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民主管理类

民主管理类

时间:2022-08-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015年9月2日下午,晨阳社区召开居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9名议事会成员。9月16日下午,议事会会议在晨阳社区四楼小会议室举行,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社区议事会成员、物业公司相关人员共13人参加。目前,绿化带种的菜已全部清除,议事会成员还在继续做宣传工作,防止同样的情况再次出现。同时,晨阳社区居委会与晨阳办事处绿化办进行了联系,绿化办对清除菜的空地立即补种了草坪。

一、善港村:阳光议事、议入民心

2015年9月15日,善港村第一届村民议事会成立啦!议事会15名成员都是由村民代表公开推荐、民主评议推选出的有威望、有能力、有热情的村民。议事会包括社会民生、生态发展、村务监督三个工作组,他们挂牌服务亮身份,议事“阳光六步法”,体现出了更加出彩的强大合力

在议事会商议阶段,大家对村委东侧的一条道路展开了讨论,成员们通过前期走访调查,找到了在省道338桥洞下(新港桥南北各100米左右道路的两侧)早晚易出现堵车的主要原因:这条本是原严家埭通往泗港街的道路,是村里南北主干道路之一,道路一直未有正式路名。虽然道路两侧做过加宽处理,在正常情况下两车可以顺利会车,但是由于道路旁随意停放车辆,路两旁的水果店、小吃店经常占道经营,省道338的桥洞有限宽限高及路旁随意摆设摊点等问题严重影响车辆正常通行。

议事会成员纷纷表达意见,并在会后开展了具体的调查摸底等系统工作,提议村委联系工商部门等对相关的经营小店和摊点营业许可及卫生状况进行检查,对随意停放的车辆特别是电瓶车等集中处理,沿路的杂物集中清理,整治环境,城管统一行动,处理道路两旁占道经营现象。一系列提议形成报告提请村党委讨论,村“两委”针对议事会建议,一方面对路段集中整治,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另一方面进行张扬路复线建设,大大减轻这条路的通行压力

推进社会治理,协商民主、还权于民是现代社会治理的必经之路,善港村议事会成员从自身出发,提高议事能力,积极献言献策,监督村委工作,以无私的奉献精神服务善港的发展,共同开创善港民主自治的新局面!

二、晨阳社区:议事会劝导“毁绿种菜”行为

晨阳社区下辖阳光花苑、晨阳小区、辰厦小区、纯阳路小区等4小区,共1409户居民。2015年9月2日下午,晨阳社区召开居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9名议事会成员。议事会商定每月6号、16号定期召开例会,由议事长主持,特殊情况下可以临时召集,实行一事一议。

2015年9月6日,在第一次议事会会议上,家住晨阳小区的议事会成员朱士官提出:晨阳小区是拆迁小区,改造后的环境很好,但不协调的是少数拆迁住户在绿化带内种菜,一是很不雅观,二是大部分居民对这样的做法很有意见。议事会成员对朱士官的提案进行讨论后,形成了“晨阳小区毁绿种菜行为劝导”的议题,并将议题上报晨阳社区党支部,经晨阳社区党支部审定后,决定在第二次议事会上集中商议。

9月16日下午,议事会会议在晨阳社区四楼小会议室举行,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社区议事会成员、物业公司相关人员共13人参加。会议由议事长柳网福同志主持,听取了晨阳小区13户居民“毁绿种菜”情况及居民反响,并进行了讨论,提出了整治建议,形成5点决议:(1)用2个月时间将晨阳“绿化带种菜”的现象整治到位;(2)由社区议事会成员、居民代表、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共同对在“绿化带种菜”的住户进行宣传劝导,由住户自行将菜清除;(3)对个别不愿意自行清除的由物业强制清除;(4)对清除后的空地及时补种绿化;(5)建立日常预警机制,对“绿化带种菜”实行动态管理,巩固整治成果,社区居民代表、议事会成员将长期对居民进行宣传和劝导。议事会还建议将有关住户的整改结果与其享受的社区福利、文明家庭评比等挂钩,确保整治工作有效推进。

会议结束后,议事会成员主动上门到相关住户家中了解情况,了解到种菜的原因均为原居住在农村的习惯,议事会成员朱士官给他们做了解释劝导:“原来大家居住在农村,每家都有自己的院子,种菜很正常,但是现在都居住在小区了,环境发生了变化,大家的思想观念也要发生变化,自己单独种菜,虽然方便了自己,但是更多的是带来邻居的不满,小区是个大家庭,要大家共同来维护。”很多住户听后,当场就自己拔掉了所种的菜。有个别老年人暂时不同意的,议事会成员找到老人的儿子儿媳,让年轻人自己做家里老年人的工作。

目前,绿化带种的菜已全部清除,议事会成员还在继续做宣传工作,防止同样的情况再次出现。同时,晨阳社区居委会与晨阳办事处绿化办进行了联系,绿化办对清除菜的空地立即补种了草坪。晨阳小区的居民称赞议事会成员:我们选对了人,他们确实不计得失在为我们办好事。

三、横河社区:家禽吵嚷公约消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是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写的景象,但这一场景如果出现到城里,恐怕就令人头疼了。

“喔喔喔”,每天吵得陆阿姨不得安宁的叫声正是邻居家所圈养的家禽,家禽不仅气味难闻,而且叫起来不分白天黑夜,严重影响了陆阿姨的生活。她本想出面制止邻居养家禽的行为,但碍于大家都是几十年的街坊,说出来又怕伤了邻里和气,所以只好把这份委屈往心里埋。

恰逢社区为制定《居民公约》上门征求意见,陆阿姨就把埋藏已久的心事说了出来。其实自文明城市创建以来,社区曾和圈养家禽的住户多次协调做思想工作,前前后后沟通了不下20次,但仅仅改善了没几天就故态复萌,为了一己私利圈养家禽,这样的行为实惠了自己,却伤害了他人。如今,《居民公约》修订完成,居民们对照公约,主动遵守,一纸公约消除了陆阿姨的烦恼,也减轻了社区环境整治工作的负担。

公约,作为一种约定、一份承诺,更是一面反映社区和谐、文明、进步的镜子。通过强化多元治理意识、社区自治意识、居民参与意识提升社区治理的内生动力,加强社区自治功能,实现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让社区回归“居民自治”格局,也让居民真正成为社区的“主人”。

四、西门社区:“小宪法”促和谐

在征集社区公约期间,社区收到很多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大部分是对周围不文明行为的吐槽。其中关于小区卫生环境和邻里纠纷占了绝大多数。工作人员将这些意见和建议进行了整合,初步形成了《西门社区居民公约》。

张大爷家所在的单元之前也存在邻里关系不佳、小矛盾较多等情况。比如:有人不随手关好楼道门,带来较大的治安隐患;有的居民为自己出行方便,直接将汽车停在单元门口,影响大家出行;一些居民为图省力,乱丢垃圾袋……对于这些不文明行为,大多居民不好意思当面指出,一般是背后抱怨,有人甚至背地里“报复”,比如将汽车划伤、故意破坏单元门、乱按门铃等,居民之间也因此产生了不少矛盾。2015年11月,张大爷听说社区要制定《居民公约》,他认为以这种形式更能约束大家的不文明行为,大家也容易接受,避免纠纷。于是,张大爷便留意居民日常生活中的抱怨和吐槽,一一登记整理,并把罗列好的条目交给社区,希望社区能采纳。

“我认为要把文明养宠物写进公约里,小区里现在养宠物的人越来越多了,但是随地大小便的现象太普遍了,主人又不清理干净,道路上到处都是,应该通过公约对他们进行提醒、约束。”家住小河坝新村的袁阿姨说道。11月16日下午,来自社区不同层面的居民代表20余人参加了《居民公约》意见征求会。

大家对如何制定本土化的《居民公约》展开了热烈讨论,认真阅读了相关文件资料后,大家认为这个公约是非常有实际意义的,其中对垃圾分类、文明养宠物、文明停车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建议,针对小区实际情况,大家认为这些方面都应该特别写进公约中。

一位居民透露,自从在宣传栏、楼道张贴了社区公约后,大家的行为有了显著改善,尤其是乱扔垃圾、乱停车等现象减少了很多。邻里之间也会互相提醒、帮助。对于邻里提出的不文明行为,大家也会欣然接受,并努力改正,不再像从前那样一言不合就吵,一言不合就闹到社区。

居民们有了自己的公约,小小的公约起了大大的作用,因为这是人人参与的结果,是每一位居民的初衷,是大家对文明和谐的向往。公约有益于大家主动遵守文明,努力营造和谐的邻里情,对小区文明素养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和作用。

五、南庄村:闲置区域再利用成为小区疏堵“新出路”

南湖苑小区内,原来卡车乱停的现象非常严重,一些车主经常把大型车辆停在小区道路转弯处,路过的行人和车辆即使减慢了速度,还是会为自己捏一把冷汗。而原本规划的车位(过道停车位线)长度和宽度都是按照小轿车的车型设计的,卡车停入后,占用2个或2个以上的停车位,小区居民停车难的问题更加突出。为此,小区居民反复投诉,怨声载道。

针对以上情况,南庄村民议事会召开会议,商讨处理方案,既要遏止卡车乱停现象,也要设身处地为他们考虑出路问题。经反复征求意见,最终商议决定为他们开辟一个专门的停车场,选取小区南门卫东首一块区域,一来可以还小区一个整洁有序的环境,容易规范化管理;二来也可以为卡车司机解决停车难题。方案确定后,村委马上开工建设,划定车位。为了进一步规范停车,村委成立了专项小组,排摸小区卡车的数量、吨位、所有人及联系方式等,对小区卡车做到心中有数,同时运用宣传栏、张贴告知书、上门宣传、门卫保安人员引导等方式,督促卡车司机有序停放,还小区居民一个井然有序的生活环境。停车场的后续完善工作仍在进行,考虑到停车场位于新丰河南侧,距离河道很近,安全隐患颇多,议事会成员和村委工作人员现场查看,各抒己见,一方面建议竖立警示标识,做好围栏工作;另一方面建议在停车场周边种植绿化,或者重新浇筑场地。目前这些建议都在跟进实施中。

村民自治工作不是纸上谈兵,议事会更不是花架子,村民议事会的宗旨是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为民谋福利,是村民和村委之间的沟通桥梁。“整治卡车乱停”虽然只是一件普通小事,但村民们都看在眼里,纷纷称赞。

六、万红社区:自治共管,确保老年活动中心有序运行

万红社区是建立较早的一个居民小区,现有居民楼114幢,总人口超万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有939人,社区居住人员结构较为复杂。2014年年底,应居民的需求,万红社区老年活动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经过一年的管理运营,老年服务中心各项管理逐步步入正轨,而与此同时,一些管理方面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比如因为社区人力有限而无法实现活动中心全年对外开放,由于活动中心接待能力有限而无法满足日益增多的活动人群需求,再如水、电等各项设施缺少专业人员日常维护等。

2016年1月30日,万红社区居民议事会成员如约来到社区会议室召开每月例会,共同商讨解决备受群众关注的老年服务中心各项管理的问题。

一直以来,万红社区老年活动中心的开放时间都是根据社区的工作日时间设置,周末和法定节假日闭馆。为了确保老年居民充分享受一应俱全的设施所带来的便利,年初以来,社区根据居民的实际要求,考虑延长活动中心的开放时间。基于社区管理人力有限,无法做到服务中心的全年开放,议事会成员经过讨论,商议决定发掘社区自身的管理能力,发动一部分热心社区管理、有高度责任心和群众威望的老党员、老干部组成志愿服务小组,专门在周末和节假日期间负责老年活动中心的运行和管理,这样一来,不管是周末还是节假日,社区老年人均能前往老年活动中心参加活动,正常工作日则由社区工作人员进行管理,以此实现了老年活动中心的全年开放。经过一年时间的满员接待,社区活动中心的水电、器械等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耗,部分已超出了保修期限,然而社区没有配备专业的维修工。考虑到这个情况,议事会在社区寻找到几位曾经从事过水电工作的退休人员,请他们帮忙解决。他们很热心地答应了,自备工具义务帮助解决活动中心的水、电等问题,并给活动中心留了联系方式,方便随时联系到他们。

在议事会的努力下,万红社区老年服务中心越来越受到老年居民的青睐。常到活动中心参加活动的居民吴大爷逢人便夸:“现在活动中心全年开放了,我们随时都可以来活动。室内环境也在大家的精心管理下变得赏心悦目,井井有条,许多居民不仅自己主动打扫,还会监督不文明行为,为了把这个活动中心搞好,议事会费了不少心思哪!”万红社区书记潘永华认为:“万红社区老年活动中心由原来的工作日开放到现在的全年开放,是综合广大居民的需求而设置的,这样就充分发挥了社区公共服务资源共享效益,让更广大的居民受益;各项管理由社区管理向居民自治管理转变,是一次成功有效的尝试,为将来逐步增设的社区活动场所管理开辟了一条新的工作思路。”

七、花园社区:民主管理推动和谐广场建设

为提升居民的休闲娱乐环境,逐步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城东街道花园社区充分发挥居民自治的特色和优势,通过广泛征求意见、民主决策、公开招募、民主管理的方式,开启了和谐广场建设的崭新管理模式。

花园社区属开放式小区,辖区内广场约有2000多平方米,每日聚集在广场健身、休闲、娱乐的居民有好几百人,尤其是早晚锻炼的高峰时段,各种锻炼、健身团体会集于此。早先由于缺乏统一的管理和约定,锻炼小团体之间时常因为场地冲突、配乐冲突等原因发生矛盾,不仅影响了锻炼的心情,更伤害了居民彼此间的感情。广场上的对弈长廊活动区域也是滋生不快的地方,桌凳设施陈旧、数量有限,根本无法满足前来休闲娱乐的居民,有些时候,居民们就为争个桌凳位置互不相让、面红耳赤。广场上的自行车、电瓶车也是停放得横七竖八、杂乱无章,部分遛狗的居民有时也不管好自家的宠物,任由其随地大小便。

社区早先也就这些问题开展过整治工作,虽短期内出现了好转,但长期效果并不明显,时间长了,老问题就又都浮现出来了。在看到居民自治实施过程中前期所取得的进步和成功后,社区开始转变早先的单方面“整治”思路,转而将由社区解决问题变成居民自己解决问题。

2016年4月初,“如何改善广场休闲娱乐环境、保障广场和谐有序”被提到了议事会上,经过议事会全体成员的讨论,最终确定在结合社区现有资源的基础上,从共同约定和志愿服务两方面着手,尝试改善这些问题。具体做法:一是由居民小组长及其他活跃在广场的居民来征求长期在广场活动的其他居民的意见和建议,为制订《广场公约》打下基础。二是定期检查休闲娱乐设施,及时增补和维修。三是设立专门的广场服务志愿岗,由居民切身参与到广场的管理中,引导其他居民文明锻炼、文明娱乐。四是将广场管理纳入社区公益创投项目中来,为接下来的管理提供部分资金保障。五是将管理过程中的成绩和不足定期在议事会上汇报,以促优化和改进。方案设定后,便扎实推进,现如今,包含“爱卫生树公德、讲文明重秩序”等内容的《花园社区广场公约》已做成了广告牌设置在广场西侧,对弈长廊的破旧桌凳已登记在册并进行了部分维修和增设,广场服务志愿岗在公开招募后已确定了第一批“一小时志愿者”,并每日开展督查、引导服务。

在议事会的督促和居民志愿者的共同参与管理下,社区广场早晚锻炼团队变得自觉起来,配乐音量调到适中,既满足了自己锻炼的需求,也不影响到其他团队的锻炼和附近居民的休息,居民相互间的矛盾少了,锻炼的心情也好了。对弈长廊中的位置虽然依旧不够,但是增设的桌凳解决了部分居民的需求,大家文明对弈,其乐融融。广场上的车辆停放逐渐变得有序起来,虽依旧需要志愿者的督导和整理,但已有部分居民能够自觉将车有序停放到指定的位置,整体秩序有明显改善。实践证明,居民自治、民主管理有助于解决一些社区无法单方面解决的问题,而在《社区广场公约》和“一小时志愿者”的共同引导下,社区广场秩序和环境将会不断得到提升和优化,和谐广场、和谐社区建设将会上升至一个新台阶。

八、中昊社区:发挥主人翁意识,居民自治助推社区建设

中昊社区积极探索实践“党建引领社区自治”工作,自成立社区居民自治议事会以来,切实为居民解决涉及切身利益的问题,充分发挥了居民议事会的积极作用。

2016年4月初,樟河苑小区居民钱妮向社区议事会反映,由于小区内的下水管道堵塞,导致她家的厨房间、卫生间污水一直往外冒,严重影响了她们一家人的正常生活。接到这一反映后,社区工作人员和议事会成员立即来到钱妮家查看,发现正如她所描述,厨房间污水从地漏往外冒,异味难闻。9幢01室居民周磊也反映,她家也经常因下水管道堵塞造成污水漫延,一碰到下雨就特别严重,平时堵塞了就叫环卫所来疏通,但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议事会成员通过进一步询问及现场查看,了解到水管堵塞的主要原因是房产开发时下水管道局部设计不合理造成的,在用水高峰期或者遇到雨水天,污水就不能及时排放,容易造成堵塞。

针对小区下水管道堵塞一事,议事会专门召开了议事会议。议事会成员就现场查看的情况及造成原因展开讨论,议事会成员刘凤鸣说,真正要解决下水道堵塞问题,就必须对下水道进行改造。议事会成员李菊芬表示,樟河苑小区原来是有物管的,现在物管撤出了,成立业主委员会也没人报名,政府对这样的小区不好接管,改造的资金就不好解决。议事会表决形成了一致建议:由议事会成员与业主取得联系,共同商议解决下水道改造的资金问题。会后,议事会负责资金的收取、监管使用,同时协助推选22幢401室钱进同志为代表,全面负责管道改造事宜。

经过一个星期的管道改造,下水道堵塞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后来再没出现过污水满溢现象。小区的居民觉得通过议事会这一平台,居民真正参与到了社区建设中来,唤醒了居民的主人翁意识,真正实现了居民自治、社区共建。

评 述

相比散居时代而言,农民群居之后的管理任务更为繁杂。诸如噪音扰民、乱停车辆、散养家禽、毁绿种菜等不文明行为,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化解,不但和谐的邻里关系、社区关系难以建立,而且还隐藏着大量潜在的矛盾纠纷。因此,如何通过村居自治引导居民自己管理好自己的事务,是基层社会治理亟待破解的难题。

杨舍镇在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改革的进程中,始终秉承“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治理理念,将那些看似“家长里短”实则“惊心动魄”的难事、杂事提交议事会讨论并协商解决。由于议事会成员由村(居)民直接选举产生,具有相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因而村(居)民也愿意听取议事会的劝告和建议,自觉改正自身不文明、不规范的行为,逐渐融入小区大家庭中,从而极大地增强了自身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杨舍实践表明,在基层民主协商新平台的议事会与传统村(居)民自治平台的村(居)民委员会之间,完全存在错位发展、功能互补、相得益彰的可能,村(居)民自治之花在传统与现代民主协商的舞台上都能够自由绽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