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战后城市空间发展

战后城市空间发展

时间:2022-06-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战后城市空间发展战后台湾城市的空间发展仍然沿袭着日治时期的不均衡态势。事实上,战后早期的台湾城市空间发展还是北、中、南三足鼎立,随着工商业发展与城市化的推进而逐步由均衡发展走向极化发展,我们可以从城市人口的空间分布演变来观察这种变化。

二、战后城市空间发展

战后台湾城市的空间发展仍然沿袭着日治时期的不均衡态势。以城市密度来观察,经过多年的城市化发展,台湾的城市密度较高,至2006年达到2.06个/1000km2。虽然台湾的城市分布高度密集,但城市密度的区域[1]差异比较大。如表3-6显示,北部区域一直是台湾城市密集度最高的地区,每千平方公里5万人以上的城市就有5个以上;中部与南部也是城市网络密度较高的区域,城镇集聚程度高于全岛的平均值;而东部则一直是全台城市密度最小的地区,每千平方公里的城市数小于1个。形成这样的城市空间分布形态主要是受地形所限,台湾岛的中央及东部大片区域横亘着众多山脉,包括阿里山山脉、雪山山脉、中央山脉、玉山山脉和海岸山脉,这些山脉纵贯南北,将台湾岛纵切为东西两半,在北、中、南三区域的西面都是地势较低的平原盆地和沿海地区,而北中南三区域的东面以及整个东部区域则是以高海拔的山脉为主。由于山区海拔高、地形险恶,因而交通不便,不利于城市的发展。因此,台湾城镇呈现出沿着北、中、南三个区域地势较低的平原及海岸线(即西部走廊)密集分布的态势。

表3-6 台湾城市化密度的区域比较,1976—2006年(个/1000km2

img23

资料来源:根据台湾“行政院经建会”《都市及区域发展统计汇编》中数据计算及绘制。

表3-7 台湾城市人口在各区域的分布比例,1961—2006年(%)

img24

资料来源:根据蔡勇美和章英华(1997)及台湾“行政院主计处”《1996、2006年台闽地区工商及服务业普查资料汇编》编制

北、中、南三区域的城市化也存在着空间发展的不平衡性。事实上,战后早期的台湾城市空间发展还是北、中、南三足鼎立,随着工商业发展与城市化的推进而逐步由均衡发展走向极化发展,我们可以从城市人口的空间分布演变来观察这种变化。如表3-7显示,20世纪60年代台湾在刚进入城市化加速阶段时,城市人口比较均衡地分布于北、中、南三大区域中,三地各占有三分之一的城市人口。但是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人口呈空间集聚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三足鼎立之势被打破,北部所拥有的城市人口比重逐年上升,而中部与南部则持续下降,至1991年台湾进入城市化成熟阶段时,全台城市人口的42.5%分布在北部,而中部与南部拥有的城市人口比重则分别下降为25.1%与29.5%。进入城市化成熟期后,北部区域的城市人口比重继续上扬,2001年达到48.1%,这意味着台湾近一半的城市人口集聚于北部。

60年代之后,台湾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使得城市空间体系发展还呈现出另一显著特点,即都市产业与人口迅速集聚于都会区,都会区逐渐成为全台城市化发展重心和人口经济资源集聚区,其城市化水平也远高于其他都市。由于北部是城市化发展较高的地区,因此早于50年代末期就以台北为中心发展出了都会区的雏形,之后南部以高雄和台南为中心、中部以台中为中心先后发展出了新的都会区,1961年时就有近一半的台湾人口集聚于都会区,1991年时都会区人口比例已提高到67%,而非都会区的人口比例从50%下降到33%。进入21世纪,都会区拥有了全台70%以上的人口(章英华和蔡勇美,199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