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建构地域性的城市发展时空观

建构地域性的城市发展时空观

时间:2022-10-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如国家大剧院的建设,就是打破北京传统地域生活的空间形态与社会格局,以现代化的时空价值观念对地域历史时空维度中的压倒性冲击。关于国家大剧院的争论是现代化价值观与地域文化价值观的碰撞,其所在的城市文脉网络的空间位置,要求其评判标准是立足于地域传统有序发展的价值评判。国家大剧院引起的广泛争议实质是时空观念混淆引起的发展观及评判标准的错位和缺位。

3.1.4 建构地域性的城市发展时空观

亨利·列斐伏尔认为,在现代社会中,城市空间的生产已经由空间中事物的生产转向为空间本身的生产(production of space)。也就是说,城市空间的规划设计与生产,不再单纯来源于对空间本身的需要,更多的是希望生产出来的空间像许许多多通过标准化生产、能够被用于交换的产品或服务一样,以适应快速发展的需求,并且能够不断地被生产、复制、交换到不同的地方。自然的、具有地域特征的城市空间正在逐步消逝,是当前中国城市空间中存在的地域性问题。大量毫无特色的城市空间在资本、权力或者低俗审美观的驱使下,不断被大量复制于不同的地域聚居单元。因此,当城市空间逐步完善自身的供求关系、生产社会关系和被社会关系所生产时,我们已经不能再简单地从自然生态、历史文化等方面来创造具有地域性和全球性相统一的地域聚居形态。问题的研究与解决,必须回到时间与空间关系建构的“本源”思考,否则,时空关系的错乱将使关于城市空间地域性保护和特色创造的规划措施在全球化的作用下变得毫无实效。

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当前我国城市一方面要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城市一起,参与到全球性的协作和竞争之中,另一方面,城市地域性发展的完善也是关系到城市可持续发展以及在全球竞争格局中占据有利位置的重要方面。因此,现代社会我国城市在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的时空系统,由全球化的时空系统(概念化的时间和概念化的空间的时空系统)与地域性的时空系统(地域自然时间和地域生活空间的时空系统)叠合构成。在这一时空的纠集过程中,出现了如图3.1所示的时空组合模式。

图3.1 现代社会地域时空系统构成示意图

第一种:概念化的时间和概念化的空间的时空系统——时空关系一致;

第二种:概念化的时间和地域生活空间的时空系统——时空关系错位;

第三种:地域自然时间和概念化的空间的时空系统——时空关系错位;

第四种:地域自然时间和地域生活空间的时空系统——时空关系一致。

发展中国家的具体国情,城市化加速发展的现实环境,使我国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的时空错接问题普遍存在。这种时空纠集模式的客观存在,虽然不为人们所发现或重视,但却深刻地影响着当前我国城市建设中的文化价值取向与规划设计观念。目前,诸多关于城市规划与设计的论争以及地域性特征创造的努力,往往在研究开始就已经将第二种和第三种时空状态预设为前提,而不可避免地出现时空错位。人们想当然或无意识地透过全球化的时间观念评判、规划或设计地域生活的空间形态。如国家大剧院的建设,就是打破北京传统地域生活的空间形态与社会格局,以现代化的时空价值观念对地域历史时空维度中的压倒性冲击。关于国家大剧院的争论是现代化价值观与地域文化价值观的碰撞,其所在的城市文脉网络的空间位置,要求其评判标准是立足于地域传统有序发展的价值评判。国家大剧院引起的广泛争议实质是时空观念混淆引起的发展观及评判标准的错位和缺位。同样在北京,由于奥运会及其场馆的现代属性,对于“鸟巢”与“水立方”的讨论集中在形态与投资费用及技术问题的探讨,并未出现文化观念方面的异议。因为这是在时空评判标准有机统一条件下的现代空间实践。所以,我们并不排斥发展,关键是用怎样的观念或评判标准来引导和考量发展,而正确的地域时空观念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代性的断裂特征,使全球化与地域化构成了辩证的统一体。既然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阻挡,而地域化的发展又是必然之路,将社会生活还原于地域性的现实时空场景中,再现地域生活在场性的有效价值,应是规划与建设具有归属感和富于地域特色的城市空间的基本途径。因此,全球化浪潮下的我国城市,虽然城市空间的生产在所难免,但是在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必须清晰地明确城市的地域性时空坐标,以此为基础才能实现科学、合理、有效的全球化发展,避免观念的迷失和形态的异化与趋同。后发展国家的现代化运动往往是与城市化的进程相伴相生的,而“现代化理论”也往往成为后发展国家的城市化进程的理论指南(11)。目前,我国城市赖以存在的时间与空间环境,在现代性的作用下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纠集,认清现代社会的时空环境特征,明晰城市社会生存与发展的时空关系,对于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