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的茶文化

中国的茶文化

时间:2022-01-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栽培茶树、利用茶叶的国家。中国茶文化,内涵丰富,体系独特。若能将之作为一个综合的文化现象来加以考察,则不难发现其与中国文化的个性契合是何等密切。茶里乾坤,观照出中国人的民族特性,并如何外化于物态的、制度的、风俗的诸文化层面,推衍出茶叶之路,体现中华文化的强劲对外辐射力。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栽培茶树、利用茶叶的国家。中国茶文化,内涵丰富,体系独特。若能将之作为一个综合的文化现象来加以考察,则不难发现其与中国文化的个性契合是何等密切。

茶里乾坤,观照出中国人的民族特性,并如何外化于物态的、制度的、风俗的诸文化层面,推衍出茶叶之路,体现中华文化的强劲对外辐射力。以唐代陆羽的《茶经》的刊行为标志。《茶经》首次把饮茶当作一种艺术来看待,创造了烤茶、选水、煮茗、列具、品饮等一套中国茶艺。《茶经》首次把“精神”二字贯穿于茶事之中,强调茶人的品格和思想情操,把饮茶看作自我修养、锻炼志向、陶冶情操的方法。

茶文化之所以在唐代形成,除了与整个唐代经济文化的昌盛发展有关外,一是与禅宗的兴盛关系密切。禅宗主张佛在内心,提倡精心、自悟,所以要“坐禅”。既能解渴又可提神的茶,自然成了僧人喜爱的饮料。二是与唐代严格的科举制度有关。每当会试,考生与监考官均极度劳乏疲惫,于是朝廷特命人送茶果到现场。举子们来自四面八方,朝廷一提倡,饮茶之风便很快在士人中流行。三是与唐代的诗风大盛有关。唐代是我国诗歌的极盛时期,诗人要激发文思,需要提神之物助兴。有的诗人以酒助兴,相当多不擅饮酒的诗人则以茶提神助兴。因此卢仝说:“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此外,茶文化的形成还与唐代贡茶的兴起和中唐以后的禁酒政策有关。茶贡促进了名茶、茶具的发展,禁酒令则使更多人转向饮茶,中国茶文化正是在这种大气候和特定的环境下形成的。

一、茶的种类与制茶

中国茶叶的种类繁多,命名方法不少。有的以茶叶产地的山川名胜为主题命名,如“西湖龙井”、“黄山毛峰”、“苍山雪绿”等。有的以茶叶的形状命名,如“碧螺春”、“瓜片”、“雀舌”等。有的以茶叶的加工方式而分为基本茶类和再加工茶类。基本茶类包括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等,再加工茶类包括花茶、紧压茶、果味茶、药用保健茶和含苯饮料。

绿茶是我国产量最多的一类茶叶,其制法是鲜茶叶经高温杀青,然后揉捻、干燥后即成,特点是汤清叶绿。根据杀青、干燥方法不同,又有炒青绿茶、烘青绿茶、蒸青绿茶和晒青绿茶之分。红茶是鲜茶叶经萎凋、揉捻、发酵,叶子变红后干燥而成,特点是红汤红叶。乌龙茶属半发酵茶,是介于不发酵的绿茶和全发酵的红茶之间的一类茶叶,色泽青褐,故又称“青茶”。乌龙茶制造工艺的前半部分类似红茶,鲜叶经过晒青萎凋,并经反复数次摇青,叶子部分发酵红变,然后采用类似绿茶的制法,经高温锅炒、揉捻、干燥制成。乌龙茶冲泡后,叶片上有红有绿,汤色黄红,有天然花香,滋味浓醇。白茶属轻微发酵茶,基本工艺过程是萎凋、晒干或烘干,特点是汤色清淡,味鲜醇。黄茶是鲜叶杀青消绿生黄,特点是汤黄叶黄。其工艺特点是闷黄,分为湿坯闷黄和干坯闷黄两类。湿坯闷黄具体分为揉前和揉后摊放,干坯闷黄又分为毛火后堆积闷黄和毛火后纸包足火闷黄。毛火后闷黄又有大茶(黄大茶)和小茶(黄芽)的区别。黑茶原料一般较粗老,制造过程中往往堆积发酵时间较长,因此叶色油黑或黑褐。

二、茶水

古来论茶者,无一不积重水品。好茶好水才能相映生辉,相得益彰,否则好茶之神韵必将随劣质之水而汰走大半。那么,究竟以什么水煮汤点茶才好呢?这一问题很早就为人们所注意,在茶事开始受到特别重视的唐初则有了更高的讲究。关于易茶之水,早在陆羽所著的《茶经》中,便曾详加论证。他的看法是:

其水,用山字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慢流者上。其瀑涌湍漱,勿食之。久食,令人生顽疾。又多别流于山谷者,澄浸不泄,自火天至霜郊以前,或潜龙蓄毒于其间。饮者可决之,以流其恶,使新泉涓涓然酌之。其江水,取去人远者。井,取汲多者。

陆羽对水的要求,首先远市井,少污染;重活水,恶死水,故以山中乳泉、江中清流为佳。而沟谷之中,水流不畅,又在炎夏者,有各种毒虫或细菌繁殖,自然不宜作烹茶用水。陆氏之谈,可以说道尽了茶水要义,其后论水者,大多不出此窠臼。

由于每个茶人爱好不同,所处环境和经历各异,对水的判定标准也很不一致,但归纳起来,也有许多共同之处。好水一般强调源清、水甘、品活、质轻。许多茶人对泉水情有独钟,世上因不同时期、不同茶人的提倡而出现了众多的“天下第一泉”之称。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周游全国名山大川后,来到云南安宁,考察了当地的碧玉泉后,他认为在所见过的温泉中,碧玉泉可谓第一。明代诗人杨升庵被流放云南,也认为碧玉泉实为“四海地一汤”。为此,杨升庵在碧玉泉畔亲题“天下第一汤”五个大字。济南的趵突泉,早在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注》中即有记述,经《老残游记》的艺术渲染,吸引了更多的名士和游人前去观赏品味,故也被世人称为“天下第一泉”。北京玉泉位于颐和园以西的玉泉山南麓,泉水从“龙口”喷出,远望似老龙汲水,近看如白雪纷飞,故玉泉又有“喷雪泉”之称。乾隆皇帝为品茗择水,取全国多处饮水,用特制的银斗称重,结果表明,同样一斗水,北京玉泉的水质量最轻,于是乾隆就定北京玉泉为“天下第一泉”,并亲题“御制天下第一泉记”,刻石立碑。至于各地自定的名水就更多了,究竟水质高下如何,恐怕实难确论,只有让人们自己去品评了。

三、茶器

中国人饮茶,最早没有专门的茶具,到了西汉,在王褒的《僮约》中才第一次提到“烹茶尽具”,这个“具”,当属茶具了。南北朝时饮茶之风盛行,煮茶、烹茶的专门器具也就诞生了。

中国的茶具在历史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演变过程大致为:

煮茶烧水器具的演变:中国在宋代以前饮的是团茶,因此,要饮茶先要烧水煮茶。从宋代起,开始有少量散茶。饮散茶,也要烧水。唐代以前,人们煮茶用的可能是釜。据《茶经》说,唐代煮茶用具为鍑。鍑、釜为宽边、凸肚、无盖的大口小锅。宋代已演变为罀煮茶,罀是一种有柄有嘴的小烹器。明代,宜兴紫砂壶茶具兴起,用陶瓷茶具煮水已很普遍。清代,一方面来自国外的铜吊受到推崇,另一方面中国古老的瓦罀仍然备受欢迎。近代,中国人则习惯用铝茶壶烧水。

泡茶饮茶器具的演变:唐代的饮茶器具,民间多以陶瓷茶碗为主,而皇宫贵族多用金属茶具和当时稀有秘色瓷茶具。从宋开始直到明代,饮茶多用茶壶,它敞口小底,实是一只小茶碗,再垫一个茶托,自成一套。明代,江苏宜兴用五色陶土烧成的紫砂茶具开始兴起。清代陶瓷茶具以盖碗为主,由盖、碗、托三部分组成。此外,福州的脱胎漆茶具,四川的竹编茶具,海南的椰子、贝壳茶具也自称一格。近代,茶具名目更多,除陶瓷茶具外,常用的还有玻璃茶具、塑料茶具、搪瓷茶具、金属茶具等。

四、烹制

中国历代烹制茶水制法大致有煮茶法、点茶法、泡茶法等。煮茶法是直接将茶放在釜中烹茶,唐代以前盛行此法。陆羽在《茶经》中对其作了详细介绍。大体上讲,先将饼茶研碎,然后煮水,当釜中水微沸时加入茶末。茶与水交融,二沸时出现沫饽,沫为细小精华。此时将沫饽杓出,置熟盂之中备用。继续烧煮,茶与水进一步融合,波滚浪涌,称为三沸。此时将二沸时盛出的沫饽浇入釜中,称为“救沸”、“育华”。待精华均匀,茶汤便煮好了。

点茶法以宋代最为盛行。点茶法不直接将茶放入釜中烹煮,而是先将茶饼碾碎,置碗中待用。以釜烧水,微沸初漾时即冲点入碗。但茶末与水也同样需要交融一体。点花茶法是将梅花、桂花、茉莉花等蓓蕾数枚直接与末茶同置碗中,热茶水汽蒸腾,茶汤催花绽放,双手捧定茶盏,既观花开美景,又嗅花香、茶香。

泡茶法因茶叶种类不同、地区差异而有所区别。但大体上讲,以发茶未显其色、不失其香为要旨,浓淡则因人因地而异。

在中国茶文化史上,饮茶之法颇具地域、民族、饮人类别等丰富的形态差异,同时也明显呈现为历史风格变化特点的文化现象。唐代饮茶“尚杂以苏椒之类”,边地少数民族还有填入桂料的,“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添辛香料饮法在两宋时仍较为流行。茶中多杂它物的杂饮法,主要是北方一般民众及少数民族的饮法。至于深知饮食的富贵之家或精擅茶道的雅逸之人,则多尚清饮,求本色真香。

明代茶风为之一变,至明中叶已经很少有用盐姜入茶的饮习了。明代茶风之变,正如唐宋两代茶风嬗变一样,主要得益于知识群体的倡导。崇尚清纯本味,追求儒雅意蕴的明代士人饮者群,他们于茶艺、茶韵的追求,的确更上宋人一层,元蒙贵族泡茶用小壶,饮用两巡,以享清茗,品真味,余音作饭后漱口用。此种饮法既科学又经济,同时还有高雅的风韵。只是古时劳动阶级很少能有如此闲情雅趣,他们大多“求浓苦”,速消渴,以酽、多、快为意。这就难怪刘姥姥一说出“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浓一些更好了”的意见时,立刻引起周围贵胄之家人们的哄堂大笑了。茶泡好以后,又要“不当早,啜不宜迟”,因为“酾早元神未逞,啜迟妙馥先消”。一壶好茶,要及时斟,及时品,才能充分享受到它的香韵。

明末清初,茶风又一大变,社会上下无论南北均逐渐趋向清茶之饮。一代诗宗、清初著名文人王士祯更极力主张清茶之饮:“茶取其清苦,若取其甘,何如啜蔗浆、枣汤之为愈也!”《红楼梦》、《聊斋志异》、《儒林外史》以及清中叶以后的无数小说中,几乎再也见不到茶中加盐姜果仁诸般杂物的例子了。

品茶一般以两杯为度,少有饮到三杯者。即使需长时茗饮,也要更盏重泡,不能强饮乏茶。至于上层社会中某些高标风趣的人,则更主张以一杯为限。《红楼梦》中的妙玉姑娘有一句话颇能代表此辈人的观点:“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骡了。”当然,这种饮法并不具有普遍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