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共享美好生活坚定不移走具有湖州特色的新型城市化道路

共享美好生活坚定不移走具有湖州特色的新型城市化道路

时间:2022-10-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006年浙江省委、省政府率先提出走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工作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的意见》,全省城市化工作进入了跨越式的发展阶段。在全省新型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大格局中,湖州市坚持走有湖州特色的新型城市化道路,统筹抓好城乡建设、产业集聚、社会保障、生态保护、文化展示等工作。湖州市坚持以规划为先导,极化中心城市和中心城镇,产业和人口集聚度逐步增强。
共享美好生活坚定不移走具有湖州特色的新型城市化道路_2016 浙江省新型城市化实践报告

湖州市人民政府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城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载体,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新型城镇化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近年来,湖州市根据浙江省委、省政府“坚定不移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的战略部署,按照“生态城市、美丽乡村、特色产业、和谐民生”的定位,紧紧围绕“生态、文化、和谐、精致”的城市特色,优布局、重生态、强功能、惠民生、提品质,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走出了一条产业特色明显、城市功能完备、城乡发展协调、文化特色鲜明、社会安定和谐、生态环境优美的发展之路。

一、湖州市新型城市化发展的主要成效

2006年浙江省委、省政府率先提出走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工作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的意见》,全省城市化工作进入了跨越式的发展阶段。在全省新型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大格局中,湖州市坚持走有湖州特色的新型城市化道路,统筹抓好城乡建设、产业集聚、社会保障、生态保护、文化展示等工作。城乡空间布局不断优化,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不断增强,新型城市化发展机制不断健全,城乡统筹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改善,一座百万人口的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已初展英姿。

1.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湖州市坚持以规划为先导,极化中心城市和中心城镇,产业和人口集聚度逐步增强。全市城市化率由2006年底的50.9%提高至2014年底的61.4%,其中市本级已达到64.0%,进入了城市化加速发展期。中心城市总人口已由2006年的约61.9万人增长到2014年底的约88.5万人,市域户籍总人口达到约263.78万人。

2.城市综合实力持续增强

杭州市坚持城市化和工业化互动并进,充分发挥城市在人才、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加快要素集聚,推动产城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城市经济。2014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约1955.96亿元,同比增长8.4%,增速列浙江省第2位;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约700.63亿元,比上年增长9.2%,增速同样居全省第2位。规上工业实现利税约361.13亿元,利润约231.66亿元,分别增长11.5%和12.2%,增速分别居全省第1位和第2位,后发优势不断凸显。

3.城市框架不断拉大

近年来,湖州市按照“中心极化、东西联动、南北呼应、滨湖崛起”的城市发展战略,全面推进城市基础建设步伐,城市空间结构和综合承载能力进一步提高。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从2006年底的约71平方千米扩大到2014年底的近百平方千米,“一城两区”的组团式大城市框架初具规模。

4.城市功能品味显著提升

湖州市坚持功能建设和环境建设并重,率先在浙江省编制《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中心城市绿化总面积达到约4188.44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47.2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了约24.67平方米,先后获得了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等荣誉称号,逐步走出了一条生态文明建设认识不断提升、内涵不断拓展、实践不断深化、百姓持续受惠的发展之路。

二、湖州市新型城市化发展的基本特点

走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其实质是对传统城市化道路的补缺、优化和提升,也可以说是一个再城市化的过程。当前,湖州城市化正从注重规模扩张、形态建设阶段向注重功能提升、内涵发展阶段转变。在城市发展理念上,坚持把打造幸福民生作为城市发展之本,把集聚现代产业作为城市发展之要,把优化创业人居环境作为城市发展之基,把传承历史文脉作为城市发展之魂,积极探索节约集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民生幸福、社会和谐的新型城市化道路。

在城市发展定位上,湖州从有利于发挥湖州的生态、文化、社会和谐、城乡协调等优势出发,确立了“生态、文化、和谐、精致”的城市特色定位和打造特色产业集聚区、统筹城乡先行区、生态文明示范区、幸福民生和谐区,建设“富饶、秀美、宜居、乐活”的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的目标定位。

在城市发展布局上,湖州认真研究城市发展规律,提出了拥湖发展,打造“一带两组团四轴线”网络化城市形态结构的构想,并根据城市区域均衡发展的要求,提出了“中心极化、东西联动、南北呼应、滨湖崛起”的发展新战略,坚持老城有机更新和新区开发建设并进,全面推进“一核七区”建设。

在城市发展动力上,湖州积极探索创新城市开发建设、投融资、运行管理等体制机制,做好“经营城市、升值城市、升华城市”的文章,积极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具体归结来说就是“坚持六条道路”。

一是坚持把城市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走城乡互促共进的城市化道路。既着眼于城市,也着眼于农村,进一步加大联动推进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力度,加快构建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机制,不断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发展。

二是坚持把城市发展和优化人口生产力布局结合起来,走协调发展的城市化道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区位特点、资源禀赋和环境基础,合理确定人口生产力布局,构建组合有序、功能互补的城镇体系,形成城市、县区、城镇、乡村协调发展的格局。

三是坚持把城市发展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结合起来,走资源节约的城市化道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把节地节水节能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落实到城市工作地各个环节,推动城市转型升级。

四是坚持把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结合起来,走环境友好的城市化道路。努力控制污染排放,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使城市成为环境友好的首善之地。

五是坚持把城市发展与增长方式转变结合起来,走经济高效的城市化道路。立足优化产业结构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自觉推动城市自身转变发展方式,为全社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创造条件。

六是坚持把城市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结合起来,走社会和谐的城市化道路。建立顺畅的社会流动机制、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安全的社会保障机制、有效的矛盾疏导机制,认真做好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理顺分配关系、发展社会事业、维护社会稳定等等基础工作,使全体人民共享城市发展的成果。

三、湖州市新型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做法

近年来,湖州市按照中央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立足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科学论断和“八八战略”思想,坚持以生态文明为发展主线,以建设生态型滨湖城市为立城方向,牢固树立“生态优先、城乡统筹、宜居乐活、文化繁荣”的建设思路,新型城市化各项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

(一)坚持规划引领,着力打造品质之城

规划是城市发展的灵魂和先导,是推进新型城市化的首要前提。没有一流的规划,就没有一流的城市。近年来,湖州围绕“全域规划、全域管理”的理念,切实做到“规划一张图,城乡全覆盖”,全力提升规划的科学引导力。

一是加强战略规划研究。着力更新理念、拓宽视野,努力在长三角城市群乃至全国城镇化发展大格局、大背景、大趋势中找位置、定坐标,高标准制定《城乡建设事业“十三五”规划》《中心城市建设四年行动纲要》等纲领性文件,明确了“滨湖崛起、中心极化、东西联动、南北呼应”的空间发展战略,为城市化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特别是深度对接《杭州都市圈发展规划》,开展了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架设交通网络,缩短时空距离,融入都市发展圈。

二是完善城乡规划体系。综合考虑湖州市人口、地理、交通、文化、产业、环境等因素,科学完成了县市域总体规划修编,实施了南浔全域规划研究试点,推进了市区村庄布局规划编制,进一步加深了市域城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产业布局规划的紧密衔接,规划战略引导、统筹协调和空间资源配置作用明显增强。

三是提升规划设计水平。着力深化中心城市的城市设计,全方位开展88个控规单元编制和重大控规单元修编,推进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心城市地下空间利用总体规划等一系列专项规划的编制,切实加强城市核心区景观、建筑、色彩、天际线等方面的研究,精控城市发展和建设品质。

四是注重城镇协调发展。以织里和新市两个县级小城市培育试点为突破口,以湖州市18个中心镇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加强规划引导力度,加快推进中心镇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功能集成、要素集约,打造培育了一批现代小城市、重点中心镇和特色小城镇,加快形成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市域城镇体系格局。

(二)坚持拥湖发展,着力打造滨湖新城

湖州是太湖周边唯一因湖得名的城市。近年来,按照历任浙江省领导对南太湖开发建设的指示,湖州市围绕“城市北进、滨湖崛起”战略,始终坚持举太湖旗、打太湖牌、做太湖文章,以休闲度假、商务会展为发展的着力点、突破点,实现错位开发、加速赶超。经过几年的努力,投资近15亿元的五星级指环型酒店月亮酒店(邀请中标国外标志性建筑第一人的著名设计师马岩松亲自设计完成,项目占地约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近4.5万平方米)、投资8亿元的总建筑面积约18.5万平方米的奥特莱斯品牌折扣店、投资21亿元的总长约51公里的滨湖大道(邀请了国际知名的美国EDSA和美国规划师学会规划设计)等一大批重点地标项目顺利建成、拥湖而立,游艇俱乐部、风帆酒店、郁金香主题公园、南太湖欢乐世界、锦绣江南文化产业项目等一批重大休闲旅游项目陆续启动,一个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商务会议、情景体验等功能为一体的环太湖地区高端休闲度假中心初具雏形,滨湖新城的加速崛起为中心城市发展注入了巨大动力和活力。特别是随着江浙两省环太湖风景路的启动建设,标志着湖州市将携手环太湖七县市,共同打造世界级旅游品牌,向世界展示南太湖“特色滨湖、绿色滨湖、精品滨湖”的独特风情。

(三)坚持中心极化,着力打造现代都市

按照建设浙北地区中心城市、接沪融杭连接中部地区重要节点城市的目标,湖州市坚持城市引领、中心极化战略不动摇,通过打造地标、完善功能、优化交通等方式,强化中心城市核心地位,提升对三县两区的吸引力,形成“东携南浔、西联长兴、北滨太湖”带状组团式发展的规模效应。“十二五”以来,中心城市城建重点项目建设投资累计约600亿元,投入力度、建设规模、建设成效、发展步伐均为历年之最。

一是推进城市均衡发展。统筹推进中心城区、湖州开发区、东部新区、仁皇山新区、凤凰新区、康山新区、滨湖新区、南浔城区开发建设,形成中心城市“一核七区”的发展格局,着力培育新的副中心、新的功能区块,实现新老城区同步发展、互促共进。

二是打造城市核心区块。以打造功能完善、品质高端的城市CBD为目标,整合优化爱山广场、衣裳街、府庙等城市街区功能,相继建成了浙北第一双子高楼东吴国际、新浙北等一批集聚时代特点、现代气息的城市地标建筑,完善提升休闲、商业、金融、贸易、商务办公等综合服务功能,精心塑造龙溪港东岸滨水天际线,全面展示湖州城市核心区“外滩”形象。

三是完善城市交通网络。以城市有机更新为载体,坚持“拓、改、延、建”思路,先后实施了投资超50亿元的城市外环道路等环线工程建设,完成了新大通桥、日月大桥等一批骨干路桥建设,推进了南街、红旗路等10余条城市主要道路的改造提升工程。特别是通过三年交通治堵专项行动,打通断头路30条,疏通拥堵点17个,城市毛细血管实现100%畅通,中心城市人均道路面积达到24平方米,构建起了内外畅达的交通网。

(四)坚持生态优先,着力打造美丽湖州

绿水青山是湖州的金山银山,生态优势是湖州的最大优势。近年来,湖州市按照“生态优市”方针,以打造长三角地区生态文明示范区为目标,坚持一切围绕生态、一切保护生态、一切发展生态,全力推进城市污染治理、绿化美化和生态环境建设等工作,生态环境群众满意度连续三年保持浙江省前三名,被评为全国生态文明试点市,安吉县成为国内唯一荣获联合国人居奖的县。湖州正逐步成为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的环境首善之地。

一是塑亲水环境。湖州作为浙江省率先提出“五水共治”(“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的城市,先后投入近100亿元,全市黑臭河和垃圾河实现100%整治清理,地表水水质符合Ⅱ—Ⅲ类标准的断面达94.3%,镇级污水处理厂、一级A排放标准和污泥无害化处置均在全省率先实现全覆盖。同时,按照“还水于民”的理念,深入挖掘水文化、营造水景观、推进水上游,几年来共完成水岸景观整治达75公里,逐步实现苕溪、霅溪、太湖“三水联游”,推进了占地超140万平方米的奥体湿地公园和西山漾国家级湿地公园建设,成功列入全国首批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打响了“秀水江南、清丽湖州”的城市品牌。

二是抓大气治理。2014年,该市在全省率先启动“治霾318”攻坚行动,狠抓治扬尘、治废烟、治尾气三大重点,推行了建筑工地“七个百分百”,城区主要道路20个小时保洁,黄标车区域限行,秸秆露天禁烧工作保证金,等等制度,确保空气质量持续好转。特别是在产矿山全部达到绿色矿山标准,开采量由近2亿吨压缩到4500万吨,被列为全国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

三是谋青山入城。按照“融山于城”的理念,相继建成了仁皇山公园、梁希森林公园、塔山森林公园、龙山公园、凤凰山公园等山体公园。同时每年用于绿化建设的资金达到10亿左右,公共绿化养护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并逐年递增,增幅达到10%以上,城市道路绿化普及率达到100%,市民出行方圆500米的范围可享受公共绿地的休闲、健身等功能,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6.51平方米,顺利通过国家园林城市复评。

四是推产业转型。坚持环境保护源头抓起,以经济绿色化为导向,积极培育“互联网+” “生态+”等新业态,深入实施“四换三名”工程,淘汰落后产能,印染、造纸、制革、化工等四大行业整治工作实现全省领先。2014年单位GDP能耗较“十一五”末下降了18.2%,长兴县被授予国家绿色动力能源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低污染、低排放、高效益的生态经济形态初具规模。

(五)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打造幸福家园

李克强总理明确指出:“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近年来,湖州市遵循“城建为民”的理念,在大力加强城市建设、迅速拓展城市空间的同时,始终把民生需求作为城市建设的风向标,坚持改善城市形象与优化人居环境相结合、完善城市功能与提升城市品质相统一,着力解决住房、交通等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城市建设的民生属性和服务功能不断增强,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一是加速实施住房保障。围绕“住有所居”的要求,着力采取“保底、优居两手抓、同步推”的思路,“6+2”城乡保障性住房体系惠及50万人,精选市中心10分钟交通圈内区块,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超千万平方米;中心城市住房保障覆盖面从目前常住人口的近20%提高到30%左右,住房保障工作获评2010年度全省十大民生工程。旨在改善群众居住环境的老居住区改造、老小区整治“两改工程”,改造面积近300万平方米,覆盖市区十余万居民,城市在更新中变化,群众在变化中受益。

二是加速推进三改一拆。2013年以来,湖州市坚决贯彻落实浙江省“三改一拆”工作部署,坚持“拆、改、建”相结合,“市、县(区)、乡镇”相联动,全市累计拆除违法建筑约2446万平方米,完成浙江省下达三年目标任务的408%,三改累计完成4405万平方米,完成省下达三年目标任务的314%。拆出了发展空间,改出了美丽家园。

三是加速建设公用事业。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要求,完善城镇公用事业服务体系,加快推进了太湖水厂、市区城乡供水一体化、南太湖垃圾焚烧发电厂扩建、康山污水处理厂、鹿山厨余垃圾处理中心等项目建设,切实提高市民人居环境、生活品质。

(六)坚持城乡统筹,着力打造和谐城市

城乡统筹是深入推进新型城市化的首要任务。近年来,湖州坚持以城带乡、城乡互促共进,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载体,以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抓手,助推城乡统筹一体发展。

一是美丽乡村先试先行。坚持把改善生态环境、展示生态特色、发展生态产业贯穿于美丽乡村建设全过程,“十二五”以来累计完成农村住房改造建设近7.5万户,全市80%的县区创建为省级美丽乡村先进县区,68%的村建成市级美丽乡村;德清县五四村、安吉县高家堂村、余村村被确定为国家级美丽宜居示范村试点;“美丽乡村”建设形成了独有的“湖州模式”,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新农村建设的样本。

二是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覆盖,城乡供水、供电、公交、污水处理等一体化网络基本成型。2007年湖州市已实现等级公路、有线电视、宽带网络通村率100%,农村居民步行15分钟就能看病就医,在浙江省率先实现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公共服务平台全覆盖,真正做到城乡无缝对接、无差别融合,最大限度地消除城乡差距和城乡空间与社会的割裂,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共同发展的一体化发展模式。

三是现代农村产业探索推进。积极推进“绿色、低碳”的生态产业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洋式+中式”“生态+文化”“景区+农家”和“农庄+游购”等乡村旅游业态,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2014年全市旅游总收入超500亿元,同比增长达到27.9%。城乡居民收入比1.74∶1,远低于全省(2.09∶1)、全国(2.75∶1)水平。

(七)坚持以文兴城,着力打造人文高地

有历史的城市才有灵魂,23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湖州城市建设的“灵魂”所在。在接轨城市群、融入都市圈的时代背景下,湖州市在城市建设中始终坚持不与其他城市比高比大,专注于比精比优,最大限度地挖掘特色、找准优势、精塑内涵。近年来,依托持续深入的城市有机更新工作,在“找出来、保下来、亮出来、用起来、串起来”的工作思路指引下,坚持把人文特色和文化内涵贯穿于城市规划建设的全过程,着力在城市建设中展示文化“精髓”,塑造城市“神韵”。结合旧城保护改造,牢固树立“柔性更新”“有机更新”的理念,注重古旧建筑的保护和修缮,“护其貌、美其颜、扬其韵、铸其魂”,先后修缮、复建、新建了子城城墙、陈英士故居、赵孟頫故居等一批文化展示项目;结合道路公园改造,建设了项王出征、驼桥繁华图等一大批城市雕塑,其中霅溪公园群雕获得了建设部一等奖;结合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全力推进衣裳街区、小西街区和南浔古镇街区的保护性改造,对历史文化碎片(断壁残垣)、古树名木、一草一木不轻易破坏,不轻易放弃,善加利用、充分保护,延续城市的DNA(文化基因),获得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金字招牌。通过城市建设与文化建设的有机融合,积极营造追忆历史、包孕变迁的文化氛围,城市的历史文脉得到延续,城市的人文内涵进一步展示,城市的人文气息日益浓厚,切实做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八)坚持创新管理,着力打造活力城市

现代化的城市管理是城市建设科学发展、有序发展、高效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湖州市根据城市建设进入高速发展期的时代特征,着力转变建设发展模式、积极创新体制机制。

一是创新城乡管理机制。围绕建设与百万人口大城市相匹配的管理目标体系,积极转变管理理念、拓展管理内容、理顺管理体制、创新管理手段,整合环卫、市政、园林、交通等城市管理资源,逐步建立了“八位一体”的城市网格化管理联动机制,系统解决交通拥堵、城市保洁、“生命线”安全运行等管理课题,实现了城市管理的统一高效。着眼城市化进程向中后期迈进的阶段性特点,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加快智慧城市建设,以信息化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二是创新投融资机制。牢固树立经营城市理念,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大力培育城市运营商,统筹运作政府资产、市政公用设施,成功打造了爱山广场、衣裳街区等城市特色品牌;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着力实现了城市建设融资由经营土地向经营城市品牌转变,由经营城市有形资产向经营城市无形资产转变,城市建设步入了“投入、经营、增值、再投入”的良性循环。加快市政公用事业改革,放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市场,鼓励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

(2015年10月30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