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庆城县饮用水源保护区现状及对策

庆城县饮用水源保护区现状及对策

时间:2022-11-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教子川、冉河川水源保护区区划工作开展较晚,致使区划前的保护区内已钻探了数10口油井。首先,要建立水源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明确职责和分工。教子川、冉河川水源是城区的主要饮用水源,也是保护区流域内群众的饮用水源和农业灌溉水源。一是认真执行“十一五”期间城区饮用水源保护区规划的有关内容。原有的油井等污染源应分年度予以关闭。

附件3:庆城县饮用水源保护区现状及对策

规划环评股股长 邓建国 庆阳市环境保护局 马宏斌环境保护局局长 陈文宝 环境保护局副局长 张景君

一、城区饮用水源保护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供水现状

庆城县县城目前由两个水源地供水,第一水源教子川水源地,始建于1980年后,利用教子川河水作为水源,简单处理后经加压泵房送入高位水地,然后重力流入城市管网,目前最大供水能力为1000立方米/日,水质除细菌和汛期浊度超标外,其他均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第二水源是1997年完成的冉河川引水工程,将距县城10公里处的冉河地表水和泉水经长距离输水到城南净化站,目前最大供水能力为1500立方米/日,两个水源地可向城区供水2500立方米/日,从理论上讲,可以满足目前城区居民用水。

2.存在的问题

由于教子川水源、冉河川水源以开采地表水为主,受降水时空的不均衡条件影响,汛期水源地表水泥沙含量大,无法保证正常供水,旱季又存在农业灌溉争水的矛盾。近年来随着庆城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快速增长,需水量增大,加之供水管网老化,经常出现供水不足或断水现象。据有关部门推断,庆城县城区10年以来的需水量为25500立方米/日。从长远来看,水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予以解决。

(1)气候条件对城区供水的影响较大。教子川水源和冉河川水源的主要补充形式是靠降水,而我县年降水主要集中在每年7月—9月。汛期,两个水源地受洪水影响,泥沙含量较大,最大含水量为102.4千克/立方米,现有供水设施无法运行;枯水期,水源保护区的农田因为天气干旱,农民大量截流浇灌农田,使城区饮用水吃紧,以致无水可供。

(2)农业生产及生活的影响,教子川水源保护区内有19个自然村,冉河川水源保护区内也有30多个自然村,有着大量的人口、牲畜和农田。雨季,各类生活、生产废物和农田肥料经雨水冲刷,流入河道,使水源水质恶化。

(3)石油钻探对水源地水源的影响。由于教子川、冉河川水源保护区区划工作开展较晚,致使区划前的保护区内已钻探了数10口油井。汛期,雨水的冲刷及下渗,对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4)城区供水管网老化影响城区供水。由于县城现有的给水管网均为支状布设,腐蚀严重,经常发生爆管断水。同时供水设施老化,跑、冒、滴、漏,供水损耗大,加剧了城区用水的供需矛盾,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制约了全县经济的发展。

二、水源区生态恢复和资源保护工程措施

按照党的十六大指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的要求,使水源区生态功能良好,生态功能效益显著发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应大力实施“五项生态保护工程”(水源涵养林建设工程、水土保持建设工程、保护区污染治理工程、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工程供水、基础设施工程)建设,使水资源得到充分涵养,确保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力争水体质量长期稳定达到国家地表饮用水标准,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水源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对策

1.加强领导,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综合决策机制。首先,要建立水源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明确职责和分工。其次,严格贯彻落实有关政策、法律法规不乱开口子,严格控制与供水无关的建设项目,切实保护好水源地水质,保障城区用水安全。

2.提高认识,广泛宣传。教子川、冉河川水源是城区的主要饮用水源,也是保护区流域内群众的饮用水源和农业灌溉水源。加强水源保护区的生态保护,使现有的水质不受污染,关系到全县的经济发展,也关系到流域内区域经济的发展,事关重大,意义深远。所以,区域内的各级政府应充分认识到保护好两个水源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

3.加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力度。一是认真执行“十一五”期间城区饮用水源保护区规划的有关内容。二是搞好水源保护区的“退耕还林还草”、“水土保护持”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

4.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大力推广农村沼气、省柴节煤炉灶等节能技术,大力推广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经验,全面提高农业生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5.认真实施“五项生态保护建设工程”。为了切实保护好现有水源,解决今后可能存在的供水缺口大的矛盾,各级政府和部门应重视和支持保护区内的生态保护工程,努力促进城区的经济发展。

6.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不断扩大投资渠道,确保保护工作顺利实施。

7.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切实保护好城区饮用水源。

(1)不断增强环境保护执法力度,坚持环境保护第一审批权和“三同时”制度,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不断提高环境监管水平。

(2)加大水源涵养林培育力度,加强林业执法,封山育林改善林种结构,提高森林覆盖率,维护保护区内生态平衡。

(3)有效治理水污染,切实保护好现有水源,今后水源保护区内要严禁建设与供水无关的有污染的建设项目。原有的油井等污染源应分年度予以关闭。

(4)强化农业面源污染和综合防治,严禁盲目施用农药化肥,严格控制病毒、高残留农药施用量。搞好农业综合防治,合理科学地处理人畜粪便、生活垃圾,积极推广平衡配方施肥,不断提高土壤自身保肥、保水、净污能力,实施生态农业工程,消除农业面源污染对保护区水质的影响。

(5)搞好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坚持水保工程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原则。正确处理建设与保护的关系,防止新的水土流失的产生,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三统一。

8.建立预警机制,完善生态监测系统。为了确保城区流域内的用水安全,必须有针对性地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预警监测制度,并落实机构、任务和经费,确保在出现重大污染事故时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以维护社会政治、经济和生活秩序的稳定。

9.坚持建设与保护并重的方针。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庆城县城区饮用水源保护区管理办法》等法律和规章。依法查处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不断加强生态环境执法队伍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切实保护好水源地的水质。

2006年5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