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化“软实力”的竞技场

文化“软实力”的竞技场

时间:2022-04-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期184天的上海世博会已然隐进历史。在上海世博会上,各参展者都在比拼各自的“文化软实力”。理念“增量”一个场馆,就是一个浓缩的文化标本。讲故事能力前面我们提到,展示文化软实力,理念最为关键,但理念不能“裸奔”,它需要有一个易被受众接受的故事载体。再看,阿联酋的“无碳城”新概念,吸引了众多人的眼球,展示了阿联酋对“文化软实力”的崭新诠释。

为期184天的上海世博会已然隐进历史。这场刷新了多项世博会历史纪录的盛会,必将成为一个难以复制的标志性事件定格在世博会历史记忆中,世博体验也将成为中国的难忘记忆。7000万人次的进进出出,创造了很多大大小小的世博故事,大到国家叙事,小到个人传奇,有的人看热闹,有的人看“门道”,收获了无数新鲜体验。半年的繁华过后,大部分场馆会消失,留守者也只有文物的价值。我们在这场家门口的全球传播仪式的上海世博会身上,得到了什么?

世博会是一个巨大的文化“气场”。进入世博园,直接穿梭在各大场馆之间,我们可以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文化气息。在上海世博会上,各参展者都在比拼各自的“文化软实力”。要在高手如林的竞争对手中胜出,吸引更多观览者的眼球,场馆设计者、组织者们都在挖空心思,比拼智慧与才艺。面对眼花缭乱的各色表演者,我们真有点手忙脚乱,不知道把我们有限的注意力分配给谁好,恨不得多长几双眼睛,好把所有的精彩一网打尽。这里所讲的“文化软实力”,上海世博会上如何得以体现?具体地说,千头万绪,概而言之,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

理念“增量”

一个场馆,就是一个浓缩的文化标本。这个标本有多少价值,不是看这个场馆砸进去多少金银财宝,堆砌了多少“空心”的器物,而是看这个场馆有没有给人们提供新的理念启示。世博会不是摆阔斗富的场所,虽然在世博会上不乏这种“唯物”主义的展示偏好,但世博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看能不能给人类提供新的理念和启示,要看有没有贡献出理念“增量”。

近年来,世博会有一突出的变化,就是“写意”色彩更趋显著。世博会组织者从技术主义的器物展示,开始转向创意、理念的启蒙与表达。参展者不再满足于孤零零的物品与技术单项的展示,关注的不再是一城一池的得失,而是理念、文化上的创新,注重整体性、系统性效果。在世博会上,大家比拼的不是一个个技术单项的独家价值,而是整体性的理念和价值浓度。

法国馆的“感性城市”理念,即是一个典型样本。法国场馆中的“瀑布墙”,像一个个绿色瀑布挂在场馆“回”字型幕墙的内壁上。这些垂直倒立的植物墙,具有极高的技术含量,但这些技术不是裸露在外面,而是隐伏在绿色景观的背后。在参观者眼前呈现的,不是赤裸裸的技术展示,而是绿意葱茏的城市植物墙。而且,这植物墙的展示也不是目的本身,而是为了直观地诠释“感性城市”的主题理念。参观者进入法国馆,最突出的感觉,可能不是单个展品的吸引力,而是一种弥漫在整个场馆空间里的气息与氛围。正是这种浑然一体的氛围,淋漓诠释了法国馆“感性城市”的主题理念。

英国馆表达的理念也十分超前。让我们意外的是:英国这个最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展示的并不是他们辉煌的历史,也不是新近出炉的技术发明,而是一种理念,一个“童话”式的理念。英国馆外形的“蒲公英”造型,脱离了对世俗物态的机械依附,极具梦幻色彩。“蒲公英”的启示,让城市的意义——“种子圣殿”的创意,颇具“写意”色彩与未来感。这一创意出神入化地表达了世博会的主题理念。

讲故事能力

前面我们提到,展示文化软实力,理念最为关键,但理念不能“裸奔”,它需要有一个易被受众接受的故事载体。同样的理念,会说故事的,与不会说故事的,表达效果往往是两样的。可以说,上海世博会比拼的是参展者讲故事的能力,看谁的故事更精彩,更具吸引力。

美国馆就善于讲故事,有不凡的讲故事能力。粗心的观览者可能会认为:美国馆的内容比较空洞,没什么东西可看。这显然是误解了美国馆设计者的用心。美国馆的设计者并不想炫耀他们器物的精美、高超,他们想要表达的是“美国精神”。美国馆副总代表汤姆·库尼告诉记者:“人们知道美国的苹果、微软,很多‘美国形象’就在他们身边。我们不愿炫耀这些发明创造,而想讲讲它们怎么变成可能的。”从三个短片中,可以看出美国馆讲述自己故事的出色能力。第一部短片讲述的是美国人在街头试着学说中文“你好”。有个女士失败了18次,但她毫不在乎,一遍又一遍继续,终于学会了一句“欢迎光临美国馆”。第二、第三个短片的故事也颇具美国风格。比如,第三部剧情短片《花园》讲述的是:一个小女孩的“奋斗”故事。她生活在美国的一个社区,想把所有人聚集起来,在社区里开辟一片花园。有人配合她,但也有人和她作对,甚至搞破坏,把她种的花弄死。她虽然很委屈,但并不言弃。最后,花园还是建成了。借助媒介技术,抽象的美国精神就被具象化、故事化了,理念、文化借助媒介这个载体得以生动、鲜活起来。

日本馆也很会讲故事,《朱鹮的故事》就非常经典。它讲述了一个发生在中日之间的真实故事。朱鹮曾是日本的“天然纪念物”,后来不幸在日本灭绝了。1999年中国向日本捐赠了两只朱鹮,在中日科学家和民间人士共同努力下,美丽的朱鹮在日本得到了重生。这个故事具有“一箭三雕”之效:一是生动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二是用朱鹮故事体现日本文化特质;三是朱鹮故事“连接”中日友谊。由此可见日本不同寻常的故事演绎能力。

展示技术

世博会的“写意”化转向,并不意味着技术在世博会上根本就不重要,而是说,技术不是目的,理念则是根本。与此前赤裸裸的技术展示不同的是,如今的世博会上的技术往往隐伏在理念身后,成为演绎理念的载体。波兰馆的主题是:“波兰的微笑”。如何表达这个主观性的主题?如果没有先进的媒介技术,没有影像直观地把波兰人的微笑呈现出来,主题设计再好,恐怕也是空中楼阁。波兰馆中的“波波龙”互动情境,如果没有视频和声动技术的支撑,也是难以实现的。再看,阿联酋的“无碳城”新概念,吸引了众多人的眼球,展示了阿联酋对“文化软实力”的崭新诠释。也就是,阿联酋用新型环保技术构筑了一个未来城市新概念。没有新技术,何来新城市?

如今的世博会对媒介的依附越来越明显。随处可见的媒介景观,成为上海世博会的一大夺目风景。可从两个方面解释这种媒介化现象:首先,世博会的“写意”化取向,意味着世博会的展示更加注重文化、创意,更强调世博会展示的表现力。如今的世博会关注的不是一个个单项的技术发明,或者绝世“国宝”炫示。而是看参展者在世博会的意义上做了哪些“增量”?如何创造性地诠释世博会的主题?能不能表达一些独家性的意义和理念?借助先进的媒介技术,可将设计者所要表达的理念、意义直观地表现出来。其次,媒介技术的快速发展,本身即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展示。麦克卢汉有句名言:“媒介即信息。”媒介技术的突飞猛进,深度改写了人类文化的生产与传播方式。借助先进的媒介技术,世博会理念、文化可得到充分展示。世博会的“写意”化取向以及人类社会的媒介化趋势,互为因果,双向运动,造就了今天世博会的视觉奇观。世博会上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媒介表达能力,要看参照者具有怎样的媒介表现力。谁拥有一流的媒介表现力,谁就可能赢得成功。

中国在上海世博会的表现举世关注。纵观世博会159年的历史,上海世博会的“增量”意义是十分显著的。姑且不论它刷新了多项世博会纪录,就从本次世博会的主题议程设计来看,其意义也是不可估量的。国际展览局秘书长洛塞泰斯说过:“上海把城市的战略愿景放到了世博的核心,这是前所未有的。”上海世博会的城市关怀,具有深刻的文化启蒙色彩。

在上海世博会上,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展示。这不仅表现在作为东道主可以成为世博会议程的第一定义者,同时也表现在中国馆丰满、精彩的符号呈现上。上海世博会,中国展示了出色的故事创意与传播能力。就从中国馆放映的两个短片以及动态版《清明上河图》来看,传播大于宣传,春风化雨的故事,代替了直奔主题的宣传。在短片《和谐中国》中,设计者选择了一个普通家庭的“搬家”故事,来讲述中国改革开放后的三个十年的变化。“搬家”影像是中国近三十年历程中的典型镜头。故事采用了平视的视角,近距离地讲述“老百姓的故事”,以日常叙事策略来讲述“国”与“家”的命运交响,以小故事成就大叙事。不动声色,平实、温馨,不会让人产生“宣传”的负面感觉。动态版《清明上河图》复活了张择端笔下北宋都城汴京的繁华生活。设计者通过现代高科技手段,让原先静态的历史名画变成了生动的动态场景。其中有一个片段:纯阳殿边上摆了一个说书的摊位,有很多围聚在说书人周围。听众中有和尚、道士,以及普通百姓。场景生动再现了古代中国城市的祥和、热闹生活,智慧地表达了中国文化中的和谐、兼容的理念。可见,中国具有很强的讲述自己故事的能力。

世博会的“写意”化转向,意味着游戏规则的改写。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西方中心主义的既定格局,也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难得的表现机遇。

但我们发现,“文化软实力”的表现往往是不平衡的。这一方面与表演主体的文化生产与传播能力有关,同时也与语境所给予的空间有关,不是每个表演者拥有的机会、话语空间是一样的。当你走到一些非洲联合馆,看到那些表演者的“蜗居”处境。当你进入亚洲联合二馆中的巴勒斯坦场馆,看看这个“和平之城,橄榄之城”,我们也很难说世博会是“平”的。由于世界不是“平”的,面向未来的世博会,也不可能是“平”的。现实利益规则还在规定世博会的逻辑,只不过在世博会上显得比较隐蔽而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专家小组的报告《多种文化的星球》指出:“人类的共同的未来不能多样化而没有协调,也不能统一而没有多样性,要建成这样一个世界是对当代人类的挑战,首先是对产生人们世界观和影响的价值观念的文化的挑战。”世博会作为展示价值概念和文化理念的舞台,能不能创造出多样性的协调?能不能在多元文化的协调中创造出一个“平”的文化共同体?我们共同期待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