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西传说的确立

西传说的确立

时间:2022-08-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种情况下,欧洲国家后来出现的考试制度自然多少会受到中国科举制的影响。为了证明中国科举制曾影响西方考试制度这一论点,邓嗣禹文广泛查寻,细大不捐,发现1870年前谈及中国科举的西方文献有70余种之多。在这里,丁韪良一方面再次提到科举须以西学加以嫁接改良的观点,另一方面则明确指出英国、法国、美国的文官考试制度系借鉴中国科举而来。

由于各种有关中国的书刊的介绍和描述,以及欧洲人对中国的兴趣和好奇,在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科举考试制度在欧洲尤其是在英国知识界已为人们所熟知。曾经担任英国驻广州领事馆翻译和领事的密迪乐(Meadows)在1847年于伦敦出版的《中国札记》一书中说,中国奉行由贤能之士组成政府的原则,“对于以此原则为基础的科举考试制度的存在,每一位受过教育的欧洲人都了如指掌”[28]。密迪乐这么说是有根据的。因为16世纪至19世纪中叶,欧洲人对遥远的中国充满了好奇,对处于另一文明系统的东方古国中国的一切皆感到新鲜,特别是在18世纪曾出现过全欧洲范围内的“中国热”或“中国文化热”;而当时有关中国的书刊中又常有描述科举考试的章节,因此,一般欧洲知识分子多知道中国的科举制。在这种情况下,欧洲国家后来出现的考试制度自然多少会受到中国科举制的影响。欧洲国家文官考试制度的建立曾受到大学中竞争性考试的启示,但英国的大学笔试至18世纪才开始,而在当时中国采用竞争性的公开考试选拔人才的方法在欧洲已广为人知的情况下,牛津、剑桥等大学19世纪初建立的学位考试制度至少间接受到过中国科举制的影响[29]

为了证明中国科举制曾影响西方考试制度这一论点,邓嗣禹文广泛查寻,细大不捐,发现1870年前谈及中国科举的西方文献有70余种之多。我再发现1570年至1870年间主要用英文出版的涉及中国科举的文献远不止邓嗣禹文所列的70余种,在此之外至少还可以找到近50种相关文献,总数当在120种以上。

关于确认西方文官考试制度受中国影响的说法,邓嗣禹《中国对西方考试制度的影响》一文已谈到19世纪中叶以后一些英国人将文官考试制度与中国联系起来的情况。如1847年《爱丁堡评论》载文说:“事实上,我们从来就没有看见一种办法比这种办法更像中国的制度的。”1853年6月23日英国议会的辩论记录中载,史丹莱爵士则说:“诸君……已采行了一种本国所未有的制度,但这个制度据说已风行于中国,因此我们或可称之为中国制度。”1873年11月号《福来塞杂志》也认为:“赞成这种制度的很多动人的言论,无非是根据中国推行这种制度的成功而提出的。”[30]

以往邓嗣禹等人的研究虽举出了大量资料说明英、法、美等国建立文官考试制度曾受中国科举的影响,但因为没有举出直接指明“这是借鉴中国科举而来”的资料,因而被一些人认为此说尚不能确立。我认为,由于东西方文化和国情之间的差异,18、19世纪的欧美国家不可能像10、11世纪的高丽越南等东亚国家那样照搬中国的科举制,朝鲜科举有进士和状元,越南科举连贡院和八股文也学过去,这种情况只能出现在汉字文化圈的国家。考察西方国家是否借鉴了中国的科举制,关键是看其是否吸取了考试选才的本质精神——公开竞争、平等择优,至于考试的内容和具体方法不可能会一样,因此,在已证明西方考试制度是将科举考试的公平竞争原则借鉴过去的情况下,如果我们能够找出英美等国实行文官考试之后的明确的定性说法,则可以使科举西传说得到确立。

英国于1855年实行文官考试制度以及美国于1883年开始仿行之后,有一些资料明确指出科举制曾对欧美国家产生过影响。1884年3—4月出版的《中国记录与传教士杂志》第15卷1号,刊载了一篇评论卫廉士(SamuelWellsWilliams)《中央王国》一书第18章《中国制度恒久的原因》的书评,该文在对《礼记》所载先秦考试办法,以及密迪乐于《关于中国政府与人民之散记》一书中称赞科举制的观点作了介绍之后,特别指出:“这一强有力的证据表明,科举考试制度的优点和中国政府的榜样已导致了欧洲和美洲一些最开明的国家采用这种方法以提高其文官的效率。”[31]这是在英国于1855年试行并于1870年全面推行文官考试,以及美国于1883年开始采用文官考试制度后作出的评论,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最为肯定科举制曾影响西方国家并直接主张美国仿行的是美国在华传教士丁韪良(W.A.P.Martin)博士。丁韪良是一名中国通,从1865年起担任京师同文馆英文教习,1869年起任总教习(校长)达31年之久,并在1901年前后一度出任京师大学堂总教习。他对中国社会、文化、教育和知识分子问题有十分深入的了解,并出版了多部关于中国的著作,同时也翻译了许多西方著作,在当时中国广为流传。1883年,清朝总理衙门刊印了丁韪良的中文著作《西学考略》,在该书谈及科举考试制度时,他说:“西国莫不慕之,近代渐设考试以取人才,而为学优则仕之举。今英、法、美均已见端,将来必至推广。”[32]他当时的预言后来成为了现实。

在1896年出版的英文著作《中国环行记》一书中,丁韪良在谈到科举时,认为科举是“中国文明的最好方面”,“它的突出特征令人钦佩,这一制度在成千年中缓慢演进;但它需要(就如它将要的那样)移植一些西方的理念以使之适应变化了的现代生存环境。当今在英国、法国和美国正在取得进展的文官考试制度,是从中国的经验中借鉴而来的”[33]。作为对清朝政府颇有影响的重要人物,丁韪良曾多次向清朝有关大臣建议改革科举考试内容,引进一些西方近代新学,比如增加算学科的考试和其他一些自然科学知识[34]。在这里,丁韪良一方面再次提到科举须以西学加以嫁接改良的观点,另一方面则明确指出英国、法国、美国的文官考试制度系借鉴中国科举而来。

不过,美国文官考试的建立与英国类似,一开始也遇到不少反对。张沅长与邓嗣禹文都已提及,英国议会和美国国会在辩论中,竞争考试的观念均与中国相关联。一些人提倡实行政党分肥制而反对以考试决定候选人是否称职,因为他们认为这一方法是中国式的、外国式的,甚至说是“非美国式的”,这种考试在理论上也许正确,但在实践中行不通,而且中国的官吏贪污腐败、卖官鬻爵。然而,反驳者认为,不能因为中国没有实现其理想就完全抛弃这种办法。丁韪良在同书中还带着揶揄的口吻说:“柯宗(Curzon)先生以这样的方式对中国表示感恩:‘一个缓慢地皈依中国理念的制度预兆着我们自己的国家正开始遭受损害。’”但丁韪良提出反驳:“英国肯定既没有因在其东印度公司,也没有因在它极好的驻中国领事人员中采用竞争考试而遭受损失,它们都从‘竞争者’中得到补充。假如英国有遭受损失的话,那也不是因为该制度的原因而是由于其判断不当的运用。美国仍然更迟采用竞争考试,现在已使人确信它只是提供政党分肥制下腐败现象的矫正方法。虽然我不能料想我们的军事指挥官或我们的内阁部长也将以此方法选择出来的时代会很快到来,但它的扩展至更广范围是毫无疑问的。我们的考试是专业化的,在中国考试的弱点是缺乏专门的适应性。尽管具有其缺陷,科举制对维护中国的统一和帮助它保持一个令人尊敬的文明水准,起到了比任何其他制度更大的作用。”[35]丁韪良在此极力为美国推行文官考试制度辩护,从中也可看出其关于英美文官考试制度是效法中国科举而来的含义。

丁韪良在京师同文馆任内曾多次返回美国,1868年10月还在波士顿召开的美国东方学会上作专题论文报告,介绍和赞扬中国的科举考试。作为力主美国政府仿行考试选官的在华美国人,他相当关注美国文官考试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由他明确指出英美等国曾受科举考试制度的影响是很有说服力的。到20世纪的开端,美国文官考试制度已有相当大的发展。1901年,时任京师大学堂总教习的丁韪良又在爱丁堡和伦敦出版了《中国的学问,或中国知识界》一书,在该书中,他又对科举考试制度作了不少述评,并说:“它不可能适宜我们自己共和国制度中某些类似的特性以被移植吗?它更适应于我们自由政府的精神,在这个国家中可以比在中国结出更好的果实。在英属印度它运转得极好,在英国本土亦然,其外交和领事人员的选任已经置于竞争基础之上。假如我们希望我们对外国的影响与我们本国的强大与繁荣相称,我们自己的外交人员也必须采用考试选拔办法。”丁韪良还提到来自罗得岛的詹克斯(Jenck)在美国众议院最早提出建立文官考选制度法案可视为美国文官考试的肇端,并一再陈述采用竞争考试的理由。他同时指出:“自从文官改革以来,它在公众头脑中的印象是如此牢固,以至于没有哪个政党敢于拒绝这一制度。虽然它运用的规模还相当有限,但在1896年其运用范围已大为扩展。有理由可以预期竞争考试最终会像在中国已经历的那样成为我们政治制度中的一个重要因素。”[36]

特别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包括丁韪良在内的一些人士不断明确指出欧美文官考试制度系从中国借鉴而来的情况下,在当时欧美国家中没有任何人否认过这一点或声称文官考试制度是其自身发明创立的,说明一般西方皆认可这一事实。如果这一说法站不住脚,当时就必然会听到不同的声音。因此,笔者认为,在找到上述当时明确指出英美等国文官考试制度曾借鉴中国科举制的宝贵资料后,科举西传说可以确立[37]

【注释】

[1]康有为:《请废八股试帖楷法试士改用策论折》,《戊戌变法》2册,神州国光社,1953年,208页。

[2]梁启超:《官制与官规》,《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三,中华书局,1989年,68页。

[3]《孙中山全集》第5册,中华书局,1985年,498页。作为历史陈迹,曾经显赫无比的科举在中国逐渐为人们所淡忘,再谈科举容易被进步人士视为“顽陋”。因此,一些谈及科举考试史的人为避免用“科举”这一很难听的名词,常代之以“中国历史上的考试”的说法。

[4]Leonard S.Hsu,Sun Yat-sen:His Political and Social Ideals,University Parks,Los Angeles:University if Southern California Press,1933.参阅石庆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与西方近代公务员制度的传承》,《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2期。

[5]Y.Z.Chang,China and English Civil Service Reform,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Vol.XL VII,No3,April,1942,pp.539~544.

[6]Ssu-yu Teng,Chinese Influence on the Western Examination System,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Vol. VII(1942—1943),pp.267~312.

[7]译法参见李明欢、黄鸣奋译《中国科举制在西方的影响》,《中外关系史译丛》第4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6月,200~231页。

[8]承蒙高明士先生代为查找复印,谨志鸣谢。

[9]R.J.Montgomery,Examinations:An Account of Their Evolution as Administrative Devices in England,London:Longmans Press,1965,pp.17~43.

[10]Donald F.Lach,China in the Eyesof Europe,the Sixteenth Century,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5,pp.780~782.

[11]Herrlee G.Creel,The Originsof Statecraft in China,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0,pp.15~27.

[12]Herrlee G.Creel,The Origins of Statecraft in China,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0,“The Problem”,p.XII,Note 93.

[13]刘海峰:《科举考试的教育视角》,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14]王敬松:《也谈官吏制度与文官制度》,《光明日报》1989年12月20日史学版。

[15]Lettresedifianteset curieuses,ecritesdesm issionsetrangerespar quelquesmissionariesde la Compagnie de Jesus,Paris,Vol.11,1715,pp.175~286.参阅杨学为总主编、王戎笙主编:《中国考试史文献集成》第6卷(清),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708页。

[16]Francois Voltaire,“Oeuvres completesde Voltcure,”t.15,Siecle de Louis XIV,162~163.

[17]G.F.Hudson,“Europe and China,”London,1931,pp.323~326.

[18]Ssu—yu Teng(邓嗣禹),“Chinese Influence on the Western Examination System.”Harvard Journalof Asiatic Studies,Vol.Vll(1942—1943),pp.283.本文曾参阅该文。

[19]Derk Bodde,Chinese Ideas in the West,Washington.D.C.:American Council on Education,Fourth Printing,1972,p.25.

[20]General Description of China,Vol.2,p289.

[21]R.Ingles,Literary Examinations considered asa proof of ability to serve in themagistracy;manner in which the exam inationsare conducted.Chinese Repository,Vol.4,July 1835,pp.118~135.

[22]Walter Henry Medhurst,China:Its State and Prospects.London,1836,pp.179~180.

[23]The Westm inster Review,Vol.LXVII,April,1857,p.295.

[24]Samuel Well Williams,The Middle Kingdom.New York,etc.,Vol.1,p.570.参阅杨学为总主编、王戎笙主编:《中国考试史文献集成》第6卷(清),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704~707页。

[25]“Reception and Entertainment of the Chinese Embassy by the City of Boston,”Boston,1868,p.54

[26]W.A.P.Martin,Competitive Examination in China,North American Review,July 1870.Reprinted in Martin,Hanlin Papers,or Essay on the Intellectual Life of Chinese,London&Shanghai,1880,pp.52~57.

[27]William Spear,The Oldest and the Newest Empire: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Hartford,1870,pp.538~ 540.

[28]Thomas Taylor Meadows,Desultory Noteson the Government and People of China and on the Chinese Language,London,1847,p.124.

[29]1993年3月,因原国家教委考试中心主任杨学为研究员的书信引荐,笔者作为该中心兼职研究员赴剑桥大学访问,由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委托图书馆中文部主任艾超世(Charles Aylmer)先生负责接待。当谈起中国科举对西方考试制度之影响这一问题时,艾超世认为科举制对剑桥大学1800年以后实行的学位考试制度有影响,因为英国人在此之前已熟知科举考试的选才原则,故即使无直接材料证明,至少也可以说剑桥考试制度的建立间接受到中国的影响。

[30]见《邓嗣禹先生学术论文选集》,台北:食货出版社,1980年,160页。

[31]A Review,Williams’Middle Kingdom,Chapter XVIII,Cause of the Perpetuity of Chinese Institutions,The Chinese Recorder and Missionary Journal,Vol.15,No.1,March—April,1884,pp.130~133.

[32]丁韪良:《西学考略》下卷,光绪九年(1883年)同文馆聚珍版,53页。

[33]W.A.P.Martin,A Cycle of Cathay,or China,South and North w ith Personal Rem iniscences,Edinburgh and London,1896,p.42.

[34]潘懋元、刘海峰:《同文馆与中国近代海关的关系》,《教育史研究》1991年2期。在《西学考略自序》中,丁韪良也说:“中国倘能稍用西术于科场,增格致一门,于省会设格致书院,俾学者得门而入,则文质彬彬,益见隆盛矣。”

[35]W.A.P.Martin,A Cycle of Cathay,or China,South and North with Personal Reminiscences,Edinburgh and London,1896,pp.42~43.

[36]W.A.P.Martin,The Lore of Cathay or The Intellect of China,Edinburgh and London,1901,pp.326~327.丁韪良是主张美国借鉴中国科举实行文官考试制度的人中最为积极且最典型的一个,因此1905年9月中国发布废科举诏后,1906年出版的《美国东方学会学报》27卷在迅速刊载该诏令英文本的同时,还谈及丁韪良以往一再主张美国仿行竞争考试之事。

[37]在科举学的各种问题中,研究难度最大的大概要数科举西传说了。打一个比方,“科举西传说”有如数学中的哥德巴赫猜想,可以称之为科举学中的“哥德巴赫猜想”,或者称之为“孙中山命题”。哥德巴赫猜想在数学中好比皇冠上的明珠,孙中山最为明确地提出了这一命题,邓嗣禹等人相当于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但因有一些人提出疑问后又变得悬而未决了。顾立雅、莱克等人的研究再将此命题拉回到1+2。我的研究将此问题再推进了一大步,其结果到底是只将1+2进一步深化,或是接近于证明到1,还有待学术界的检验与评判。由于尚未穷尽所有的资料,尤其是英文以外的西文资料,因此还有一定的研究余地。希望将来还有更具学术勇气的学者继续深入此难题的研究,最后摘取这颗科举学“皇冠上的明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