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宁波城市软实力提升的基本思路

宁波城市软实力提升的基本思路

时间:2022-03-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确定富有历史文化特色的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定位,实现社会文化跨越式发展1.明确宁波城市软实力提升的总体目标提升宁波城市软实力,必须首先明确宁波的城市定位和城市软实力提升的总体目标。[2]可见,城市主题文化对宁波城市软实力的提升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宁波城市软实力提升的基本思路_宁波在长三角发展中的地位演进及提升研究

(一)确定富有历史文化特色的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定位,实现社会文化跨越式发展

1.明确宁波城市软实力提升的总体目标

提升宁波城市软实力,必须首先明确宁波的城市定位和城市软实力提升的总体目标。1986年国务院公布宁波为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时给出的主要评价为:宁波是唐宋以来我国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留存有众多文物古迹,产生了许多历史文化名人。因此,宁波的城市定位应该是富有历史文化特色的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根据这一定位,宁波城市软实力提升的总体目标是: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深刻把握城市软实力提升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全面提升“四个力”(以文化发展繁荣为核心的文化感召力、以教育优先发展为核心的教育发展力、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的公共服务力、以城市形象提升为核心的形象传播力),实现宁波社会文化的“五个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创新发展、统筹发展、率先发展)。到“十二五”末,宁波社会文化发展的主要指标在全省领先、位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城市软实力显著提升,努力成为长三角南翼的社会文化中心之一,全面服务“六个宁波”(活力宁波、开放宁波、智慧宁波、转型宁波、文化宁波、名城宁波)建设实践,为全面建成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2.明确宁波城市软实力提升的战略任务

抓住重点突破口,确立重点战略任务,是宁波社会文化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全面提升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软实力,是宁波社会文化建设的战略重心。为此,必须深刻把握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基本走向,宁波所处的长三角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基本态势,明确宁波社会文化发展的合理定位,深化宁波社会文化发展的创新理念,确保在宁波社会文化建设过程中,真正做到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提升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软实力,把宁波建设成与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城市生活方式变化相适应的、积极响应世界各地城市动态的国际化现代都市。

(二)实施文化发展繁荣工程,增强宁波文化感召力

1.深刻把握宁波精神内核,大力倡导核心价值观

“价值认同是软实力的核心,对于城市来说,城市精神是其最直接的体现”。[1]目前许多长三角城市都提炼了自己的城市精神,如上海的“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南京的“厚德载物、同进文明”,无锡的“尚德务实、和谐奋进”,常州的“勤学习、重诚信、敢拼搏、勇创业”,苏州的“崇文、融和、创新、致远”,杭州的“精致和谐、大气开放”,这些城市精神均从不同侧面体现了当地的文化底蕴和价值取向。宁波也于2005年提出了“诚信、务实、开放、创新”的宁波精神,但社会各界对此并未达成一致意见。所以,下一步要根据宁波的城市定位,继续深化对宁波精神的研究,不断提炼和丰富其内涵,增强其渗透力和影响力,切实把宁波精神作为宁波加快发展的精神动力,作为宁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精神财富,作为宁波人民提高自身素质的文化自觉,从而增强城市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向心力。要大力倡导“忠诚、公正、诚信、明礼、创新、担当”的价值取向,形成主流价值观,使之成为广大干部群众自觉奉行的价值理念、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通过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倡导有担当的价值取向,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勇担当、人人思进取、人人尽责任、人人促发展的浓厚氛围,从而筑牢“思进思变思发展、创新创业创一流”的共有精神家园。

2.打造城市主题文化,遴选城市文化符号

城市主题文化是一个城市最根本、最持久、最难替代的文化优势,是城市的文化特质所在,能够融会贯通经济、社会、人文、建筑等方面,进而形成城市发展的文化张力。城市主题文化对于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影响体现为创造城市主题价值的能力,形成主题文化形象的能力,提供主题文化成果的能力,推动主题文化产业的能力,传播主题文化影响的能力。[2]可见,城市主题文化对宁波城市软实力的提升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宁波打造城市主题文化,可以在文化雕塑、文化长廊、文化广场、文化墙等文化景观中融入宁波的历史文化名人、历史事件、民间传说、典故由来、名胜古迹等内容,整体塑造“三江百里文化长廊”城市景观,凸显历史文化底蕴。要立足地方特色,遴选富有特色、内涵深刻的城市文化符号。城市文化符号可以由政府、社会团体、相关组织或普通市民等共同提名,将富有代表性的,同时又是宁波独有的事物找出来,经过严格筛选和最大范围的公众投票,选出最具代表性的城市文化符号,并围绕选定的城市文化符号开展宣传和营销。

3.推进文化产业集群发展,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文化产业较强的融合性决定了其发展过程中必须整合各方资源,而文化产业集群产生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协同效应也将成为其发展的驱动力。美国的迪斯尼、好莱坞以及时代华纳集团等都是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成功典范。迪斯尼通过“核心产业带动模式”得以不断发展壮大。迪斯尼原来是一个玩具品牌,沃尔特•迪斯尼创造的米老鼠和唐老鸭卡通形象首先流行于影视界,然后依托“创意+科技+资本”的经营理念,迪斯尼品牌扩展到了音像、出版、影视、服装、旅游等领域,形成了庞大的产业群体和产业链条,造就了庞大的跨国集团。[3]国内也有比较成功的文化产业集群,如上海大力引导、规范和整合现有的文化产业集群,重新明确集群定位,并将扶持与引导中心放在电子多媒体、影视动漫等本地优势产业上;南京文化产业集群推行“一个基地、多个园区、整体规划、错位发展”策略,按照不同城区的历史和文化特点进行分区定位,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文化产业集聚区;杭州则主推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动漫产业集群,政府协同动漫企业连续6年举办国际动漫节,打通动漫产业集群上下链。[4]这些成功经验非常值得宁波学习和借鉴。宁波目前的文化产业集群主要有五类:一是以象山海洋渔文化产业集群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资源型,二是以宁波文具用品产业集群为代表的制造型,三是以国家动漫产业园区为代表的主导产业型,四是以新芝8号创意园为代表的文化创意型,五是以老外滩历史文化休闲街区为代表的都市文化休闲型。宁波加快文化产业园和集聚区建设,就要整合和优化现有的文化资源,力争在创意设计、新闻报刊、动漫游戏等方面打造一批富有特色并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文化产业集群,从而推进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

4.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文化惠民水平

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完善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机制灵活、政策激励的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模式,全面推进公共文化发展。目前,鄞州区已经被列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试点单位。宁波可以以此为契机,力争在鄞州区的2年试点结束之际,把其试点经验扩大到整个宁波市,用3年左右的时间创建成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建设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覆盖全社会各阶层的市、县(市)区、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以“十五分钟文化活动圈”为载体,以社区(行政村)文化宫为抓手,进一步健全完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网络,确保城乡群众能够免费享受各种公益性文化服务。搭建城乡公共文化交流融合平台,推进城乡公共文化事业共建共享。一是依托现代发达的道路交通运行网络和先进的信息传播覆盖网络,构建城乡一体、多向互动、交流迅速、遍及广泛的“文化高速公路”,实现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无障碍自由流动和跨区域广泛传播。二是“送”文化与“种”文化相结合,探索建立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促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均衡发展和全面繁荣。三是在继续开展好城市文化下乡活动的基础上,积极尝试农村文化进城活动,把农村的“传统文化、地方特色、鲜活原创”送到城市,激发城市文化的创造力,促进城乡文化优势互补、交融互促。[5]

(三)实施教育优先发展工程,增强宁波教育发展力

1.完善体制机制建设,推进教育优先发展

教育优先发展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把教育投资作为人力资本的核心,政府承担发展教育的主要责任,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要积极创新办学机制,大力扶持民办教育,探索多种办学模式,建立健全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办学体制,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办学的积极性。全面实施国家、省级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一是促进学前教育“公益普惠”。按照《宁波市学前教育三年提升行动计划(2011—2013年)》,深入推进宁波市国家级学前教育改革试点工作,全面落实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詹荣胜》,《宁波通讯》2011年第23期,第10页。" class="calibre15">[6]二是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建设、设施设备配置、师资队伍建设、经费保障标准化,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努力缩小城乡、区域、校际、人群差距。实施高中教育多样化发展,促进办学理念、办学体制、内涵特色、培养模式等的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三是加快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内涵发展。推进特色发展、错位发展,着力推进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建设。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改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发展以示范性高职为龙头,高档次中职为重点,学习型社区为特色的职业教育,鼓励民办高校兴办职业教育,加强校企联系,在慈溪、余姚、北仑等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及重点企业,建立职业教育实习培训基地,力争将宁波打造成为浙江地区重要的产业工人培训基地。[7]建立政府委托评价、学校自我评价、社会中介评价、公众参与评价等相结合的监督机制,健全教育质量评估和监测体系。

2.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增强教育服务地方的贡献度

宁波市早在2005年就率先提出要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建成比较完善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建立运转顺畅的产学研结合体系,健全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服务体系。在这一形势下,高校加快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培养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地方性高校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的核心理念,就是高等教育必须直接为经济社会服务并实现与经济社会联动发展,必须树立“服务型”的办学理念,按照市场需求进行办学定位,及时调整学科、专业设置,更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促进结构优化,注重培养适应地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社会发展面临转型所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一要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提升学校的人才支撑能力。强化对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快专业人才培养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二要建立产学研结合体系,增强学校的知识贡献能力。创新教育科研管理方式,鼓励开展科研攻关,推进校企互动合作,促进科技成果推广和转化。三要建立教育培训服务体系,提升学校的学习服务能力。强化劳动力职业培训,加强教育培训机构建设,健全就业准入制度,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

3.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方式创新

“十一五”期间,宁波市重点建设了5大临港支柱产业、10大重点优势制造业行业、10大现代服务业行业。这些对经济、社会、产业的发展定位对高等教育发展,尤其是高校专业设置提出了方向性要求。因此,积极推进就业导向的教育方式创新,对高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实践指导性。同时,也可以更好地服务宁波市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面向岗位需求,创新教育方式,要以市场需求为核心,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高校必须紧贴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要建立符合地方产业发展要求,结构合理、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结构体系,牢固树立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方向,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需要,全方位倾力打造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平台,实现学校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面向岗位需求,创新教育方式,要以教学质量为保障,打造良性互动的教学团队。教育教学改革体系是高校内涵建设、质量提高、特色培育的行动导向和必要保障,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建构完善的教育教学改革体系,要建立在掌握高等教育基本原理,了解国内外高等教育理论发展最新成果,把握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关键在于教师,造就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师资队伍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因此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是当务之急。面向岗位需求,创新教育方式,要以就业为导向,构筑可持续的就业质量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就业指导队伍和相应的管理体系是就业指导工作有效开展的必备条件。就业指导必须通过多种渠道,整合各方资源,构建“全程化”就业指导体系。要遵循“校内外结合”的原则,聘请人力资源专家、行政主管部门人员、企业人力资源人员、校友等作为特邀就业指导员,以扩大就业指导队伍的阵营。

4.提高人才培养第一质量,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高等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因此必须把“职业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重点。大学生的职业能力包括职业社会素质和职业方法能力两方面。职业社会素质包括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社会适应性、终身学习理念;职业方法能力包括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其中,职业社会素质的培养以养成为主线,职业方法能力的培养以训练为主线,两者形成协同互动的培养体系。职业素质养成是提高职业能力的重要一环。高校要从用人单位第一需求出发,视学生职业素质养成为第一质量,不断探索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教育路径。要把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教育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逐步形成符合岗位实际要求、紧密结合岗位实践、形式灵活多样、“三个课堂联动”的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教育体系。一是学校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所有课程标准所设定的素质教育目标及内容。体现在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教育方面包括两个层面: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导构建有效的职业素质养成教育课程体系,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法制观等系统教育;以岗位基础课及岗位课程为主体进行行业职业素质教育。二是学生职业素质养成训练课程。以学生职业素质养成训练基地为载体,开展系统的团队协作精神、交流沟通能力、执行力、创业能力等职业素质强化综合训练。三是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日常训练。要将职业素质要求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相结合,探索并建立适合学生实际的职业素质养成日常训练载体,将职业素质养成渗透在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和管理中。四是学生创业训练项目。设立一定数量的学生创业实践项目,供学生申报,或由学生自行设计创业项目并经学院、学校批准实施,为学生创业提供支持。

(四)实施公共服务提升工程,增强宁波政府公信力

1.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提升政府执行力

服务型政府是指在公民本位理念的指导下,以公众为导向、以公共利益为目标,通过一系列公共机制的建立向公众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政府。政府的服务水平和效率效能是衡量城市软实力的重要指标。因此,要充分发挥政府在文化体育、教育科研、医疗卫生、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安全等领域的主导作用,以提高服务效能为核心,增强服务意识,创新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转变工作作风,通过实行服务承诺、首问负责、限时办结等制度,营造高效、便捷、透明的办事环境,努力克服缺位、错位、不作为、乱作为以及错误政绩观等问题,增强公共服务的公正性、客观性和透明度。积极推行“服务外包”、“订单式”管理等城市管理新模式,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努力形成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2.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构建公共服务问责机制

坚持“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打破封闭型行政体制,建立健全民生保障和改善机制、科学决策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社会矛盾纠纷调解机制等四大机制,不断完善公共决策社会公示、公众听证和专家论证咨询制度。公开政务和政情是政府有效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保障。因此要推进公共服务体制创新,打破传统体制下政府对公共事务的垄断,大力推进政府治理与民间组织的良性互动和互补,鼓励和支持各类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的供给,建立“大社会”管理体制。引入公共服务供给的竞争机制,实现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和提供方式的多元化,努力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机制灵活、政策激励的社会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健全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不断提高公共支出在公共财政支出中的比重,实现经济性公共服务和社会性公共服务的协调。加强对公共服务的宏观监测和评价,建立公共服务评价指标体系,完善公共服务绩效考评机制。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必须明确政府在公共服务中的责任定位,以掀起“责任风暴”、实施“治庸计划”为重点,采取“买单制”、“责任倒查制”等,构建全流程、立体式的公共服务问责机制,建立以公共服务为取向的问责型政府业绩评价体系,并实行行政内部问责、监督机构问责和社会舆论问责相结合,不断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增强政府公信力。

3.培育各类社会组织,建设市政——市民友好型城市

充分发挥公众在社会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增强社会自我动员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是建设世界城市必须破解的难题。政府应注重培育宽松的社会环境,站在打造世界城市的高度来探索公民社会的培育措施,建立合理、有效和持续的制度体系。要积极鼓励社会组织的发展,充分发挥其公共服务和政策倡导职能,建设市政——市民友好型城市。市政——市民友好型城市是公民社会充分发展、市民参与积极性空前提高、政府执政行为得到自觉执行和充分认可的社会。广泛的公众参与是城市软实力提升的重要指标。这里所谓的公众不仅仅是个体的市民,还包括民间组织(如社区的社团组织、公益性学术与评论组织)、营利性组织(如房地产开发商)、专业服务性组织(如咨询公司、设计公司、中介公司)等非政府组织和混合型社会组织(如咨询委员会、特别委员会)。因此,宁波应该立足本地实际,并借鉴国外城市管理的成功经验,致力于公私协作(公共部门、私人部门和社会部门之间的合作和协同)在制度层面的创新,力争在公共管理体制上率先取得创新和突破。如组建一个以探讨和促进宁波市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宗旨的公私协作、非正式、非营利的组织——“共建宁波市民论坛”,作为城市网络化治理结构的载体,以切实增强政府协调、整合各方资源的能力,盘活和利用各方资源共建宁波美好未来。[8]

4.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构建普惠型社会保障体系

公共服务均等化就是要发挥政府的主导力量,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合理配置公共服务资源、公平分配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公平地享有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大致相等的受教育权、健康权、就业权和社会保障权等基本权利,促进全体社会成员的全面发展。[9]宁波要深入推进“就业富民、保障惠民、卫生健民、教育强民、文化育民、和谐安民、服务利民、关爱帮民”八大民生工程建设,以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探索建立有序竞争和多元参与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体制。按照均衡发展的要求,推进城乡各项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的对接,提高城乡公共资源的整体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不断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差距。加快建设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公共文化设施,提高文化惠民水平。强化政府统筹公共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的责任,不断提高公共财政支持教育公平的能力。加快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群众需求相适应的、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等为基础、涉及终身教育、医疗保障、住房保障、公共交通和养老服务等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做好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市级统筹的实施工作,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同城同待遇和“一卡通”。建立政府宏观管理和扶持,社会各方力量兴办,服务机构按市场化要求自主经营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全面提高居家老年人的生命生活质量。

(五)实施城市形象塑造工程,增强宁波形象传播力

1.开展城市营销,增强宁波的吸引力

一个城市的形象不是管理出来的,而是营销出来的。“城市营销”概念最早来源于西方的“国家营销”理念。菲利普•科特勒在《国家营销》中认为,城市营销是城市居民、企业和城市政府把城市特有的吸引力、城市形象、城市公共设施等城市的区位产品或城市服务提供给城市的顾客群体,从而满足城市需要和城市顾客需要的过程。[10]多数世界知名城市都非常注重通过挖掘城市的内涵精华来营销城市。宁波开展城市营销,要依托现有的中国旅游日、中国开渔节、中国浙江投资贸易洽谈会、宁波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等在全国乃至全球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节庆活动和会展品牌,进一步扩大知名度,提高影响力。要充分发挥各类媒介的引导作用,运用多种手段、采取多种形式,对城市形象进行多层面、全方位的宣传解读。要通过城市营销为宁波营造良好的城市形象,影响社会大众对宁波形象的看法和评价,进而提升宁波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加快城市旅游业发展,推动城市形象升级

城市旅游业和城市形象有着双向依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连带关系。一个城市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有助于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使城市经济结构发生改变,也有助于提升城市形象。良好的城市形象则能够提升旅游者的旅游感受而促使旅游业发展,进而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吸引各地游客观光旅游。加快城市旅游业发展,实现城市形象升级,首先要有政府部门强有力的支持,同时也离不开全体市民和从业者的参与。一是城市旅游业需要联合拓展,要将城市旅游和城市周边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联合起来,整体推广城市形象,吸引更多的外来游客,辐射带动城市旅游业发展。二是城市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形成独具的特色,以吸引八方游客。我国许多知名度高的旅游城市,不论是像西藏、桂林等具有高品位旅游资源的资源型城市,还是如北京、西安等历史文物古迹众多的历史文化城市,各自拥有独特的垄断性旅游资源。因此,发展特色鲜明的旅游产业是提升宁波城市形象的关键所在。

3.跨媒体整合,力求形象传播效果最大化

随着新兴媒体的不断涌现,跨媒体整合业已成为当今媒介社会的主流趋势。跨媒体整合,各种媒体资源共享,为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更多路径,便于受众全方位地感受城市形象。宁波的跨媒体整合,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本地媒体(包括宁波电视台、宁波人民广播电台、宁波日报报业集团、中国宁波网、东方热线等)的融合,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通过资源共享和信息互补,对城市形象进行全方位、多层面的传播。在新媒体时代,宁波在开展城市形象传播的同时,要充分运用城市门户网站、微博、论坛、BBS、手机报等新兴媒体,发挥其特有的功能,补充传统媒体传播的不足。新媒体高效、便捷,深受广大受众喜爱,但其权威性和公信力远不及传统媒介。因此,宁波城市形象传播应当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形态的传播优势,开展跨媒体整合,以实现最佳传播效果。二是地方媒体和异域媒体的联合报道,通过对重大事件或活动的策划报道,借助跨媒体的广阔平台,传播城市的特色资源。不同地域媒体的联合报道,能最大限度地节省传播资源,拓展传播范围,放大城市间的辐射力。城市产品广告与城市形象的宣传密不可分。2011年,片长15秒钟的宁波城市形象宣传片开始在央视滚动播出,目的是让更多人知道宁波,提升对宁波的向往度。当然,宁波还可以围绕不同主题拍摄各类宣传片,在宣传宁波城区的基础上,用整体形象推广的形式,来营销宁波的特色县市区。

4.建设“创新型城市”,实施“国际名校工程”

建设“创新型城市”,首先要为城市准确把脉,明确城市的不足以及最需要的是什么。准确评价城市的创新情况,需要根据城市的特点,建立符合城市当前情况的评价方法。[11]宁波早在2007年就推出了“宁波创新型城市建设评价考核指标体系”,但这套3类30个指标的体系忽略了论文产出、信息化、科学普及等方面的指标。因此,进一步完善“创新型城市”评价方法迫在眉睫。专利特别是发明专利的创造和运用,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当前,宁波正处在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创造和拥有更多发明专利,对于突破一些制约宁波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造就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步伐,意义重大而深远。科技创新需要人才的支撑。要以宁波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为主体,实施“国际名校工程”,培养国际化人才和创新型人才。

“十二五”时期,宁波社会文化发展将进入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将进一步加快融入长三角社会文化空间布局的步伐。在这一新形势下,提升城市软实力以期增强城市竞争力,不仅是宁波的城市发展战略选择,而且是广大市民对城市发展的共同愿景。通过与其他6个长三角城市的比较可以看到,明确发展定位,更新发展理念,突破发展瓶颈,克服上述短板,已经成为宁波城市软实力提升中亟待正视和解决的重要问题。今后一段时期,宁波社会文化发展必须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统一、特色发展和借鉴经验的统一,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升城市软实力,在“整合、规范、创新、提升”中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创新发展、统筹发展、率先发展,全面服务活力宁波、开放宁波、智慧宁波、转型宁波、文化宁波、名城宁波的建设实践,为把宁波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注释

[1]吴忠:《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意义与路径选择》,《学术界》2011年第5期,第33页。

[2]付宝华:《城市主题文化助推城市软实力大提升》,凤凰网,2012-02-01。

[3]刘志华、刘慧:《文化软实力研究:国外经验及借鉴》,《济南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第16页。

[4]季爱娟等:《宁波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06页。

[5]谢永康:《宁波发展蓝皮书2010》,宁波出版社2010年版,第64页。

[6]本刊编辑部:《以人为本打造生活品质之城——专访市加快提升生活品质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詹荣胜》,《宁波通讯》2011年第23期,第10页。

[7]杨兵杰:《构筑和谐社会 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宁波通讯》2007年第7期,第20页。

[8]倪鹏飞、王燕文:《扬州城市国际竞争力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217页。

[9]谢永康:《宁波发展蓝皮书2009》,宁波出版社2009年版,第214页。

[10]转引自袁玲玲、刘青青:《论名人故居对城市文化营销的促进作用》,《现代物业》2012年第5期,第62页。

[11]潘家华、牛凤瑞、魏后凯:《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8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