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时间:2022-08-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为应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国内新形势,中国政府越发重视智库建设的重要性,进一步通过加强制度建设,旨在妥善解决特色新型智库发展所面临的诸多问题,构建科学化、民主化与法治化的决策咨询体系。近年来,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主要面临两个层面的问题。二是对智库的研究成果缺乏客观公正的评价机制,问题导向不足。有的智库研究意识滞后,未能及时发现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原因主要是人才储备不足。

为应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国内新形势,中国政府越发重视智库建设的重要性,进一步通过加强制度建设,旨在妥善解决特色新型智库发展所面临的诸多问题,构建科学化、民主化与法治化的决策咨询体系(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研究中心,2016)。近年来,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主要面临两个层面的问题。

(一)体制层面:缺乏智库全面介入公共决策的体制保障

中国缺失智库全面介入公共决策的体制保障,从而抑制了智库决策影响力的发挥(薛澜,2014)。中国智库在政治决策中的地位仍有待提高,全面参与公共政策形成过程的体制机制也不健全,严重削弱了智库的话语权。智库与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渠道与互动联系仍有待增强,“旋转门”往往仅单向运行,即只有人员从智库流动到政府,而从政府流动到智库的则不多见。

智库公平竞争的体制机制也欠缺。一是智库之间缺乏充分竞争,有些智库开放度低,信息共享机制欠缺,智库之间的人才流动缓慢、合作较少,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研究资源。政府重视的主要是体制内智库的建设,党政军智库可以利用其行政资源和管辖领域形成行政壁垒,挤压了民间智库的发展。二是对智库的研究成果缺乏客观公正的评价机制,问题导向不足。部分智库的科研机制僵化,课题选题、立项、跟踪研究等未坚持问题导向,难以与公共决策有效对接,其决策咨询成果缺乏创新性。三是依靠财政拨款的智库的经费管理体制僵化,民间智库则缺乏资金支持。烦琐的报销制度已制约智库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而偏低的收入水平又让研究人员不得不“用课题换收入”。

(二)机制层面:缺乏智库独立运作和集聚人才的机制设计

独立不是搞对立,独立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智库的外脑作用,而不受政策制定者意愿的左右。由于受到经费管理、人事外事制度等方面的制约,体制内的党政军智库和社科院智库独立性较差,有时不得不沦为政策发布的“传话筒”(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研究中心,2015),这种情况下,其实是很难将真正的建言、箴言传递给政府的。一些营利性机构甚至打着“智库”旗号,谋取自身利益,或充当某些组织机构甚至个人的代言人。

总体而言,中国的一些智库定位不清、边界模糊,整体的发展格局缺乏科学规划,部分智库的专业化不鲜明。一些智库的产品无实质性内容,重理论、轻对策,并不了解客观实际,提出的对策难以落地。有的智库研究意识滞后,未能及时发现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原因主要是人才储备不足。多数智库中学术研究人员居多,经验政策型人才偏少,领军人物和杰出人才也缺乏。而且很多体制内智库对政策创新成果缺乏激励机制,仍只将论文与著作作为人员职称晋升的标准,对科研经费的管理也不够科学,难以吸引人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