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庆城县资源环境保护情况及对策建议

庆城县资源环境保护情况及对策建议

时间:2022-11-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庆城县委、人大、县政府、政协等领导高度重视,经多方呼吁反映,使庆城县的水资源保护受到了国家、省、市领导的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水资源保护的政策法规,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用水安全。近年来,环境保护工作被提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严格落实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和各项环境保护措施,解决石油开发过程中环境污染问题,环境污染事故发生率大幅度降低。

附件5:庆城县资源环境保护情况及对策建议

县环境保护局局长 陈文宝

一、概况

庆城县共辖15个乡(镇),153个行政村,1053个自然村,32.6万人,水资源匮乏,环江河、柔远河矿化度高,水质差,加之多年的石油开发,地下水污染严重,塬区地下水超采。全县天然植被组成简单,覆盖面小,且分布不均,由于长期的石油开发,植被破坏严重,造成局部生态恶化。

二、资源环境保护情况

近年来,全县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甘肃省石油勘探开发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和全国第六次环境保护大会精神,以建设生态城市、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全面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全县资源环境明显好转。

1.水资源环境保护

庆城县主要河段共计200公里,1公里以上的长流水沟608条,东、西二河年均流量5.71亿立方米,其中过境流量4.51亿立方米,自产流量1.2亿立方米。但东、西二河的河流水质不适宜饮用。人均水资源占有量1748立方米,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世界平均水平的八分之一。加之庆城县是长庆油田的老油区,油田开发早期工艺落后,方式粗放,特别在马岭镇、卅铺镇等石油老矿区的部分村组,地下水多项指标超标,驿马等新油区由于地下水超采严重,使驿熊人饮工程1/3的机井干涸,一些乡(镇)和村组人畜饮水出现困难。

庆城县委、人大、县政府、政协等领导高度重视,经多方呼吁反映,使庆城县的水资源保护受到了国家、省、市领导的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水资源保护的政策法规,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用水安全。

(1)划定保护区,落实管护措施

从2003年开始,委托甘肃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分年度完成了教子川、冉河川、西川三个水源保护区的区划报告,根据报告内容相继制定出台了各水源保护区管理办法。在教子川建3万立方米的蓄水池2个,冉河川建1.5万立方米的蓄水池2个。在各保护区设立永久性标志碑3个,在一、二级保护区内埋设界桩,制作宣传牌,对饮用水源实行封禁管护。今年,县上又综合经济社会发展、人口的持续增加等原因,寻找新的替代水源,聘请国家、省、市专家来庆城实地勘察,论证规划,深入实地调研,提出实施纸坊沟引水入城工程。目前已报请省政府批准,待区划报告完成通过评审后将落实各项管护措施。

(2)坚持项目带动

投资1800多万元实施了西川人饮工程,并为降低水价,让群众吃得起水,庆城县从2010年起,三年内逐步解决供水点少和自来水入户少的问题,计划在现有设施基础上,2010年增建供水点10个,实现自来水入户300户。2011年增建供水点10个,实现自来水入户800户,2012年增建供水点10个,实现自来水入户800户,有效解决西川因石油污染造成的人畜饮水困难。

(3)加大水资源污染防治力度

封堵保护区内的油水井,取缔保护区内一切排污口,消除水源保护区的污染隐患。坚决执行条例关于水源保护的“四个禁止”:1.禁止在生活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进行油田勘探开发。已开油井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逐步关闭。2.禁止在生活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内新建、扩建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油田开发建设项目。3.禁止在地下水源二级保护区设置废弃物堆放场。4.油田生产用水禁止开采浅层可饮用地下水。采取特殊保护措施,防止对水资源的破坏和污染。加之油田开发工艺逐步改进,管理逐步规范,对环境保护及污染治理投入逐步加大,先后建成了中油公司庆化集团污水处理厂、西一联合站污水处理站、南八站污水回注工程、岭405—1井站污水处理工程等,庆化集团还安装了污水处理在线监控系统,确保规范运行,污水处理工程的投运极大地减弱了对水环境的污染,水质明显好转。经监测,2007年、2008年、2009年连续三年地表水水质达标率均达85%以上,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95%以上(2009年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地下水水质达标率96%以上。全县的饮用水源保护工作逐步走上了法制化、正规化的轨道。

2.石油开发环境保护

目前有9个油田作业开发区块,转运站12处,计量站64处,输油管线2000千米,有污水处理厂(站)5处,分别是长庆油田采油二厂的南区、中区、北区污水处理厂,中油公司庆阳化工厂污水处理厂,西一联合站污水处理站;2526口油水井遍布全县15个乡(镇),年产原油200万吨以上。有庆化集团、长庆石油勘探局、油田公司等大型国有企业。

近年来,环境保护工作被提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2006年,《甘肃省石油勘探开发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的出台,为庆城更好地支持油田开发,依法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了法律依据,环境保护部门通过加强环境宣传教育,加大环境执法力度等手段,严格审批程序,强化宏观监管,狠抓措施落实,突出油区污染治理,多方督促石油单位从事环境污染治理工作,老油区的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1)油区环境管理力度加大

全面贯彻落实条例,做到“先评价,后开发”,“谁污染,谁治理”。油田建设项目审批由国土、环境保护、石化、水务、水保、林业等部门联合办公,实地查看,凡未经环评的项目,相关部门一律不予批准、不得实施,严把源头关。油田开发生产方面的重大许可审批事项做到依法、公开、透明,环评率100%,从源头上预防和降低了油田开发带来的环境风险。

(2)油田开发环境监管措施得力

全面贯彻落实条例精神,庆城县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石油开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认真执行油田开发井位审批、土地使用许可、驻场监督、污染清除、事故责任追究“五到位”,监管机制和审批程序必须规范、环境保护措施必须到位、污染处置必须安全、工程验收必须及时、监管责任必须落实的“五必须”要求。在重点涉油乡(镇)设立环境保护驻场监督站,建立驻场监督人员公示牌、监督日志、管理台账,对县境内新开采油井钻井、试油、修井等各个环节适时驻场监管,建立管理台账。严格落实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和各项环境保护措施,解决石油开发过程中环境污染问题,环境污染事故发生率大幅度降低。

(3)油区环境综治力度加强

近年来,企地联合多次开展了油区环境综合治理活动,严厉打击偷盗原油、破坏油田生产秩序的刑事犯罪分子,油区治安环境基本好转,有效地控制了打眼偷油现象的发生,从而使原油泄露污染事故减少、非法燃烧原油的现象得到杜绝,油区的大气、水、土壤环境大幅改善。

通过严格落实油田开发环境管理井位审批、土地许可、驻场监督、污染清除、责任追究工作责任制,坚决执行环境保护第一审批权,不断强化环境监督检查,层层靠实责任,封堵废弃油井,加快老井场标准化建设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油区环境质量有了新的改善。

三、存在的问题

1.环境保护基础工作薄弱,环境保护能力建设滞后。全县环境监察和监测装备水平低,执法监管手段单一、落后,常是有心无力,无法满足日益繁重的环境监管工作需要。

2.油田开发存在“两废”污染隐患。虽然石油开发局部污染得到遏制,但由于油田工业固废处置场及废水处理厂项目至今尚未落实,“两废”处置无法保障,含油污染物对土壤、水源等的污染在一些区域依然存在。

3.油田生产与农村公路管护矛盾日益突出。庆城县农村公路设计标准低,承载能力弱,境内1000多公里低等级农村公路,不同程度地承载着油田各类生产运输车辆的通行,一些通行车辆吨位较大,对农村公路的碾压损毁比较严重,前修后毁的现象比较普遍。加之油田新开发区块道路扬尘污染问题突出,对周围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

4.环境保护投资的巨大需求与环境保护投入资金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政府每年都安排专项资金进行环境治理,但是实际所需的治理资金与政府专项资金相差甚远,收益不大。

四、对策与建议

1.加强宣传教育。进一步深入开展环境资源宣传教育,把环境资源保护法律法规继续列入普法教育计划,提高各级决策者和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引导群众建立节约型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脱贫与环境保护“双赢”。

2.建立监测网络。对重点石油开发区的地下水质进行定期监测,并作为一种制度固定下来,对全县水源水质进行动态监测,及时掌握水源水质变化情况。

3.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有条件的地方要大力推广喷灌、滴灌和膜下灌溉等先进的生产模式,对农田渠道进行衬砌或利用管道输水,减少输水环节中的消耗和浪费,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4.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区划工作。结合全县实际情况,建立生态功能保护区、河流源头区、重点水源涵养区等重要生态功能区域,防治生态功能区退化和受到新的破坏。

5.利用价格等经济杠杆进行市场化调控。除了在全县范围内征收水资源费外,适当的时候还可以实行超额用水累进加价制度,切实保护有限的水资源。

2010年9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