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上海市浦东新区农民工同住子女阅读状况调查研究及服务对策

上海市浦东新区农民工同住子女阅读状况调查研究及服务对策

时间:2022-02-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针对浦东新区农民工同住子女阅读状况的调查分析目前,浦东新区农民工学校共有44所,在校生共计29012人,这数据不包括在公办学校就读的农民工子女。
上海市浦东新区农民工同住子女阅读状况调查研究及服务对策_衔华佩实:浦东图书馆内涵发展论文集

上海市浦东新区农民工同住子女阅读状况调查研究及服务对策

瞿方华 黄文英 李琳子

摘 要:通过对浦东新区农民工同住子女阅读状况问卷调查分析,结合我馆实际提出相应服务对策,从而帮助他们提高阅读能力及如何更好地使用图书馆资源。

关键词:浦东新区 农民工同住子女 阅读状况 分析与对策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对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的要求,自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伊始,就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现象,形成了爆发性的“民工潮”,自20世纪90年代,我国城市流动人口的族群特征愈加清晰,其结构明显出现“家庭化”、“移民化”的倾向,出生或随父母进城生活于城市中的儿童逐渐形成了第二代移民群。随着这些流动儿童的成长,适龄儿童接受教育的问题开始浮出水面并变得更为严峻。相关配套设施不完善、农民工家庭经济收入有限、在子女教育方面相对不够重视等多种原因,农民工同住子女在教育方面遇到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阅读是实现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阅读不仅是最好的提高语文素养的方法,也是增进儿童创造力,奠定终身学习能力,提高国民人文素养的好方法。尤其对获取教育资源相对较少的农民工同住子女来说,阅读是他们实现自我教育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书香社会的背景下,对农民工同住子女阅读状况进行调查研究,了解他们的阅读时间、阅读量、阅读对象、阅读环境、阅读途径等各方面的问题,为有关部门更好地解决问题提供参考,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对于公共图书馆来说,这一课题的研究,更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直接服务于我们的工作,对开展针对这一群体的专项服务提供了最基础的、最重要的数据。因此,我们开展了针对浦东新区农民工同住子女阅读状况的调查。

1.针对浦东新区农民工同住子女阅读状况的调查分析

目前,浦东新区农民工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共有44所(小学41所,初中3所),在校生共计29012人,这数据不包括在公办学校就读的农民工子女。此次调查研究,我们具体针对小学四年级到六年级这一年龄段,设计了一份共计22道题的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内容见附录)。此次问卷调查所设计的内容具有针对性和易操作性,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即“孩子的课余生活”、“孩子课外阅读的动机、感受、习惯”、“老师、家长对孩子课外阅读的态度及指导”、“家长的影响”、“孩子课外读物的来源及拥有量”、“孩子课外阅读的环境”、“课外阅读的种类”等。2011年12月20日,我们对浦东新区四所农民工小学(大别山小学、唐四小学、阳光海川小学、金家小学)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766份,回收有效问卷765份。以下是对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

1.1 孩子的课余生活(第1、2、3、5题)

这几道题的设计,是想了解孩子课余生活的具体内容及相应的比重。相对于城市非农民工家庭,农民工家庭的经济状况、父母的工作性质可能会对同住子女的课余生活产生较大的影响。调查显示,有33.52%左右的学生在放学后或双休日以及寒暑假里,需要帮家长干活(包括家务活、看店、带弟妹等)。

img17

每天帮家长干活的时间,半小时以内的占23.4%,半小时到1小时的占34.77%,1小时以上的占38.30%。

在帮家长干活之外,有44.96%的学生选择阅读。每天课外阅读的时间,有31.50%的学生选择1小时以上,半小时到1小时的占45.49%,半小时以内的占18.69%,几乎没有的占3.40%。

img18

每天帮家长干活多长时间

img19

平均每天课外阅读时间

img20

没有时间课外阅读的原因

针对没有时间阅读的学生,调查显示的原因是,“作业多”占33.97%,没书看占23.44%,要帮家长干活占14.35%,不感兴趣占12.44%,家长不支持占10.53%。

1.2 孩子课外阅读的动机(第6题)

调查表明,大部分的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动机主要集中在“有意识获取知识和能力”和“兴趣”两项上,百分比分别为58.43%和19.74%。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学生是在比较积极的因素推动下进行课外阅读的。但也有部分学生课外阅读目的不明确,他们的课外阅读或者为完成老师或家长的任务(16.08%),或者为了娱乐消遣、打发时间(2.22%),甚至无明确目的。

img21

课外阅读的动机

1.3 孩子的阅读感受(第4、17题)

针对孩子的阅读感受,在第4题中,有66.01%的学生很喜欢课外阅读,选择“较喜欢”有15.82%,选择“一般”的15.03%,“不喜欢”的占1.57%。

img22

课外阅读的感受

与此相呼应的,在第17题中,超过半数62.09%的学生认为课外阅读的收获很多,30.2%的学生认为“有一些”收获。

img23

课外阅读的收获

可见绝大多数的学生都喜欢课外阅读,并对课外阅读的意义是肯定的。

1.4 孩子的阅读环境(第9题)

问卷显示,40.52%的学生有自己的房间,有33.07%的学生和兄弟姐妹或者父母共一个房间。有13.73%的学生在自家饭桌上写作业或看书,在店铺或家长工作地写作业或看书的有2.75%。

img24

阅读环境调查

这一结果显示,超过一半以上的农民工同住子女没有自己单独的房间进行学习和阅读,这与农民工的家庭经济状况相关。

1.5 孩子的阅读习惯(第10题)

读书笔记的撰写情况是关系到学生阅读效果的重要因素,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写读书笔记是积累知识、练习写作的好途径,是强化记忆、训练思维的好方法。在回答是否课外阅读做笔记的问题时,有49.93%的学生选择经常做的选项,有40.78%的学生表示偶尔做,只有9.02%的学生选择从不做。

img25

课外阅读时是否做读书笔记

这一道题的选择显示农民工同住子女的阅读态度认真,渴望获取知识,把课外阅读当成一种学习的渠道。

1.6 家长、老师对孩子课外阅读的态度及指导(第13、15、16题)

大多数家长对孩子的课外阅读表示支持,支持率达83%,这说明:家长对孩子课外阅读普遍是比较重视的。虽然这些孩子的家长是农民工,他们也都知道,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在课余时间能“博览群书”,增长见识,拓展知识面,但对孩子课外阅读的指导不够,或根本不知道怎样指导,索性不指导。经常会指导的只占调查问卷的49%,这跟家长的工作性质、工作时间和文化程度都有莫大的关联,然而,少年儿童的阅读培养与家庭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在这个问题上,家长负有不可取代的重要责任。对于农民工来说,要求他们去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或者对孩子的阅读进行指导可能不太现实,且有一定难度,但是,我们提倡家长在家庭中给孩子们营造积极健康的阅读氛围,工作之余,多和孩子一起阅读,除了能更了解孩子们的学习成长,同时也能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开阔视野。

img26

父母对阅读课外读物的态度

img27

父母对你的课外阅读进行指导吗?

老师平时不是很积极地向学生推荐好的读物,经常给孩子推荐好的读物的老师只有60%。我们认为,教师的角色不仅是在课堂上将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还更应该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管理者、协调者、评价者、研制者和开发者,尤其对于农民工同住子女,他们的家长学历普遍不高或者不了解孩子的阅读需求,无法具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因此我们希望老师能够承担起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他们阅读能力,根据他们个体的阅读爱好和学习需要,有针对性地推荐具有趣味性、知识性与教育性的好书给学生们看,并向学生传授学习和阅读的好方法,这样在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和水平的同时,还可以让他们懂得“读书如采蜜”的道理,使他们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此外,适时地对学生的阅读习惯进行跟踪和监控,让他们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只有阅读目标明确,方法得当,才能减少阅读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img28

老师推荐好的课外读物

1.7 家长的影响(第14题)

在回答父母是否有阅读习惯的问题时,有26.14%的学生选择“有,认为很重要”;有33.99%的学生选择“有,经常阅读”;有8.37%选择“有需要时才读”;选择“偶尔阅读”的占21.87%,“从不阅读”的占8.24%。这道题目显示,学生家长的阅读态度也比较积极。

img29

1.8 孩子课外读物的媒介、来源及拥有量(第7、11、12、18、19、20、22题)

孩子课外读物的媒介主要还是传统的书籍,以书籍作为阅读物的有59%,报纸、网络上的读物各有13%,使用手机阅读的只有8%,其他约5%。

孩子们课外书的来源从多到少的顺序排列,依次是:学校图书馆(38.67%),自己购买(19.76%),向同学和朋友借(13.49%),校外图书馆(12.16%),家中订的报纸杂志和图书(9.88%),网络(3.76%),租书店(2.04%)。

img30

课外读物的媒介

img31

课外读物的来源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孩子们课外书籍获得途径中占比最高的是学校图书馆(38.67%),但从实际走访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民工子弟学校的校图书馆馆舍狭小,设备陈旧,适合他们阅读的优秀课外读物偏少;基本没有带有导读性质的读书活动;管理人员大多兼职、管理方式手工操作为主;开放时间短等问题,这些弊端,使得孩子们无法获取足够的资源,不能有效唤起和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校外的公共图书馆虽然拥有丰富的资源、优良的人员配备、丰富的各类活动,但是它的利用率却偏低,只占12.16%。根据问卷调查,学生不选择校外图书馆的原因在于:选择不知道校外图书馆在哪的约占30%,觉得太远的占25%,没时间去的占24.14%,认为图书馆环境不好和对图书馆的书不感兴趣的各有7%,家长不让去的有4.74%,到过类似浦东图书馆或川沙图书馆等公共图书馆的大约只有7%。由此可见,公共图书馆在吸引农民工同住子女前往方面还需要下一番功夫。

有相关研究显示,家庭中具有一定数量的书籍,与儿童的阅读能力之间有一定的关系。通过问卷调查显示,农民工家庭子女课外读物的拥有量较少,家中一本课外读物都没有的约占8%,10本以内的约占50%,有10-50本的约占30%;家中一份报纸都没有订的约有39%,由此可以看出,农民工家庭的阅读气氛不浓厚,这对孩子阅读习惯的养成也有一定的影响。

img32

个人或家庭藏书数量

img33

家庭订购报纸杂志数量

每学期家中无钱购课外书的有6.43%,有钱但不购买的有9.03%,超过50%家庭用于购买课外书的费用是100元以内。家庭用于教育投资的资金较少,大部分是因为经济上的原因,家长不愿意拿出钱来为孩子们购买课外读物或者只能够提供少量的资金,这就无法满足孩子阅读的需要。另外,农民工子女以前主要生活在农村,除了课本学习以外,能获得的课外阅读资源有限,因此他们购买课外读物的意识也不强,这些客观现实的存在,已经制约了农民工子女的阅读兴趣的培养和阅读心理的正常发展。

img34

每学期购买课外读物的花费

1.9 课外阅读的种类(第8、21题)

为了了解孩子们的课外读物内容,我们设计了选择题,即“你喜欢哪一类的书(可多选)”,还设计了一个开放题,即“列出你最喜欢的五本书或报纸(按喜欢程度排列,从最喜欢的开始)”。通过对选择题的统计,发现孩子们喜欢的课外读物程度依次是:娱乐性报纸杂志、漫画、言情、童话故事、科幻、武侠、穿越小说、中外文学名著、人物传记、科普等各类经典作品,和课程密切相关的教辅读物、其他类作品。

img35

开放题得到的答案内容比较庞杂,下表是排名前12位的课外读物名字,内容涉及童话、故事、科普类、娱乐性读物,还有一部分名著等。另外,还有约117册书阅读量极少,只有个别人或十几个人读过,如《鲁滨逊漂流记》、《哪吒闹海》等,分别只有4个人和5个人读过,另外还有10.9%的人没列出自己喜欢的书目。

孩子们最喜欢读的课外书目表(第22题)

img36

从表格中看出,大多数农民工子女喜欢阅读的书范围比较小,偏低龄化,并且书目非常传统。童话类看得多的是《白雪公主》、《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名著类为四大名著,科普类也是常见的《十万个为什么》、《世界/中国未解之谜》、《动物大全》,再就是一些娱乐性的《漫画》、《脑筋急转弯》。这一现象与学生书籍的重要来源地——校内图书馆藏书量有较大的关系。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也与学校的老师进行交谈并参观了他们的学校图书馆,农民工子弟学校的藏书量较少,并且书籍陈旧,更新很慢。这直接局限了学生的阅读范围。

另外,在调查及统计分析中我们发现,部分学生在做调查问卷时有考试的心态,即不是按照自己真实情况填写,而是尽量选择好的选项,例如,不少学生把四大名著选为自己最喜爱的书籍,不一定是他们真的喜欢或者完全读过,而是平时上课时老师讲过或者要求阅读。

考虑到学生在填写问卷时的这一层心理,我们认为农民工同住子女的阅读现状比实际的调查问卷数据分析结果要略差一些,总体的现状为:阅读时间较少(需分担家务)、阅读面窄小、阅读量不多、获取阅读资源的途径有限、家长对子女的阅读相对重视不够、很少利用校外图书馆的资源。

2.针对浦东新区农民工同住子女的阅读现状,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对策

教育心理学家研究表明,阅读可以促进儿童情绪的正常发展,可以启迪儿童健全人格,明确生活方法,提高文化素质。著名学者刘梦溪曾说,阅读是个体生命的提升,更大大牵涉到一个民族文化品格的塑造。这足以说明加强对儿童阅读的引导是关系到整个民族文明素质的提升。随着越来越多的为了谋生而进城的务工者,他们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无法为孩子们提供较好的阅读环境,这就严重阻碍了社会文化发展的需求。而公共图书馆作为文献传播者,是大众阅读学习的最佳场所,有权力、有义务为全社会每一位读者提供良好的阅读条件,创造阅读环境,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位读者的需求。

根据以上调查分析,公共图书馆可以有依据地、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的服务。尤其是农民工同住子女对公共图书馆的认识和利用很少,公共图书馆可以针对这一状况有所作为。

2.1 深入学校与社区,让农民工同住子女认识到公共图书馆的存在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知道公共图书馆在哪,对图书馆的认知只停留在校内图书馆上。这与学生的日常接触面太小有关。这就需要公共图书馆主动深入农民工同住子女集中的学校和居住社区,利用学校和社区图书馆开展图书流通站,利用自身资源优势,提供多种类的图书文献,让他们拥有宽裕的图书选择范围,选取自己愿意看和需要的图书。另外,可以建立校园服务点,因地制宜,举办适合农民工子弟长知识、健身体的培训班,开设图书馆知识课,开展一系列读书活动,引导农民工子弟利用图书馆,培养他们良好的读书习惯,促进农民工子弟的身心健康。而我们的这类问卷调查也是宣传图书馆的方式之一。只有充分了解农民工同住子女现状,才能有针对地制定出援助的方法、范围和内容,才能更行之有效地切实帮助农民工同住子女。截止2012年6月,浦东图书馆已在浦东区域所有民工小学建立了延伸服务点,为民工小学提供图书和电子阅览设备。

除了“走出去”的方式,还可以举行“请进来”的活动,主动邀请学生们来参观图书馆,让他们直观的感受图书馆的气氛,体验图书馆的服务:免费看电影、过“六一”、猜灯谜、征文……丰富多彩、形式灵活的活动,既丰富了他们的日常生活,也让他们感受到了别样的图书馆。

2.2 为农民工同住子女树立“人人平等利用图书馆”的观念

“公共图书馆在人人平等的基础上提供服务,无论人们在年龄、种族、性别、宗教、国籍、语言或社会地位上的差异。必须向那些因任何缘故不能获得正常服务和资料的用户提供特别服务,例如向少数民族用户、残疾人、住院病人或狱中囚犯提供特别服务和资料。”这是国际图联(IFLA)1994年在巴黎通过的《公共图书馆宣言》特别强调的一点。而因为长期的社会原因,农民工及其子女都会被认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这无形中也会对他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一定的影响,会有一些自卑感存在。当他们走进一个设施先进、雄伟壮观的图书馆时,会有一些胆怯和畏缩。因此,公共图书馆管理员对待农民工同住子女时,要了解他们可能存在的心态,让他们了解可以得到的服务,帮他们打开心结,让他们树立自信、平等的观念。这一观念的树立,也会对农民工同住子女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影响,帮助他们心理上摆脱“弱势群体”的印记。

2.3 帮助农民工同住子女解决实际的阅读困难

当农民工同住子女来到图书馆,他们的心中可能会有诸多的疑问。面对浩瀚的书海,怎样找到想看的书?在阅读中遇到了不认识的字,该怎么办呢?这些小问题如果得到了解决,会更具体地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和阅读的兴趣。因此,针对他们,公共图书馆可以开展“如何使用图书馆”的活动;利用寒暑假召集农民工学校的图书管理员及各班级的学生图书管理员参观我们的图书馆,带他们了解图书馆的图书分布,并同时给予一定的专业培训,耐心细致地告诉他们索书方法,帮他们解决许多实际的阅读困难。

2.4 对农民工同住子女进行一定的阅读引导

另外,通过分析问卷,我们发现,农民工同住子女的阅读对象比较窄小,比较多的集中在童话、故事、漫画类书籍,虽然也有提及四大名著,但这之中可能包含了学生“写正确答案”的心理,或者只是知道名字,并未真正完全读过。公共图书馆在为他们提供服务时,可以针对性地开展导读服务,帮助他们了解作品的内容,包括作品中心思想、人物评价、写作特点等;开展新书推荐及重点书目推荐,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好书,将丰富的适合少年儿童的优秀文献带到他们身边,比如科普类读物、少儿大百科全书、名著等,鼓励他们看更多的书、更好的书。

2.5 组织针对农民工家庭的亲子活动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民工同住子女的家长在思想观念上还是很重视子女的阅读,也就是很重视子女的教育,但具体的指导和交流就少得多。这一方面可能与家长工作忙、辛苦、没有时间有关,另一方面也可能与情感表达方式比较保守有关。针对这一情况,图书馆可以开展农民工家庭的亲子活动,邀请他们来到图书馆,通过一些亲子互动的节目,增进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交流和协作。更融洽的亲子关系,更有利于学生的阅读和教育。

3.结语

图书馆是一个充满社会理想、人文关怀的事业。在这里,人与人之间更是平等的,图书馆欢迎每一位有学术修养的学者,也对每一位仅仅是对知识产生好奇的流浪汉敞开怀抱。在追求和实现“人人平等”这一图书馆基本理念时,图书馆人更要对社会的弱势群体给予更多、更主动的关注和帮助。对农民工同住子女的阅读现状的调查研究及相应服务对策的提出,是公共图书馆对这一基本观念的实践,也是更好地利用社会资源为更广泛的社会群体服务的实践。这些实践,有助于农民工子弟更好地融入社会,拥有更开阔的人生前景,更有助于共建一个和谐、理想的社会。

参考文献

1.胡健颖,孙山泽.抽样调查的理论方法和应用[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M].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3.简新华等.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农民工问题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8.

4.杜越,汪利兵,周培植.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的基础教育——政策与革新[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5.杨柳.“全国少年儿童阅读调查”成果与分[J].图书馆报,第139期.

6.井继龙.儿童阅读状况调查与分析[J].图书情报论坛,2009(4).

7.王霆.公办学校中流动少年儿童阅读状况的调查报告[J].当代教育科学,2005.

8.金美丽.公共图书馆如何为农民子弟提供知识援助[J].云南图书馆,2008(3).

9.褚晓琼.让阅读与民工子弟同行[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年(7).

10.林频.上海少年儿童阅读状况调查与分析[J].SHANGHAIYOUTH.

11.罗端生.公共图书馆为农村少儿课外阅读服务之探析——对冷水江市农村少年儿童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J].图书馆,2010(3).

12.刘玮.开展图书馆利用教育是改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阅读现状的关键[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9(1).

13.张丽.1876-1976年美国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发展历史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1(1).

14.管莉萌.“为何读?”“读什么?”“怎么读?”——谈馆员对少年儿童的阅读指导[J].国家图书馆出版社,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论文集,2008年卷.

■作者简介:

瞿方华,浦东图书馆读者服务中心工作人员。

黄文英,浦东图书馆读者服务中心馆员。

李琳子,浦东图书馆读者服务中心工作人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