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审美需要培养

审美需要培养

时间:2022-09-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就像上面材料中提到的凯勒的那位朋友,看起来很缺少审美素养,对于身边美好的东西很麻木,但我们可以推测,她大概也有一定的审美素养。审美素质的内容可以分为几个方面,只有在这几个方面进行有意识的培养,我们的审美素质才会得到提高,最终才能开展更好的审美活动。审美心胸是中国人的说法,西方人通常说审美态度。审美的态度是与这些态度相并列的一种。任何活动的进行都需要一定的能力,审美也不例外。

海伦·凯勒是美国人,从很小的时候起便既盲又聋,但靠着坚强的毅力,她成为了20世纪上半叶一位著名的作家和教育家。在她的自传作品《我的人生故事》里,她提到这样一件小事情。有一天,一位朋友来探望,这位朋友刚从树林里远足回来。凯勒问这位朋友在树林里见到了些什么,朋友回答:“没有什么特别的。”凯勒听后非常感慨。她觉得,一个人在树林里行走多时,竟然没有看到任何值得注意的东西,是难以理解的。她说,自己是个盲人,但仅凭着触觉,就能感受到大自然中许许多多美好的东西:树木、花朵、溪流、草地……“如果我仅仅凭借触觉就能得到那么多的快乐,那么凭借视觉将会有多少美展现出来啊!可是,那些有眼睛的人显然看得很少。对于世界上充盈的五颜六色、千姿百态万花筒般的景象,他们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也许人类就是这样,极少去珍惜我们所拥有的东西,而渴望那些我们所没有的东西。”她又说,假如自己是大学校长,就开设一门课程,专门教人们怎样使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生活中各种各样美的东西。

看了这个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想?

审美并不是什么神奇的事,它不是艺术家的专利,而是每个普通人都在做的事。我们看电影、电视剧,或者观看一场演出,或者欣赏一首歌、一幅画,又或者游览自然风光,甚至走在马路上观赏路旁的鲜花绿草……当我们这样做时,只要感觉到精神愉悦,就是在审美。所以,只要是正常的人,都具有一定的审美素质,哪怕他没有学习过美学,也没有受过艺术教育。就像上面材料中提到的凯勒的那位朋友,看起来很缺少审美素养,对于身边美好的东西很麻木,但我们可以推测,她大概也有一定的审美素养。假如她第一次路过一片树林,想必树林中的树木、花草也曾触动过她。她之所以说树林中没有什么值得看的,很可能只是因为她经常路过那片树林,或者经常在类似的树林中散步,以至于这样的景色对她而言太司空见惯罢了。

但是,我们同时要看到,一般人的审美素质是有限的。我们天天在审美,却不等于说我们有较高的审美素质。这就像我们天天在吃饭,却不一定懂得健康科学的饮食一样。审美素质的内容可以分为几个方面,只有在这几个方面进行有意识的培养,我们的审美素质才会得到提高,最终才能开展更好的审美活动。

一、审美心胸

审美心胸是中国人的说法,西方人通常说审美态度。什么是审美心胸或审美态度?简单地说,就是当人面对某种对象时,他倾向于去感受对象的美,这种心理状态或态度就是审美心胸或审美态度。

照常理说,既然审美能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愉悦,那么人人都会愿意、喜欢去审美,也就是说,人人都有审美心胸。其实不然。明朝有一位文学家名叫袁宏道,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夫趣,得之自然者深,得之学问者浅。当其为童子也不知有趣,然无往而非趣也。面无端容,目无定睛,口喃喃而欲语,足跳跃而不定;人生之至乐,真无逾于此时者。……迨夫年渐长,官渐高,品渐大,有身如桎,有心如棘,毛孔骨节俱为闻见知识所缚,入理愈深,然其去趣愈远矣。”[4]大意是说,儿童总能感觉到生活中的乐趣,同时,儿童的身心无拘无束,整天蹦蹦跳跳,因此儿童时代经常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学问的增加,对一些人来说还有官职的升迁,儿童时的乐趣反倒逐渐丧失,生活越来越没有趣味可言。若套用我们这里的术语,儿童往往比成年人更有审美心胸。

袁宏道的这个观察是比较准确的,和我们很多人的情况都相符合。下面解释一下其中的道理。

我们面对某个对象时,经常所采取的态度主要有这样几种:把对象当作某种可以使用的东西,这可称为“功利的态度”;或者,对于对象的奥妙很感兴趣,想弄清楚有关的道理,这可称为“科学的态度”。另外,有些人对道德特别敏感,凡事总喜欢从道德的角度来看,这可称为“道德的态度”。这些种类的态度都较常见,特别是功利的态度和科学的态度尤其常见。审美的态度是与这些态度相并列的一种。

我国已故著名学者朱光潜有这样一段话,谈人对于一棵古松的态度:

假如你是一位木商,我是一位植物学家,另外一位朋友是画家,三人同时来看这棵古松。我们三人可以说同时都“知觉”到了这棵树,可是三人所“知觉”到的却是三种不同的东西。你脱离不了你的木商的心习,你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做某事用几多钱的木料。我也脱离不了我的植物学家的心习,我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叶为针状、果为球状、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我们的朋友——画家——什么事都不管,只管审美,他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苍翠劲拔的古树。我们三人的反应态度也不一致。你心里盘算它是宜于架屋或是制器,思量怎样去买它、砍它、运它。我把它归到某类某科里去,注意它和其他松树的异点,思量它何以活得这样老。我们的朋友却不这样东想西想,他只在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的苍翠的颜色,它的盘屈如龙蛇的线纹以及它的昂然高举、不屈不挠的气概。[5]

人在儿童时期,通常不怎么考虑生活中的利害得失,所以还没有养成功利的态度;他也没有多少科学知识,还不懂得对事物进行科学研究,所以也没有科学的态度;他的道德观念还不太多,所以也没有养成道德的态度。人天生能体会事物的乐趣,感受到美,所以儿童一般具有审美的态度。虽然儿童的审美态度、能力、趣味等还说不上成熟,但他的确能时时处处发现生活的乐趣。而成人却不同。成人必须考虑各种利害得失,因此面对事物会不由自主地从功利的角度来思量。同样,具有较高科学素养、道德素养的人,则会习惯于从科学或道德的角度来看问题。我们绝不是说这些态度有什么不好,恰恰相反,由于利益、科学、道德在现实生活中非常重要,人们有这些态度都是合情合理的。我们只是说,成人的心胸往往被这些因素填满,以至于没有空间留给审美,这是比较可怕的一点。

审美心胸或审美态度逐渐萎缩,这个问题在现代社会里表现得很突出。这是因为,在现代社会里,人的物质欲望高度解放甚至膨胀,人们为追求名利整日处于紧张忙碌之中;同时,无论是在社会上还是在学校里,人们更加关注科学技术的学习,像审美这样的人文素养相对受到忽视。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审美的兴趣难免日益淡漠。作为普通人,我们不可能不受整个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但是,只要在意识上认识到我们此处所谈的这个问题,或许就能促使我们对自己的生活态度稍加思考,并努力来培养自己的审美态度。

二、审美能力

任何活动的进行都需要一定的能力,审美也不例外。如果说审美心胸涉及的是一个人喜欢不喜欢审美的问题,那么,审美能力涉及的则是一个人能不能审美的问题。上面说到儿童能够从各种各样的事物中发现乐趣,可见,连儿童都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不过,儿童的审美能力毕竟是有限的,他们能从一片草地或一只小虫得到乐趣,能津津有味地摆弄玩具或欣赏动画片,但更复杂的一些审美对象,他们就没有能力去欣赏了。可见,仅凭天生的审美能力,或者日常生活中形成的朴素的审美能力,不足以使我们欣赏更加丰富多彩的美。因此,审美能力需要有意识地加以提高。

怎样提高审美能力?这是个很大的问题,这里只谈最重要的三点。

第一,通过学习专门的审美知识来培养审美能力。不同的审美对象都有自己的特点,只有懂得这些特点,我们才能从中得到更大的审美乐趣。比如:欣赏绘画,最好知道一些色彩、构图等方面的知识;听音乐,最好知道一些节奏、旋律等方面的知识;看京剧,最好知道一些唱、念、做、打方面的知识。没有这些知识,我们也能审美,但这种审美会局限在比较低的水平上,相反,有了这些知识,我们的审美能力会大大提高。一个典型的实例就是京剧。由于京剧带有浓厚的传统文化的色彩,现在大多数人尤其是年轻人觉得有疏离感。但也有一些人,因为熟悉了京剧的相关知识,就慢慢对这种艺术形式发生了兴趣,也就逐渐能欣赏它的美。所以,学习一些专门的审美知识,应该是培养审美能力的重要一环。

第二,通过提高综合的文化素质来培养审美能力。较高的审美能力,其实是一种综合能力。也就是说,它包括一个人感受、想象、领悟等多种能力。既然如此,这种较高的审美能力是建立在人的综合文化素质的基础之上的。有丰富的文化知识,未必有较高的审美能力,因为一些人根本缺少审美心胸,就不会把所拥有的文化知识运用到审美方面去。不过,要想培养起较高的审美能力,却离不开丰富的文化知识。这是因为,审美对象,特别是人创造的艺术作品,如小说、戏剧、绘画、建筑等,都包含着较为复杂的背景——艺术家的个人生活经历、他所处的社会大环境,等等。如果我们不了解这种背景的话,往往就不能充分理解艺术作品的内涵。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热闹当然也有价值,但如果不停留在看热闹的层次上,而是更进一步看出一些门道来,不用说,我们的收获会更大。要看出审美对象的门道来,就需要做个“内行”。我们说,作为普通的欣赏者,不可能成为各个方面的内行,也不可能成为艺术家那样高水平的内行。不过,内行、外行也是相对而言的:对某个东西一无所知是外行,略知一二就是内行;略知一二是外行,知之较多就是内行。有一个道理应该是确定无疑的:我们对于审美对象知道得越多,就越有可能体会其中的美。

明末清初有一个杰出画家,名叫朱耷(dā),也就是很多人都知道的“八大山人”。他有一幅题为“孔雀”的画。一般人画孔雀,总会把孔雀画得很漂亮。但朱耷的这幅《孔雀》,却与众不同:画的上部是一层石壁,石壁的底部有垂着的竹叶、牡丹花;画的下部是一块尖而不稳的石头,两只孔雀蹲在石头上。孔雀被画得很丑陋,尾巴上还有三根不长的花翎。

朱耷是明朝的宗室,对于明朝的灭亡当然是痛心疾首。他反对清朝,讨厌那些向清朝献媚的人。这幅《孔雀》正是表达了这种思想感情:摇摇欲坠的石头象征清王朝的江山不稳,丑陋的孔雀象征头戴花翎、向清廷献媚的官吏。

如果我们不了解朱耷的个人身世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显然很难理解这幅画。一旦了解了相关信息,我们就能赞赏朱耷在画作中表现出来的高超的讽刺才能。

即便是自然风景这种没有所谓人为“背景”的审美对象,要从中得到尽可能多、尽可能深的审美体验,也是需要文化修养的。比如同是欣赏一处山景,一个没有多少文化知识的人,固然也有美的享受,但这种美的体验较为简单;而一个有较多文化知识的人,可能脑海当中发生许多联想、想象:他可能想起读过的一首描写山景的诗,或者想起曾看过的一幅画。有了这些联想、想象,便有很多好处:眼前的美景在心中会变得更加清晰,对美景的体会也会更加细致(他能看到别人容易忽视的东西);更不用说,他还能借助学来的词汇向别人生动地描述看到的美景、心中的感受。假如没有这种文化修养,就很难有以上这些效果。

第三,通过实际的审美活动来培养审美能力。能力通常是锻炼而得来的;仅仅懂得从书本上学来的道理,是不够的。要成为技术能手,需要不断地操作,不能只看操作手册;要成为下棋高手,需要多多对弈,不能只看棋谱。审美能力的培养同样是这个道理:只有多听音乐,才能慢慢领悟音乐的妙处;只有多看舞蹈,才能渐渐体会舞蹈的魅力;戏剧观赏得多了,戏剧的味道才能逐渐有所感受;自然风景游览得多了,山水的美丽才能日益浸入心髓。

南北朝时期的著名文艺理论家刘勰(xié)说:“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6]话虽夸张,基本道理还是对的,这就是:只有经过一定的审美活动,人才能掌握较高的审美能力。他还说,麒麟和獐子、凤凰和野鸡、珠玉和石头,这些东西原本不同,但人们经常弄混,原因就是见识得不多。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从事一定的审美活动,对于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而言,是必不可少的。

三、审美趣味

审美素质当中,除了审美心胸、审美能力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审美趣味。通俗地说,审美趣味就是人在审美方面的偏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偏好:有的喜爱文艺作品,而有的热心自然风光;同是文艺作品,有的爱看影视剧,而有的喜欢音乐、舞蹈;即便同是影视剧,有的爱好家庭伦理片,有的则喜欢战争或武打片。这些种种不同的偏好,就是审美趣味。俗话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在审美这个问题上,就存在着类似的情况。

很多时候,不同的审美趣味之间,没有什么对错之分。我们经常听说,艺术作品有雅俗的区分,相应地,欣赏者的趣味也有雅俗的区分,喜欢雅的就是趣味雅,喜欢俗的就是趣味俗。所谓雅,是说审美对象比较复杂,欣赏它需要较高的文化素养,因此能欣赏它的人较少。所谓俗,是说审美对象比较简单,欣赏它不需要很高的文化素养,所以能欣赏它的人众多。如果这样说的话,雅、俗虽不同,却没有对错之分。只要艺术作品能给自己带来审美享受,同时不会给自己造成思想、情感等方面的有害影响,作品就是好的,趣味就是正当的。

不过,这不等于说审美趣味没有任何可讲究的地方。可讲究的地方还是有的。主要有以下两点。

第一,审美趣味有健康与病态、高雅与低俗、纯正与恶劣之分。[7]这就像人的饮食爱好,有的食物有益于身体健康,有的则有害于身体健康;有的营养丰富,有的则营养贫乏。如果我们喜欢那些有害于身体健康或者缺乏营养的食物,那说明我们的饮食爱好是有毛病的。艺术作品多种多样,并不是所有的作品都能使人的身心受益。有的作品可能让人觉得有趣,但思想格调低下,天长日久,就会毒害我们的心灵,如果我们偏好这样的作品,我们的审美趣味显然是有问题的。

人的审美趣味的养成,不会自然而然地健康、高雅、纯正。在现实生活中,病态、低俗、恶劣的审美趣味并不罕见。好的审美趣味,使我们在享受精神愉悦的同时,不会损害我们的思想、情感;而坏的审美趣味,虽然也能使我们感受到趣味,却会使我们的思想、情感遭到不知不觉的伤害。在艺术作品纷然杂陈、审美趣味高度分化的现代社会,这个问题尤其严重。这就提醒我们,应当关注自己的(以及我们的孩子们的)审美趣味。

第二,审美趣味还有通达与狭隘之分。还是拿饮食爱好打比方。萝卜、白菜都有营养,萝卜有萝卜的营养,白菜有白菜的营养,是不一样的。人的身体需要多种营养,假如专吃萝卜或者专吃白菜,身体健康一定无法保障。审美也是如此。美的种类很多,对于我们的精神享受、精神健康都有好处,但各自的好处也有差别。如果要得到各种各样的精神享受,就应该避免过于专注于某一种审美对象而排斥其他审美对象。有的人只喜欢影视剧,却不喜欢音乐、舞蹈;有的人痴迷于诗歌,却讨厌小说;有的人推崇李白,却排斥杜甫——这些都是狭隘的表现。在审美上,我们应该更通达一些,学会欣赏各种各样的美的东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