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年以来印度与美国的外交关系

年以来印度与美国的外交关系

时间:2022-09-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印度独立之后就得到了美国的认同,被美国称作“最大的民主国家”,然而冷战期间的印美关系却一直处于互相不信任的状态。美国想要印度完全接受美国提出的政治条件,而印度却想美国既援助印度又接受印度的独立自主。同时,美国企图插手印度大选的事情也引起了尼赫鲁的不满,尼赫鲁为此赶走了一名美国外交官。1959年以来,印美关系虽然开始好转,但实际上只是表面的现象。

印度独立之后就得到了美国的认同,被美国称作“最大的民主国家”,然而冷战期间的印美关系却一直处于互相不信任的状态。印美两国在整个冷战期间没有发生过直接的冲突,也没有在涉及两国共同利益的重大问题上一起采取过密切的行动。[2]即使在双方关系最冷淡的时期,也没有完全停止外交活动。这就是冷战时期的印美关系,没有好也没有坏。

由于第二次世界期间美国对印度争取民族独立斗争的支持,印度尼赫鲁政府对美国抱有好感,尼赫鲁也曾探索过与美国搞好关系的可能性,尼赫鲁希望通过与美国加强外交关系而得到美国在经济和军事上的援助。同时美国也处于遏制共产主义的需要而希望印度加入到美国的阵营中来。1949年,尼赫鲁访问美国,向美国介绍印度的目标和外交政策。但事实证明这次外交活动是失败的。美国想要印度完全接受美国提出的政治条件,而印度却想美国既援助印度又接受印度的独立自主。在美印双方政府首脑第一次的会谈中,两国就在美苏争霸、承认新中国、美国援助印度不附带政治条件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出现了严重分歧。这使美国对印度的期望落空,印度则对美国的幻想破灭。

随后印度在一系列重大国际问题上采取了和美国截然不同的立场:承认新中国,反对美国打着联合国的旗号进行朝鲜战争,反对美国关于中国台湾地区中立化的政策,坚持邀请中国参加亚非会议等。1954年,尼赫鲁拒绝了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建议的附带政治条件的军事援助,要求美国军事观察员撤离克什米尔,拒绝参加美国策划的军事集团。美国也对印度的“不结盟”政策持不信任的态度,当时的美国国务卿杜勒斯甚至在公开场合斥责印度的不结盟政策为不道德的。美国与巴基斯坦签订了军事协议,并将其拉入东南亚条约组织和巴格达条约组织。美国的这些行动针对中国的动机更大,但是巴基斯坦却宣称与美国结盟主要是为了防御印度。印度由此感觉到国家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对美国更加不信任。同时,美国在葡萄牙殖民地果阿问题上也不支持印度,美国企图阻止印度收回果阿,并发表声明支持葡萄牙,但印度坚持收回这片国土。印美在这一问题上矛盾尖锐。最后印度武力收回果阿时,美国还是向印度提出了警告。

印度同美国在发展核能问题上,也表现出控制与反控制的矛盾,印度要求大国停止核试验亦为美国所反对。[3]印度独立之后非常重视核能的发展,并且希望得到美国的支持,但是美国却并不愿意援助。美国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了国际控制原子能的计划,拟根据此计划成立一个国际组织,这个国际组织有权拥有原料来源,监督任何国家任何地方的原料来源与提炼。尼赫鲁总理强烈反对此计划,认为一个国家对原料拥有的主权不能移交给国际组织,这样的国际组织最终将成为大国或大国集团的工具,和平利用原子能对不发达国家而言,比发达国家更为重要。尼赫鲁进一步呼吁禁止核武器试验,要求举行禁止和消除核武器的国际谈判,但这些行动都被美国所拒绝。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由于印度国内的经济发展遇到了困难,印度开始修补对美关系,以求获得美国的援助。1956年7月开始的“苏伊士危机”是印美改善关系的一个契机,印美之间的不信任感有所缓解,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邀请尼赫鲁第二次访问美国,尼赫鲁答应并于1956年12月16日到访美国。此行在一定程度上增进了印美两国的互相了解,但是也带来了另外的一些误解。当时的美国认识到,过去对国大党以外的非左派政党力量估计过高,只有国大党才有力量“抵抗共产主义在印度的发展”。而且认为只有大量援助印度和扩大贸易才能对印度的政策施加影响和占领印度的市场。[4]1957年年初,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通过了大规模援助印度的第5701号文件。艾森豪威尔在批准这一文件时强调:“美国对外援助的基本目标是向非左派政府提供援助,以避免它们陷入苏联的统治之中。假如我们不援助印度这样的国家,苏联肯定会那样做。”[5]而印度对于美国的回报是尼赫鲁尽量减少在国际社会中对美国的批评。同时,美国的拉拢和印度对美援的需求,加上苏共20大后中苏分歧公开化等因素,这又进一步密切了印美关系[6],1959年12月,艾森豪威尔成为第一位访问印度的美国总统,与此同时,美国加大了对印度的援助,在1959年以前的12年中,美国给予印度价值17亿美元的援助,但在1959年以后的4年中,美国给予印度的经济援助总额就达到了40亿美元。[7]

在1961年的刚果事件中,尼赫鲁执政印度在一定程度上帮了美国的忙,同时,新当选的肯尼迪总统在中印边界争端问题上,也表示出了对印度的明显偏袒。在1961年的11月,尼赫鲁第三次访问美国。印方媒体宣称,印美双方发表联合公报,标志着印美关系新阶段的开始。但是,尼赫鲁访问美国回印度一个月之后,就下令印度军队武力收复葡萄牙殖民地果阿。这一举动引起了美国的极度不满。同时,美国企图插手印度大选的事情也引起了尼赫鲁的不满,尼赫鲁为此赶走了一名美国外交官。美国利用联合国安理会开会的时机,指使爱尔兰提出让克什米尔“自决”的提案,但被苏联所否决,避免了印度的尴尬。这也成为日后印度倒向苏联的一大因素。美国又向巴基斯坦提供了超音速战机,而拒绝向印度提供。美国对印度的军事援助虽然不多,但是于1963年2月1日正式在印度成立了“军火供应团”,该团一共包含116名美国军官,并一直到1967年7月才撤销。[8]同时,英国也不愿意美国全面地取代英国在印度的影响力,因而在印巴之间搞平衡,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牵制了美国对印度的军事援助。这些因素都在不断加深印美之间的矛盾。

1959年以来,印美关系虽然开始好转,但实际上只是表面的现象。印美双方在这一阶段并没有达成任何有效力的协议,虽然尼赫鲁两次访问美国,艾森豪威尔也历史性地访问了印度,但印美两国的深层矛盾并没有得到解决。美国并没有在印度最为关切的问题上做出任何改变。美国仍向巴基斯坦提供军事装备,在印巴克什米尔争端中仍然不愿意支持印度,还企图干预印度国内政治。美国加大对印度的经济援助是不愿意印度直接倒向苏联。

印美之间唯一的共同战略目的是遏制中国,而所谓的共同战略很快就因为力量对比的变化而发生变化,1965年之后的印美关系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美国把巴基斯坦拉入其组织的军事同盟之后,并不甘心,企图同时控制印度和巴基斯坦,以促进印巴合作,共同遏制中国。美国对南亚次大陆的政策完全服务于遏制战略以及在亚洲遏制中国的政策目标。[9]但美国在印巴之间搞平衡的做法使得印巴两国都对美国产生了疑虑,并且还激化了印巴之间的矛盾。美国插手克什米尔问题,并提出让印巴共管克什米尔自治邦,但遭到印巴的反对。此举激化了印巴之间围绕克什米尔的争端,并导致了1965年第二次印巴战争的爆发。当印巴两国战斗正酣时,美国宣布同时停止对印巴两国的军事和经济援助,并实施了一定程度的制裁。美国的举动使得印度格外愤怒。苏联在这时对印巴两国的战争进行了斡旋,美国总统约翰逊说服巴基斯坦总统阿尤布·汗接受了苏联的建议。苏联加入南亚地区的战略博弈,使印巴之间的矛盾更加不可调和,同时也排挤了美国对印度的影响力。

1965年11月8日,国家安全委员会通过题为《美国对印度的援助战略》的文件,全面阐述了美国对南亚次大陆的政策及其目标。[10]1966年,英迪拉·甘地就任印度总理,在执政70天后就访问了美国。英迪拉非常清楚,印度需要美国的援助,虽然美国在军事援助问题上对印度设置限制,但在经济援助方面却比较积极。英迪拉·甘地总理正是在如她所说的“过一星期就没有小麦”的情况下访问美国的。美国则因侵越战争受到国际舆论的谴责,也需要作为不结盟盟主之一的印度的帮忙。[11]为此,美国总统约翰逊热情地接见了英迪拉·甘地总理。而英迪拉·甘地为了获得美国援助以缓解印度的粮食危机,并没有在访美期间谴责美国侵略越南的问题,这引起了苏联以及国内左翼势力的不满。但是,她在回国之后不久就借机公开谴责了美国对北约的轰炸,美国对此的报复手段则是故意拖延对印度的粮食援助。

印度在粮食和经济上非常依赖美国的援助,但在军事装备方面却非常依赖苏联。缺少其中任何一方的援助,印度都将在一定程度上陷入困境,因此印度并不想与这两个超级大国中的任何一个把关系搞僵。但是印度的这种左右逢源的状态不可能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持续很长时间。1971年印度干涉巴基斯坦内政,使用武力肢解了巴基斯坦,促成了孟加拉国的成立。但在这次印巴战争后,印度为维护自己作为独立自主的大国形象,避免受苏联控制,不愿再搞“塔什干会谈”之类由苏联斡旋的事情,而是主动与巴基斯坦直接会谈,于是在印度的西姆拉地方举行英迪拉·甘地总理与巴基斯坦新总统佐勒菲卡尔·布托的会谈,双方签署了“西姆拉协议”[12],结束了第三次印巴战争。在这次战争中,美国采取了全面支持巴基斯坦的政策。首先取消了对印度的经济和军事援助,包括8700万美元的贷款、3100万美元的军事援助和7200万美元的粮食援助,并派“企业”号航空母舰战斗群前往孟加拉湾,作为支持巴基斯坦的姿态。同时美国还向苏联施加压力[13]

这一事件过后,印美关系立刻跌入了最低谷,持续了20世纪整个70年代,在这段时间中,印美关系虽降至最低点,但仍保持着接触。美国在通过巴基斯坦与中国进行接触的同时,也向印度表示意愿进行认真对话,美国的援助也并未真正停止,只是直接的援助有所减少。在尼克松因为水门事件下台之后,福特接任美国总统,决定改善与印度的外交关系,派国务卿基辛格访问印度。基辛格从1974年10月27日至30日对印度进行了为期4天的访问。印美双方商讨的内容主要有3点:①美国要印度承诺不扩散核技术,并接受国际机构的检查,印度对此反应冷淡。②印度要求美国承认印度作为南亚领导国家的地位,并继续援助印度粮食,同时不要恢复对巴基斯坦的军事援助。基辛格代表美国答应了前两个要求,但对于对巴基斯坦的军事援助问题,基辛格的反应谨慎。③印度想要了解中美之间的关系的缓和情况,对此基辛格回答显得很模糊。[14]英迪拉·甘地在基辛格尚未离开印度时就到克什米尔去视察,并访问了所谓的“西藏难民营”,美方普遍认为是故意的怠慢。这一行动不仅是对美国的姿态,也是对苏联的交代,并且表露出了印度的傲气。

在基辛格的这次访问之后,印美在联合发表的公报中,都表示基辛格此行是印美关系中的重要里程碑。但福特原本计划的1975年访印的行程被取消,巴基斯坦总统布托访美,并取得了美国对巴武器禁运的撤销。这让印度朝野一片哗然。

1977年英迪拉·甘地下台,国大党在连续执政30年后第一次成为在野党。人民党执政,莫拉尔吉·德赛当选印度总理。美国政府似乎看到了与印度改善关系的良好机会。美国为了支持脆弱的人民党政府与苏联抗衡,积极地与印度改善两国关系。德赛政府刚刚组成,美国就宣布恢复了双边援助计划会谈,允许印度以软币购买1.5亿美元的粮食。然而,实际情况仍然让美国失望。德赛政府并没有像美国政府希望的那样亲美,反而刻意地提防美国,并导致了美国企业撤离印度,同时印度也不配合美国发起的核不扩散行动,并且推迟了访美的时间。

1978年4月阿富汗发生的政变对印美关系起到了缓和作用,德赛也决定于6月访问美国。卡特总统和德赛总理在会谈中就印美关系中的关键问题,如核问题、中国问题、经贸问题以及阿富汗对南亚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商讨,双方互相交换了看法,对印美关系的缓解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在这个时候,德赛的政府却垮台了,英迪拉·甘地重新夺回了总理的位置。

英迪拉·甘地第二次当选印度总理时适逢苏联入侵阿富汗,她在国际舆论中采取了偏袒苏联的态度,引起了美国的极度不满。由于苏联势力进入阿富汗,巴基斯坦成了美国的所谓前线国家,美国加大了对巴基斯坦的军事援助,这让印度也极为不满,但印度担心苏联入侵阿富汗这一事件会促使中国、巴基斯坦、美国三国形成同盟,对此印度采取了继续缓和与美国的关系的策略。而美国也希望拉拢印度,稳住南亚地区局势,便采取了对印和解的态度。因此,印美双方在20世纪80年代初保持了谨慎的外交关系。1980年两伊战争又打响,印美之间都担心南亚局势出现不稳,故连续几个月印美之间的军事贸易交易额呈上升趋势。

里根当选美国总统之后,印度的最高领导层第一时间就致电祝贺。印度主要担心的是新一任的美国政府会不会减少对印度的援助以及增加对巴基斯坦的军事援助。而美国为了使印度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对苏联的依赖,里根政府积极改善美印关系,向重新执政的英迪拉·甘地发出访美的邀请。[15]英迪拉也迅速地答应了。英迪拉这次访美的效果也不错,再一次缓和了印美关系,双方也在存在误解的问题上做出了谅解。但是正当美国准备向印度出售大型军事装备时,印度却主动拒绝了,理由是美制武器价格昂贵、零部件补充无保证。不给印度生产许可证。印度不愿让美国在军售问题上在印巴之间搞平衡。[16]

英迪拉·甘地的遇刺身亡再次给印美关系带来一些动荡,但美国更寄希望于年轻的拉吉夫·甘地来改善印美关系带。在经过印美双方高层礼节性的寒暄之后,美国也摸清了拉吉夫·甘地的外交底线,印度对美国重视印度感到宽慰,但是对于美国继续援助巴基斯坦和在印巴之间搞平衡,以及要求印度签署核不扩散条约的政策,印度不会接受。印度希望进一步改善印美关系,但印度不会疏远苏联。拉吉夫·甘地随后在访问美国的过程中再次重申了印度的观点,希望美国继续援助印度,并表示对购买美国先进武器不感兴趣。他的访美行程又一次地带动了印美关系的发展。

冷战的最后几年中,印度在拉吉夫·甘地的领导下取得了一系列的外交成果,首先是在苏联撤军阿富汗问题上表现比较活跃;其次是访问中国,打开了中印关系的新局面。然而,印美关系却仍然磕磕碰碰,经济上美国对印度的援助没有间断,但在政治和军事方面却很难缓和矛盾。1986年和1988年,美国两任国防部长两次出访印巴并讨论南亚的安全形势,一方面是商讨苏联撤军阿富汗之后的局势,另一方面则是缓和印巴之间的军备竞赛。而印度在1989年最终成功地试射了“烈火”中程弹道导弹,引起了新一轮的地区安全紧张局势。

1989年,拉吉夫·甘地在大选中落选下台,1991年被斯里兰卡的泰米尔猛虎组织成员刺杀。同时,印度也身陷经济危机之中。1991年年底,苏联的解体对印度打击非常大。印度不得不认真反思其外交战略。军事上,苏联的解体使南亚美巴与印苏对峙局面打破,美国亟欲独霸南亚,更要加强同印度的军事关系。印度也希望以此弥补苏联解体给印度带来的困难,但由于美国强调核不扩散和人权问题,印美矛盾还是无法调和,军事合作的实质性进展不大。[17]

冷战时期印美关系起伏不定,始终无法达到一个稳定的状态,其原因主要是印美两国在各自的核心战略利益上面无法达成相互理解。美国希望印度签署《核不扩散条约》,改善和巴基斯坦的关系,与苏联保持一定的距离;但印度却希望美国在克什米尔问题支持印度,停止对巴基斯坦的军事援助。印美双方的战略利益与目标可以说是相互矛盾的。两国关系虽然一度跌入低谷,但却并没有完全断绝,这是因为印美双方对对方均存有一些希望。美国看中印度的社会制度与地缘位置以及国际影响力,而印度则需要美国的援助来帮助印度的经济发展。印美双方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对方,但两国的战略思维却背道而驰。

苏联解体即冷战结束使得印美关系有了新的发展。1993年印度与俄罗斯取消了针对美国、中国、巴基斯坦的具有军事同盟色彩的战略合作关系。这对印度与美国的进一步走近奠定了基础。[18]实际上在冷战结束前夕,印度对美政策就已经发生了变化,其中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当美国打响了第一次海湾战争后,印度允许美国军用运输机利用印度的孟买机场进行中转加油。虽然这一允诺由于印度国内的政治压力而被迫取消,但能够说明印度对美国的态度发生了改变。但是,冷战结束后的10年时间中,印美关系仍然没有实质性进展。虽然苏联已经不复存在,但是印度对美国并没有完全放下戒备之心,印美之间存在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如美国对巴基斯坦的军事援助问题和核不扩散问题等依旧存在,印美关系还是与冷战时期一样起伏不定。

由于冷战的结束,美国在南亚地区争夺势力范围的客观动因已不复存在,这意味着美国将在一个新的战略框架内考虑对巴基斯坦的政策,或者说巴基斯坦将不再成为美国在南亚地区的一个战略重点,美国在该地区的重点转向防止核扩散,而在印巴冲突中以“平衡”政策为主。[19]美国原本指望拉吉夫·甘地能够重新掌权,以抑制南亚地区民族主义和原教旨主义的蔓延,但拉吉夫·甘地的惨死使得美国的计划落空。拉奥政府一上台就遇到苏联解体的冲击,这不但使印度失去了战略依靠,而且增添了政治和经济困难,美国企图趁机同印度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以共同遏制中国。这种倾向在1992年克林顿上台后表现得尤为明显。冷战后的印度政府开始反思尼赫鲁时期的外交政策以及与苏联的特殊关系。1991年4月,美国驻太平洋陆军总司令克劳德·基克莱特中将访问印度,并提出印美军队合作的“基克莱特建议”,建议内容包括双方军队互访、进行定期交流和政策研讨,两国陆军参谋长会谈和在双方共同关心的领域进行合作等。[20]

1992年以来,印美围绕核不扩散和发展弹道导弹问题进行了几个回合的博弈。美国希望印度停止研制弹道导弹和核武器,但印度却秘密地加快了研制进度。1994年拉奥总理在访问了法国、中国、英国和俄罗斯之后访问了美国,与克林顿总统进行了会晤,双方又一次地进行了比较“愉快的”交流,并达成了一些共识,还签署了《印美防务协议》,美国承诺向印度输出一些先进军事技术,双方还建立起一系列的联合工作组来研究军事技术的引进事宜。但是印美在核问题和美国对巴基斯坦的军援问题上的矛盾依然没有得到解决。

20世纪90年代的印度国内政治局势相对动荡,政府换届频繁,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印度外交政策的连续性以及印美关系。1996年古杰拉尔当选印度总理,他在任期中实施了睦邻的外交政策,对南亚地区的邻国改善了态度,更多的是印度来帮助其他邻国,被称为“古杰拉尔主义”。这一外交政策缓和了长期以来印度与南亚邻国的紧张关系。古杰拉尔在访美期间与美国总统克林顿探讨了核问题,美国则希望印度在核试验问题上保持克制,并加入有关禁止核试验和停止生产核裂变材料的国际条约;而印度的态度是印度不会放弃发展核能,但表示目前并没有核试验计划。双方在核问题上还是没能达成一致。

在1998年2月的印度大选中,代表着印度教民族主义的印度人民党获得最多席位,并由瓦杰帕伊担任总理组织联合政府。不久之后的5月,印度就连续进行5次核试验,并高调宣布成为核国家。虽然1974年印度就曾进行过核试验,但之后的历届印度政府都保持了“保留核抉择权”而不制造核武器的政策,在提高核技术的同时,努力吸引外资来发展国民经济。印度人民党上台不到两个月就进行核试验,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调动民族自豪感,巩固其得之不易又极为脆弱的统治地位,同时也急于与中国抗衡。[21]印度企图以“中国威胁”为借口来掩盖这次核试验的目的,以免于西方国家的制裁,因此,在核试验的当天,瓦杰帕伊就写信给美国总统克林顿,在信中瓦杰帕伊以“中国威胁”和中国支持巴基斯坦威胁印度为理由向克林顿陈情,希望得到美国的支持。

美国方面的感觉是受到了印度的蒙骗,美国最担心的是印度核试验引起巴基斯坦等其他在核门槛前面的国家的连锁反应。同时美国鉴于中国在亚洲金融风暴中所起的稳定作用,正在调整对华关系。因此克林顿将瓦杰帕伊的信在纽约时报上公开,这一举动大大出乎瓦杰帕伊的意料,让印度尴尬不已。克林顿在公布了瓦杰帕伊的信之后,立即谴责了印度的核试验破坏了南亚地区的和平稳定,敦促印度宣布放弃核试验,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要求印度的邻国不要仿效印度的行动。并表示要召回美国驻印大使进行紧急磋商。紧接着,美国国防部宣布美国军方打算终止与印度武装力量进行的联合训练和防务合作计划。克林顿总统提出了对印的制裁清单,美国政府停止对印的一切援助,涉及食品的人道主义援助除外;中止所有军事销售和军火出口许可证的颁发以及相关军事援助;停止美国政府向印度政府提供的一切贷款、信贷、信用担保和其他财政援助;禁止所有美国银行向印政府提供任何贷款或提供任何信贷,用于购买粮食和农产品的部分除外;禁止出口需要商务部出具许可证的特定商品和技术。[22]同时,在美国的影响下,印度的最大援助国日本也宣布对印度实行全面制裁。加拿大、德国、荷兰、瑞典、丹麦、澳大利亚、巴西也对印度施行了不同程度的制裁。美国之所以做出如此强烈的反应,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被印度蒙骗,事先完全不知情,美国的颜面尽失。

在印度核试验之后,巴基斯坦也连续进行了6次核试验,以示对印度的回敬。当印度处于被美国制裁和国际舆论谴责的外交困境中时,巴基斯坦却在无意中“帮助了”印度。先是巴基斯坦军方未经总统谢里夫的同意就发动了瓦吉尔行动,结果招致国际舆论的谴责,使得印度在国际社会中获得了同情。接着巴基斯坦军方又发动军事政变,罢黜了谢里夫,穆沙拉夫上台。这样再一次为印度改善了国际处境,同时也拉近了印美之间的距离。而瓦杰帕伊也在随后的大选中获得了连任,在他连任后的首次施政演说中,瓦杰帕伊强调在外交上将谋求改善和拓展与美国的关系,加强与俄罗斯的传统友谊,改善和中国的外交关系;在国防方面要继续实行武装部队的现代化进程和确保国家战略自主的核政策。

而美国总统克林顿此时正在酝酿已经推迟了的南亚之行。美国在严厉制裁印度核试验之后不到两年时间就准备访问印度,这看似矛盾,实际上是因为美国在国际上遇到了新的问题,尤其是美国在科索沃事件后国际影响力下滑,担心俄罗斯和中国联合印度对抗美国。美国对印度的制裁并未使印度就范,反而使印美关系陷入低谷,美国国内也出现了反对制裁印度的声音,这使得美国最终在核问题上对印度妥协。[23]美国认识到,印度是21世纪全球事务的参与者,而且是亚洲地区全面和平和稳定的关键促进因素。2000年3月,克林顿到访印度,他不仅与瓦杰帕伊等印度领导人举行会谈,还在印度议会两院发表演说,称印度是美国的天然盟友,呼吁印度在克什米尔保持克制,但印度议员们对克林顿敦促印度放弃核武器和恢复印巴谈判的反应依旧冷淡,这就再次说明印美双方在这两个关键问题上的分歧并未缩小。印美两国首脑签署了《美印关系:21世纪展望》框架文件,宣布建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24]而从两国发布的联合声明也可以看到,印美两国在核问题上仍然是各说各的。印美两国自1998年印度核试验之后举行了十轮谈判,都未能改变印度的立场,美国亦无可奈何。[25]

美国媒体普遍认为克林顿的南亚之行收效甚微,但此行的主要任务就是打破1998年印度核试验以来的印美关系僵局,这个任务已经完成,并为印美加强关系奠定了基础。瓦杰帕伊在同年9月对美国进行了回访,并在美国参众两院进行了演讲。虽然这一次瓦杰帕伊的访问没能让美国取消对印度的军事技术和军民两用技术转让的制裁,但是对于印美关系的进一步改善打下了基础。

2001年乔治·W.布什当选美国总统,组成了共和党新政府。虽然这一届政府刚刚履新,但是关于其外交战略的基本构想已经透露了出来,就是“联印制华,重印轻巴”。美国的战略界认为,随着俄罗斯实力的不断削弱,中国力量的不断增强,中国将成为美国在全球统治地位的主要威胁。根据这个判断,印度就成了美国的一个潜在的可靠盟友,印度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开始不断上升。小布什上台之后,立即任命了美国驻印度大使,这与克林顿时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与此同时,印美军事外交活动开始升温,2001年3月印度在孟买举行国际海军检阅仪式并邀请美国军舰参加,同年4月,印度还派外交部长兼国防部长贾斯万特·辛格访问美国。在贾斯万特·辛格访美期间,美方主动表示将尽快解除因印度1998年核试验而对印度施加的经济制裁,决定恢复与印度的军事往来,并将派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亨利·谢尔顿访问印度。在谢尔顿同年7月对印度的访问中,他承诺了要加强印美两军的实质性关系,并恢复三年前中断的国防政策小组定期举行的高层军事磋商,促进双方军事关系。[26]

从这一阶段开始,印美之间的博弈已经不再与冷战时期一样了。冷战时期是美国希望印度不彻底地倒向苏联,而不断对印度施加各种外交手段。这一阶段的新特征是,由于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在外交上实行单边主义,而要寻求印度的支持。双方共同的战略目标变成了遏制中国。例如,小布什的国家导弹防御计划(NMD)的实质是美国打算退出反导条约。印度从中看到了推翻或者修改《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希望,并且还能提高印度的国际地位,因而迅速表示支持。印度作为一个新兴大国的作用开始显现,也非常清楚美国欲利用印度的力量,因此,印度在这一阶段中更加注重发展自身的实力,其战略追求更加现实,并不失时机地利用与美国建立战略伙伴的机会,大力开展军事外交,增强军事力量。而印度与美国建立战略伙伴正是印度走向真正大国的关键一步,发展军事力量就是这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印度人民党积极抓住小布什政府提出与印度建立战略合作的机遇,开展了一系列军事外交活动。在2001年,印度举办了第三届班加罗尔航空展;举办了印度独立以来最大规模的国际军舰展;在印巴边界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宣布继续实施核计划,在安达曼—尼科巴群岛建立“联合战略防务指挥部”;加大军事开支,大规模引进先进武器装备,并对现有装备进行升级改造。

而美国也在对印度进行新一轮的战略评估,美国的中央情报局和著名智库兰德公司均对印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印度的战略意图。从印美的这些行动可以看出,两国都在为建立战略合作做准备。印度加强军力主要是为了谋取大国地位。在这一过程中印度会尽可能地利用美国的战略期望,而美国并没有能力完全控制印度。

“911”事件的发生,进一步深化了印美关系。小布什宣布美国将建设一个消灭恐怖主义的国际联盟。国务卿鲍威尔进一步宣称,美国将以反恐合作作为外交的判断标准,要求世界各国都要与美国在反恐问题上进行合作。当美国宣布打击阿富汗境内的恐怖组织时,巴基斯坦就成了美国反恐的前线国家,美国也随即取消了对印巴两国核试验的制裁,并开始大量援助巴基斯坦。美国在重新倚重巴基斯坦的同时,也加强了同印度的关系。印度则利用这一机会,搭上了反恐的顺风车,故意凸显克什米尔紧张局势,企图把印巴之间的克什米尔主权之争变成反恐问题,促使美国向巴基斯坦施压,并要求巴基斯坦“永久性地禁止恐怖分子越境”。印度在印巴关系上不断制造新的问题,造成印巴之间的关系持续紧张,经过美国与英国的不断调停才稳住了局势。

在以往的印美关系中,美国虽然多次表示要加强同印度的军事交往,但总不愿意给印度先进武器。如今在反恐战争的大背景下,印度积极向美国要求获得先进军事装备,以壮大印度的军事力量。美国由于需要印度的合作,也放宽了对印度的军事出口限制。2001年12月因印度核试验而中断三年之久的印美“防务政策小组”重新开会,美国由国防部副部长道格拉斯·费斯率领的大型军事代表团到新德里参加这个重新召开的会议。双方达成了新的加强军事合作的协议。印度外交部就此发表声明说,由于印度和美国都是恐怖主义袭击的目标,双方同意就反恐计划加强合作,合作的内容包括特殊行动训练、地面和空中演习、海军人员交流和两国海军陆战队的联合演习。美国还批准了印度购买军备的申请,其中包括定位雷达,喷气式战斗机的发动机与机载雷达等一系列军事装备。[27]美国还默认了以色列向印度出售武器,并且还决定向印度出售1400万美元以下的军事装备无需通知国会或经其批准。[28]时任美国驻印大使布莱克表示,印度领导层对印美两国之间的新型防务关系大开绿灯,美国方面也急于实现这种新型防务关系;“911”事件的发生使这一本来可能需要一两年才能发生的转变在不到一个月内就取得了实质性进展。[29]

总的来看,印美关系的整体特征仍然是起伏不定的,虽然2014年以来印美双边关系又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印美关系的机构性特征没有发生本质性的变化,也就是说,困扰印美关系的根本问题,如克什米尔问题、美国对巴基斯坦的军事援助、印度的核政策以及最重要的印美地位问题都没有得到改变。虽然奥巴马政府大力鼓吹印美关系,印度国内的亲美势力也卖力附和,但可以认为印美关系在短期内不会出现结构性的变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