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生审美的培养

学生审美的培养

时间:2022-02-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绘画能力离不开审美的培养,当孩子在画画的时候,家长审美能力的提升也很重要,因为这能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自己孩子的画。其实这是一种逃避行为,孩子通过这样的方式隐藏了自己在绘画表达上的无力。那就是孩子自发地对自己的生活感兴趣、有认知、有感受后画出来的画,每一根线条都和自己的感受相连。

绘画能力离不开审美的培养,当孩子在画画的时候,家长审美能力的提升也很重要,因为这能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自己孩子的画。

Q1:为什么我的孩子(4岁多)开始想要模仿其他孩子画画?她最近模仿一个小朋友画公主,以前我觉得自己的孩子画画非常有灵性,特别是画人,神情非常生动,可是现在画出的人却像那个小朋友的画了,每个人物上面都有长裙、花边,表情也都差不多,我觉得好俗气,这可怎么办呀?

A:这位妈妈是一位审美能力不错的家长,这个问题问得也很细致。4岁多的孩子不再像2~3岁时完全以自我为中心,开始关注周围的人和事,同时也开始对自己的各种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其中包括绘画。我们甚至发现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眼高手低”的倾向,当孩子周围有其他孩子的绘画画得在他认为比她好或者和她不一样的时候,就会不由自主地模仿。对于孩子的成长而言,这是孩子追求对自己更高要求的表现,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当然,孩子并不知道自己模仿的画还不如自己画得有灵性,这时最好的办法是给予孩子更多的艺术刺激,比如让孩子多做一些写生,写生之前让孩子多触摸写生的对象,植物、水果、蔬菜都是可以的,让孩子专注于自己的感受和表达,慢慢地孩子就不会去模仿别人了;也可以让孩子多看其他孩子的质朴风格的儿童画,这样对孩子的审美培养也很有好处。切记,这种时候成人在语言上的审美引导也是很重要的,家长语言上的鼓励可以让孩子对画画建立起很强的信心。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女孩子对于长裙、花边这样带有装饰性的图案似乎有着特殊的喜好,就这一点来说也无可厚非。但是,过于装饰化的表现比较容易陷入程式化。特别是一些女孩子喜欢模仿动画片,画出的人的眼睛都是大大的、睫毛都是长长的、脸都是圆圆的,这些都是非常程式化的,孩子就失去了对真实人物表情动作的感受和捕捉能力,这是非常遗憾的。所以,对于这样的现象,还是要引导孩子尽可能多地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并且对自己的表达方式充满信心和喜爱,这样孩子就不会轻易模仿其他人的画而专注于自己的画了。

Q2:我的孩子5岁半,喜欢照着绘本上的图案画画,这样可以吗?

A:我觉得偶尔画是可以的,只要这个绘本的插图优美而不俗气。现在市面上有一些绘本从画面到故事都非常好,本身就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绘画风格也各有千秋,孩子在吸收故事的同时可以领略到不同的美。少量模仿是可以的,但不要以此为孩子绘画的全部,我们仍旧要鼓励孩子除了这样的模仿外更要有自己画画的表达,自己的表达是最重要的。

Q3:我家女儿5岁,非常喜欢涂颜色,每天回来吃好饭以后就开始画画,我看了一下她的画,基本就是重复老师教的内容然后涂色,我觉得她画的画比较僵,可是看到她那么喜爱涂色,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不知道孩子这样做好不好?请问我该怎么办?

A:现在有很多家长看到孩子画得和老师很像,就会以为自己的孩子画画很好,还有的家长会把这样机械的涂色当作绘画能力,其实这都是对儿童画认识上的误区。从这位妈妈的描述来看,正是这种机械的涂色严重干扰了孩子自由绘画的表达。因为孩子自己已经不知道画什么了,从而把兴趣转移至涂色,只要把一张画涂满五颜六色,就感觉画了很多东西。其实这是一种逃避行为,孩子通过这样的方式隐藏了自己在绘画表达上的无力。从孩子的画面上看,虽然这幅画满满的都是颜色,但是内容空洞,不具备生命力,这样的画并不美。

碰到这样的情况,应该分两步走:先让孩子用单色来画画,不要任何涂色。接着让孩子用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感受,也就是说,色彩不再是为了填充画面,而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感。

Q4:我的孩子6岁,我觉得她在家画爸爸、画妈妈或者一些自己喜欢的事物都画得挺好的,但是为什么带她出去画一片山水等好多景色在一起的画,就画得不好了呢?

A:首先,这样很多景物的画确实不太好画,因为映入孩子眼帘的内容太多,孩子要么一下子不知道画什么,要么什么都画下来,容易导致画面的散乱,看上去很不美。国画大师潘天寿也说过这样一句话:好看的东西不一定好画。所以,面对大自然,需要有所提炼,这也是一种审美能力。

其次,如果孩子能经常去写生,多画一些这样大场景的画,一开始孩子可能会把握不好,但是慢慢就会自己总结出一些经验来,绘画的感觉会越来越好。

再次,父母可以做一些简单引导,比如问孩子:你最喜欢哪一块景色?它有什么特点?它给你的感受是如何的?你感觉它的质感如何?你观察到它的颜色有哪些?一般在写生的时候,需要有一个主体物供重点地描绘,并且放在画面中间。这种基本的审美构图也需要孩子在画的时候注意一下。

Q5:我们这里的美术班确实不挂一张具体的范图,而是老师在黑板上画各种图形,然后从图形演化成各种动物、太阳等,然后再涂色,再填其他的装饰,感觉孩子画出来的画都很漂亮,这样的儿童画是否适合6岁以前的孩子?

A:从我的教学观点来说,我觉得老师这是在教装饰画,而不是儿童画。装饰画和儿童画是不一样的。什么是儿童画?那就是孩子自发地对自己的生活感兴趣、有认知、有感受后画出来的画,每一根线条都和自己的感受相连。而装饰画的艺术表现手法更程式化,强调节奏和韵律,也更加具有商业性。这种装饰性的线条是成人的思维而不是孩子的思维。这样的教学不是很适合6岁以前的孩子,因为6岁以前的孩子,思维模式是具体的、形象的,对那种抽象的装饰画只是被动地接受和运用。当然,老师给5~6岁的孩子偶尔上一节这样的装饰课也未尝不可,但我更建议孩子在小学以后接触这样的美术课程

Q6:我的孩子6岁以前在一家“创意”性的教育机构学画,每次都能拿回一幅很漂亮的画,颜色艳丽,构图饱满,但是回到家他却不会画,说想不出画什么,这是为什么呢?

A:因为孩子在那里一直不是“自己”在画画,老师给了很多的颜色,孩子高兴怎么用色就怎么用色,几乎完全是处于一种自发和无意识使用颜色的状态,孩子颜色玩得很高兴,但却没有和自己的表达经验和情绪感受联系起来。这样的话,孩子体验的只是一种游戏的过程,而不是绘画的过程。也就是说,孩子没有用绘画的方式来思维,孩子的绘画表达经验没有得到很好的积累,所以在家就会说“我不会画”了。

Q7:我女儿自从上了小学后,就迷上了画小美人了,天天画这种美人,学校里的老师也对她提出了批评,她就说不喜欢画画了。但现在她还是经常画美女的图画,请问这样的美女图对孩子的创造力有影响吗?是不是应该继续给孩子画画?

A:女孩子似乎都是非常爱画美女图的,可能是期待着自己变得和笔下的美女一样美吧。偶尔画画这样的小美人图对于孩子的思维和创造力是不会有什么限制的,但是如果除了美人图以外其他什么都不画,这是需要提醒一下孩子的。一般美人图有非常浓重的卡通画和简笔画的模式,这样的画法有太多模式化的东西,而且太过装饰性,不利于孩子表现自己的情感,所以不建议孩子经常画这样的美女图。如果实在无法改变孩子这样的现象,那么可以用美女图来编故事,就是画故事画,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在故事画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另外,家长在课余也可以给予孩子更多美的熏陶,比如带孩子看一些优秀的画展、艺术展等,都可以对孩子的审美产生一定的影响,并且可以拓展孩子的思维。

Q8:如何培养孩子的审美和鉴赏能力?孩子的审美能力是天生的吗?还是孩子觉得好看就是美的?

A:孩子的审美有天生的部分,每个孩子与生俱来的审美能力都有所不同,但同样也需要后天培养。但并不是只要是孩子觉得好看的就是美的,因为很多孩子受到卡通片的影响,会认为那些模式化的造型是漂亮的。卡通形象也很可爱,并不丑,但是因为线条比较僵硬、造型比较单一且没有变化,而缺乏了美那种更深层次的含义。美的东西应该是有个性的、独特的、具有生命力的、能打动内心的。

所以,引导对于提高孩子的鉴赏力是很重要的。首先,可以从欣赏大自然开始,大自然是人类最好的老师,对于大自然的欣赏可以从身边的一草一木开始,看看花草树木的造型、颜色、细节。能够欣赏并且感受到大自然那种纯真而质朴的美,就是一种基本的鉴赏力了。其次,可以让孩子多欣赏一些优秀的儿童画,儿童画具有最本质的表现力和生命力,多多欣赏也对审美能力的培养大有好处。最后,可以多欣赏历史文化的遗迹,从中汲取艺术的养分。当然,最好是家长自己有比较高的鉴赏力,那么这种审美的培养就渗透在孩子生活的点点滴滴中了,这种不教而教的方法是非常具有影响力的。家长可以和孩子谈谈为什么这是美的?究竟美在哪里?家长和孩子各自的感受如何?互相交流也会对审美培养有一定的帮助。

Q9:作为家长,我们知道一个会画画的人和一个不会画画的人的观察视角是不一样的,在一个没有绘画基础的家庭中,如何培养和挖掘孩子的绘画潜质?不会画画的家长如何引导孩子画画呢?

A:首先,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学习和接受美术的熏陶。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参观画展,聆听讲座,翻阅美术欣赏和鉴赏类的书,当然最好是拿起笔自己也尝试画画。

其次,请家长尊重孩子的观察视角,每个孩子发展的程度是不一样的,不要把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只要看孩子现在的绘画能力和以前相比有何不同就可以了。

最后,建议家长寻求专业的儿童美术老师来对孩子进行辅导。

Q10:我们家长如何带领孩子看画展、画册,如何欣赏世界名画和优秀的画作?

A:经常带孩子去参观艺术展是培养孩子审美能力和情操的一个较好的途径,但展品的内容要积极向上而不能带有暴力、流血、死亡这样的内容。所以,家长最好能事先了解一下这个画展的具体内容和主题。如果内容、主题都没有问题,对于6~7岁以前的孩子,看艺术展应以孩子自己的直觉为主,让孩子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去感受这些艺术品。家长可以问问孩子最喜欢的是哪幅作品,喜欢的是颜色、形象或者是哪个具体的细节。家长也可以对孩子说自己喜欢的是哪幅画,是里面的色彩、形象或者哪个具体的细节。孩子7~8岁以后,家长可以就画展的展出背景、作者的生平等知识性的内容和孩子做一些介绍。家长和孩子可以就画展中具体的一张或者几张画探讨和交流一下画家作此画时的社会背景,以及画家自己的生活背景,画家对生活和艺术的态度如何。

看艺术展更重要的是感受的过程,家长和孩子带着一颗接纳敞开的心必定会受益颇多。画展也不是看一次两次就可以了,而是要把它作为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成为浸润你心灵世界的一种养料。

Q11:为什么儿童画不是以“像”作为衡量好坏的标准?好的儿童画的标准是什么呢?

A:首先,艺术境界的高低也不是以“像”或“不像”作为衡量标准的,艺术是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的。儿童画不能说是一种纯艺术品,但是它在本质上和艺术是一致的,它是儿童对生活的感动、感悟的真实再现。“一千个观众的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眼中的世界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儿童画不能以观者眼中的“像”作为评价标准,而是要看孩子是否画出他自己独特的感受,孩子的表达是否真实而大胆。真实是衡量儿童画最重要的一个标准。

其次,从审美角度来说,美虽然没有标准但却有指向性,一幅好的儿童画同样应该符合这样的指向性,比如具有和谐、节奏、变化、平衡、韵律等绘画要素。

Q12:孩子多大开始可以欣赏画展和画册?从什么流派开始?

A:如果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来培养的话,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可以欣赏画展了,具体如何欣赏画展在前面的问题中已经有所阐述。画册因为是原画的缩小,再精良的印刷都及不上原作,所以在带领孩子欣赏画册的时候也要注意这一点。不要太介意要从什么流派开始启蒙,而是要让孩子知道绘画可以有很多风格、不同的表现形式。只要是积极向上的、美好的画展,我觉得都可以让孩子接触。

Q13:现在城市里面,各类画展、艺术展很多,但是我们家长小时候缺乏审美方面的教育,自己都看不出门道来,怎么带孩子参观呢?

A:很多家长觉得自己本身就不懂艺术,无法带领孩子参观美术馆。我们要了解,参观美术馆的目的是培养良好的审美感觉、受到文化的熏陶,而对于审美能力的培养来说,首先可以带孩子感受自然的美。寻找大自然并不一定要长途跋涉到很远的地方去,大自然也在我们身边,比如一棵石头缝里的小草,一棵开满了鲜花的树,一股清香的春风,一片从树上飘飘落下的树叶,这一切或许随处可见,但却能展现大自然的气息和美好。那你是否能感受到呢?

心是很重要的,艺术本是心灵感动的表达,没有一颗能感动的心灵,那你离艺术的距离非常遥远。所以我要问:对于这大自然散发出来的气息,你是否能感受到?能感受到就是一种审美的能力,因为美是和心灵相连的,这是第一步。其实孩子才是我们成人灵性的老师,因为孩子的心灵是清澈的、易感动的,所以我们可以向孩子学习,跟随着孩子的心灵一起去感受,让我们更加灵性。

第二步才是到美术馆、艺术馆。在去参观之前,家长要告知孩子参观的一些礼貌礼仪,比如在观展的时候不要大声喧哗和奔跑、不要随意丢弃垃圾等。家长最好自己也做一些关于画展的功课,可以事先了解一下这个画展的作者情况、绘画风格、时代特点、创作背景等。在观展过程中可以一边欣赏作品,一边就以上这些背景资料和孩子交流。当然这个过程要随意而自然,让孩子能比较轻松地接受。如果孩子年龄较小或偶尔去参观画展,家长要做好思想准备,就是孩子有可能马上就觉得乏味和疲惫,因为把整个画展参观完全确实是比较累的,一幅幅画地去看、去欣赏,走走停停也需要花费不少的工夫。这是一个审美习惯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家长多带孩子参观画展,慢慢孩子也就乐在其中了。回到家以后,家长可以抽一个相对空余和合适的时间来和孩子交流回忆一下上次看画展的感受和让自己觉得最难忘的几幅画。

对于美术馆中的画作,我个人觉得并不是所有的展览都适合孩子看,我倾向于让孩子看一些经典的画作、雕塑、建筑等。当然,家长最好也能接受一些艺术欣赏方面的引导,这一方面靠自己的体悟,另一方面多看一些鉴赏类的书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如能有一群对此都感兴趣的志同道合者一起做些交流和讨论,可以让你的感受更深刻和丰富,同时你也能知道别人对同一件作品的观点,这对增加自己的艺术修养是非常有帮助的。而对于现当代有些表现作者心理变态、死亡的作品,我并不赞同18岁以前的孩子观看。所以,我们家长要有所甄别和选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