对竞争优势”突出表现在每万人拥有在校大学生数、普通中小学专任教师与在校生比等方面。其中,每万人拥有在校大学生数达到1228人,远高于其他城市;普通中小学专任教师与在校生比达到7.6%。上海的“绝对竞争优势”突出表现在普通高校数方面,达到66所。杭州的“绝对竞争优势”突出表现在初中毕业生升学率、教育支出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等方面。其中,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100%,教育支出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达到17.2%。

(3)“公共服务”软实力

排名前三的城市依次是上海、苏州、常州。常州则以“长江后浪”之态挤进前三强。从总体来看,7个城市之间发展较为平衡,差距甚小,最高城市与最低城市仅相差11.64分。构成“公共服务”软实力的五个维度,上海的“绝对竞争优势”突出表现在每万人拥有医院和卫生院床位数、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城镇登记失业率等方面。其中,每万人拥有医院、卫生院床位数达到70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522.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达到4.2%,均远高于其他城市。常州的“绝对竞争优势”突出表现在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从业人员占从业人员总数方面,达到9.0%,远高于其他城市。

(4)“城市形象”软实力

排名前三的城市依次是上海、苏州、杭州。上海是我国东部交通中心,经济发达、人民生活富裕、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苏州、杭州自古以来就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说,这3个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优势明显,也是情理中之事。构成“城市形象”软实力的五个维度,上海的“绝对竞争优势”突出表现在国家4A级及以上风景区数、接待国际和国内游客人次、人均国际旅游收入等方面。其中,国家4A级及以上风景区数达到23个,接待国际、国内游客人次达到22314万人次,人均国际旅游收入达到457.3美元,均远高于其他城市。苏州的“绝对竞争优势”突出表现在每万人拥有专利申请授权量方面,达到72.8项,远高于其他城市。

3.长三角城市软实力的基本特点

(1)城市软实力植根于经济实力但也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作为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上海在硬实力方面遥遥领先的同时,软实力方面也拥有绝对优势。从综合排名来看,上海位居榜首;从总指标来看,大多指标也是名列前茅,如“文化生活”、“公共服务”、“城市形象”均排名第1;从专项指标来看,在20个专项指标中,“绝对竞争优势”指标有10个,占一半。从综合排名来看,南京排名第4,“教育发展”总指标则高居榜首。可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雄厚的经济实力确实可以极大地促进城市软实力的提升,是城市软实力提升的基础和源泉。但在专项指标的对比中我们也发现,上海在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从业人员占从业人员总数、教育支出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两个指标上处于“绝对竞争劣势”。相反的情况也存在,如传统经济强市无锡就没有进入前三强,说明硬实力的强大不一定会带来软实力的提升,软实力具有相对独立性。

(2)某些专项软实力实现了率先发展

如南京综合排名为第4,其突出的优势在“教育发展”软实力上,位居第1名。因此,在4个“绝对竞争优势”指标中,有2个来自教育方面。常州综合排名最后,但在“公共服务”软实力上却明显实现了率先发展,名列前三甲。这些专项软实力的突破,极大地促进了城市软实力的提升。

(3)两极分化比较明显

综合排名第1的上海为95.30分,综合排名第7的常州则只有79.68分,相差15.62分。“文化生活”软实力得分最高的有90.20分,而最低的只有19.44分;“教育发展”软实力得分最高的有91.54分,而最低的只有54.20分。再如从综合排名第3的杭州来看,其“绝对竞争优势”在于初中毕业生升学率、教育支出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但却也相应有2个“绝对竞争劣势”指标,即城镇登记失业率、每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再如综合排名第4的南京,“绝对竞争优势”和“相对竞争优势”指标总数与“绝对竞争劣势”和“相对竞争劣势”指标总数旗鼓相当,均有9个。

(二)宁波与长三角城市软实力比较

1.宁波的排名比较

(1)宁波的城市软实力排名

宁波的综合得分为85.92分,低排名第1的上海9.38分。“文化生活”软实力得分仅为排名第1的上海的50.60%,“教育发展”软实力得分仅为排名第1的南京的59.21%,“公共服务”软实力得分为排名第1的上海的87.54%,“城市形象”软实力得分仅为排名第1的上海的60.87%(见表6-4)。

表6-4 2010年宁波城市软实力综合得分及综合排名情况

(2)宁波的城市软实力分项指标排名

在“文化生活”软实力上,与其他城市相比,宁波的“相对竞争优势”在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达到25个,与最高城市南京仅相差3个。“绝对竞争劣势”在于每万人拥有艺术演出场次,仅为1.7场次,只有最高城市苏州的8.21%(见表6-5)。

表6-5 宁波与其他城市“文化生活”指标排名情况

在“教育发展”软实力上,与其他城市相比,宁波的“绝对竞争劣势”多达4个。其中,每万人拥有在校大学生数仅有237人,只有最高城市南京的19.3%;普通中小学专任教师与在校生比只有5.6%,与最高城市南京相差2.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只有50.0%,与最高城市常州相差18.9%;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99.0%,与最高城市杭州相差1.0%(见表6-6)。

表6-6 宁波与其他城市“教育发展”指标排名情况

在“公共服务”软实力上,与其他城市相比,宁波的“相对竞争优势”在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和城镇登记失业率。前者达到383.5万人,为最低城市常州的3.59倍;后者达到3.0%,与最高城市上海相差1.2%。而“绝对竞争劣势”则在于每万人拥有医院、卫生院床位数,仅有40.0张,只有最高城市上海的57.14%(见表6-7)。

表6-7 宁波与其他城市“公共服务”指标排名情况

在“城市形象”软实力上,与其他城市相比,宁波的差距主要在接待国际、国内游客人次和人均国际旅游收入上。前者仅有4719万人次,只有最高城市上海的21.15%;后者仅有103.3美元,只有最高城市上海的22.60%(见表6-8)。

表6-8 宁波与其他城市“城市形象”指标排名情况

2.指标分析

(1)总体情况

五年来,宁波在“文化生活”软实力上表现较好,得分增高2.24分,排名进1名。其他三项专项软实力则保持原状(见表6-9)。

表6-9 宁波城市软实力指标变化情况

(2)上升的指标

五年来,宁波城市软实力专项指标排名上升的有4项:每万人拥有公共图书馆藏书量从2005年的4.7千册、件上升到2010年的11.1千册、件,排名进2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从2005年的12个上升到2010年的25个,排名进1名;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从2005年的130.3万人上升到2010年的383.5万人,排名进3名;城镇登记失业率从2005年的3.5%下降到2010年的3.0%,排名进2名(见表6-10)。

表6-10 宁波城市软实力专项指标排名上升的情况表

(3)下降的指标

五年来,宁波城市软实力专项指标排名下降的有7项:每万人拥有艺术演出场次从2005年的3.3场次下降到2010年的1.7场次,排名退1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从2005年的0项上升到2010年的22项,排名退3名;每万人拥有在校大学生数从2005年的199人上升到2010年的237人,排名退1名;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从业人员占从业人员总数从2005年的6.8%上升到2010年的5.3%,排名退2名;教育支出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从2005年的11.8%上升到2010年的14.5%,排名退1名;每万人拥有专利申请授权量从2005年的7.2项上升到2010年的45.5项,排名退1位;每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从2005年的760人上升到2010年的1042人,排名退1位(见表6-11)。

表6-11 宁波城市软实力专项指标排名下降的情况表

3.总结

(1)综合排名分析

在7个城市中,宁波城市软实力的综合排名处于中下游水平,名列第5。“文化生活”、“教育发展”、“公共服务”、“城市形象”等四项专项指标分别名列第5、7、6、4,毫无竞争优势可言。唯独“文化生活”软实力与2005年相比,进1名,其他均保持不变。在复旦大学国际公共关系研究中心开展的“2009中国城市软实力调查”中,宁波在48个样本城市中排名第15,排名后于上海(第2名)、杭州(第4名)、苏州(第5名)、南京(第13名)。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软实力排名中,位列第9。在专项软实力排名中,宁波的“文化号召力”排名第19,“教育发展力”排名第18,“政府执政力”排名第16,“形象传播力”排名第13。根据“世界特色魅力城市200强”中国城市榜的显示,可以清楚看出宁波在文化特色竞争力上的位置。从所处城市方阵位置而言,杭州、苏州、南京这几个城市基本稳居入选城市中的第二方阵位置,而宁波只在2008年度入选其中,并且排名相对较后(第24名),属于全国20个入选城市的第三方阵位置。从几个城市的具体排名来看,杭州、苏州、南京分别排名第2、3、5,宁波则排名第6。

(2)专项指标排名分析

五年来,排名上升的专项指标有4项,分别为每万人拥有公共图书馆藏书量、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城镇登记失业率,体现出近年来宁波对文化生活和公共服务的重视度。早在2008年,宁波市就首次提出了先进文化引领、公共文化惠民、文化品牌提升、文化产业升级、文化人才支撑、文化创新推动六大发展战略,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十一五”期间,宁波市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上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把关注基层民众的文化需求、保障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放在首位,突出公共文化的公共性、公益性、基本性、便利性和均等性。树立“人人享受文化,人人参与文化,人人建设文化”的理念,着力构建“十五分钟文化活动圈”,不仅对推动宁波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为许多城市所借鉴与推广。[1]同时,积极探索新型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模式,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尤其重视网络问政,努力推动政务透明公开,提高政府公信力。宁波市在社会管理与服务职能构建方面也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并在新一轮社会管理创新实践过程中,成为全国35个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城市之一。2011年,市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宁波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决定》,为今后一段时期宁波社会建设与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同年7月底在由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中国市长协会《中国城市发展报告》工作委员会、复旦大学国际公共关系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国城市民生成就推介会”上,宁波荣膺最高奖项——“中国民生成就典范城市最高荣誉奖”。因此,在每万人拥有医院、卫生院床位数指标上,宁波由“十五”末(2005年)的32张、“十一五”末(2010年)的40张,提高到了2011年的47张,预计2015年达到54张(数据来自《宁波市加快提升生活品质行动纲要(2011—2015)》)。排名下降的专项指标有7项,分别为每万人拥有艺术演出场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每万人拥有在校大学生数、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从业人员占从业人员总数、教育支出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每万人拥有专利申请授权量、每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因此,宁波市要通过实施文化发展繁荣工程、教育优先发展工程、公共服务提升工程、城市形象塑造工程这四大工程,提升以文化发展繁荣为核心的文化感召力、以教育优先发展为核心的教育发展力、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的公共服务力、以城市形象提升为核心的形象传播力,从而整体提升宁波的城市软实力。

宁波拥有7000年的文化,依托其较强的经济实力、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提升城市软实力上还是有很大空间的。如果利用好浙东文化、商帮文化等特色资源,赋予传统文化以现代元素,往往能出其不意地迅速崛起。就城市软实力的专项指标而言,宁波与其他长三角城市的差距主要在每万人拥有在校大学生数、普通中小学专任教师与在校生比、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初中毕业生升学率等方面,即“教育发展”软实力是最大的短板。所幸“十二五”以来宁波在高等教育领域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每万人拥有在校大学生数由“十五”末(2005年)的199人、“十一五”末(2010年)的237人,一路攀升到了2011年的335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十五”末(2005年)的42%、“十一五”末(2010年)的50%,提高到了2011年的55%;教育支出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比例也由“十五”末(2005年)的11.8%、“十一五”末(2010年)的14.5%,提高到了2011年的15.3%,预计2015年达到18%(数据来自《宁波市加快提升生活品质行动纲要(2011—2015)》)。当然,随着政府对文化生活和公共服务的重视,“十二五”以来,宁波的城市形象明显提升。如国家4A级及以上风景区数由“十五”末(2005年)的9个、“十一五”末(2010年)的15个,一下子提高到了2011年的24个;接待国际、国内游客人次也由“十五”末(2005年)的2396万人次、“十一五”末(2010年)的4719万人次,一路飙升到了2011年的5288万人次。通过定量比较,宁波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要突破目前城市软实力提升的瓶颈,克服以上短板,已经迫在眉睫了。

(三)宁波城市软实力提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文化生活: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尚有差距

一是公共文化服务的设施总量不足。文化设施建设是一个城市文化发展的基础。宁波的公共文化设施与国际港口大都市相比,文化设施诸如博物馆、图书馆、影剧院、音乐厅、主题公园等的数量、种类和影响力都有待增强。

二是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不够多元。大众的文化生活是保障他们参与文化、创造文化、享受文化权益的重要所在。在物质、精神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提供方式存在形式主义倾向,文化资源的利用率不高。

三是文化资源优势并未在文化产业中凸显。宁波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但是,文化资源优势并不等同于文化产业优势,文化产业的持久发展在于把文化资源不断转化为文化产品,实现其文化服务的经济价值。目前,宁波在文化产业开发过程中,面临着文化资源整合度低、文化产业集聚效应不明显、公益性文化和产业性文化发展融合度和资源整合度低等困境。

2.教育发展: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满足人们的教育需求尚有差距

一是教育整体质量不高。目前,宁波教育已经完成了“夯实基础,做大规模”的任务,较好地解决了教育资源短缺存在问题,但是仍然存在质量不高、内涵发展不足的问题。基础教育的优质资源比较紧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理念尚未真正形成,高等教育内涵建设亟待加强。

二是教育资源配置不够均衡。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面对人们教育需求不断提升以及外来务工人员大量涌入等新情况,宁波教育的公平问题依然比较突出。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都还存在着明显的不均衡和较大的层次落差。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导致出现了“上学难”和“上好学难”并存现象的出现。

三是教育服务能力不够强。宁波存在低学历人才多、高学历人才少,初级人才多、高层次人才少,年龄偏大的高级人才多、年纪轻的高级人才少的现象,高层次领军人才缺乏,人才创造、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高级人才的培养和高水平科研成果原创能力难以满足经济转型提升的需求。

3.公共服务:服务能力不强,与宁波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相适应

一是公共资源配置依旧不均衡。城乡之间、群体之间、阶层之间享有公共服务均衡化程度不高,70%以上的医疗卫生资源集中在城市,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公共服务供求关系较为紧张。

二是传统的城市管理方式难以适应城市化进程。城市规模迅速扩张,外来人口大幅增长,导致城市管理范围扩大,任务加重,难度加大。传统的城市管理体制、管理机制、管理手段,已经难以适应现代城市管理标准化、精细化、长效化的要求。如何更新城市管理理念,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创新城市管理手段,加大城市管理投入,提高市民文明程度,是城市管理者面临的一大考验。

三是社会保障水平尚需进一步增强。社保制度之间缺乏有机衔接和整体设计,政策选择自由度不够宽,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有效使用资金分散风险、统筹城乡保障水平的办法不够多,保障资源来源单一,等等。

4.区域形象:国际海港城市形象缺乏历史感和现代感

一是城市精神还需深化。在城市文明的提炼上,宁波提出了“诚信、务实、开放、创新”的城市精神,它诠释了宁波人和宁波城市的人文特征,生动地展示了宁波发展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态势。但是,这种“宁波精神”中与时俱进的品格、勇于创新的勇气、海纳百川的气度,无论是用于领跑现代化城市的发展,还是内化市民的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都需要长时间的培育。

二是城市个性不够鲜明。宁波城市形象从“东方商埠,时尚水都”到“书藏古今,港通天下”的转变,已经蕴藏了个性化、特色化的内涵,但是在具体操作层面,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首先,由于“书藏古今,港通天下”的口号提出时间较短,并不为外界熟知,无法达到广泛宣传的效果;其次,缺乏鲜明的城市形象识别系统。

三是城市营销效果欠佳。宁波的旅游资源虽然丰富,但主题形象不突出,所起到的城市营销效果较差。对各方资源的整合力度不够,导致未能形成复合式、立体式的城市形象传播系统。

(四)宁波城市软实力提升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1.投入不足、市场机制缺乏活力、公共文化意识不强制约着市民享受更加优质的文化生活

一是投入不足,造成了文化事业发展的短腿尴尬。文化事业投入不足制约着文化软实力的提升。2006年宁波人均文化事业经费为57.54元,虽然高于当年全国的人均11.91元,浙江省的25.68元,但是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却相当低。因此,加大政府财政对公共文化事业的投入,建立“政府主导、多方投入”的财政支持机制势在必行

二是文化市场机制缺乏活力,影响了文化生活变革的力度。宁波的文化体制经过这些年来从无到有的改革,在观念、体制和改革环境等方面已有了较大改变,但是守成求稳、保全利益心理和畏难情绪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改革的实践充分表明,文化事业要走向繁荣、文化产业要逐步壮大,文化体制改革必须持续深化。

三是公共文化意识不强,影响了市民享有文化生活的广度。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用科学发展观引领文化发展意识不强,公共文化服务缺乏长远规划,建设过程中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够,限制了公共文化服务层次与水平的提升。由于有效的公众参与机制尚未建立,公众的文化需求得不到合理表达,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文化供给与民生需求的脱节。这就不难理解,政府花财力、费精力提供了免费的文化大餐,市民却不“买账”。

2.教育体制机制不完善、政府导向缺位、教育投入不足等因素影响着教育现代化的实现

一是教育体制机制不够完善,导致了学校办学特色不明、活力不足。政府责任不到位与包揽过多的现状同时存在,制约着学校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而学校在办学上缺少自主权和义务上却承担无限责任的矛盾日趋突出。政府部门仍然习惯于单一的行政管理手段,主动适应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能力和自律意识不强,尚未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现代教育制度。

二是政府导向的缺位,影响了教育的公平与均衡发展。多年来,我国教育资源过多地向城市倾斜,由此形成了“马太效应”,使得好的教育设施、高素质的教师、高水平的管理越来越集中于城市,趋向于少数群体。政府、教育部门应该坚持把教育政策公平作为基础性的价值目标,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教育补偿力度,在政府、市场和公民社会之间建立起公共教育权力的制衡机制,创造教育公平的政策环境。

三是教育投入不足,制约了教育总体水平的提升。根据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6年至2010年,历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增长率分别为10.5%、26.8%、18.4%、15.1%、18.7%,其中教育预算支出增长率分别为18.3%、25.9%、13.7%、14.9%、15.8%,虽然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但总体而言,教育预算支出增长率低于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增长率。

3.政府职能不到位、管理主体单一、市场机制不完善等因素影响着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

一是政府职能不到位,限制着公共服务的均衡化和普惠化发展。政府管理手段对于城市软实力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上。当公共政策向着建设并完善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方向倾斜时,城市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影响力将大幅增加。反之,如果政府轻视对于社会公平的追求,城市软实力的提升将停滞不前。此外,行政体制的条块分割影响至今仍然存在,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管理部门相互推诿、相互扯皮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服务的水平和效率。

二是公共管理的主体单一,影响着公共管理格局的形成。目前,政府已经不再是公共事务管理的唯一主体,社会组织、企业组织乃至个人均已成为公共管理的主体。如何通过民主参与方式,发挥不同社会主体的作用,形成社会公共管理的格局,已经成为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政府社会创新的重大课题。

三是市场机制不完善,制约着公共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宁波市在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市场竞价不够充分、体制机制不够配套、监管体系不够健全”[2]等问题。如何规范政府的权利运行程序,是公共资源得到最大的开发利用的关键。

4.城市形象构建意识淡薄、营销方式单一、科技创新力不足等因素影响着城市形象的提升

一是城市形象构建意识淡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软实力对城市的制约作用开始显现,城市形象的设计和传播就成为一种必然要求。传统的城市形象研究和实践中,以品牌定位策划为主体,大多未纳入到提升城市软实力的整体框架下进行。事实证明,只有综合考虑上述城市软实力的各种主要要素,才能全面构建城市形象,城市形象才能发挥对外增强吸引力,对内增强凝聚力的作用,成为城市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二是城市形象营销方式较为单一。宁波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但是城市品牌的认可度、美誉度却不高,这跟城市形象营销方式单一有着很大的关系。如,旅游营销缺乏整体规划,“大旅游,大产业”的营销意识还未形成,旅游的品牌与知名度有待提升,旅游营销的城市文化内涵不足,以及节庆活动的持久吸引力和可持续发展性等。

三是科技创新力不足。科技对人们的物质生活还是精神世界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宁波科技创新力不足,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城市对资源(包括资本、人才、技术等)的拥有和配置,现代化城市功能品质也不能充分展示。而在未来,智慧化城市建设将成为城市发展的趋势,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将对城市规划、布局、交通、公共服务等产生深远的影响。

注释

[1]黄志明:《宁波发展蓝皮书2012》,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436页。

[2]谢永康:《宁波发展蓝皮书2010》,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6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