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图书馆是“哈佛帝国”无法复制的“心脏”

图书馆是“哈佛帝国”无法复制的“心脏”

时间:2022-08-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当我看到不少读者放弃“双休”,顶风冒雨,一步一步攀登图书馆的台阶“去充电”。哈佛大学被誉为“高等学府王冠上的宝石”。3年后,学校更名为哈佛学院。哈佛大学在校生2万人。哈佛共培养出8位美国总统,43名

当我看到不少读者放弃“双休”,顶风冒雨,一步一步攀登图书馆的台阶“去充电”。我认为,这是最值得我们文化人钦佩和感动的壮举; 当我看到老老少少的读者全神贯注,乐此不疲,陶醉其中,伏案读书的姿态。我认为,这就是人类最美的精神剪影; 当我听到年轻的读者双手捧书、轻翻书页、大声朗读的声音。我认为,这就是人间最美妙的天籁之音……请各位读者,为做“最美的自己”鼓一次掌!你们毫无“功利”目的地来参加本次讲座,就是一种“以书交友”的缘分,让我们珍惜这份“书缘”。请让我向你们——全体书友们,深深地鞠躬致敬! 因为,不读书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而在座的各位读者,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中国梦的希望所在!

如果有人问我:图书馆最美的比喻是什么?我的回答是:“天堂”!

“如果说,世界上有天堂的话,我想,一定是图书馆的模样。”——这是曾经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并担任阿根廷国家图书馆馆长的大诗人舍内尔先生的名人名言。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先生的微博亦如是说。

既然诗人说:“天堂的形状,就是图书馆的模样。”我想说的是:让全中国人永远沐浴着“天堂般的书香”,永远照耀着“天堂般的阳光”!

作为一名读者,你一迈进大学之门,你希望看到什么?

我想,花园般美丽的校园,古色古香的大门,宽敞明亮的教室,温馨整洁的公寓,价廉物美的食堂,学识渊博和设备齐全的实验室以外,你最希望看到什么?一定是一座藏书丰富,让你能够博览群书的图书馆。

因为,图书馆是人类知识的宝库,大学生的第二课堂,没有围墙的大学。图书馆是大学生们除了教室、宿舍、食堂之外出现的频率和利用时间最多的地方。

大学之大,非大楼之大。乃大师之大。北大校长蔡元培(1918年)说过:“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也”。“大学生以研究学术为天职,不当以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段。”“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机关,不可视为养成资格之所,亦不可视为贩卖知识之所。”蔡元培(1922年)又说:“本校的宗旨,就是为学问而求学问。”

让我们一起去一所全世界的顶级高校、教育界的“世界屋脊”去看一看!

一、引言

哈佛——美国第一所高等学府,是一座群英荟萃的殿堂。哈佛一个让全世界学子趋之若鹜的圣地,是多少人魂牵梦萦希望攀爬的珠穆朗玛。在哈佛,承载了美国人多少的荣誉与骄傲,似乎用多少赞叹之词也无法形容这座象征美国智慧巅峰的殿堂。

众所周知:“研究高深学问为己任的地方”——大学图书馆,是全世界任何一所大学的象征和标志性建筑。图书馆还是每一座城市的“会客厅”,向社会展示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形象、品位气质、精神和风采。

常言道:办好一所大学,必有三大支柱。一是一流的师资,二是一流的实验室,三是一流的图书馆。哈佛大学被誉为“高等学府王冠上的宝石”。成立于1636年,至今378年历史。学校的名气、设备、教授阵容、学生素质,堪称“世界一流”。该校培养数以百计的世界级的财富精英,无数的成功人士和时代巨子。

第23任哈佛大学校长科特南说过:“大学的荣誉,不在于他的校舍人数,而在于它的一代又一代的质量。”哈佛大学巨大的文化成就:关键不是因为它规模宏大,学科众多,而在于先进的办学观念和追求真理的“哈佛精神”。若想办世界一流大学,必先读懂哈佛大学图书馆。同时,图书馆还被美其名曰哈佛名校“大学无法复制的心脏”

几乎全世界莘莘学子都知道,在美国波士顿的剑桥城,在宽阔深沉、风光旖旎、碧波荡漾的查尔斯河畔,坐落着世界驰名的高校——哈佛大学。

以美国大学为例,哈佛是高贵的人文博雅传统,斯坦福是实用主义,普林斯顿以形而上的理论研究著称,麻省理工专攻形而下,以科技领先自豪。在全球高校的各种排名和评比中,哈佛大学始终在首屈一指的位置,对此独一无二的“荣耀专宠”,让全世界的大学“望其项背”。

在中国,哈佛大学的名字堪称妇孺皆知,老少咸知。特别是对于那些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家长们而言,哈佛大学充满无穷的诱惑力和巨大无比号召力。“读哈佛大学,当美国精英!”成为当下人们为子女设立的人生最高目标。尤其是被誉为“神童”的天津女孩田晓菲,先从哈佛博士,又成为哈佛教授的传奇故事,更让国人增加对这所大学在心中的憧憬与向往。

在美国,一直有“先有哈佛,后有美国”的说法盛传。始建于1636年的哈佛大学,几乎比美国成为独立国家要早一个半世纪。3年后,学校更名为哈佛学院。目的是为了永久纪念学校的创办人和办学经费的主要捐赠者约翰·哈佛。因此成为当时新世界的第一所学校和美国最早的学校。1780年,哈佛学院被破格提升为大学。如今,哈佛大学规模庞大,共有13所学院,师资力量强大,学术水平一流。全校教职员工超过14000人,包括超过2000名的教授和讲师。每个教授的平均基本工资就达19.2万美元,在美国高校中遥遥领先。同时学生的奖学金则每年达到3.38万美元,这些震撼人心的数字,再次增加了哈佛大学的光环。

哈佛大学在校生2万人。但最重要的是,该校拥有全世界最优秀的学生。尽管哈佛是许多人向往学习和深造的神圣殿堂,但是,众多成绩出类拔萃的申请者,也未必被哈佛所录取。如今哈佛大学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全世界都有极其重大的影响力,也是申请入学最激烈的大学之一。哈佛的录取率在美国是非常低的,始终停留在10%之间,堪称“百里挑一”选人才。但申请者居高不下,每年都达2万多人。不过,如果有人同时被两所高校录取,75%的人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哈佛。虽然考进哈佛不易,但是哈佛会为任何一个优秀的、有才华的学生提供入学的机会。因为,哈佛在录取时不考虑申请人的经济状况,对确需经济资助的学生会提供巨大的资助。

哈佛大学之所能“一叶小舟”发展成为世界高校中的“航空母舰”,究其原因在于她开创和形成一个自成为体系的独特办校思想和治学理念。哈佛历任校长都坚持3A原则,即“学术自由,学术自治和学术中立”。因为,这三个原则,英文单调,第一个字母者是A。哈佛大学的校训是:“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已经成为哈佛学生学习和为人的准则。哈佛校徽拉丁文的中文意思就是“真理”。

哈佛大学在择师和育人上的高标准、高质量,使得哈佛大学才得以成为群英荟萃、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世界一流学府,在出成果、出人才方面,成就斐然。哈佛共培养出8位美国总统,43名诺贝尔奖和34名普利策获得者。历经378年的发展,哈佛大学已经规模庞大,资产超群,常常被人们戏称为“哈佛帝国”。

(一)从哈佛大学最顶尖的大学图书馆——威德纳说起

1.图书馆是让读者心灵与智慧交流的地方

雍容华贵、气宇轩昂的威德纳图书馆(widener library),在建筑规模和风格上都相当突出。在威德纳图书馆建成后,“哈佛帝国”之词对哈佛而言,更是无与伦比地贴切。威德纳图书馆不管在结构和外观上,都是哈佛校内十分醒目的建筑设计,当时只有法学院的兰德尔馆(langdell hall)可以与之相媲美。

威德纳图书馆就像是一座庞大的锚,将校园里零散的建筑完整地兜拢在一块,它杰出的建筑设计,成为建筑师们设计新楼馆时的挑战。建筑师秉持着不流于浮夸、不落入华丽的设计理念,强调一眼就能看出威德纳图书馆的精神象征:一座全世界最顶尖的大学图书馆。

威德纳图书馆长250英尺、宽200英尺、高80英尺,是一座庞大的石面砖材建筑,馆前阶梯伫立着一列高耸的廊柱,上头镶着设计精致的科林斯式(corinthian)柱顶。威德纳图书馆的室内设计亦相当亮眼,有如宫廷一般:充满亮度与色泽的灰黄色大理石一片片地铺满了整个地面,画龙点睛的建筑壁画创造出独特的艺术风情。馆内宽敞的阅览室,长200英尺、宽42英尺,全部笼罩在44英尺的拱形天花板下。而馆内的藏书室,密集的书架区里摆满了无数学者的研究心血。由于藏书室是一个开放的空间,除了呕心沥血、殚精竭虑、发奋苦读、潜心研究外,这儿也成为一个有趣的约会地点。许多人曾在这个遇到心灵契合的约会对象,甚至结为终身伴侣。因此,哈佛的经济学家格里利切斯(Griliches)曾打趣地写道:“藏书室是一个让人们心灵和智慧自然交流的地方。”

2.只要图书馆存在,大学就会存在

哈佛的学业生活是相当严格的,因此威德纳图书馆几乎被大学部的学生所盘踞。曾是哈佛教授,也是史密斯女子学院校长的吉儿·科·康威(jill ker conway)在描述哈佛严格的学业生活时提到:“博士制度从欧洲引进,在19世纪末开始应用于美国大学部的教育和学习……这种研究方式似乎对学生的灵魂和需要造成极大的摧残……当天一亮,威德纳图书馆开馆之际,一群面色苍白的年轻学子鱼贯步入图书馆里,沉入浩瀚的书海中。到黄昏太阳消逝在校园那头时,才抱着珍贵的研究笔记游出图书馆。”

美国总统肯尼迪,曾经的哈佛毕业生,也曾对此写下他的想法:“某一天乔治·法门·契特瑞奇教授在哈佛校园内停下脚步,指着威德纳图书馆说道:任何一栋楼馆都可以被焚毁,然而只要图书馆存在,我们就仍拥有一所大学。我与契特瑞奇教授分享我对图书馆的崇敬之意,但另一方面我并不认同这种想法。因为,假如像契特瑞奇教授这样的老师们仍旧存在,即使图书馆被大火吞噬,仍然不会影响哈佛存在的本质……不是图书馆而是老师们,将过去的知识积累吸收后,把这些可贵的经验和智慧传给年轻的生命。处于青春年华阶段的学生们,应经历和探索该更深刻地去生命的美妙。”

3.书与生命同在

哈佛大学图书馆有这样一条馆训:“现在睡觉的话,会做美梦;而现在读书的话,会将美梦变为现实。”几乎华人知识分子到美国旅游时,首选第一站就是哈佛大学。而参观哈佛大学的第一件事,就是到维德勒图书馆(后译为威德纳图书馆)。

维德勒图书馆藏书345万册,是哈佛大学100多座图书馆中极为不普通的一座。然而,这座特殊的图书馆却极不寻常。

由新英格兰红砖砌筑的坚实墙体外,耸立着两块石碑,其中一块的碑文是:“维德勒,哈佛大学学生,生于1885年6月3日,1912年4月12日与泰坦尼克号一起沉入大海。”

另一块碑文为:“这座图书馆由维德勒的母亲捐建于1915年6月24日。馆内最有意义的一本书是《费朗西斯·培根散文集》。”

原来,当泰坦尼克号沉没之时,维德勒和他的母亲正准备登上小船逃生,突然,维德勒转过身,让母亲先上小船,自己却要返回船舱。他告诉母亲:“我忘带《费朗西斯·培根散文集》了。我不能让这本我喜爱的书沉入海底!”就这样,爱书如命的哈佛学子维德勒,为抢救一本书,最终和书一起沉入海底!

在图书馆中厅的一角,人们可以看到那本《费朗西斯·培根散文集》。它摆放于一个不大而密封的玻璃框内。书已完全褪色。这本书纸质极普通,没有精美的包装。此书是维德勒的母亲捐建成图书馆后,购买的第一本。这本书在此已静静地躺了96个年头了。书的下方写着一行字:“书与维德勒同在!”让人仿佛看到当年维德勒紧抱着它一起沉入海底时的悲壮惨烈情景……

(二)百座图书馆是“哈佛帝国”的“无形资产”和“超级股份”

1.哈佛图书馆是一个群和网络

哈佛图书馆是一个图书馆的群和网络。哈佛大学有百座图书馆,有综合图书馆、专业图书馆,每个学院有图书馆,甚至学生宿舍里也有图书馆。这些图书馆分布在波士顿的各个校园,还有的在别的城市,最远的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各馆都有其无可替代的特色,不同的图书馆藏书各不相同,面向不同的学者,侧重于不同的领域。哈佛大学图书馆是“哈佛帝国”最大的“无形资产”和“超值股份”。哈佛图书馆之多,之专业性,是为了配合哈佛大学的教学模式。哈佛教授每次课前都会布置预习内容,上课时决不会照本宣科,要求同学提问、讨论和互动。一节课的课前阅读量超过一二百页很正常。

哈佛大学早期的创始人约翰·哈佛捐给学校的主要财产就是图书,学校最大的图书馆是位于主校园里的Widener图书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图书馆正在不断将大批书籍、图片、音乐、书稿、档案和特别的藏书数码化。许多哈佛图书馆的书都可以在线阅读。

哈佛大学图书馆有一个目标。就是要使学校达到“教育的珠穆朗玛峰”,占据世界第一流的位置。图书馆和国内外100多家的计算机数据库建立了联系,热情周到地为师生提供各种资料。哈佛大学每年接待大批来自中国和世界各地的访问学者。学年结束大家交流在哈佛做研究的感受时,无不赞叹这里的图书馆系统。丰富的资料,读者至上的一流的服务设施,便利的使用和管理制度,优雅的研究环境等等,实在无与伦比。

2.复习考试期间图书馆通宵开放

哈佛图书馆无论内在和外在都各具特色。你想见识一下人类发明的第一台计算机吗?去哈佛的科学图书馆,那台计算机的实物就在门口。图书馆开放的时间通常从上午9点到晚上10点,复习应考期间,该图书馆和另外几个图书馆甚至为学生提供通宵开放的便利。燕京图书馆是哈佛有关中国和东亚研究的图书馆,是第三大馆。政府学院的图书馆没有验卡系统,周边居民和来访者也可以很方便地进馆阅读。大多数图书馆都对本校2万名师生和校外研究人员实行开架借阅。

在哈佛的多家图书馆的阅览室内,都配有舒适的沙发。读者累了,就在沙发上靠一会儿。哈佛法学院图书馆每个学生座位十分宽敞,相当于国内大学图书馆中三到四个座位的大小。哈佛学生可以通用各个图书馆,随便去哪里看书自习都可以。图书馆里随处有免费上网的电脑,可自由使用。学生也可免费使用扫描仪,只需花一些时间,就可以把一本书有关章节扫描存进U盘,带回去慢慢看。扫描仪根本没人看管,就是学生自己用。

哈佛的图书馆虽然多,用起来却很方便。距离远的图书馆不方便去借书,网上填个单,第二天书就送到你指定的地点,风雨无阻。据介绍,图书馆到郊外的书库索取一本书的费用是80美元。即使某一天只需从书库内提取一本书,图书馆也会特意派人,驱车前往提取。有些哈佛图书馆没有的书,读者可以通过馆际互借方式,从美国国内其他高校的图书馆,甚至其他国家的图书馆借阅。如果需要的仅是某一本专著的某一章节的几页,那么图书馆还可以复印好寄给读者。所有这些服务都免费。图书馆还向读者征求采购书籍的建议。如果图书馆缺研究和教学急需的书籍,读者可以直接和征订部联系,图书馆会加急订购。图书馆的专业人员为学者提供一对一的咨询和辅导,提供最有效的引导,使学者很快熟悉本专业的藏书。

3.此时,对手正在翻动书页

在哈佛人看来,学校里学的东西是十分有限的。与学校相比,社会是一本更大的书,需要不断地翻阅。

在哈佛图书馆里有这样一句训言:即使现在,对手也在不停地翻动书页!如今变化越来越快的社会,你随时随处都会遇到竞争对手。

据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调查,在美国,半数以上的劳工技能在5年内就会变得一无所用,而以前这段技能的淘汰期是7~14年。在工程界,毕业10年后所学的只是还能派上用场的不足25%。因此,懂得随时地补充能量,拥有一种学习心态才能够积极自信。

要时刻保持竞争力,就要不满足于已有的成绩,不断挑战自我,让自己更进一步。很多成功者都是以此来激励自己,不断向前的。

(三)“哈佛精神”——图书馆是大学“无法复制的心脏”

1.《凌晨四点半》的哈佛图书馆

大约在2010年秋季,有一张照片在网上疯传。说的是凌晨四点半,一个普普通通的深夜,哈佛大学图书馆的自习室里,依旧是灯火通明,人才济济。哈佛学生们,仍然在埋头苦读,挑灯夜学。开始,我一直怀疑该照片的真实性。不过,在我读过《凌晨4点半》这本书之后,我相信这张照片是真的。

书中介绍,英国电视台开辟一个专栏节目,名曰《凌晨4点半》。在普普通通的一个“昨夜今晨”,英国伦敦电视记者惊奇地发现,就在全球的人都进入梦乡,酣然入睡的时段,哈佛人依旧在向科学的巅峰攀登挺进。我想,这也许就是中国大学生与美国大学生在作息时间上的大相径庭、中西差异了吧!

中国社会科学院张冠梓博士在《哈佛看中国》一书中说:“我所在的班上国际学生和美国学生各占一半,因为课程重,作业多,大家基本上都是学到凌晨三四点钟才回去休息,上午8点钟又要准时上课,一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在国内读书时,学到夜里12点钟就觉得自己够刻苦了,可在哈佛要是这个钟点睡觉,绝对是懒学生。”

谈起哈佛,不能不介绍哈佛大学的图书馆。哈佛既然已经成为美国政府的智库,那么,哈佛大学图书馆,这里的资料收藏实在丰富,服务设施实在齐全,措施实在周到。哈佛的图书馆,大大小小,统计起来大约有100个之多。

哈佛图书馆分两类。一是综合性图书馆,如威德纳图书馆,该馆建于1638年,是哈佛也是美国年代最悠久的图书馆,同时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图书馆之一,存有1600多万册藏书。图书馆是哈佛大学无法复制的“心脏”。

另一类是专业相关的图书馆。主要是法学院图书馆、政府学院图书馆、神学院图书馆、托孜图书馆、雷蒙图书馆、方图书馆、燕京图书馆,以及政府文献馆、哈佛档案馆、利陶图书馆等。雷蒙图书馆是大学生、研究生教学参考书图书馆,备份很足,往往其他专业图书馆借不到的,这里都能借到。霍顿图书馆是档案图书馆,收藏很多美国名人的亲笔信件、照片、手稿。在哈佛的图书馆中,值得一提的是哈佛大学院系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问题。在哈佛,查阅资料一般需登录和浏览哈佛大学网站。通过哈佛图书馆的HOLLIS网,可以查阅哈佛各馆的藏书状况。HOLLIS网上还有各种电子杂志,看到需要的论文,可以直接下载;至于博士生的论文提要,哈佛网上也能看到。各种学术议题,通过网上征询,都能得到满意的答案。

2.图书馆自习墙上的箴言——“哈佛精神”的象征

哈佛大学林林总总计100个图书馆自习墙上箴言,既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也是“哈佛精神”的一种象征。读书的学子累了,抬头就能看见墙上含蓄隽永,振聋发聩、回味深长、意蕴悠远的哲理名言。

“此刻打盹,你将做梦;而此刻学习,你将圆梦。”“幸福或许不排名次,但成功排名次。”“学习时的痛苦是短暂的,未学到的痛苦是终生的。”“今天不走,明天要跑。”这些至理箴言,不仅激励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哈佛学子,甚至成为各国青少年学生恪守遵从的求学读书“座右铭”。

哈佛的学风、教风,堪称出类拔萃。如果你在图书馆自习室发现学生在打盹小憩,请千万不要打扰他。因为,他实在太疲倦,劳累过疲之所至。关于这一点,以书为证。

哈佛图书馆的故事告诫我们:要努力,一定要把优秀当成一种习惯。据2013年9月20日《环球时报》报道,美国哈佛大学作为世界“顶尖学府”,在许多方面令其他高校难望其项背,图书是哈佛DNA里一个至高无上的元素。其规模令人叹为观止的百座图书馆,是哈佛治学之依托。哈佛图书馆藏书之丰富毋庸置疑,而最难能可贵的是“学术至上”的服务理念。

3.人人都是图书馆

不规则的庭院,弯曲的街道,不高的红房子错落点缀在绿树丛中。红墙上的窗户,随意而开,满庭院都是绿色的阳光,从红墙的窗口探进,让人备感舒适,还有缓缓流过的查尔斯河——这就是哈佛大学——游然、悠然、幽然……

哈佛占地1450平方千米,没有现代化的高楼大厦,随处可见用新英格兰红砖建筑的图书馆。哈佛人爱书如命。可以说,在哈佛大学,每个人都是一座图书馆。哈佛的博士,每天要啃三本大书,还得向导师交上颇具独到见解的阅读报告。

英国一家电视台曾做过一个题为《凌晨四点半》的专题节目,内容反映的是,在一个普通的凌晨4点半,哈佛图书馆内已经坐满了静静看书、认真做笔记、积极思考问题的哈佛学子……

如果你不相信,你可以去亲眼见证:每天,哈佛大学美丽的校园沉浸于晨光曦色中。湖边、路边,许多学子正在聚精会神地晨读。走进藏书逾千万册的哈佛大学图书馆,只见每间阅览室都灯火通明,每个座位上都坐着看书的莘莘学子……

哈佛人的成功,离不开图书馆。哈佛人爱书如命,他们通过认真读书,大胆创新,将一个个梦想变为现实。

四、哈佛大学——美国“常春藤大学”联盟之首

众所周知:哈佛大学一直名列美国“常春藤大学”联盟之首。据笔者所知:“常春藤”大学(the Ivy League Colleges),指美国东部8所历史最悠久的私立大学,它们分别是:哈佛大学(Harvard univ.)、耶鲁大学(Yale Univ)、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布朗大学(Brown Univ.)、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宾夕法尼亚大学(Pennsylvania Univ.)和达特茅斯大学(Dartmouth Univ.)。这8所大学早年经常互相间举行体育比赛。由于它们的校舍内都有绿色蔓藤树枝缠绕,所以被冠之“常春藤”大学。

“这里没有梦幻式的高塔和剑桥、牛津校园的绿荫河岸,也不见弗吉尼亚大学的典雅廊柱,取而代之的是美国北方特有的方正红砖,不仅十分的高贵优雅,还透露出一股疑重大气之美。”

——任何初入美国哈佛大学的人,都会被这种特色的“哈佛红”所深深地吸引。

如果说,理论是灰色的。那么,美国“常春藤”大学“绿色丛中一点红”——就是永远的“哈佛红”……

哈佛大学图书馆是美国最古老的图书馆,也是世界上藏书最多、规模最大的大学图书馆、最热门的图书馆。哈佛大学的图书馆在全美馆藏最丰,连国会图书馆也甘拜下风。这里收藏有超过1500万册图书,550万卷微缩胶卷,650万份手稿,以及500万份照片、地图和录音带等研究资料。即使是本科生,也能利用这些丰富的资源。哈佛的电子书籍收藏系统十分强大,学生们几乎可以查看到每一期学术刊物的电子版本。

《环球时报》驻美国特约记者刘家宏在专访报道中写道:“哈佛本身就是一所有关高等教育的巨著,若想办世界一流大学,读懂哈佛图书馆是极其必要的。”有哈佛学生云:“有这100座图书馆在,哈佛大学就会一直存在。”

五、关于哈佛大学威德纳图书馆的N个猜想

1.精神象征

全世界最顶尖的大学图书馆。“哈佛帝国”,无与伦比,仅仅建设图书馆的工期就有3年。

2.皇室宫廷

充满亮度与色泽的灰黄色大理石,一片片地铺满整个地面。画龙点睛的建筑壁画创造出独特的艺术风情。馆内宽敞的阅览室,长200英尺,宽42英尺,全部笼罩在44英尺高的拱形天花板下,仿佛是一座皇室宫廷。

3.藏书室——约会地点

馆内的藏书室,密集的书架区里摆满无数学者的研究心血。这是一个开放的空间,除了呕心沥血的苦读研究之外,这里还成为一个有趣的约会地点,许多人曾经在这里遇到心灵契合的约会对象,甚至成为终身伴侣。

因此,哈佛的经济学家格里利切斯风趣地写道:“藏书室是一个让人们心灵和智慧自然交流的地方。”

4.学生盘踞地

哈佛的学业生活十分严格,图书馆经常被学生们盘踞。

早期的博士制度从欧洲引进,在19世纪末开始应用于美国大学新的教育和学习。这种研究方式,似乎对学生的灵魂和需要造成极大的摧残。

“当天一亮,威德纳图书馆开馆之际,一群面色苍白的年轻学子鱼贯步入图书馆里,沉入浩瀚的书海中。到黄昏太阳消逝在校园那头时,才抱着珍贵的研究笔记游出图书馆。”

5.图书馆在,哈佛大学在

据美国总统肯尼迪(哈佛毕业生)的说法,某一天,学生们在哈佛校园停下脚步,指着威德纳图书馆说道:“任何一栋楼馆都可以被焚毁,然而,只要图书馆依旧存在,我们就会仍然可以拥有这所哈佛大学。”

因为,即使图书馆被大火吞噬,仍然不会影响哈佛存在的本质。

图书馆和教授们,将过去的知识积累和吸收之后,把这些宝贵的经验和智慧,传给年轻人,让处于青春年华的青年学生们,更深刻地去经历知识的浩瀚和生命的美妙,追求真理和自由……

6.大学精神

所谓“大学精神”,最主要的内容就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这就是大学的核心和灵魂。

最好的大学,都有独特的大学精神。

没有哈佛,美国的历史就要重写。

哈佛的校训,追求真理,“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与真理为友。”就体现哈佛大学的精神。

7.哈佛精神,与图书馆有关

在美国的马萨诸塞海湾,有一所闻名世界的学府,在这所学府里,无论你是平民,还是富家子弟,只要你足够努力,就可以出人头地,富翁布什可以当总统,穷小子出身的克林顿也可以当总统,退学的比尔·盖茨可以成为世界首富,按部就班,辛勤工作的杰克·韦尔奇也可以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CEO……

——这所著名的高等学府就是“哈佛大学”!究竟哈佛靠什么打造了上述巨人?他们的教育中有什么深藏不露的“秘诀”?

事实上,哈佛之所以如此成功,其教育出来的学子之所以如此卓越,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哈佛精神”——尊重人生的准则行事。

所周知:哈佛创始人约翰·哈佛临终前将一半财产和所有藏书都捐赠给新成立的学院,因此,才有了“哈佛学院”。

然而不幸的是,John Hawa所赠的400本书,却毁于一场大火,只有一本书因一个学生借书未还而幸免劫难。更加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位为保护珍贵资源而立下汗马功劳的学生竟然被哈佛大学开除了!

因为,在哈佛大学有这样的规定:“借书不得带出图书馆”。为此,该学生违反了校规,因而必然受到惩罚。

这也许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可是在哈佛,这一切都顺理成章。对准则的遵守造就了哈佛人的执着,也成就了哈佛对真理的遵循。——这就是与图书馆有关的“哈佛精神”的文化遗产!(摘自《哈佛教授与儿子的对话》肖悦编著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第一版)

8.真正的哈佛(核心价值理念)

哈佛意味着许许多多,她是一所学校,一个催人思想的“思想者”,也是一个社会俱乐部。是因为她的课程不拘一格,丰富多彩。(每学期4门课)是因为她哺育如此丰富多样的富有生命力的理想,并给这些理想的价值实现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真正的哈佛,也是看不见的哈佛。她在她更赋予真理追求的灵魂中,在她无数独立而且常常是非常孤独的儿女们上。

思想,是我们大学应该成为的植物园中最珍贵的种子。“唯有孤傲的太阳方能凌空高照,唯有浩荡的激流方能永流不息。”

最真挚的人们仰慕的大学,是孤独的思想者,最不会感到孤独,最能积极深入和能够产生最丰富思想的大学。

作为独立而孤独的思想家的温床,哈佛仍然站在各高校前列。——美国实用主义创始人、哲学家詹姆斯在《真正的哈佛》一文中如是说。[1]

哈佛是一个理性自由,传统激场,资源非凡的王国,哈佛不是神话,哈佛只是一个证明,人的意志、精神、怀抱、理想的证明。(陈祖芬《哈佛的证明》作家出版社)

美国哲学家爱默生在出席哈佛大学200周年的纪念会提到:“经过200年的哈佛,校园中时时刻刻都飘荡着先人的灵魂。”他在日记上写道:“深幽的眼神窥视着与会的灵魂,一年又一年,当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往前迈进。似乎有一长列的幽灵亦跟随着群众的脚步……那长串迂回的幽灵列车来自远方,跨越时空进入永恒。”

1638年,第一个新生入学,查尔斯镇的牧师约翰·哈佛(John Harvard)指出自己所有的藏书和一半的财产给学校。校务委员会直接获王室的命令,将剑桥地区的这所学校命名为哈佛学院(Harvard College),哈佛学院因此成为当时新世界的第一所学校,也是美国最早的学院。

1642年,哈佛举行第一场毕业典礼,设置有漂亮的大图书馆,哈佛初期的制度延续英国人的传统,哈佛是一所真正的大学,而非神学院或教堂,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社会(住宿制经验)(培养神职人员,牧师,传教士,50%是宗教人士)。

17世纪哈佛人生活作息的文章,记录如是:学院的一天,始于日出之时,紧接着是一连串紧凑的作息。六点是祈祷……七点用早膳,学生们在传菜的窗台边排队,等候他们的面包和啤酒。八点、九点和十点,分别接受不同的课程,十一点用膳。此时,会在桌上使用学院的银器。午后在大厅堂有辩论会,七点半是晚膳的时段。冬天会点燃隔壁炉子及早就寝。师生祷告都在一起。哈佛虽然有举行宗教测验或是宣誓,但祷告必不可缺少。另辟有教堂和墓地。哈佛大学开启了另一条朝圣之路。

如今,凡经过哈佛铜质雕像的年轻学子,都会摘下学士帽或帽子以示尊敬。哈佛的鞋尖总是闪闪发亮,因为毕业典礼那天,毕业生太多,会触摸这位创校者的纪念雕像的脚。雕像刻着一组字:约翰·创始者。其实,这是一个谎言——清教徒殖民地人民立法成立的哈佛大学,纪念头像是以另外的人为临摹的雕像对象,而非哈佛本人。所以,画家毕加索说过:“艺术总是美丽的谎言。”

图书馆是“知识的宝库,信息的中心,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文明程度的标志。大学图书馆的规模,代表一所大学的学术水平。更是大学的心脏,标志性的建筑,形象或城市的会客厅”。

“知识分子应具成熟的智慧和独立自由的思想。这一切,全在哈佛教授和学生上展露无遗。”——学者、神职人员、校长科克南说过。

殖民地时期第一所学院——哈佛学院,获得约翰·哈佛捐赠的395英镑和大约300卷图书。寄宿制教育一度成为美国大学塑造精英人才的重要理念。哈佛大学校长艾伯特·洛厄尔借鉴英国牛津、剑桥的“寄宿制”学院模式。他深信:大学培养的精英为在知识和社会层面都有凝聚力,从而培养他们全面的人格。

大学教育必须培养学生具备独立性思维与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够灵活应对新事物,从而改变对世界的固有办法。

哈佛的校训是“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教导学生们不仅要学习知识,还要不断创新创造出新的知识,也反映出美国大学自由教育的真谛。

洪堡所创立的“三原则”: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学术自由,以及教育自由。就美国的大学本科教育而言,是一个自由人最基本的教育——通适教育。注重培养具有理性思想能力和批判精神的健全人。“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哈佛大学的校徽也显示哈佛的办学方针:其主体部分以“三本书”为背景,分别印刻有“VE”“RI”和“TAS”字母,“VERITAS”的拉丁文是“真理”的意思——“追求真理!”就是哈佛的办学方针。

“对于‘一流学府,创造奇迹’哈佛大学来说,重要的不是出了7位美国总统,43名诺贝尔得主,34名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以及数以百计的世界级财富精英,最重要的是让进哈佛的每一颗金子都闪闪发光!”哈佛大学第23任校长科南特如是说。

“大学不是营业性公司,不是国家安全的工具,不是急于在世界上用强力推行自己的社会公正观点的军事机关。”“永远不会衰退的是大学对青春和知识的追求!(美国哈佛大学350周年庆典上校长德里克博克的讲话)。

——这就是哈佛之所以为哈佛,为商界、政界、学术界及科学界贡献了无数成功人士和时代巨子的哈佛大学的成功秘诀。

9.大学的心脏是图书馆,没有图书馆的大学无法成为大学(学术活动中心)

始建于1638年的哈佛大学,当代规模最大的大学图书馆——哈佛大学图书馆,不仅在美国,在全球也是顶尖图书馆。

1837年,哈佛大学认为;“学校里很多事物都是可以替代甚至省却的,但是没有图书馆,学校就会失去最重要的特征,实际上也就失去了学校的个性。”

哈佛大学维德勒(威德纳)图书馆,直到20世纪60年代,所有在这里借阅图书的学生毕业时都必须出示一张游泳合格的证书。这是因为他本人在泰坦尼克号海难中落水溺亡。

据统计,现在全世界每年出版的图书约100万种,杂志14万余种,其他科技资料约100万件,堪称“信息爆炸”“知识爆炸”。“二战”至今,所有的图书馆都是“第三代图书馆”——“知识喷泉”。所以,只有饱学之士、博学通才才能担任馆长的重任。

10.人类文明,卷帙浩瀚的文献资料,最集中最全面的收藏

英国戏剧家萧伯纳说:“图书馆是人类的头颅。要毁灭一个国家,没有比毁灭它的图书馆更直接有效了。”有人说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有三件“国宝”不能“毁灭”:一是图书馆,二是博物馆,三是艺术馆。这三大支柱一旦损毁,整个国家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灵魂家园就会轰然倒塌,甚至不复存在……

简言之,一个国家的标志性建筑,应该是国家图书馆,正如一所大学的象征与中心,就是该所大学的图书馆一样。毕竟,国家图书馆是一个国家“精神的栖息地,文化的制高点,书籍的典藏圣地,知识的顶级神殿,文明的传承会所”……君不见:多一个图书馆,就会少一所监狱。

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世界读书日”的主旨宣言所说:“希望散居在全球各地的人们,无论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英国大哲学家培根说过:“读书,让人的精神变得高尚!”让一个民族变得更加文明,优雅和高尚的唯一方法就是,广泛持久地开展“全民读书运动”。

“如果整个世界文明被毁灭,而图书馆依旧保存着的话,人类将很快重建自己的文明。反之,将会经历一段漫长的时间。”波普尔(英国)

有一句名言说得好:“一所大学不能说明什么,除非有一座了不起的图书馆。”办好大学要有了3个基本条件:好的教师,好的实验室和好的图书馆。

哈佛大学图书馆是美国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大学图书馆。所以,哈佛大学是美国及世界上最好的大学之一。

哈佛没有高楼大厦,只有新英格兰的红砖墙。即使诺贝尔奖获得者也不过在校园有一个绝不起眼的停车位。毕竟哈佛最起眼的是100座图书馆,尤其是一个个像图书馆那样的人。或者说,一个人就是一座图书馆。哈佛或哈佛人是不需要任何的包装。

有一位学者曾经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她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都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必然是美丽文明的城市。”

就像中央电视台2016年度“读书公益广告”的台词:“通过阅读,可以舒展心灵的翅膀,让笑容变得灿烂;可以仰望思想的星空,让目光变得深邃;搭建理想的阶梯,让岁月变得充实;可以品味别样人生,让生活变得阳光!”(曹保印)

正如著名文化教授余秋雨语:“一个国家和民族,永远需要一批人,成为文化与书籍的抢救者、探险者、守护者和传承者。忠心耿耿,无怨无悔,义无反顾,甚至如痴如醉。”

六、结束语

图书馆是大学的灵魂。不论现在或将来,图书馆收藏都是人文学者埋藏智慧矿物的宝库,无所不有的智慧与收藏。

《论出版自由》中,图书馆被誉为“宝贵的生命血液”。

“图书馆,应该成为国家的记忆中心,应该是这个国家的思想、语言以及整个历史储存的地方。”

“真正的大学”,其实就是“一套藏书”。哈佛大学20世纪初富有开拓精神的图书馆馆长柯立芝说:只有提供书籍这个“不可缺少的核心”才能实现学术上的伟大成就。

柯立芝相信:最好的图书馆,必须质量与数量兼而有之。大学的学术研究,要探索一个新的领域,每次都必须以书籍为后盾。

哈佛大学校园内,任何其他的建筑被烧毁了,只要图书馆还在,哈佛大学仍旧存在!

……

书籍不会消亡,云南省图书馆是云南人的顶级图书收藏中心与天地!

图书馆是一座灯塔,一座智慧与知识的灯塔,光明照亮整个世界。

“你能够在任何时候用钱买书,但是你不能建成一所一二百年历史的图书馆,哪怕是你花掉全部国家的经费也办不到!”

伟大的图书馆不是靠建筑师成就的,它是多年生长而成就的。图书馆员的最高境界是咨询信息工程师、古籍文献专家、藏书家。

“茶能醉我,无须酒。书能香我,不用花。”作为一名读书人,我希望大家记住一句话:知识改变命运,读书创造未来,智慧成就梦想,文化引领时尚!

有一位著名学者说过:你所站立的那个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再黑暗。

最后,我想说的是:你我他皆读书,中国就不会愚昧;你我他进图书馆,中国就会增加智慧;你我他一旦璀璨绽放,中国就会百倍辉煌!

今天的读书讲座到此结束,让我们一起敲响铜鼓……谢谢大家!

参考书目与注释

[1]张冠梓.哈佛看中国.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道格拉斯·山德-图奇.哈佛大学人文建筑之旅.陈家祯,译.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3]哈佛大学图书馆相关报道.环球时报,2013-9-20.

[4]百度百科介绍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相关资料.

[5]韦秀英.凌晨四点半.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2.

【注释】

[1]大学精神档案.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13-21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