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1.3.2技术联盟研究的主要问题

1.3.2技术联盟研究的主要问题

时间:2022-10-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从我国学者蔡兵对技术联盟进行相关研究开始,钟书华、张坚等人从联盟的风险、效益与成本、利益分配、运行机制等诸多方面对技术联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学术界普遍认为,风险与不确定因素是影响技术联盟稳定的首要因素。技术联盟因效益而起,但成本的控制又是技术联盟管理者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1.3.2 技术联盟研究的主要问题

从我国学者蔡兵对技术联盟进行相关研究开始,钟书华、张坚等人从联盟的风险、效益与成本、利益分配、运行机制等诸多方面对技术联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1)技术联盟的风险与不确定因素研究

学术界普遍认为,风险与不确定因素是影响技术联盟稳定的首要因素。此类研究大多集中在对技术联盟的风险进行界定与分类,以及如何有效地化解风险等方面。袁健红(2004年)从组织学习的角度,认为技术联盟的冲突是“学习和保护”,联盟参与者不仅需要从合作伙伴那里得到有用的信息或技术诀窍,同时还想保护自己的核心资源以防止被合作伙伴单方面吸收或利用。解决冲突应把握的主要原则是:信任原则、双回路学习原则和一体化解决原则。曾晓丽(2004年)指出技术联盟的冲突是在所难免的,解决冲突问题的关键是公平性。技术联盟的冲突分为目标冲突、权职冲突和个性冲突。而影响冲突引起的因素主要有文化差异,联盟中存在机会主义和信息不对称。胡耀辉(2006年)认为技术联盟想要化解风险与冲突必须确立“和谐管理”的思想,确定以及识别出和谐主题,建立完善的“和则机制”与“谐则机制”来对技术联盟进行管理。钟书华(2000年)介绍了三种分析技术联盟风险的方法: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和概率分析;并提出了防范风险的四项措施:培育广泛的合作基础、慎重修改合作协议、“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和借鉴他人成功合作经验。在此基础上,许多学者还对技术联盟的成员选择原则进行了研究,郭军灵(2003年)列出了技术联盟中合作伙伴选择的一些标准:选择联盟成员之间应具有互补性的竞争优势和资源;潜在联盟成员之间应力量平衡,相互匹配;尽量选择企业文化相类似的联盟伙伴。同时提出了选择合适的技术联盟伙伴的方法和建议:对本企业进行战略定位;尽量从已有的合作关系中寻找联盟伙伴;建立包含战略、企业文化、组织管理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评估体系进行评估,为技术联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保证。

张坚运用协同学的运动方程对企业技术联盟的形成和演化过程进行了研究。刘振彪和刘朝阳运用数量分析方法,对技术交换和共享研发信息的技术联盟形成过程及稳定性给出了定量描述,并通过模型证明了技术联盟外企业的期望利润要低于技术联盟内企业的期望利润,技术联盟比价格卡特尔具有更大的稳定性。徐强从经济动因、技术动因和市场动因等三个方面对企业技术联盟的成因进行了探析。

(2)技术联盟的效益与成本研究

技术联盟因效益而起,但成本的控制又是技术联盟管理者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学术界对于技术联盟的效益与成本分析也是技术联盟理论研究中一部分重要内容。范莉、钟书华(2004)将技术联盟的效益分为协同效益、优势垄断效益、学习效益、规模效益、多元化效益、创新效益、跨国别效益、建立新标准优势效益八个方面,并从产品寿命周期的角度出发,探讨了联盟成本的控制方法,在分析立项成本、研发成本、组织成本、对外交易成本及成本变化的基础上,设计了成本控制系统。生延超(2007)提出依靠优惠政策的专有性、人力资本的专有性和频繁的创新合作来减少技术联盟成本的对策。

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是技术联盟稳定运行的保障。张坚分析了企业技术联盟的利益分配原则,从合作博弈的角度深入剖析了使合作成员的私人收益达到均衡的条件,并构建了相应的利益协调机制,包括信息沟通机制、群体协商和监督机制、过程管理机制、制约惩罚机制和投资决策机制。生延超在Shapley值法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的改进,充分考虑到联盟企业投入资源和要素的成本价值与资源价值,通过第三方机构的客观公正性和权威性,构筑了技术联盟的利益分配模型,来实现技术联盟利益的公平合理分配。王文俊和寇小萱论述了技术联盟的成本构成、利益分配机制的特征及其风险分配机制以及公平分配机制的衡量标准。

联盟成本是联盟为达到技术创新目的而需要付出的代价。范莉和钟书华从流程、系统与环境、外部特征等不同视角对企业技术联盟的成本构成进行了分析,对影响成本变化的主要因素及成本变化规律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提出了联盟成本控制的主要对象,探讨了联盟成本控制的基本思想和主要策略。

(3)技术联盟知识与共享研究

近些年来,学者们对联盟背景下的知识转移与共享的研究呈现递增的趋势,他们分别从知识学习、知识转移过程的各个维度出发对影响知识转移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如,Chen研究了知识特性、联盟形式、知识特性与联盟形式的相互作用、吸收能力等对知识转移效果的影响;Left等研究了战略联盟对组织学习的相互关系;Bhagat研究了知识类型、四种文化形式及三种认知类型对跨组织知识转移过程的影响;Cummings和Teng提出了个在企业研发合作中成功进行知识转移的模型;Simonin检验了合作经验这一联盟伙伴间的知识形式对知识转移的影响等。基于沟通理论,Anil K.G.&Vijay G.(2000年)以子公司为分析单位,发展并检验了跨国公司内知识转移的理论框架。X.Martin&R.Salomon(2003年)单独研究了跨国公司的知识转移能力,认为知识转移能力影响隐性知识的转移成本,从而决定跨国公司的不同知识转移模式。Kogut(1988年)指出,企业建立合作联盟是为了学习对方组织的知识,即该企业所专有的组织惯例或技能,由于这种知识为隐性知识,只有通过合作联盟才能够取得。同时,联盟企业之间的密切关系和相互信任也有利于促进知识转移。Dussauge等(2000年)指出,联盟提供了组织间学习的条件,它使得企业可以占有和内化其他伙伴企业的资源。

卢兵等(2005年)建立了一个组织间隐性知识转移的微分动力学模型来描述协作双方知识转移的机制。左美云(2004年)从知识转移双方的关系、知识转移的主要方向、知识转移的主要内容、知识转移的性质、知识转移的驱动类型五个方面对多方主体相互间知识转移类型进行了比较分析。林莉(2004年)研究了知识联盟中知识转移问题,指出知识属性、知识接受方的动机水平和吸收能力、知识源转移意向和转移能力,以及联盟伙伴间的文化差异都可能成为知识联盟内伙伴企业间进行知识转移的障碍。王立生(2004年)也从联盟视角分析了企业知识获取和转移的障碍,指出虽然企业通过战略联盟进行组织学习和创新已成为战略联盟的重要目标之一,但其过程并不顺利。

梁艳欣(2008年)设计了一套知识共享机制,包括联盟伙伴的选择、联盟方式的确定、联盟协议的制定以及联盟后的管理(知识管理系统的构建、信任机制、激励机制等),从整体上保障联盟成员企业之间知识共享的有效进行[2])。朱宇从联盟中学习的特点、技术联盟中企业学习能力的构成及其影响因素出发,根据企业技术联盟模式选择的决策次序,将企业的技术联盟模式选择分为两个阶段,认为企业的学习能力与其选择纵向技术联盟模式的倾向正相关,与选择横向技术联盟模式的倾向负相关[3])。邵俊丽从对跨国技术联盟中知识接收方知识吸收的研究出发,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方法确定影响跨国技术联盟中企业知识吸收的因素,并研究了这些因素对知识吸收效果的影响关系和影响程度,为中国企业有效地从跨国技术联盟的合作方企业吸收知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4])。李达伟(2009年)以中外厂商技术转移中存在的非对称性特征为背景,研究中外厂商技术转移中知识共享的运行机制,为对非对称联盟中技术转移的知识共享进行准确描述,引入师徒博弈模型,分析模型中的激励因素,并利用委托代理模型分析比较不同支付方式对技术联盟知识共享的激励作用,并对单方向知识共享的影响要素进行了细分[5])。

(4)技术联盟的运行管理研究

此类研究主要涉及技术联盟的管理策略制定和战略框架构建等技术联盟的运行模式研究。陈华(2005年)认为技术联盟好似一个网络,可以通过构建创新网络的角度来寻找企业在技术联盟中所处的最佳“位置”。测量企业最佳“位置”的三个指标为:中心集中度、关联集中度和密集集中度。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这三个指标来选择自己在技术联盟中的最佳“位置”,以此来获得最大知识量和技术利益的节点。吉峰(2007年)参考层级分析法(AHP),以企业参与技术联盟的目的与潜在动机、技术联盟所面临的问题及关键成败因素为基础,界定企业策略规划、联盟伙伴选择、联盟沟通管理、法令规范、政府措施等五大层面,作为企业进行技术联盟发展策略评估层级架构的维度,并进行问卷调查,得出了影响企业技术联盟成功的关键因素。陈隆(2004年)等通过建立描述技术联盟能量效率的基本模型,研究合作技术创新对技术联盟能量效率的影响,以及联盟中企业能量效率与技术联盟能量效率变化之间的关系,得出纵向技术联盟比横向技术联盟稳定及技术联盟比企业集团更有利于技术创新两条结论。王昌林(2005年)在对各种技术联盟治理在股权安排、组织结构、控制权分配、伙伴关系等的差异性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指出技术联盟的治理是建立在联盟成员共同享有联盟控制权,以成员能力为基础的知识性资本合作关系,技术联盟治理机制是协商机制、声誉机制和信任机制的有机构成。

王辉(2004年)尝试着从技术创新的角度对跨国公司技术联盟产生的创新效应及其管理进行研究。提出了跨国公司技术联盟的集成管理模型,该模型由三个维度构成,分别是:网络、知识和社会资本。对跨国公司创新的内部网络进行了拓展,将外部网络纳入研究视野,尝试着建立了跨国公司技术联盟网络模型。并从社会资本的角度来理解管理跨国公司技术联盟[6])。吴萍(2008年)从技术创新的角度分析企业技术联盟的模式运作方式以及探讨我国企业构建技术联盟的模式选择问题。重点分析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联盟的现状及问题,并提出发展我国企业技术联盟的几种模式选择方案,主要有:外围配套型联盟模式、分阶段联盟模式、价值链联盟模式、产学研联盟模式。最后进一步提出了发展我国企业技术联盟的对策与建议[7])。

龙昀光借鉴生物学中共生理论强调和谐与可持续发展、“双赢”和“多赢”的方针,提出了利用共生理论研究企业技术联盟的设想,针对技术联盟实际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对技术联盟的模式和机制加以探讨,提炼出技术联盟的合理发展模式。认为在选择技术联盟成员时要注重质量,要考虑企业间战略目标与文化的相容性;要共同进化发展,形成最有效率的共生形态;政府对改善技术联盟所处的制度与市场环境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应努力建立范围广泛的信息交流机制,不断完善关于合作研究的法制建设、金融体系、社会环境构建等,还要加强宏观层面的政策指导和协调,从国家或产业层面上出台促进技术联盟发展的指导意见[8])。

辛瑶(2008年)总结了企业构建技术联盟的动力机制,提炼出了企业构建技术联盟的关键资源要素和效益目标参数,提出了基于动因的企业技术联盟的构建模型。将企业技术联盟划分为一元输入模式、二元输入模式和多元输入模式。从外界环境对技术联盟资源要素输入的要求和企业自身能够输入优势资源要素的能力两个方面分析企业选择技术联盟模式的影响因素,并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使用层次分析法对企业技术联盟的构建模式进行选择,并在模式选择后进行有效性评价[9])。曾晓丽和钟书华通过对目标、职权和个性诸冲突的分析,探讨了保持联盟稳定性的一般方法。李瑞琴运用博弈论的分析方法,从量化的角度,寻找影响战略技术联盟稳定性的因素,为建立成功的战略技术联盟提供合理化的建议。张坚、蔡莹和范体军在深入剖析企业技术联盟关系风险产生原因的基础上,结合委托代理博弈模型,从声誉激励和理性盟友选择两个方面探讨企业技术联盟关系风险的控制机制。刘云和梁栋国分析了影响跨国公司战略技术联盟稳定性的外生和内生因素,建立了测度其对联盟稳定性影响程度的评估模型,针对联盟组建和联盟管理的需要以及影响跨国公司战略技术联盟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5)技术联盟与政府关系研究

技术联盟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即是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如何改善和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政府的支持和推动尤为关键。此类研究大多从宏观层面,就技术联盟与政府关系进行研究。陈宝明(2007年)指出我国应充分重视产业技术联盟在发展产业共性技术、明确技术发展战略、提高国际竞争力、促进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建设以及承担政府资助项目等方面的作用。李春燕(2004年)认为我国政府在发展技术联盟时应该遵循三个原则:一是非平衡发展原则,即对于那些对本国国计民生有重要意义、符合本国国家利益、本国已具有一定技术优势的关键技术领域,政府应予以更多的关注;二是服务性原则,政府要为企业技术联盟提供决策咨询服务、信息服务等;同时,要为技术联盟创造一个宽松、自由的创新氛围;三是多样性原则,政府对技术联盟的宏观指导应灵活多样,对于具有不同行业性质、不同组织形式、不同联合方式的技术联盟,给予灵活、有效的指导。从我国企业技术联盟的发展现状以及与跨国公司技术联盟的比较出发,结合全球化的特征,找出中国企业技术联盟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之处,从企业、政府、行业协会等三个方面提出解决对策[10]

(6)技术联盟的负面影响与规避研究

唐晓云(2003年)认为技术联盟存在排他性,从而导致反竞争性,这将抑制技术竞争和对更多非联盟企业的技术流动,削弱经济的自由化。突出表现为通过技术联盟建立技术标准形成技术壁垒和跨国公司技术联盟中发达国家按照自身利益最大化对关键性技术进行控制或对生产和组织合作持谨慎保守态度等。钟陆文(2004年)在研究技术联盟的组织特性时指出,技术联盟合作容易产生合作陷阱、技术联盟中的囚徒困境及成员企业合作地位的恶性循环,并为克服这几点问题提出建议:一是完善技术合作协议;二是合理安排技术联盟的战略架构,建立广泛的合作基础;三是平衡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组合,培养自身核心能力等。

联盟因利益而起,范莉和钟书华从不同视角就联盟所能给成员企业乃至社会创造的效益进行例证和分析。张淑华建立了一组技术联盟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模糊综合评价原理对跨国公司技术联盟效益进行综合评价,得出了跨国公司技术联盟的效益水平。张万宽在整合资源依附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分析高新技术领域产学研技术联盟绩效的理论模型,分析了资源特性、资源匹配程度、资产专用性和不确定性对联盟绩效的影响,通过生物制药领域的技术联盟案例进行了验证。张坚从自组织理论的角度界定企业技术联盟绩效的内涵,以企业技术联盟生命周期为主线,以初始条件评价、进展评价和效益评价为基础,从动态化和系统化的角度构建了企业技术联盟整体绩效评价体系。

【注释】

[1]) [美].乔治·泰奇.研究与开发政策的经济学

[2]) 梁艳欣.技术联盟的知识共享机制研究.大连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8

[3]朱宇.基于学习能力的企业技术联盟模式选择研究.大连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09)

[4]) 邵俊丽.跨国技术联盟中企业知识吸收的影响因素研究.西安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8

[5]) 李达伟.中外企业技术联盟的知识共享机制研究.大连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9

[6]) 王辉.跨国公司技术联盟管理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7]) 吴萍.企业技术创新的技术联盟模式探讨.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

[8]) 龙昀光.基于共生理论的企业技术联盟发展研究.兰州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9

[9]刘娇.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企业技术联盟问题研究.江西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04

[10]辛瑶.企业技术联盟模式及其选择研究.中国海洋大学硕士论文,200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