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从勐腊克木人的母语保留看语言和谐

从勐腊克木人的母语保留看语言和谐

时间:2022-03-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余金枝 李春风 王跟国[摘 要]勐腊克木人虽然只有3000多人,但其母语得以保留。其母语保留与母语与国家通用语、地域强势语、跨境克木语的和谐有关。克木人语言使用的演变趋势:母语保留与语言和谐的良性互动。[关键词]勐腊;克木人;母语保留;语言和谐一、解题克木人是一个跨境族群。通过实地调查,我们了解到:景洪市和勐腊县的克木人大多保留自己的母语,两地的克木人有较多往来,并用母语交流。
勐腊克木人的母语保留看语言和谐_语言和谐论集

余金枝 李春风 王跟国

[摘 要]勐腊克木人虽然只有3000多人,但其母语得以保留。其母语保留与母语与国家通用语、地域强势语、跨境克木语的和谐有关。克木人语言使用的演变趋势:母语保留与语言和谐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勐腊;克木人;母语保留;语言和谐

一、解题

克木人是一个跨境族群。在我国,克木人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景洪市和勐腊县,归为布朗族。但我国的克木人自称kmu?“格木”,意为“人、人们”,亦称为khmu?“克木”“克慕”,他们有自己的自称、语言,有相对聚居的分布地,有共同的族群认同感,是不同于布朗族的一个独立群体。境外主要分布在老挝、越南、泰国、缅甸、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总人口约70万左右,为这些国家的单一民族。

我国的克木人分为克木仂、克木老和克木交三个支系,“克木仂”为世代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克木人,“克木老”为从勐老(老挝)迁入的克木人,“克木交”指从交趾(越南)迁入的克木人。克木仂和克木老两个支系分布在勐腊县勐腊镇的曼迈、曼岗,勐满镇的曼暖远、曼蚌索,尚勇镇的王四龙、中南西、东洋,勐捧镇的曼种、回结、回伞等。“克木交”分布在景洪市嘎洒镇的曼咪村、曼香班村、曼回龙村、曼播一组、曼播二组、曼罗金村、曼吕村等村。他们以大杂居、小聚居的方式分布。通过实地调查,我们了解到:景洪市和勐腊县的克木人大多保留自己的母语,两地的克木人有较多往来,并用母语交流。

在勐腊,克木人只有3000多人,但仍能保留自己的母语,这不能不说是小语种保留的一个奇迹。因为在现代化进程中,人口较少民族的语言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国家强势语和地域强势语的影响,出现衰变、濒危,甚至消亡。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在过去的100年间,全球已经有500多种语言消失。2009年2月1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绘制了一个《全球濒危语言分布图》,该图显示,在全世界现存的6000多种语言中,大约2500种语言濒临灭绝,其中538种语言面临极度灭绝危险,502种语言面临严重灭绝危险,632种有确切灭绝危险,607种存在灭绝可能。濒危语言的数量超过了世界语言总数的三分之一,比2001年发布的濒危语言数量增加了好几倍。濒危的语言中大多为使用人口不足10万的小语种。

究竟是什么动因支撑着克木语在强势语种的冲击下存活下来,本文将用来自田野调查的第一手材料,真实地显示克木人的母语使用现状,并剖析其母语保留的主要动因——语言和谐,以期为人口较少民族的母语保留和语言和谐研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二、勐腊县克木人母语保留的表征

为了对克木人的母语使用形成量化的认识,我们选取了克木人相对聚居的勐腊镇曼迈村和尚永镇王四龙村作为调查点,采用入户调查、母语词汇测试、访谈等方式,对这两个村民小组的331名克木人(6岁以上)的母语使用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这两个村民小组母语保留的主要特点是全民熟练使用母语但水平存在代际差异。下面做些具体的分析。

(一)全民熟练使用母语

我们对两个村331位克木人(6岁以上)的使用母语水平进行调查统计,发现不同年龄段的克木人都能够熟练使用自己的母语。具体数据见下表:

上表显示:331位克木人熟练使用克木语的人数比例是100%。这个数据说明两个问题:一是这两个村寨的克木人都掌握自己的母语,母语是村寨内重要语言交际工具;二是克木人在母语日常用语的传承上没有代际差异。

这个数据与我们在村寨的见闻是一致的。在曼迈村调查时,我们耳闻目睹了克木语的强劲活力。所到之处,所遇到的克木人没有不会说克木语的。如一进村寨,我们就遇到在村口凉粉摊聚集的克木人,他们都用克木语愉快地聊天,旁边还有五六岁的小克木人在玩耍,也都用克木语交谈。在村长波依康叫家,他用克木语向全村人民广播,告诉大家我们课题组到来的消息,并通知大家到上新房的主人家吃饭和我们见面。在上新房的庆贺宴席上,克木人用克木语祝酒言欢。与我们同桌用餐的村长还唱起了克木歌,以表达对课题组的热烈欢迎。在王四龙寨,我们看见四五岁稚童一边玩耍,一边用克木语交流。这些语言使用场景显示:克木语是克木人最重要的生活用语,无论是白发苍苍的老人,还是稚气未脱的儿童,没有一个不会克木语的。这两个处在傣、汉、哈尼、彝等其他民族村落包围下的小小村寨,其母语竟然能够保持如此旺盛的语言活力。这是小语种保留的典范,很有研究价值。

(二)母语水平出现一定程度的代际差异

母语水平不仅仅包括日常用语的听说能力,还包括掌握词汇量、民间口头文学等方面的能力。

1.不同代际之间的母语词汇量存在差异。

我们从两个村民小组中挑选28位不同年龄段的克木人进行了母语400词测试。按克木语词汇掌握数量,把语言等级划分为“优秀”“良好”“一般”和“差”4个等级。“优秀”者能说的母语词汇量为340个以上,“良好”为320个以上,“一般”为280个以上,“差”为279个以下。这28位测试者的成绩见下表:

上表显示:20岁上的24位测试对象,测试成绩均为优秀,400个母语词汇均能说出;6~19岁的4位测试对象,有2人为“差”。这说明与20岁以上的相比,6~19岁的青少年母语词汇量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为了更具体地了解这四位青少年母语词汇量的掌握情况,我们把他们的测试结果列表于下:

上表中的四位被测试者均为在读生,测试等级“差”的两位为读小学三年级的7岁的依庄香和四年级的8岁的岩香。他们的词汇量只有194个和200个,400个词汇中有近半数的不会读。其他两位年龄稍长的11岁的读小学六年级的岩光和19岁读高中二年级的依腊掌握的词汇量在340个以上。词汇量大小与年龄存在正相关,即年龄大的词汇量也大,反之亦然。

这种词汇量分布情况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们从调查中了解到,7岁的依庄香和8岁的岩香都在曼迈小学就读。曼迈小学是农村寄宿制小学,周一至周五都在学校,学校的克木学生,学校的教学用语是汉语,在校期间他俩没有机会说克木语。所以克木语水平出现下降。因为回到家里和村寨都说克木语,家庭和村寨的母语环境会给他们复习母语的机会,所以即便是克木语出现下降,10岁以后也会慢慢地恢复,这就是11岁的岩光和18岁的依腊母语词汇量较大的原因。

2.克木语的口头文学传承出现代际断裂

克木人有丰富的口头文学,如传统民间故事、民间传说、寓言、谚语等。这些曾经在克木人中广为流传,教导克木人做人、做事、明事理、识规律的民族文学,只有少数几个40岁以上的克木人会说了,年轻人都不会说,有的甚至连听都没有听过。电视、网络、媒体改变了年轻克木人的生活,他们心目中所向往的、所喜爱的与长辈不同,不再是虚无缥缈的“很久很久以前……”之类的民间故事了。有画面、有声音、体现现代生活的电视片,有声音情感交流的网络沟通已经挤占了青少年的心理空间,他们已经习惯于没有本民族口头文学的现代生活了。

3.不同代际的母语选用有差别

祖辈之间、父辈之间、父辈与祖辈之间交流都选自己的母语。二三十岁的克木人,跟自己的父母交谈时,必须说克木语,否则会被认为是不尊敬父母。但是跟自己的子女交谈时,就说克木语和汉语。小孩放学回家也会跟父母说汉语。

三、从克木人的母语保留看语言和谐

虽然克木人不同代际的母语传承出现一定的差异,但总体来看,母语仍然是克木人族内交际的重要语言工具,并没有母语濒危的迹象。其原因是什么?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为母语保留提供良好语言生态环境的主要是克木人和谐的语言生活。

语言和谐是语言关系的一种类型,是指分布在同一区域内或不同区域的一个民族兼用多种语言、不同民族使用一种语言或多种语言,不同民族尊重彼此的母语,在语言行为上每个人都有选用语言和习得的自由,在语言态度上能够接纳对方的母语。语言和谐对克木人母语保留的功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与强势语言的和谐共存弥补母语交际功能的不足

勐腊县境内居住着傣、哈尼、拉祜、布朗、汉、彝、回、佤、白、苗、壮、景颇等25个民族,其中傣、哈尼、拉祜、布朗是本地的四大主体民族。克木人仅仅是归入布朗族的一个小小的族群,在人口数量上,处于绝对的劣势。要谋生存求发展,必须融入到主体民族中去,与其他民族通婚、合作、交往、融洽相处。要实现这一点,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掌握对方的语言,实现母语与主体民族语言的和谐,也就是说要实现母语与以下语言的和谐互补。

1.克木语与傣语和谐互补

傣族是勐腊县的主体民族,有117168人,占全县总人数的38.67%。克木人村寨的周边大多有傣族村寨分布。如我们的两个调查点曼迈村和王四龙村,曼迈村周边的村寨,除了与之相连的曼冈村是克木人聚居寨以外,其余村寨居住着傣族以及其他民族。王四龙村所属的尚勇镇是一个傣族聚居镇。王四龙村西边的尚岗村是一个傣族聚居寨,北边的南侯寨是傣族、汉族、哈尼族杂居的寨子。

由于勐腊县傣族人口多,且是当地的原住民,傣族文化自然是勐腊县的主体文化,克木人的文化习俗深受傣族文化习俗的影响。如:克木人村寨的民居都是傣式木楼;饮食习惯似傣族人喜酸辣、烤肉;中老年克木人喜欢穿傣族筒裙;克木人传统祭祀活动的择期参照傣历,而不按全国通用的阳历或农历;把傣族的泼水节当自己的节日过;命名习惯与傣族一致,克木人女性取名“依伦岗”“依波坎”“依波叫”等,男性命名“岩温香”“岩香甩”“岩腊”“岩光”等,这些人名都是很典型的傣族名字。就连克木人居住的村寨名称大多都是以傣语命名的,如克木人聚居的“曼迈”“曼岗”就是以傣语命名的。

由于长期居住在傣族为主体民族的地区,且与傣族长期交往,克木人兼用傣语,实现母语与傣语的和谐关系是必然的选择。我们选择的两个调查点331位调查对象中,有63.14%的克木人兼用傣语。详见下表:

上表显示:王四龙村228位克木人兼用傣语的有164人,占该村人口的71.93%;曼迈村103名克木人中有45人兼用傣语,占该村人口的43.69%。这些数字显示了克木人近一半的人兼用傣语。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到,兼用傣语的主要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群体,他们是熟练的“克木语-傣语”双语人。在他们的语言生活中,母语与傣语和谐共存、功能互补。克木语用于族内交际,傣语用于与勐腊县主体民族傣族的交际。

2.克木语与云南汉语方言和谐互补

汉族是云南的主体民族,人口占云南省的三分之二。自7世纪起,隋唐时期约300年间,内地人民通过战争与贸易关系进入云南。明代从洪武年间开始,历经正统、嘉靖、万历诸朝185年中,在云南大力推行屯田制,军队、农民、商贾等汉族移民大量进入边境,汉族人口开始超过世居少数民族人口,成为云南的主体民族。云南汉语方言也因为汉族人口数量的优势而逐渐成为强势语言,成为云南不同民族的族际用语。勐腊县的克木人也与其他少数民族一样兼用云南汉语方言,从而形成母语与云南汉语方言的和谐互补。

曼迈小组6岁以上的103名克木人,兼用云南汉语方言的比例是100%。王四龙小组228名克木人中,有205人兼用汉语云南方言,不懂汉语云南方言的仅有18人,兼用云南方言的比例达89.91%。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勐腊的经济由单一的经济模式向开放的多元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转变,与外界的交流逐渐增多,掌握汉语云南方言的克木人也不断增多,云南方言汉语是克木人族际交际的重要工具,克木语与汉语云南方言之间的和谐成为克木人语言生活的又一特点。

3.母语与国家通用语普通话和谐互补

自国家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起,勐腊县的克木孩子入学率达到100%,小学升入初中的比例也达到90%以上,大部分克木人子弟能够完成九年基础教育。九年的学校教育,所使用的是汉语教材,10年前教师用汉语云南方言或普通话授课。近几年,云南推行教师普通话水平测试,对教师的普通话水平有硬性要求,课堂用语基本是普通话。因此,近年来克木学生语言能力的重大转变就是普通话水平的快速提高。电视、网络、媒体的用语多为普通话,普通话通过多种渠道输入到克木人的语言生活中,不少克木孩子都能够说普通话。在课堂上讨论学习问题、与外地人交往,都说普通话。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克木人越来越重视后代的教育,有条件的家庭把自己的子女送到城里或镇上的幼儿园就读,幼儿园的教学用语是普通话,因此,普通话在克木人的语言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分量,成为克木人语言生活的和谐补充。

(二)跨境克木语之间和谐共存扩大了勐腊克木语的语域

克木人在我国境内只有3000多人,但在老挝、泰国、缅甸、越南等国却是一个人口比较多的民族。特别是在老挝,克木族有50万人之多,是该国的第二大民族。作为跨境民族,境外克木人与境内克木人有着不可分割的、千丝万缕的联系。无论是老挝的、泰国的,还是越南的、缅甸的,只要是克木人,见面一讲起克木话,就都亲如一家。再者勐腊与老挝毗邻,勐腊的磨憨口岸与老挝磨丁口岸接壤,从磨憨出境后,到老挝南塔省省会只有62公里,而南塔省就是一个克木族聚居的省份。勐腊的克木人与老挝的克木人始终保持着密切往来,有些老挝的克木人是从中国迁过去的。两地的克木人凭身份证就能来回走动,对他们来说,国境线并不是那么难以跨越。这种密切的联系,使得勐腊的克木语与境外的克木语,形成了和谐的跨境关系,这一和谐的跨境语言关系扩大了勐腊克木语的功用,促进了勐腊克木语的保留。

(三)其他民族兼用克木语扩大了勐腊克木语的交际功能

曼迈村33户克木人家庭有20位是汉、彝、哈尼、基诺等民族。这20位其他民族的家庭成员中,有18位都懂克木语。如克木人依金的彝族丈夫高利明(33岁)懂克木语,与克木人在酒桌上相聚时,高兴时就说上几句。又如,在村口的凉粉摊,我们遇到一位外村嫁进来的汉族媳妇,她24岁,背上背着个2岁的孩子。我们问她:“来吃凉粉的人说的克木语你能听懂吗?”她回答说:“能听得懂但不会说。”在曼迈村,我们还遇到了多位能听懂但不会说克木语的其他民族的人。他们能够很好地处理自己母语与克木语的关系,与克木人交际时,他们能用克木语表达就用克木语表达,不能用克木语表达就用自己的母语表达,不能表达就听,对克木语持接纳态度,形成母语与克木语的和谐关系。这种和谐关系扩大了克木语的语域,使得克木语在族际婚姻家庭和克木人聚居的村寨内得以保留。

(四)多语和谐为克木语的保留创造了良好的语言生态环境

勐腊县克木人的语言关系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汉语和克木语之间的关系,即通用语和非通用语的关系,也就是强势语言与弱势语言的关系。二是少数民族语言之间的关系,即克木语与傣语的关系。在勐腊县傣族的人口较多,处于亚强势语言的地位,它与克木语的关系是亚强势语言与弱势语言的关系。三是汉语普通话和当地方言的关系,即标准语和地方汉话的关系。这三类语言关系既有和谐共存的一面,又有相互竞争的一面。勐腊县克木人的多语关系主流是和谐性的,表现在勐腊县的克木、傣、彝、哈尼、瑶等民族,除了稳定使用自己的母语外,基本都能兼用汉语,有的还能兼用其他少数民族的语言,汉族中有的也能兼用少数民族语言。他们互相兼用对方的语言,都是自觉自愿的,不存在任何的强制或不尊重,他们认为不会说别的民族的话非常不方便,只有互相懂得对方的语言,才能更好地生活在一起。这种和谐的语言生活,满足了各民族的语言交际需要。

克木人把兼用汉语看成是一种文明进步的表现。由于汉语通用语的地位,勐腊克木人都积极学习汉语,把汉语作为最重要的兼用语。他们普遍认为:汉语记载世界上先进的科技和文化,认为掌握汉语是一种先进的表现。不学汉语,就不能较好地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也无法与其他民族沟通;不学汉语就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而且认为,汉语和本族语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互相补充的。因此,在勐腊县,克木人兼用汉语的现象已经很普遍,在青壮年中,几乎没有不懂汉语的,只是程度高低不同而已。克木人越来越重视汉语学习,曼迈村小学的依金老师(32岁,女,克木人)告诉我们说:“曼迈小学的学生越来越少,因为有条件的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学好汉语,把孩子送到县城读书去了,曼迈村小的学生人数逐年减少。”

曼迈村和曼岗村除了有克木人居住之外,还有傣、汉、哈尼、彝、瑶等其他民族。不同民族之间的语言兼用是自然的、和谐的。其中以其他少数民族兼用傣语的为多,其他民族兼用克木语的较少。原因是克木语的使用区域在勐腊镇仅仅限于曼迈村和曼岗村,而且克木语音韵系统复杂,学习难度大。居住在这两个村的其他民族掌握克木语的水平往往只能达到听得懂但不能说这样一个半双语人的水平。

克木语、傣语、汉语云南方言、普通话之间的多语和谐,为克木语的保留提供了良好的语言生态环境。克木语满足克木人的族内交际用语,在曼迈村和曼岗村这样的克木人聚居村寨,克木语成为维系克木人族群感情的重要纽带。傣语是克木人与傣族交际的重要工具。在勐腊县,傣语是使用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语言,傣语的功能自然比克木语强。克木人兼用傣语以满足与傣族的语言交流和情感沟通。汉语云南方言是云南的强势语,也是不同族群之间首选的交际工具。克木人兼用汉语云南方言以满足与其他民族沟通的需要。普通话是国家通用语,克木人兼用普通话既能够满足与非云南人的交际沟通需要,又能够获得媒体信息。这些不同的语言构成了克木人的语言生态环境,在这个语言生态环境中,母语有其得以存活的土壤。

三、克木人语言使用的演变趋势:母语保留与语言和谐的良性互动

母语能否保留与使用人口的数量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只有3000多人的克木群体,其语言使用的发展趋势如何?是在国家强势语普通话、云南强势语汉语云南方言、当地强势语傣语的冲击下逐渐走向衰变,甚至濒危,还是长期保留下去,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般的规律是只有二三千人的语言使用群体,且处于多种强势语言的包围中,其衰变、濒危是必然的。但我们对克木人的母语保留却持乐观态度,认为克木语从与普通话、汉语云南方言、傣语等多种强势语言的和谐互补中能够获得自己的生存环境,与老挝克木语的顺畅交流中扩大勐腊克木语的交际功能,从而使得克木语长期存在。克木语与其他强势语言、老挝克木语的和谐互补是勐腊克木人语言生活的最佳模式,这一模式将对克木人的社会发展、文明进步以及母语的稳定使用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戴庆厦.勐腊县克木语及其使用现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勐腊县志编辑组.勐腊县志[M].昆明: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

王敬骝.克木语调查报告(布朗族社会历史调查三)[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

【注释】

[1]作者简介:余金枝,云南师范大学汉藏语研究院教授,语言学博士。李春风,北京华文学院讲师,语言学博士。王跟国,山西大同大学讲师,语言学博士。
本文系“中央民族大学‘211’工程”“勐腊县克木语及其使用现状”的阶段性成果。本文的3位作者均为课题组成员,数据为本文作者2011年1月至2月实地调查所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