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时间:2022-08-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如何理解人性与人的本质?人的本质问题是人的哲学理论的核心问题。揭示人的本质就意味着洞察人的根本,探讨人产生的原因和存在发展的根据,反映人的发展趋势。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后的本质的区别,而造成这一区别的是劳动。只有人的“自然属性”或“自然基础”,没有人的“自然本质”。正是这些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了人的本质。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

大学阶段是人心理发展的过渡时期,是大学生形成系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系统学习人生观、价值观的理论,结合个人实际和社会现实,深入思考“人是什么”、“人生是为了什么”、“怎样的人生更有意义”等问题,对于同学们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至关重要。

第一节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人的生命过程与其他动物的生命过程不同,人生绝不仅仅是一种自然过程,还包含着极为丰富的社会内容。人不仅活着,还要生产、交往、创造,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形成一定的人生价值目标,以一定的人生观指导自己的行为,赋予人生这样或那样的意义。成就什么样的人生,是事业有成,还是庸碌无为;是崇高善良,还是卑鄙邪恶;是彪炳史册,还是遗臭万年;除了客观历史条件和机遇等因素的影响之外,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人们有什么样的人生观、价值观,取决于人们追求什么样的人生目的、怎样认识和对待人生、怎样实现人生的价值。

一、世界观与人生观

世界观就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世界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众所周知,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所以人类从诞生之日起,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就不得不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并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实践中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在实践过程中,人们逐渐形成了对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看法。因此,世界观来源于人的生产和生活实践。

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意义、价值、目的、理想、信念、追求等问题的根本观点和看法,是世界观在人生问题上的指导和运用。人生观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领悟人生真谛,首先要对“人是什么”或“人的本质是什么”有一个科学的认识。这既是一个古老的问题,又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在中外思想史上,许多思想家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这些见解之所以不同,是因为人生观的形成,要受到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教育水平、社会阶层、地理条件和生存状态的制约。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接受的教育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人生观。当然,这些见解中也不乏真知灼见,为科学地揭示人的本质提供了大量的思想资料。到了19世纪中叶,马克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揭开了人的本质之谜。他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从而使人的本质问题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得到了科学的说明。

如何理解人性与人的本质?人的本质问题是人的哲学理论的核心问题。哲学史上许多思想家之所以把人的本质归结为人的自然性、社会性或理性,从方法论上看,就是基于对“本质”的这种传统的、静态的理解,而这种结论则是同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哲学理解根本对立的。我们知道,马克思始终坚持: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人的本质是历史的和不断发展变化的。所以,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人的本质问题实际上是指什么使人成为人的问题与人如何产生和发展的问题。揭示人的本质就意味着洞察人的根本,探讨人产生的原因和存在发展的根据,反映人的发展趋势。

根据这种理解,人性和人的本质在马克思看来就是不同的,它们是关于人的不同层次的问题。人性是人作为类存在物所具有的共性,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性;人的本质则是人成其为人从而区别于一切动物的根源,或者说是产生、形成人及其特性的根据和原因。人的本质决定着人的特性,人的特性从一定的侧面表现和反映着人的本质。人的特性有多个,而人的本质在同一层次只有一个。

就人与动物的不同来说,人性是人与动物的外在属性方面的区别,可以根据人的种种特性把人和其他动物分开。如马克思所说,可以根据意识、宗教或者随便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这种区别的标志是多种多样的;而人的本质作为人的内在根据是人在如何成为人而动物如何不能成为人的原因方面的区别,这种区别是最后的区别、唯一的区别。恩格斯说,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单纯地以自己的存在来使自然界改变;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后的本质的区别,而造成这一区别的是劳动。

恩格斯的《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的题目就说明:劳动是人和动物的分水岭。能够制造、使用工具从事劳动的是人;不能制造、使用工具从事劳动的是动物。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也写得很清楚,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尺度活动,而人则是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按照“内在的尺度”和“美的规律”进行劳动。所以从本质上说人不是动物,而是由于克服了所有动物的存在方式、活动方式的局限性最终从动物中“提升”出来的劳动者,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人的本质只能是社会的,不能是自然的。只有人的“自然属性”或“自然基础”,没有人的“自然本质”。

任何人都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人。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的自然属性也深深打上了社会属性的烙印。每一个人从他来到人世的那天起,就从属于一定的社会群体,同周围的人发生着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如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家庭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道德关系等。正是这些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了人的本质。人们正是在这种客观的、现实的、不断变化的社会关系中塑造自我,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成为具有个性特征的自我。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不断面对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问题,逐渐地认识和领悟人生。到了一定年龄,无论自觉与否,都会形成与自己的生活阅历、实际体验密切相关的关于人生的根本观念、价值判断和前后一贯的生活态度,这就是一个人的人生观的体现。

世界观和人生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方面,世界观决定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正确的世界观,是正确的人生观的基础,人们对人生意义的正确理解,需要建立在对世界发展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的基础之上。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人生观从属于世界观,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也就不可能有正确的人生观。另一方面,人生观又对世界观的巩固、发展和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个人的人生观如果发生变化,往往会导致世界观也发生变化。现实生活说明,一个人即使曾经树立起了正确的世界观,但在人生实践中如果经不起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人生观的侵蚀,放弃了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那么,他就必然会丧失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

二、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

人生观是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主要方面体现出来的。人生目的,回答人为什么活着;人生态度,表明人应当怎样对待生活;人生价值,判别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这三个方面相辅相成,其中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有什么样的人生目的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就会追求什么样的人生价值。

人生目的是指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是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如果把人生观比作一个系统,人生目的就是这个系统的“发动机”和动力源

人的社会性和能动性决定了人所从事的任何社会实践活动,都必然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和自觉性。人生活动的目的性是人与动物的一个很重要的区别,而人生目的的不同则是区别不同人生观的根本标志,人生目的在人生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人生目的决定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一方面,人生目的规定了人生活动的大方向,对人们所从事的具体活动起着定向的作用。另一方面,人生目的又是人生行为的动力源泉,为实现人生目的,人们会注重培养能力、磨练意志,做奋发进取的拼搏和持之以恒的努力。古今中外众多创造了辉煌壮丽人生的志士仁人,多在青年时期就确立了正确的人生目的,以坚忍不拔和百折不回的勇气和毅力,克服人生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始终朝着正确的人生发展方向前进,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人生目的决定一个人持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在人的一生当中将会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与各种矛盾进行斗争。面对这些困难和挫折,不同的人生目的会使人采取不同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人生目的可以使人无所畏惧、顽强不屈、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勇往直前;错误的人生目的则会使人或是投机钻营、铤而走险、违法犯罪,或是虚度人生、游戏人生、放纵人生,或是悲观消沉、看破红尘、厌世轻生、萎靡不振。在历史和现实生活中,许多事业有成者,无不是在其正确的人生目的支配下,以昂扬乐观的人生态度正确对待人生中的坎坷,从而成就自己的事业。

人生目的决定采取什么样的人生价值标准。不同的人生目的会有不同的人生选择,不同的人生选择又决定不同的人生追求,不同的人生追求决定着不同的人生价值。正确的人生目的会使人懂得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从而在工作中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任劳任怨、踏踏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错误的人生目的则会使人把人生价值理解为向社会或他人进行索取,从而以追逐个人私利为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在日常生活中,持这样的人生目的之人往往忽视国家和集体利益,甚至做出损害国家、社会和集体利益的事情。

可见,人生目的是人生的航标,它指引着人生的航向,决定着人生的根本方向。不同的人生目的决定了人为什么而活,以及怎样去活,也决定了人的一生是光彩耀人还是卑鄙肮脏。高尚伟大的人生目的造就为社会、国家和人民自觉自愿奋斗贡献的人生。

三、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所谓人生态度,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愿。每个人在人生实践中,都会遇到义和利、荣与辱、善和恶、苦与乐、成和败、得与失等人生矛盾,如果以正确的人生态度对待和处理这些问题,就可以正确地把握人生,取得人生的成功。

社会环境和人的个性差异是影响人生态度形成的主要因素。人们总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中进行自己的人生实践的,社会生活对个体生活的影响总是会透过一个人的人生态度表现出来。任何一种人生态度在本质上都是个体在自身生活体验中得出的关于社会生活的基本看法。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整个西方社会笼罩在一片悲观失望的情绪当中,人们对社会理想、公平和正义失去信心,对国家的命运前途深感忧虑,以至于在20世纪60年代西方社会出现了“嬉皮士”、“朋客”等所谓“垮掉的一代”、“颓废”的一代。它们所代表的人生态度不单单是个体的一种生活体验,而是人们对当时西方社会生活的一种群体意识的反映。同样,人的个性差异以及境遇的不同,包括家庭背景、受教育程度以及能力、性格,特别是个体心理素质的差异,也会直接影响和制约人生态度的形成和变化。一般来说,一个乐观向上、热爱生活、积极进取、意志坚定的人,在社会生活中通常会把更多的关注投向社会和集体,并对前途充满信心,而不是把个人挫折和失意消极地扩展为对整个社会生活的不满。

人生态度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会使人充满自信,意志坚强,摆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竭尽自己的聪明才智,努力为社会多作贡献。而消极颓废、碌碌无为的人生态度,则会使人理想泯灭,意志销蚀。要么庸庸碌碌、得过且过,以冷漠和不负责任的态度对待社会和人生;要么只关心个人的境遇和前途而不择手段,甚至危害国家。

人生态度既制约着一个人对人生矛盾和问题的认识和把握,又影响着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和人生走向。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人生态度千差万别,有理性的也有非理性的,有乐观的也有悲观的,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当代中国大学生身处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着难得的人生机遇,也面临着艰巨的人生挑战,在人生实践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困难,需要端正人生态度。

(1)人生须认真。以认真的态度对待人生,就是要严肃思考人的生命应有的意义,明确生活的目标和肩负的责任,既要清醒地看待生活,又要积极地面对生活。大学生要正确地认识和处理人生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不能得过且过、放纵生活,否则就会虚掷光阴,甚至误入歧途。要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国家和社会负责,自觉承担起自己应尽的责任,满腔热情地投身于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在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力量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人生当务实。从人生的实际出发,以科学的态度看待人生,以务实的精神创造人生,以求真务实的作风做好每一件事。要把远大的理想寓于具体的行动中,不能好高骛远、空谈理想、眼高手低,否则就会脱离实际,一事无成。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和人生态度,正确面对人生理想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矛盾,更好地把人生意愿与个人情况和社会实际结合起来,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情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3)人生应乐观。热爱生活、乐观向上、对人生充满自信,体现了对自己、社会和生活的积极态度,这种态度是人们承受困难和挫折的心理基础。大学生处于人生特定的成长阶段,面对学习、就业恋爱等实际问题,一些事情不可能完全尽如人意、一切顺遂,可能会有失望和暂时的困难和挫折。我们应该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不能因为自己的期望没得到满足或者遇到困难和挫折,就消极悲观、畏难退缩,甚至颓废堕落、自暴自弃,更不能因此轻生。我们要相信生活是美好的,前途是光明的,困难和挫折只是暂时的,做心胸豁达之人,在生活实践中不断调整心态,磨练意志,形成热爱生命、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4)人生要进取。人生实践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大学生应该学会适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以开拓进取的态度迎接人生的各种挑战,不断领悟美好人生的真谛,体验生活的快乐和幸福。我们要积极进取,不断丰富人生的意义;自强不息,充分发挥生命的创造力,在为他人谋福利、为社会作贡献中努力提升生命的价值,在创造中书写人生的灿烂篇章。

四、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

由于人们在现实社会关系中的地位不同,经济利益和政治立场不同,生活经历、人生境遇、认识水平的不同,人们对人生的看法也不同。不同的人生观往往意味着不同的生活道路和生活方式,并赋予人生以不同的意义。因此,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下,选择正确的人生观,摒弃错误的人生观,是同学们应该严肃对待的重大人生课题。

尽管在人类社会长河中涌现过形形色色的人生观,但只有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内容的人生观,才是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才值得同学们终生尊奉和践行。

科学高尚的人生观就是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从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到列宁提出的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再到毛泽东精辟概括的“为人民服务”,反映了为人民服务思想和命题的形成及发展的过程,反映了无产阶级人生观、道德观的形成、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形成的。1848年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人的合著《共产党宣言》正式出版,在该书中,他们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2]

毛泽东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思想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把人生目的精确地概括为“为人民服务”。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了文艺应该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他说:“对于过去时代的文艺形式,我们也并不拒绝利用,但这些旧形式到了我们手里,给了改造,加进了新内容,也就变成革命的为人民服务的东西了。”[3]在这里,毛泽东第一次把“为人民服务”提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历史观的高度,赋予其新的科学内涵。

1944年9月,毛泽东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在为中央警备团战士张思德举行的追悼会上,他以《为人民服务》为主题作了重要讲话。在这次讲话中,毛泽东系统阐述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他指出:“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4]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几代中央领导人,都结合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阐述了为什么要树立为人民服务人生观的深刻道理。为人民服务作为无产阶级的人生观、道德观,不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熏陶、感染了一代代革命者。在共产党人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树立起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必将促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更快更好地向前迈进。同学们应当自觉地用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指引人生,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实践中创造人生的价值。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但是,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由于受国内外各种思潮的影响,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错误的思想观念,使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人生观有所滋长,在一定程度上侵蚀着部分大学生的纯洁心灵,这不利于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这些错误思想观念,要认识和警惕,认真辨析它们的实质,自觉抵制它们的侵蚀。

1.反对拜金主义人生观

所谓拜金主义亦称货币拜物教,是随着私有制和商品货币关系产生而出现和发展起来的一种腐朽没落的价值观念。在现实生活中,拜金主义表现为对金钱的盲目崇拜和迷信,以追逐金钱为人生的最高价值,并且主张一切价值都要服从于金钱价值。

在人类历史上,有了金钱就有了对金钱的崇拜,但拜金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却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形成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是人与物关系发生异化的结果。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揭示的那样,“资本主义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酋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它使人与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5]“在资产阶级看来,世界上没有任何一样东西不是为了金钱而存在的……除了快快发财,他们不知道还有别的幸福,除了金钱的损失,也不知道还有别的痛苦。”[6]

拜金主义人生观是一种认为金钱可以主宰一切,把追求金钱作为人生至高目的的人生观。其最大特点是把金钱和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职能泛化,成为人们一切社会交往的媒介,从而使金钱和货币不仅成为表示商品价值的符号,而且成了社会交往关系中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再没有其他的关系,金钱也成为衡量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准。小说《百万英镑》所反映的就是资本主义人与人之间这种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以及金钱万能的拜金主义价值观。亨利一旦拥有了一张百万英镑的支票,就能赢得尊敬,享尽人间荣华,而一旦失去了支票,就会瞬间变成遭人白眼的流浪汉。由此可见,在一个拜金主义盛行的社会里,必然是物欲横流、人情冷漠、尔虞我诈、道德沦丧。

拜金主义是引发权钱交易、行贿受贿、贪赃枉法等丑恶现象的重要思想根源。如果听任其滋生甚至泛滥,将会对社会和个人造成极大的危害。在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拜金主义。

2.反对享乐主义人生观

享乐一词,源自古希腊语“hedone”,意为“享受安多”,通常包含物质追求和精神满足两个方面的内容。享乐主义作为一种有影响的社会思潮,是特定民族、阶级、阶层或社会团体思想倾向和生活态度的反映;作为一种系统化的理论主张,享乐主义的核心理念是个人主义,把获得感官上的快乐和物质上的满足作为一种人生目的和人生境界。由此可见,享乐主义人生观是一种把享乐作为人生目的的人生观,主张人生的唯一目的和全部内容就在于满足感官的需求与快乐。

享乐主义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确切地说,是私有制和阶级社会的产物,其在本质上是一种剥削阶级的人生观。马克思曾指出,享乐哲学一直就是享有特权的社会阶层人士的巧妙说法,它不是整个社会的人生观。享乐主义者把个人欲望上的贪得无厌和生活方式上的自由放纵当做是最大的物质享受和精神满足,就必然会在思想感情上鄙视劳动和劳动人民;一旦它把社会财富看做是自我贪婪的俘获物,就必然声色犬马、好逸恶劳、骄奢淫逸、玩物丧志。正如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所言,现代资本主义的全部症结所在,是经济和文化的人为分裂,即用高科技装备起来的物质生活看起来完全是理性的,而现代文化却向人们传播纵欲,推崇非理性的生活方式。

马克思主义在强调人作为理性的社会存在物的同时,并没有忽视人类生存的感性特征。物质生活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基础,只有人类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得到了满足,才有可能进行精神的创造性活动。因此,人们在辛勤劳作之后享受生活,这是正当的需要,是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然而,如果把享乐尤其是感官的享乐变成唯一目的,作为一种“主义”去诠释人生的全部意义,则是对人的需要的一种褊狭理解,由此确立的人生目的是不正确的。比如,一些青年人用父母辛苦劳作挣来供自己上大学深造的血汗钱去比阔气、摆排场,超出自己的承受能力超前消费,追逐名牌和奢侈品,有的甚至负债累累。这些错误的观念和行为,不仅危害青年人的健康成长,而且危害社会风气。因此,同学们一定要深刻认清我国的国情,摆脱享乐主义的“陷阱”,正确理解消费与节约的关系,确立健康文明的消费观念。

3.反对个人主义人生观

个人主义一词源于拉丁文(individuum),意为不可分割的东西、个体。个人主义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和道德原则,是随着私有观念的产生而出现,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孕育、发生和发展而不断成熟和完善的一种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和道德理论体系。因此,个人主义人生观就是一切从个人出发,把个人的利益放在集体利益之上,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的思想。它主张个人本身就是目的,具有最高价值,社会和他人只是达到个人目的的手段。

个人主义人生观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的产物,是资产阶级世界观的核心。个人主义在资产阶级革命的早期,在争取个人权利和自由、反封建专制方面,具有积极意义,但是从19世纪开始,一些敏锐的资产阶级思想家就已经意识到个人主义同时还具有销蚀社会的一面。20世纪以来,西方思想家对个人主义的批判更是不绝于耳。个人主义作为资产阶级的人生观,与社会主义的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是根本对立的。极端个人主义是个人主义人生观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它突出强调以个人为中心,否认社会和他人的价值,甚至不惜采用损人利己的方式来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极端个人主义在个人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上表现为极端利己主义和狭隘功利主义。我们应旗帜鲜明地反对个人主义,反对个人主义人生观,特别是极端个人主义人生观。

以上各种错误的人生观尽管在形式上五花八门,内容上不尽一致,但这些都是剥削阶级的人生观,它们有着共同的特征。一是它们都是没落阶级的人生观,反映的都是狭隘的阶级利益,不可能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二是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凸显个人,忽视或否认社会性是人的存在和活动的本质属性,对人的本质的理解是错误的。三是对人的需要的理解是片面的,夸大了人生的某方面需要,而无视人的全面性和人生的全面需要。这样的人生观显然是错误的。同学们应当顺应时代潮流,坚决摒弃错误的人生观,选择并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第二节 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关于人生的意义,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说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说法。人生在世,应该懂得做人的意义,人们只有找到了自己对生活意义的答案,才会自觉地朝着选定的目标努力,用全部的情感、意志、信念去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一、价值观与人生价值

价值是一个含义十分复杂的范畴,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含义。从哲学上看,价值是一种关系,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时的关系,是客体固有属性与主体需要发生关系时所产生的属性,即客体对于满足主体的需要有意义。所以在一般意义上,价值是指对能够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属性及与自身关系的一种认定。某种事物或现象具有价值,就是该事物或现象,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成为人们的兴趣、目的所追求的对象。在日常生活中,价值是人们几乎每时每刻都会碰到的问题。例如,做事说话经常要考虑“有没有用”、“有没有利”、“值不值得”,这里的“用”、“利”、“值”就是一种价值判断。

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什么是价值、怎样评判价值、如何创造价值等问题的根本观点。价值观的内容,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是光荣还是可耻的评价标准。

人生价值观是一种特殊的价值观,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关于人生意义的看法和评价标准,也就是关于什么样的人生目的最值得去追求、人怎样生活才最有意义的观点。在关于人生的思考中,回答“为什么”的问题,即人生目的问题,要以人生的价值特性和对于人生的价值评价为根据。一个人自觉地追求着自己认定的人生目的,是因为他对自己选择的生活作出了肯定的价值判断,认为这样的生活具有或者能够创造价值。回答“怎么样”的问题,即人生态度问题,同样要以对人生的价值判断为根据。一个人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对待生活,处理生活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是因为在他看来,这样或那样的生活方式才是有意义的。对人生价值的看法,在整个人生观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它在深层次上影响、制约和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为人们的人生目的和人生态度的选择提供依据。

人生价值内在地包含了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任何价值都是表示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意义,人的价值也是如此。不过在社会实践中,人在价值关系中的主体、客体的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人既是主体,又是客体,是主客体的有机统一。一方面,个人是价值主体,他把他人和社会作为自己的价值客体,他是需要的主体,有其自身的需要,要依靠他人和社会的活动及其成果来满足自身的需要,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向社会的索取,或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这种满足使个人得以存在和发展,从个人角度来说,即是他的自我价值,换句话说,个人通过自身活动从他人和社会那里获得必要的资料来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这就是所谓人生的自我价值。另一方面,个人又成为他人和社会的价值客体,以其活动及成果来满足他人和社会的需要,这就是个人的社会价值,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人在价值关系中是主客体的统一,人生价值也是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当代大学生只有正确地理解人生价值的内涵,明是非、辨善恶、知荣辱,才能在实践中最大限度地创造人生的价值,成就人生的辉煌,为社会和国家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

对于人生价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但是对于人生价值的衡量,却不能由自身来决定,而是必须由他人来完成,因为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是客观的。人生价值并不是人们对自身需要的满足,而是以人们对他人或社会需要满足的程度为标准的。所谓对他人或社会需要满足的程度,即对他人或社会所作出的贡献。个人对社会和他人的生存和发展贡献越大,其人生的社会价值也就越大,反之,人生的社会价值就越小。

正确对待人生价值,不仅要正确认识人生价值的内涵和特征,还要正确认识和把握评价人生价值的客观标准。

(一)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

人生价值内在地包含了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来说所具有的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

人生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二者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在人的社会生活中,“每个人是手段同时又是目的,而且只有成为他人的手段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并且只有达到自己的目的才能成为他人的手段,——这种相互关联是一个必然的事实”。[7]个人既不单纯是社会和他人的手段,也不单纯就是目的,所以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具体表现为:

(1)人生的自我价值不仅是个体生存的前提,也为个体的发展提供条件。个体提高自我价值的过程,就是通过努力自我完善以实现全面发展的过程。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构成了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基础。

(2)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基础,没有社会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就无法存在。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人总是生活在社会当中,个体无法脱离社会而存在和发展。个体的人生活动不仅具有满足自我需要的价值属性,还必然地包含着满足社会需要的价值属性。人是社会的人,这不仅意味着个体物质和精神的需要必须在社会中才能得到满足,还意味着以怎样的方式和多大程度上得到满足也是由社会决定的,也就是个人价值的实现取决于他的人生活动对他人和社会的贡献,即他的社会价值。

(二)人生价值的标准

人生价值评价的标准有根本尺度和基本尺度。

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

评价人生价值的基本尺度,是劳动以及通过劳动对社会和他人作出的贡献,这是社会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的普遍标准。一个人对社会和他人所作的贡献越大,他在社会中获得的人生价值的评价就越高。劳动和贡献的尺度作为社会评价人生价值的基本尺度,正是对人生评价根本尺度的一种具体化。在我们今天所处的社会主义社会中,衡量人生的价值标准就在于看一个人是否以自己的劳动和聪明才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真诚奉献,为人民群众尽心尽力服务。

人是社会的人,总是生存和活动于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当中,并受到一定社会关系的制约。在实际生活当中,人们会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通过一定的方式实现自己的人生目的,以独特的思想和行为赋予生活实践以个性特征。不过,任何个体的人生意义只能建立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条件基础之上,并在社会中得以实现。离开一定的社会基础,个人就不能作为人而存在,当然也无法创造人生价值。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人生价值的最基本内容。一个人的生活具有什么样的价值,从根本上说是由社会所规定的,而社会对于一个人的价值评判,也主要是以他对社会所作的贡献为标准。

(三)人生价值的评价方法

要比较客观、公正、准确地评价社会成员人生价值的大小,除了要掌握科学的标准外,还需要掌握恰当的评价方法,要做到以下四个坚持:

(1)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由于每个人的职业不同、能力大小不同,对社会贡献的绝对量也不同,不能简单地认为能力大的人就实现了人生价值,能力小的人就没有实现人生价值。考察一个人的人生价值,要把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同他的能力以及与能力相对应的职责联系起来。在社会主义社会,任何人只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兢兢业业,尽了自己的力量和责任,就应该对其人生价值给予积极肯定的评价。

(2)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发展与进步,社会劳动的内容是物质生产劳动和精神生产劳动的统一。因此,评价一个人人生的价值,不仅要看他对社会作出的物质贡献,也要看他对社会作出的精神贡献。现实生活中,人们容易把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局限于物质贡献,而忽视其精神贡献,其实,精神贡献同样是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3)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前提,评价人生价值的大小主要应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对社会所作的贡献。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否认人生的自我价值。社会是人创造并由个体组成的,人的自我完善和全面发展、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将使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确立更好的基础。

(4)坚持动机和效果相统一。动机和效果是相辅相成的,动机引发行为,行为造成效果;效果由行为造成,行为由隐藏其后的动机支配。一般说来,动机善,相应的效果也善;动机恶,效果也恶。但是,行为的动机与效果并不总是一致的,在某些情况下,善的动机也可能产生恶的效果,恶的动机也可能产生善的效果。在人生价值的评价中,要在坚持动机和效果辩证统一的基础上,注重其人生实践的最终结果,又要全面考察其具体的人生实践历程。诚如毛泽东所说:“社会实践及其效果是检验主观愿望或动机的标准”[8],“一个人做事只凭动机,不问效果,等于一个医生只顾开药方,病人吃死了多少他是不管的。又如一个党,只顾发宣言,实行不实行是不管的。试问这种立场也是正确的吗?这样的心,也是好的吗?事前顾及事后的效果,当然可能发生错误,但是已经有了事实证明效果坏,还是照老样子做,这样的心也是好的吗?我们判断一个党、一个医生,要看实践,要看效果;判断一个作家,也是如此。真正的好心,必须顾其效果,总结经验,研究方法,在创作上就叫表现手法。真正的好心,必须对于自己工作的缺点错误有完全诚意的自我批评,决心改正这些缺点错误。”[9]通过联系动机看效果,透过效果观察动机,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客观地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

三、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

人们根据自己的价值标准选择人生目的,在实践中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是,人们的实践活动从来都不是随心所欲的,任何人都只能够在一定的条件下,运用恰当的方法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因此,正确把握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和方法至关重要。

(一)人生价值实现的社会条件

实现人生价值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人生价值是在实践创造中实现的,人的创造力的形成、发展和发挥都要依赖于一定的社会客观条件。在人类历史上,许多有抱负有才能的人之所以未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目标,就是因为缺乏实现人生价值的社会客观条件。在社会主义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改革开放以来所形成的良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巨大成就,为人们实现人生价值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大学生要珍惜难得的历史机遇,把自己的人生价值目标建立在正确地把握当今中国社会发展为我们所提供的条件的基础上,努力、充分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社会、国家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人生价值目标要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与具有客观真理性的主导价值目标相一致。任何社会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都有其居于主导地位的价值目标,只是不同社会其价值导向的内涵不同而已。社会主导的价值目标在客观上制约着个体的价值目标,个体的价值目标必须符合社会主导的价值目标。从个体追求人生价值的角度看,这个定向不可颠倒,个体对此认识越自觉、越深刻,人生价值的追求则越主动,实现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就会陷入被动,走弯路,付出较大的代价,甚至迷失真正的价值目标。当然,个体价值目标必须与社会主导价值目标相一致,并不是简单地以社会的导向替代个体目标,也不是简单地附和社会实际存在的某种价值目标,而是指与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具有客观真理性的主导价值目标相一致。在现实社会中存在着的各种不同的人生价值目标,许多是不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选择这样的人生价值目标,就可能走错人生之路,使人生的路越走越窄。我们要学会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确立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主导价值目标相一致的人生价值目标。

(二)人生价值实现的个人条件

实现人生价值要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个体自身条件主要由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知识水平、生理、心理条件等方面的要素构成,每个人的自身条件都会与其他人有一定的差异。现实生活中往往存在这样的情形,某一个具体的价值目标,对这个人来说是恰当的、比较容易实现的,而对另一个人来说就未必如此。因此,每个人都应当实事求是地根据自身的条件来确定自己的人生价值目标。大学时期是一个人自身条件变化较大的阶段,再加上社会经验、人生阅历等方面的局限性,人们往往容易把主观的想象当作对自身条件的认知,夸大或者低估自身的能力,不切实际地抬高或者贬低自己,从而给人生价值的实现带来意想不到的障碍。因此,客观地认识自己,是确定人生价值目标的重要前提。

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锻炼实现人生价值的本领。人在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自身条件的限制,这些条件有些是天生的,但绝大多数是可以改变的。所以,个人的主观努力,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的实现程度。这就要求大学生要积极主动地通过学习、锻炼,使自己的能力不断得到加强。比如,一个人最初只有参与劳动的一般体力条件,但在劳动过程中,他会不断地提高技巧,积累经验,劳动能力就会不断得到增强。大学生可塑性强,正处于增长知识才干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抓住这一人生的美好时期,努力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努力创造实现人生价值的良好条件。

立足于现实,坚守岗位,尽职尽责,发奋努力。人生价值终究要通过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来体现,通过自己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展现出来。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爱因斯坦,但是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发挥聪明才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社会作出贡献。人生价值,尤其是人生的道德价值的实现就在尽职尽责、发奋努力的过程中。

实现人生价值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当代大学生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需要在实践中继承和弘扬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畏惧劳苦,贪图安逸,坐享其成,最终只能虚度年华。只要人生价值目标符合社会总目标,即使自身条件有所欠缺,也要尽心尽力、一往无前。“有志者,事竟成”,只要始终保持自强不息的精神状态,人生终将有所收获。

四、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社会实践是人生价值真正的源头活水,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因为美好的人生价值目标要靠行动即社会实践才能化为现实。人生价值目标的实现是一个实践的过程,人生价值的评价就是对实践及其成果的评价。人生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人能够自觉地、有意识地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通过创造性的社会实践把人生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因此,对于大学生而言,应该努力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大学生只有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中吸取知识的营养,做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的维护者,才能使自己的人生大有作为,才能在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正如江泽民所说:“人的一生只能享受一次青春,当一个人在年轻时就把自己的人生与人民的事业紧密相连,他所创造的就是永恒的青春。”[10]

走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当今时代,信息传递瞬息万变,知识更新越来越快。大学生固然要认真学习书本知识,打下坚实的知识功底,但更需要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实践中,善于为实践而学,善于在实践中学。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这是古往今来许多人成就事业的经验总结。同学们不仅要刻苦学习书本知识,而且要努力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在社会实践中求真知。社会实践是知识创新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也是青年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今天最重要的社会实践,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青年人代表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肩负着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使命,同学们只要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进,就能实现最大的人生价值,创造无悔的青春。

第三节 科学对待人生环境

创造有价值的人生,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如何对待人生环境,关系到人生价值能否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如何。所谓人生环境,就是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所赖以展开的各种关系的总和。正确对待人生的环境,就要协调好自我身心的关系、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等。

一、协调自我身心关系

每个人都有身和心两个基本方面。身,指人体的生理组织以及身体的机能;心,指人的心理,或称精神活动,通常用知、情、意来概括。二者相互作用,作为有机统一体对人的生活实践产生影响。人们经常用“身心健康”或“身心疲惫”来形容身心的状态。一般说来,身(生理)是心(心理)的物质基础,心(心理)为身(生理)的精神机能,一个健康的人,不仅要有健康的生理,还要有良好的心理,即所谓“身心健康”。协调身心关系以及身心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以保证人自身系统的健康和活力,是保持身心健康的关键环节。一个人只有自觉地调适心理,保持心理健康,才能够为人生价值的实现创造良好的自我环境。

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心理总体上是健康的。但由于种种原因,可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总的来看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大学生处于特定的心理期,这是产生心理问题的内因。生理上,大学生已经进入生长稳定期,骨骼发育逐渐完成,身体形态日趋定型,各器官、各系统的机能日益完善,在生理状态上正接近人生的顶峰时期。心理上,大学生正处于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成熟的过渡阶段,在心理发展上表现出许多过渡状态的矛盾性。例如,抽象逻辑思维迅速发展但易带主观片面性;情绪情感日益丰富但波动性较大;自我意识增强但发展还不成熟;独立性、闭锁性与依赖感、归属感同时存在等。

二是社会环境的影响,这是产生心理问题的外因。当前,我国的社会环境总的是好的,是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但是也要看到,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想对大学校园的冲击,重智而轻德、分数至上等错误观念的误导,新的大学生活带来的不适应等,这些外在因素也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大学生的心理。

由上述情况可以看出:大学生自觉地调适心理、保持心理健康是现实的迫切需要。

保持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主要有:

(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仅能够使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从而为大学生的人生提供导向,也为大学生提供思想和行为的价值标准、程式、规范,使同学们在困难的时候看到成绩、看到光明,化逆境为顺境,变困难为动力。因此,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助于大学生坚定自信心,在积极进取中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获得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从而提高心理素质,保持心理健康。

(2)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增进人际交往。集体活动可以锻炼大学生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创造能力和交际能力。健康的人际交往有利于交往双方的学习进步、个性完善、情绪稳定。同时,健康的人际关系也可以使同学们获得一个社会支持系统,当遇到个人一时解决不了的心理问题时,就可以及时向他们当中可信赖的人求助,以帮助自己解决各种问题。

(3)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科学方法。人一旦遇到心理困惑或问题,就要敢于正视它们,切不可采取逃避应付的态度,这就需要学会客观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从而正确地解决问题。首先,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这样,当面对众多困难和挫折时,才能分清轻重缓急、先后主次,抓住主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各个击破,而不至于焦虑彷徨、手足无措,甚至对自己失去信心,对前途感到渺茫。其次,要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心理健康意识,自觉维护自身的身心健康。实践证明,系统学习过心理健康知识的大学生,能够更有效地进行自我心理调节与保健。最后,也可以通过听心理健康课或讲座,阅读心理卫生书刊以及寻求心理咨询人员的帮助等途径,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并将其运用于自己的生活之中。

(4)合理地调控情绪。情绪对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有重要的影响:欢快、兴奋、愉悦等情绪能提高人们学习、工作的效率和生活的质量;而不满、抱怨、悲伤等情绪易使人消沉,降低学习和工作效率,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等情绪中还会消磨自己的意志,甚至降低人的免疫力,易导致心因性疾病的发生,影响身体健康。因此,同学们在产生心理困惑时,首先要弄清自己的情绪状态,对不良的情绪和烦恼应及时合理地宣泄或转移,积极进行自我心理调整。

此外,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保持身体健康,也是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

二、协调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要与他人打交道,与他人结成各种各样的关系。处理好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才能为人生价值的实现创造良好的人际环境。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在本质上是社会关系尤其是社会利益关系的表现形式。因此处理好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关键是要处理好个人与他人的利益关系。

在大学校园里,同学之间可能有这样那样的不同意见或矛盾,但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大家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因此,处理此类矛盾就要求强调人与人之间利益的共同性,自觉地做到在名利面前让一步、在工作和困难面前抢一步,尊重他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同时,协调人际关系,必须坚守做人做事的原则,以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为重,以原则促进团结,要明确是非标准,光明磊落,一身正气,踏踏实实做事、堂堂正正做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处理好个人与他人的关系。要讲正气、重大义,但不要搞江湖义气;要交诤友,而不要交酒肉朋友。心胸坦荡,坚持原则,直言规劝有错误的朋友,才能获得真正的友谊,为真正处理好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打下良好基础。

(一)协调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应坚持的原则

(1)平等原则。平等待人是协调个人与他人关系的前提。平等待人就是要学会将心比心,学会换位思考,不能因为家庭、经历、特长、能力等方面的原因而差别待人。与人交往应做到一视同仁,切忌嫌贫爱富,只有平等待人,才能换取别人对自己的平等相待。同时,要把自尊和尊重他人有机地结合起来。每个人都希望在交往过程中得到别人的尊重,但只有尊重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2)诚信原则。诚信是协调个人与他人关系的保证。诚信历来被视为是处理个人与他人关系的基本准则。诚信就是要求在交往中,彼此应当抱着心诚意善的动机和态度,相互理解、接纳和信任,重信用、守信义。诚信包含着诚实和守信两方面的意思,“诚”是“信”的内在思想基础,“信”是“诚”的外在表现。

(3)宽容原则。宽容是协调个人与他人关系必不可少的条件。宽容就是心胸宽广,大度容人,对非原则性的问题不斤斤计较。在与他人交往中,由于性格、经历、文化和修养等差异的存在,因误会、不解和意见分歧而产生人际矛盾是不可避免的,这时就要求遵循宽容的原则,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求同存异,相互包容。宽容有助于扩大交往空间,也有助于消除人际间的紧张和矛盾。当然,宽容不能趋于怯懦,宽容不等于无原则地一味容忍退让,更不等于拿原则做交易。

(4)互助原则。互助是协调个人与他人关系的必然要求。同学们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每一个人既需要帮助别人,也离不开他人的帮助,因此,在交往中了解别人的困难,主动地帮助他人,为他人排忧解难,是交往关系中一个重要的原则。只有学会帮助别人,才能在自己需要的时候得到别人的帮助。中国传统道德中的扶贫济困、助人为乐、雪中送炭、与人为善等古训讲的道理,在今天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正确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竞争意识普遍增强。大学生要在思想上正确地认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更要在行动上正确地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使公平竞争与友好共处相得益彰。

(1)要正确认识竞争。竞争有多种表现形式,体育比赛、智力竞赛等是竞争,学校里的考试、人才的选拔等也是竞争。一般说来,竞争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它有助于激发竞争主体的进取心,有助于竞争主体客观地评价自我、扬长避短、精益求精等。竞争也可能产生消极的影响,比如在竞争中经常遭遇失败就可能使人们有挫折感与自卑感,而在竞争中经常获胜又容易滋长骄傲自大的情绪。在竞争中要有规则意识,要守法律、讲道德,要讲风格、求合作,不能把竞争与合作对立起来。

(2)要正确认识合作。一个人、一个群体的力量总是有限的。“众人拾柴火焰高”,真正伟大的力量在于团结协作,团结有力量,团结能制胜。社会越发展,人们合作的范围越广大,合作的形式也越多样。在当今社会竞争日益加剧的形势下,如何进行合作也日益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当代大学生应当高度重视合作精神的自觉养成问题。在学习的过程中要讲究合作,在日常生活中要讲究合作,在今后的工作中也要讲究合作。

(3)要正确地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从形式上看,竞争与合作是对立的,从本质上看,二者又是相互伴随、相互统一的。竞争离不开合作,竞争获得胜利,通常总是某一群体内部或多个群体之间通力合作的结果;合作也离不开竞争,没有竞争的合作就缺乏活力。竞争促进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合作又增强竞争的实力,正是这种竞争中的合作和合作中的竞争,推动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三、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个人与社会是哲学研究的一对重要范畴。在哲学领域,个人被看做是社会实践的主体,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如何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是社会发展和人的成长过程中的普遍问题。当代大学生在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时,应当确立这样的指导思想:人是社会的人,人的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基础;社会是人的社会,社会的发展为人的发展创造着客观条件,而人的发展又反过来推动着社会的发展。正如马克思所说:“人是最名副其实的政治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11]个人与社会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只有正确地把握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协调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为每个人人生价值的实现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关键在于把握个人在社会中的定位问题。

(一)正确认识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关系

人具有个体性,有其特定的思维、行为方式和需要,人总是从自己特有的角度去认识和评价外界事物,表现出自己的个性和独立性。人又具有社会性。人是社会的人,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在社会中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人的个体性与社会性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人的个体性中蕴涵着社会性。人以个体的形式存在,但又不是绝对独立的,在生物本能上,人需要在社会中得到生命生存和延续的条件,在自身价值的实现上,也只在社会关系中才是有意义的和可能的。人的这种社会性意味着人必须经过充分的社会化的洗礼,使个体性与社会性统一起来,才能获得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基本条件。

(二)正确认识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统一关系

人作为独立的个体存在,有维持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要。但是,人的需要不同于动物的需要,即使是人的本能需要,也深深地打上社会历史的烙印,成为一种社会性的需要。个人需要不纯粹是个人的,它或多或少是社会需要的反映,受社会物质和精神文化发展水平的制约。人的需要的满足,都只能借助于社会,都是凭借一定的社会关系,通过一定的社会方式实现的。社会需要也不是脱离个人需要独立存在的,社会需要是个人需要的集中体现,是社会全体成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需要的反映。因此,孤立地考虑个人需要,而不考虑社会需要,不联系社会需要来考虑个人需要,将使个人需要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甚至导致个人欲望、个人需要的无限膨胀,最终不仅不能使个人需要得到满足,甚至还会使个人走上危害社会、违法犯罪的道路。

(三)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关系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社会利益离不开个人利益,个人利益也离不开社会利益。社会整体利益不是个人利益的简单相加,而是个人利益普遍认可和维护的共同利益,是个人利益得以实现的前提和基础,同时它也保障着个人利益的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归根结底是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关系。个人与社会都有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体现在社会关系中就是个人利益,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体现在社会关系中就是社会整体利益。个人应自觉地维护自己身处其中的社会整体利益,当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自觉服从社会利益。

(四)正确认识享受个人权利、自由与承担社会责任、义务的统一关系

个人的权利、自由是在社会中获得的,没有社会,个人的权利、自由都无从谈起。离开了个人对社会所承担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个人的权利、自由也就无从实现。因此,享受个人的权利、自由与承担社会的责任、义务是统一的。只有承担起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为社会多作贡献,社会的财富才能不断地增加,才能为人们享有权利和自由提供雄厚的基础,人也只有在承担社会责任、恪守社会义务中,才能使自己的人格健全、品德高尚,个人的自我价值也才能得到充分实现。

四、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自然是人类的起点。在漫长的物种进化史上,人从自然界脱颖而出,成为当之无愧的“万物之灵”。但无论人如何进化,都改变不了这样的事实:人来源于自然界又依存于自然界,人永远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以及人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都是以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条件的,没有自然界就没有人本身。

人为了自身的需要而改造和利用自然界,使自然界人化。人与其他自然存在物不同,人是有意识、有意志、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并不是消极地依赖自然界生活,而是根据自身的需要改造和利用自然。人类本身也在对自然的改造活动中不断发展自己。但是,人对自然的改造也存在着两面性,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的作用在加强,人类干涉自然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深。人类改造自然的目的在于使人的生活更加美好。但现在事与愿违,大自然在严酷地报复人类,人类如果再不改善与自然的关系,必将遭受更大的灾难。因此,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是人类以及人类的每个个体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人与自然的关系实际上反映的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以生产劳动为中介,而生产劳动一开始就是社会性的,人类正是在与自然发生关系的过程中结成了社会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人与人的关系,是社会关系。因此,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最终取决于人与社会关系的协调。脱离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就不能从根本上认识和解决当代世界出现的尖锐的环境问题。

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生态文明是人类在社会发展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形成的文明成果,它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进步。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实现现代化,一定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避免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思考题

1.在当今的社会生活条件下,许多人都十分讲求实际,那么,思考人生目的这样的大问题有意义吗?为什么?

2.人生态度与人生观是什么关系?如何端正人生态度?

3.人生的自我价值、社会价值具有怎样的关系?为什么说人生价值在于人的创造性社会实践?

4.如何理解健康的含义,怎样协调自我身心关系?

5.如何正确认识和协调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

阅读文献

1.《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爱因斯坦:《我的世界观》,《社会和个人》,《纪念爱因斯坦译文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年版。

5.胡锦涛:《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发展的整个过程》,《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6.《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学习出版社,2008年版。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60页。

[2]共产党宣言.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第35页。

[3]毛泽东选集(第3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第855页。

[4]毛泽东选集(第3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第1004页。

[5]共产党宣言.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第26页。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564页。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473页。

[8]毛泽东选集(第3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第868页。

[9]毛泽东选集(第3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第873页。

[10]江泽民在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国青年报,2002年5月16日。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2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