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加强软实力的影响

加强软实力的影响

时间:2022-09-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中国与东南亚的关系现在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那就是要强调更多地运用软实力对其施加影响的阶段,尤其是在东南亚推广中华文化和东方价值观等方面。约瑟夫·奈最近撰文认为,在亚洲,美国的软实力有削弱的趋势,而亚洲国家包括中国和印度则有所增强,并且具有巨大的潜力。

一、加强软实力的影响

按照约瑟夫·奈的观点,软实力包括文化、信息、价值观等无形的东西,它是相对于硬实力而言的。“我说的软实力到底指什么呢?军事力量和经济力量都是有形的、能起支配作用的力量,可以用来促使他人改变立场。硬实力在于引诱(胡萝卜)或威胁(大棒)。除此之外,还有一种间接的使用力量的方法。在国际政治中,一个国家达到了它想达到的目的,可能是因为别的国家想追随它,崇尚它的价值观,学习它的榜样,渴望达到它所达到的繁荣和开放程度。在这个意义上,在国际政治中制订纲领计划和吸引其他国家,与通过威胁使用军事力量和经济手段迫使它们改变立场一样重要。这种力量——能让其他人做你想让他做的事,我称之为软实力。它强调与人们合作而不是强迫人们服从你的意志”。[2]

中国与东南亚的关系现在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那就是要强调更多地运用软实力对其施加影响的阶段,尤其是在东南亚推广中华文化和东方价值观等方面。约瑟夫·奈最近撰文认为,在亚洲,美国的软实力有削弱的趋势,而亚洲国家包括中国和印度则有所增强,并且具有巨大的潜力。“放眼未来,中国和印度将是亚洲未来的巨人。它们有着巨大的人口,而且经济增长很快。不仅它们的军事实力(即硬实力)日益增强,很多迹象表明它们的软实力也不断增强。……但是,中国和印度的希望在于未来。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取决于其文化的魅力、国内政治和社会价值观的吸引力,以及外交政策的风格与实质”。[3]笔者认为,中国能够对东南亚国家发挥较大影响的软实力包括:(1)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这种文化在东南亚有深远的影响和魅力;(2)不同于西方的东方价值观,包括人权观、发展观、民主观等,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在这些方面有较多的共同语言,都对西方以人权为幌子干涉别国内政的做法深恶痛绝;(3)众多的华人,这些华人已经是东南亚各国的公民,在政治上效忠于所在的国家,为所在国家服务,但他们在文化上仍然与中华民族保持密切的联系,是沟通东南亚各国与中国的桥梁和纽带;(4)中国对外政策的独特风格,例如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事务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中国与发展中国家交朋友,真心实意地帮助别人,在提供援助时不附带任何条件等。

长期以来,美国和日本通过提供奖学金等形式,吸引东南亚各国青年留学美国和日本,向他们灌输西方的价值观,培养了一大批亲美派和亲日派。目前,他们在东南亚各国政界、军界和工商界发挥着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在这方面,日本的历史经验值得借鉴。

早在上世纪60年代,日本便与一些东盟国家建立了教育交流计划,马来西亚、泰国和菲律宾的学者在日本政府的学者交换计划下在日本做研究工作。日本政府还在马来西亚的马来亚大学、菲律宾的马尼拉大学设立了日本研究计划,提供研究设备和书籍,还派遣指导教师到这些日本研究中心任教。在80年代,东盟成为日本海外交流计划的主要地区,该地区成为日本提供的巨额海外交流基金的主要接受者。此外,日本还在亚洲开发银行设立了一笔总额为70万美元的学者基金,为东盟各国培养管理人员,以满足东盟快速增长的经济对管理方面的需求。日本还资助东盟各国银行和保险业的执行官员到日本进行访问研究。通过JICA计划,东盟派遣了大量的技术人员去日本接受训练。1974~1986年,东盟各国一共派出24281名各类人员到日本接受训练,与此同时,也有26943名日本专家被派到东盟各国去工作。上述数字仅限于由日本政府机构资助的人员,如果加上那些私人机构资助的人员,则远远不止这个数目。进入90年代和本世纪初,日本对东南亚的文化外交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日本对东盟开展的“文化外交”或叫“文化渗透”所产生的政治影响是非常深远的,目前要对这种后果和影响进行评估还为时尚早,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它已经产生了一些潜移默化的作用。一些比较年轻的东盟领导人对日本的态度已经开始转变,一些领导人提出要“赶超日本”,实施“面向东方的政策”。目前,在一些比较年轻的东盟政治领导人中,已经出现了比较强烈的“亲日”倾向,也就是说,在东盟新一代政治精英中,“亲日派”正在崛起。东盟今后的政治和经济命脉就掌握在他们手中。日本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有必要尽早动手,建立各种基金,鼓励更多的东南亚青年,尤其是当地民族青年前来中国留学,培养他们对中国的亲近感,通过他们影响更多的人。如果我们现在就动手做这项工作,10年以后就可以有所收效。这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短期内可能收不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从长期来看,是值得投资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