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东南亚在中国和平崛起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东南亚在中国和平崛起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时间:2022-09-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认为,要准确判断东南亚在中国和平崛起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必须结合中国和平崛起进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来谈。所以,最先受到中国崛起直接影响的就是地缘上与中国接近的周边国家。最后,东南亚与中国互为重要的投资、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对象。东南亚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重要的外资来源之一。

一、东南亚在中国和平崛起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发展我国与东南亚关系的重要性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以往有学者从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和安全的角度来分析,[2]也有学者只从政治、经济和安全的某一个方面来强调,[3]还有学者选择几个重要的宏观层面来探讨。[4]但这些分析没能联系我国和平崛起的实际。近年来,有些部门和学者联系中国对外政策的支柱来加以说明。其基本观点是:我国目前对外政策的四大支柱是“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而东南亚既是周边,也是发展中国家,作为东南亚十国联合体的东盟的力量相当于一个大国,东盟倡导或起重要作用的东盟地区论坛、“10+3”、东亚峰会、亚欧首脑会议等为中国提供了与世界主要国家交往的重要舞台,由此足见东南亚在我国外交战略中非同寻常的地位。但这种描述过于笼统,也没有结合中国和平崛起的新情况。本文认为,要准确判断东南亚在中国和平崛起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必须结合中国和平崛起进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来谈。

(一)东南亚是中国和平崛起的示范区

崛起意味着国力的扩张,首先是经济规模(包括贸易规模)的扩张,其次表现在外交舞台的扩大和对地区事务与全球事务参与范围的扩大。所以,最先受到中国崛起直接影响的就是地缘上与中国接近的周边国家。[5]由11个中小国家组成的东南亚在地理上最靠近中国,但又是周边中唯一不对中国构成威胁的地区。中国一直强调和平崛起对其他国家而言是机遇而不是挑战,那就应该用事实来说话,中国与东南亚关系的发展就为我国提供了这样的一个机会。

1.东南亚是“中国威胁论”的消音器

“崛起”一词非常容易给东南亚这些周边的中小国家以较大的心理压力,实际上“中国威胁论”或者“中国机会论”就是这些国家对中国崛起的心理感受。随着中国与东盟各国政治互信的不断增加,东南亚已基本不担心中国的军事威胁,但经济威胁的论调却有所抬头。如认为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增夺外资和出口市场,[6]中国掠夺东南亚的自然资源甚至影响东南亚的发展,[7]中国对澜沧江的水电开发导致下游的生态环境恶化,进而怀疑中国和平崛起后可能会谋取霸权等等。[8]如果我们能让在中国身边的东南亚小国都觉得中国的崛起对他们来说不是威胁,那其他大国就更不用说了。

2.中国软实力的施展对象

软实力的范畴很广,包括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的吸引力、文化的感召力、在国际政治中的结盟能力、利用现有国际组织的能力等,[9]它是一种“合作型”权力。尽管世界上不少国家反对美国干涉其他国家内政,但难以否认西方的价值观和民主体制的巨大吸引力,而日本的软实力是其崛起的硬伤。因此,中国要实现和平崛起,必须通过增强软实力的吸引力来实现目标的能力,塑造负责任、开放、务实、透明、合作的国家形象。而东南亚与中国在民族渊源以及文化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和东盟目前又共同面临着防范SARS、禽流感、艾滋病以及打击毒品走私、跨境犯罪、非法移民等公共危机(非传统安全问题),这为中国提供了展示自己软实力的基础和大好时机。

3.中国强大以后也不称霸的试金石

目前中国与东南亚一些国家还存在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争端,因此,中国崛起后对东南亚的政策,尤其是在南沙问题上是否改变“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政策将是检验中国是否谋求地区霸权的试金石。其实我们纪念郑和下西洋六百周年,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在宣示中国强大以后仍会对东南亚实行和平外交。

(二)东南亚是中国在政治上崛起的首要依托

中国的崛起是从世界体系的边缘向次中心、中心地位迈进。在这个过程中,中国需要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的理解和支持,因而我国把发展中国家视为对外关系的基础。而目前的发展中国家真正能在国际事务中有一定影响和发言权的,东盟首屈一指,因为东盟已成为亚太地区与美、日、中、俄并列的五大力量中心之一。可以说,在目前的亚太地区,没有东盟的参与,任何事情都办不成。由于中国与东盟具有相似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在全球性问题和地区问题上有诸多共同利益,对建立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立场基本相同,因此,东盟完全可以发展成为中国在政治上崛起的战略伙伴。此外,在东亚地区相互依赖的条件下,由于日本、美国和中国等力量中心的互相作用与制约,哪一个国家要称霸东南亚都是不自量力的,并且注定是要失败的。[10]鉴于这一态势,加之东盟坚持“大国平衡外交”政策,中国发展与东南亚关系的空间是比较大的。

(三)东南亚是中国经济崛起的重要合作对象

中国的崛起离不开世界,必须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世界一切友好国家发展经贸关系。尽管现在中国主要的经济合作对象是美、日、欧等发达国家,但东南亚对我国经济崛起的意义已越来越凸显。

首先,东南亚是我国重要的自然资源供应地。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国内资源已满足不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而东南亚地区是亚洲自然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拥有具有战略意义的农业(如大米橡胶、棕榈油)、林业(木材)、矿产(如锡、钨等有色金属)、油气资源(如印尼是东南亚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和世界最大的天然气出口国)以及海洋资源

其次,东南亚是我国对外经济合作中至关重要的通道。东南亚地处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又处于亚洲大陆和大洋洲之间的连接带上,形成两大洲间的“十字路口”,不仅是沟通亚洲、非洲、欧洲以及大洋洲之间海上航行的必经之地,也是南北美洲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物资交流、航运交通极为繁忙的地区。[11]东南亚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在亚太地区重要的战略地位。尤其是目前我国70%以上的进口石油都必须经由马来半岛与印尼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估计到2010年,中国每年通过该海峡的石油将高达2亿吨,可以说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该海峡掐住了中国经济的命脉。所以,国务院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在2006年2月发布的《2005年炼油工业发展综述》中提出,为了建立中国石油安全供应保障体系,要加强运输能力的建设,形成进口原油四大运输通道,即中哈和中俄陆路原油运输通道、马六甲海峡和中缅海上原油运输通道。[12]四大运输通道有两条是在东南亚,足见东南亚在中国能源安全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此外,东南亚还是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通道,泛亚铁路和中缅水陆联运是中国进入印度洋的最便捷通道,该通道不仅有利于大西南发展外向型经济,而且对中国还有巨大的战略意义和安全意义。

最后,东南亚与中国互为重要的投资、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对象。东南亚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重要的外资来源之一。截至2003年底,东盟国家来华投资项目共达22075项,协议投资金额645.9亿美元,占中国合同吸引外资总额的6.85%;实际投入323.7亿美元,占中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6.46%。[13]虽然目前中国—东盟贸易额占各自对外贸易的比重不是很高,但双方发展贸易的潜力很大,预计到2010年,双边贸易额可达2000~2500亿美元左右,在我国的对外贸易格局中举足轻重。因此,东盟这个市场我国必须紧抓不放。此外,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产业升级,东南亚国家将越来越成为中国实施“走出去”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地区和实施“富邻”政策的主要对象。尤其是正在构建过程中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中国具有重要意义,它进可以参与甚至引导、推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并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退可以防范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兴起所带来的冲击,使中国在世界经济谈判中增强发言权,维护自身经济安全和利益。[14]

(四)东南亚是中国与美、日、印、俄、欧盟等大国关系的润滑剂

中国崛起最终挑战的是美、日、欧盟等现有国际格局中的既得利益者,为了不使这些大国全面挤压中国的发展空间,中国既需要对崛起的目标、手段和方式做一个全面而透明的说明,并付诸于实践,同时也要通过多重的合作机制使中国和这些大国成为“利益相关者”。我国著名国际关系学者时殷弘就认为,参与多个亚洲次区域多边合作机制对中国的和平崛起至关重要。[15]而东南亚正好是一个大国利益的交汇地区,[16]中国与上述大国以东盟为中心构建了东盟地区论坛、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亚欧会议、“10+3”和东亚峰会等多边合作与对话机制,为中国提供了更多与大国交流的平台和机会。目前已有学者在国内不同的场合提出通过发展与东盟的关系缓和与日本的关系,日本有学者认为日本对东南亚关系比对中国重要,[17]还有的学者甚至认为东南亚地区是中国在新世纪打破美国战略围堵的重要突破口。

(五)东南亚是中国和平崛起的重要安全保障

中国的和平崛起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安全、稳定的周边环境,其中与中国直接接壤的东南亚地区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因为从地缘政治学的角度看,地理上的远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地缘作用的大小,“一个对你友好并给你带来利益的国家,会由于它是你的邻居而使这种利益倍增;同样的,一个对你不友好并给你带来损害的国家,会由于它是你的邻国而使这种损害也倍增”。[18]从现实来看,东南亚地区的安全、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中国香港特区、澳门特区的繁荣和稳定,关系到中国经济重心所在的东南沿海省份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的团结和安定。尤其是在全球化条件下,SARS、禽流感等非传统安全问题已不可能被御于国门之外。因此,维护东南亚地区的持续稳定和发展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我国崛起过程中必须长期努力的目标。

总之,东南亚是中国和平崛起进程中可以长期进行合作的战略伙伴(包括政治、经济和安全),也是稳定中国周边环境一道不可或缺的屏障,是中国外交的最前沿。[1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