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让文化走近百姓身边

让文化走近百姓身边

时间:2022-08-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为真正让文化走进百姓身边,2014年初,市长王忠林在聊城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在推动全市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的同时,要坚持求真务实,集中力量办好“十大民生实事”。为确保这一民生工程的完成,市政府与各县市区签订了责任状,列入年度目标考核范围。在全省乡镇综合文化站评选中,聊城60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被评为上等级文化站,80%的村庄建立文化小广场,方便群众参与文化活动。

荷花文化艺术节、葫芦文化艺术节、中老年文化艺术节、“民俗文化节”、“水文化”节、农家画展、广场舞大赛、少儿才艺大赛、国庆综艺晚会、欢乐共享庆元宵、送戏下乡、农家书屋……

上千人观看,上万人共享,使广大人民群众通过积极参与这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异彩纷呈的群众文化活动,放飞了心灵、提升了思想。

这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2014年,聊城市以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出发点,坚持文化惠民、文化乐民、文化育民、文化富民,重心下移,实施了文化惠民“三千”工程,举办文艺演出下基层1000场、为全市1000个农家书屋、1000个村文化大院配置文化设施,一场规模空前的文化惠民建设热潮席卷聊城,有效推动了全市公共文化服务实现常态化、多样化和均等化发展,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聊城文化的血液在加速流动,带着知识文化的营养从城市流向乡村,流向每一个需要的人。他们在这里取得知识的火种,弦歌处处,点亮人生的梦想。

文化惠民,在这里改变着聊城。

“农闲时节,来这里跟着远程教育学点科技知识;农忙时节,来这里摆弄下原先城里人享受的健身器材,放松一下心情,文化大院真是建到俺们心坎儿上了。”东昌府区闫寺街道大屯村村民王俊枝说起村里新建的文化大院时高兴地合不拢嘴。

聊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以“构建十五分钟文化圈”为目标,在湖河边、公园、小区等预留各种小型广场,让群众可以自主参加文化健身活动,先后投资300多万元,完成了47个健身广场的建设,同时建立了活动室、“农家书屋”等一批文化娱乐设施,有力提升了广大群众的幸福指数。

……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社会的精神给养,文化发展的生命力所在就是惠民,就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让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

为真正让文化走进百姓身边,2014年初,市长王忠林在聊城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在推动全市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的同时,要坚持求真务实,集中力量办好“十大民生实事”。实施文化惠民“三千”工程——举办文艺演出下基层1000场,为全市1000个农家书屋、1000个村文化大院配置文化设施就是其中之一。

为确保这一民生工程的完成,市政府与各县市区签订了责任状,列入年度目标考核范围。市宣传、文化、财政部门相互结合,统筹省、市、县三级文化财政经费,为农村文化大院购置了文化设施,把灯光、音响和演出器材配送到基层文化大院,对全市1771家农村大院(综合文化中心)进行了优化升级,修建了文化小广场。

全市筹资800多万元,为全市4660个农家书屋补充更新了图书、音像制品、报刊,全面提升了农家书屋服务水平。在全省乡镇综合文化站评选中,聊城60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被评为上等级文化站,80%的村庄建立文化小广场,方便群众参与文化活动。

群众能看戏,文化才有戏。文化活水要流到群众的田间地头、家门口,文化阵地不可或缺。

“这戏太好看了!咱一分钱不掏就能看大戏,心里高兴啊!”茌平县乐平镇刘庄村东头的空地上正在上演豫剧《穆桂英挂帅》,66岁的李大爷嘴里发着感慨,眼睛却一眨不眨地盯着舞台。

“我们一年500多场次的文化下乡演出,有时候,一天要连续演出三五场,累计观众超过50万人次。”茌平县京剧团团长周克全感慨地说。“一年四季我们的演出一直没停过,夏天演员常怀揣防暑药出场。”

也正是因为有这么多的演出场次,周克全自豪地表示,虽然茌平县京剧团并未出现太过耀眼的明星,也并未编排在全国叫得太响的剧目,但剧团可以说是最接地气的。“如果老百姓不喜欢我们的演出,不可能有这么多的演出场次,不可能被认定为山东演艺联盟中唯一一个县级理事单位。”

戏剧是基层群众最喜爱的文艺形式之一。在送戏下乡活动中,聊城市坚持把老百姓的需求放到第一位。按照年初调研结果,各级文化部门精心策划、周密安排,将优秀剧目送到社区、农村和敬老院。演出内容既有群众熟悉的传统剧目,又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演出了《焦裕禄》《党的女儿》等有现实教育意义的戏剧,演出节目始终做到贴近实际、贴近农民群众、贴近农村生活。一出出脍炙人口的京剧、豫剧、杂技等节目在乡村上演,为老百姓送去了温暖的文化食粮。2014年,全市已为社区、农村等基层单位免费送戏1600多场。

为提高广大城乡观众的满意度,满足观众看到“好”电影的实际需求,聊城市加快了五星级影城的开业运营,向60岁以上老年人、农民工、残疾人和低收入人群等特殊人群赠送发放齐鲁文化消费卡电影卡2.5万张。除了城区电影惠民政策外,市财政还划拨973万元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农村电影公益放映和农家书屋出版物补充及更新工程,确保全市每个行政村每月放映一场公益电影,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便捷的文化服务。

开展了村民自主选片活动,电影放映员将“省院线公司推荐影片目录”带到放映地,让农民观众现场挑选影片,及时收集农民观众对放映节目的意见和数字电影节目需求信息,以月为单位向管理站反馈,管理站工作人员将反馈信息做进一步统计。2014年先后订购了《文明乡村你我他》《现代农村生活环境治理》等各类科教片和《天职》《三子争父》《幸福的小杨屯》等优秀国产故事片在各村放映。为了宣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还放映了《焦裕禄》《孔繁森》等故事片,全市农村公益电影放映达66223场,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

为进一步活跃群众文化生活,聊城市先后举办了2014新年晚会、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读书朗诵大赛、“魅力聊城”摄影展、“美丽水城·运河风情”文艺晚会、送文化下乡、社区艺术节、少儿文艺调演、“七一”文艺汇演、全市青年歌手大赛等系列活动1000多场。并利用农家书屋在全市开展了“齐鲁农家沁书香”读书活动,在首届全国“书香之家”评选中,聊城市三个家庭入选。

为更好地服务群众文化需求,聊城市坚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根据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对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展览进行了改陈提升,新增了4D影院体验等项目;海源阁图书馆开展图书进校园、进基层活动,目前发展了20个馆外服务点,升级了图书馆管理系统,实现了二代身份证直接作为借书证,市民凭二代身份证办理借书证免除押金;购置了阅报机和电子图书下载机,实现了自助借还。海源阁还着力建设尼山书院,传承传统文化。东阿县文化馆、莘县图书馆、博物馆等即将投入使用。文化条件的改善,为群众参与文化活动提供了条件,群众的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

“我今年67了,没想到还能和聊城大学的音乐教授坐在一起学音乐,人家教授一分钱不要,还手把手地教。现在我一张嘴就和以前不一样了,我觉得自己跟个专业演员似的……”说起在“东昌文化大讲堂”声乐课上的学习,张桂英老人顿时就来了精神,爽朗的笑声不断传来。

“广场舞要想跳起来好看,动作要到位,要抬起头,不要不好意思;要伸直胳膊,这样做出来的动作才好看!”连日来,高唐县文化馆的专业人员不断走村串巷,面对面对群众进行指导。

……

从台下到台上,让群众成为文化活动的主角,反映了聊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指导理念的转变。

如今生活好了,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大幅增长,原先集中送戏送舞下乡的演出模式已难以满足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群众需要的是一块永不落幕的文艺舞台,需要的是一支永不撤走的文艺队伍。

聊城市“文化大讲堂”都是免费的,培训的形式多种多样。一方面请专家开班授课,通过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授课方式“种”文化,让众多文化爱好者与文化名人、学者专家零距离对话交流,并通过学员现场表演、现场提问,专家现场点评、现场解答等形式,激发民众的文化兴趣,提高群众文化素质,然后通过文艺骨干再培训更多的群众,这样不仅提高了群众的文化素质和技能,也扩大了受益人群;另一方面聘请专家走村串乡,对农村文艺队伍进行面对面培训。培训的内容不断扩大,先后开展了摄影、书画、器乐、曲艺、播音、剪纸、广场舞、戏曲、声乐艺术表演等20多类培训班。

“为了能让更多的群众实现自己的舞台梦想,东昌府区通过免费培训、提供设备、开办活动‘三步走’的形式,让农民有能力、有道具、有机会地展示自己的才艺。”东昌府区文广新局的一位领导说,“如今,通过政府搭台,群众唱戏的形式,更多的普通农民当上了‘主角’,他们自己编、自己演,找到了文化生活带来的满足感、幸福感。”

群众不仅是文化的受益者,更是文化创造者、参与者。基于此,聊城市变以前的送戏、送舞、送文化为今天的“种戏”、“种舞”、“种文化”,充分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让群众真正成为文化舞台的主角。

“俺每天都要来这里跳广场舞,都上瘾了,一天不来心里就发慌。”聊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久和社区居民单光屯健身队的刘丽红高兴地说:“俺的好姐妹天天来跳广场舞,如今把颈椎病都给跳好了,一个月下来瘦了好几斤,原来的高血脂病也没了。”

村村广场舞、演出进村里、电影送下乡……一系列高潮迭起的文化惠民活动实现了群众与文化的“零距离”接触,点燃了城乡居民享受文化服务、享受生活的幸福激情。

“存货都卖光了,现在只有简单加工的白皮葫芦了。”东昌府区堂邑镇路庄村葫芦加工户路东星介绍说,“葫芦本身便有福和禄的喻意,现在我们通过加工,把小葫芦编成车挂,做成中国结,或者烙画上寿星,给了葫芦更多的喻意,马上过年了,这葫芦不管是送人,还是挂在家里,都透着一股喜庆劲儿。”

“一个白葫芦是农产品,也就卖个十来块钱,但是在上面烙刻上水浒传、金陵十二钗等图案或是串上中国结后,就能卖到上百元,甚至上千元,核心就在于经过烙画、雕刻等多种工艺后的葫芦,能够更好地体现中国的文化元素。”来自河南焦作的孙卫华经理刚刚和加工户郝洪然签订了三万个葫芦的销售协议,孙经理说,随着春节的临近,焦作也将迎来一个旅游的小高峰,正是葫芦销售火爆的时候。

如今,葫芦已成为东昌府区海内外颇具盛名的文化品牌,种植总面积已有6000多亩,年生产葫芦6000万个,占全国份额的60%以上;葫芦加工企业360余家,年销售额近6亿元,产品远销多个国家和地区,综合效益达10亿元,是全国最大的葫芦生产加工基地。

东昌葫芦是聊城市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聊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临清贡砖、东阿阿胶、张秋木版年画等分别被列为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阿杂技、阳谷木雕、东昌毛笔等也久负盛名。聊城市民间艺术与民间工艺品资源优势与产业比较优势明显。为此,聊城市着眼于把文化产业作为全市战略支撑产业和朝阳产业来培育,文化产业已成为城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为使丰富的文化资源发挥更大作用,聊城市因地制宜,对葫芦、剪纸、黑陶、金鱼、雕刻等文化产业,逐一调查摸底,按照“两轴一地一区”的定位,做好了文化产业近、中、远期发展规划,全面提升东阿阿胶、冠县灵芝盆景、金正动漫、工艺葫芦等西部经济隆起带文化特色产业,形成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优势。

目前,聊城市文化产业中的九大重点行业已在转型升级中出现生机勃勃的景象,新兴文化产业也不断涌现。2014年聊城被文化部确定为网吧转型升级试点市,新增聊城金正动画有限公司和阳谷文状元木雕文化艺术有限公司两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冠县柳林镇古辕影视道具有限公司已成为全国最大影视道具生产厂,9家民营书商参展第24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是全省参加数量最多的市之一。

聊城已成为西部经济隆起带艺术品业、工艺美术业一支重要的区域力量。高唐县书画街、冠县灵芝盆景文化产业基地、东昌府澄浆玉泥文化等文化产业基地和项目全方位发展。东阿的阿胶系列产品,东昌府区的木板年画、牛筋腰带,冠县的面塑、梨木雕,茌平的黑陶、剪纸,高唐的书画等传统工艺品,已成为聊城的知名文化旅游产品,并成为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

一曲曲优美的旋律,一首首韵味十足的戏曲,一阵阵轻快的舞步,一个个发家致富的好项目,走入千万家庭,聊城的群众面貌焕然一新,城乡群众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空前高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