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研究的时间与地域范围

研究的时间与地域范围

时间:2022-10-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本研究划定1900— 1949年的典型区间作为研究的时代断限。这一题目的研究主要涉及的是北京的内城、城厢和近郊区,因此划定上述研究范围。

0.5.3 研究的时间与地域范围

本书选择以1900年为界,主要是考虑到北京的城市建设、城市风貌、城市空间格局开始发生变化是在清末,而1900年发生的庚子之役对清政府的一系列内政外交政策都发生了重要的影响,西学的影响也开始渐次深刻,一些先进人物开始了解什么是现代的都市建设和都市管理,同时,外国殖民者的物质与技术文明开始从那时开始大量冲破封建因素的壁垒。迫于帝国主义的压力,腐朽的清政府不得不打开国门,客观上西方先进的都市建设思想和手段传入了中国。统治者出于对西方物质文明的向往,也将一些都市建设和管理的方式及技术引入国内,并开始小范围的尝试。随着封建统治的终结,封建帝都的城市格局被逐渐打破,新理论、新模式和新体制有了尝试的机会。这种广阔的社会背景对北京的城市建设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古老的中国与近代先进的西方世界在一种不平等状态下的遭遇导致了中国走向近代化发展的曲折和衰弱的发展动力,城市近代化进程中的先进的城市规划和建设思想以及建设模式的引入是这一宏大历史背景下的产物。因此,本研究划定1900— 1949年的典型区间作为研究的时代断限。

本书所研究的近代北京城市规划建设内容涉及的北京区域范围包括内城、城厢、近郊区(西北地区风景地、西郊新建设地区、东郊工厂区等)。北京历代的建制沿革屡有变化,皇城的基本范围在形成品字形结构之后没有大的改变,但郊区、特别是远郊区由于行政区划的变化而在不同时期发生了一些变动。这一题目的研究主要涉及的是北京的内城、城厢和近郊区,因此划定上述研究范围。

【注释】

[1][美]刘易斯·芒福德著.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宋俊岭,倪文彦,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5-6.

[2]隗瀛涛,谢放.关于近代城市史研究的几个问题.见: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天津市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史研究.第3辑.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0

[3]李百浩,韩秀.关于中国近代城市规划史研究.见:汪坦,张复合.第五次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讨论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4]李百浩,韩秀.如何研究中国近代城市规划史.城市规划,2000,24(12)

[5]李百浩.中西近代城市规划比较综述.城市规划汇刊,2000(01)

[6]隗瀛涛.中国近代不同类型城市综合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

[7]孙施文.城市规划哲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8]越泽明《长春的都市计划史(1905—1945)》、《日本占领下的上海都市计划(1937—1945)》,渡边俊一《都市计画史研究》,以上均为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会议交流资料。

[9]王笛.近年美国关于近代中国城市的研究.历史研究,1996(01)

[10]史明正.北京史研究在海外.北京档案史料,1999(03)

[11]史明正.美国学者对中国近现代城市史的研究.见:北京与中外古都对比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燕山出版社,1992

[12]史明正.走向近代化的北京城——城市建设与社会变革.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13]王蒙徽.北京都市计划大纲(1938—1942)评述.见:汪坦,张复合.第五次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讨论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14]Akiza Koshizawa(越泽明)著.北京都市计划(City Planning of Peking:1937—1945).黄世孟,译.国立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学报,1987,3(1)

[15]孙冬虎,王均.八年沦陷时期的北平城市规划及其实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03)

[16]王国华.民国初年的北京新市区建设.北京档案史料,2000(04)

[17]王蒙徽.北京都市计划大纲(1938—1942)评述.见:汪坦,张复合.第五次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讨论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18]史明正.走向近代化的北京城——城市建设与社会变革.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19]谭列飞.北京近代市政建设的发轫及其特点.北京档案史料,2000(03)

[20]董可.袁良与北平的三年市政建设计划.北京档案史料,1999(02)

[21]习五一.民国时期北京的城市功能与城市空间.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2(05)

[22]袁熹.试论近代北京的城市结构变化.北京社会科学,1997(03)

[23]王均.1900—1937年北京城市地域结构的演变.地域研究与开发,1996(01)

[24]王均,祝功武.清末民初时期北京城市社会空间的初步研究.地理学报,1999(01)

[25]孙冬虎,王均.八年沦陷期间北平城市地域结构的变化.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01)

[26]方修琦,章文波,张兰生,等.近百年来北京城市空间扩展与城乡过渡带演变.城市规划,2002(04)

[27]发表于:Journal of urban history,2000(01)

[28]岳升阳.北京城市结构的演变与宣南士人文化:[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北京大学,1999

[29]王均,孙冬虎,岳升阳,等.从人口分布看近代北京城社会空间特征.城市史研究,2000(17)(18)

[30]王均,孙冬虎,周荣.近现代时期若干北京古旧地图研究与数字化处理.地理科学进展,2000,19(01)

[31]董鉴泓.中国近代一些城市规划图的评析.见:董鉴泓主编.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研究.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32]雄斌.建立近代化的市政要加强统计工作.北平市政统计,1948(民国37年)

[33]见解放前出版的《统计月报》定期刊登的统计资料等。

[34]本书在叙述不同的历史时期的内容时均按照当时的称谓,泛指则一律称为北京。

[35]北京都市计划设计资料集,1947.藏于首都图书馆地方文献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