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课堂阅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教学对策

课堂阅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教学对策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满堂灌”仍然是目前课堂教学的常见现象。这将导致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小,阅读教材的时间少。二是不根据学生阅读教材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及时调整讲授内容,而仅仅把讲授前的阅读视为了解、熟悉教学内容的方式。我们注意到,教师的备课大多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科的知识结构设计教学方案,组织教学内容,缺少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教学的措施,鲜见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的周密思考。阅读指导的策略会因学科、对象、要求等的不同而有差异。

篇8 课堂阅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教学对策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教育理念、教育理论、教学方法与技术、教学媒体等都产生了与之相适应的变化。人们逐渐认识到,阅读能力对促进学生全面能力的发展,对从纷繁的信息中快捷、有效地摄取高价信息,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各门学科的教学中,都有一定的时间用于学生阅读教材,这无疑十分必要。但是,课堂阅读的现状并不尽如人意,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们归纳了几种主要的问题,并就解决问题的对策作了探讨。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阅读时间少。“满堂灌”仍然是目前课堂教学的常见现象。这将导致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小,阅读教材的时间少。

2.阅读与讲授脱节。讲授不能脱离教材,也不必过于拘泥于教材。但课堂教学中,阅读与讲授脱节的现象时有发生:一是教师沿自己的思路讲授,没有或很少考虑到与教材的衔接。二是不根据学生阅读教材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及时调整讲授内容,而仅仅把讲授前的阅读视为了解、熟悉教学内容的方式。三是将讲授后的阅读,当做讲授内容的复习和补充,而不作任何提示与要求。这都不能发挥阅读与讲授的整体效果。

3.缺乏有效的阅读指导。教师的业务能力,首先指学科知识的拥有,也应该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方法论等知识的拥有,但是不少的教师缺乏这种认识。认识的偏差必将带来行为的偏移。长期以来,不少教师,尤其是没有经过师范教育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普遍把钻研业务等同于钻研学科知识。我们注意到,教师的备课大多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科的知识结构设计教学方案,组织教学内容,缺少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教学的措施,鲜见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的周密思考。由此导致了课堂教学中,或阅读教材的时机不当,或阅读时间不合适,或阅读时不闻不导,或教师信口提问、随意指点,或对有些学生的深度思考不予重视、敷衍应付,等等。总之,对学生阅读教材缺乏到位的、有效的指导。

二、教学对策

1.纠正“学生不会学习”的偏见。宇宙间最值得探索而又探索得最不够的地方是人类的大脑。有研究者认为,一般人脑潜能只用了6%~10%,还有90%~94%的潜能有待开发。布卢姆的研究表明,只要给予适当的指导和足够的时间,90%以上的学生可达到掌握水平。科学发展的历史表明,个体的经验不一定与科学知识一致,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以自己的经验得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结论,后来由科学研究否定了这个结论。在科学昌明的今天,我们能够自信不犯类似的错误吗?“学生不会学习”,就是有些教师根据有限的经验得出的结论,并且以讹传讹、流传甚广。上面列举的两项科学成果足可以说明,“学生不会学习”的结论是武断的、错误的。

人的有待开发的潜能中,包含了阅读的潜能,如何将学生阅读的潜能转化成阅读能力,正是教师需要做的事情。而要做好这件事情,教师首先要纠正“学生不会学习”的偏见。

2.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设计教学方案。现代教学论揭示,教学是一个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多向互动过程,这种互动旨在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国家教委八五重点科研课题“学与教的心理学在教学中的运用”的成果显示:知识新授阶段呈现新知识这个环节,主要的方法与技术是:设计先行组织者,图、表;教师讲授;指导学生自学教材;提供直观材料,并指导学生感知。知识的巩固和转化阶段的主要方法与技术是:布置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复习教材或参考书;对学生的复习、记忆方法提供指导;上系统复习课,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设计多种形式的变式练习,指导学生练习;及时获取反馈信息,纠正练习中的错误。事实表明,优秀教师的演说能力并不一定十分出色,但突出的特征是:以学生为主体组织教学,重视启迪思维,注重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各项能力。由此可知,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应该树立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学”的观念,摆正“学”与“教”的关系。如此,方能抑制教师的演说欲,防止“满堂灌”的发生。

3.处理好讲授与教材的关系。在处理讲授与教材的关系时,容易走上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照本宣科”,讲授与教材雷同;另一个极端是讲授与教材脱节,各自独成一体。前一种极端多见于缺少教学经验或缺乏师范教育的初上讲台者,以及欠缺学科功底的教师。随着教学经验的积累、教育理论的熟悉和学科功底的加强,这种现象一般会消失。后一种极端常见于成熟的教师中。不顾及教材而自成一体的讲授,一般已成为这类教师的习惯。因此,解决讲授与教材脱节的问题,后一种极端难度更大,也更具有现实意义。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处理好讲授与教材的关系。这一方面要求讲授和教材要有内在的联系、质的统一、形式上的吻合。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研究教材和学生,确定哪些是重点内容,怎样突出,强化重点内容,估计哪些是学生的学习难点,分析形成难点的原因,如何突破难点,怎样促成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等等。使得通过讲授降低学习的难度,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加强理性认识的可迁移性。另一方面,要求在没必要加强色彩、吸引注意的地方,讲授与教材要保持一致、重叠。如讲授中所用的术语、符号与教材统一,这样可加强讲授与教材的联系纽带,减少学生阅读教材时的麻烦,减轻不必要的学习负担。

4.掌握阅读指导的策略。毫无疑问,教师掌握一定的阅读指导策略,是有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的前提。阅读指导的策略会因学科、对象、要求等的不同而有差异。但是,我们认为以下策略具有一般性,适合于各门科学学科:

(1)确定阅读时机。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认识水平确定阅读时机,对于较易理解的内容,可安排在讲授前阅读;对于较难理解的内容,可边讲边阅读,或讲授完后阅读。

(2)拟订阅读提纲,设置阅读思考题。提纲能够提供阅读的线索,把握作者的思路;思考题可以让学生带着疑问阅读,这样能够引导学生在重点、关键地方多分析、思考。

(3)合理安排阅读时间。估计好阅读时间,才能使学生静下心来仔细阅读、认真思考,保证大多数学生通过阅读理解主要内容。学习心理学认为,阅读速度一般为每分钟420~480字。这样的阅读速度也许只适合于语言文学类内容,对科学学科的内容,尤其是需要研读的内容,实践表明这一阅读速度并不妥当。我们认为对于需要精读的科学学科内容以每分钟250字左右为宜。

(4)介绍阅读技巧。如抓关键术语、主题句、重要论据;注意每节的引言;用笔做各种记号或写眉批;搞清诸如“由此可知”的依据、推理过程;等等。

总而言之,教师只有坚持学习,勤于思考,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才能有理、有序、灵活自如地指导学生阅读,提高课堂阅读的效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