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以文化软实力为核心进行内塑

以文化软实力为核心进行内塑

时间:2022-03-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甚至即使中国GDP排名第一,很多国人还是觉得中国在世界人民心中的形象远远比不了很多GDP不如中国的国家。就中国来说,经济发展再快,也只是在发达国家后面亦步亦趋,没有文化软实力为基础的国家形象难以真正得立住脚。可是当说到独特性的时候,仅仅依靠西方的文化资源和思维逻辑来树立中国的国家形象往往是不够的。
文化软实力为核心进行内塑_塑造中国形象:东方智慧引领世界

二、以文化软实力为核心进行内塑

首先来看内塑的方面。内塑就是要根据自己独特的东西塑造自己的形象,这样的形象既要有合理性又要有独特性。合理性是指你所赖以树立形象的东西是具有说服力的,使人认同的,独特性则是指形象赖以树立的基础应该是有特色的,千篇一律的东西不容易突出成为一个鲜明的形象。这里有一种常见的思维方式和一种常见的做法是值得反思的。

如果说中国最早国家形象赖以树立的基础是以民族独立和富强为主题的一系列革命成果,那么和平年代中国的国家形象树立显然不能再依靠这样的基础。现代依靠的是什么?很多人应该会把当代中国国家形象的树立跟当今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巨大进步联系在一起,把文化软实力和经济硬实力联系在一起。很多人认为,落后就要挨打,只要经济发展强大起来,国家形象自然就跟着好起来,以至于中国主流的做法仍然是在追求GDP的增长。虽然在很多地方也提到过中国不能够走西方的老路,也在很多地方提出过“绿色GDP”的概念,但是在实际的经济运行当中,很难切实看到不以GDP增长为本的做法。

以GDP增长为第一要务,当然给人们带来富足的物质生活,也使得很多人有能力从物质生活中脱身,有了很丰富的精神生活。然而,这种GDP独大的做法和思路着实也带来了很多问题。经济增长是快了,可是成本也不低,很多经济增长是以粗放开发资源的方式换来的;经济总量是上去了,可是贫富差距并没有因此而缩小,社会并没有因为经济条件的改善变得更加公平,反而充斥着各种因为贫富分化而产生的矛盾;GDP数字是好看了,可是各种环境问题扑面而来,气候异常、雾霾、河水污染……

可见,经济发展是上去了,可是人们心目中的国家形象仍然同经济发展水平有很大落差。甚至即使中国GDP排名第一,很多国人还是觉得中国在世界人民心中的形象远远比不了很多GDP不如中国的国家。很遗憾,那种经济水平上去了,国家形象也就跟着上去了的情况并没有出现。

显然,什么地方出现了问题,还有一些GDP增长之外的事情在国家形象的塑造过程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聚焦在GDP增长上的发展方式是合理的吗?是独特的吗?经济硬实力好了文化软实力就一定上去吗?显然,文化软实力可以与经济硬实力相关,但并非为经济硬实力所决定,聚焦在GDP增长上的发展方式固然有其合理性,因为需要解决十几亿人口的物质需求,但是人们需求的非单一性决定了单一的关注经济发展的增长方式也有很多不合理之处。如果国家形象真的可以建立在经济硬实力基础上,那么所有的国家将没有任何独特性。就中国来说,经济发展再快,也只是在发达国家后面亦步亦趋,没有文化软实力为基础的国家形象难以真正得立住脚。

我们也可以用一个微观的视角来看这个问题,从潜意识与国家形象树立关系的角度来解读为什么只关注经济发展并不一定带来国家形象的优化

潜意识受到事物激发成为显意识,这是国家形象赖以塑造的微观基础,然而潜意识这座海下冰山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时间而变化的。强调革命信仰的方式可能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符合人们的潜意识,强调经济发展的方式可能在国家尚未富强、很多人吃不上饭的年代符合人们潜意识的诉求。这些都是可以触发挖掘出来构建公民认同和国家形象的资源。基于前者,中国是一个追求公平的革命者社会形象;基于后者,中国是一个踏实务实的赶超者的形象。但是现在呢?现在人们的潜意识里温饱的诉求或者单纯物质的诉求还占那么大的比重吗?

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很多人已经不愁物质了,更多的是精神追求;由于财富的大规模集中而非分散,很多人希冀社会公平;全球化向中国展示了世界上很多其他福利国家的做法,很多人不希望被异化为机器的附庸。很显然,如果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来讲,人们潜意识里生理层次的需求比例日益下降,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比例日益上升。在这种情况下,那种专注于GDP增长的做法只满足了人们潜意识里的一小部分需求,只把这一小部分激发出来的潜意识用来构建国家形象的基础跟人们潜意识里没有得到激发的大量诉求之间就出现了落差。所以,即使经济发展水平确实很高,也不一定能够带来国家形象的提升。除了GDP,提升国家形象还需要更多别的东西,需要能够真正激发调动中国人潜意识的东西来塑造文化软实力。

(一)寻找中国文化的独特性

可以用来激发人们潜意识认同的资源有很多,比如近代中国学习西方以科学和民主为代表的文化,和据此开辟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努力,比如新文化运动以来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指导中国共产党建立和建设中国的进程。这些西方文化资源都是以前以及目前我们树立国家形象时经常使用的资源,国家权威的合法性、国家形象的正面性往往都要诉诸这些资源。

但是这些资源对我们来说是足够的吗?答案是否定的。前面我们讨论一个国家树立国家形象一般要有合理性和独特性两个特点,现在提到的这些西方资源具备合理性,因为它符合一个落后中国的大众心理诉求,符合一个赶超中的中国民众的心理预期。对一个因为落后而赶超的国家来说,能够采用一些方法帮助国家快速实现现代化,实现赶超,这就是成功的,就是民众潜意识里最重要的诉求。

可是当说到独特性的时候,仅仅依靠西方的文化资源和思维逻辑来树立中国的国家形象往往是不够的。一个事物的独特性是该事物有别于另一个事物的特点;一个国家的独特性是这个国家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特点。对于中国来说,西方的思想资源构不成中国的独特性。按照这种思路走,即使你发展得再快,你也是在别人背后亦步亦趋。而且我们也很难想象,一种学习别人经验的思路,当学习到跟别人一样的时候应该如何继续走,如何实现“青出于蓝胜于蓝”。那么,中国的独特性到底在哪里呢?

(二)深挖中华传统文化资源

中国的独特性就在于中国本土的文化资源,中国本土的文化资源是有别于西方文化资源的独特文化资源。除了用西方文化资源来塑造国家形象之外,这些独特而宝贵的中华文化资源也应该是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资源。

这里有一个问题需要澄清,那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有没有合理性的问题。如果按照那种极端的进步主义观点来看,近代中国的遭遇说明西方文化的优势,尤其是后来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经历了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层次的依次深入的学习,表明中国古代文化相对于发达的西方文化是落后的,应该被抛弃。这样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因为,任何一个源远流长的文明都有其赖以生存并且能存在这么长时间的理由,相比于中华文明长期的强势,近代西方文明几百年的强势是一个相对较短的时间,不能武断地认为几千年中华文化都是落后的东西。

中华传统文化资源有其合理性,但是需要当代人们不断地回头挖掘其可以跟现代对话的更强的合理性;中华传统文化资源有其独特性,在这个后赶超时代的中国,中国人的潜意识里希冀一种向根的回归,而中华传统文化的印记无疑潜移默化地印在中国人的基因里。所以,中华传统文化理所当然应当在国家形象的塑造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第九章我们主要分析的是我国的传统思想、东方智慧的内涵,所以在提出未来的社会和国家形象模型时也要基于这些传统的中国思想文化内涵。

(三)重视家庭文化和精神健康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不排除有一些落后的东西,所以我们需要从里面总结一些东西,看看哪些东西能够为现代所用,能够在现代中国构建国家形象时提倡。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有必要讨论一下当下中国人的生活状态。

当代中国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走进了现代化社会,现代社会犹如一个庞大的机器,每个人像是这个巨大机器的零件,按照机器分配的任务从事着各种各样的活动。既然是社会大机器的一部分,那么现代人就不再有古人那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方式,不能自己决定自己的劳作。现代人虽然没有了古代人身上的那种直接束缚,但是却又臣服在时间和技术的权威下。现代社会的重要特点就是大量地使用科学技术,不仅使用具体的科学技术解决具体的问题,而且整个社会的组织运行都遵循一种技术逻辑。现代科学技术通常在人类使用工具的立场上被理解,但是在另一个意义上,技术却像一匹脱缰的野马,控制着人。

技术控制人的方式就在于现代时间的观念。一个汽车组装生产线上的工人,需要在技术的某个节点按时地重复某一个动作;一个办公室工作人员或者上课的学生,需要按时出现在指定的地点;一个约定了截止日期的任务,需要熬夜加班完成……这些都表征了现代中国人的生活状态。现代科技和组织形态拿着时间的鞭子,严格管理着人们,来保证社会这架大机器的运转,一个人要完全摆脱这样一架大机器的控制基本是不可能的。

在这样的生存状态下,人有很多欲望,这些欲望甚至也是这架大机器赋予人们的。现代中国人往往玩命工作,为的是玩命地休息,有的不惜牺牲了健康、牺牲了家庭。这正像叔本华所描述的人生比喻,生活就像一个钟摆,钟摆的一端是欲望得不到满足的痛苦,另一端是欲望满足之后的虚无,生活就在这二者之间摆来摆去。在这种状态下,即使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人们也很难摆脱心理的虚无感。而这些东西就构成了当代中国人潜意识中排除不掉的东西,既然人们的潜意识里是这种东西,那么仅仅基于这些想要构建出合意的国家形象应该说是很困难的。为了解决这些,我们需要向中国传统文化取经。

第一个我们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收的有益要素是中国传统文化对家庭的重视。中国自古就有一个说法,叫“忠孝不能两全”,说的是“忠”和“孝”有可能发生矛盾。“忠”和“孝”都是中国的传统价值取向,这样的两种价值取向有可能发生冲突,但是冲突基本发生在那些在政治上有足够大成就的人身上。而现在的中国社会中与“孝”发生冲突的,是“工作”。不仅发生在少数在政治上有大成就的人身上,几乎每个人都要面对这种“孝”和“工作”的矛盾。

一个现代的成功人士,无论是在商界、政界还是学界,往往都需要做比这个社会大机器要求的更多的东西才行,这就意味着有更多时候对家庭无法顾及。即便这样,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成功,很多人也对家庭难以顾及,忙于工作,但是牺牲了家庭却并没有换来事业的成功,“一将功成万骨枯”,对于这部分人来说,就更得不偿失了。

离婚率高成为中国社会的一个大问题,来自网络的信息显示,中国的离婚率十年来一直在增长(如图9-1所示)。

图9-1 2003-2012年中国离婚率增长图

家庭本来是构成社会的子单元,家庭的幸福和完整是人们进行其他活动的基础,但是现代中国却面临着越来越高的离婚率问题。国际上也有类似的例子,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反文化运动可以说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但是最终现代美国人的价值观念中对家庭观念的恢复和重视也是一种主流。这种对家庭观念的强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可以找到很好的依托。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就是一种“家天下”的社会。微观来讲,古代中国的基层社会是以大家长为中心的家族式治理;宏观来看,整个社会的组织运行规则也可以看成是家族式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可以理解为天下是以皇帝家族为中心的天下。这样的社会组织规则和方式是非常稳定的,甚至到费孝通写《江村经济》的时候,中国的民间虽然被动地植入了一种现代的管理体制,但是实际的运作方式还是古代这种家族式的治理。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对家庭重要性的强调、对家庭美德的强调就格外重要。治家才能治天下,“齐家、治国、平天下”具有类似的逻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儒家伦理对孝悌的强调是这种社会组织方式的法理依据。

在现代社会,孩子往往从小就要远离父母读书;工作以后能够回家孝敬父母的时间就更少了;婚姻的流动性变大,结婚以后常常因为某一方面或者双方面的工作而产生矛盾;离婚的成本降低,离婚越来越普遍;夫妻双方忙于工作把孩子交给自己的爸妈抚养,跟孩子缺乏接触和交流;家庭道德伦理的下滑……诚然,中国现代社会的组织方式是与传统的社会组织形态和运行方式有出入的,甚至将中国传统社会的组织方式和思维模式看作是对现代化建设的某种阻力,现代化必然造成对传统家庭的某些消解。但是现代化进程对传统家庭构成消解,并不意味着现代化对家庭的本质构成消解。那种男耕女织的田园牧歌生活诚然也回不去,我们也不希望回去的,但是家庭的观念和本质应该在现代化的外壳下保留下来。

对家庭的重视即使在西方的传统里也是很重要的。亚里士多德就在其《政治学》里论述了家庭是城邦基础的观点。从整个世界来看,家庭的组织形态也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正常状态。这些观念不会随着现代化的进程而消解,如果这些观念在人们的潜意识里没有相应的重要性,那么人们的潜意识中就避免不了虚无主义的困扰,那又该如何在虚无的地基上建造结实的大厦?又该如何在缺乏美好的潜意识中挖掘美好?

所以,基于中华传统文化挖掘的第一个方面就是对家庭观念的强调,它可以用来触发人们潜意识里的美好,并且用来构建美好国家形象。只有一个国家的国民都具有美好的家庭经历,这个国家的国民心中才能有美好的家庭形象;只有这个国家的国民心中对家庭怀有美好的形象,这个国家才能表现出家一样美好的形象。所以,应该从实际出发,从细节出发,从家庭小事出发,提倡国民关注家庭,让人们从快节奏的生活中解放出来,让更多的人懂得回归家庭,不能够玩命式地生活,用更多的时间陪孩子,平衡工作和生活,这样的状态才是一种祥和平衡的状态,这样的人才是被解放了的人,这样的社会才是美好的社会。

第二个方面是健康问题,包括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现代人被工具所支配、被技术所支配,自己的生活节奏自己说了不算,自己的节奏被当作机器节奏的伴奏,只能随着社会这架大机器的节奏前进。

典型的身体健康问题是职业病,在很多矿区,尘肺病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在很多生产线和出租车上,腰酸背疼成为一种常态;很多学生和教师,离开了近视镜几乎什么都看不到……这些都是与人们从事的职业相关的职业病。当然,首当其冲应该为职业病负责的是这些职业的资本逻辑以及背后更大的社会机器,但是职业病也不是不可避免的。职业病的形成有不可避免的客观原因,也有一部分是主观原因,比如懒得弄、不注意、习惯不好等。在那些人的行为可以改善的地方,人们还是可以对健康状况的好转有更多作为的。

除了身体健康,这个社会的人们往往还有很多精神方面的问题。“狂魔”、“变态”这些字眼在如今中国的新闻报道中已经不是什么新鲜词汇。时不时就有类似这样的新闻出现在各种门户网站的首页:“某变态男子将妻子一家碎尸掩埋”、“某火车站再次发生暴力烧杀事件”、“某幼儿园几名儿童放学后被变态砍杀”……这些以往出现在电视小说中的事情在我们周围不断地真实发生。这让人们感觉到这个社会是多么不安全,这个社会怎么了?这个社会的人们怎么了?我们可以为人们糟糕的心理和精神状态找到很多相关的理由。比如,工作压力大,受到不公平待遇,心理失衡等。这样的心理和精神状态显然不是一种健康的状态,显然与当代中国的现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以上是一些看得见、摸得着或者说我们能够辨别出是“病”的“病”,还有很多健康问题是我们不太容易辨别出的,但是几乎所有人又都深受其害。这就是现在很多人都处于的一种状态——“亚健康”状态。设想一个生活在北京的大学生的生活状态,他每天早上都睡到10点以后才起床,起床也不吃早饭,当他去上课的时候要穿过北京的层层雾霾来到教室,长期低着头看书看电脑,对眼睛和脊柱造成了伤害,晚上又因为补作业一直到半夜两点才睡觉休息,他平常也不怎么锻炼身体……不难想象他的消化系统、他的呼吸道、他的视力、他的脊柱、他的免疫系统,甚至他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状态应该多多少少都有一些问题,即使这些问题没有表现为明显的病症;也不难想象,他这样一个形象离我们并不远,在我们身边可以说比比皆是,甚至可能就是我们自己。

这么多的健康问题是现代中国人面临的又一重大问题。究其原因,当然是深深陷在现代社会的生活中,被社会这架大机器摆布所致。可是除了这个,人们还有很多地方可以改善,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也可以保持健康。对于一国来说,如果其国民都是健健康康的,那么这个国家的形象就很容易是健康有力的。而对于国民,我们希望能够“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可是现在中国人的健康状况、体魄很成问题,精神也不卫生。在呼吁更健康的体魄和精神时,很多民众却不一定自觉地改进,需要用某些资源唤起人们的注意,从而让国民健健康康,建设健健康康的中国。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在此可以化用为《国民中国说》,“国民强则国强”。

中华传统文明所描述的生活状态与今天中国的生活状态显然已经不是同样的节奏了,现代文明以一种更强的逻辑“逼促”着人们,这种生活状态带有一些不可避免性。但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很多对于健康关注的思想仍然可以拿来用,用来成就健康的国民。

中国哲学思想中所体现的一种整体性和平衡性的思路就是对健康关注的一种思路,它是一整套关于天地和人的思想,从无极太极说起,到阴阳两极,再到五行万物,人和自然界是一个整体,任何事物都讲究阴阳的平衡。将这种思想直接体现在关注人的健康领域上的就是中医。中医学的思想是与中国哲学的思想紧密相连的,它们很大程度上共享一套学说。相比于西医的“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中医讲究整体和系统地看待人体。人生病不仅是短期的事件,是与人的生活方式、作息习惯以及与大自然的关系紧密相连的,所以病的治疗并不能仅仅局限在生病的器官,相反,需要从整体和长期的生活方面进行调理。基于此,中医发明了一系列的运动、养生、食补、药补等方法。

到今天,在现代的医学体系下,中医遇到了为自己身份正名的难题。因为中医和西医是两套不同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和治病的方法。关于中医的命运问题,我们暂且不必纠结,但是中医和中医背后的中国思想体现的对健康的关注在今天却应当重视。尤其是关于平衡的思想,人生活在现代社会中也需要很多方面的平衡,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工作和休息的平衡、人与环境的平衡。只有这些都做好了,将锻炼与养生贯穿在日常生活中,用智慧的思想来引领自己的生活,才能有健康的国民。有这样的东西为基础,中国的国民形象才是健康有力的,从而中国的国家形象才是健康有力的。

现代的中国人之所以会马不停蹄地活动,以至于产生健康问题和家庭问题,是因为现代中国人有过多的欲望。傍晚站在北京的天桥上,一排排整齐的黄色车尾灯均匀地排在马路上,缓慢地挪动着,延伸到看不到边的远方。很多在北京奋斗的人的目标不过是成为这已经很拥挤的城市的一员,拥有这巨大车流中的一辆。这些目标实现以后又渴望着升职加薪,提高社会地位……这样一个欲望的链条永远也到不了头。现代技术解放了人的思维,也解放了人的欲望,但是人们仍然不免落入一端是欲望得不到满足的痛苦,另一端是欲望得到满足后的空虚的恶性循环链条之中。欲望,就是现代社会逼促人们活动的动力。

只有欲望的人很难成为伟大的人,物欲横流的社会也不会拥有一个光明的形象。所以对于中国人来说,合理处理欲求也是很重要的。而合理处理欲求仍然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可以参照的资源。

人的欲求需要合理地满足,固然不能够“存天理,灭人欲”,但是也同样不能毫无限制地任凭欲望主宰人。中国古人讲究中庸,中庸作为处事的原则要求,既不“过”,又无“不及”,使事物维持在恰如其分的位置上。说到欲望问题,人应该使自己的欲望得到合适的满足,但是不应该贪得无厌。中庸是一个很高的标准,倘若当代中国国民多一些中庸之道,做事不再一味满足欲求,则中国的国民气质就充满了平和中庸,中国人的节奏就会舒适和缓,中国的国家形象也会平和大度。

(四)内塑的逻辑总结

不要一味地追求GDP,除了按照现代化的逻辑提升中国的硬实力之外,还应该在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中寻找瑰宝,古为今用,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提升国民素质,挖掘国民潜意识中的真正诉求,从而提升中国国家形象。

不要一味追求GDP,生活和工作的节奏更合理一些,多注重一下家庭观念,多关注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节制自己过多的欲念等。这些都是可以从中华传统文化资源中找到的。当然,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太丰富了,除了这些还可以挖掘出很多可以为当今中国国家形象塑造提供有益参考的内容。这些内容都构成了从“内塑”角度树立国家形象的部分。

国家形象的内塑过程应该参考具有独特性的中国传统文化资源,通过在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中提取的能够古为今用的资源,建设积极健康的环境,从而改变国民的潜意识。根据国民潜意识与国家形象塑造的关系,进而达到提高国家形象的效果,是为“内塑”。

当然,应该有一个国民新风的提纲或者国民行为的参考,要有中国的特色,可以构成未来国民的形象,从而为塑造中国的形象打下基础。这样的任务值得另辟一题,专为研究。这里就不详述了,只举一个例子分享,这个例子是北京大学校长王恩哥的十句话或者十对关系,是对北大同学的寄语,不妨也来做国民新形象的参考:

1.结交“两个朋友”:一个是运动场,一个是图书馆。不断地“充电”“蓄电”“放电”。

2.培养“两种功夫”:一是本分,二是本事。做人靠本分,做事靠本事,靠“两本”起家靠得住。

3.乐于“吃两样东西”:一是吃亏,二是吃苦。做人不怕吃亏,做事不怕吃苦。吃亏是福,吃苦是福。

4.具备“两种力量”:一种是思想的力量,一种是利剑的力量。思想的力量往往战胜利剑的力量,这是拿破仑的话。一个人思想走多远,他就有可能走多远。

5.追求“两个一致”:一个是兴趣与事业一致,一个是爱情与婚姻一致。兴趣与事业一致,就能使你的潜力最大限度地得以发挥。恩格斯说:婚姻以爱情为基础。

6.插上“两个翅膀”:一个叫理想,一个叫毅力。一个人如果有了这两个翅膀,就能飞得高、飞得远。

7.构建“两个支柱”:一个是科学,一个是人文。

8.配备“两个保健医生”:一个叫运动,一个叫乐观。运动使你生理健康,乐观使你心理健康。日行万里路,夜读十页书。

9.记住“两个秘诀”:一个是健康的秘诀在早上,一个是成功的秘诀在晚上。爱因斯坦说过:人的差异产生于业余时间。业余时间能成就一个人,也能毁灭一个人。

10.追求“两个极致”:一个是把自身的潜力发挥到极致,一个是把自己的寿命延长到极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