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知识分类理论及其对语文教师专业知识的启示_传承与嬗变

知识分类理论及其对语文教师专业知识的启示_传承与嬗变

时间:2022-06-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知识分类理论及其对语文教师专业知识的启示_传承与嬗变_语文一、知识分类理论及其对语文教师专业知识的启示在当代教育心理学界,对知识的分类贡献最大的认知心理学家首推D.P.奥苏伯尔和R.M.加涅。因此,陈述性知识是程序性知识的基础,程序性知识是陈述性知识发展的高级阶段,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知识体系。

知识分类理论及其对语文教师专业知识的启示_传承与嬗变_语文

一、知识分类理论及其对语文教师专业知识的启示

在当代教育心理学界,对知识的分类贡献最大的认知心理学家首推D.P.奥苏伯尔和R.M.加涅。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识必须以一定的形式在人的认知结构中进行表征才能储存。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广义知识分类理论,将认知领域的知识分为三大类别:陈述性知识(declarative knowledge)、程序性知识(procedural knowledge)和策略性知识(tactical knowledge)。

陈述性知识是用来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主要以命题、表象形式在头脑中储存,它有三种形式:关于事物名称或符号的知识;关于简单命题或事实的知识;关于有意义命题的组合知识(经过组织的言语信息)。现代认知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陈述性知识是以概念或命题网来表征的,词、短语或句子是交流思想的工具,但人的思想在头脑中不是语词而是由命题表征记录下来,通过与其他知识建立某种网络联系而储存并能被有效地提取和利用。这类知识具有有意识的提取线索,能直接陈述,一般通过记忆获得,最重要的特征就是静态性。奥苏伯尔的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强调知识的理解过程是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知识建立联系并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据此,对于一门学科,首先就是要从整体上去把握知识的体系结构,建立其基本框架,从掌握知识结构入手了解学科的全貌,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扎实的基础。

程序性知识是用来回答“怎样做”的问题,涉及概念和规则的应用,是对所获得的陈述性知识进行提取、应用的行为过程,主要表征形式是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遵循“如果……那么……”的规则,其最主要的特征是动态性。关于程序性知识的类型,加涅将之分为辨别、概念、规则和高级规则。他认为,知识体系的结构像一个“金字塔”,塔底由大量的事实、现象构成,中层则是由对这些事实、现象的解释和定义构成,而最上层,则是根据那些“解释”确定的一些“行事规则”。加涅关于知识体系的理论给予语文教师的启示是: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首先要熟悉和掌握语料,包括常用词语、句式、语体、修辞等。接着,语文教师要用概念来表达、解说知识,要么是帮助学生理解这些知识,要么是为形成原理知识做准备。然后,语文教师要利用“如何做才正确”的“规则知识”,有效指导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最后是语文教师的无意识知识,也称为缄默知识或直觉状态的知识。最典型的语文无意识知识就是语感。这种知识的特点是“知道,但说不出”,我们读一篇文章,一读就懂,但是如何读懂的,却很难说出来,这正好切合语文教学活动的特点。

策略性知识是关于如何教学、如何思维的知识,是调节自己的注意、记忆、思维的能力的知识。让教师学会教学的核心就是策略性知识。它是如何运用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技能,是控制自己的教学与认知过程的知识。因而,策略性知识的学习比前面两种知识的学习更重要。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学会教学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师自我完善的需要。教师完整地讲述课文,讲述的内容即是陈述性知识;如何设计教学方案即是程序性知识;用什么方法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即是策略性知识。(www.guayunfan.com)

根据广义的知识分类理论,从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来看,语文教师所拥有的专业知识也包括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两类,这两类知识在语文教师知识结构中所占的比例,决定了语文教师教学水平及教学能力的层次性和差异性,是影响教师专业素质提高的主要因素。在教师所拥有的知识中,职前阶段或新手教师以陈述性知识居多,是新理论、新信息经过学习后长时间贮存在教师头脑中的“观念性”知识,并不一定会成为指导教师教学行为的思想,也不一定会形成相应的教学技巧和能力,只有当这种知识与教师头脑中原有的教育理论知识进行重组,真正内化为教师头脑中的知识构架时,才能够指导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升其相应的教学技巧和能力。而专家型教师最大的特点就是其头脑中储存的知识是高度组织化的,能够对许多既定的教育教学问题的处理形成自动化,从而节省了一定的认知资源,使其得以集中于解决新问题;而对这些新问题的解决所获得的知识又与原有的知识发生变化和重构,形成新的专业知识结构,进一步提高了教学能力。因此,陈述性知识是程序性知识的基础,程序性知识是陈述性知识发展的高级阶段,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知识体系。此外,知识是有生命力的,知识的价值在于形成、发展和创新,所以程序性知识的获取应该成为今天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即不但要改变过去语文教学忽视程序性知识的状况,更要加强语文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的转化。语文教师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积累,把所学习的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才可能应对各种教学环节,形成相应的教学能力,实现其专业成长。由此可见,知识分类理论是我们研究语文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重要突破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