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非洲的主要国家

非洲的主要国家

时间:2022-09-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埃及面积为100.145万平方千米,是非洲面积较大的国家之一。耕地绝大部分为灌溉地,耕作集约,年可二熟或三熟,埃及是非洲单位面积产量最高的国家。埃及主要生产的作物是长绒棉和稻米,产量在非洲位居首位,同时玉米、小麦的产量也居非洲前列。主要出口原油、油品、棉花等,其中原油出口占总值的一半左右。有5个国际机场,其中开罗机场是连接亚、非、欧的重要国际航空港。苏丹位于非洲东北部,是非洲面积最大也是极为重要的一个国家。

1.非洲的文明史——埃及

埃及地跨亚、非两大洲,以苏伊士运河为界线,国土的大部分位于非洲,只有西奈半岛位于亚洲,其面积很小。北濒地中海,东临红海,地当亚、非、欧三洲交通要冲,海岸线长约2700千米,主要为阿拉伯人,信奉伊斯兰教,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开罗是其首都。埃及人口和农业主要分布在尼罗河沿岸和河口三角洲地区,是人类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埃及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有人称埃及文明是尼罗河文明,这是对尼罗河最高的评价。

(1)自然地理

埃及面积为100.145万平方千米,是非洲面积较大的国家之一。其地跨亚、非两大洲,西连利比亚,南接苏丹,东临红海并与巴勒斯坦、以色列接壤,北临地中海。埃及虽有着极长的海岸线,但却是典型的沙漠之国,沙漠占全国的95%。尼罗河从南到北贯穿埃及,被称为埃及的“生命之河”。尼罗河两岸形成的狭长河谷和入海处形成的三角洲,是埃及最富饶的地区。尽管这片地区不大,仅占埃及总面积的4%,但却聚集了全国人口的99%。

苏伊士运河的运输业较为发达,因其联系欧、亚、非三洲的交通要冲,同时又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连接大西洋和印度洋。无论从战略意义还是从经济意义上讲,苏伊士运河的地位都极为重要。

由于埃及有大面积的沙漠分布,所以气候干燥少雨。只有在尼罗河三角洲和北部沿海地区属于地中海式气候,气候较为湿润,其他大部分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燥。尤其是沙漠地区气候极为火热,温度可达40℃,年平均降水量甚少,不足30毫米。到了每年的4~5月份常会有“五旬风”,风挟带着沙石,极大地危害着农作物的生长。

(2)主要地区

埃及的疆土东西、南北长度几乎相同,略呈不规则的四方形状。根据自然条件的差异,一般将埃及分成4个地区,分别为尼罗河流域及尼罗河三角洲地区、西部沙漠地区、东部沙漠地区、西奈半岛地区。开罗以南是宽3~16千米的尼罗河绿色长廊,一般称为上埃及。开罗以北称为下埃及。尼罗河三角洲的冲积平原就存在于亚历山大和塞得港之间,面积2万~4万平方千米。尼罗河是埃及古文化的发祥地,同时也是全国最重要的经济活动地区。埃及的绝大多数人口都聚集于此,是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

西部沙漠地区位于尼罗河以西,它是撒哈拉沙漠的一部分,约占埃及面积的2/3。该区南部的海拔较高,一般在350~500米,中部和北部多洼地,有地下水的洼地就会形成绿洲。

东部沙漠也叫阿拉伯沙漠,东部沙漠与西部沙漠是以尼罗河为界,位于尼罗河东部的称为东部沙漠。该沙漠区地势自东向西倾斜,东边直逼红海沿岸,红海沿岸多山脉,海拔平均在1500米左右。

西奈半岛位于苏伊士运河的东部,亚洲的西南部,约有6.4万平方千米,占埃及面积的6.38%。地中海沿岸多沙丘,北部低地是蒂赫沙漠,多间歇性河流和干涸的河床。该岛东部为高原,其中包括埃及的最高点——圣卡特琳山,相传也是摩西受“十诫”的地方。

(3)经济概况

在埃及的国民经济中,农业地位非常重要。埃及的农村人口多,但耕地面积少。农村人口占到了全国人口的52%,但耕地面积仅占国土的4.5%。耕地绝大部分为灌溉地,耕作集约,年可二熟或三熟,埃及是非洲单位面积产量最高的国家。因而农业发展和扩大耕地面积是政府极为重视的。主要农作物有棉花、小麦水稻、高粱、玉米、甘蔗、亚麻、花生、水果、蔬菜等。埃及主要生产的作物是长绒棉和稻米,产量在非洲位居首位,同时玉米、小麦的产量也居非洲前列。

由于埃及的石油和磷灰石开采量较大,所以其炼油工业较为发达。除此之外,食品、纺织、化工、钢铁、机械等也是其重要的工业支柱。另外,尼罗河和沿海盛产鱼类。主要出口原油、油品、棉花等,其中原油出口占总值的一半左右。而主要的进口产品有农畜产品、机器设备、化工产品等。

埃及拥有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据初步探明:石油储量为3.2亿吨,天然气为3284亿立方米,磷酸盐约12亿吨,铁矿1.82亿吨;除此之外,埃及还有丰富的锰、煤、金、锌、铬、银、钼、铜、滑石等。埃及工业以纺织、食品加工等轻工业为主。而一些重工业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如石油、铜、铁、电力、化肥、水泥、机械等重工业,特别是石油工业发展最为迅速。

埃及的文明历史悠久,其文化灿烂、名胜古迹雄伟丰富,为其发展旅游业提供了极为优越的条件。主要旅游点有金字塔、狮身人面像、爱资哈尔清真寺、古城堡、希腊罗马博物馆、蒙塔扎宫、卡特巴城堡、卢克索神庙、卡纳克神庙、王陵之谷、阿斯旺水坝等。这些都是世界著名的旅游景点,所以其旅游收入成了埃及外汇的主要来源之一。

另外,埃及的交通运输也很便利,海陆空三方面的运输能力增长都很快。铁路全长7000千米,开罗第一条地铁全长42.5千米,第一期工程已于1987年9月竣工通车。公路全长4.8万千米。有7个海港,年吞吐量3050万吨,主港口有亚历山大、塞得港、苏伊士等。有5个国际机场,其中开罗机场是连接亚、非、欧的重要国际航空港。除了税收外,石油、侨汇、运河和旅游都是埃及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2.非洲的一角——苏丹

苏丹位于非洲的东北部,是非洲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非洲的重要国家之一。北邻埃及,西接利比亚、乍得、中非共和国,南毗刚果(金)、乌干达、肯尼亚,东接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苏丹东北部濒临红海,其海岸线约720千米。

(1)概述

苏丹位于非洲东北部,是非洲面积最大也是极为重要的一个国家。苏丹的全国气候差异很大,自北向南由热带沙漠气候向热带雨林气候过渡,最热季节气温可达50℃,全国年平均气温为21℃,常年干旱,年平均降雨量还不到100毫米。由于苏丹处于生态过渡带,因而极易遭受干旱、洪涝和沙漠化等灾害。

尼罗河谷纵贯其中部,其分支青、白尼罗河汇合处形成了土质最肥沃的一带。巨大的尼罗河上游盆地使国土南部地势低平,水网密集,沼泽广布。尼罗河谷以东多丘陵、山地,以西为海拔700~1000米的广阔高原。南部边境的海拔为318米,深基涅提山为苏丹的最高点。苏丹全境终年干燥火热,年降水量自北向南逐渐递增,从北部的20毫米递增至西部的1000毫米以上。

(2)经济概况

苏丹的经济结构较为单一,主要为农牧业,工业则比较落后。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因而对自然及外援的依赖性较强。苏丹港是其主要的海港,喀土穆-苏丹港铁路是其对外联系的要道。为使经济复苏的步伐有所提升,巴希尔政府于1993年和1996年分别发布新经济法规,实施了一系列经改措施,一方面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实行市场经济,鼓励外国投资,发展农业,促进出口;另一方面又大力推进私有化进程。1997年,苏政府开始重点扶持优先发展的战略项目,通过石油出口来带动经济复苏,经济状况趋向好转。随着石油大量的出口,苏丹经济已有所改善,目前苏丹已经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率

①资源

苏丹的自然资源极为丰富,如主要的矿产资源有铁、银、铬、石油等。此外,还有丰富的天然气和木材等资源。其主要的矿物资源储量:铁约3亿吨,铜900万吨,铬70万吨,石油约5亿吨,银约9000吨。森林面积约6400万公顷,占全国面积23.3%;阿拉伯树胶在整个林业资源中处于首要的地位;水力资源也极为丰富,有着2万平方千米的淡水水域。

②农牧业

苏丹是个农牧业大国,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80%,其农牧产品的出口占全国出口总值的90%~95%。长绒棉产量仅次于埃及居非洲第二,阿拉伯树胶产量居世界第一,还盛产玉米、高粱、花生、芝麻、椰枣等。畜牧业也是苏丹的一个重要产业,多养羊、牛和骆驼。

由于苏丹农业人口众多,农业自然也就成了苏丹经济的主要支柱。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中农业所占份额为39.2%,农牧产工人割阿拉伯树胶品出口占出口总值的15%左右。可耕地为80万平方千米,但是利用率较低,仅为21%。其主要农作物为高粱、谷子、玉米和小麦。而经济作物占农产品出口额的66%,主要有棉花、花生、芝麻和阿拉伯胶。长绒棉产量仅次于埃及,居世界第二;花生产量在世界上仅次于美国、印度和阿根廷;芝麻产量在阿拉伯和非洲国家中居第一位,出口量占世界的一半左右;阿拉伯胶种年均产量约有3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60%~80%左右,每年的种植面积达5.04万平方千米。

由于幅员辽阔,畜牧区面积达167万平方千米,所以畜牧业也在苏丹占有重要的地位。苏丹的畜产品资源在阿拉伯国家中名列第一,在非洲国家中名列第二。2003年,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算,苏丹牧畜存栏数为:3800万头牛,4700万只绵羊,4000万只山羊,320万峰骆驼。苏丹的畜牧业出口量也较大,2004年出口达1.4亿美元。

③工业

苏丹的工业基础比较薄弱,在2003年工业的总产值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3.7%。主要工业有纺织、制糖、制革、食品加工、制麻、烟草和水泥等。近几年来苏丹政府积极调整工业结构,重点发展石油、纺织、制糖等工业。1999年,苏丹利用石油出口,使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成了石油出口国。除了重点出口原油外,苏丹还出口棉花、阿拉伯树胶、花生、芝麻等农作物及活牲畜等牧产品。

④旅游业

苏丹的旅游业在经济发展中地位也是比较重要的。1991年接待外国游客约2万人次。由于南部长期处于战乱之中,资金严重短缺及遭受安理会制裁,旅游业发展受到了严重影响。从其宾馆数量上便可以看出,首都喀土穆五星级宾馆仅有1家,高级宾馆也只有4家,约有床位1200张。

⑤交通运输

其实苏丹的交通运输并不发达,铁路总长为5978千米,公路11900千米,其中4320千米铺有沥青。在水运方面,有10艘远洋商船,总吨位12.2万吨;内河航线总长5310千米,有轮船300多艘。苏丹港是其主要的商港,年吞吐量800万吨,承担着苏丹90%的进出口运输任务。空运在苏丹的运输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国内90%的运输要通过空运进行。苏丹拥有大型喷气客机10多架,全国共有民航机场63个,其中喀土穆、苏丹港、卡萨拉、朱巴、朱奈纳机场为国际机场。管道运输方面,苏丹港至喀土穆建有长约815千米的输油管道,年输油量较大,达到80万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