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商业战略与“文化自觉”

商业战略与“文化自觉”

时间:2022-10-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的文化战略不仅关乎全球化趋势下的本土文化,也关乎设计产业的现实与未来。在今天审视“全球化”对“本土化”的影响时,在全球化经济无可避免地对区域性文化造成“干预”时,不能不重新思考上海在中国近代化历程中的角色,以及当时当地对艺术及设计界的“西学东渐”、“西化”所做出的反应。1842年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使上海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上海因此成为“国际化”发展的城市个案。

4.设计产业:商业战略与“文化自觉”

关于全球化,我们已经知道的是一场尖锐的世界规模的经济竞争,而我们还未醒觉的是,下一轮全球竞争将是文化的竞争。

我们怎样教育青年人,以便让他们了解那些因“全球化”而将变得越来越普遍的新的融合和混杂现象以及与之有关的前景问题?设计在参与形成全球新格局的社会实践中充当什么角色,设计的本体和外在的诸多影响“化合”到什么程度?我们的文化战略不仅关乎全球化趋势下的本土文化,也关乎设计产业的现实与未来。

近代“国际化”城市个案的思考:关于上海

为什么要提到上海?在今天审视“全球化”对“本土化”的影响时,在全球化经济无可避免地对区域性文化造成“干预”时,不能不重新思考上海在中国近代化历程中的角色,以及当时当地对艺术及设计界的“西学东渐”、“西化”所做出的反应。

在中国的版图上,上海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城市,在中国近代化的社会形态转变中扮演了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上海不仅是一个窗口,更是一个主体。1842年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使上海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上海因此成为“国际化”发展的城市个案。

开埠前的上海“是这个帝国最富有、奢华的最大商业城市之一”;“城中商店的规模不大,但陈列于货架叫卖的货物却琳琅满目,其中还有许多欧洲货物”。这使上海成为西方殖民者打开中国大门的突破口。上海开埠后迅速发展,它特殊的地理位置与优越的外贸环境,以及上海地方文化“天生”的“非正统性和兼容性”特质,使上海在近代化道路上遥遥领先于其他城市。不可否认,在西方殖民者的经营下,上海的确按照西方城市的模式迅速崛起。随着租界的繁荣,西方物质文明逐渐改变了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鄙视或对立态度,特别是“华洋分居”的格局被打破后,中国人得以更直接更深入地接触西方文明。

例如,开埠前的上海有“沪城八景”之说,即海天旭日、黄浦秋涛、龙华晚钟、吴淞烟雨、石梁夜月、野渡苍葭、凤楼远眺和江皋雪霁。从名称上可知均为自然风光或传统文化。而到19世纪60年代后又有新的“沪北十景”,一个“北”字已反映出上海城市中心的转移[租界地区位于沪北]。这十景为:桂园观剧、新楼选馔、云阁尝烟、醉乐饮酒、松风品茶、桂馨访美、层台听书、飞车拥丽、夜市燃灯、浦滨步月。(17)仅隔二十几年,社会时尚的变迁之巨不言而喻。

当上海被称为是“东方巴黎”,这显然暗示了一种历史真实——西方现代性的到来。“中国近百年的再造,在国内历史无成例可沿。只有参对先进各国在同一世界潮流中作类似全面重建的经历时,可以体会上海近百年之事迹表现着一个农村社会受官僚体制摆布,以刑法作主,蜕变而为新型工商业社会施行民法的过程中必然之遭遇。以中国幅员之大,需要改造程度之深,这种运动旷日持久,也免不得辗转反复。”这是美籍华人学者黄仁宇在赫逊河畔的世纪回眸中,对近代中国百年沧桑的体认,他的感怀源自对上海的记忆。

事实上,对于普通大众而言,西方现代性的物质层面比它的“精神”层面更容易被中国人接纳,从震惊、好奇、钦羡以至于模仿,上海无疑是中国受西方文化浸淫最深的城市,在“华洋杂处”的两个生活方式截然不同的世界之间,其联系和影响是复杂又显然的。1928年初到上海的美国记者斯诺曾描绘当时的风景:“大片宁静的公共租界和法国租界,却很像美国东海岸或法国城镇最好的住宅区”,上海商业区“熙熙攘攘,活跃得令人难以置信”。(18)

各种洋货充斥市场,据说凡世界上所有新出品的东西,本地尚不能买到,却立即能见于上海。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已和世界最先进的都市同步了。连西方游客都感到惊异,他们会看到最新款式的劳斯莱斯驶过南京路,气派得能与欧美媲美的百货公司,洋人们仿佛一上埠,就会惊讶地发现自己国家的商品在上海的百货大楼里都有广告销售

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在新旧杂处、东西冲突的撞击之下,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繁华极顶的并趋近于“国际化”的大都市。然而中华民族危机越深,改革呼声也就越高。作为“五四”先声和旗帜的《新青年》杂志创刊于上海,早期骨干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以西方文化为价值导向,提倡民主与科学。《生活周刊》则将自己的对象定位在广大市民上,用通晓明畅的语言传播新知识和新思想,创始人邹韬奋直言:大众的伟大力量是新时代的最重要的象征!要极力使我们的文化工作能影响到大多数人,影响的范围越广大,文化的功效也就越大。

因此,1930年代的上海,各种文化思潮、艺术观点在这里汇聚、碰撞和交流。现代艺术和设计的思想观念也在这里孕育和勃发。1931年9月23日“决澜社”在上海宣告成立,创始人庞薰img11和倪贻德以“打开旧艺术的决口,掀起新艺术的狂澜”为目标发起现代艺术运动,“决澜社”的意义在于它已不再将学习借鉴西方艺术的目光局限在古典艺术领域,而是认识到世界艺术的日趋多元的格局,并渴望打破中国画坛“单一而流俗”的局面。

1930年代也是中国现代设计及理论的萌发期,当时的设计理论和实践先驱大多集中在上海,他们一方面积极介绍外国设计的发展,另一方面针对国内实际情况各抒己见,阐释设计的必要。“国人既欲发展工业、改良制造品,以与东西洋相抗衡,则图案之讲求,刻不容缓!”“国货之图案不知改良,懵于社会之心理耳。研究图案,即为改良国货之基础,亦即杜绝外货输入之良法;制作家不应急起直追,对于图案学稍加之意乎?” (19)

当时中国新兴而薄弱的机器工业在内忧外患之时被迫处于国际经济循环的态势中,备受外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侵压与胁迫,人们已明显感到必须发展工业,振兴民族经济,为此就必须发展工业设计艺术。在实业救国、生产救国的思想推动下,一批民族企业家叱咤风云,在艰险的环境中发展中国自己的民族工商业,创立优秀的民族品牌产品,即使在不平等的条件下也敢于和处于优势的外资企业、外国产品竞争。

中国近现代设计[理论]先驱们也在为振兴民族经济和文化所作的不懈努力,他们于1910—1940年间发表和出版关于近代设计艺术的论文或专著[包括译文、译著],远比我们想象的要丰实得多,仅是幸存于世的这些篇章就已让我们这些生活在七八十年后的人肃然起敬了。其中包括:陈之佛的《应如何发展我国的工艺美术》和《工业品的艺术化》,傅抱石的《中华民族美术之展望与建设》和《中国国民性与艺术思潮》,雷圭元的《中国装饰艺术之没落及其当前之出路》,颜文img12的《从生产教育推想到实用美术之必要》,常书鸿的《法国近代装饰艺术运动概况》和孙福熙的《艺术教育是生产的开场鼓》,陈之佛的《什么叫做“美术工艺”》等。这样的忧患意识和以设计拯救民族工业的思想,对上海的近代化乃至现代化的发展无疑具有深远的影响。我们此刻考虑现实中国的全球化生存状况,该借鉴些什么?参考些什么?哪怕只是精神层面的领悟。

中国的战略

20世纪90年代全球化改变了很多东西,而且是战略上的改变。由那些跨国资本所操纵和控制的世界经济,使经济行为的主体活动性、竞争性,灵活性得以飞跃增长。“在未来人们将不得不用越来越多的传统工业产品来购买以设计蓝图、遗传技术专利权、[电影]分镜头剧本,或营销方案等形式出现的实用知识。”(20)这无疑让我们预感到设计作为文化发展战略的意识重要意义。

跨国资本在全球文化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大众传媒的国际化进程使得最富有社会所特有的知识、技能、美学趣味以及处世之道等,在世界范围不断传播开来,新产品、新设计一旦成功,也会立即流行;对产品和设计的接受态度也随之扩大到文化和思想领域,表现对一种文化的认同与接纳从而导致人们的外部世界越来越相似。文化本身的世界化与多元化已变得不可逆转。

然而全球化究竟是谁在影响谁?是谁用什么力量在“转化”谁?答案非常明显:是西化。西化之中又包含高比例的美国化。这种全球化的霸权特征是显而易见的。“不掌握一定的西方技术,是无法感受到无处不在的电脑、无处不在的人造卫星接收天线、遍及全球的敏锐的电视等现代化压力,也无法得到参与这种国际竞争的入场费。”(21)“美国就是以高新技术的创新为基础,以控制世界资源的流向和经济产出为手段,以游戏规则的制定和执行来保证自己的根本利益,所以美国是经济全球化最大的利益获得者。”(22)人们所忧虑的,不仅是资源的垄断,还有价值的垄断。一旦价值被包装成商品,随着跨国企业的操作,必将威胁到本土文化的独特性和完整性。

全球经济中给人印象最深的两个象征性词汇是“intel inside”和“made in China”。前者代表着科技的锐力,后者则等同于巨大的制造加工能力。然而,就是这样中国也仍算不上“世界工厂”,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中国制造业模仿能力强而实际的设计研发能力弱、原创性差。因为所谓的“世界工厂”,不单是指世界主要的制造基地和出口基地,还要有领导世界制造业潮流的创新产品。按这个标准,中国还远远不是。其实从来都没有一蹴而就的“世界工厂”,第一个“世界工厂”英国用了100年,第二个“世界工厂”日本用了30年。

不少研究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文化的全球化。原本被压抑在边缘的当代消费文化,以各种形态构成了对精英文化有力的挑战,这让激进者抗拒“全球化”,以为全球化就是以丧失文化的本土性为代价。与之相反的开明态度则认为:我们要既超越狭隘的民族主义局限,同时又要在不丧失自己文化独特性的情况下不受制于全球化,承认一种文化可以是一个更大文化范畴的组成部分,因为所有文化本身都是可以修正的。全球化现象中“全球和本土不是那么对立地作为两极并列在一起,相互排斥下的因素也互相融合或共存”。(23)“本土”已不代表凝固不变的传统,文化上的混杂性已在传统的东西方概念中加入了更为复杂的因素,从艺术的角度看,这种转变可看成是一次富有戏剧性和重大意义的冒险,它为人的创造性提供了新的机会。

环境形成文化,文化形成能力,能力决定发展。文化作为一种能力,是远胜于利益、权力的社会所催生的一种竞争力。设计是文化战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是我们跻身全球经济、文化发展进程的关键。

中国正在寻找向世界展示自己创造力的机会。与全球化的物质和精神商品“输入”“输出”不同,我们的“国际化”是懂得如何用国际的语言和手段“呈现”自己,从而发展出一种与国际沟通和接轨的能力。“国际化”不是追求表面的包装和行销,而是要把自己的文化当成一种独特的美学来保护、经营、发扬,懂得如何呈现它的独特与优美,并且吸引全世界的目光去欣赏它。

文化是一种能力,不同的文化对应着不同产业。文化为什么重要,因为它保护创造力,让个人独立地发展,却又能发挥凝聚力,让个人在多元中结合成社会。自由作为一种文化上的“常量”,它能解放每个人大脑中的“变量”,促进幻想和创造。“文化是经济,它的产业所值——媒体、设计、建筑、音乐、电影、电子、广告、文学、体育、观光……早就是先进国家的经济项目大宗。文化是外交、是国防、尤其对于弱势国家,文化是柔能克刚的军队、文明渗透的武器。文化更是一个国家心灵和大脑,它的理性有多强、想象力有多猛、创意有多奔放、自我挑战、自我超越的企图心有多旺盛,都决定一个国家的未来。”(24)

创造性产业的发展——卓越的创造性和创新的核心——是基于产业的“聚类”模式,可以在诸如伦敦、东京、赫尔辛基多伦多新加坡和格拉斯哥等现代国际都市找到。“创造性族群”的国际影响目前在中国也变得明显起来。都市的复兴在使中国的城市更具动力、更具创造性、最终对外资更具吸引力的计划中得到了反映。

加入全球化进程是我们别无选择的选择,但我们不能仅仅认同全球化,撇开本土来强调全球,或者撇开全球来强调本土,都忽视了它们所包含的辩证的现实。我们需要通过与国际社会的交流和对话来扩大本土文化在全世界的影响,“人类精神发展的本质在于统一性和丰富多彩的歧异性的辩证互渗”(25),因此,21世纪的文化格局应该是不同文化之间相互碰撞后达到对话和某种程度的共融。

当代设计的“文化自觉”

新的文化冲突,使民族和文化混杂的问题变得尖锐起来。世界各国艺术家们所面临的问题焦点是一样的,即对现实的人文关怀。只是每个人因各自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的不同而采取的切入点有所不同。

中国的设计师们也在思考全球化背景下本土设计的出路,如设计师王序认为:“冲突实际可归为一个沟通问题,中国设计师应解决这个中西文化冲突的问题,应主动与外界沟通,用简单明了的设计语言,把中国的哲学带到世界其他地方去。”韩家英则表示:“不能过分地强调民族性。现代社会是一个国际化的社会。现代传媒和通讯科技的发展把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的距离日渐缩小……设计中的传统是不必刻意标榜的。”

设计是为人的设计,人首先是个人、地域、民族的人。以新国际主义观点为主旨的设计,主张多元文化和平共存的新型国际关系,从而带有了地域和民族的特征。国际化并非意味着取消文化的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去迎合所谓的“全球化”。比如日本设计是兼具民族特色和现代感的优秀典范,其特点就在于日本设计的传统与现代双轨并行的发展模式,针对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两种设计体制也是双轨并行,这使得日本设计在发展现代化时能完整地保持,甚至发扬了民族传统设计。

必须承认,实际上国际化的真正含义是时间概念上的现代化与当代化,因此,可以用民族当代化来说明民族特性和国际尺度的关系。各国的设计艺术须在与国际对话或交流中发展,传统必须经历现代性的转换。我们不必讳言民族性的问题,因为民族的精神血脉在不断刺激艺术创作主体,并为其提供深厚的土壤。把民族性看成是发展障碍,是一种短视的看法。中国现代设计的民族精神应在更高的审美层次上进行探索与追求,在与国际交流中发展设计的新形态,使之以不可替代的当代价值成为世界文化的独特分支。

中国设计不可能囿于本土,设计师们在不断地实践摸索中,突破了以往单一观念的束缚而获得了更大的创作空间,如果说,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对本土精神的追求,对外来观念和技法的融合吸收,是“现代设计”表层行为的集中表现。那么,更进一步可以看出是一种突出的举动,就是努力用饱含中国化的处理与改造方式,以实现与世界的接轨。让我们的传统在这个过程中吐故纳新。

我们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并得到相当层次的国际参与的机会,这将使我们更清楚自己的文化进程在世界大文化进程中的位置和角色,以及这个位置和角色的不断变化。真正的自信来自对当前社会意识的敏感和对本土文化及现实反思的自觉,这使我们有可能以一种新的形态及方式对待国际参与和全球对话。

在未来时代里,艺术环境将包容数量更多的人,技术将成为艺术环境扩展过程的重要催化剂。创作也不再是少数专业者的专利。看起来最疯狂最富幻想的举动都会受到尊重,因为这是变革的源泉。当多数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活泼释放的时候,这个社会必定是丰富多元的。21世纪在文化上应是多样的,真正的创造性并不导致一致性。因此,与全球化逆向发展的是文化多元化,在一个受到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日益同一化所产生的后果威胁的世界中将得到广泛的响应,这也是出于对文化的本土性和差异性的尊重。

各种文明冲突的意义远逊于它们互渗、互阐、互证、互补以及互融的意义,各种异质文化之间平等互惠的对话,要比它们互为镜像的和假想敌式的对峙更为重要。“全球化的思考,本地化的行动”[think globally, act locally]也许就是适宜区域性文化的有效战略。

未来是一种信仰。如果我们把“进步”之于“未来”的关系理解为一种顺着几个不同层次由下及上的改进:知识的积累和完善、人类道德和精神状况的提高、物质条件的改善,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21世纪“美好生活”的真正内涵将得到不断扩展。这个时候所有人都应该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一种对新生事物的热情,一种发现时的愉悦和一种好奇心理。人们应当发明、创造,并且实实在在地抓住未来。

【注释】

(1)R.舍普.技术帝国[M].刘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79.

(2)张颐武.全球化与后殖民批评[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87.

(3)E.舒尔曼.科技文明与人类未来[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12.

(4)F.J.戴森.全方位的无限[M].李笃中,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293.

(5)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4,100.

(6)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4,100.

(7)温世仁.漫话媒体的未来[M].北京:三联书店,1999:77.

(8)布罗代尔.资本主义的动力[M].杨起,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12.

(9)盛宁.人文困惑与反思[M].北京:三联书店,1997:270.

(10)许舜英.电子不灭定律[J].中国广告,2001(9):30.

(11)莫尼克·西卡尔.视觉工厂[M].杨元良,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260.

(12)R·舍普编.技术帝国[M].刘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97.

(13)约翰·布洛克曼.未来英雄[M].汪仲,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320,286.

(14)约翰·布洛克曼.未来英雄[M].汪仲,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320,286.

(15)埃瑞克戴维斯.网络幽灵[M].宁一中,译.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114.

(16)迈克尔·G·泽伊.擒获未来[M].王剑南,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357.

(17)伍江.上海百年建筑史[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27.

(18)杨东平.城市季风——北京和上海的文化精神[M].上海:东方出版社,1996:119.

(19)俞剑华.最新图案法[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6:1.

(20)狄特玛尔·布洛克.全球化时代的资本主义[M].丁开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08.

(21) 欧阳桢.传统未来的来临:全球化的想象[M]//王宁,薜晓源.全球化与后殖民批评.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56.

(22)黄卫平.经济全球化及其格局探讨[R].凤凰大讲堂:2008-11-9.

(23)狄特玛尔·布洛克.全球化时代的资本主义[M].丁开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69.

(24)龙应台.百年大计,请从文化开始[N].南方周末,2004-5-20(31).

(25)王宁,薜晓源.全球化与后殖民批评序言[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