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西双版纳著名茶人

西双版纳著名茶人

时间:2022-09-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曹当斋,男,祖籍四川。曹大洲夫妇得子曹国柱,曹国柱得子曹登云和曹当斋。曹当斋则长大成人后娶彝族姑娘叶氏为妻。为了振兴茶叶,安民固边,曹当斋颁发通告告示商民,引导茶商、茶农遵章守法,打击奸商,维护茶农利益。此匾被车顺号后人一直保存至今,成为西双版纳六大古茶山作为清代普洱茶贡茶之乡的史迹实物之一。任职期间,鉴于当时茶税繁重,曾向省政府建议减免茶税,获采纳,促进了当时佛海茶业的发展繁荣。

曹当斋,男,祖籍四川。其祖父曹大洲于清康熙初年,从四川到倚邦一带经商运茶,被当时倚邦的彝族(本人)头人招为女婿,头人去世后,曹大洲承袭头人职位。曹大洲夫妇得子曹国柱,曹国柱得子曹登云和曹当斋。曹当斋则长大成人后娶彝族姑娘叶氏为妻。

1729年(雍正七年),曹当斋被清政府授封为倚邦土千总;1735年(清·雍正十三年),倚邦土千总曹当斋被清朝廷任命正式“管理地方”(管理六大茶山,勐腊至勐润、勐捧一线的军事防卫),成为六大茶山的最高官员。

为了振兴茶叶,安民固边,曹当斋颁发通告告示商民,引导茶商、茶农遵章守法,打击奸商,维护茶农利益。他主持整修延伸茶马古道,以利茶叶运输;整修街道、招募内地人进山垦荒建茶园,一批批来自四川、江西、石屏等地的人涌进倚邦、易武,开垦茶园建商号。到乾隆中期,倚邦街建成正街、石屏街、曼松街3条石板街,人口至2万以上,倚邦茶山的茶园至少已达2万亩以上,先后建起关帝庙、川主庙、石屏会馆、江西会馆等。乾隆皇帝赐给曹当斋敕命一封,表彰其军政修明、治邦有方。1765年(乾隆三十年),缅甸军队大举进犯车里、橄榄坝、勐养、茶山一带,年近七旬的曹当斋率子领兵协助清军作战,击退了缅军的侵扰。云贵总督上奏折给乾隆皇帝报捷,并给曹当斋请功。1766年(乾隆三十一年),乾隆皇帝敕封曹当斋为土守备(副五品官),朝廷赏赐曹当斋大缎2匹、一等功牌1块。1773年(乾隆三十八年)曹当斋去世,其子曹秀承袭倚邦土把总位,接续六大茶山普洱茶业的兴盛。

李开基,男,字肇业,云南石屏人。道光二十五年至咸丰五年间,李开基历经乡试、会试,经学政选拔上报朝廷为贡士,后由于赴考路途生病返回,缺考殿试。朝廷敕授李开基“例贡进士”,敕“修职佐郎”之职,成了监督采办贡茶的“专职茶官”。道光三十年,其父李祖培去世,李开基继承父业,经营“安乐号”茶庄,至光绪年间还办起了药店。

刘葵光,男,字向阳,云南石屏人。系清朝秀才,曾被朝廷诰封为奉直大夫、知州(次五品),人称刘大老爷。他既有官员头衔,又与土司署关系密切,人脉广、善经营。其父刘顺成去世后,刘葵光与其弟刘芸光(湘晋)一道经营其父开创的“云南同庆号”茶庄;经营重诚信,选料精道,加工技艺颇讲究,声名鹊起,销路畅通。清光绪末年,同庆号茶庄达到鼎盛。1915年左右,其实力和规模已经超过易武其他茶庄,拥有资金20余万银圆,年收购、加工、贩卖茶叶500~600担,骡马30匹、驮牛30余头,营业额20余万银圆,所产普洱茶主销中国香港、南洋一带,跻身于云南普洱茶茶庄茶号之首。当时使用的商标为 “龙马商标”,为红色内票,上部有云南同庆号字样,中部是白马、云龙、宝塔图案,下部是茶庄简历及茶叶质量介绍。1920年8月,刘葵光将龙马商标改为白底蓝字的“双狮旗图商标”,上印“商标”“同庆字号”,内票印有文字。

刘葵光还乐善好施,集资办学、开设医馆,免费为贫困的茶农治病送药。1919年,他倡议并联络倚邦、曼庄乡绅捐资,建造了一座石拱桥——承天桥,刘家承担了大部分造桥款项。

车顺来,男,石屏籍勐腊县易武乡人士。年轻时的车顺来在清朝道光年间至咸丰年间,历经乡试、会试,经学政选拔上报朝廷为贡士,后因赴京赶考路途遥远、艰险等原因,未能参加殿试,朝廷敕授车顺来为“例贡进士”。

车顺来于清朝道光年间创办了易武“车顺号”茶庄,庄主车顺来同时又是为朝廷采办、监督贡茶的土官之一,由于承办普洱贡茶有功,受到云南布政使司的褒奖。清道光年间,云南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捷勇巴图代表朝廷将“瑞贡天朝”4个大字赐授予车顺来。他请来工匠将4个大字雕刻于楠木大匾,此匾长约2m、宽约70cm、厚约15cm。将“瑞贡天朝”4个金色大字居于匾中央,笔迹豪放,苍劲有力;牌匾右边端刻着“钦命头品顶戴云南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捷勇巴图尚史为”,牌匾左端落款竖写正楷小字:“例贡进士车顺来立”,时间为清道光十八年(公元1839年)。此匾被车顺号后人一直保存至今,成为西双版纳六大古茶山作为清代普洱茶贡茶之乡的史迹实物之一。

张堂阶,男,石屏商人。清朝光绪末年,从事盐茶生意,由磨黑驮井盐到佛海、车里经商,然后收购散茶运至思茅、易武销售。张堂阶看好勐海传统普洱茶发展的潜力和出口转口贸易的便利,于1908年筹资在勐海县城老街购置房屋,创办了勐海县第一家传统普洱茶加工销售的茶庄“恒春”号,始设灶一盘,专门从事盐茶生意,并从思茅、易武请来做茶师傅加工七子饼茶、砖茶。1912年,张堂阶加工紧压茶七八十驮,售予景栋商人张仲德,张将茶叶从打洛口岸出境,经缅甸景栋转运至印度销售,开启了为佛海紧压茶销往印度的历史。到1920年时,“恒春”号加工普洱茶达1000驮左右。在其带动下,本地和来自外地商人纷纷仿效开办茶号茶坊,勐海各类茶庄发展到近20家。此后(1921年),开通了自勐海经缅甸、印度到西藏的运输线路,促进了勐海传统普洱茶业迅速发展,普洱茶加工销售中心也从易武逐步南移到了勐海。藏族商人感慨道“藏人非车(里)佛(海)茶不过瘾”之说,足见当时勐海普洱茶的兴盛和影响。

周文卿(1884~1950),男,原名周丕儒,号文卿,云南玉溪人,1914年到佛海(今勐海)经营茶盐生意,1925年在佛海创办“可以兴”茶庄,1928年任佛海县建设局局长、佛海商会首任会长。任职期间,鉴于当时茶税繁重,曾向省政府建议减免茶税,获采纳,促进了当时佛海茶业的发展繁荣。同时,在李佛一等人的协助下,对佛海县城进行规划、建设,组织商人集资修桥铺路;1929年发动商贾集资入股,创办佛海县发电公司,使城区居民首次用上照明电;1932年,在李拂一的倡导下,与多家茶庄联合成立了“佛海茶业联合贸易公司”,将售茶所获盈利提留部分作为地方建设资金;1935年,与李拂一合资购置图书1万册,创办近代图书馆,为城区居民提供阅览场所;1935年建盖商铺31间,所收租金捐献给教育局作为地方教育经费;1936年捐资建盖佛海简易师范学校校舍;1937年带头捐款并说服佛海各茶庄捐款购置医疗器械、药品,成立佛海医院,为边疆人民解决病痛之苦;1938年,在李拂一的倡导下,周文卿主持召开会议,成立“佛海抗敌后援分会”,宣传抗日,号召人们“有力出力,有钱出钱”,并带头捐钱、捐药,支援抗战。

白孟愚(1893~1965),男,原名白耀明,字孟愚,回族,云南省开远市沙甸人,笃信伊斯兰教,曾两次赴麦加朝觐。1935年,白孟愚到车佛南三县(今景洪、勐海、勐遮)考察茶、矿、农等产业发展情况,看到当地大片荒山平坝土质肥沃,水源充足,物产丰富,萌生了开发边地的念头。为此,1936~1937年,白孟愚先后到国内22个省市进行考察、学习,又到国外学习茶叶及其他农作物栽培技术。回云南后,白孟愚结合云南边疆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开发的建议和方案,提交省政府、省财政厅。

1938年,云南省财政厅采纳了白孟愚的建议,经省务会议决,筹建“云南省思普区茶业试验场”, 以开展种茶和制茶试验为主。“思普区茶业试验场”于1939年1月在勐遮建立第一分场;4月在南糯山建立第二分场,选用优良品种,开梯种植茶树17万株并进行科学管理;1940年1月在南糯山石头寨建立制茶厂,并从国外引进先进的制茶机械设备,进行红碎茶生产,开创云南红碎茶生产的先河;同年在曼真成立佛海总场(今云南省茶科所位置),白孟愚任场长;1942年在曼真建立志安纺纱厂(今勐海党校位置)。1943年,“云南省思普区茶业试验场”划归云南省企业局管辖,改称“云南省思普企业局”,原一分场改称安峤农场,原二分场改称南糯山实验种茶场(下辖南糯山制茶厂)。1948年,思普企业局停办,白孟愚卸任后移居缅甸,1956年又移居泰国。

李拂一(1901~2010),男,原名李承阳,字复一,拂一乃笔名。祖籍广西桂林,生于云南普洱。1923年起定居佛海(今勐海),曾任佛海县教育局局长。李拂一先生是傣学研究的著名学者,有《车里》《十二版纳志》《车里宣慰世系考订》《镇越县新志稿》《泐史》等著述和译著。李先生还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普洱茶人,不仅自己开办了“复兴”茶庄,更主要的还是为勐海茶产业所进行的奔波、宣传与呼吁。1927~1945年,李先生曾多次到东南亚考察普洱茶的运销,促进了勐海普洱茶出境销售通道的开通,同时还大力向海外华人、华侨宣传西双版纳,鼓励华人、华侨回国参与茶业等边疆地区的生产建设工作;1932年,在李先生的倡导下,“可以兴”等多家茶庄联合成立了“佛海茶业联合贸易公司”,统一运输,统一销售,并将售茶所获盈利提留部分作为地方建设资金,投入近代图书馆、卫生院、师范学校、商会大楼和邮政等项目的建设,促进了勐海社会事业的发展。同期,李先生还看到了国外红茶崛起对普洱茶出口造成的冲击,开始在勐海试制红茶,并写成了调查报告《佛海茶业概况》,呼吁将勐海茶叶的一部分改制红茶,广开销路,认为“佛海茶业前途有充分发展之希望”。李先生于1938年10月在昆明将这一调查报告交民国政府经济部商业司司长、旧中茶公司总经理寿景伟,并建议经济部派专家到佛海设厂制茶。这成为勐海茶厂建立的起因之一。

李拂一先生1950年移居台湾。1991年11月和1993年3月曾两度回西双版纳探亲、考察。1996年,李先生又捐资设立“西双版纳州政府李拂一民族教育特别奖”,用于奖励对西双版纳边疆民族地区教育有突出贡献的教育工作者。

范和钧(1905~1989),男,江苏常熟人,曾就读于巴黎大学数学系。1936年在上海参加中国茶叶公司的筹组工作,任首任技师;1937年与吴觉农合著《中国茶业问题》一书;1938年负责创办湖北恩施实验茶厂,采用机械制红茶成功,销往重庆。1939年春,范和钧与张石城从缅甸景栋绕道到云南佛海,进行茶叶产制调查。同年冬天携带考察资料和样茶,取道思茅、普洱返回昆明,向中茶公司作汇报。云南中茶公司随即决定在佛海创办试验茶厂,委任范和钧为厂长。

1940年春,范和钧带领一批技术员和工人前往佛海筹备建厂。他一边建厂,一边发展滇茶生产,开展滇茶外销,繁荣了当地经济,改善了边民生活。1941年,佛海试验茶厂建成投产。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战火的逼近迫使云南中茶公司于1942年7月电令茶厂职工全部撤回昆明,制茶机械、设备拆卸装箱后驮运到思茅等地保存。

范先生于1943年春赴重庆复旦大学茶叶系授课,两年后离校经商,自办茶厂。抗战胜利后去台湾继续从事茶业工作,1979年退休后赴美国定居。

张石城(1915~1985),男,安徽桐城人,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1939年春,时任云南中茶公司技术员的张石城随范和钧先生一道,绕道缅甸前往佛海考察茶业,协助范和钧写成大量考察资料,并试制出红、绿样茶带回昆明,为“省茶司”随后决定在佛海建立试验茶厂提供了可靠依据。在建厂过程中也是范和钧的得力助手。1941年调回“省茶司”担任技师,不久离开云南。20世纪50~60年代,张石城在中国茶叶总公司工作,特别关心云南红碎茶基地的建设,推动了1964年全国红碎茶会议在云南勐海胜利召开,促进了云南红碎茶的推广和发展。

蒋铨(1918~1991),又名相乐安,男,汉族,浙江绍兴人。曾任云南省农林厅佛海茶叶实验场(站)长、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中国茶学会荣誉理事、云南省茶学会副理事长等职。

1937年,蒋铨毕业于浙江省农业推广人员养成所,后分配到浙江省茶叶改良场工作。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参加浙江东抗日游击队,不久奉命留驻地方,以绍兴县农业推广所副主任的身份作掩护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45年9月以后,在山东、华东军区司令部、兵战部、运输部服役。1948年到山东省农林局青州烟草改良场任代理技术股长。1949年被编入西南服务团,随部队进入大西南。新中国成立后,任昆明军管会农水接收组军事联络员、云南省农林厅农业工作队队长。1951年7月,蒋铨奉命到佛海组建茶叶实验站(后改为云南省茶叶研究所)。他率领科技人员实地考察西双版纳古老茶区,制定荒芜茶园垦复方案,并亲自指导实施。在他的努力下,全州茶园得以迅速恢复。1957年他徒步考察了西双版纳古“六大茶山”,后撰写了《六大茶山访问记》。在其任职的30年间,先后组织率领和部分参与了全省红茶推广、茶叶加工机械改革、茶树栽培技术研究及推广等科研项目。直至晚年仍心系茶叶科研事业。蒋铨注重技术人员的培养,他亲自拟定教案授课,举办茶叶技术培训班,并任教于20世纪80年代创办的云南省茶叶学校。

唐庆阳(1916~1994),男,汉族,江苏南京人,金陵大学经济系肄业。历任勐海茶厂副厂长、厂长,中共勐海茶厂代理总支书记,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科委副主任,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科协副主席,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茶叶学会顾问,云南省科协委员,云南省茶叶学会副理事长、顾问。 “滇红”的创始人之一。

1935年,唐庆阳先后供职于国家经济委员会农业处、安徽省祁门茶叶改良场、重庆蒙藏委员会。1938年12月,被中茶公司云南省分公司派往顺宁(凤庆)创办茶厂。1951年9月,受中茶公司云南省分公司派遣,赴滇南茶区考察茶叶生产,为重建佛海茶厂作准备。此间,他随调查组跋山涉水,风餐露宿,深入茶区,先后对蒙自、元江、墨江、普洱、易武、车里、佛海、南峤等茶区进行调查,为云南省茶叶公司提供决策依据。1952年奉命负责佛海茶厂的恢复建厂工作。1954年佛海茶厂更名为西双版纳茶厂(后又更名为勐海茶厂)时,他就任副厂长。上任后,他一方面加强对农村茶叶生产的业务指导;另一方面积极从外省招聘茶叶技工,推广红茶初制生产技术。1958年勐海茶厂迁址扩建,唐庆阳担任新厂址的选择、规划和建设中的指挥长,历尽辛苦,建成了一座年产5万担的新茶厂。新茶厂建成,除生产常规性普洱茶外,开始生产工夫红茶和分级红碎茶。1963年,由中茶总公司牵头,与茶有关的12家相关人员组成的分级红茶科学实验组在勐海茶厂成立,唐庆阳任组长,总结推出了红碎茶优良产品“501”“502”,促成了全国红碎茶现场会议在勐海隆重召开。他不顾年事已高,深入勐宋山区,挖掘开发了“竹筒茶”。他用经筛选的南糯山优质鲜叶原料于1981年成功研制了“南糯白毫”茶叶新产品,该产品于1982年被云南省茶叶学会评为优良品种名茶,同年7月在长沙召开的全国名茶评比会上被评为全国名茶,当年被评为省优产品,1988年12月在全国首届食品博览会上获金质奖章。

张顺高,男,1933年生,湖北五峰人,土家族,副研究员。曾任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云南茶叶》主编、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经济作物室主任、云南省茶叶学会副会长,现任昆明民族茶文化促进会理事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张顺高于1960年湖南农学院茶叶专业毕业,一生从事茶叶科技研究、茶叶技术推广工作,20世纪60~70年代,作为中国援马里茶农场专家组栽培组长、援上沃尔特茶树试种专家组组长(援外共10年),获马里共和国勋章。曾主持了大叶茶密植速成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茶树太阳光谱考察、勐海国家星火计划等项目,首次提出“生态茶园”理论,设计指导江城牛倮河万亩生态茶园建设。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省、地级奖多项。发表论文数十篇,主编、合编出版《云茶60年巡礼》《普洱茶道论》等书籍,曾获全国少数民族地区先进工作者称号。

邹炳良,男,原勐海茶厂厂长、总工程师、云南省劳动模范,普洱熟茶技艺最早的实验者和研究者之一,被誉为普洱茶渥堆发酵工艺的一代宗师。

1958年,20岁的邹炳良先生从西南商检局学习质检技术结业后被分配到勐海茶厂,从事茶叶审评检验和生产过程的质量监督工作,历任审检员、副股长、科长,1984年担任勐海茶厂厂长,直到1996年退休。

1973年,邹炳良作为普洱茶渥堆发酵技术攻关小组成员,通过反复实验并取得成功。他长期致力于普洱熟茶的实践探索,为普洱熟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担任勐海茶厂厂长12年间,他和班子成员成功打造了“大益”品牌商标,主动适应市场变化,调整优化产品结构,研发新产品,先后30多个产品获国优、部优、省优等荣誉称号,其中红碎一号获国优银质奖。开垦建成巴达、布朗山万亩优质茶叶原料基地,茶企稳居国内最大普洱茶出口地位,勐海茶厂被评为全国制茶行业“十佳”之首。退休后,邹炳良与卢国龄女士创办了海湾茶业有限公司,所创的“老同志”“嘉佳”品牌,成为云南省著名商标。

曾云荣,男,云南澜沧人,1942年生,拉祜族,推广研究员。历任勐海县多种经营办公室、茶叶生产工作办公室主任。1969~1972年援马里共和国法拉果茶场。

长期致力于茶叶科技推广工作,从事茶叶管理、技术推广近50年,他主持完成的老茶园改造、茶樟间作等课题获州、厅科技成果奖;20世纪90年代初,他主持实施的缅甸掸邦东部色勒县“以茶替代罂粟”种植项目,开创了茶替代种植的先河;他在《云南茶叶》《云南经济论坛》《缅甸星光报》等报刊发表《茶樟间作》《澜沧江南的古六大茶山》《发展勐海茶区域大有可为》《论低产茶园改造》《缅甸掸邦东部的春天》等论文多篇。先后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全球普洱茶十大杰出人物、吴觉农勋章及吴觉农思想贡献奖、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劳动模范、西双版纳州科技带头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先后任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华茶人联谊会理事,曾任勐海县政协常委、云南省茶业协会副会长、西双版纳州茶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现任西双版纳老班章研究会副会长。

王海思(1938~2003),男,汉族,安徽休宁人,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1963年从安徽农学院毕业后到云南省茶叶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茶树品种选育、资源研究和管理工作。曾主持或参与主持“云南大叶茶优良品种选育”“云南茶树资源考察及新种的发现”“云南茶树资源研究及大叶茶国家种植圃的建立”“茶树优质资源的系统研究与综合评价”等研究项目。多次荣获国家及省级表彰和奖励。1987年被云南省政府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称号,1993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王平盛,男,1948年生于云南普洱,研究员,硕士生导师。1976年自云南农业大学茶学专业毕业后即分配到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长期从事茶树资源研究和茶叶科技推广工作,是云南著名的茶叶专家,1999~2003年先后任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

王平盛致力于云南茶树资源研究40余年,作为负责人之一组建了全国最大面积的“国家种质勐海茶树分圃”,收集保存各种珍稀茶树资源材料1000余份,为茶树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物质材料;先后获国家、省部级成果奖7项,其中,由他主持完成的“云南茶树优质良种选育、有机茶生产及名优茶创新研究”成果,2008年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主编、参编专著2部,发表科技论文40余篇;他还长期重视西双版纳古茶树种质资源保护的研究,提出“古茶树科学保护与利用”的建议和措施。1998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李正行,男,生于1952年,云南宣威人,彝族,高级农艺师。1978年毕业于云南农业大学茶叶专业,1980年6月调到西双版纳国营大渡岗茶厂,1984年起,先后担任茶场副场长、场长,历任西双版纳州茶业协会副会长、云南省茶叶协会副会长、云南省茶叶商会副会长等,现任西双版纳州古茶山茶业董事长。

李正行执着追求茶叶事业,在大渡岗茶场任职期间,他主持、带领职工进行大面积直播茶园、生态茶园建设,广泛开展茶工技术培训,构建“产、供、销、学、研”一体企业发展模式,茶场跨入了国家二级企业行列,部分产品分别被评为部优、国优产品;他还组织开垦荒地、种植近5万亩橡胶林,拓展了新产业。先后获得农业部“八五”扶贫开发先进工作者、1998年度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第六届云南省优秀企业家”等荣誉。

1999年,在深入国企改革中,李正行创建了“大渡岗龙园生态茶厂”,注册“龙园号”商标。2003年11月,组建了股份制的西双版纳州古茶山茶业有限公司。2008年,龙园号被评为“云南省著名商标”。公司于2012年6月,在大渡岗龙园茶厂建立龙园·融品茶文化馆;2015年初又在著名的告庄西双景景区建起了“西双版纳茶业大世界”,建筑面积5000余m2。所制的高4.5m,直径2.86m,重达20600kg的茶柱,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认证为“世界最大茶柱”。集茶知识普及、茶品牌展示、茶制作体验及普洱茶销售等为一体,成了传播茶文化、拓展茶叶销售的平台。如今,公司发展成为拥有3个分公司、茶园333.3hm2、4个加工厂、职工1400余人的茶叶龙头企业。

张毅(1941~2010),男,云南省勐腊县易武古镇人,彝族。1956年参加工作,历任易武公社副主任、易武区区长、易武镇镇长,1996年退休。

在易武土生土长,对传统普洱茶有着特殊的情怀,长期致力于普洱茶的发掘、传承和探索。1985年,时任易武区副区长的张毅先生请当时健在的古茶庄老师傅高定光,带着试做的30余片“元宝茶”(即云南七子饼茶)到昆明,参加云南省科技产品展销会。此后,他自购几件散落在民间的制茶工具,进行实验、摸索。1994年8月,他请张官寿、许丕文老师傅作指导,共同压制了20饼元宝茶,请前来易武考察的台湾中华茶艺业联谊会会长吕礼臻先生带到台湾展示,引起轰动。这是近半个世纪以来,六大茶山传统手工普洱茶首次亮相台湾。

1996年退休后,张毅先生把全部精力投入普洱茶传统制作技艺的传承和茶文化发掘、传播上,创办了“顺时兴”茶庄,注册了商标,使用传统技艺加工七子饼普洱茶,向前来学习的人传授传统普洱茶制作技艺,动员指导权存安、王子先等有志者创办茶庄。他深入各古茶山实地调查,收集人文历史资料,对年事已高的老茶庄庄主或传人、制茶师傅、马锅头等人士进行抢救性的调查,进行研究。先后编著了《易武乡茶叶发展概况》《普洱茶古六大茶山纪实》《易武人物谱》书籍。2007年初,按照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茶产业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机构的布置,张毅先生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茶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赵汝碧先生,合作撰写《西双版纳普洱茶传统制作技艺》,经过州、省相关部门的申报,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赵汝碧,男,1957年3月生,云南勐海人,主任记者、茶业高级工程师,著名普洱茶文化专家。自1982年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新闻工作,先后任《西双版纳报》副总编辑、《云南日报》西双版纳分社社长。

生长在古茶区勐海的赵汝碧,有着天然茶缘,长期执着于古茶山考察、普洱茶文化、普洱茶传统加工技艺发掘研究。于1993年4月筹办了国内首个“普洱茶文化展览”,提出西双版纳古六大茶山是普洱茶“发祥地”“茶马古道”源头的论点,绘制古茶山分布图;2004年主持完成的《西双版纳州古茶树资源普查报告》获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科技成果奖;2007年与张毅先生合撰《普洱茶传统加工技艺》并通过逐级申报,被列为第二批国家非遗产项目;主编或合著《历览西双版纳古茶山》《茶山人生》《专家茶人论道普洱茶》等书籍,参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政府茶叶产业发展规划等文稿的编撰,发表茶业论文、调查报告10余篇,茶新闻作品数百篇;自1993年起,历任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茶业协会副会长、常务副会长,先后任云南省茶业协会常务理事、两岸斗茶大赛云南分会副会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