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山东省智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山东省智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时间:2022-08-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近年来,尤其是2004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和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发布以后,山东省和其他省市一样,也出现了两次智库建设的高潮。但是,目前山东省的一些所谓智库根本不具备这些条件,甚至连其中的两三条都不具备。这与山东的文化强省地位是不相称的。缺乏专业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专业人才,是目前山东省智库面临的最突出问题。

(一)对智库普遍存在模糊认识

近年来,尤其是2004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和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发布以后,山东省和其他省市一样,也出现了两次智库建设的高潮。但从观察和了解到的情况看,这些智库整体上对社会科学的科学性和智库的性质、特点、作用等认识还不到位。

首先,对社会科学学科的科学性认识不够。社会科学也是科学,这一点已为社会所公认,但在实际工作中,政府往往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采取不同的态度和政策,社会科学研究机构远没有被视为同自然科学一样的科学部门。这突出表现为社会科学研究缺乏充足的物质保障,特别是研究经费不足,对社会科学高端人才重视不够等方面,这已成为制约一些有潜力的政策研究机构建设成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转型的瓶颈。

其次,对智库的性质特点认识不到位。《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对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内涵作了明确界定,并具体规定了智库应当具备的八个条件或标准。但是,目前山东省的一些所谓智库根本不具备这些条件,甚至连其中的两三条都不具备。

最后,对智库的作用认识不到位。从各级领导干部到普通党员群众,许多人尚未真正认识到智库的作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领导者多年来主要依靠和相信自己身边的智囊机构,与其他智库配套的体制与政策没有完全形成和落实,因此,没有真正将其他智库纳入决策咨询体系。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往往要经历相当长的时间在社会实践中检验,而有的地方领导在有限的任期内急于创造显赫的政绩,往往不会在任期内为了验证一个社会科学理论的正确性而冒险。

(二)资源分散,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

目前,山东省党政机关智库、社科院和党校行政学院智库、高校智库、科技创新智库、民间智库等各类智库同时并存,数量众多,这是山东省新型智库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但与此同时,各类智库资源分散,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由于分属不同的“条”、“块”,党政机关智库行政分割现象比较严重,不仅不同地区的党、政系统分割,不同系统的各个职能部门之间也存在分割,甚至同一单位内部都存在分割,如有的大学将若干个比较重要的应用对策类课题组同时申报为智库。各类智库之间缺少交流沟通,不仅不同系统智库之间少有沟通,同一系统智库之间也缺少经常性的沟通,从而未能使各个智库发挥整合集聚的规模效应。总的来看,山东省的智库建设整体规划不够,特别是缺乏推动智库整体发展的规划和监督管理机制;各类智库之间缺乏统筹、服务、交流平台,不仅使得各智库对有些项目重复研究,浪费人力物力,而且研究成果也得不到充分整合、对比,难以发挥综合效应。此外,也缺乏能够及时综合反映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适合智库人员研究使用的省情综合数据库,智库赖以生产高质量成果的一些重要数据缺失或者陈旧,严重制约了智库的发展。

(三)综合实力不强,缺乏著名智库和领军人才

2015年1月13日和2015年1月15日,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研究中心和零点国际发展研究院分别发布了《2014年中国智库报告》和《2014中国智库影响力报告》,从不同视角对中国智库的影响力进行了排名。遗憾的是,无论是综合影响力排名前20名,还是分项影响力排名、系统影响力排名和专业影响力排名前5名中,都不见山东智库的踪影,与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形成强烈反差。这与山东的文化强省地位是不相称的。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管理和运行体制死板僵化的政治原因,也有思想观念保守、不敢为天下先的文化原因,值得领导者和智库本身深刻反思。

(四)管理体制机制僵化

官方半官方智库是山东省智库体系的主体,基本上都是党政机关和公益一类或二类事业单位,在管理体制机制方面死板僵化,与建设新型智库的要求很不适应。

第一,用人方面管得过死,机制不灵活,不利于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脱颖而出。缺乏专业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专业人才,是目前山东省智库面临的最突出问题。智库在招聘和引进人才、职称评定、岗位聘用等方面都受到严格限制,想引进的人才由于没有用人指标或是相应岗位而无法引进,一些能力突出的青年才俊由于没有名额而无法晋升高级职称,如此等等,严重影响了新型智库的建设。

第二,缺乏激励机制,严重影响研究人员的生产积极性,不利于促进研究成果的高质量产出。智库人员的工资收入都是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工资标准确定的,虽然名义上实行了绩效工资,但都在国家核定的额度内,尤其是研究人员的智力劳动成本得不到合理报偿。

第三,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僵化,欠缺合理性。严格执行关于科研经费的报销管理制度,是科研人员的应尽职责。目前,关于科研经费如何使用的规定越来越多、越来越严,为了合法合规地报销经费,科研人员不得不浪费大量时间,严重影响了科研积极性。

第四,服务评价标准模糊。目前,很多智库都把获得地方党政领导的“肯定性批示”作为评价自身服务水平的主要标准。然而,领导人的批示能否贯彻落实,智库往往是不得而知的。同时,以获得领导人的批示作为评价智库工作的主要标准,也容易在智库内部不同研究人员间引起不平衡。

第五,同党委、政府之间缺乏顺畅的沟通渠道。除党政机关智库外,目前其他智库与党委、政府尤其是与更上一级党委、政府之间的沟通都难言畅通。这就造成了一些智库与党委、政府决策之间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并形成恶性循环,使智库研究的实效性和资政功能大打折扣。

(五)党委、政府的支持力度有待加强

尽管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都在强调,要进一步发挥智库作用,提高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水平。但是,在对智库的实际支持方面,力度还有待加强。例如,除了缺乏宏观管理、统筹规划外,在信息公开制度、重大决策意见征集制度、政策评估制度、资金保障制度等方面,都还有许多需要改进完善之处。以信息公开来说,目前政府公开的信息不但严重滞后,而且内容非常贫乏、单一。此外,智库研究成果的转化缺乏监督落实,智库提出的政策思路、规划方案,往往没有被相应的政府职能部门转化为可行的操作性政策加以落实。

(六)民间智库发展滞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虽然决定了官方半官方智库将在我国智库体系中长期处于主体地位,但是,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也需要各种民间智库有一个大的发展。目前,山东省民间智库发展严重滞后,不仅数量较少,而且实力薄弱,竞争乏力,严格地说,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具有一定机制、按照专业化分工、创造出一种群体性活动和集体智慧结晶思想产品的智囊机构(崔翔、鲍宗豪,2013)。现阶段,民间智库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缺乏政府的认可,注册登记和行政审批烦琐、困难,在获得项目、资金、信息等方面缺乏公平竞争环境,缺乏信息发布公共平台以及与党委、政府联络沟通和建言献策的有效渠道等。

(七)智库内部存在种种不适应

上述六个方面的问题主要是在智库外部,在智库内部,尤其是社科院、党校行政学院和普通高校(以下简称院校)这些半官方智库内部,也存在许多不利于新型智库建设的问题。概括来讲,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四种“不适应”。

首先,思想观念不适应。主要体现为“两冷”、“两热”:“领导热,群众冷”,“应用部门热,理论部门冷”。所谓“领导热,群众冷”,是指领导层对建设智库积极主动,充满热情,而部分工作人员却消极被动,甚至悲观失望。所谓“应用部门热,理论部门冷”,是指与现实联系较为密切、以应用对策研究为主的部门,对于建设智库普遍持欢迎态度;而传统的人文学科单位,则相对持观望甚至反对态度。

其次,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不适应。许多智库科研选题方面很大程度上依然停留在过去偏重理论研究的模式。在做应用对策研究时,也多是就事论事,缺乏全局性、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在研究方法上,一些研究人员擅长的是传统的定性研究,而对于应用对策研究所必需的精确的实证研究、定量研究,则较少使用。

再次,人才队伍不适应。突出表现一是行政管理人员比例过高,二是研究人员学科结构不合理,三是缺乏擅长应用对策性研究的高素质智库型人才。

最后,体制机制不适应。突出表现为一是机构设置不适应,二是课题管理机制不适应,三是成果的评估机制不适应,四是成果宣传推广机制不适应(崔树义,201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