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长三角城市可持续发展力的比较分析

长三角城市可持续发展力的比较分析

时间:2022-03-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宁波与其他城市资源要素的横向比较1.宁波与其他城市资源要素的横向比较2000年持续发展能力及其二级指标横向比较从表5-3可见,2000年宁波持续发展力排名仅次于上海,位于第2位。表5-6 长三角城市持续发展力综合排名变化情况2010年长三角城市二级指标排名前三甲情况上海的持续发展力居于第1,在“人才要素”、土地要素及“资金要素”方面独占鳌头,“生态要素”居于第2。常州的“生态要素”在“十一五”期间有了飞速的发展。
长三角城市可持续发展力的比较分析_宁波在长三角发展中的地位演进及提升研究

(一)持续发展力的测算

1.持续发展力评价指标的选择

本课题采用层析分析法来确定权重,具体步骤是:(1)找出影响持续发展力的各资源、环境主要因素,建立目标、因素和因子层次结构,形成指标体系;(2)构造判断矩阵,进行层次单排序,检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再进行层次总排序,确定各因子的权重;(3)对各指标打分,计算出评价值。

我们把持续发展力细分成人才要素,土地要素,资金要素,生态要素4个二级指标。每个二级指标下均有5个三级指标(见表5-1)。

表5-1 持续发展力评价指标体系

2.持续发展力及其二级指标的测算结果

为了更直观地表现出各个城市的得分,对以下数据进行了标准化处理,把所有的数据,规范化到50到100之间。然后根据各个指标的权重,进行计算,得到的结果如下(见表5-2)。

表5-2 持续发展能力以及各二级指标排名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0—2010。

(二)宁波与其他城市资源要素的横向比较

1.宁波与其他城市资源要素的横向比较

(1)2000年持续发展能力及其二级指标横向比较

从表5-3可见,2000年宁波持续发展力排名仅次于上海,位于第2位。2000年,人才要素宁波排名第2、土地要素宁波排名第4、资金要素宁波排名第6、生态要素宁波排名第3。

表5-3 2000年持续发展能力以及各二级指标排名

(2)2005年持续发展能力以及各二级指标横向比较

从表5-4可见,2005年宁波持续发展力排名没有变化,仍次于上海,位于第2位。各项二级指标排名与2000年相比,基本变化不大。2005年,人才要素宁波排名第2,没有变化;土地要素宁波排名第5,退后一名;资金要素宁波排名第5,前进1名;生态要素宁波排名第3,没有变化。

表5-4 2005年持续发展能力以及各二级指标排名

(3)2010年持续发展能力以及各二级指标横向比较

从表5-5可见,宁波持续发展力排名有所退后,次于上海、杭州、苏州,位于第4位。2010年,人才要素宁波排名第2,没有变化,土地要素前进1名,排名第4,资金要素宁波排名第6,退后1名,生态要素排名有所落后,排名第5。

表5-5 2010年持续发展能力以及各二级指标排名

2.长三角城市持续发展力总体分析

(1)持续发展力综合排名变化情况分析

“十五”期间7个城市的持续发展力排名南京、苏州略有变化,“十一五”期间宁波退后2名,杭州进步3名,南京退后1名,无锡进步1名,常州退后1名(见表5-6)。

表5-6 长三角城市持续发展力综合排名变化情况

(2)2010年长三角城市二级指标排名前三甲情况

上海的持续发展力居于第1,在“人才要素”、土地要素及“资金要素”方面独占鳌头,“生态要素”居于第2。杭州在“生态要素”居于领先,“资金要素”居于第3。苏州之所以能在2010年进入前三甲,得益于其“资金要素”的进步。常州的“生态要素”在“十一五”期间有了飞速的发展。

表5-7 2010年长三角城市二级指标排名前三甲

从前述表格可以分析得出,“十五”期间,各城市二级指标排名变化不大,“十一五”期间进步较大的是杭州“人才要素”前进3名,无锡的“土地要素”进步明显,宁波的“生态要素”,退后2名。

(三)宁波资源要素的纵向比较

1.人才要素方面

(1)人才总量快速增长

人才资源数量增长较快。2000年,宁波人才总量只有30.2万人,专业技术人才23.1万人,每万人人才资源数550人。至2005年,宁波全市人才资源总量已达48万人,其中党政机关3.2万人,事业单位13.5万人,国有企业3.9万人,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等27.4万人,每万人人才资源数为871人。至2010年,全市人才资源总量已达90.3万人,专业技术人才59.5万人,每万人人才资源数为1375人。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有上万名人才来宁波开展技术攻关、项目合作、新产品开发等活动,人才资源的集聚力日益增强。

(2)人才结构渐趋合理

人才整体质量显著提高。2000年,宁波高级职称人才仅为0.75万人,中级职称人才为5.7万人。至2005年,本科以上学历10.7万人,大专以上学历人员28万多人,分别占人才资源总量的24.3%和63.6%。45岁以下的人才26.5万多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量的80.3%,已成为宁波市专业技术队伍的生力军。从职称比例看,高级职称1.5万人,中级职称9.8万人,初级职称21.7万人,高中初职称比例为1∶6.5∶14.5,初级职称比例逐年下降,高、中级职称比例逐年上升,高中初职称比例有较大改善。为甬服务的两院院士12人,博士(博士后)860余人,硕士7400余人,高级职称19000余人,人才竞争力名列全国第13位。至2010年,高级职称3.2万人,中级职称为17万人。

(3)人才环境不断改善

宁波市在人才环境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已经成为国家级CAD重点示范城市、国家级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国家级海外留学人员创业示范基地、国家级科技兴贸重点城市、国家级生产力示范中心、国家级区域性人才市场。同时,人才使用效能也进一步提高,宁波市每亿元GDP所使用人才数由2000年的248人下降到2010年的132人,在长三角16个城市中,宁波百万元GDP所使用人才数仅次于苏州、上海,人才效能居于第3位,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宁波百万元GDP所使用人才数最少,人才效能居首位。

此外,宁波还是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十佳会展城市和全国首批文明城市。目前,全市六县、区均已进入了中国经济百强县。人才对经济和社会的贡献率不断增加。近年来,宁波狠抓高新技术产业建设,积极引进培养高素质人才,营造了良好的用才环境,使得经济和社会实现了快速发展,也使宁波进入了全国先进城市行列。

2.土地要素方面

宁波城区面积逐年扩大,2000年为89平方公里,2005年为114.7平方公里,2010年为221.4平方公里。“十一五”期间,宁波市建设用地指标22.43万亩(其中,国家计划指标17.06万亩、省折抵指标5.37万亩),额外追加计划指标4.5万亩,共计报批各类建设项目用地26.93万亩。2007年开始,国家将未利用地纳入年度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管理,宁波根据《海域使用管理法》等法律有关规定,累计使用建设用海换发证近4万亩。共计报批土地30余万亩。五年来,实际供地27.82万亩。其中,住宅用地5.89万亩、工矿用地11.74万亩、交通运输4.69万亩、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2.96万亩、商服用地1.83万亩、其他用地为0.71万亩。另外,通过围涂造地、开发整理及农村建设用地复垦共补充耕地19.58万亩。其中,围涂造地6万亩,低丘缓坡开发造地7.68万亩,土地整理新增耕地5.85万亩。宁波土地利用水平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亿元GDP增长耗用建设用地量、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耗用建设用地量、亿元财政收入增长耗用建设用地量分别降低了37.5%、20.2%和48%。2010年末宁波市万元生产总值耗地量为33.1平方米,低于全省平均数41.9平方米;万亩建设用地生产总值为20.16亿元,高于全省平均数15.9亿元。

2006—2010年,宁波安排各类新增建设用地20725公顷,有效地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合理用地需求。同时,严格规划实施管理,统筹增量扩展与存量挖潜,遏制了建设用地的无序扩张,不断提高了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成效显著。全市不断加大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力度,至2010年耕地和基本农田分别为237899公顷和199991公顷,基本实现了上一轮规划目标。大力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充分挖掘耕地后备资源,2006—2010年共计新增耕地13053公顷,为实现建设占用耕地“占补平衡”奠定了基础。积极推进耕地质量建设,至2010年末累计投资建设标准农田130300公顷(其中2006—2010年32314公顷),实施耕作层剥离工程,改良新增耕地土壤条件,提高了耕地和基本农田整体质量,数量“占补平衡”同时质量保持稳中有升。

土地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通过发展名特优新为主的林果业,实施沿海防护林带工程、绿色通道工程、农田林网工程,开展土地整治和小流域综合治理,促进了土地生态环境的改善,有效提高了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

3.资金要素方面

从“十五”至“十一五”这10年,宁波金融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尤其是在“十一五”的5年中,宁波金融业的本外币资产增加了近两倍,金融机构增加了一倍,宁波金融生态更为优质。金融业已成为宁波市服务业的重要支柱产业。截至2010年年底,宁波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从2005年的4374.97亿元增长到1.24万亿元,增长183.43%本外币存贷款余额9755.52亿元和9414.2亿元,分别比2005年底的3915.95亿元和3089.36亿元增长149.12%和204.73%;保费收入从2005年的51.17亿元,增长到140.03亿元,增长181.47%;证券成交额从2005年的929.37亿元,增长到18417.27亿元,增长高达1881.69%。全市金融机构已达176家,比2005年增加了89家,增幅达102.3%,其中银行业机构46家,证券期货经营机构79家,证券投资咨询公司1家,保险业机构46家。此外还有小额贷款公司18家,信托公司1家,金融租赁公司2家,财务公司1家,保险专业中介机构21家,保险兼业代理机构2218家以及担保公司、典当、股权投资、投资咨询等类金融机构1000余家,基本形成了一个以银行业为龙头,证券、保险业为支撑,基金、信托、融资租赁以及部分类金融机构为辅助的多层次金融组织服务体系。全市已有上市公司43家,较2005年的22家增长了95.5%,占全省上市公司总数的约20%,上市公司数量居计划单列市第2,仅次于深圳。到2010年年底,上市公司从资本市场累计融资448.55亿元,其中“十一五”期间通过IPO和再融资共300.77亿元,占累计融资额的67.05%。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宁波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仅86.86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92%,较2005年年末下降1.3个百分点,继续保持在全国领先水平。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存贷比高达96.5%,超出75%监管底线20多个百分点,成为全国资金集聚的“洼地”。据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报告,在全国50个大中城市中,宁波金融生态环境排名位居第2,宁波是全国信贷资产质量为AAA的8个城市之一,其中企业诚信排名第1。同时,在首期“中国金融中心指数”评价中,宁波位列第7名。

“十一五”期间,宁波新增各类贷款6315.78亿元,增长203.1%,比全国同期增幅高出59.6个百分点,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增存贷比达到108.31%,资金净流入2104亿元;同时新增直接融资523.28亿元。同时,“十一五”期间宁波新增2372亿元总部经济性质的跨地区投资,有效地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由政府主导在全国首创的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解决了众多无抵押、无担保小企业以及个人创业贷款难问题,全市中小企业贷款余额4991.89亿元,占全市各类企业贷款总量的53%,较好地满足了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

金融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总量与财政收入中金融地位举足轻重。2005年以来,宁波金融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8%左右,高于同期GDP平均增幅近6个百分点;2010年金融业实现增加值378.4亿元,占地区GDP比重从2005年的5.7%提高到7.4%;去年,全市金融业税收收入55.99亿元,同比增长12.6%,其中地方性金融业税收收入40.46亿元,同比增长5.8%,占地方财政收入的7.6%,增幅居计划单列市第一。金融业已经成为宁波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的主导产业。

4.生态要素方面

从“十五”至“十一五”的十年间,宁波的生态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由2000年90.8%至2005年95.92%,2010年为100%,实现了生活垃圾100%的无害化处理率。人均绿地面积2000年为7.950平方米,2005年为11.1平方米,2010年为10.12平方米,略有下降。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000年为33.43%,2005年为36.06%,2010年为37.52,绿化环境得到改善。生活污水处理率2000年为88.1%,2005年为89.19%,2010年为89.2%。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2000年为93.27%,2005年为99.89%,2010年为94.88%。2010年宁波市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单位GDP能耗、单位GDP水耗分别比2005年上升3.6%、下降12.8%、下降16.2%,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比2005年削减14.91%和38.69%。

5.近两年宁波资源要素概述

2011年以来,宁波推进人才强市建设,人才总量达到109.1万人,年均增长15.4%,成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启动智慧城市建设,成为国家“三网融合”试点城市。2012年新增人才21万人,33人入选国家和省“千人计划”。

土地要素方面,农业基础进一步加强,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80万亩、农业产业基地104个,农业规模化经营率达到60%以上,土地利用率进一步提高,建成区面积进一步扩大。

资金要素方面,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10659.3亿元和10676.8亿元,成为全国第十个双超万亿元的城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916.2亿元,年均增长11.1%。创新金融服务,新增上市公司26家、融资性担保公司79家、小额贷款公司27家、村镇银行11家。2012年,出台金融支持实体经济“13条”,改制重组成立多家银行,新增上市公司5家。

生态要素方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施重点节能改造项目3000多个,完成重点减排项目39个,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9.2%,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率完成考核目标,成为国家森林城市。2012年3月起,宁波正式公布PM2.5指标,为了改善空气质量,采取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实施清洁能源替代,在中心城区实行禁燃区建设等多项措施,同时,提高环保准入门槛,从源头控制新增用煤项目,提高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使用比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